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技术指南 第四分册 桥梁工程(2012年版).pdf

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技术指南 第四分册 桥梁工程(2012年版).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36.5 M
标准类别:交通标准
资源ID:246082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技术指南 第四分册 桥梁工程(2012年版).pdf

(1)施工单位工地试验室在开工前应登记备案,并在取得公路工程工地试验室备案 通知书后,方可从事该项目的试验检测工作。对工地试验室不能开展的特殊试验项目,应 委托有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试验。试验检测项目见本指南附录B。 (2)工地试验室的组建应符合《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技术指南第一分册 子工地建 设》相关章节的规定。

(1)施工单位应根据工程内容和批准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由项目总工组织编制 各专项交底文件,主要内容宜包括:特殊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质量、安全、环保保证 措施及应急预案;关键工程与交叉作业工程如何协作配合,土建施工与设备安装工艺的衔 接;施工单位初次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等。 (2)项目经理部应由项目总工对各部门负责人、技术人员、施工班组长进行技术交 底,监理工程师参加,交底过程应形成记录,交底双方应在交底记录上签字。 (3)班组施工人员应由项目经理部主管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班组技术交底的主要 为容宜包括: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施工工序与工艺管理要求及注意事项、安全防控措施; 关键工程的具体部位、高程和尺寸,预理件、预留孔洞的位置及规格;流水和交叉作业施工 阶段划分;支模方法、拆模时间;钢筋及预应力筋的规格、品种、数量和施工要求;混凝土、砂 浆、防水、防腐等材料的配合比,试件的取样、养护方法,焊接程序和工艺控制,质量标准等。 (4)两个以上施工班组或工种配合施工时,项目经理部工程技术管理部门应组织按 工程进度交叉作业进行联合交底。 (5)项目经理部应建立班前会制度,每天上班前应向作业人员明确当日作业的相关 技术要求

2.3.1机具进场与停放

(1)进入施工现场的各类机械设备的规格和数量SY/T 6477.2-2012 含缺陷油气输送管道剩余强度评价方法 第2部分 裂纹型缺陷,应满足工程质量、安全、环保和进 度的要求,同时应外观整洁,状态良好。 (2)现场各类机械设备的停放位置应合理规划、分区布置、摆放整齐。 (3)施工机械的其他要求应符合《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技术指南第一分册工地 建设》相关章节的规定

(1)工程所使用的锅炉、压力容器、电梯、起重机械等特种设备,使用前应具有法定机 勺检验检测合格证明,其安装调试、拆卸应具有经审批的施工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并 备安装拆卸资质和从业人员资格的队伍进行。气瓶应有安全条码及有效仪表。

(2)所使用的机械设备如钻机、起吊设备等,应在显著位置悬挂操作规程牌,标明机 械名称、型号种类、操作方法、保养要求、安全注意事项及特殊要求等。 (3)施工单位应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维修和保养清洗,并建立特种设备检修、维护台 账.保证设备安全可靠、运转正常,严禁设备带病作业

2.4.1原材料、半成品采购与存放 (1)施工单位进场后应对施工中涉及的工程材料进行现场调查,并应结合工程规模 和施工进场安排确定仓储数量,选择好的供应商和生产商,落实好材料管理“源头把关, 过程控制”的各个环节。 (2)桥梁施工的钢筋、水泥、外加剂、钢绞线、伸缩装置、支座、锚具等主要材料应实行 资格备案制,并应加强进场质量检验。 (3)施工单位应建立工程材料管理台账,记录材料的生产厂家、出厂日期、进场日期 数量、规格、批号及使用部位。 (4)材料验收合格后,应根据材料的性能和用途合理选择存放场所,规范码放,并应 考虑材料的防火、防盗、防潮湿及运输、装卸、加工等因素,避免二次倒运

2.4.2原材料、半成品试验

(1)施工单位应严格控制材料料源及其生产工艺,所有材料、半成品、成品应在自检 和监理工程师抽检合格后方可使用,外委试验项目应事先报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原材料、 半成品应按其检验状态和结果、使用部位等进行标识。试验台账应记录取样送检日期、代 表数量、检测单位、检测结果、报告日期以及不合格材料的处理情况等内容。 (2)钢材、水泥、钢绞线、支座、锚具、外加剂等工程主要材料的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检 验报告应与工程交(峻)工资料一起存档备查,作为对工程质量终身负责的证据

(1)桥梁工程开工前应完成“四通一平”,即做好临时水、电、通信和施工便道(便桥) 的修建工作,并做好场地平整、硬化、排水等工作。 (2)桥梁施工现场应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并绘制桥梁施工平面布置图。 (3)应按照“混凝土集中搅拌、构件集中预制、钢筋集中加工”的原则,重点做好混凝 土拌和站、构件预制场、钢筋加工场的建设工作,具体要求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技术 指南第一分册工地建设》相关章节的规定

