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J)/T 292-2019 大体积混凝土跳仓法应用技术规程

DB13(J)/T 292-2019 大体积混凝土跳仓法应用技术规程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B13(J)/T 292-2019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915.9K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22882
VIP资源

DB13(J)/T 292-2019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B13(J)/T 292-2019 大体积混凝土跳仓法应用技术规程

根据测试点位各温度测点代表区段长度占厚度权值,对各测 点温度进行加权平均得到的值

散热条件下,混凝土浇筑体内部温度达到温升峰值后每天的 温度下降值。

NMPABT 1009-2019 药品追溯消费者查询基本数据集影响结构安全或使用功能的裂

2.2.1温度及材料性能

Kb、Ki、K2——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保温层传热系数修正值;

Rs——保温层总热阻; T——混凝土浇筑体表面温度; Tb(t) 龄期为t时,混凝土浇筑体内的表层温度: )、Tdm(t) 混凝土浇筑体中部达到最高温度时,其块体 上、下表面的温度; Tmax 混凝土浇筑体内的最高温度: Tmax(t) 龄期为t时,混凝土浇筑体内的最高温度 Tq 混凝土达到最高温度时的大气平均温度: T(t) 龄期为t时,混凝土的绝热温升: Ty(t) 龄期为t时,混凝土收缩当量温度: Tw(t) 龄期为t时,混凝土浇筑体预计的稳定温度或 最终稳定温度; △Ti(t) 龄期为t时,混凝土浇筑块体的里表温差; △T2(t) 龄期为t时,混凝土浇筑块体在降温过程中的 综合降温差; △Timax(t) 混凝土浇筑后可能出现的最大里表温差: △Ti(t) 龄期为t时,在第i计算区段混凝土浇筑块体 里表温度的增量; △T2i(t) 龄期为t时,在第i计算区段内,混凝土浇筑 块体综合降温差的增量: 保温材料总放热系数

2.2.2数量几何参数

混凝土浇筑体的厚度,该厚度为浇筑体实防 厚度与保温层换算混凝土虚拟厚度之和: 混凝土的实际厚度; 固体在空气中的放热系数; h' 混凝土的虚拟厚度: Q1 每台混凝土泵的实际平均输出量: Qmax 每台混凝土泵的最大输出量: T 每台混凝士搅拌运输车总计停歇时间

2.2.3计算参数及其他

H(t,t)一一在龄期为t时产生的约束应力延续至t时的 松弛系数; K 一一防裂安全系数; k一一不同掺量掺合料水化热调整系数; k1、k2 粉煤灰、矿渣粉掺量对应的水化热调整系数 Mi、M2...M11 混凝土收缩变形不同条件影响修正系数: R;(t) 龄期为t时,在第i计算区段,外约束的约束 系数; β1、β2— 混凝土中粉煤灰、矿渣粉掺量对应的弹性模 量修正系数:

8 在标准试验状态下混凝土最终收缩的相对变 形值; 0x(t) 龄期为t时,因综合降温差,在外约束条件下 产生的拉应力; 2(t) 龄期为t时,因混凝土浇筑块体里表温差产生 自约束拉应力的累计值: αfG 按永久荷载标准值计算的构件变形值; af, lim 按本规程规定的构件变形限制; 8 修正后的应变值; 8' 修正前的应变值; F 导线电阻(α); R 电阻应变计电阻()。

8 在标准试验状态下混凝土最终收缩的相对变 形值; 0x(t) 龄期为t时,因综合降温差,在外约束条件下 产生的拉应力; 2(t) 龄期为t时,因混凝土浇筑块体里表温差产生 自约束拉应力的累计值: αfG 按永久荷载标准值计算的构件变形值: af, lim 按本规程规定的构件变形限制; 8 修正后的应变值; 8' 修正前的应变值; F 导线电阻(α); R 电阻应变计电阻(α)。

