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50064-2014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设计规范(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

GB/T 50064-2014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设计规范(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3.5 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255574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GB/T 50064-2014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设计规范(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

groundflashdensity(GFD)

less thunderstormregion

平均年雷暴日数不超过15d或地面落雷密度不超过0.78次7 (km² · a)的地区。

2. 0. 7 中雷区

GB/T 30716-2014 能量系统绩效评价通则平均年雷暴日数超过15d但不超过40d或地面落雷密度超过

0. 78 次/(km" · a)但不超过 2. 78 次/(km² · a)的地区

平均年雷暴日数超过40d但不超过90d或地面落雷密度超过 2.78次/(km²·a)但不超过 7.98次/(km²·a)的地区

平均年雷暴日数超过90d或地面落雷密度超过7.98次 (km²·a)以及根据运行经验雷害特殊严重的地区

shielding angle

地线对导线的保护角指杆塔处,不考虑风偏,地线对水平面的 垂线和地线与导线或分裂导线最外侧子导线连线之间的来鱼

3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和电气装置

3.1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

3.1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

3.1.1中性点有效接地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 1110kV~750kV系统中性点应采用有效接地方式。在各 种条件下系统的零序与正序电抗之比(X。/X,)应为正值并且不应 大于3,而其零序电阻与正序电抗之比(R/X,)不应大于1; 2110kV及220kV系统中变压器中性点可直接接地;部分 变压器中性点也可采用不接地方式; 3330kV~750kV系统变压器中性点应直接接地或经低阻 抗接地。 3.1.2中性点非有效接地方式可分为中性点不接地方式、中性点 低电阻接地方式、中性点高电阻接地方式和中性点谐振接地方式 3.1.3中性点不接地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 135kV、66kV系统和不直接连接发电机,由钢筋混凝土杆 或金属杆塔的架空线路构成的6kV~20kV系统,当单相接地故 障电容电流不大于10A时,可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方式;当大于 10A又需在接地故障条件下运行时,应采用中性点谐振接地方式 2不直接连接发电机、由电缆线路构成的6kV~20kV系 统,当单相接地故障电容电流不大于10A时,可采用中性点不接 地方式;当大于10A又需在接地故障条件下运行时,宜采用中性 点谐振接地方式。 3发电机额定电压6.3kV及以上的系统,当发电机内部发 生单相接地故障不要求瞬时切机时,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方式时发

3.1.1中性点有效接地万式应符合下列规定: 1110kV~750kV系统中性点应采用有效接地方式。在各 种条件下系统的零序与正序电抗之比(X。/X,)应为正值并且不应 大于3,而其零序电阻与正序电抗之比(R/X,)不应大于1; 2110kV及220kV系统中变压器中性点可直接接地;部分 变压器中性点也可采用不接地方式; 3330kV~750kV系统变压器中性点应直接接地或经低阻 抗接地。

135kV、66kV系统和不直接连接发电机,由钢筋混工杆 或金属杆塔的架空线路构成的6kV~20kV系统,当单相接地故 障电容电流不大于10A时,可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方式;当大于 10A又需在接地故障条件下运行时,应采用中性点谐振接地方式。 2不直接连接发电机、由电缆线路构成的6kV~20kV系 统,当单相接地故障电容电流不大于10A时,可采用中性点不接 地方式;当大于10A又需在接地故障条件下运行时,宜采用中性 点谐振接地方式。 3发电机额定电压6.3kV及以上的系统,当发电机内部发 生单相接地故障不要求瞬时切机时,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方式时发 电机单相接地故障电容电流最高允许值应按表3.1.3确定;大于

