费率招投标

费率招投标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zip
资源大小:32 KB
标准类别:项目管理
资源属性:
VIP资源

费率招投标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截取文档部分内容,仅供参考

费率招投标

费率招投标是一种通过公开或邀请特定投标人参与竞争,以确定最优费率方案的过程。其核心在于通过市场化机制选择最符合需求的服务供应商或合作伙伴,广泛应用于保险、物流、金融、工程等领域。以下是关于费率招投标的简要介绍:

费率招投标是企业或机构为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服务质量而采取的一种科学决策手段。在这一过程中,招标方会根据自身需求制定详细的招标文件,明确服务范围、技术要求及费率计算方式等关键内容。投标方则依据招标要求提交具有竞争力的费率方案,并附上相应的资质证明和业绩材料。通过综合评估各投标方的技术能力、报价水平及服务保障,招标方最终选定中标者。

总体而言,费率招投标不仅有助于提升资源配置效率,还能促进市场良性竞争,推动行业健康发展。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也需注意防范串标、围标等违规行为,同时加强合同管理,确保双方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1.省去了最为繁杂的计算工程造价(标底价或投标报价)的过程,使投标人的投标计价工作均变得非常简单,并可有效防止标底泄漏、人为操作等情况。 

  2.评标路线比较简单、公平,减少暗箱操作。 

  3.由于在施工过程当中,大多数项目都要变更原设计图纸,因此可以使工程定额基价部分,根据签证和图纸变更一次即计算完成,然后乘以承诺的招标费率即得出该工程造价。 

  4.可有效控制工程成本,招标人可以根据市场的平均价格水平、资金情况、施工环境、市场风险、工程质量、工期等因素,控制该工程取费合理下浮的百分率。

  1.招标人的风险 费率招标的主要弊病就是忽视了工程造价的“事前”控制。这种做法必然给工程建设期间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带来困难,从而可能造成投资“三超”。仅仅对占工程总造价比例较小的间接费进行控制,不能有效控制工程成本。总之费率招标对招标人的工程管理水平要求很高,容易造成投资失控。 

  2.投标人的风险 费率招标方式对投标人的风险较小。 通过这种招标方式确定中标人之后,中标人投标时所报的费率将被通过施工合同的形式所固定,一般不得随意改变。该费率与招标时工程所在地的工程造价管理部门规定的费率之差,即所谓的“让利”部分,将成为投标人承担的风险因素。 

  除此之外,对于施工管理费和利润等几项间接费用以外的其他所有费用基本上不存在风险。无论是直接费中的实物消耗量及其所对应的价格,还是施工技术措施费,或是因设计变更所增加的部分,均可以在工程施工合同中约定“据实结算”。

  费率招标分技术标和商务标两个部分进行。 

  (一)技术标评定办法: 

  评标委员会在评标过程中未发现原则性编制错误,该技术标方案就算合格通过。.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投标书将作为不合格的技术标: 

  ①投标文件不能响应招标文件要求的(质量方面、工期要求); 

  ②平面布置状况不符合要求,同施工现场状况不一致的; 

  ③施工方案不合理,进度计划和劳动安排不能满足施工要求; 

  ④其它原则性错误(编制内容与设计图纸不符)。 

  合理可行满足招标文件要求的技术标,即可参加商务标的竞争,不符合要求的,其商务标就不予开启。但技术标一般不计分。 

  (二)商务标评定办法 

  1.设计指标体系:列明考虑的指标及其权重,如费率(主要指标)、投标人资质等级、业绩、工期和质量承诺、施工组织设计等指标。 

  2.确定标准费率: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参照造价管理部门发布的该工程类别综合取费费率,确定下浮区间(即合格投标费率),以所有合格投标费率为基础,确定标准费率。投标费率与标准费率一致则该项为满分,差异越大分数越低。 

  3.综合各项得分,评出中标单位。

按招标文件规定的各项目的计量方法施工组织设计_047_3空心砖砌体施工,核定承包人的实际完成量,乘以该项目的投标费率,即为该项工程的支付价。累计各项目以及据实报销部分即为总承包竣工结算价

首先费率招标的工程不利于控制工程成本和降低工程造价,因为费率招标的工程都是设计图纸不完备、工程开工的时间紧,虽然只确定了费率,但对工程结算中的一些细节问题,比如工程量、甲供材料和方案措施等等问题没有明确,作为施工单位来说像这样的工程,施工单位根本不会去对施工组织方案进行优化,他们反而希望弄得越复杂越好,因为那样他们就可以多算钱呀,所以在合同中也就无法进行约定,所以费率招标不利于降低工程造价。其次,费率招标的工程往往在最后的结算中发生一些分歧,因为开工前很多地方没有明确,导致竣工后结算时施工单位想多算,建设单位想少算,这样容易发生分歧,不利于结算。     总的来说,费率招标的工程,对施工单位来说是没有促进的,特别是在优化设计和施工方案和降低工程造价方面,施工单位更是不会主动进行的。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