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T 5255-2010 水电水利工程边坡施工技术规范.pdf

DL/T 5255-2010 水电水利工程边坡施工技术规范.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L/T 5255-2010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7 M
标准类别:水利标准
资源ID:272517
VIP资源

DL/T 5255-2010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L/T 5255-2010 水电水利工程边坡施工技术规范.pdf

DL /T 5255 2010

采用注浆钢管(筋)用于土质边坡加固的一种支护形式。 3.0.15 地下排水系统underground drainage system

DL / T 5255 2010

4.0.1边坡工程施工应按照设计要求,根据安全等级、边坡环境、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等条件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主要内容包括工 程概况、施工布置及辅助设施、进度计划、施工方案及施工总体 程序安排、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DB31T 1246-2020 节约型机关评价导则,劳动力、材料和设备的配置, 安全、质量、环保、水保、文明施工技术措施。 4.0.2边坡施工前应建立测量控制网,并对开挖范围内的原始边 坡进行测量。 4.0.3边坡开挖过程中应及时对边坡进行支护。对于复杂地质边 坡应根据施工过程中揭露的地质情况调整开挖施工方案及支护加

4.0.3边坡开挖过程中应及时对边坡进行支护。对于复杂 坡应根据施工过程中揭露的地质情况调整开挖施工方案及! 固措施。

4.0.4应建立施工期安全监测

4.0.5应积极采用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新技

应积极采用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新技术、新 新材料和新设备。

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

DL/T 5255 — 2010

5.1.1 开挖前应做好施工区域内的排水系统。 5.1.2 边坡开挖原则上应采用自上而下分层分区开挖的施工程序。 5.1.3 边坡开挖过程中应及时对边坡进行支护。 5.1.4边坡开口线、台阶和洞口等部位,应采取“先锁口、后开 挖”的顺序施工。

5.2.1清坡应自上而下分区进行。 5.2.2清理边坡开口线外一定范围坡面的危石,必要时采取安全 防护措施。 5.2.3清除影响测量视野的植被,坡面上的腐殖物、树根等应按 照设计要求处理。

5.2.4清坡后的坡面应平顺。

5.3.1土质边坡开挖应遵循以下基本程序:

5.3.1土质边坡开挖应遵循以下基本程序:

DL / T 5255 2010

1 清理开口线处的植被,其范围不应少于开口线外3m。 施工放样。 开挖。 41 修坡。 5°E 断面测量。 地质编录。 5.3.2土质边坡开挖应遵循以下基本要求: 1 避免交义立体作业。 2及时清除坡面松动的土体和浮石,对出露于边坡的孤石, 根据嵌入深度确定挖除或采用控制爆破将外露部分爆除,并根据 坡面地质情况进行临时支护、防护。 3按照设计要求做好排水设施并及时进行坡面封闭。 4根据设计图测放开口点线和示坡线,并对地形起伏较大和 特殊体形部位进行加密。开口点线应做明显标识,加强保护,施 工过程中应避免移动和损坏。 5人工开挖的梯段高度宜控制在2m以内;机械开挖的梯段 高度宜控制在5m以内。 6机械开挖时,不应对永久坡面造成扰动。 7对土夹石边坡,应避免松动较大块石对永久坡面造成扰 动。已扰动的土体,应按照设计要求处理。 8采用机械削坡,开挖保护层时,不应直接挖装,应先削后装。 9削坡过程中应对开挖坡面及时检查,每下降4m~5m检 测一次,对于异形坡面,应加密检测。根据测量成果及时调整、 改进施工工艺。 10雨季施工时应采用彩条布、塑料薄膜或沙(土)袋等材 料对坡面进行临时防护。

5.4.1岩质边坡开挖应遵循以下基本程序:

.4.1岩质边坡开挖应遵循以下基本程序:

DL/T 5255 2010

开口线外清坡与防护。 2 施工放样。 3 开口处理。 4 开挖。 5 欠挖及危石处理。 6 断面测量。 7 地质编录。

1边坡开挖梯段高度应根据地质条件、马道设置、施工设备 等因素确定,一般不宜大于15m。 2同一梯段的开挖宜同步下挖。若不能同步时,相邻区段的 高差不宜大于一个梯段高度。 3对不良地质条件和需保留的不稳定岩体部位,应采取控制 爆破,及时支护。 4设计边坡面的开挖应采用预裂爆破或光面爆破。预裂和光 面爆破孔孔径不宜大于110mm,梯段爆破孔孔径不宜大于 150mm。保护层开挖,其爆破孔孔径不宜大于50mm。 5分区段爆破时,宜在区段边界采用施工预裂爆破。 6紧邻水平建基面、新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浆区、预应力 锚固区、锚喷(或喷浆)支护区等部位附近的爆破应按DL/T5389 相关规定执行。