3.0.1混凝土结构跳仓法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3.0.1混凝土结构跳仓法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根据本规程和工程结构设计图纸要求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2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宜为C25~C40,地下室底板、外墙 采用60d或90d龄期的强度指标,并作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强 度评定及工程验收的依据。 3混凝土结构配筋除应满足结构承载力和设计构造要求外 还应结合超长混凝土施工方法配置控制因温度和收缩可能产生裂 缝的构造钢筋。 4设计中宜采取减少超长混凝土结构外部约束的技术措施: 非桩基的超长混凝土基础结构置于硬质岩石类地基土时,宜在混 疑土垫层上设置滑动层。 5超长混凝土结构采用跳仓法施工前,应做好各项施工准备 工作,并根据当时当地气象情况,制定相应的技术措施,无其是 亚寒和炎热李节施工。 6超长混凝土所附属的建筑物施工后,宜根据有关规程,对 建筑物沉降、温度变形等进行长期观测,且应满足现行《建筑地 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的要求。 3.0.2超长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应积极采用如预应力法、滑动 支座法、低温补偿法、诱导缝法等“四新技术”,以控制混凝士 有害裂缝产生。

3.0.3裂缝控制、抗渗性、耐久性等指标应符

3.0.4采用跳仓法施工的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前,宜对施工阶

段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的温度、温度应力及收缩应力进行试算, 并确定施工阶段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的温升峰值、里表温差及降 温速率的控制指标,制定相应的温控技术措施。

1混凝土浇筑体在入模温度基础上的温升值不宜大于 50℃; 2混凝土浇筑体的里表温差(不含混凝土收缩循的当量温度 不宜大于25℃; 3混凝土浇筑体的降温速率不宜大于2.0℃/d。 3.0.6采用超长大体积混凝土结构采用跳仓法技术,应根据结构 抗降发展规律控制差异沉降,包括绝对差异沉降和相对差异沉降 有条件地取消沉降后浇带

2混凝土浇筑体的里表温差(不含混凝土收缩的当量温度) 不宜大于25℃; 3混凝土浇筑体的降温速率不宜大于2.0℃/d。 3.0.6采用超长大体积混凝土结构采用跳仓法技术,应根据结构 沉降发展规律控制差异沉降,包括绝对差异沉降和相对差异沉降 有条件地取消沉降后浇带。 3.0.7基础底板、地下室外墙、地下室楼板都可以跳仓法施工, 分仓可以不在同一垂直位置,基础底板和楼板分仓位置可在跨间 的任何位置。基础底板、地下室外墙、地下室楼板应分别绘制分 仓布置图。 3.0.8跳仓施工超长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不应掺加膨胀剂和膨胀 剂类外加剂,不应掺加纤维,不应预理冷却水管。 3.0.9为了确保大体积混凝土不产生有害裂缝和渗漏,应当控制 第一主拉应力小于等于混凝土标准抗拉强度的85%。 3.0.10超长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跳仓法施工中,必须根据现场条 件、周围环境做好跳仓法施工组织设计,必须考虑雨季、高温、 三消饭堡

3.0.7基础底板、地下室外墙、地下室楼板都可以跳仓

分仓可以不在同一垂直位置,基础底板和楼板分仓位置可在 的任何位置。基础底板、地下室外墙、地下室楼板应分别绘 仓布置图

3.0.8跳仓施工超长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不应掺加膨胀剂和

4.1.1混凝土结构设计时,应在施工图设计文件中明确跳仓法使 用的部位和条件。

4.1.2采用混凝土结构跳仓法施工时,纵、横向仓格划分长度不 宜大于40m。仓格划分应避开截面突变处、主裙楼交界处等应力 集中部位。

4.1.3根据工程情况宜提出施工技术方案中温度场和应变的相关 测试要求。

4.1.4超长大体积混凝土结构钢筋宜优先选用HRB400、HRB500 HRBF400、HRBF500等高强度钢筋

4.2.1基础承载力计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 规范》GB50007的有关规定。

4.2.1基础承载力计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 规范》GB50007的有关规定。 4.2.2 建筑物的地基变形计算值,不应大于地基变形允许值。建 筑物的地基变形充许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 规范》GB50007的有关规定。 4.2.3地下室外墙荷载包括土压力、水压力、地面荷载产生的侧 压力等。