2作业人员的要求应符合《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技术指南第一分册工地建

2.5.2作业人员的要求应符合《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技术指南第一分

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技术指南第四分册桥梁工程

设》相关章节的规定。

2.6.1施工单位在编制桥梁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技术方案时,应根据工程特 点同时编制保证施工安全的技术方案和组织方案。危险性较大的工程应编制安全专项 施工方案。

2.6.2施工单位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保证安全生 条件所需资金的投入,严禁安全资金挪作他用,并设置安全管理职能部门,配备相应的 职安全管理人员,明确管理职责和安全责任

2.6.3施工作业前,应由工程技术负责人或方案编制人向施工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

6.3施工作业前,应由工程技术负责人或方案编制人向施工作业人员进行安全 案交底。分部分项工程作业前,应由项目工程师或分管技术员向全体作业人员 全技术交底。工班长每天班前会布置生产任务时,应对易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 警示。

2.6.4施工单位应提前为技术、管理和生产作业人员配齐安全防护用品,并应保证防 户用品的质量满足国家或行业标准的规定。进人施工现场的人员应按规定佩戴、使用劳 动安全防护用品,安全监察人员应佩戴袖标(牌)。

6.5施工单位应做好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特种作业人员应经过专业 持证上岗。

2.6.6施工作业所使用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施工单位应 定期检查和检验,特种设备应符合其安装、维护、使用和检验等管理制度的规定:各种机电 设备操作和各种危险作业,施工单位应根据安全操作规程在施工现场设置安全操作规程 牌进行明示,其内容应包括操作要点、安全事项、工前检查、工后保养、日常维护等。

2.6.7施工单位应根据现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和合

见场的特点以及地理环境等,由电气专业人员编制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临时月 汇组织设计)。

2.6.8对施工生产作业区域内所有的临边、洞口和可能发生高处坠物的区域,应设置 合规范要求的安全防护设施;对施工现场范围内可能存在某种危险性的区域,应设置醒 的警戒、警告、警示标志;夜间施工时,现场应设有保证施工安全要求的照明设施

2.6.8对施工生产作业区域内所有的临边、洞口和可能发生高处坠物的区域,应设置

2.6.8对施工生产作业区域内所 高处坠物的区域,应设置

2.6.9 施工单位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置消防设施和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 2.6.10桥梁工程施工现场应采取封闭式管理,应做到办公区域与生活区域隔离,施工 域与非施工区域隔离,作业危险区域与作业非危险区域隔离。跨越公路、航道、铁路施 时,应设专人负责做好防护工作,保证既有公路、航道、铁路畅通及人员安全。 2.6.11 施工单位应组织制订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机构,配足应

2.6.12施工单位应为施工现场从事危险作业的人员办理意外伤害保险。

施工单位在编制桥梁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时,应根据工程特点,针 中可能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编制具体的环境保护方案。

2.7.2现场液态、固态等各类废弃物,应按照规定进行处理,严禁擅自掩理、焚烧 施工现场应根据需要设置机动车辆冲洗设施、排水沟及沉淀池,施工、生活污水经 标后,方可排放,防止水土污染。 2.7.3施工现场宜经常洒水,避免扬尘污染空气。

临近居民区施工时产生的噪声不应大于现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 定。施工作业人员在噪声较大的现场作业时,应采取有效防护措施。施工所产 对邻近建筑物或设备会产生有害影响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并进行监测。

2.7.5应节约用地,少占用农田。不得随意占用或破环施工现场周围相邻的道路 以及各种公共设施场所。

2.7.6应加强环境监测和事故预防,施工中应尽量减少对原有自然环境的破坏。自行 开采砂石的单位应办理矿管等手续,并做好环境保护工作,防止水土流失。

2.7.6应加强环境监测和事故预防,施工中应尽量减少对原有自然环境的

2.7.7桥梁工程交工前,应及时对临时辅助设施、临时用地和弃土等进行处理,保 工完场清.符合环保要求。

到工完场清,符合环保要求

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技术指南第四分册桥梁工程

3.1.1一般规定 (1)开工前应认真核对设计文件,对钢筋布置图与钢筋数量表及工程数量表进行对照 复核。 (2)应选择采购信誉良好、管理规范的大中型企业生产的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钢筋 严禁使用废旧钢筋。 (3)钢筋进场后,施工单位应对钢筋进行检验,监理工程师应按频率进行抽检。检验 合格后应按《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技术指南第一分册工地建设》的规定存放。 (4)钢筋应集中加工,钢筋的成品、半成品宜采用平板车或专用车运输。 (5)钢筋在运输、储存过程中应避免锈蚀、污染、机械损伤和弯曲变形等,加工完成后 应分类存放,挂牌标明钢筋的规格、使用部位等。

3.1.2钢筋加工 (1)钢筋的表面应洁净、无损伤,加工前应将表面的油渍、漆皮、鳞锈等清除干净,对 除锈后钢筋表面有严重麻坑、斑点,已伤蚀截面的应剔除不用。 (2)钢筋下料、加工前应对钢筋的下料长度、连接接头的设置等进行设计计算,避免 出现主筋不必要的接长、连接长度不足、焊接接头位置不符合要求、弯曲角度不满足设计 要求、钢筋骨架或钢筋笼扭曲等现象。 (3)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折,成盘的钢筋和弯曲的钢筋均应采用调直机调直。 (4)钢筋弯曲加工时,应按设计一次弯曲成型,不得反复弯折或调直后再弯,严禁热 弯成型。宜采用数控钢筋弯曲机、数控弯箍机加工钢筋(见图3.1.2)