5.4.3爆破实施前应进行专项爆破试验或生产性试验,爆破

1.4爆破设计应遵循以下基本

5.4.4爆破设计应进循以下基本要求:

1应根据设计文件、地质情况、爆破器材性能及施工机械等 条件,进行爆破设计。爆破设计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工程概况。 2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3)爆破孔网参数。

5.4.5开挖轮廓面应遵循以下基本要求

1开挖轮廓面上残留爆破孔痕迹应均匀分布。残留爆破孔痕 迹保存率(半孔率):对完整的岩体,应大于85%;对较完整的 岩体,应大于60%;对于破碎的岩体,应达到20%以上。 2相邻两残留爆破孔间的不平整度不应大于15cm。对于不 允许欠挖的结构部位应满足结构尺寸的要求。

3残留爆破孔壁面不应有明显爆破裂隙。除明显地质缺陷 外,不应产生裂隙张开、错动及层面抬动现象。

5.4.6钻孔应循以下基本要求:

5.4.8特殊部位的开挖应遵循以下基本要求:

1)边坡开挖时马道上方宜预留1.5m~2.5m厚保护层, 宜采用水平控制爆破开挖:水平预裂孔直径不宜大于 50mm,孔间距不宜大于60cm。 2)马道的锁口锚杆(束)应在保护层开挖爆破前完成。

DL/ T 5255 2010

5.5.1应进行利用料与弃渣料的规划,开挖渣料应按规划分类堆 放。

放。 5.5.2边坡开挖应采取避免渣料入江的措施。 5.5.3地形较缓适合布置道路时,应直接出渣:地形较健不能直 接出渣时,应分层设置集(出)渣平台,集中出渣:地形陡酸不 能设置集(出)渣平台时,可米用溜渣井出渣或先截流后开挖, 渣料直接推入基坑,在基坑内集中出渣。 5.5.4施工道路应考永久道路与临时道路的结合,施工道路规 划应满足开挖运输强度的要求,同时考虑运输安全、经济和设备 的性能。

5.5.4施工道路应考患永久道路与临时道路的结合,施工 划应满足开挖运输强度的要求,同时考虑运输安全、经济 的性能。

DL / T 5255 20i0

6.1.1加固与防护施工应跟随开挖分层进行,应根据现场地质情 况合理选择施工顺序和时机。上层边坡的支护应保证下一层开挖 的安全,下层的开挖应不影啊上层已完成的支护。 6.1.2对于重要的、地质条件复杂的边坡,加固与防护宜采用信 息法施工,在施工中应加强安全监测,及时采集监测数据并进行 分析、反馈,调整支护、加固方案和参数。

14 钢绳锚杆施工: 1)锚杆孔深度应根据防护网型的标推配置确定,孔深应 大于锚杆设计长度50mm。 2)锚杆砂浆强度不应低于M20,宜采用中细砂,水泥: 砂宜为1:1~1:2(质量比),水灰比不宜大于0.45:1。 3) 锚杆安装注浆后,不得随意敲击,待凝24h后方可进 行下道工序施工。 2纵横向支撑绳安装:张拉紧的支撑绳两端应与锚杆外露环 套固定连接。 3格栅网安装 1)应自上而下铺挂格栅网,格栅网间重叠宽度不应小于 5cm。坡度小于45°,扎结点间距不应大于2m:坡度 大于45°,扎结点间距不应大于1m。

DL/ T 5255 2010

2)宜自上而下铺设钢绳网并采用与防护网等级相适合 的钢绳缝合。格栅底部应向坡面折叠,其宽度不小于 0.5m。 6.2.3被动柔性防护网应遵循以下基本要求: 1钢绳锚杆施工,应参照6.2.2的相关要求执行。 2基座混凝土抗压强度应大于10MPa,方可进行基座与钢 柱安装。 3上、下支撑绳宜采用张力不小于10kN的拉紧葫芦张紧, 支撑绳应与上拉锚杆环套牢固连接。 4钢绳网沿上支撑绳应均匀布置,并应采用钢绳与钢柱及 上、下支撑绳联结。缝合绳应无松动。 5格栅底部应向坡面折叠,其宽度不小于0.5m,格栅间重 叠宽度应不小于10cm。 6格栅应用扎丝固定在纵横支撑绳上,每平方米格栅绑扎点 不应少于4处。