4.2.4地下室外墙按承载能力极限计算时,可不考虑上

确定。当地下室层高不大,沿水平方向多数不是混凝土墙体支撑 时,地下室外墙承载力计算可按竖向单向板,在楼板处按铰支座 与基础底板按固结。

4.2.5地下室外墙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挠度、裂缝

虑上部竖向荷载的有利作用,按压弯构件计算。裂缝宽度的限制 可根据地下室外墙两侧不同环境类别确定。

4.3.1混凝土结构采用跳仓法施工,基础底板可采用平板式或梁 板式形基础。 4.3.2 基础底板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高于C40。 4.3.3 基础底板采用跳仓法施工时,应取消温度后浇带。 4.3.4基础底板当采用“分层浇注、分层振捣、一个斜面、连续 烧注、一次到顶”的推移式连续浇注施工时,筱板的厚度不大于 2m时,在板厚的中间部位可不设水平构造钢筋。 4.3.5平板式筱形基础的厚度可根据多数柱或桩的冲切承载力确 定,少量轴力大的柱,为满足冲切承载力需求,役板可设下反柱 帽或上反柱帽,当地下室地面有架空层或填层时可采用上反柱帽 的方式,但柱帽上皮据地面不宜小于100mm;地下室地面无架空 层或填层时可采用下反柱帽的方式见图4.3.5。

4.3.5平板式筱形基础的厚度可根据多数柱或桩的冲切

定,少量轴力大的柱,为满足冲切承载力需求,筱板可设下反柱 帽或上反柱帽,当地下室地面有架空层或填层时可采用上反柱帽 的方式,但柱帽上皮据地面不宜小于100mm;地下室地面无架空 层或填层时可采用下反柱帽的方式见图4.3.5。

图4.3.5筏板上下反柱帽剖面 柱;2一架空层或填层;3一基础筱板

4.3.6当设有地下室时,柱下条形基础和筏形基础可不考虑抗震 构造,基础结构构件(包括筱形基础的梁与板、厚板基础的板、 条形基础的梁等)可不验算混凝土裂缝宽度。 4.3.7当地基土土质较差,承载力或沉降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 可根据计算结果,将底板向外挑出。挑出长度不宜超过基础底板 享度的2~3倍,对于有梁筱基,应将梁一同挑出。对于无梁筏基: 宜在柱底设置平托板。外挑板构造满足现行标准及构造要求,详 见图4.3.7。

图4.3.7外挑板构造

4.3.8筏基底板的钢筋间距不应太小,一般可采用200mm 400mm,且不应小于150mm。受力钢筋直径不宜小于12mm。 4.3.9主楼结构与裙房或地下车库结构在地下部分连成整体的基 础,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沉降差,并应进行地基变形验算,当主 楼与裙房或地下车库相邻跨的柱或基础满足下列规定之一时,可 不设置沉降后浇带: 1主楼、裙房或地下车库的基础均采用桩基,并经计算相 柱基沉降差小于0.002L,或绝对值差异沉降小于3cm; 2主楼、裙房或地下车库的基础理埋置深度较深,地基持力层 为密实的高承载力、低压缩循性土,压缩模量大,且基底的附加压 力小于土的原生压力,各自的基础沉降量很小,经计算主楼与祷 房相邻柱基沉降值差小于0.002L,或绝对值差异沉降小于3cm; 3主楼基础采用桩基或复合地基,裙房或地下车库采用筏形 基础的大然地基,经计算最终相邻柱基沉降差小于0.002L,或绝 对值差异沉降小于3cm; 4主楼基础采用桩基或复合地基,裙房或地下车库基础采用 独立柱基抗水板的天然地基,主楼结构与裙房或地下车库结构连 戎整体,经计算主楼的柱、墙基础中心与相邻裙房或地下车库杆 基础的沉降量,沉降差值小于两者中心距离L的0.002,或绝对 值差异沉降小于3cm;L为相邻墙、柱基的中心距离。

