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塌陷处管道支护工程施工方案

路面塌陷处管道支护工程施工方案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162.96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路面塌陷处管道支护工程施工方案

建设单位:XX市城市排水发展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XX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本工程塌陷区长约60m,宽约9m。根据XX市城市排水发展有限公司管网维护管理所摸排情况说明,W59(K4+90)井上下游管口均被泥沙堵满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设计规范-山东住房和城乡建设厅.pdf,井筒壁存在不规则裂缝;W58(K4+40)井位往下游深入60m后泥沙深度已达到40cm,从W61(K4+195)井往上游方向1m处淤积泥沙深度约40cm,再往上游为满管泥沙;从W61(K4+195)井往下游为满管泥沙。

1、地理位置:本工程位于XX四干道(铁机路~王青公路),塌陷段位于K4+080~K+140段。

2、周边环境:修复段周边为厂房、民房与菜地和鱼塘、藕塘相间。现有道路为该区域主要交通干道,来往车辆较多。

4、水文条件:该处场地地下水分为2层。一层为上层滞水,勘探期间测得沿线上层滞水水位为地表下2.90~3.52m,相当于黄海高程19.93~20.43m。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垂直补给,水位随季节和地势变化而变化,水量一般较小,易于疏干;第二层为承压水,赋存于4层砂性土层中,受侧向径流补给,与长江水有一定水力联系,水量较大,勘探期间实测承压水位为19.50m,对管涵工程施工影响较大。

5、地下管线现状:拟抢修管道位于XX四干道机动车道中心线两侧,管道中心线间距6.0m。机动车道中线左侧为D600雨水管,埋深约4.0m;机动车道中线右侧为D1000污水管道,埋深约9.0m。两条管道均为钢筋混凝土承插管。

本工期计划工期50日历天(具体开工日期以监理工程师签发的开工令为准)。

杜绝重大伤亡事故的发生,轻伤事故率控制在0.6%以下。

重视环境保护,杜绝施工造成对周边环境的污染,不破坏可视范围景观,保持沿线自然状态,减少噪声排放。

严格按照XX市建设主管部门要求,对该项目实施标准化管理,树立文明施工形象。

2.1在认真做好调查工作,对地质情况、水文情况、地下管线情况都必须有更为详细的了解;

2.2在对水文情况进行细致了解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排水措施;

2.3组织各专业人员熟悉图纸,对图纸进行自审,熟悉和掌握施工图的全部内容和设计意图。土建、安装各专业相互联系对照,发现问题提前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协商,参加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设计单位组织的设计交底和图纸综合会审;

2.4图纸会审准备: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图纸,并进行图纸自审、会审工作,以便正确无误地施工。通过学习,熟悉图纸内容,了解设计要求施工所应达到的技术标准,明确工艺流程。

2.5组织各专业施工队伍共同学习施工图纸,商定施工配合事宜。进行自审,组织各工种的施工管理人员对本工种的有关图纸进行审查,掌握和了解图纸中的细节。参加图纸会审,由设计方进行交底,理解设计意图及施工质量标准,准确掌握设计图纸中的细节。

2.6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与作业方案

2.7由公司总工程师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认真编制该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作为工程施工生产的指导性文件。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由各专业技术人员进一步编制详细的、有针对性的施工作业方案。

2.8编制施工图预算,根据施工图纸,计算分部分项工程量,按规定套用施工定额,计算所需要材料的详细数量、人员的工种和数量、大型机械台班数,以便做出详尽的进度计划和供应计划,更好地控制成本,减少消耗;

2.9做好技术交底工作。本工程每一道工序开工前,均需进行技术交底,技术交底是施工企业技术管理的一个重要制度,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其目的是通过技术交底使参加施工的所有人员对工程技术要求做到心中有数,以便科学地组织施工和按合理的工序、工艺进行施工;

2.10技术交底各专业均采用三级制,即项目部项目总工程师→专业工长→各班组长。技术交底必须有书面文字及图表,级级交底签字,工程项目总工程师向专业工长进行交底要求细致、齐全、完善,并要结合具体操作部位、关键部位的质量要求、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等进行详细的讲述交底,工长接受后,应反复详细地向作业班组进行交底,班组长在接受交底后,应组织工人进行认真讨论,全面理解施工意图,确保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2.11由有关部门协助项目按照本单位项目管理文件的规定,制订一套适合于本工程特点的项目管理制度,使项目的各项管理工作步入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良性轨道中来。

