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T 13713-2019 道路施工与养护机械设备 室内沥青混合料生产线.pdf

JBT 13713-2019 道路施工与养护机械设备 室内沥青混合料生产线.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36.1 M
标准类别:机械标准
资源ID:251643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JBT 13713-2019 道路施工与养护机械设备 室内沥青混合料生产线.pdf

5.4.5.1筛网规格的配置应满足所生产的沥青混合料级配的要求。 5.4.5.2筛网应有张紧装置,工作时不应有二次振动,且拆装方便。 5.4.5.3振动筛应运转平稳、灵活,筛分效率应符合设计要求,混仓率应低于10%。 5.4.5.4振动筛振幅应可调,筛体两侧板上对称点的振幅差值及横向摆动应符合设计要求。 5.4.5.5振动筛装配后,对称点弹簧高度误差应符合设计要求。 5.4.5.6振动筛轴承应润滑良好,且能满足最大工作负荷要求。

5.4.5.1筛网规格的配置应满足所生产的沥青混合料级配的要求。 5.4.5.2筛网应有张紧装置,工作时不应有二次振动,且拆装方便。 5.4.5.3振动筛应运转平稳、灵活,筛分效率应符合设计要求,混仓率应低于10%。 5.4.5.4振动筛振幅应可调,筛体两侧板上对称点的振幅差值及横向摆动应符合设计要求。 5.4.5.5振动筛装配后,对称点弹簧高度误差应符合设计要求。 5.4.5.6振动筛轴承应润滑良好,且能满足最大工作负荷要求。

5.4.6.1热骨料仓的容量应满足各种沥青混合料级配及连续生产的要求,贮存量不应少于 搅拌缸容量。

热骨料仓的容量应满足各种沥青混合料级配及连续生产的要求,贮存量不应少于10个批次的 量。

DB11T 1824-2021 森林消防综合应急救援队伍装备使用和维护规范JB/T137132019

4.6.2各料仓之间不应有窜料现象,仓门应单独使用,且开、关灵活,关闭后应无漏料现象。 4.6.3各料仓内应分别安装料位计,且至少在一个仓内设有温度传感器。 4.6.4各料仓应设有过量溢料通道及供抽样、观察使用的窗口。

5.4.7 骨料计量装置

5.4.7.1骨料计量装置除骨料称量斗外,宜加装过渡称量斗。 5.4.7.2骨料配料计量和过渡计量精度均应符合表2的规定,计量装置的最小显示感量值应为1kg。 5.4.7.3骨料称量斗容量不应小于搅拌缸的额定容量。 5.4.7.4称量斗与进、出料装置之间应装有负压防尘装置。

5.4.8 粉料计量装置

5.4.8.1粉料计量精度应符合表2的规定,计量装置的最小显示感量值应为0.1kg。 5.4.8.2粉料称量斗容量不应小于搅拌缸额定容量的15%。 5.4.8.3称量斗与进、出料装置之间应装有负压防尘装置,在垂直方向应无卡阻现象

5.4.9沥青计量装置

5.4.9.1沥青计量精度应符合表2的规定,计量装置的最小显示感量值应为0.1kg。 5.4.9.2沥青称量斗容量不应小于搅拌缸额定容量的10%。 5.4.9.3称量斗应设有加热保温装置和防止沥青溢流的装置。 5.4.9.4沥青喷洒装置应满足拌和均匀性要求。

5.4.10添加剂计量装置

5.4.10.1添加剂计量精度应符 量装置的最小显示感量值应为0.1kg。 容量的1%

5.4.11.1搅拌缸容积和转子转速应满足搅拌能力的要求,转子转速偏差不应超出设计值的土2% 5.4.11.2搅拌叶片、搅拌臂、衬板应采用耐磨材料制造,且方便更换;叶片、衬板的使用寿命不应少 于5万批次;搅拌臂的使用寿命不应少于8万批次。 5.4.11.3搅拌缸卸料门应开、关灵活,且关闭后无漏料、漏灰现象。 5.4.11.4搅拌缸应设置通风管道、检查门及安全保护装置或警示标志。 5.4.11.5搅拌缸下部通车高度不应小于3.8m,通车宽度不应小于3.5m。 5.4.11.6因搅拌缸卸料而产生的有害气体及粉尘,应进行抽吸和净化处理。

