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文化中心工程桩基施工方案

龙华文化中心工程桩基施工方案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277.50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龙华文化中心工程桩基施工方案

1.1.1本桩基工程的设计图纸及地质勘察报告。

1.1.2国家现行的工程建设政策、法规、规范以及广东省有关的政策和文件规定。

1.1.3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包括:地形、地貌、水文、气象、交通运输及测量控制网等。

1.1.4我公司对桩基工程丰富的施工组织经验。

本《施工方案》是指导“龙华文化艺术中心”桩基础工程施工的纲领性文件。编制时根据工程建设情况与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按照施工生产的客观规律,运用本公司先进、成熟的管理经验及施工技术措施,全面统筹,科学计划与组织人、财、物、机构与技术等诸多要素GB/T 33187.1-2016标准下载,合理地利用时间与空间,保证工程施工达到优质、低耗、高效和安全目标。

工程名称:龙华文化艺术中心工程

建设单位:宝安区龙华街道办事处

设计单位:深圳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地勘单位:深圳市岩土综合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深圳市建筑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龙华文化艺术中心工程位于深圳市宝安区龙华广场东侧,设计地下1层,地上5层,楼高23.6米,钢砼结构,设计有地下室,基础采用高强预应力管桩基础。

本工程基础采用Ф500(壁厚125)预应力高强砼管桩,AB型。暂定工程量416根,桩长为12~24m。桩身混凝土强度C80,桩尖采用十字型。桩端持力层为全风化或强风化花岗岩,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为2100KN。

2.2施工现场地质条件

场地原始地貌为山前冲积阶地,后经推填整平,场地标高为52.070m,根据桩顶设计标高47.900m,需要送桩4.17m,送桩长度已超出滚筒式柴油锤的送桩范围,为了桩基施工的便利在设计有桩基的范围挖有深2m的基坑,基坑底面标高为50.700m。

根据钻探控制深度揭露,场地内的地层自上而下有素填土层、冲洪积层、残积层,下伏基岩为燕山期花岗岩,各层特征分述如下:

2.2.1素填土层(Qml)

砖红色,主要由花岗岩风化土堆填而成,欠固结,松散,层面均有种植草皮。场地内各钻孔均可见及,厚度5.20~8.50m,平均6.54m,层底高程44.66~48.61m。

2.2.2第四系冲积土层(Qal+pl)

②1粉质粘土:褐黄色,灰黄色,土质粘性好,稍有光泽,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中等,局部含少量细砂,稍湿,可塑状。除ZK3、ZK6其余各钻孔均有分布,厚度0.3~5.6m,平均2.09m。层顶标高44.66~48.61m。

②2中砂:灰白色、灰黄色,主要成份为石英,岩芯呈团块状、筒状,级配一般,粘粒含量较少,饱和,稍密。7个钻孔有分布,厚度0.3~2.6m,平均1.48m。层顶标高45.5~47.41m。

②3砾砂:灰白色、灰黄色,主要成份为石英,岩芯呈团块状、筒状,级配较好,颗粒呈次棱角~棱角状,粘粒含量少,饱和,松散~稍密。6个钻孔有分布,厚度0.9~3.1m,平均1.89m。层顶标高45~47.22m。

②4细砂:灰白~灰黄色,成份为石英,岩芯呈筒状,粘粒含量较少,级配较差,饱和,稍密。3个钻孔有分布,厚度0.60~2.1m,平均1.2m。层顶标高44.05~46.71m。

②5粉质粘土:灰黄色,饱和,软塑状态为主。局部含少量粉细砂,无摇震反应,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较高。9个钻孔有揭露,层厚1.7~4.4m,平均2.5m。层顶标高43.63~47.83m。

②6泥炭质粉质粘土:深灰~灰黑色,饱和,流塑~软塑状态,标贯试验时标具靠自重可自落,局部含粉细砂较多,无摇震反应,有光泽,干强度高,韧性较高。场地内9个钻孔有揭露,层厚0.5~3.0m,平均1.62m,层顶标高43.43~46.51m。

②7中粗砂:灰白~灰黄色,岩芯呈团块状,主要成份为石英,级配较好,颗粒呈次圆状~次棱角状,粘粒含量较少,分布不均,饱和,松散~稍密。场地内4个钻孔有揭露,厚度0.4~3.1m,平均1.3m,层顶标高42.91~44.61m。

②8砾砂:灰白~灰黄色,岩芯呈散粒状,团块状,主要成份为石英,级配较好,颗粒呈次圆状,粘粒含量较少,饱和,稍密状态为主,局部松散。场地内除3个钻孔外均有见及,厚度0.9~5.2m,平均2.39m,层顶标高41.25~46.01m。