4砌石护坡应遵循以下基本要

1)干砌块石护坡厚度小于0.35m时应单层铺砌,大于 0.35m时应双层铺砌。双层铺时下层厚度宜为 0.15m~0.25m,上层厚度宜为0.25m~0.35m 2) 砌体缝口应错缝砌紧,底部应垫稳、垫实,严禁架空。 3)宜用立砌法,不得叠砌和浮塞,明缝应用小片石料填 塞紧密。 4)1 砌体外露面的坡顶和侧边,应选用整齐的大石块砌 筑,平整牢固。干砌片石表面砌缝的宽度不应超过 25mm. 2浆砌石护坡 1)砌筑前应将石料表面的泥垢去除。砌筑时,石料保持 湿润。

DL/ T 5255 2010

2)砌筑时应先铺浆后砌筑,砌筑要求平整、稳定、密实、 错缝。 6.2.5混凝土护坡施工应按DL/T5144中的相关规定执行。 6.2.6网格护坡应避循以下基本要求: 1网格护坡可采用现浇混凝土方式,也可采用预制混凝土块 的方式,混凝土施工应按DL/T5144中的相关规定执行。 2网格沟槽的开挖应按测量放样的要求进行,沟槽的验收满 足设计的相关要求。 3网格内需填补的种植土土质应满足设计要求,且覆盖均 匀,填充密实。 6.2.7植物护坡应遵循以下基本要求: 1边坡植物防护施工应在坡面整修完成后根据植物特性适 时进行。 2铺、种植被后,应适时进行洒水、施肥等养护管理,直到 植被成活。 3种草施工草籽应撒布均匀,避免在大、暴雨时或大、暴雨 之前进行。

6.2.7植物护坡应避循以下基本要求:

1边坡植物防护施工应在坡面整修完成后根据植物特性适 时进行。 2铺、种植被后,应适时进行洒水、施肥等养护管理,直到 植被成活。 3种草施工草籽应撒布均匀,避免在大、暴雨时或大、暴雨 之前进行。 4三维植被撤播草籽后,网上覆土总厚度宜为2cm,并适当 拍实,使边坡表面平整。 5喷播施工后应及时覆盖无纺布。 6养护用水不应含油、酸、碱等有碍草木生长的成分。

6.3.1土锚钉施工应循以下基本要求:

1土锚钉可采用打设或钻孔理设两种方式施工,根据设计要 求的孔深、孔径、倾角等选择施工设备及器具。 2采用有压注浆时,注浆压力应根据设计要求或试验确定 3土锚钉安装注浆后,不得随意敲击,待凝24h后方可进行 下道工序施工。有预应力施加要求时,注浆体应达到设计强度。

6.3.2锚杆施工应进循DL/T5181的有关规定。

6.3.3锚筋束(桩)施工应进循以下基本要求

0.油肋宋(件施工应应次型本安水 1锚筋束(桩)的孔位应按设计要求布置,其孔径应大于锚 筋束(桩)直径40mm,开孔孔位偏差应小于100mm,钻孔倾角、 方位角误差均应小于2,孔深偏差值不大子50mm。 2锚筋束(桩)应按图纸加工,其钢筋连接可采用套简法或 焊接法,接头不应在同一断面:锚筋束应设置对中环,对中环外 径宜小于孔径10mm。每个锚筋束(桩)在至少应有两个对中环; 注浆管及排气管应固定在锚筋束(桩)体上并保持畅通:锚筋束 (桩)插入孔内后,应对孔口进行固定和封堵。 :3锚筋束注浆的水泥砂浆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水泥与砂 的比例宜为1:1~1:2(质重比)水灰比宜为0.45~0.50;锚筋束 宜采用“先插杆后注浆”的施工工艺:拌制的砂浆放置时间不宜 超过2h:锚筋束孔注浆后24h内,不得敲击、碰撞和拉拔。 6.3.4预应力锚索应进循以下基本要求: 1施工前准备工作: 1)应进行锚索基本性能试验,基本性能试验应逆守下列 规定: 一一基本试验数量不得少于3根。 一基本试验所用的锚索结构施工工艺及所处的工 程地质条件应与实际工程所采用的相同。 一一基本试验最大的试验荷载不宜超过锚索束体承 载力标准值的0.9倍。 基本试验应采用分级循环加、卸荷载法。拉力型 锚索的起始荷载可为计划最大试验荷载的10%, 压力分散型或拉力分散型锚索的起始荷载可为 计划最大试验荷载的20%,加荷等级与锚头位 特尚时同导热径