该值时,应采用中性点谐振接地方式,消弧装置可装在厂用变压器 中性点上或发电机中性点上。

表3.1.3发电机单相接地故障电容电流最高允许值

注:*对额定电压为13.80kV~15.75kV的氢冷发由切

80kV~15.75kV的氢冷发电机,电流允许值为2.5A。 4发电机额定电压6.3kV及以上的系统,当发电机内部发 生单相接地故障要求瞬时切机时,宜采用中性点电阻接地方式,电 阻器可接在发电机中性点变压器的二次绕组上。 3.1.46kV35kV主要由电缆线路构成的配电系统、发电厂厂 用电系统、风力发电场集电系统和除矿井的工业企业供电系统,当 单相接地故障电容电流较大时,可采用中性点低电阻接地方式。 变压器中性点电阻器的电阻,在满足单相接地继电保护可靠性和 过电压绝缘配合的前提下宜选较大值。 3.1.56kV和10kV配电系统以及发电厂厂用电系统,当单相接 地故障电容电流不大于7A时,可采用中性点高电阻接地方式,故 章总电流不应大于10A

3.1.66kV~66kV系统采用中性点谐振接地方式时应符合下列

1谐振接地宜采用具有自动跟踪补偿功能的消弧装置; 2正常运行时,自动跟踪补偿消弧装置应确保中性点的长时 间电压位移不超过系统标称相电压的15%; 3采用自动跟踪补偿消弧装置时,系统接地故障残余电流不 应大于10A; 4自动跟踪补偿消弧装置消弧部分的容量应根据系统远景 年的发展规划确定,并应按下式计算:

U. W=1.35I. /3

3.2.1交流电气装置绝缘上作用

3.2电气装置绝缘上作用的电压

流电气装置绝缘上作用的电压有

1持续运行电压,其值不超过系统最高电压,持续时间等于 设备设计寿命; 2暂时过电压,包括工频过电压和谐振过电压; 3操作过电压; 4雷电过电压; 5 特快速瞬态过电压(VFTO)。 3.2.27 相对地暂时过电压和操作过电压标么值的基准电压应符 合下列规定: 1当系统最高电压有效值为U㎡时,工频过电压的基准电压 (1.0p.u.)应为Um/V3; 2谐振过电压、操作过电压和VFTO的基准电压(1.0p.u.) 应为/2Um/V3。 .2.3本规范中系统最高电压的范围分为下列两类: 1范围I,7.2kV≤Um≤252kV; 2范围IⅡ,252kV

1持续运行电压,其值不超过系统最高电压,持续时间等于 设备设计寿命; 2暂时过电压,包括工频过电压和谐振过电压; 3 操作过电压; 4雷电过电压; 5 特快速瞬态过电压(VFTO)。 8.2.27 相对地暂时过电压和操作过电压标么值的基准电压应符 合下列规定: 1当系统最高电压有效值为U㎡时,工频过电压的基准电压 1.0p.u.)应为Um//3; 2谐振过电压、操作过电压和VFTO的基准电压(1.0p.u.) 立为/2Um/V3。 .2.3本规范中系统最高电压的范围分为下列两类: 1范围I,7.2kV

4.1暂时过电压及限制

成局部不接地系统产生较高的工频过电压,其措施应付合下夕 求:

1当形成局部不接地系统,且继电保护装置不能在一定时间 内切除110kV或220kV变压器的低、中压电源时,不接地的变压 器中性点应装设间隙。当因接地故障形成局部不接地系统时,该 间隙应动作;系统以有效接地系统运行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间隙 不应动作。间隙距离还应兼顾雷电过电压下保护变压器中性点标 准分级绝缘的要求。 2当形成局部不接地系统,且继电保护装置设有失地保护可 在一定时间内切除110kV及220kV变压器的三次、二次绕组电 源时,不接地的中性点可装设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MOA) 应验算其吸收能量。该避雷器还应符合雷电过电压下保护变压器 中性点标准分级绝缘的要求。 4.1.5对于线性谐振和非线性铁磁谐振过电压,应采取防止措施 避免其产生,或用保护装置限制其幅值和持续时间。 4.1.6对于发电机自励磁过电压,可采用高压并联电抗器或过 电压保护装置加以限制。当同步发电机容量小于自励磁的判据 时,应避免单机带空载长线运行。不发生自励磁的判据可按下 式确定