2.2.3第四系残积层(Qel)

砾质粘性土:褐黄色,砖红色,由花岗岩风化残积而成,原岩结构可辨,稍湿,可塑~硬塑状,稍有光泽,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场地内各钻孔有分布,厚度0.7~11.5m,平均6.01m,层顶标高34.88~43.61m。

本层于ZK8号钻孔的标高36.78~37.88m及34.88~36.08m位置上揭露有中风化花岗岩(夹层);于ZK23号钻孔的标高40.33~40.93m位置上揭露有微风化花岗岩(夹层)。

2.2.4燕山期第三期花岗岩(г52(3)):颜色以褐黄、灰白色、肉红色为主,呈花斑,钻孔控制深度内根据其风化程度的不同可分为全风化、强风化、中风化及微风化花岗岩等四个风化带:

④1全风化花岗岩:褐黄色,岩芯已风化成砂土状,除石英外其余矿物已经高岭土化,土质较坚硬。场地内13个钻孔有揭露,厚度0.5~5.6m,平均3.01m,层顶高程29.98~38.33m。

④2强风化花岗岩:褐色、褐黄色,岩芯呈土混碎块状~碎块混土状,风化碎块手折易断,风化裂隙发育。控制深度内除2个钻孔均有揭露,厚度1.1~11.1m,平均3.07m,层顶标高25.88~36.83m。

④3中风化花岗岩:中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裂隙发育,岩质较坚硬,合金钻进难,岩芯呈碎块~短柱状,主要成份为长石、石英、云母等。控制深度内10个钻孔有揭露,厚度0.2~2.5m,平均1.26m,层面标高21.18~37.88m。

④4微风化花岗岩:中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裂隙发育,岩质坚硬,锤击声脆,岩芯呈柱状,主要成份为长石、石英、云母等,控制深度内除1个钻孔外均有揭露,厚度0.5~5.0m,平均2.63m,层面标高18.7~40.93m。

施工准备悉工程资料做好施工准备工作测量放线与复核织机械、人员进场、协助甲方组织材料进场试打桩正式打桩与桩位监控结束施工任务桩质量评定整理资料竣工验收

3.3.1勘察现场,了解现场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地下埋设物、地下障碍物、运输道路等情况,确定水、电供应方法及施工方案。

3.3.2施工所需要的临时设施如:水电源、道路和临时设施等按照总平面布置图结合实际情况调整布置。

3.3.3确定桩基控制网,包括轴线和水准点,需业主提供控制点进行测放。

3.3.4确定桩基工程施工技术措施着重考虑打桩顺序、进度安排并确保工程质量。

3.3.5技术交底: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及图纸会审的内容对现场施工员作技术交底,待桩机就位后再对机组人员结合具体操作部位、关键部位的质量要求,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进行技术交底。

3.4主要机械设施计划

3.4.1主要的机械设备计划

对于本工程我公司将投入一批实用施工机械设备,其中包括3台HD62型柴油锤桩机及一批先进适用的中小型施工机具,提高施工作业的机械化程度,加快工程进度,保证工程质量。

为保证工程进度及工程质量我公司提出“拼前期、抓中期、松后期”的指导思想,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

我公司拟采用3台打桩机,施工时间为20天。作业时间为:上午7:30~12:00,下午13:30~21:00。根据施工进度安排,每台打桩机每天完成11~12根工程桩,现场工程部应计划好每天预应力砼管桩的配桩和数量及进场时间。

由于本桩基工程的数量大,质量要求高,施工中应有效地组织各施工区的打桩作业,按照劳动力的需用量计划组织好队伍进场,并且选择素质高、责任心强的人员上岗操作。

第四章主要的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4.1.1施工前的准备

(1)规划好3台桩机的施工位置和预应力管桩的堆放位置。

(2)复核建设单位提供水准点、水准点的数量不少于2个,水准点不应设在打桩影响范围之内。

4.1.2建立控制网及桩位定位测量

(1)首先复核建设单位提供的坐标控制点的相关几何尺寸关系,并把复测结果上报给监理工程师。

(2)然后根据测量依据点,结合桩基平面布置图,在桩基施工区域内布设控制网,各控制点用钢筋打入地下并用混凝土加固,然后编号。

(3)根据桩基平面位置图,分别计算出各工程桩的坐标,利用全站仪在实地放出各工程桩。桩位用系有红绳短钢筋打入土中,周围洒上白灰作标识。

4.1.3垂直度的控制

打桩前由两个吊锤成90度方向观测控制好桩身的垂直度,在打桩的过程中也应时时观测,若发现倾斜,应立即调整,保证桩入土后的垂直度偏差不超过桩长的0.5%,成桩后偏差不超过桩长的1%。

