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庭时尚公寓施工组织设计

香庭时尚公寓施工组织设计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371.65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香庭时尚公寓施工组织设计

基础底板及地下外墙抗渗混凝土等级

S6(一层地下室)、S8(二层地下室)

GB/T 40525-2021标准下载地下二层C35、地下一层至一层C40、二层至四层C35、五层至十三C30、十四层以上C25

地下二层至一层C30、二层以上C25

地下二层至四层C35、五层至十三(九)层C30、十四(十)层以上C25()内用于2#楼伸缩缝右侧部分

地下二层至一层C30、二层以上C25

地下一层至六层C30、七层以上C25

地下一层至一层C30、二层以上C25

地下二层C40、地下一层至二层C45、三层至六层C40、七层C35、八层至二十一层C30、二十二层以上C25

地下二层至二层C30、三层以上C25

3.1.1项目部组织机构图

3.2.1总包合同范围

3.2.2业主自行组织施工的范围

3.2.3总包组织内分包施工项目

分包内容有:基础工程、主体工程、装饰工程、屋面工程、给排水、采暖、电气、通风、消防等。

3.3施工部署原则、总施工顺序

本工程的指导原则是:以工程质量为核心,在此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以达到“创精品、出成果、出人才、出效益”的最终目的。

3.3.1单位工程总体施工顺序

遵循“先地下,后地上;先结构,后围护;先主体,后装修;先土建,后专业”的一般施工规律。

3.3.2基础及地下工程

基槽开挖完毕,进行CFG桩施工。待CFG桩检验合格且褥垫层施工完成后,浇筑素混凝土垫层,然后作好基础底板防水工程、浇筑阀型基础底板。地下部分施工到±0.00以后,进行素土回填夯实。

合理划分流水段,组织流水施工(详见“主要施工方法”)。采取分层、分段验收、合理插入装修的方法。

3.3.4.1内装修:内装修工程施工采取分层、分头插入平行施工的方法进行。

3.3.4.2外装修:屋面工程、外墙保温、外墙涂料、外墙石材及室外工程等自上而下顺序施工。

3.4.1确定分部分项工程项目

本工程包括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装饰工程、屋面工程、楼地面工程、门窗工程、水暖卫工程、电气安装工程、电梯工程、通风空调工程等十个分部工程;分项工程项目为:土方开挖、钎探验槽、混凝土垫层、基础底板与剪力墙、地下室结构、外墙防水、回填土、标准层结构、屋面工程、二次结构、内装修、外装修、水暖设备安装、电气设备安装、电梯安装等。

3.4.2确定劳动量和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天数

根据主要项目工程量和施工段划分情况计算出分项工程的劳工量(工日数)。根据以往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并综合考虑最小劳动组合、最小工作面、能安排的人数等三个因素,以确定分项工程用工人数。最后确定分项工程的施工天数,具体的劳动量和分项工程施工天数详见“施工进度计划”。

3.4.3编制施工进度计划

3.4.3.1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附图)

计划开工日期:2010年9月30日计划竣工日期:2012年6月30日

3.4.4资源需用量计划

100*100、100*50

3.5.1项目经理和技术负责人

项目经理负责内外总协调,对工程进度、工程质量、现场安全、人力、物力、财力等负全面责任,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完成,并负责工程的竣工验收和结算工作;技术负责人同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紧密配合,在工程开工前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并及时报批,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组织和协调各工种的工作,保证进度计划的实施,解决施工中遇到的技术难点,制定预控措施,对工程质量负责。

3.5.2.1以计划为龙头,实行“长计划、短安排”,通过季、月、旬计划的布置与实施,加强调度职能,维护计划的严肃性,按期完成竣工目标。

3.5.2.2建立工程例会制度,确定每周召开一次,由建设、监理、施工单位共同参加,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项目部内部采取联检和碰头会制度,起到内部协调的作用。

3.5.2.3充分利用时间、空间,合理安排施工顺序,组织立体交叉、平行作业。

3.5.2.4科学管理,加快工序周转,促进施工效率的提高,加快施工进度,确保按期竣工交付使用。

3.5.2.6制订切实可行的雨季和冬季施工措施,保证连续施工,确保施工进度。

3.5.2.7以质量促进度,认真落实公司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确保各工序一次验收合格率100%,不出返工活,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4.1.1图纸、图集、规范、规程等

在接到施工图纸后,立即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审图,在自审和预审的基础上,尽快组织技术交底。