式中:W、 不发生自励磁的发电机额定容量(MV·A); Q。一—计及高压并联电抗器和低压并联电抗器的影响后的 线路充电功率(Mvar); X。一一发电机及升压变压器等值同步电抗标么值,以发电 机容量为基准。

4.1.7装有高压并联电抗器线路的非全相谐振过电压的限制应 符合下列要求: 1在高压并联电抗器的中性点接人接地电抗器,接地电抗器 电抗值宜按接近完全补偿线路的相间电容来选择,应符合限制潜 供电流的要求和对并联电抗器中性点绝缘水平的要求。对于同塔 双回线路,宜计算回路之间的耦合对电抗值选择的影响

2在计算非全相谐振过电压时,宜计算线路参数设计值和买 际值的差异、高压并联电抗器和接地电抗器的阻抗设计值与实测 值的偏差、故障状态下的电网频率变化对过电压的影响

4.1.8范围Ⅱ的系统中,限制2次谐波为主的高次谐波谐振过电

1不宜采用产生2次谐波谐振的运行方式、操作万式,在故 障时应防止出现该种谐振的接线;当确实无法避免时,可在变电站 线路继电保护装置内增设过电压速断保护,以缩短该过电压的持 续时间。 2当带电母线对空载变压器合闸出现谐振过电压时,在操作 断路器上宜加装合闸电阻

4.1.9系统采用带有均压电容的断路器开断连接有电磁式

压互感器的空载母线,经验算可产生铁磁谐振过电压时,宜选用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当已装有电磁式电压互感器时,运行中应 避免引起谐振的操作方式,可装设专门抑制此类铁磁谐振的装 置

1经验算断路器非全相操作时产生的铁磁谐振过电压,危 及110kV及220kV中性点不接地变压器的中性点绝缘时,变压 器中性点宜装设间隙,间隙应符合本规范第4.1.4条第1款的 要求。 2当继电保护装置设有缺相保护时,110kV及220kV变压 器不接地的中性点可装设无间隙MOA,应验算其吸收能量。该 避雷器还应符合雷电过电压下保护变压器中性点标准分级绝缘的 要求,

分,产生的谐振过电压有: 1中性点接地的电磁式电压互感器过饱和; 2配电变压器高压绕组对地短路;

3输电线路单相断线且一端接地或不接地。 4限制电磁式电压互感器铁磁谐振过电压宜选取下列措 1)选用励磁特性饱和点较高的电磁式电压互感器; 2)减少同一系统中电压互感器中性点接地的数量,除电源 侧电压互感器高压绕组中性点接地外,其他电压互感器 中性点不宜接地; 3)当Xco是系统每相对地分布容抗,Xm为电压互感器在线 电压作用下单相绕组的励磁电抗时,可在10kV及以下 的母线上装设中性点接地的星形接线电容器组或用一段 电缆代替架空线路以减少Xco,使Xco小于0.01Xm; 4)当K13是互感器一次绕组与开口三角形绕组的变比时, 可在电压互感器的开口三角形绕组装设阻值不大于 (Xm/Ki3)的电阻或装设其他专门消除此类铁磁谐振的 装置; 5)电压互感器高压绕组中性点可接入单相电压互感器或消 谐装置。 12谐振接地的较低电压系统,运行时应避开谐振状态;非谐 地的较低电压系统,应采取增大对地电容的措施防止高幅值 移过电压。

4.2操作过电压及限制

4.2.1对线路操作过电压绝缘设计起控制作用的空载线路合闸 及单相重合闸过电压设计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对范围Ⅱ线路,应按工程条件预测该过电压。预测内容可 包括线路各处过电压幅值概率分布、统计过电压、变异系数和过电 压波头长度。 2预测范围Ⅱ线路空载线路合闸操作过电压的条件应符合 下列要求:

1)由孤立电源合闸空载线路,线路合闸后的治线电压 超过系统最高电压; 2)由与系统相连的变电站合闸空载线路,线路合闸后的沿 线电压不宜超过系统最高电压。 3对于范围Ⅱ同塔双回线路,一回线路的单相接地故障后的 单相重合闸过电压宜作为主要工况。 4范围Ⅱ空载线路合闸和重合闸产生的相对地统计过电压, 对330kV、500kV和750kV系统分别不宜大于2.2p.u.、2.0p.u. 和1.8p.u.。 5范围Ⅱ空载线路合闻、单相重合闸过电压的主要限制措施 应为断路器采用合闻电阻和装设MOA,也可使用选相合闸措施。 限制措施应符合下列要求: 1)对范围IⅡI的330kV和500kV线路,宜按工程条件通过 校验确定仅用MOA限制合闻和重合闸过电压的可行 性; 2)为限制此类过电压,也可在线路上适当位置安装MOA。 6当范围I的线路要求深度降低合闸或重合闸过电压时,可 采取限制措施

1工程的设计条件宜选用线路单相故障接地故障消除后,任 故障线路或相邻线路上产生的过电压; 2对于两相短路、两相或三相接地故障,可根据预测结果采 取相应限制措施; 3对于线路上较高的故障清除过电压,可在线路中部装设 MOA或在断路器上安装分闸电阻予以限制。 田MOA生

4.2.4对振荡解列操作下的过电压应进行预测。预测振汤解列

4.2.10对66kV及以下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间歇性电弧接地 障时产生的过电压,可根据负荷性质和工程的重要程度进行必 的预测

4.2.11为监测范围ⅡI系统运行中出现的暂时过电压和操作过电

4.2.11为监测范围I系统运行中出现的暂时过电压和操作过 压,宜在变电站安装自动记录过电压波形或幅值的装置,并宜定 收集实测结果。

4.3.1范围ⅡGIS和HGIS变电站应预测隔离开关开合管线产 生的VFTO。当VFTO会损坏绝缘时,宜避免引起危险的操作方 式或在隔离开关加装阻尼电阻

UR≥UT Ur≥1. 25Ul

的规定时,各种系统MOA的持续运行电压和额定电压可按表 4. 4. 3 选择。

(b)四支等高避雷针在h水平面上的保护范围图5.2.3三支、四支等高避雷针在hx水平面上的保护范围1三支等高避雷针所形成的三角形的外侧保护范围应分别按两支等高避雷针的计算方法确定。在三角形内被保护物最大高度hx水平面上,各相邻避雷针间保护范围的一侧最小宽度bx≥0时,全部面积可受到保护。2四支及以上等高避雷针所形成的四角形或多角形,可先将其分成两个或数个三角形,然后分别按三支等高避雷针的方法计算。5.2.4单根避雷线在hx水平面上每侧保护范围的宽度(图5.2.4),应按下列方法确定:hP图5.2.4单根避雷线的保护范围注:当h不大于30m时,0为25°.19:

4利用山势设立的远离被保护物的避雷针不得作为主要保 护装置。 5.2.8相互靠近的避雷针和避雷线的联合保护范围可按下列方

4利用山势设立的远离被保护物的避雷针不得作为主要保

5.2.8相互靠近的避雷针和避雷线的联合保护范围可按下列

1避雷针、线外侧保护范围可分别按单针、线的保护范围确定。 2内侧保护范围可将不等高针、线划为等高针、线,再将等高 针、线视为等高避雷线计算,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雷电过电店

5.3.1线路的雷电过电压保护应符合下列要求:

1输电线路防雷电保护设计时,应根据线路在电网中的重要 性、运行方式、当地原有线路的运行经验、线路路径的雷电活动情 况、地闪密度、地形地貌和土壤电阻率,通过经济技术比较制订出 差异化的设计方案。 2少雷区除外的其他地区的220kV~750kV线路应沿全线 架设双地线。110kV线路可沿全线架设地线,在山区和强雷区, 宜架设双地线。在少雷区可不沿全线架设地线,但应装设自动重 合闸装置。35kV及以下线路,不宜全线架设地线。 3除少雷区外,6kV和10kV钢筋混凝土杆配电线路,宜采 用瓷或其他绝缘材料的横担,并应以较短的时间切除故障,以减少 雷击跳闸和断线事故。