1)钢筋下料前应先确定好钢筋的连接方式,并应按照连接方式确定下料长度。 2)钢筋直径小于25mm时,如采用闪光对焊连接,应经过焊接工艺评定。当作业条件 受限,只能采用电弧焊(帮条焊或搭接焊)时,焊条的选择、搭接长度应满足规范要求,并 应保证钢筋轴线同心。 3)钢筋直径大于或等于25mm时.宜采用滚轧直螺纹等机械连接方式,并应满足下列

3通用技术(5)在计算荷载作用下,对支架结构应按受力程序分别验算其强度、刚度及稳定性(6)支架宜采用碗扣式[见图3.2.1a)、b)1、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或采用型钢、钢管及其他定型钢构件。支架在预压及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安排专人加强观测,确保安全。重复使用的模板、支架应经常检查,当变形不满足规范要求时应及时调整。的优食a)b)图3.2.1碗扣支架(7)应建立模板进场审查制度、支架专项验收及预压制度,以确保模板、支架的施工质量。3.2.2模板、支架设计(1)模板、支架应根据桥梁结构形式、设计跨径、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别及相关的规范进行设计,支架和分配梁设计时应考虑预压的超载系数(2)支架应为几何不变体系,立杆之间应根据受力要求和结构特点设置水平和斜向支撑连接杆件,增加支架的整体刚度和稳定性。支架较高或呈曲线布置时,横断面上应向外设置抛撑或加密横向剪刀撑,增加支架横向稳定性。(3)支架上的梁体有纵坡或梁体倾斜时(如腹板),应根据梁体的重量通过计算增加斜撑杆,抵消混凝土浇筑时产生的水平力。(4)实施前应绘制模板、支架总装图、细部构造图。3.2.3模板制作与安装(1)钢框覆面胶合板模板的板面宜采取错缝布置,支撑系统的强度和刚度应满足要求。高分子合成材料面板、硬塑料或玻璃钢模板,制作接缝应严密,边肋及加强肋应安装牢固,与模板成一整体。(2)模板制作完成后应进行试拼,检查拼缝平整度、外形尺寸、断面尺寸等指标,对不合格处应进行整修。(3)模板安装使用的对拉杆应外套PVC管,保证对拉杆的拆卸和重复使用。模板开孔时应采用机械钻孔,且应布置规则、整齐,不得采用焊割或氧割。有条件时宜采用锥形螺母(见图3.2.3)对拉杆。(4)安装模板时,应设临时支撑固定,严禁将模板系于结构钢筋上。

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技术指南第四分册桥梁工程(5)模板安装后如不能立即浇筑混凝土时,应预留出渣口,且应在混凝土浇筑前清理模板内杂物。(6)模板不得与上下爬梯(扶梯)连接,避免引起模板震动和变形。3.2.4支架制作与安装(1)支架宜采用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的钢构件拼装。支架应进行施工图设计,并应验算其刚度、强度和稳定性。支架进场后应进行质量检查,对钢管壁厚、直径、外形、扣件等进行检查,将不合格材料剔除。(2)制作木支架时,应尽量减少长杆件接图3.2.3锥形螺母头,两相邻立柱的连接接头应尽量分设在不同的水平面上。主要压力杆的纵向连接,应使用对接法,并采用木夹板或铁夹板夹住,次要构件的连续可采用搭接。(3)支架安装完毕后,应对其平面位置、顶部高程、节点连接及纵、横向稳定性进行全面检查及验收。(4)应做好支架基础处理。3.2.5模板、支架拆除1)模板、支架的拆除顺序和方法应按设计和施工方案进行;设计未规定时,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的原则,自上而下进行,且应先拆非承重模板,后拆承重模板。2)模板拆模不宜过早,尤其在昼夜温差大于15℃时,应延迟1~2d,且尽量在升温阶段拆模,内外温差控制在20℃以内。3)模板、支架应按拟定的程序进行卸落,分几个循环卸完,卸落量开始宜小,以后逐渐增大。纵向应对称均衡卸落,横向应同时一起卸落。卸落时尚应满足下列要求:(1)卸落前应在卸架装置上画好每次卸落量的标记,卸落时应设专人用仪器观测变化情况,并详细记录。(2)简支梁、连续梁的模板宜从跨中向支座依次循环卸落;悬臂梁结构的模板宜从悬臂端开始按顺序卸落。(3)卸落模板支架时,不得野蛮拆除。3.3混凝土工程3.3.1一般规定宜建立混凝土外观质量“分级评定”制度,明确外观质量评定的量化标准,对混凝土结构物外观进行指标化检验。—12