3.1临时水、电、道路及施工临建房的准备:

按施工总平面布置图修建工地围墙、临时生产生活设施、水电管网。

按照施工组织设计中的现场总平面布置进行施工现场平面规划,做好现场道路、临时设施施工,修建排水排污设施,布置材料堆场。

3.2了解现场地形、道路、供电、供水状况,积极与所在地派出所,税务局,劳动局,建管部门取得联系,做好有关方面接洽和交接工作。

3.3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组织实施。

3.4根据现状管线桩号和资料建立测量控制网、作好定位放线放样准备,进行场地控制网测设,设置场地控制测量标桩,建立测量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

根据施工组织设计中确定的施工方法,施工机具配备的要求,数量及施工进度安排,编制施工机具需用量及进退场计划,并组织机械进场,组织打桩机、工程钻机、挖土机等大型机械设备进场及其它机械的维修保养工作。

落实施工材料的货源及运输工具,组织前期进货准备。

5.1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和预算中的工料分析,编制工程所需的材料用量计划,作为备料、供料和确定仓库、堆场面积及组织运输的依据。

5.2根据材料用量计划,做好材料的订货和采购工作,并组织材料按计划进场和保管,主要材料需用量计划见表。

按照劳动力需用量计划,组织好各专业队伍进场,并办理有关手续,同时编制培训计划,包括:规节制度、安全施工、操作技术和精神文明教育等方面。

7.1组成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调度体系,各专业管理人员都是这一体系中的一个成员。

7.2每星期按时召开有业主、监理单位、设计单位的协调会,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

7.3定期召开各专业管理人员会议,检查落实整个项目的进度、成本、计划、质量、安全、文明施工执行情况,必要时调度延伸至作业班组长。

7.4协调好各专业工长的工作,组织好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衔接,合理穿插流水作业,保证合同工期。

7.5监督检查施工计划和工程合同的执行情况,使人力、物力、财力合理有效地投入工程,并使其保持最佳调节状态,保证施工生产正常进行。

7.6应做好天气预报,避免因气候变化对工程施工的影响。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路面拆除、管线探寻计划8个日历天。工作内容:施工准备,路面破除、挖土及渣土外运。

第二阶段:D1000污水管道安装计划20个日历天。工作内容:沟槽开挖、钢板桩打拔、D1000污水管道安装。

第三阶段:D600雨水管道安装计划15个日历天。工作内容:沟槽开挖、钢板桩打拔、D600雨水管道安装。

第四阶段:路面恢复15个日历天。工作内容:路基、路面恢复、养护。

本工程根据现场环境和排污要求,本着自下而上、经济原则,拟划分为4个施工段进行抢修。即:第一施工段为前期准备及导流,第二施工段为D1000污水管道抢修,第三施工段为D600雨水管道修复,最后进行市政路面恢复。具体施工顺序如下:

1、前期准备及导流:路面拆除→挖土探寻地下管线

2、D1000污水管抢修:导流管安装→W58、W61污水检查井进水口封堵→深井降水→拉森钢板桩支护→基槽开挖→污水管道拆除→污水管道安装→导流管拆除→回填土→支护拆除。

3、D600雨水管修复:导流管安装→YB23、26雨水检查井进水口封堵→深井降水→拉森钢板桩支护→基槽开挖→雨水管道拆除→雨水管道安装→导流管拆除→回填土→支护拆除。

4、污、雨水管道抢修后,统一进行市政路面恢复。

5、井点降水应贯穿整个抢修、恢复阶段,并在D600雨水管安装后拆除。

根据相关图纸和资料,找出塌陷处前后的雨、污水管线,检查井。用经纬仪将该处D1000污水管线、D600雨水管线的中心线引测至塌陷段两端的龙门桩上,根据中心线确定基槽支护及降水井点的范围。