8有地线的线路应防止雷击档距中央地线反击导线,档距中 央导地线间距应符合下列要求: 1)范围I的输电线路,15℃无风时档距中央导线与地线间 的最小距离宜按下式计算:

S,==0.012l+1

式中 . S, 导线与地线间的距离(m); l档距长度(m)。 2)范围Ⅱ的输电线路,15℃无风时档距中央导线与地线间 的最小距离宜按下式计算:

S, =0. 015/+1

9钢筋混凝土杆铁横担和钢筋混凝土横担线路的地线支架、 导线横担与绝缘子固定部分或瓷横担固定部分之间,宜有可靠的 电气连接并与接地引下线相连。主杆非预应力钢筋已用绑扎或焊 妾连成电气通路时,可兼作接地引下线。利用钢筋兼作接地引下 线的钢筋混凝土电杆,其钢筋与接地螺母、铁横担间应有可靠的电 气连接。 10中雷区及以上地区35kV及66kV无地线线路宜采取措 施,减少雷击引起的多相短路和两相异点接地引起的断线事故,钢 筋混凝士杆和铁塔宜接地。在多雷区接地电阻不宜超过302,其 余地区接地电阻可不受限制。钢筋混凝土杆和铁塔应充分利用其 自然接地作用,在土壤电阻率不超过1002·m或有运行经验的地 区,可不另设人工接地装置。 11两端与架空线路相连接的长度超过50m的电缆,应在其 两端装设MOA;长度不超过50m的电缆,可只在任何端装设 MOA。 12绝缘地线放电间隙的型式和间隙距离,应根据线路正常 运行时地线上的感应电压、间隙动作后续流熄弧和继电保护的动 作条件确定。

5.3.2线路交叉部分的保护应符合下列要求:

1当导线运行温度为40℃或当设计允许温度80℃的导线运 行温度为50℃时,同级电压线路相互交叉或与较低电压线路、通 信线路交叉时的两交叉线路导线间或上方线路导线与下方线路地 线间的垂直距离,不得小于表5.3.2所列数值。对按允许载流量 计算导线截面的线路,还应校验当导线为最高允许温度时的交文 距离,此距离应大于操作过电压要求的空气间隙距离,且不得小于 0.8m。

.3.2同级电压线路相互交叉或与较低电压线路、通信线路交叉时的 两交叉线路导线间或上方线路导线与下方线路地线间的垂直距离

注:括号内为至输电线路杆顶或至通信线路之交叉距离

26kV及以上的同级电压线路相互交叉或与较低电压线 路、通信线路交叉时,交叉档应采取下列保护措施: 1)交叉档两端的钢筋混凝土杆或铁塔,不论有无地线,均应 接地。 2)交叉距离比表5.3.2所列数值大2m及以上时,交叉档 可不采取保护措施。 3交叉点至最近杆塔的距离不超过40m,可不在此线路交叉 档的另一杆塔上装设交叉保护用的接地装置

5.3.3大跨越档的雷电过电压保护应符合下列要求

1范围I架空线路大跨越档的雷电过电压保护应符合下列 要求:

2)未沿全线架设地线的35kV新建线路中的大跨越段,宜 架设地线或安装线路防雷用避雷器,并应比一般线路增 加一个绝缘子。 3)根据雷击档距中央地线时防止反击的条件,防止反击要 求的大跨越档导线与地线间的距离不得小于表5.3.3的 费求