(1)选用水泥时,应以所配置混凝土的强度和弹性模量达到要求、收缩小、和易 生好和节约为原则,且其特性不会对混凝土结构强度、耐久性及使用条件等产生不 利影响。 (2)采购水泥时,应选择信誉良好、生产能力较强、管理规范的大中型企业生产的散 装干法旋窑水泥,出厂时应附有厂家的合格证明文件。 (3)水泥进场后,应按其品种、强度等级以及出厂时间等情况分批进行检查验收。 (4)当对水泥质量有杯疑(如受潮)或存放时间超过3个月,应重新取样检验,并应按 其复验结果使用

(1)粗集料应采用坚硬的卵石或碎右,应按生产地、类别、加工方法和规格等不同情 ,分批进行检验。 (2)粗集料宜采用连续级配,不宜采用单粒级或间断级配,在特殊情况下必须使用 寸,应通过试验验证。 (3)施工前应对所用的碎石或卵石进行碱活性检验,原则上不得采用有碱活性反应 为粗集料,特殊情况下须采用时应采取必要的抑制措施。 (4)集料应按品种规格分别堆放,不得混杂;在装卸及存储时,应采取措施,使集料的 顾粒级配均匀,并保持洁净

3.3.5混凝土的拌和、养护用水

(1)应根据使用目的,结合外加剂的特点,确定外加剂的使用品种。 (2)外加剂应与水泥、矿物掺和料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当采用两种及两种以 的外加剂时,外加剂之间亦应有良好的相容性。外加剂的用量应通过配合比试验 角定。 (3)外加剂宜为水剂,且宜采用专用储存罐避光储存(见图3.3.6),并加设循环搅 半泵。 (4)外加剂必须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不同品种的外加剂应分别存储,做好标记,在 运输与存储时不得混入杂物和遭受污染。

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技术指南第四分册桥梁工程3.3.7掺和料(1)掺和料应保证质量稳定,来料均匀,出厂时应附带产品质量合格证书,使用前应进行质量复试,确保合格。(2)混凝土中粉煤灰、磨细矿渣粉、硅灰等矿物掺和料的掺入量应通过试验确定(3)掺和料在运输与存储中,应有明显标志,严禁与水泥等其他粉状材料混淆。3.3.8混凝土配合比1)混凝土的配合比应以质量比表示,并应通过计算和试配选定。试配时应使用施工实际采用的材料,配制的混凝土拌和物应满足和易性、凝结时间等施工技术条件;制成的混凝土应满足强度、耐久性(抗冻、抗渗、抗侵蚀)等质量要求。图3.3.6外加剂储存库2)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按照规范要求的方法确定。在施工过程中,应及时积累资料,为合理调整混凝土配合比提供依据。3当工程需要获得较大的落度时,可在不改变混凝土的水灰比及不影响混凝土质量的情况下,适量掺加外加剂。4)在充分满足施工要求及混凝土性能标准的前提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采用尽可能小的水胶比。5除应对由各种组成材料带入混凝土中的碱含量进行控制外,尚应控制混凝土的总碱含量。6)泵送混凝土的配合比宜符合下列规定:(1)最小水泥用量宜为280~300kg/m²(输送管径100~150mm)。通过0.3mm筛孔的砂不宜少于15%,砂率宜控制在35%~45%范围内。(2)混凝土拌和物的出机落度宜为100~200mm,泵送入模时的落度宜控制在80~180mm之间。(3)宜通过试验掺用适用的减水剂、泵送剂和掺和料。3.3.9混凝土拌制(1)混凝土应采用带有自动计量、进料和控制搅拌时间的强制式搅拌机进行拌制。计量器具应定期检定,搅拌机经大修、中修或迁移至新的地点后,也应进行检定,并建立规范可查的检定、检修台账;混凝土生产单位应每月自检一次。(2)混凝土配料时,各种衡器应保持准确,每一工作班正式称量前,应对计量设备进行校核。(3)对集料的含水率应经常进行检测,雨天施工时应增加测定次数,以调整集料和水的用量。14

(4)自全部材料装入搅拌筒至开始出料的最短搅拌时间应符合搅拌机设备出厂说明 书的规定,且不得低于表3.3.9的规定;搅拌细砂混凝土或掺有外加剂时,搅拌时间适当 延长1~2min

(5)对于在施工现场集中搅拌的混凝土,应检查混凝土拌和物的均匀性,混凝土拌和 物应拌和均匀,颜色一致,不得有离析和泌水现象。 (6)混凝土拌和物的落度,应在搅拌地点和浇筑地点分别取样检测,每一工作班或 每一单元结构物不应少于两次。评定时应以浇筑地点的测值为准。如混凝土拌和物从搅 拌机出料起至浇筑入模时间不超过15min时,其落度可仅在拌制地点取样检测。在检 测落度时,还应观察混凝士拌和物的黏聚性和保水性。