在图纸会审后,立即编写施工组织设计和分项工程的作业指导书,并组织各工种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根据工程地质勘探报告,组织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现场勘察地形、地貌及地下障碍物情况,检查验收红线桩、引测控制桩,并做好控制桩保护。

根据本工程的具体情况备齐所需的现行有效规范、规程和图集等,要求备齐工程技术资料所需的各种表格。

配置满足工程所需精度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并保证检测设备在有效检期内且检测合格。

配置测量、计量、检测、试验用的工具、仪表、仪器,超过检测期的甲类检测设备到法定检测单位进行检测;配置办公设备,为提高办公现代化水平,配置计算机、复印机、打印机等,在施工现场组建立局域网。

现场施工所需的计量、检测,试验用的工具和仪表、仪器等设备,使用前必须经国家计量检测部门检测合格或按公司有关标准自行进行检验合格,并标有检验状态的标识,同时在施工过程中按检测周期进行检测。

4.1.3技术工作计划

4.1.3.1施工方案编制计划

依据综合施工进度计划,在施工之前认真编写施工方案,其中主要包括:土方开挖、基坑降水支护方案、基础施工方案、主体结构施工方案、装饰装修施工方案、防水工程施工方案、脚手架施工方案、水电及设备安装施工方案、冬雨季施工方案等。

4.1.3.2.试验工作计划

试验计划另行编制,编制内容应包括:试验内容、部位、数量、见证试验组数,试验计划编制后由项目技术负责人进行审核、交底,施工试验应按部位分层、分段批量送试,其中混凝土试块、结构工程主要受力筋、防水材料应作见证取样,见证取样和送检次数不少于试验总数的30%,总次数在10次下的不少于2次。

4.1.3.3.样板、样板间计划

4.1.4高程引测与定位

根据规划局及甲方、设计提供的小区红线控制点及高程水准点,建立小区内定位放线控制网点,高程水准点引测到楼附近固定水准点。

4.2生产准备(施工现场供水供电)

②电动机用电为P1=1120KW,电焊设备用电为P2=368KVA,办公、生活、照明用电为P3=100KW

S1=1.05×(KX×P1÷COSφ)=1.05×(0.6×1120÷0.85)=1.05×791=831KVA

S2=1.05×(KX×P2÷COSφ)=1.05×(0.5×368÷0.88)=1.05×209=220KVA

S3=1.05×(KX×P3÷COSφ)=1.05×(0.6×100÷0.85)=1.05×71=74KVA

本工程现场总用电量为:S1+S2+S3=831+220+74=1125KVA

目前施工现场已安装使用315KVA箱式电力变压器三台,能为现场提供总量为945KVA的电量,接近工程现场用电量1125KVA,但不能充分满足施工高峰用电的需要,所以,施工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措施。在没有充分解决高峰用电量前,值班电工应视施工用电具体情况尽最大可能的消减负荷,必要时,上报关部门,暂停一部分施工机械,以确保用电安全。

4.2.2临时供水(详见临电临水施工方案)

施工、生活、消防用水均来自小区临时环状管网,管网连接于市政上水管线,环网管径为DN100。

本工程从基础垫层至顶层均采用商品混凝土,现场用水仅限于混凝土养护、清洗等。

式中:P1——施工现场高峰昼夜人数,P1=800人;

N3——施工现场生活用水定额(一般为20~60L/人班)

取N3=50L/人班;

K4——施工现场用水不均匀系数,取K4=1.40;

t——每天工作班数,t=1.35。

800×50×1.40

1.35×8×3600

③消防用水量q3,因施工现场面积S=27000m2=2.7公顷<5公顷,所以消防用水量取q3=10L/S。

④总用水量Q:q1+q2

⑤供水管径(d)的选择

式中:Q——耗水量,Q=11L/S

V——管网中水流速度,取V=1.4m/s。

因此干管选DN100,施工现场生产、生活分支管选用DN20、DN25的镀锌钢管,即能满足要求。

根据施工现场条件,为了满足消防和运输的要求,现场南侧及北侧设置施工现场出入口(宽6米),以满足大型机械设备(卡车等)的进出场要求。

5.主要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

5.1.1基础底板一次性浇筑,不留施工缝。

5.1.2主体结构为全现浇大模板体系,以提高模板周转次数,缩短工期。

5.1.3组织结构工程施工流水作业施工,详见施工流水段划分平面图。

5.2工程测量(详见放线方案)