本工程中路面拆除采用破路机(啄木鸟)拆除,啄木鸟不能施工的部位采用风镐进行拆除施工。

1、根据拟开挖管线探寻范围、工作平台布置确定混凝土路面拆除边线,用红色油漆在混凝土路面标志出开挖边线。

2、沿开挖边线用混凝土路面切割机切缝,切缝深度按6cm控制。

3、混凝土路面拆除采用啄木鸟拆除。啄入点呈梅花状布置,啄入点间距应以路面开裂、松动为准。

4、混凝土破块采用反铲挖掘机开挖,8t自卸汽车外运。

1、土方施工顺序:挖土探寻管线→工作平台开挖→沟槽开挖

根据本工程土方开挖特点和支护需要,探寻管线和工作平台拟采用大开挖,沟槽开挖采用槽上开挖法施工。

由于地下管线种类较多、埋深不一致、管线呈纵横状布置,且分属不同产权单位,根据现有资料难以判断各管线具体位置,故施工前应进行地下管线探寻工作,防止打桩、井点和沟槽开挖施工时,破坏现有管线。

(1)根据现有资料并咨询各管线施工单位,找出管线走向,各管线间相对位置,初步确定开挖范围。

(2)开挖宽度:开挖宽度=D600污水管中线左侧4.0m+D600与D1000管道中线间距6.0m+D1000污水管中线右侧5.0m。

(3)开挖深度:初步确定挖深为4.0m,以露出地下管线为准。

(4)开挖长度:按拉森钢板桩支护长度每边各加3m

(5)开挖方式:采取机械大开挖,人工辅助方式进行。

(6)土方坡道:由于管线探寻挖土范围较大,土方较深,故拟在W61方位处设置土方运输坡道。坡道宽4.0m,坡度控制在1:6范围内。

工作平台的开挖应结合挖土探寻管线工作进行。施工中尽量利用探寻管线形成的工作面,避免土方反复开挖。

(1)工作平台要求:由于基槽土方采用槽上开挖法,故挖掘机所需工作面(距槽边钢板桩)应不小于3.0m。

(2)土方坡道:利用管线探寻坡道。

(1)开挖方法:基槽开挖采用槽上开挖法施工。

(2)机械布置:现场安排2台1.5m3加长臂型反铲履带式挖掘机。1台位于工作平台,用于基槽开挖;1台位于路面,用于基槽开挖后的土方接力挖转。

(3)土方转运:自卸汽车配合运土,土方外运5KM。土方随挖随运,现场不堆放土方。

(4)当机械挖至D1000污水管或D600雨水管部位时,采用人工清挖至露出管体。

由于塌陷处上、下游均有雨污管线,为防止抢修施工时雨、污水倒灌,本工程采用抽排导流法进行施工。

根据抢修需要,先进行D1000污水管道导流,后进行D600雨水管道导流。

1、D1000污水管道导流:在W58污水检查井处安装3台DN150污水泵,将上游来水抽排至YB23雨水检查井,通过D600雨水管线将污水排走。

2、D600雨水管道导流:在YB26雨水检查井处安装2台DN150污水泵,将沿线雨污水抽排W61污水检查井内,通过已抢修好的D1000污水管线将雨水排走。

4、雨污水管道修复后,断开各自的导流管,联通原有雨、污水管道。

5、导流前,清除上下游处雨污水检查井及周边支线井内的渣土,用气囊封堵井内进出水口。

6、导流管均采用DN150帆布管。

根据设计要求,本工程污水管线采用15m拉森Ⅳ型钢板桩支护,支护宽度为4.0m;雨水管线两侧分别采用6m长[28b型槽钢和9m长拉森Ⅳ型钢板桩支护,支护宽度为2.2m。槽钢桩和拉森钢板桩均采用吊车吊装就位,用高频打桩机施打。

因本工程中钢板桩较长,在施打中钢板桩容易向一边倾斜,倾斜误差积累不易纠正,难以控制钢板桩墙的平直度,所以本工程中钢板桩施工采用屏风式打入法。

屏风式打入法即为:施工时将10~20根钢板桩成排插入导架内,使其呈屏风状,然后再施打。

屏风式打入法不易使板桩发生屈曲、扭转、倾斜和墙面凹凸,打入精度高,易于实现封闭合拢。

拉森钢板桩定位放线→挖沟槽安装导梁→施打钢板桩→拆除导梁→沟槽挖土→安装第一排支护→沟槽挖土→安装第二排支撑→回填土→拆除第二排支撑→回填土→拆除第一排支撑→拆除钢板桩→桩眼回填