5.4.12粉料供给系统

5.4.12.1粉料供给系统的供粉量应满足各种沥青混合料级配的要求。 5.4.12.2 单个粉罐的容积不应小于50m。 5.4.12.3 粉罐应设有料位计,罐体顶部应设有除尘装置和通气口,罐体底部应设有防起拱的疏松装置 5.4.12.4 粉料仓采用气力送粉时,应有可靠的安全阀;当仓内压力超过4900Pa时,系统应自动排气, 5.4.12.5储存回收粉的料仓应设有多余粉料排出装置,

5.4.13沥青供给系统

5.4.13.1沥青供给系统的供给量应满足各种沥青混合料级配的要求。 5.4.13.2沥青罐的加热装置应能保证各种沥青加热的要求,其升温速度应达到9℃/h~15℃/h。

5.4.13.3沥青罐、沥青泵、管道、阀门等应有加热及保温措施; 不应大于30℃, 5.4.13.4沥青罐应设置取样口、液位指示器和温度计。 5.4.13.5因加热沥青而产生的有害气体,应进行净化处理。

5.4.14导热油加热炉

5.4.14.1导热油加热炉性能要求应符合GB/T17410的规定。 5.4.14.2导热油加热炉应具有自动控制功能和全过程安全防护措施。 5.4.14.3导热油加热炉不应使用煤作燃料。

5.4.15成品料提升机

5.4.15.1成品料提升机宜采用运料小车输送方式。 5.4.15.2小车轨道的工作面应设有耐磨钢板,小车应运行平稳、定位准确,应有防出轨或卡轨防护 装置。 5.4.15.3小车卸料门应开启灵活,且关闭时不漏料,应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将料卸净。 5.4.15.4小车牵引钢丝绳、卷筒、制动器等应安全可靠,其中,钢丝绳应符合GB/T1955一2008中5.7 的规定,卷筒应符合GB/T1955一2008中5.8的规定,制动器应符合GB/T1955一2008中5.4的规定。 5.4.15.5小车应设有防粘结装置。

5.4.16.1成品料仓应有防止搅拌好的沥青混合料产生离析的装置。 5.4.16.2成品料仓应有保温措施,并至少应在卸料仓门设有加热装置。 5.4.16.3 成品料仓内的沥青混合料在12h内,温度下降值不应大于10℃。 5.4.16.4月 成品料仓应设置料位指示器和温度测量装置。 5.4.16.5 成品料仓下部的放料高度不应小于3.8m,通车宽度不应小于3.5 5.4.16.6因成品料仓卸料而产生的有害气体及粉尘,应进行抽吸和净化处理

5.4.17:引风除尘系统

5.4.17.2 烟窗处烟尘排放浓度和烟气黑度应符合表2的规定。 5.4.17.3 烟肉处排放的有害气体排放浓度应符合表2的规定。 5.4.17.4引风机的风量和风压应能方便地进行调节。 5.4.17.5袋式除尘器的滤袋使用温度应满足各种沥青混合料生产的要求。 5.4.17.6袋式除尘器应具有高温、超高温保护和负压检测等安全装置。 5.4.17.7袋式除尘器滤袋应具有自动清洁功能,且清洁周期和间隔时间可调

5.4.18电气控制系统

5.4.18.1动力配电、电气控制应符合GB/T5226.1的规定,系统运行应稳定、可靠。 5.4.18.2电气控制系统应满足沥青混合料生产线的各种工艺要求,且操作简单。 5.4.18.3中心控制室应隔热、隔音、环境舒适,操作位置应具有良好的工作视野和合理的操作区域。 5.4.18.4控制系统应具有手动、半自动、全自动运行方式,应可动态显示和控制各生产环节,并应具 有配方输入、参数设定、数据管理、误差补偿、故障诊断和报表储存、打印等功能。 5.4.18.5控制系统应具有良好的抗于扰能力、联锁保护及报警功能。

5.4.18.1动力配电、电气控制应符合GB/T5226.1的规定,系统运行应稳定、可靠。 5.4.18.2电气控制系统应满足沥青混合料生产线的各种工艺要求,且操作简单。 5.4.18.3中心控制室应隔热、隔音、环境舒适,操作位置应具有良好的工作视野和合理的操作区域。 5.4.18.4控制系统应具有手动、半自动、全自动运行方式,应可动态显示和控制各生产环节,并应具 有配方输入、参数设定、数据管理、误差补偿、故障诊断和报表储存、打印等功能。 5.4.18.5控制系统应具有良好的抗于扰能力、联锁保护及报警功能。