3.3.10混凝土运输

1)混凝土的运输能力应适应混凝土凝结速度和浇筑速度的需要,使浇筑工作不间 断,并使混凝土运到浇筑地点时仍保持均匀性和规定的落度。混凝土拌和物宜采用搅 拌运输车运输。 2)采用泵送混凝土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混凝土的供应应保证输送混凝土的泵能连续工作。 (2)输送管线宜直,转弯宜缓,接头应严密,如管道向下倾斜,应采取措施防止混入空 气,产生阻塞。 (3)泵送前应先用适量的、与混凝土内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润滑输送管内壁。混凝 土出现离析现象时,应立即用压力水或其他方法冲洗管内残留的混凝土,泵送间歇时间不 宜超过15min。 (4)在泵送过程中,受料斗内应具有足够的混凝土,防止吸入空气产生阻塞。

3.3.11混凝士浇筑

1)浇筑混凝土前,应将模板内的杂物、积水以及钢筋上的污垢等清理干净;同时应对 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等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浇筑。 2)浇筑混凝土时应采取措施防止离析。 3)混凝土应按一定厚度、顺序和方向分层浇筑,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或能重塑前浇 筑完成上层混凝土。高度不大于0.6m的结构可按斜面分层,大于0.6m的应按水平分层 方式浇筑,对梁体腹板、盖梁等钢筋密集处不便水平分层时亦可采用斜面分层浇筑方式。 上下层混凝土同时浇筑时,上层与下层之间的前后浇筑距离应保持在1.5m以上。在倾

9)严禁对混凝土进行随意修饰,确因混凝土表面存在缺陷且不影响主体结构质量 时,应报监理工程师同意后方可进行修饰,修饰前应拍照存档,修饰材料应保证其色泽与 结构基本一致。经修饰后的混凝土竣工验收质量评定等级最高为合格

3.3.12混凝土养护

3.3.12混凝土养护 (1)混凝土收浆后应尽快采用透水土工布或薄膜覆盖保湿,有条件时应采用喷淋养 护。干硬性混凝土、高强度和高性能混凝土、炎热天气浇筑的混凝土以及桥面等大面积裸 露的混凝土应加强初始保湿养护。养护时间应不少于7d,对重要工程或有特殊要求的混 凝土应酌情延长养护时间。 (2)当裸露面面积较大或气候不良时,应覆盖防护,但在终凝前,覆盖物不得接触混 凝土面。 (3)在气温不低于5℃的情况下,可采取覆盖、洒水、抗风、保温等方式对混凝土进行 养护;当气温小于5℃时,严禁向混凝土面洒水,应对混凝土表面进行覆盖,并采取保温措 施进行养护。短期低温时应适当延长拆模时间

3.3.1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1)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前应制订专项施工技术方案进行温控设计和温控监测,有效 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防止开裂。 2)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前应根据水泥品种和规格、气温、浇筑方式等因素计算水化热 确定浇筑方式。 3)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尽可能安排在气温较低季节施工,可按下述方法控制: (1)控制混凝土人模温度。宜采用遮盖原材料、水泥提前入仓、冷水拌制等方法降低 原材料温度。 (2)可采取改善集料级配、降低水胶比、添加掺和料、掺加外加剂等方法减少水泥用 量,延长混凝土的凝结时间。 (3)选用水化热较低和凝结时间较长的大坝水泥、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 (4)减小浇筑层厚度或分块浇筑,理设浇筑体内循环水管,以加快混凝土散热速度。

3.3.14高性能混凝土施工

(1)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宜委托专业单位通过试验确定。 (2)混凝土的落度宜根据施工工艺的要求确定,条件允许时宜选用低落度的混凝土。

3.4预应力混凝土工程

3.4.1一般规定 (1)预应力材料应保持清洁,在存放和搬运过程中应避免机械损伤和有害的 进场后需长时间存放时应安排定期的外观检查。

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技术指南第四分册桥梁工程

(2)预应力筋和管道在仓库内保管时,仓库应干燥、防潮、通风良好、无腐蚀气体和介 质;进场后的存放时间不宜超过6个月,不得直接堆放在地面上,应采取垫枕木并用油布 覆盖等有效措施,防止雨雪和各种气体、介质的影响。 (3)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均应设专人保管,并清点核对数量及配套情况。存放、搬运 时均应妥善保护,避免锈蚀、沾污、遭受机械损伤或散失。临时性的防护措施应不影响安 装操作的效果和永久性防锈措施的实施。 (4)为促进预应力混凝土工程的标准化、精细化施工,消除张拉的人为因素影响, 提高预应力管道压浆密实度,应推行桥梁预应力智能张拉与压浆技术,确保结构的安 全、耐久性。