4.1施打前熟悉地下管线、构筑物的情况,认真放出准确的支护桩中线。

4.2钢板桩施工的一般要求

钢板桩的设置位置要符合设计要求,便于基础施工,即在基础最突出的边缘外留有支模、拆模的余地。

基坑护壁钢板桩的平面布置形状应尽量平直整齐,避免不规则的转角,以便标准钢板桩的利用和支撑设置。各周边尺寸尽量符合板桩模数。

整个基础施工期间,在挖土、吊运、扎钢筋、浇筑混凝土等施工作业中,严禁碰撞支撑,禁止任意拆除支撑,禁止在支撑上任意切割、电焊,也不应在支撑上搁置重物。

对施工机械设备、机械车辆进行全面保养,确保完好无误。

对进场的钢板桩进行外观检验,对于变形、锈蚀严重的钢板桩弃置不用。

正式打设前,将钢板桩堆放在打设点附近,减少翻驳次数;钢板桩打设前,清除板桩内的积泥和浮锈;铺通施工机械行走道路。

6、钢板桩的检验及整修

由于本工程钢板桩只用于基坑的临时支护和止水,故不需材质检验而只需进行外观检验,以便对不合要求的钢板桩进行矫正,以减少打桩过程中的困难。

外观检验包括表面缺陷、长度、宽度、厚度、高度、端部矩形比、平直度和锁口形状等内容。检查中要注意:

6.1对打入钢板桩有影响的焊接件应予以割除;

6.2割孔、断面缺损的应予以补强;

6.3若钢板桩有严重锈蚀,应测量其实际断面厚度。

原则上要对全部钢板桩进行外观检查。

将符合要求但有弯曲、破损、锁口不合等缺陷的钢板桩均应进行整修,按具体情况分别进行冷弯、热敲、焊补、割除或接长处理。

根据相关图纸,找出塌陷区污水管线前后相邻的检查井。根据检查井污水进出口用经纬仪在地基上标出管道中心线。沿管槽开挖边线用灰线标出钢板桩支打线。

施打前先在场内加工制作,现场拼装导梁。本工程支护长度较短,仅在首尾和中间各插打1根钢管桩,将内导梁焊接在钢管桩上面,用以导向。导梁采用40号工字钢制作,具有一定竖向和侧向刚度,保证施打时不变形,正确导向。在打钢板桩时,采用两个夹具夹住钢板桩,夹具可采用10号槽钢制作(具体形式见以下示意图)。

钢板桩插打工艺流程:起吊→就位→打插→纠偏→继续打插

钢板桩采用单点起吊,吊点由钢丝绳长度确定。起吊垂直后进行喂桩,桩底轻轻落地后,控制桩顶倒向振动锤咬合口,振动锤开口咬合,液压夹紧,起吊提升,吊至打桩位置的导梁处。施工人员护桩,插桩。桩翼板相互贴紧,然后开锤起打,控制调整垂直度向下送桩。

桩送至设计标高后,振动锤咬口松开,复位,再移动锁口卡板,继续下一根桩的施工。

钢板桩采用逐块插打,插打次序从上游开始紧贴导梁向下游进行。

插打钢板桩时严格控制好桩的垂直度,尤其是第一根桩打入时加强定位和双向垂直度的检查(用两台经纬仪控制),必须保证位置正确,竖直下沉。

安装工艺流程:围檩(腰梁)托架安装→第一道钢支撑安装→围檩(腰梁)托架安装→第二道钢支撑安装

开槽挖土至支撑施工工作面下30cm后,焊接围檩托架,放置围檩,围檩位于桩顶下25cm处。测定出该道支撑两端接触点,量出两个相应接触点的支撑长度来校核地面上已拼装好的围檩。