5.4.19气路控制系统

JB/T137132019

5.4.19.1气路控制系统应符合GB/T7932的规定。 5.4.19.2气路系统应配置过滤器、油雾器、减压阀、油水分离器,且维修保养方便。 5.4.19.3气路系统应配备贮气罐、安全阀,安全阀的开启压力不应大于该装置的安全设定

4.20.1厂房的结构设计和强度应满足沥青混合料生产线的安装使用要求。 4.20.2 厂房区域分为主机安装区、原材料堆放区、罐体区等。 4.20.3厂房内的通风、照明、降温装置应满足沥青混合料生产线的全天候生产要求。 4.20.4厂房内应设置检修提升装置,提升能力应满足主机零部件的更换和维修要求。 1.4.20.5通过厂房通风系统外排的空气应预先经过净化处理。

0.4.20.1 5.4.20.2厂房区域分为主机安装区、原材料堆放区、罐体区等。 5.4.20.3厂房内的通风、照明、降温装置应满足沥青混合料生产线的全天候生产要求。 5.4.20.4厂房内应设置检修提升装置,提升能力应满足主机零部件的更换和维修要求。 5.4.20.5通过厂房通风系统外排的空气应预先经过净化处理

5.4.21.1沥青混合料生产线的安全要求应符合GB/T30752的规定。 5.4.21.2 沥青混合料生产线应在合适位置粘贴安全警示标志,指示标牌应清晰、易懂。 5.4.21.3工作平台、扶梯、栏杆等应符合相关标准规定,且安全可靠。 5.4.21.4外露联轴器、带式传动装置等旋转部位应设有防护装置。 5.4.21.5压力表、温度计、安全阀等安全装置应完整、灵敏、可靠,压力容器应符合GB/T150(所有 部分)的规定。 5.4.21.6燃油罐应设置阻火器,防火间距应符合GB50016的规定。 5.4.21.7沥青混合料生产线应配有必要的故障自动报警装置,在生产过程中某一系统出现故障时,相 应的系统应能联锁保护。 5.4.218沥青混合料生产线各部分宜设置有效的粉尘外溢防护装置

5.4.21.1沥青混合料生产线的安全要求应符合GB/T30752的规定。 5.4.21.2 沥青混合料生产线应在合适位置粘贴安全馨示标志,指示标牌应清晰、易懂。 5.4.21.3工作平台、扶梯、栏杆等应符合相关标准规定,且安全可靠。 5.4.21.4 外露联轴器、带式传动装置等旋转部位应设有防护装置。 5.4.21.5压力表、温度计、安全阀等安全装置应完整、灵敏、可靠,压力容器应符合GB/T150(所有 部分)的规定。 5.4.21.6燃油罐应设置阻火器,防火间距应符合GB50016的规定。 5.4.21.7沥青混合料生产线应配有必要的故障自动报警装置,在生产过程中某一系统出现故障时,相 应的系统应能联锁保护。 5.4.21.8沥青混合料生产线各部分宜设置有效的粉尘外溢防护装置,

环境条件如下: 通风良好,环境温度为10℃~35℃,相对湿度为30%~80%,大气压力为86kPa106kPa,户外 试验应在无雨的条件下进行。

试验用仪器应经过国家法定的计量检定机构检定或认可,且在其检定周期内。试验前应对仪 交准和标定,其精度要求应符合GB/T21153的规定

6.1.4原材料的准备

样机准备要求如下: a)制造厂提供设备样机一台,并提供出厂检验记录、验收技术条件或其他文件,将设计的主要性 能参数填入试验记录表(参见表A.1)。 b)按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规定,对设备进行调试、磨合;磨合时间不得少于50h。磨合结束后,按 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保养。将设备磨合情况及试验记录填入试验记录表(参见表A.2)。

6.2主要几何尺寸试验

样机各总成、附件及附属装置(包括随机工具),按规定配备齐全,并装在规定的装置 况应符合样机技术条件的规定,并按规定加注润滑油。

钢直尺、钢卷尺、角度仪。

试验方法如下: a)水平尺寸:可直接测量,也可以借助线坠将测量尺寸两端投影到地面,按地面上需测尺寸两端 的投影点进行测量; b)高度尺寸:可直接测量,也可利用测量架高度尺等专用量具进行测量; c)角度:可直接用角度仪测量,也可通过测定各特征点的位置,用作图法求得; d)直径及面积参数:可通过测量周长或边长进行换算