.V 1锚筋束(桩)的孔位应按设计要求布置,其孔径应大于锚 筋束(桩)直径40mm,开孔孔位偏差应小于100mm,钻孔倾角 方位角误差均应小于2,孔深偏差值不大子50mm。 2锚筋束(桩)应按图纸加工,其钢筋连接可采用套简法或 焊接法,接头不应在同一断面:锚筋束应设置对中环,对中环外 径宜小于孔径10mm。每个锚筋束(桩)在至少应有两个对中环 注浆管及排气管应固定在锚筋束(桩)体上并保持畅通:锚筋束 ()描入孔内后,应对孔口进行固定和封堵。 3锚筋束注浆的水泥砂浆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水泥与砂 的比例宜为1:1~1:2(质重比)水灰比宜为0.45~0.50;锚筋束 宜采用“先插杆后注浆”的施工工艺:拌制的砂浆放置时间不宜 超过2h:锚筋束孔注浆后24h内,不得敲击、碰撞和拉拔,

应进行锚索基本性能试验,基本性能试验应进守下列 规定: 一基本试验数量不得少于3根。 基本试验所用的锚索结构施工工艺及所处的工 程地质条件应与实际工程所采用的相同。 基本试验最大的试验荷载不宜超过锚索束体承 载力标准值的0.9倍。 基本试验应采用分级循环加、卸荷载法。拉力型 锚索的起始荷载可为计划最大试验荷载的10%, 压力分散型或拉力分散型锚索的起始荷载可为 计划最大试验荷载的20%,加荷等级与锚头位 移测读间隔时间按附录A确定。 一锚索破坏标准:后一级荷载产生的锚头位移增量

DL/ T 5255 2010

DL/ T 5255 2010

成孔后缩颈时,宜采用跟套管钻进成孔或进行固结灌 浆处理。 钻孔前应研究岩层特征,制定有针对性的孔斜控制和 纠正措施,在施工中调整防斜纠偏方法。 钻孔施工应采取降尘措施。 索编束: 普通拉力型锚索的编束方法应遵循DL/T5083的相 关规定。 对于压力分散型锚索的编制,应避循以下基本要求: 应按技术要求和锚索结构下料,下料长度等于各组 张拉长度+锚垫墩厚度+张拉所需尺寸+外露长度。 一下料前应对钢绞线的PE套进行检查,对破损的 PE套应进行处理。 一进行承载体组装时,承载板应与带PE套的钢绞 线紧密结合,用挤压套压紧。同组钢绞线挤压完 成后,应在挤压套与导向帽之间填充防腐油脂, 进行密封与防腐处理。 一 锚索体自由段的隔离架间距宜为1.5m~2m,锚 固段的承载板简距宜为2m。锚固段灌浆宜采用 双注浆管形式,管材的耐压能力应不小于2MPa。 一在锚索两个隔离架之间应采用专用黑铁丝捆扎。 锚索编制完成后,应分组逐根进行钢绞线的编 号,并挂牌标识。

1) 锚索安装前应对锚索孔进行检查。 2) 锚索穿束过程中宜采用胶垫隔离、支撑过渡等方式, 避免锚束PE套损坏。安装时弯曲半径不宜小于3m。 3) 钢绞线应在孔内保持平顺,孔内外顺序一致,宜在孔 口安装1~2 个隔离支架。