4.1.4成桩质量检验

桩数大于20根桩基中桩

(1)做好桩位测量放线图和工程测量复核图以及桩位竣工平面图。

(2)验收桩位偏差,标高偏差,倾斜度偏差。

4.2预应力砼管桩的进场验收、堆放及场内运输

4.2.1本工程预应力砼管桩采用管桩预制厂制作,为保证预应力砼管桩的质量,应满足下列要求:

(1)预应力砼管桩应有出厂合格证明及制作预应力砼管桩时材料状况。

(2)为保证工程质量,预制厂家应出示厂家经营执照,企业资质,信誉程度等相关资料。

(3)预应力砼管桩的性能,其中包括采用的水泥钢筋品种、规格、预应力值、张拉控制力以及预应力加工工艺,砼的制备、养护、强度等标准。

4.2.2桩的堆放及运输

管桩从管桩厂运来卸下堆放,地点选择要根据打桩的情况和有利于施工的原则来选定堆场,管桩最多不超过三层堆放,堆场要平整,此外,应根据地面的坚实情况,堆场面上应垫上方木,桩堆周围(沿管桩长度方向)也应垫塞木头,以防管桩的滚动。

打桩前,将桩运至现场堆放或直接运至桩架前,或桩材料堆场,为节约场地,便于施工管理,按打桩顺序和进度,制定进桩计划,以减少二次搬运。

管桩的场内运输采用起重机吊运。起吊管桩应采用专用于吊桩的吊钩和索具,采取两点吊的方式起吊,吊运管桩时,应做到平稳提升和回转,避免碰撞,下放也应轻放。

4.3.1施工机械的配备

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我公司拟采用3台HD62柴油锤桩机进行施工,每台桩机配置三台30KW交流电焊机。

4.3.2打桩施工工艺流程

4.3.3打桩施工的过程操作

起桩采取单点吊,吊点设在距上桩端0.239L处,起桩后则对位插桩,在校正桩身垂直度后开始沉桩,记录员进行记录。将第一节桩打至便于接桩的位置停锤,重复起桩动作,接上第二节桩。接桩时,由两名电焊工对称施焊,并做到分层清渣连续满焊,焊缝冷却,并经现场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继续施打,直至收锤。

打桩过程中,如遇贯入度骤变,桩身突然倾斜或破坏,或严重回弹应立即停锤,向有关各方报告,并进行技术调查和分析,研讨出处理方案,以尽快恢复施工。

(1)根据地质资料配桩,当最后一节桩贯入至地面仍达不到锤标准时,应采取送桩的办法打至收锤。

(2)送桩时,将送桩器的下端套在桩顶上,送桩器外形不至使贯入阻力明显增大,且易于拨出,又可能少带起土体。

(3)送桩施工时桩锤、送桩器和桩三者的轴线应在一条直线上,以减小偏心影响。

当管桩需要接长时,其入土部分桩段的桩头宜高出地面0.2~0.5m。

下节桩的桩头处宜设导箍以方便上节桩的就位。接桩时上下桩段应保持顺直,错位偏差不宜大于2mm。

管桩对接前,上下端头板表面应用钢刷清刷干净。

焊接层数不得少于二层,内层焊渣必须清理干净后方能施焊外一层,焊缝应饱满连续。

焊好的桩接头应自然冷却8min后才能继续锤击,严禁用水冷却或焊好即打。

4.5沉桩阻力及停打标准

沉桩施工时,桩的贯入过程造成了桩周土颗粒的复杂运动。使桩周土体发生变化,桩尖“刺入”土体时,原状土的初应力状态受到破坏,造成桩尖下土体的压缩变形,土体对桩尖相应产生阻力,随着桩贯入压力的增大,桩尖处所受应力超过其拉剪程度时,土体发生急剧变形而达到极限状态受到破坏。