将试验结果记入试验记录表(参见表A.3)。

将试验结果记入试验记录表(参见表A.3)。

样机在标准工况下连续稳定运转。

样机在标准工况下连续稳定运转。

钢卷尺、秒表、转速表。

试验方法如下: a)冷料输送机输送带速度检测:采用定距计时法,试验重复进行3次,结果取其平均值; b)干燥滚筒转速检测:测定滚筒运转10圈所需的时间,试验重复进行3次,结果取其平均值 c)用接触式或非接触式转速计直接测量搅拌缸转子转速。

6.4.1静态计量精度试验

3.4.1.1试验条件

样机空运转,不进料,主燃烧器不工作。

6.4.1.2试验仪器

2级标准码或相应等级其他计量器具

6.4.1.3试验方法

JB/T137132019

试验方法如下: a)将空的称量斗往复推动几次,静止后观察称量仪表每次示值是否一致,否则应予以检查和调整; b)根据不同功能的称量斗,分别以50%和100%满量程进行加、卸载,记录仪表每一次的示值和 码值。试验重复进行3次,结果取平均值。

6.4.1.4试验结果

试验结果如下: a)将试验结果记入试验记录表(参见表A.5); b)计量精度按公式(1)、公式(2)计算。

式中: 4;一某一次采样的计量精度; m——某一次采样的码值,单位为千克(kg); mi—某一次采样的示值,单位为千克(kg); 4计量精度的平均值。

6.4.2 动态计量精度试验

6.4.2.1试验条件

试验条件如下: a)样机在标准工况下连续稳定运转; b)动态精度的测定应在静态精度校正以后进行。

6.4.2.2试验仪器

汽车电子衡、二级秤或二级测力计、秒表。

6.4.2.3试验方法

眼据不同功能的称量斗,分别以50%和100%满量程进行配料试验,记录每一次物料的设定值和实

JB/T13713—2019

际测量值。试验重复进行3次,取平均值;2次试验的间隔时间应大于15min。

6.4.2.4试验结果

式验结果如下: a)将试验结果记入试验记录表(参见表A.6); )计量精度按公式(1)、公式(2)计算,但其中的m;为物料的实测值,mi为设定值

6.5温度计计量精度试验

样机空运转,不进料,主燃烧器不工作。

用保温容器盛装一定温度的液体,介质温度约为150℃,用标准的测温仪和被测的温度传感器同时 测量,感温头埋入深度不小于20cm,每隔15min读取温度值1次,记录测温仪的实测值和温度传感器 测量仪表的示值。

将试验结果记入试验记录表(参见表A.7)。

6.6成品料仓保温性能试验

试验条件如下: a)环境风速不大于3m/s; b)成品料仓内充满沥青混合料,料温不低于140℃,不高于160℃ C)成品料仓加热装置正常工作。

试验方法如下: a)至少使用3个温度传感器,垂直料仓壁平行布置,插入深度不小于30cm,最高点温度传感器 比仓内料位低50cm,最低点温度传感器比卸料门高30cm,其他温度传感器则在最高点、最低 点温度传感器之间均匀布置; b)保温试验12h,同时记录环境温度。

将试验结果记入试验记录表(参见表A.8)。

6.7沥青罐温升及保温性能试验

试验条件如下: a)环境风速不大于3m/s; b)沥青罐内充满约110℃的沥青; c)导热油加热炉正常工作,导热油温度达到设定要求。

JB/T137132019

试验方法如下: a)将温度传感器垂直安置于沥青液面下30cm处; b)温升试验:沥青罐以额定速度进行加温,开启沥青泵使沥青循环,沥青温度稳速上升后,开始 记录温度,试验进行1.5h,每隔15min记录一次温度; c)保温性能试验:将沥青加热至160℃后,加热装置停止工作,并关闭循环阀及各通孔,保温试 验进行12h,同时记录环境温度。

试验方法如下: a)将温度传感器垂直安置于沥青液面下30cm处; b)温升试验:沥青罐以额定速度进行加温,开启沥青泵使沥青循环,沥青温度稳速上升后,开始 记录温度,试验进行1.5h,每隔15min记录一次温度; c)保温性能试验:将沥青加热至160℃后,加热装置停止工作,并关闭循环阀及各通孔,保温试 验进行12h,同时记录环境温度。