钢支撑先借助20t汽车吊在地面上拼装出设计要求长度,再交由50t履带吊车吊装。先在围檩托架上固定一端,待另一端就位后在施焊固定。

所有节点构造均需按设计要求采用焊接并设置加筋板。

拆除工艺流程:支撑拆除顺序与安装顺序逆向进行。即拆除第二排支撑再拆除第一排支撑,先拆除内支撑再拆除围檩。

用50t履带式吊车吊住钢支撑,然后割除连接,吊出基坑。拆除两端向中间逐根进行。

拔桩在回填土至距路面1m左右进行。拔桩采取间隔拔桩,间距不小于2.0m,拔桩顺序与打桩顺序相反。

对拔桩后留下的桩孔,必须及时回填处理。回填的方法采用注入法。注入法所用材料1:1水泥砂浆,边拔边灌。

11.1施打前熟悉地下管线、构筑物的情况,认真放出准确的支护桩中线

11.2钢板桩的设置位置要符合设计要求,便于基础施工,即在基础最突出的边缘外留有支模、拆模的余地。

11.3基坑护壁钢板桩的平面布置形状应尽量平直整齐,避免不规则的转角,以便标准钢板桩的利用和支撑设置。各周边尺寸尽量符合板桩模数。

11.4整个基础施工期间,在挖土、吊运、扎钢筋、浇筑混凝土等施工作业中,严禁碰撞支撑,禁止任意拆除支撑,禁止在支撑上任意切割、电焊,也不应在支撑上搁置重物。

11.5起重机应随振动锤的启动而逐渐加荷,起吊力一般略小于减振器弹簧的压缩极限。

11.7对引拔阻力较大的钢板桩,采用间歇振动的方法,每次振动15min,振动锤连续不超过1.5h。

11.8钢板桩插入前涂刷黄油等减摩剂。

11.9对拔桩后留下的桩孔,必须及时回填处理。回填的方法采用填入法。填入法所用材料为中粗砂。

根据设计,本工程采用深井降水。井点设置在管槽两侧,共6口。其中观测井设置在D600雨水管线和D1000污水管线间,距D1000污水管线沟槽钢板桩边2.0m;其余5口井点均布置在DN1000污水管线左侧,距沟槽支护钢板桩4.0m,纵向间距15m。管井孔径为φ550mm,设计深度25m,滤管管径φ250mm,深度23m。单井出水量不小于50m3/h,承压水层应降至于管槽底部以下0.5m。

井点测量定位→挖井口→安护筒钻机就位→钻孔→回填井底砂垫层→吊放井管→回填井管与孔壁间的砾石过滤层→洗井→井管内下设水泵、安装抽水控制电路→试抽水降水井正常工作→降水完毕→封井

3.1平整场地:设备进场前进行清平场地。由于本工程钻机采用履带吊车吊装移动,为防止吊车破坏地表井室,井室应用钢板铺盖。

3.2定位:根据设计的井位及现场实际情况,准确定出各井位置,并做好标记。

3.3采用冲击钻成孔:孔径为550mm,用泥浆护壁,孔口设置护筒,以防孔口塌方,并在一侧设排泥沟、泥浆坑。

3.4成孔后立即清孔,并安装井管。井管下入后,井管的滤管部分应放置在含水层的适当范围内,并在井管与孔壁间填充砾石滤料。

3.5安装水泵前,用压缩空气洗井法清洗滤井,冲除尘渣,直到井管内排出的水由浑变清,达到正常出水量为止。

3.6水泵安装后,对水泵本身和控制系统作一次全面细致的检查,合格后进行试抽水,满足要求后转入正常工作。

3.7观测井中地下水位变化,作好详细记录。

3.8如抽水时出泥量很大,应停止抽水,防止地下产生流沙,而造成塌方。

4.1.1每成井施工完一口井即投入试运行一口,以便及时抽通水井,确保井的出水量。试运行之前,需测定各井口和地面标高、静止水位,然后开始试运行,以检查抽水设备、抽水与排水系统能否满足降水要求。

4.1.2安装前应对泵体和控制系统作一次全面细致的检查。检验电动机的旋转方向、各部位连接螺栓是否拧紧、润滑油是否足、电缆接头的封口有无松动、电缆线有无破损等情况,然后在地面转1m左右,如无问题,方可投入使用。潜水电动机、电缆及接头应有可靠绝缘,每台泵应配置一个控制开关。

4.1.3试运行抽水时间控制在3天,即每口井成结束后连续抽水3天,以检查出水量和出水质量:开泵30min后抽水含砂量应小于1/50000、长期运行抽水含砂量应小于1/100000,否则停抽处理,并采取相应施减少水中的含砂量。

4.2.1基坑内的降水井应在基坑开挖前进行,做到能及时降低基坑中的地下水位。

4.2.2坑内降水水井抽时,潜水泵的抽水间隔时间自短至长,每次抽水井内水抽干后,应立即停泵,对于出水量较大的井每天开泵的抽水的次数相应要增多。

4.2.3降水运行期间,现场实行24小时值班制,值班人员应认真做好各项质量记录,做到准确齐全。

4.2.4降水运行过程中对降水运行的记录,应及时分析整理,绘制各种必要图表,以合理指导降水工作,提高降水运行的效果。降水运行记录每天提交一份,对停抽的井应及时测量水位,每天1—2次。