良好。 (4)更换过油管的千斤顶,在张拉操作前应在行程的1/8~7/8往返运行3次以上, 以排除顶内空气,直至无爬行、跳动方可进行张拉。 (5)工作锚夹片与工具锚夹片不得混用,工作锚不得重复使用,工具锚的夹片应保持 清洁,同时和锚具的锥形孔之间应保持良好的润滑状态。 3)张拉应力控制应符合下列要求: (1)预应力筋的张拉控制应力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文件中未计入锚圈口预应力 损失时,施工中应予以考虑,调整后的张拉控制应力不得超过设计规定的最大张拉控制 应力。 (2)施工前应根据张拉工艺要求、实际使用材料参数,对预应力筋的张拉力与伸长量 进行相应的修正,以保证预应力施加正确。 (3)预应力筋采用应力控制方法张拉时,应以伸长值进行校核,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 长值的差值应符合设计要求(理论伸长值的计算应考虑工作长度的影响),设计未规定 时,其偏差应控制在±6%以内,否则应暂停张拉,待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予以调整后,方 可继续张拉。 (4)特大桥或特殊结构,应对锚圈口及孔道的摩阻损失进行测定,张拉时予以 调整。 (5)预应力筋的锚固,应在张拉控制应力处于稳定状态下进行。锚固阶段张拉端预 应力筋的内缩量,应不大于规定要求。 4)张拉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1)压力表应选用防振型,表面最大读数应为张拉力的1.5~2.0倍,精度应满足 要求。 (2)张拉前应采用高压水冲洗管道,并采用高压空气吹除积水,同时应检查管道是否 通畅。 (3)张拉应按设计规定的顺序,分批、分阶段、对称地进行。张拉前应在钢绞线上做 记号,防止滑丝。张拉过程中发现异常,如断丝或滑丝、回缩量超标、伸长量超过±6%和 异响等,应及时停止张拉,查找原因,排除问题。 5)张拉程序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当预应力筋为低松弛钢绞线且采用夹片式等具有自 锚性的锚具,设计未规定时,张拉程序为:0→初应力→2×初应力一→ocon(持荷5min锚 固)。如设计未考虑锚圈口摩阻损失,在正式张拉前应调整千斤顶张拉力。采用钢板尺 测量“初应力一2×初应力”阶段的伸长值L和2×初应力一eon”阶段的伸长值L2,总伸 长量=2×L+L20

3.4.5预应力智能张拉系统

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技术指南第四分册桥梁工程

模板,防止作业人员失稳坠落:作业时应计

3.5.6支架基础应平整、坚实、不积水,应满足支架荷载设计值的要求。宜采

或扣件式钢管支架搭设,支架下方宜设方木垫板或现浇混凝土。支架荷载不得超过设计 见定,施工临时荷载应堆放均匀,有积雪、杂物应及时清理。支架上荷载的加载顺序和重 量应与施工方案一致。

已松开连接的杆件、配件应及时拆除运走,避免误扶误靠。应保证未拆除部分支架的稳 定,必要时应加设临时支撑固定,确保拆除安全

3.5.8碗扣式和扣件式钢管支

3.5.8碗扣式和扣件式钢管支架搭设和拆除应满足《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 全技术规范》《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

全技术规范》《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

3.5.9混凝土搅拌时严禁将头、手伸入料斗与机架之间,不得将手、工具或物体伸 机滚筒。

后方可使用;施工人员不得直接在钢筋上踩踏、行走;向模板内浇筑混凝土时,作业人员之 间应协调配合。

3.5.12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密切注意模板、支架情况,如有变形或沉陷应立即校 固。

3.5.12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密切注意模板、支架情况,如有变形或沉陷应

3.5.13在钢绞线拆封前,宜将整捆的钢绞线吊放在建筑钢管制成的框架中(或用钢 焊接制成的笼中)然后拆盘下料,防止钢绞线在下料时伤人。

3.5.14张拉作业的平台及施工架应搭设坚实牢固,预应力张拉油管应检查有无

接头是否牢靠,高压油管接头应加防护套。油泵运转不正常时应立即停止检查,在有压情 兄下,不得随意拧动油泵或千斤顶各部位的螺栓。高处进行张拉作业时,作业人员必须在 符合安全标准的脚手架或操作平台上进行作业,无临边防护或悬挂吊篮作业时,作业人员 必须系好安全带,

3.5.15张拉作业时,千斤顶后方应设置挡板,应同时具备消能功能和阻挡功能, 钢板或砖墙防护,挡板应距离所张拉预应力筋端部1.5~2.0m,高出最上一组预应

0.5m,宽度距预应力筋外侧各不小于1m。千斤顶后方危险区严禁人员滞留、穿行。先张 法梁张拉时严禁任何人员横跨台座

应力筋上严禁站人,尽量不使用电焊、氧割和带刀口的工具,特殊情况下使用时必须对附 近的预应力筋采取保护措施(如用湿布覆盖)。

员应穿雨鞋,戴防护眼镜、口罩和安全帽

3.6.1细集料、粗集料、水泥等材料应按《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技术指南第一分册工地 建设》的规定存放,减少扬尘。

6.2千斤顶、油泵、机械设备应定时保养

顶、油泵、机械设备应定时保养,防止油污

YC/T 137-2014 复烤片烟包装瓦楞纸箱包装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技术指南第四分册桥梁工程