4.4.1地下室外墙的厚度应不小于250mm,内墙厚度不宜小于 200mm。 4.4.2地下室外墙混凝土强度等级宜采用C25~C40,地下室内 墙及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根据结构设计需要确定。 4.4.3地下室外墙采用跳仓法施工时,其仓格长度不宜大于40m。 当墙体总长度在50m~60m范围时,可采用施工后浇带时,沿列 墙30m~40m设800mm施工后浇带,后浇带的混凝土浇注时间 可在地下室顶板浇注混凝时同时浇注,且间隔时间不应少于 7d。 4.4.4水平施工缝一般留设在地下室外墙距基础底板上皮不小于 300mm处;人防工程水平施工缝留设在地下室外墙距基础底板上 皮不小于500mm处:同时在接缝处设钢板止水带,参见图4.4.4

4.4.1地下室外墙的厚度应不小于250mm,内墙厚度不宜 200mm。

4.4.4水平施工缝一般留设在地下室外墙距基础底板上

300mm处;人防工程水平施工缝留设在地下室外墙距基础底板上 皮不小于500mm处:同时在接缝处设钢板止水带,参见图4.4.4

图4.4.4地下室外墙水平施工缝留设示意图 1一钢板止水带:2一基础

4.4.5基础底板上下钢筋可伸至外墙外侧边, 端部可不设弯钩

4.4.5基础底板上下钢筋可伸至外墙外侧边,端部可不设弯钩,

4.4.5基础底板上下钢筋可伸至外墙外侧边,端部可不设弯钩, 外墙外侧竖向钢筋在基础底板弯成直段,其长度按搭接长度与底 钢筋相连接,参见图4.4.5。

1一基础底板上部筋;2一基础底板下部筋;3一墙外侧竖向分布筋; 4一强内侧竖向分布筋;5一墙水平分布筋;6一墙拉结筋;7一外墙: 8一基础底板:l一按3号筋搭接长度

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小于0.3%,钢筋直径宜细,间距不大于150mm 内外侧水平钢筋之间应设拉结钢筋,其直径可选6mm,间距不大 于600mm,梅花形布置,人防外墙时拉结钢筋间距不大于500mm 当外墙长度较长时,水平钢筋配筋率宜适当增大,可按0.4% 0.5%配筋

4.4.7无地上房屋的地下车库,外墙不宜设附壁柱。当外墙设有 附壁柱时,在附壁柱处沿竖向原有钢筋间距之间增加直径8mm, 长度为柱每边伸出800mm的附加钢筋见图4.4.7。

4.4.8外墙有窗并时按下列构造:

平面 图4.4.7外墙附壁柱旁附加钢筋

附加水平分布筋;2一外墙;3一附壁柱

1有窗井的地下室,应设外挡土墙,挡土墙与地下室外墙之 间应有可靠连接。外墙及分割墙均应为钢筋混凝土墙,分割墙宜 与地下室内墙拉通或框架柱连成整体,见图4.4.8。

窗井剖面 图 4.4.8 与窗井连接的构造平、剖面图

1一地下室外墙;2一地下室内墙;3一窗井外墙; 4一窗井内墙:5一基础底板:6一窗井底板

原材料、配比、制备与运

5.1.1跳仓法施工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除应符合

没床么口 听规定的强度等级、耐久性、抗渗性、体积稳定性等要求外,还 应符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特性的要求。 5.1.2水泥进场时应对水泥品种、强度等级、包装或散装仓号、 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凝结时间、水化 热等性能指标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检,

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凝结时间、水化 热等性能指标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检。

1所用水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 的相关规定;当采用其他品种时,其性能指标须符合国家现行相 关标准的规定; 2选用中热或低热的水泥品种,优先选用低热矿渣硅酸盐水 泥。水泥3d水化热不宜大于240kJ/kg,7d的水化热不宜大于 270kJ/kg; 3混凝土有抗渗指标要求时,所用水泥中铝酸三钙含量不应 大于8%; 4所用水泥在预拌混凝土生产单位的使用温度不应大于 60℃。