4.2.5降水运行的注意事项

同时应做好基坑内的明排水准备工作,以防基坑开挖时遇降雨能及时将基坑内的积水抽干。降水运行阶段应经常检查水泵的工作状态,一旦发现不正常应及时调泵并修复。

降水运阶段应保证电源供给,如遇电网停电,需提前两个小时通知降水施工人员,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保证降水效果。

4.3.1维持期应对各降水井观测井的水位、水量进行同步监测。由于水泵出水量一定,因此不必在每口井安装水表,只须观测泵管出水的流速以确定出水量。

4.3.2降水维持期前应统测一次各降水井、观测井初始测水位,并复核设计中的初始水位计取值是否恰当;

4.3.3抽水开始后,在水位未达到设计降水深前,每天观测水位3次;

4.3.4当水位已趋于稳定切承压水头在基坑底以下1m,可每天观测一次;

4.3.5对水位、水量监测记录应及时整理;

4.3.6根据水位、水量观测记录,查明降水过程中的不正常状况及其产生的原因及时提出调整补充措施,以确保降水深度;

4.3.7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应及时观测基坑侧壁、基坑底部的渗水现场,并及时查明原因,及时采取工程措施。

4.4.1降水期间应对抽水设备和运行状况进行维护检查,以保证抽水设备的正常运行状况;

4.4.2抽水设备应定期保养,降水期间不得随意停抽,并有备用设备;

4.4.3注意降水井的保护,挖土时不得随意碰撞;

4.4.4注意保护井口,防止杂物掉入井内;

4.4.5应经常检查排水管,防止渗漏;

4.4.6保证现场不断电,保持正常降水。同时现场配备1台120KW发电机组,以免突然断电。

5.1基坑内井点应同时抽出,使水位差控制在要求范围内。

5.2加强水位监测,特别是靠近已有建(构)筑物的深井井点,当水位差过大时,应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如设置回灌井点等。

5.3防止排出的地下水回渗而渗入基坑。

5.4深井泵在运行时要注意检查电缆线是否和井壁相碰,以防磨损后破坏电缆引发安全事故。

5.5由于井管较长,挖土至一定深度后,井管应于附近或立柱等连接,予以固定。

5.6井管使用完毕应立即拔出。

5.7管井使用时,应经试抽水,检查出水情况是否正常,有无淤塞现象。

5.8管井回填遵循”以土还土、以砂还砂”原则,井管顶部以下2m深度内采取灌填混凝土振实回填。

管渠基础→管道安装→管道基础→闭水试验

槽底采用C15商品砼垫层,平基采用C30钢筋混凝土基础。垫层用平板振捣器振捣密实,平基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密实,平板振捣器平整。

①管道检验修补合格后,在槽上排管,经核对管节无误后即可下管。

②下管采用16t汽车吊。下管时采用分段下管,起重机距沟槽边大于1m。

③管节下入沟槽时,不得与槽壁支撑相互碰撞,沟内运管不得扰动天然地基。

下管从下游向上游操作。采用三点共弧法就位,管道中心线用经纬仪定出,翻出外边线,采取双线控制管道位置。

下管后,挂外边线控制直度,用水准仪跟测高程。管道吊下时,把胶圈套在插口头上,顺直不扭曲。对口插入承口时,两节管中心对直,缓缓插入。拉紧设备采用10t手板葫芦拉紧就位,使插口小台进入承口即可,为顺利进入,也可在胶圈上涂上润滑剂。就位后测其管顶高程(预留25mm左右的自沉量),依次类推。遇到井位处按井尺寸要求预留间距(注意在承口处预先挖凹槽)。

4、180°砂石基础:

采用级配砂石。砂石基础分两次铺填,先铺填管道砂石基础,待管道安装固定后再铺填周边砂石基础。

5.1回填土前采用闭水法进行严密性试验。

5.2试验管段按井距分隔,带井试验。在检查井砌筑好3天后,便开始闭水。

5.3管道闭水试验水头应符合下列规定:

当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不超过管顶内壁时,试验水头应以试验段上游管顶内壁加2m计;

当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超过管顶内壁时,试验水头应以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加2m计;