表5.3.3防止反击要求的大跨越档导线与地线间的距离

2范 要求: 1)大跨越档在雷电过电压下安全运行年数不宜低于50a。 2)大跨越线路随杆塔高度增加宜增加杆塔的绝缘水平。导 线对杆塔的空气间隙距离应根据雷电过电压计算确定 绝缘子串的长度宜根据雷电过电压计算进行校核。 3)根据雷击档距中火地线时控制反击的条件,大跨越档距 中央导线与地线间的距离应通过雷电过电压的计算确 定。 4)大跨越杆塔的地线保护角不宜大于一般线路的保护角。 5)宜安装线路避雷器.以提高安全水平和降低综合造价。

5.3.4同塔双回110kV和220kV线路,可采取下列形成不平衡

1在一回线路上适当增加绝缘; 2在一回线路上安装绝缘子并联间隙。 5.3.5多雷区、强雷区或地闪密度较高的地段,除改善接地装置 加强绝缘和选择适当的地线保护角外,可采取安装线路防雷用避 雷器的措施来降低线路雷击跳闸率,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安装线路避雷器宜根据技术经济原则因地制宜的制订实 施方案。

2线路避雷器宜在下列地点安装:多雷地区发电厂、变电站 进线段且接地电阻较大的杆塔;山区线路易击段杆塔和易击杆;山 区线路杆塔接地电阻过大、易发生闪络且改善接地电阻困难也不 经济的杆塔;大跨越的高杆塔;多雷区同塔双回路线路易击段的杆 塔。 3线路避雷器在杆塔上的安装方式应符合下列要求: 1)110kV、220kV单回线路宜在3相绝缘子串旁安装; 2)330kV~750kV单回线路可在两边相绝缘子串旁安装; 3)同塔双回线路宜在一回路线路绝缘子串旁安装

5.3.6中雷区及以上地区或地闪密度较高的地区,可采取安装绝

1绝缘子并联间隙与被保护的绝缘子的雷电放电电压之间 的配合应做到雷电过电压作用时并联间隙可靠动作,同时不宜过 分降低线路绕击或反击耐雷电水平。 2绝缘子并联间隙应在冲击放电后有效地导引工频短路电 流电弧离开绝缘子本体,以免其灼伤。 3绝缘子并联间隙的安装应牢固,并联间隙本体应有一定的 耐电弧和防腐蚀能力

5.4发电厂和变电站的雷电过电压保护

5.4.1发电广和变电站的直击雷过电压保护可采用避雷针或避 雷线,其保护范围可按本规范第5.2节确定。下列设施应设直击 雷保护装置: 1屋外配电装置,包括组合导线和母线廊道; 2火力发电广的烟窗、冷却塔和输煤系统的高建筑物(地面 转运站、输煤栈桥和输煤筒仓); 3油处理室、燃油泵房、露天油罐及其架空管道、装卸油台、 易燃材料仓库; 4乙炔发生站、制氢站、露天氢气罐、氢气罐储存室、天然气

周压站、天然气架空管道及其路大罐; 5多雷区的牵引站。 .4.2发电厂的主厂房、主控制室、变电站控制室和配电装置室 的直击雷过电压保护应符合下列要求: 1发电厂的主厂房、主控制室和配电装置室可不装设直击雷 保护装置。为保护其他设备而装设的避雷针,不宜装在独立的主 控制室和35kV及以下变电站的屋顶上。采用钢结构或钢筋混凝 土结构有屏蔽作用的建筑物的车间变电站可装设直击雷保护装 置。 2强雷区的主厂房、主控制室、变电站控制室和配电装置室 宜有直击雷保护。 3主厂房装设避直击雷保护装置或为保护其他设备而在主 “房上装设避雷针时,应采取加强分流、设备的接地点远离避雷针 接地引下线的入地点、避雷针接地引下线远离电气设备的防止反 击措施,并宜在靠近避雷针的发电机出口处装设一组旋转电机用 MOA。 4主控制室、配电装置室和35kV及以下变电站的屋顶上装 设直击雷保护装置时,应将屋顶金属部分接地;钢筋混凝土结构屋 顶,应将其焊接成网接地;非导电结构的屋顶,应采用避雷带保护 该避雷带的网格应为8m~10m,每隔10m~20m应设接地引下 线,该接地引下线应与主接地网连接,并应在连接处加装集中接地 装置。 5峡谷地区的发电厂和变电站宜用避雷线保护。 6已在相邻建筑物保护范围内的建筑物或设备,可不装设直 击雷保护装置。 7屋顶上的设备金属外壳、电缆金属外皮和建筑物金属构件 均应接地。 5.4.3露天布置的GIS的外壳可不装设直击雷保护装置,外壳 应接地