DL/ T 5255 = 2010

DL/ T 5255 = 2010

5孔道灌浆:锚固段灌浆宜在锚索安装后完成。锚固段在锚 墩浇筑前,也可在锚墩浇筑完成后实施灌浆。 1)锚索灌浆宜采用孔口封闭器进行灌浆,也可来用封孔 或带阻浆塞的方法灌浆。 2)锚索孔道灌浆的其他要求应参照DL/T5083的相关 规定执行。 3)锚索孔道灌浆因漏失量较大而难以正常结束的部位, 应采取如锚索安装前进行固结灌浆处理或来用土工 布包裹锚固段等措施。 4)锚索孔道灌浆因故中断时,应采取措施疏通进、回浆 管:发现灌浆管堵塞时,应及时采用补救措施。 6锚墩制作:锚索孔口平整或预应力施加要求紧迫的区 域,宜采用钢质锚墩或预制锚墩。采用钢筋混凝土锚墩,应避 循DL/T5083和DL/T5144的相关规定。 7锚索张拉: 1)普通拉力型锚索的张拉方法应避循DL/T5083的相 关规定。 2)压力分散型锚索的张拉,应遵循以下基本要求: 一锚索张拉前应绘制钢绞线与锚具上的对应分布 图,记录单根钢绞线的下料长度、外露长度。 一 锚索张拉应采用先预紧再分组分级单根对称循 环张拉或分组整体张拉的方法,所有钢绞线张拉 完毕后应再次按原顺序循环张拉至少1次。 一一锚索张拉的施荷方式、加卸载速率、持荷稳压时 间及补偿张拉时间等均应满足设计要求,并应遵 循DL/T5083的相关规定。 3)复杂地质条件下张拉施工,锚索钢绞线伸长值控制标 推按照不小于自由段长度变形计算值的80%,且不 应大于自由段长度与1/2锚固段长度之和的弹性变形

DL / T 5255 2010

计算值。 封锚: 1)锚索锚头封闭应遵循DL/T5083的有关规定。 2)有特殊防腐要求的锚索,应按设计要求进行锚头的防 护处理。水下锚索锚头宜先用金属防护罩保护,再浇 混凝士封锚。

1)放样、钻孔: 一一依据钢管抗滑桩中心轴线坐标值测放钢管桩中 心点,中心偏差不应大于50mm。 开孔孔位偏差小于100mm,钻孔倾角、方位角误 差不应大于2°,孔深允许偏差不得大于50mm。 一 钻孔完毕后应进行验孔,孔内不得有残渣及积水。 2)抗滑桩钢管安装,宜采用整体安装。分段安装时连接 件应满足结构的强度要求。遇堆积体或松散破碎岩体 时,宜直接采用跟套管成孔。 3) 钢筋束宜采用套筒简连接,也可采用焊接法连接,接头 不宜在同一断面。 4) 灌注水泥砂浆前应用稀浆润滑输浆骨道,注浆结束标 准应满足设计要求。 挖孔桩 1)人工挖孔桩的孔径(不含护壁)宜大于1.2m,孔深 不应大于30m。 2)挖孔应自上而下遂层进行,应根据具体地质条件制定 开挖方法,开挖断面为设计桩径加2倍的护壁厚度, 每节的高度应根据地质条件确定,一般为0.9m~

1)人工挖孔桩的孔径(不含护壁)宜大于1.2m,孔深 不应大于30m。 2) 挖扎应自上而下逐层进行,应根据具体地质条件制定 开挖方法,开挖断面为设计桩径加2倍的护壁厚度, 每节的高度应根据地质条件确定,一般为0.9m~

1.2m. 3)挖孔桩钢筋笼的制作超过12m时宜分段制作。 4)混凝土的灌注作业应连续进行。 3沉井 1)单节井筒应连续浇筑完成,施工应避循DL/T5144 的相关规定。 2)底节井简模板拆除后,井简混凝土经养护达到设计强 度70%以后,才能抽除垫木,开始挖渣下沉作业。 3)抽除垫木应分区、依次、对称、同步地进行,先隔墙、 后井简,先短边、后长边,最后保留设计支承点。 4)沉井的接高应避循以下基本要求:接高前沉井顶面出 露地面不应小于1m;沉井每节高度一般为5m左右。 5)接高时模板不应支撑在地面上。 6)接高时应防止沉井突然下沉或倾斜,宜在刃脚处回填 或支垫。 7)接高后的各节井筒中心轴线应为一直线。 6.4.2抗剪洞、锚固洞 1 洞室开挖及支护应进循DLT5099的相关规定。 2 洞室回填: 1)回填混凝土宜采用中热微膨胀水泥、并掺粉煤灰。 2)回填混凝士应避循DL/T5144相关规定。 3)较大规模的洞室回填应分区、分段、由低到高逐段进 行。 3回填、接触及固结灌浆应遵循DL/T5148相关规定。