(1)灌注桩应由专业队伍进行施工。 (2)施工前测量放样应已完成,并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 (3)应熟悉和分析施工现场的地质、水文相关资料、施工现场环境,排查施工区域内 的地下管线(管道、电缆)、地下构筑物、危险建筑等的分布情况。 (4)进场前应清除坡面危石浮土,坡面有裂缝或塌迹象者应加设必要的保护,铲除 松软的土层并夯实。钻孔桩开钻前应对施工现场进行整平,施工地点应比四周原地面稍 高,便于排浆和保持现场清洁。对施工现场进行平整时,宜以施工中用到的最大机械为参 考,应满足钻机就位、吊放钢筋笼以及混凝土运输的要求。 (5)泥浆制备材料(如膨润土等)已进场,钻孔前应完成泥浆循环系统的设置,拌制的 泥浆应经检验且符合规范的要求。如有条件宜配备泥浆处理器。 (6)应按照设计资料提供的地质剖面图,选用适当的成孔方式以及钻机和钻头;钻机 就位前,应对钻机坐落处进行平整和加固,并应对主要机具的安装、配套设备的就位及水 电供应等各项准备工作进行检查。 (7)旋挖钻机宜用于平地、地基强度较高位置的钻孔,且施工地点附近应没有高压 线;当用于支架平台上钻孔时,应对支架平台进行专门设计。 (8)浅水区域的灌注桩在征得河道、水务等部门的同意后,可采用筑岛法施工。较深 水域的灌注桩施工应搭设操作平台,平台宜采用钢管桩搭设,横梁可采用型钢或桁架等。 钢管桩可采用锤击、振动等方式沉入,并应保证其承载力和稳定性;横梁可采用焊接或栓 接等方式与桩连接。平台应高于施工期间最高水位1m左右,并应保证其具有足够的强 度、刚度和稳定性。对汛期水流冲击力较大的河段,应采取措施增强平台的抗冲击力,如 打斜桩、增大桩的直径或加强横向联结支撑等。 (9)对于溶洞地区,应详细掌握溶洞出现的桩号、范围的大小,针对每个桩位地质资 料,结合设计提出施工方案;钻机支撑点应远离桩位,且钻机应用“八”字缆风绳拴拉;应 配备处理施工故障的备用机具设备,并应根据溶洞发育情况,备足袋装黏土、片石、袋装水 泥等应急材料;在合适位置设置大泥浆池备足泥浆和泥浆泵,确保溶洞钻穿时迅速补浆, 防止塌孔

4桥梁基础(10)对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或技术条件特殊复杂的钻孔灌注桩,宜在施工前进行工艺试桩,获得相应的工艺参数后再正式施工。4.1.2施工流程施工流程见图4.1.2。施工准备测量、复核桩位埋设护筒、钻机就位黏土造浆(挖孔桩无需此工序)做好钻孔记录钻进成孔检测孔深、孔径、垂直度清孔沉渣厚度、泥浆等指标钢筋笼加工制作、检查、运输吊装钢筋笼检测导管等设备拼装导管和混凝土料斗检查孔内泥浆性能指标和孔底沉淀厚度不符合要求符合要求二次清孔灌注混凝土罐车运输混凝土或泵送混凝土拆除导管试件制作钻机移位图4.1.2灌注桩施工流程图4.1.3灌注桩施工1)护筒设置(1)施工场地或工作平台的选择和设置,应充分考虑施工期间当地的水文情况。陆上或浅水区筑岛处的护筒,其内径应大于桩径至少200mm,护筒的埋置深度宜为2~4m,在水中或特殊情况下应根据设计要求或桩位的水文、地质情况经过计算确定。(2)陆上钻孔桩可直接放出桩中心,依据桩中心在四周施放护桩后再埋设护筒;需搭设水上平台的钻孔桩应先对护筒导向架进行精确放样。(3)钢护筒在普通作业场合及中小孔径的条件下,宜采用厚度不小于6mm厚的钢板卷制;在深水、复杂地质及大孔径等条件下,应采用厚度不小于10mm的钢板卷制。必要时,可在护筒上下端和接头外侧焊加劲肋,增加其刚度。(4)对于大型溶洞、半填充的溶洞、溶洞上方覆盖层为淤泥或较厚的粉细砂层,为防29