当计算出的试验水头小于10m,但已超过上游检查井井口时,试验水头应以上游检查井井口高度为准;

5.4试验按《给水排水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第10.3节方法进行,验收标准按《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执行。具体做法如下:

管道安装及检查井全部完成后即可进行闭水试验。

闭水试验的水位,应为试验段上游管道内顶以上2m,如上游管道内顶水位由于井室限制<2m(但不得<0.5m时,其允许渗水量可按:水位<2m的允许渗水量=√H/2×允许渗水量,H为上游管内顶至试验水位的高度(单位为m)。

闭水试验应在管道与检查井灌满水经过24小时后再进行。

对渗水量的测量时间≮30min。

实测渗水量按下式计算q=W/T•L。

q―实测渗水量(L/min•m)

T―观测时间(min)

下雨或槽底受水泡时,先回填到管顶以上一倍管以上的高度。管安装完毕尚未回填土时一旦遭到水泡,进行管中心线和管底高程复测和外观检查,如发现位移、漂浮、拔口现象,立即返工处理。在管道铺设过程中,若发现管道损坏,应将损坏的管道整根更换,重新铺设。

隐蔽工程完成并验收合格后,即可进行土方回填。管道周边及管顶50cm范围内的采用黄砂带水夯填。其余范围的土方采用机械回填、机械碾压夯实。

土方回填应注意以下几点:

1、回填时保证槽内无积水。

2、回填土的含水量要满足设计要求。

3、管道两侧的回填土层高差不得大于30cm。

4、管道两侧和管顶以上50cm范围内的回填土应用轻夯。

5、土层夯实,其压实系数不小于0.95。50cm之上压实度应满足路基回填要求。

1.1填筑路堤宜采用水平分层填筑法施工。即按照横断面全宽分成水平层次逐层向上填筑。每填一层,经压实符合规定要求之后,再填上一层。

1.2碾压前应保证路基平整,并用6~8t两轮光轮压路机预压整平。

1.3用10~18t振动式压路机碾压,分层填土虚铺厚度为30cm。

1.4压路机碾压路基时应按下列规定进行:

1.4.1碾压前应对填土层的松铺厚度、平整度和含水量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碾压。

1.4.2每层碾压遍数应根据设计要求的密实度,回填土土质及压路机压实功能等因素,在现场试压取得数据后确定不能少于4~8遍,要求轮迹重叠1/3~1/2轮宽,碾压无明显轮迹,同时土壤密实度要达到质量标准方可进行上一层土的摊铺。如果未达到质量标准,则增加碾压遍数直至合乎标准为止。

1.4.3路基填土压实采用振动压路机进行。使用振动压路机碾压时,第一遍应不振动而静压,宜先慢后快,由弱至强振动。

1.4.4各种压路机的碾压行驶速度开始时宜用慢速,最大速度不宜超过4km/h,碾压时直线段由两边向中间,小半径曲线段由内侧向外侧,给合进退式进行;横向接头对振动压路机一般重叠0.4~0.5m,应达到无漏压、无死角,确保碾压均匀。对于大型压路机碾压不到的地方住宅楼项目屋面工程施工方案(芙蓉奖评审重要部位),采用手扶振动压路机或平板振动器进行压实。

1.5摊铺时现场测定回填土含水量,将含水量控制在最佳含水量的±2%范围内,过干的洒水,过湿的晾晒后方可用于摊铺。

1.6回填土土质不同时,要分段分层填筑,不得混填,透水性差的土壤如粘土等填在下层时,其表面应做成4%的双向横坡,以便将来自上层填土的水分排出;同一层次不同土类填筑时,做成斜面或错台相接的形式,以免产生不均匀变形,并将透水性差的土壤填在斜面或错台的下部。

1.7地下管线或构筑物顶部50cm范围以内,宜用人工夯实。

1.8路床0~80cm以内密实度要求达到95%以上,路床80cm以下密实度要求大于90%,人行道路床密实度要求大于85%。

1.9在圬工强度达到90%以上方可分层填筑,以确保路基稳定性。

1.10路堤边缘往往压不到,故在两侧加度40~50cm主体施工组织设计(锦都),压实工作完成后再按设计宽度和坡度予以修齐整平。

1.11当路基填方高程已达到设计标高时,对路基进行测试,按规定填写检验与质量评定表,报业主和监理,经验收后方可进入下一工序。

1.12路基土石方密实度标准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