在沉桩施工中,确定最后停打标准有两种控制指标,即设计预定的“桩尖标高控制”和“最后贯入度控制”。影响最后贯入度的因素很多,条件也很复杂。如桩型、桩长、锤型和锤级、落锤高度、锤击频率的变化、锤击能量的变化、桩群密度和数量施工顺序和进度、施工间歇时间变化,土质及其均匀程度、施工工艺的变化、地下水位的变化、气候变化、桩及桩架导杆倾斜度的变化、桩身挠曲度、锤击偏心程序、垫层刚度及其变化程度等都将会引起最后贯入度的变化。而在实际施工中很难通过计算的方法来将这些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以确定一个最后贯入度的控制值。大量的工程实践资料也反映了即使在锤型、锤级、桩长、桩径、施工工艺、气候、地下水位、土质等完全相同的同一地区中,各根桩的最后贯入度也仍然是不同的,尤其是在软土地基和松砂地基中,桩的最后贯入度的差异将更为显著。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于地基土层是一个不均质体,而土层受沉桩扰动后土层特性会受到较大的影响,且其扰动影响程度也是不一致的。另外,桩锤效率、垫层刚度、锤击能量等在施工过程中并非为常值,而是在不规则的变化下,工程现场施工因素的千变万化影响更是难以估计,所以必然出现贯入度的变异。

若遇异常情况或实际桩长与参考桩长相差较大,且贯入度已达20mm/10击时应与设计、勘察、监理等单位共同协商处理。

在施工过程中可采取以“预定桩尖标高控制”法为主,并以“最后贯入度控制”法为辅来制定停打标准,但必须同时根据最后贯入度来辅助判定桩是否已进入持力层设计深度。当桩的施工打标高与设计标高要求相差较大,而桩的最后贯入度却已很小,此时应检验桩尖是否碰上障碍物或地质异常并及时与监理、勘察、设计单位取得联系,共同采取措施以保证桩的质量。

另外,当地基土质变化较复杂时,有时尚可以“桩的总锤击数控制”法和“最后5m锤击数控法,来判定桩可否停打的辅助标准,以避免桩身锤击数过多和锤击应过大而产生疲劳破损的现象。

综上所述,桩的收锤标准如下:

(1)根据设计要求,结合试桩报告、地质勘察资料,当沉桩贯入度和桩入土深度达到要求时,即可收锤。

(2)贯入度的控制通过试打桩来定,不宜太小,太小容易引起桩的强度降低,直至桩损坏,同时也会对机械造成较大的损坏。

4.6桩基工程的难点、重点

4.6.1选择桩锤型号及规格

桩的停打控制标准建议值

4.6.2落锤高度的控制

4.6.3贯入度的控制

贯入度按试桩结果控制。

4.6.4桩偏移或倾斜控制措施

(1)桩锤等设备配置正常、桩锤、桩帽、桩体应在同一垂直轴线上,并保持缓冲垫的完整够厚,避免施工偏打。

(2)制订合理的打桩顺序,减少挤土影响。

(3)提高施工接桩质量,保证上下节桩同轴。

(4)施工前认真检验打桩机导杆的垂直度,并在沉桩过程中随进检验和调整。

工期要求在年月日开工(以开工令为准),总工期20日历天。

根据桩基工程建设规律性,做好施工进度计划。

具体的计划详见《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5.3.1强化技术管理,促进现场施工。

5.3.2发挥机械设备集用优势,提高打桩效率。

5.3.3抓紧施工期间节假日,施工保证工期的充足。

5.3.4建立奖罚管理机制,分区争包管理措施,落实责任到位。

5.3.5选用技术熟练,吃苦耐劳、尽心尽业的施工人员保证工程的进度及质量。

本工程质量总目标为:确保优良。

质量管理(QC)控制图

6.2保证质量的技术措施

6.2.1在施工前必须进行图纸会审,找出图纸差错,提出改进意见,察看施工手段和条件是否符合,能否满足设计技术要求,对关键工序、特殊工序,均应制定专门的技术措施和控制办法。

6.2.2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和审核,建立合格供应商名册。材料进场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对进场原材料的检验应由材料员及试验员负责进行,材料员负责材料的外观物理性能检验,试验员负责材料的化学性能检验,经检合格方可留用。

6.2.3材料进场后应做好标记,注明品种、规格、数量、进场日期、进场原材料应分类堆码整齐、规则、特殊材料进行专人专处保管。

6.2.4适量配备施工机械,搞好机械的维修保养工作,使机械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质量检验包括管桩外观质量检验、强度检验、沉桩质量检验及验收标准几方面。

6.3.1外观质量检验

桩的外观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1)桩表面应平整、密实,掉角深度不应超过100mm,局部蜂窝和掉角的缺损总面积不得超过桩全部表面积的0.5%,并不得过分集中。桩板的凹凸榫应平整光滑。