5.2.2骨料的选择除应符合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

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细骨料应选用级配良好的中砂,细度模数宜大于2.3,含 泥量(重量比)不应大于3%; 2粗骨料应选用非碱活性的碎石,并应连续级配。地下室底 板、内外墙梁板、地下室梁板粗骨料粒径宜5mm~31.5mm。含泥 量(重量比)不应大于1%,泥块含量(重量比)不应大于0.5% 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应大于8%: 5.2.3宜采用粉煤灰或矿粉作为掺合料,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 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的规定。 5.2.4混凝土外加剂的使用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 剂》GB8076、《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和相关 环境保护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选用高效减水剂,优先选用聚羧酸减水剂,不宜掺加早强 型减水剂; 2不应掺加膨胀剂和膨胀类外加剂。 5.2.5 拌合用水的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

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细骨料应选用级配良好的中砂,细度模数宜大于2.3,含 泥量(重量比)不应大于3%; 2粗骨料应选用非碱活性的碎石,并应连续级配。地下室底 板、内外墙梁板、地下室梁板粗骨料粒径宜5mm31.5mm。含泥 量(重量比)不应大于1%,泥块含量(重量比)不应大于0.5% 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应大于8%;

5.2.5拌合用水的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 GJ63的相关规定,

5.2.5拌合用水的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用水标

5.3.1超长大体积混凝土结构配合比设计,除应符合现

5.3.1超长大体积混凝土结构配合比设计,除应符合现行行业材 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范》JGJ55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所配制的混凝拌合物,到浇筑工作面的珊落度不宜大于 160mm。

1所配制的混凝土拌合物,到浇筑工作面的落度不宜大于 160mm。

2拌合用水量不应大于175kg/m3。 3水胶比不宜大于0.50。 4 砂率宜为35%~42%。 5粉煤灰或矿渣粉掺量不宜大于胶凝材料用量的50%;粉煤 灰和矿渣粉掺量总和不宜大于胶凝材料用量的50%。 5.3.2在确定混凝土配合比时,应根据混凝土的绝热温升、温控 施工方案的要求等,提出混凝土制备时粗细骨料和拌合用水及入 模温度控制的技术措施

灰和矿渣粉掺量总和不宜大于胶凝材料用量的50%。

5.4.1混凝土的制备量与运输能力满足混凝土浇筑工艺的要求, 并应选用具有生产资质的预拌混凝土生产单位,其质量应符合现 行国家标准《预拌混凝土》GB/T14902的有关规定,并应满足施 工工艺对落度损失、入模落度、入模温度等的技术要求。 5.4.2多)家制备预拌混凝土的工程,应符合原材料、配合比、 材料计量等级相同,以及制备工艺和质量检验水平基本相同的原 则。

5.4.1混凝土的制备量与运输能力满足混凝士浇筑工艺

5.4.2多厂家制备预拌混凝土的工程,应符合原材料、配合 材料计量等级相同,以及制备工艺和质量检验水平基本相同 则。

5.4.3跳仓法施工混凝土的制备和运输,应根据预拌混凝土运辅 距离、运输设备、供应能力、材料批次、环境温度等调整预拌混 疑土的有关参数。

5.4.4混凝土拌合物的运输应采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输

5.4.6搅拌运输车的数量应满足混凝土浇筑的工艺要求

5.4.7预拌混凝土揽拌运输车单程运送时间,应符合现行国家标 准《预拌混凝土》GB/T14902的有关规定。 5.4.8搅拌运输过程中需补充外加剂或调整拌合物质量时,宜符 合下列规定: 1当运输过程中出现离析或使用外加剂进行调整时,搅拌运 输车应进行快速搅拌,搅拌时间应不小于120s; 2运输过程中严禁向拌合物中加水。 5.4.9运输过程中,落度损失或离析严重,经补充外加剂或快 速搅拌已无法恢复混凝土拌合物的工艺性能时,不得浇筑入模