5.2.1测量放线是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的前提,要做到精确、精确再精确,将误差控制在规范允许的范围之内。本工程平面位置的测量控制采用平控制网,挖土前将坐标引入现场,建筑物的平面控制网测定并验线合格后,按照建筑物平面控制网的精度测定建筑轴线控制桩。要求埋深1.5米,用混凝土浇注,并测定高程作为工程定位放线依据。

施工前,我公司将面重新校核施工现场布设的控制网,对场区水准点、标高、轴线控制线进行全面复查。

5.2.2结构施工中楼层标高控制方法及要求

在首层平面易于向上传递标高的位置布设基本传递高程点,用S3水准仪往反测,测设合格后,用红色油漆标记,并在旁边标注建筑标高。在结构施工到一定高度后,应重新引测相应的结构标高,以保证建筑的质量要求。

5.2.3为保证墙上各种电气设备的标高准确一致,放线人员在弹标高线时,将充分照顾水电施工所需要的标高线。放线后,及时请监理、质量、技术等部门共同验线,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5.2.4建筑轴线与高程控制

±0.000以上部分,采用直角坐标向下投测,根据测出的角度与距离定出各楼的中心,然后以后视为依据,做出每个楼的“米”字线,依次定出各轴轴线、墙线、50控制线及门窗洞口线。在顶板模板支好后,为了确保钢筋不易移位,需放顶板钢筋控制线,以确保工程质量。采用天井法,用仪器向上投测,外墙留垂线,与吊线坠相结合;大角部分,每两层至三层用经纬仪监测一次,以保证竖向垂直,使竖向墙体确保垂直和要求精度。

5.2.5在本工程的施工中,所有测量放线组成人员均要有测量放线专业的上岗证。并将对所有测量放线设备进行重新检定,不合格设备一律不准使用,并视工程情况更新添置新设备。在技术资料方面,我公司将保证测量放线组有一套完整的施工图纸和工程变更洽商资料,以确保测量放线工作的顺利进行。

5.4防水工程(详见防水工程施工方案)

  检查清理基层→修补找平层→配置水泥胶粘剂→附加层施工→大面积铺贴卷材→验收、做保护层。

本工程地下防水、屋面防水、厕浴间防水均采用聚乙烯丙纶卷材防水。

5.4.2.1基层要求

a.基层应清洁,无积灰、浮灰、油污等。

b.基层表面不应有尖状突起物、水泥疙瘩等物。

c.阴阳角处应做成R≥10mm的圆角或八字角,混凝土结构表面根据实际情况可嵌补或抹1:3水泥砂浆找平。

d.基层应平整,平整度2m内宜控制在5mm之内。

5.4.2.2附加层处理

附加层应在做大面积卷材前完成,阴阳角、穿板管、预埋件等处应做500mm宽附加层,每边宽度250mm。后浇带、集水坑、电梯井等部位必须用大号胶灰粘贴附加层。

DB32/T 2344.2-2013标准下载5.4.2.3水泥胶粘剂的配置

胶:水:水泥=1:3:6(重量比),以电动搅拌机强力搅拌均匀。配置时,先将水和胶配好搅拌均匀后,再放入相应的水泥,搅拌至无凝块、无沉淀。

5.4.2.4大面积卷材施工

a、沿铺贴方向找好平行基准线,以免在铺贴过程中歪斜。

处理好基层后,用刮板均匀涂刮胶粘剂,涂刮时要求均匀一致,不得过厚或过薄。

防水卷材铺贴前,在卷材上涂刷好胶粘剂并用刮板刮平。将卷材放到要铺贴的部位,用刮板轻刮卷材表面,排除卷材与基层之间的空气和多余浆液。

卷材的搭接宽度:纵向搭接宽度100mm,横向搭接宽度150mm。相邻两幅卷材铺贴时,横向搭接边应错开1500mm以上,且上下两层卷材禁止互相垂直铺贴。滚铺时应注意卷材的铺展方向,并且注意卷材的长边始终对准基准线,不得出现褶皱、扭曲、歪斜等现象。

卷材与基层的粘接不能有空鼓。铺贴完毕后施工组织设计--罗浪组,应用大胶号粘贴剂将所有搭接处的接口封严。

钢筋工程采用加工、吊装就位连接,本工程为全现浇结构,钢筋用量大,节点部位钢筋较密集,钢筋工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序必须抓好,施工管理人员应很好熟悉图纸,交底要细致,清楚,关键部位应亲自下现场指导施工,确保钢筋绑扎质量。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