5.4.4发电厂和变电站有爆炸危险目爆炸后会波及发由厂和本

炸危险且爆炸后会波及发电厂和变 电站内主设备或严重影响发供电的建(构)筑物,应用独立避雷针 保护,采取防止雷电感应的措施,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避雷针与易燃油贮罐和氢气天然气罐体及其呼吸阀之间 的空气中距离,避雷针及其接地装置与罐体、罐体的接地装置和地 下管道的地中距离应符合本规范第5.4.11条第1款及第2款的 要求。避雷针与呼吸阀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3m,避雷针尖高出呼 吸阀不应小于3m。避雷针的保护范围边缘高出呼吸阀顶部不应 小于2m。避雷针的接地电阻不宜超过102。在高土壤电阻率地 区,接地电阻难以降到102,且空气中距离和地中距离符合本规范 第5.4.11条第1款的要求时,可采用较高的电阻值。避雷针与 5000m3以上贮罐呼吸阀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m,避雷针尖高出 乎吸阀不应小于5m。 2露天贮罐周围应设闭合环形接地体,接地电阻不应超过 302,无独立避雷针保护的露天贮罐不应超过102,接地点不应少 于2处,接地点间距不应大于30m。架空管道每隔20m~25m应 接地1次,接地电阻不应超过302。易燃油贮罐的呼吸阀、易燃油 和天然气贮罐的热工测量装置应与贮罐的接地体用金属线相连的 方式进行重复接地。不能保持良好电气接触的阀门、法兰、弯头的 管道连接处应跨控

5.4.5发电厂和变电站的直击雷保护装置包括兼作接闪器的设

备金属外壳、电缆金属外皮、建筑物金属构件,其接地可利用发电 厂或变电站的主接地网,应在直击雷保护装置附近装设集中接地 装置。

5.4.6独立避雷针的接地装置应符合

1 独立避雷针宜设独立的接地装置。 在非高土壤电阻率地区,接地电阻不宜超过102。 3该接地装置可与主接地网连接,避雷针与主接地网的地下 连接点至35kV及以下设备与主接地网的地下连接点之间.沿接

地极的长度不得小于15m。4独立避雷针不应设在人经常通行的地方,避雷针及其接地装置与道路或出人口的距离不宜小于3m,否则应采取均压措施或铺设砾石或沥青地面。5.4.7架构或房顶上安装避雷针应符合下列要求:1110kV及以上的配电装置,可将避雷针装在配电装置的架构或房顶上,在土壤电阻率大于10002·m的地区,宜装设独立避雷针。装设非独立避雷针时,应通过验算,采取降低接地电阻或加强绝缘的措施。266kV的配电装置,可将避雷针装在配电装置的架构或房顶上,在土壤电阻率大于5002·m的地区,宜装设独立避雷针。335kV及以下高压配电装置架构或房顶不宜装避雷针。4装在架构上的避雷针应与接地网连接,并应在其附近装设集中接地装置。装有避雷针的架构上,接地部分与带电部分间的空气中距离不得小于绝缘子串的长度或非污秽区标准绝缘子串的长度。5除大坝与厂房紧邻的水力发电广外,装设在除变压器门型架构外的架构上的避雷针与主接地网的地下连接点至变压器外壳接地线与主接地网的地下连接点之间,埋入地中的接地极的长度不得小于15m。5.4.8变压器门型架构上安装避雷针或避雷线应符合下列要求:1除大坝与厂房紧邻的水力发电厂外,当土壤电阻率大于3502·m时,在变压器门型架构上和在离变压器主接地线小于15m的配电装置的架构上,不得装设避雷针、避雷线;2当土壤电阻率不大于3502·m时,应根据方案比较确有经济效益,经过计算采取相应的防止反击措施后,可在变压器门型架构上装设避雷针、避雷线;3装在变压器门型架构上的避雷针应与接地网连接,并应沿不同方向引出3根到4根放射形水平接地体,在每根水平接地体:30:

上离避雷针架构3m5m处应装设1根垂直接地体; 46kV~35kV变压器应在所有绕组出线上或在离变压器电 气距离不大于5m条件下装设M0A; 5高压侧电压35kV变电站,在变压器门型架构上装设避雷 针时,变电站接地电阻不应超过4Q

5.4.9线路的避雷线引接到发电厂或变由站应符合下列西

I1OkV及以上配电装置,可将线路的避雷线引接到出线 门型架构上,在土壤电阻率大于10002·m的地区,还应装设集中 接地装置; 235kV和66kV配电装置,在土壤电阻率不大于500α·m 的地区,可将线路的避雷线引接到出线门型架构上,应装设集中接 地装置; 335kV和66kV配电装置,在土壤电阻率大于500α·m的 地区,避雷线应架设到线路终端杆塔为止。从线路终端杆塔到配 电装置的一档线路的保护,可采用独立避雷针,也可在线路终端杆 塔上装设避雷针

5.4.10烟窗和装有避雷针和避雷线架构附近的电源线应符合下

火力发电广烟附近的引风机及其电动机的机壳应与主 接地网连接,并应装设集中接地装置,该接地装置宜与烟窗的接地 装置分开。当不能分开时,引风机的电源线应采用带金属外皮的 电缆,电缆的金属外皮应与接地装置连接。 2机械通风冷却塔上电动机的电源线、装有避雷针和避雷线 的架构上的照明灯电源线,均应采用直接埋人地下的带金属外皮 的电缆或穿人金属管的导线。电缆外皮或金属管理地长度在10m 以上,可与35kV及以下配电装置的接地网及低压配电装置相连 妾。 3不得在装有避雷针、避雷线的构筑物上架设未采取保护措 拖的通信线、广播线和低压线

离以及独立避雷针、避雷线的接地装置 符合下列要求: 1独立避雷针与配电装置带电部分、发电厂和变电站电气设 备接地部分、架构接地部分之间的空气中距离,应符合下式的要 求

S. >0. 2R, +0. 1h

式中:S 地中距离(m)。 3避雷线与配电装置带电部分、发电厂和变电站电气设备接 地部分以及架构接地部分间的空气中距离,应符合下式的要求: 1)对一端绝缘、另一端接地的避雷线:

S.≥0.2R;+0.1(h+△1)

Sa≥β'[0. 2R:+0. 1(h+△L)

避雷线两支柱间的距离(m);

GB/T 26999-2021 职业经理人相关术语S.≥0. 3β'R

5Sa不宜小于5m,S.不宜小于3m。对66kV及以下配电装 置,包括组合导线、母线廊道,应降低感应过电压,当条件许可时 应增大S。。

5.4.12范围Ⅱ发电厂和变电站高压配电装置的雷电侵人波

表5.4.12发电厂和变电站的雷电安全运行年

4变压器和高压并联电抗器的中性点经接地电抗器接地时 中性点上应装设MOA保护。 5.4.13范围I发电厂和变电站高压配电装置的雷电侵人波过电 压保护应符合下列要求: 1发电厂和变电站应采取措施防止或减少近区雷击闪络。 未沿全线架设地线的35kV~110kV架空输电线路,应在变电站 1km~2km的进线段架设地线。220kV架空输电线路2km进线

注:1全线有地线进线长度取2kmMH/T 5054-2021 智慧民航数据治理规范框架与管理机制,进线长度在1km~2km时的距离可按补捕法 确定: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