6.4.2抗剪洞、锚固

1 基础施工时应采取防水、排水措施。 2浆砌石挡土墙采用台阶式基础时,基础与墙体应同时砌 筑,基底及墙趾台阶转折处不应砌成垂直通缝,砌体与台阶壁间 的缝隙砂浆应饱满。

DL/ T 5255 2010

3混凝土挡士墙应遵循DL/T5144的相关规定。 4伸缩缝与沉降缝侧壁应竖直、平齐,无搭叠;在砌(浇) 筑墙身时应预设排水孔,并保证畅通。 5回填应在墙身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后进行。距墙 背0.5m~1.0m范围内,不宜用重型碾压设备碾压。

6.5.1施灌之前应进行灌浆试验确定灌浆参数。 6.5.2 灌浆孔孔位及孔向应符合设计要求。 6.5.3 预灌浆施工应在相应部位开挖前完成。 6.5.4j 边坡预灌浆钻孔不宜采用给水钻进。 6.5.5 预灌浆孔宜镀注孔口管,孔口管注深度应根据地质条件 确定。 6.5.6浆液应采用低水灰比浓浆或砂浆,水灰比宜不大于0.5:1 (质量比)。 6.5.730m范围内的预灌浆未结束不应施工排水孔。 6.5.8预灌浆的其他要求,应遵循DL/T5148中关于岩基固结灌 浆的相关规定。

DL / T 5255 2010

7.0.1边坡施工前应按照设计文件要求和实际工程地质条件编 制详细的排水施工规划。 7.0.2应根据施工需要设置临时排水和截水设施。 7.0.31 施工区排水应遵循“高水高排”的原刻。 7.0.4边坡开挖前,应在开口线以外修建截水沟。 7.0.5永久边坡面的坡脚、施工场地周边和道路两侧均应设置排 水设施。 7.0.6对影响施工及危害边坡安全的渗漏水、地下水应及时引 排。 7.0.7深层排水系统(排水洞及洞内排水孔)宜在边坡开挖之前 完成。 7.0.8排水孔施工应遵循以下基本要求: 1排水孔宜在喷锚支护完成后进行。排水孔先施工,应对排 水孔孔口进行保护。 2钻孔时,开孔偏差不宜大于100mm,方位角偏差不应超 过土0.5°,孔深误差不应超过土50mm。 3排水管安装到位后,应用砂浆封闭管口处排水管与孔壁之 间的空隙。 4排水孔周边工程施工结束后,应对排水孔的畅通情况进行 检查。

8.0.1安全监测应包括前期监测、施工期监测和运行期监测。监 测资料应保持连续性和完整性。本标准只对前期监测和施工期监 测作出规定。

8.0.2边坡安全监测应采取仪器监测和宏观调查相结合的方法。

1位移与变形监测:坡面位移和沉降监测,坡面裂缝长度与 开度监测,地下变形监测,滑面或断层活动监测。 2地下水监测:地下水位或水压力监测,排水点水量监测, 地下水质监测。 3边坡加固结构监测:抗滑桩、抗剪洞、锚固洞、锚杆、锚 筋束(桩)、锚索和挡墙的应力应变监测。 4其他专项监测。 8.0.4采用三维或简易测缝计进行边坡地表和深部裂缝监测。应 定期对地表裂缝的分布范围、数量和长度进行巡视和监测。 8.0.5重要的边坡工程应进行雨雾、降雨的汇流监测,并与变形 监测成果进行综合分析。 8.0.6监测装置应有防护措施。安全监测点位应设有安全、便利 的通道。 8.0.7对监测保护对象应进行宏观调查与巡视检查。检查主要包 括以下内容: 1爆破前后保护对象外观的变化。 2爆破前后临近爆区的岩土裂缝、层面及建筑物上原有裂 缝等的变化。 3在爆区周围设置的观测标志的变化。 4爆破振动、飞石、有害气体、粉尘、噪声等对保护对象的