后,方可开始钻进。接、卸钻杆的动作应迅速,尽快完成。 ③开始钻进时,进尺应适当控制,应低挡慢速钻进,钻至护筒底口下1m后,可根据土 质情况正常钻进。 ④在黏质土中钻进时,宜选用尖底钻锥,中等转速、大泵量、稀泥浆钻进;在砂类土或 软土层钻进时,宜选用平底钻锥,控制进尺、轻压、低挡慢速、天泵量、稠泥浆钻进;在低液 限黏土或卵、砾石夹土层中钻进时,宜采用低挡慢速、优质泥浆、大泵量钻进。 5在钻孔阶段应始终保持孔内水位高于护筒底口0.5m以上,同时孔内水位高度应 高于地下水位1m以上。 ③钻孔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泥浆相对密度,注意地层变化情况,经过不同地层时应适时 调整泥浆。 (2)反循环回旋钻 ①接长钻杆时,法兰接头之间应垫3~5mm厚的橡胶圈,拧紧螺栓,防止漏气、漏水: 钻头距孔底约200~300mm,注入泥浆,启动钻机时,应慢速开始钻进。 ②在硬土层中钻进时,宜采用低挡转速,自由进尺;在高液限黏土、含砂低液限黏土中 钻进时,宜采用中挡转速,自由进尺;在砂类土或含少量卵石中钻进时,宜采用中、低挡转 速,并控制进尺;在进入岩层后,必要时应根据地质情况增加配重,增强钻头的稳定和钻进 速度。 ③长桩施工时,应根据不同土层、不同的钻孔深度采用不同的钻压、转速、配重、进尺 速度及泥浆指标。 (3)冲击钻 ①开钻时应先在孔内灌注泥浆,如孔内有水,可直接投入黏土,以小冲程反复冲击 造浆。 ②开孔及整个钻进过程中,应始终保持孔内水位高出地下水位1.5~2.0m,并应低于 护筒顶面0.3m,掏渣后应及时补浆。 ③冲击钻钻头直径应不小于设计桩径,宜采用重锤低击的施工工艺。在淤泥层和黏 土层冲击时,应采用中冲程(1.0~2.0m)冲击;在砂层冲击时,应添加小片石和黏土采用 小冲程(0.5~1.0m)反复冲击,以加强护壁;在漂石和硬岩层时应更换重锤中冲程(1.0~ 2.0m)冲击,如表面不平整,应先投入黏土、小片石将表面垫平,再冲击钻进,防止斜孔、 孔;在石质地层中冲击时,如果从孔口浮出的石子钻渣粒径在5~8mm,表明泥浆浓度合 适,如果浮出的钻渣粒径小又少,表明泥浆浓度不够,应从制浆池抽取合格泥浆进人循环。 ④冲击钻进时,操作手应随进尺快慢及时放主钢丝绳,严禁打空锤。一般情况下在松 软土层每次可松绳50~80mm,在密实坚硬土层每次可松绳30~50mm。施工中宜在钢丝 绳上作长度标志,准确控制钻头的冲程。 ③施工溶岩桩时,当钻机钻至洞顶0.5~1.0m时,应加大泥浆相对密度及稠度,并缩 小冲程,逐渐将洞顶击穿,以防止卡钻。在击穿洞顶之前,应有专人观测护筒内泥浆面的 变化,一旦泥浆下降,应迅速补浆。 ③对于大型溶洞或多层溶洞,为防止其与相邻孔串孔或成孔后孔型有葫芦状,宜灌注

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技术指南第四分册桥梁工程

禁将泵车泵管直接伸入导管内进行灌注,必须经过料斗进行灌注(若将泵管直接伸入导 管进行灌注,易产生混凝土离析,同时在导管内易产生高压空气囊,形成堵管)。 (11)在混凝土灌注将近结束时,应采取措施(如设置浇筑架)保证料斗内的混凝土与 没计桩顶有足够高差,增加桩顶混凝土的顶升能力,最终混凝土灌注的顶面高程应比设计 高1.0m以上,当存在地质较差、孔内泥浆密度过大、桩径较大等情况时,应根据首件工程 总结适当提高超灌高度。在拨出最后一段导管时,拨管速度应慢,边拨边抖,以防止桩顶 沉淀的泥浆挤入导管下形成泥心。

(1)开工前应认真研究地质钻探资料,分析地质情况,对可能出现的流沙、管涌、涌水 等不良地质等情况,应制订针对性的措施 (2)护壁方案应符合桩孔的地质情况。 (3)所有桩基均应进行无破损检测,并按一定比例进行钻芯检验

(1)对位于软土地基路段的桩基,在软基处理施工时应留出桩位GB 1886.155-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乙酸橙花酯,暂不进行灌注桩的 施工,待路基施工完成后方可进行灌注桩的施工,且灌注桩施工完成后施工单位和监理工 程师应(特别是下道工序开始前)加强桩位的复测检查。 (2)中心距离5m以内的钻孔桩,应待相邻桩混凝土灌注完成24h,且桩顶混凝土达 2.5MPa后再行钻进,避免影响已成桩的质量。 (3)深水或地质条件较差的相邻桩孔,不得同时钻进

(1)本节内容适用于先张法预应力管桩的施工。 (2)施工前测量放样已完成,并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 (3)施工前应熟悉设计图纸,认真分析施工现场的地质、水文相关资料及施工现场 环境,排查清楚施工区域内的地下管线(管道、电缆)、地下构筑物、危险建筑等的分布 情况。 (4)施工现场应整平,适合大型机械作业和运输车辆进出场;若地基过软,不便桩机 施工,可准备路基箱。对施工现场进行平整时,应能满足沉桩机械施工的需要和管桩进场 的需要。 (5)应按设计资料提供的地质图,选用适宜的沉桩方式和机械型号(如静力压桩机的 型号、最大压力;锤击桩机的型号、桩锤的型号等)。根据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桩尖。 (6)施工前应进行工艺试桩和承载力试桩,确定沉桩的施工工艺、技术参数和检验桩 的承裁九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