6.1.1跳仓法施工方案应符合相关规定,技术措施、施工方法应 具体全面,能够指导施工作业。 6.1.2混凝土结构跳仓法施工前,应对施工阶段混凝土浇筑体的 温度、温度应力及收缩应力进行试算,并确定施工阶段混凝土浇 筑体的温升峰值、里表温差及降温速率等控制指标,制定相应温 控技术措施。

6.1.3超长混凝土结构可根据工程具体情况选用后浇带法、膨胀

1根据基础役板面积大小沿纵向和横向分仓,仓格间距宜个 大于40m,并进行编号见图6.1.4: 2如果分仓格长度超过40m应通过温度收缩应力计算后确 定尺寸。具体计算温度收缩应力可按本规程附录A、确定分仓格 尺寸可按本规程附录B进行。

1平面仓格与基础底板相似,纵向和横向分格均不宜大 40m,并进行编号(参见图6.1.4),各层顶板分仓与基础底板分 仓不必在同跨内; 2地下室结构外墙应及时回填土,地下车库顶板上部也应及 时回填土覆盖,地下室外墙高出室外地面部分应及时完成保温隔

热做法。在冬期到来前地下室顶板上部尚未完成建筑装修时,地 下室顶板上方应采取保温措施

图6.1.4跳仓法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6.1.8基础底板施工缝

一筑仓混凝土,先于7大浇筑;2一钢板止水带,型号规格由设计人员制定; 3一混凝土施工缝,后浇筑混凝土前应凿毛后清理干净: 4一填仓混凝土,最少迟于7d浇筑

6.2.1超长混凝王跳仓法施工前应进行图纸会审,提出

6.2.1超长混凝土跳仓法施工前应进行图纸会审,提出施工阶段 的综合抗裂措施,制定关键部位的施工作业指导书,对预拌混凝 土厂家提出技术要求,并进行专项技术交底。 6.2.2混凝土结构跳仓法施工应在混凝土的模板和支架、钢筋工 程、预理管件等工作完成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施工。 6.2.3施工现场设施应按施工总平面布置图的要求按时完成并标 明地泵或布料车位置,场区内道路应坚实平坦通畅,并制定场外 交通临时疏导方案。 6.2.4施工现场的供水、供电应满足混凝土连续施工的需要,当

6.2.4施工现场的供水、供电应满足混凝土连续施工的

有断电可能时,与有双路供电或自备电源等措施

6.2.5跳仓施工混凝土的供应能力应满足连续浇筑的需要,制定 防止出现“冷缝”的措施。 6.2.6用于超长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跳仓法施工的设备,在浇筑混 疑土前应进行全面的检修和试运转,其性能和数量应满足大体积 混凝土连续浇筑的需要。 6.2.7混凝土的测温监控设备宜按本规程的有关规定配置和布 设,标定调试应正常,保温材料应齐备,并派专人负责测温作业 理

5.2.7混凝土的测温监控设备宜按本规程的有关规定配置和布 没,标定调试应正常,保温材料应齐备,并派专人负责测温作业 管理。

6.2.8超长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跳仓法施工前,应对工人进行

培训,并应逐级进行技术交底,同时应建立严格的岗位责任制和 交接班制度。

5.3.1模板及支架应根据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工况进行设计,应具 有足够的承载力和刚度。支架系统在安装、使用和拆除过程中, 必须采取防倒塌防倾覆的措施,保证整体的稳定性。

αfG ≤ αf lim

式中: αfG 按永久荷载标准值计算的构件变形值: af, lim 按本规程规定的构件变形限制。 注:1 结构表面外露的模板,其挠度限制宜取模板构件计算跨度的1/400; 结构表面隐蔽的模板,其挠度限制宜取模板构件计算跨度的1/250:

3支架轴向压缩变形限值或侧向挠度限值,宜取计算高度或计算跨度 的 1/1000。

的 1/1000。 6.3.3竖向结构模板与水平结构模板应分别支设。墙柱竖向接茬 宜采用凹凸接:地下室外墙外模板宜采用光面支模;拉杆栓采 用定型三接头式;也可采用标准收口网片支设。在填仓时,分仓 格处竖向界面必须按GB50204规范中要求进行处理和验收,方 可进行进行填仓混凝土浇筑。

5.3.4超长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跳仓法施工的拆模时间,应满足国

5.3.4超长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跳仓法施工的拆模时间,应满足国

6.3.4超长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跳仓法施工的拆模时间,

家现行有关标准对混凝土的强度要求,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以下 50mm与大气温差不应大于20℃;当模板作为保温养护措施的 部分时,其拆模时间应满足相关规定的温控要求。

6.4.1采用“跳仓法”施工的混凝土结构纵向钢筋连接宜采用机 械连接、搭接焊接、绑扎搭接、帮条焊接、衬板焊接等方式: 6.4.2当采用跳仓布筋时,钢筋两端连接宜一端采用套筒简机械连 接,另一端采用帮条焊(或搭接焊、或搭接绑扎);如果两端必 须采用机械连接,应避免钢筋的涨缩,钢筋封闭与钢筋布筋则同 时同温条件下进行。 6.4.3相邻仓格之间必须按设计要求布设构造附加钢筋。并且纫 向筋在筑仓时按规定进行预埋

5.5.1超长混凝土结构底板与梁板混凝土的浇筑顺序应分仓进 行,相邻仓的浇筑间隔时间不应少于7d。

SJ 50973.16-2004 SYV-50-3-52、SYYZ-50-3-52型实心聚乙烯绝缘柔软射频电缆详细规范6.5.2混凝土结构跳仓法施工的浇筑工艺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于大型基础底板或整个设备基础,当截面高度h≤1m 时,可从方格仓某一角部开始,依次递推浇筑;当1m2m时,宜采用大分层施工方案,多次完成浇筑高度 大推进的办法,坡度宜为1:6~1:7。 2混凝土的浇筑法为分层布料、分层振捣、斜坡推进法施工 见图6.5.2.

图6.5.2混凝土大斜坡推进法施工示意图

L一混凝土浇筑最大幅宽,一般为3m;H一混凝土底板厚度,取之于 设计值;h一次浇筑混凝土最大厚度,一般为500mm 6.5.3在浇筑基础底板时,混凝土表面的水泥浆应分散开,在初 疑前可用木抹子二次压实。 6.5.4每步错开不小于3m为宜,振捣时布设3道振捣点,分别 设在混凝土的坡脚、坡中和表面。 6.5.5 基础底板及楼板混凝土表面的抹压不少于3遍。 6.5.6 浇筑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受力钢筋、定位筋、预理件 等移位和变形。 6.5.7浇筑面应在混凝 初凝前1h进行二次抹压处理

6.5.7浇筑面应在混凝土初凝前1h进行二次抹压

6.6.1跳仓法施工的超长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混凝土浇筑终凝 时,应立即按施工方案要求方式进行养护。 6.6.2混凝土浇筑完毕后,除应按普通混凝土进行常规养护外, 尚应按温控技术措施的要求进行非常规养护,同时应符合下列规 定: 1应专人负责保温养护工作,并应按本规程的有关规定要 求GB/T 38187-2019 汽车电气电子可靠性术语,同时做好测温、变形等测试记录; 2自混凝土终凝之时起,保湿养护的持续时间不得少于 14d; 3保温覆盖层的去除应分层逐步进行,当混凝土的表面温度 与环境最大温差小于20℃时,可全部去除。 4地下室外墙在没有可靠的挡风遮阳措施时,应采取温性补 湿补温措施,如延期拆模、湿毡覆盖、涂刷养护液、细水喷淋等。 6.6.3在保温养护过程中,应对混凝土浇筑体的里表温差和降温 速率进行现场监测,当实测结果不满足温控指标的要求时,应调 整保温养护措施。

6.7.1 超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制定温控措施及实施记 录。

超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制定温控措施及实施记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