将试验结果分别记入试验记录表(参见表A.9、表A.10)

险结果分别记入试验记录表(参见表A.9、表A

8.1冷骨料含水率试验

6.8.1.1试验条件

样机在标准工况下连续稳定运转。

6.8.1.2试验仪器

天平(精度为0.01g)、烘箱、秒表。

天平(精度为0.01g)、烘箱、秒表。

6.8.1.3试验方法

试验方法如下: a)冷骨料含水率试验:设备额定生产时,在集料输送机出口取样,料样重约8kg,拌匀后用四分 法取2kg作为一个样品,在105℃土5℃下烘8h,并称量烘干前后料样的质量。试验共进行5 次,结果取平均值。 )热骨料残余含水率试验:设备额定生产时,在干燥滚筒出口取样,料样重约8kg,拌匀后用四 分法取2kg作为一个样品,在160℃下烘8h,并称量烘干前后料样的质量。试验共进行5次, 结果取平均值

6.8.1.4试验结果

将试验结果记入试验记录表(参见表A.11、表A.12)

JB/T137132019

6.8.2温度稳定精度试验

6.8.2.1试验条件

样机在标准工况下连续稳定运转。

6.8.2.2试验仪器

6.8.2.3试验方法

和生产能力试验同时进行,试验时分别取热骨料和成品料,取样后2min之内完成料温的检测 头埋入料堆深度不小于20cm,约3min取样检测一次,连续检测20次。

6.8.2.4试验结果

试验结果如下: a)将试验结果记入试验记录表(参见表A.13、表A.14)。 b)试验数据处理如下:温度稳定精度按公式(3)计算。

式中: i—系统偏差,单位为摄氏度(℃); 01标准差,单位为摄氏度(℃)。 系统偏差按公式(4)和公式(5)计算

式中: 温度设定值,单位为摄氏度(℃); 一温度平均值,单位为摄氏度(℃): ti——第i次测取的温度值,单位为摄氏度(℃)。 标准差按公式(6)计算

温度稳定度按公式(7)计算。

式中: W温度稳定度

测试值极限偏差按公式(8)计算。

式中: tmax(min) 一所测温度最大值或最小值,单位为摄氏度(℃)

6.8.3生产能力试验

6.8.3.1试验条件

6.8.3.2试验仪器

汽车电子衡、秒表、测温仪。

6.8.3.3试验方法

JB/T 137132019

方法一:将各运料车编号,在装车前测定空车质量,装车后测定满载车质量,满载车质量之和减去 空车质量之和即为每次试验时间内的产量,同时测定每次的试验时间。 方法二:试验应在重量秤完成静态精度校正后进行。在成品料生产作业过程中,连续记录20个拌 和周期内的骨料、沥青、粉料、添加剂的称量值,同时测定每个拌和周期。 试验期间,同时记录冷骨料温度、热骨料温度、成品料温度、烟气温度、沥青温度等参数,试验进 行3次,结果取平均值。

6.8.3.4 试验结果

试验结果如下: a)将试验结果记入试验记录表(参见表A.15); b)生产能力按公式(9)计算

试验结果如下: a)将试验结果记入试验记录表(参见表A.15); b)生产能力按公式(9)计算。

式中: Q——成品料实测生产能力,单位为吨每小时(t/h); M——实测的成品料产量,单位为千克(kg); t—测试时间,单位为秒(s)。

6.8.4燃油消耗率试验

6.8.4.1试验条件

试验条件如下: a)样机在标准工况下连续稳定运转,且热骨料仓不待料、不溢料,生产的热骨料或混合料符合JTG F40的规定; b)试验条件如果与标准工况有区别YS/T 820.19-2012 红土镍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19部分:铝、铬、铁、镁、锰、镍和硅量的测定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应对实测值进行修正。

6.8.4.2试验仪器

量计、二级秤或二级测力计、钢卷尺、秒表、

JB/T137132019

6.8.4.3试验方法

试验方法如下: a)方法一:用流量计或称重法测量生产能力试验期间内消耗的燃油量JB/T 6909-2014 超高压泵,试验时间应大于4h; b)方法二:采用几何法,利用试验期间油罐液面的下降高程计算燃油量; C)试验期间,同时记录成品料产量。

6.8.4.4 试验结果

试验结果如下: a)将试验结果记入试验记录表(参见表A.16): b)试验数据处理如下: 单位时间内,实际测量的燃油消耗量按公式(10)计算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