(2)混凝土收缩产生的裂缝深度不得大于20mm,宽度不得大于0.5mm。

(3)桩顶和桩尖处不得有蜂窝,麻面,裂缝和掉角。

桩的一般缺陷可进行修整,但影响结构性能的缺陷,必须同设计等有关单位研究处理。

可采用抽芯的方法检测桩的强度。

6.3.3沉桩质量检验

沉桩检验,包括桩的接头、桩位偏差、标高偏差、倾斜度偏并及桩的外观质量等。

(1)接头质量检验,应按接头的型式检验接头处观质量、连接件或交接料、焊接胶质量,符合“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和“结构施工及验收规范”质量要求。

(2)桩位偏差检验,应按桩的基础结构特性检验桩位偏差,满足相应的规范验收标准。

(4)桩的倾斜度偏差检验,直桩的倾斜度不得大于1%,斜桩倾度的偏差不得大于桩纵向中心线与沿垂线间夹角正切值的1.5%。

(5)桩的外观检验,包括桩身破碎裂缝和断裂、桩身混凝土、掉露筋、接桩处拉脱开裂等。

6.3.4.1验收打桩工程,应检验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验收规范规定。

6.3.4.2桩基工程验收应按下列规定进行:

(1)桩的制作、吊运、堆放质量检验应在打桩前进和行。

(2)当桩顶设计标高低于施工现场地标高相同时,桩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应待打桩完毕后进行。

(3)当桩顶设计标高低于施工现场地标高需送桩时,在每根桩的桩顶打至场地标高时,应进行中间验收,待全部桩打完并开挖到设计标高后,再作全面检验。

6.3.4.3桩基工程验收时,应提交下列资料:

(1)桩基设计文件和施工图,包括图纸会审及设计变更通知书等。

(2)桩位测量放线图,包括工程基线复核签证单。

(3)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勘察报告。

(4)经审定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包括实施中的变更文件及资料。

(5)管桩出厂合格证及管桩技术性能资料(产品说明书)。

(6)打桩施工记录汇总,包括桩位编号图,管桩收锤回弹曲线。

(8)成桩质量检查报告。

(9)单桩承载力检测报告。

(10)质量事故处理资料。

施工生产是一门系统工程。平行交叉作业、共用平面和空间的情况很多,需要互相制约协作,才能保证安全生产。仅靠各个分包或单项作业班组进和行独立的安全管理,起不到对施工现场全面的控制作用。因此,我们建立了以项目经理为项目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下至项目副经理、项目安全部门、专职安全员、工长、班组长、生产工人的安全管理网络。每个人在网络中都有明确的职责,项目经理是项目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每位工长既是安全监督,也是其所负责的分项工程施工的安全第一责任人,各班组长负责该班的安全工作,专职安全工协助项目安全总监工作,这样就形成了人人注意安全,人人管安全的齐抓共管的局面。

在这一套管理模式下,我们对其中的每个成员规定了各自在安全生产管理上的职责,即制订了上至项目经理、下至作业工人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宣专制与教育是防止职工产生不安全行为、减小人为失误的重要途径,制定了安全教育制度,包括三级安全教育制度、日常安全教育制度以及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制度。

实行施工现场安全标准化是实现安全秤的根本措施,是强化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的有效途径。所以,我们针对该工程的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技术措施。

7.3.1临时用电管理制度

(1)现场临电采用TN—S系统;

(2)现场临电采用三级配电方式;

(3)供电系统实行“二级漏电”保护方式;

(4)每台设备均配备各自独立的开关箱;

(5)开关箱做到“一机一闸”;

(6)所有露天设备和电箱均搭设防雨棚;

(7)穿越临时道路的电缆应埋地,穿越临时道路或钢筋车间的护套线或电缆应加防护套管、穿墙电线或电缆需加护套;

(8)停电维修时,需挂停电警示牌,并有专人看守TCECS 692-2020 复合材料拉挤型材结构技术规程.pdf,预防机械伤人、触电等事故的发生。

(9)使用电动工具(手电钻、手电锯、贺盘锯)前检查安全装置是否完好,运转是否正常,有无漏电保护,使用时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

(10)电焊机上设防雨盖,下设防潮垫,一、二次电源接头处要有防护装置,二次线使用接线柱,且长度不超过30cm,一次电源采用橡胶套电缆或穿塑料软管,长度不大于3m。

(11)开关箱内部和顶部装钉防火板,一机一闸,熔丝不得用其它金属代替,且开关箱上锁编号,有专人负责。

(12)现场高、低压设备及线路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安装和架设。

施工组织设计办公楼(13)不准擅自拆除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设施及外架安全防护网、拉吉杆。

(14)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第八章文明施工管理措施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