DL/T52552010 影响。 8.0.8爆破前应在保护对象的相应部位设置明显的测量标识,并 对整体情况进行详细描述记录,爆后检查其变化情况。 8.0.9根据宏观调查、巡视检查结果和仪器监测成果,评估保护 对象受爆破影响的程度。 8.0.10对锚喷支护工程,应进行施工期监测,并将监测结果及 时反馈给相关单位。 8.0.11在施工期和运行期应对预应力锚索(杆)的工作状况和 锚固效果进行原位监测: 1根据设计要求确定监测数量和布置测点。 2监测锚索(杆)张拉力、锚索(杆)伸长值和预应力损失。 3施工期监测应与运行期监测相结合,保持资料的连续性。 8.0.12采用锚杆(索)或混凝土抗滑结构加固的边坡,应对地 下水的水质进行监测,并对锚索(杆)与保护体系进行防腐监测,

DL/ T 5255 2010

9.1.1开工前施工单位应制定工程质量保证措施,对施人员进 行技术交底和相关技术培训。 9.1.2质量检查工作,按施工单位建立的检查制度逐级进行,做 好质量检查记录。 9.1.3单元工程划分原则按DL/T5113.1的相关规定进行,单元

9.2.1整修结束后,将基岩面冲洗干净排除积水后,及时安排必 要的作业时间,进行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的复查、基础岩体 质量检香的弹性波波速测试

9.2.2质量检查与验收应遵循以

边坡开挖工程质量检查项目和标准

DL / T 5255 2010

2建基面开挖质量检查和验收标准为:无倒坡,无松动岩块、 小块挂体、陡坎尖角、爆破裂隙,光面、平直,结构面凿毛处 理,结构面上的泥土、锈斑、钙膜等必须清除或处理。超欠挖符 合DL/T5389的要求。按设计要求进行爆前、爆后声波测试,声 波降低率小于10%,或达到设计要求声波值以上。 9.2.3基础验收合格后,应及时测绘基础竣工地质图和地形图: 编写工地质报告和升挖施工报告。

小块悬挂体、陡坎尖角、爆破裂隙,光面、平直,结构面凿毛处

波降低率小于10%,或送到设计要求声波值以上。

1) 喷射混凝土用的水泥、砂、石及外加剂均应进行质量 检验,检验合格方可使用。 2) 作业前应对称量器具进行检查和校正,并检查配合 比。拌制混合料的称量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水 泥和外加剂:土2%;砂、石:土3%。 32 喷射混凝土一般检测混凝土28d龄期的抗压强度,每 100m²混合料取两组试件,每组3块。

WS/T 483.16-2016 健康档案共享文档规范 第16部分:成人健康体检混凝土厚度检测应符合以

检查断面的数量按50m~~100m的间距确定。 边坡实测喷层厚度达到设计尺寸的合格率应满 足:不合格测点的最小厚度应不小于设计厚度的 1/2,但其绝对值不得小于50mm;实测厚度的 平均值应不小于设计尺寸。 2)按以下规定检查喷射混凝土的整体性: 不应出现夹层、砂包、蜂窝等缺陷。 在结构接缝、墙角、洞形或洞轴急变等部位,喷 层应有良好的结合。

9.3.2主(被)动防护网

无漏喷、脱空现象。 无仍在扩展中或危及使用的贯穿性裂缝。 出现过的漏水点已做妥善处理。

1)所用材料应进行质量检查,合格后方能使用。 2) 锚杆用的水泥砂浆的配合比以及拌和的均匀性,每工 作班检查次数不应少手一次,条件变化时应及时检 查。每天用的砂浆应做试块一组,一组三块,养护 28d进行检测。 3) 格栅的固定方式、尺寸和叠置宽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固定应牢靠。 4) 钢绳网的固定、缝合应满足设计要求。 5) 缝合绳外观和手动感受上应无松动,否则应重新张拉。 6) 锚杆钻孔数量、孔深、孔径、钻孔清洗质量以及锚杆 直径符合设计要求。 7) 锚固混凝土基础面的清理应符合浇筑要求。 8) 锚固混凝土应达到设计要求,浇筑前检查结构钢筋的 数量、规格尺寸及安装位置,

JB/T 7048-2011 滚动轴承 工程塑料保持架 技术条件1) 卡扣的抗错动拉力检验及抗脱落拉力检验。 2) 钢丝绳抗破断能力检验。 3) 钢丝(绳)表面镀锌检验。 4) 减压环变形检验。 5) 砂浆、混凝土试件强度试验。 6) 锚杆注浆密实度。 7) 防护网组合试验。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