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及井场改造工程(土建)施工方案

道路及井场改造工程(土建)施工方案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295.23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道路及井场改造工程(土建)施工方案

1.1本工程为海边井场的井台及道路改造工程,由于临近冬季温度逐渐降低,对混凝土施工存在一定困难,且在海边施工,受海水潮汐影响较大。

1.2.2埕134井台改造原井台三边共112米,修复硬化井台损毁路面

基础模板、基础砼、挡墙模板、挡墙砼、变形缝、基槽回填、碎石垫层、浆砌石片、护坡、灰土、砼路面、标志杆

建设三路基坑开挖与支撑施工方案基础模板、基础砼、挡墙模板、挡墙砼、变形缝、基槽回填、碎石垫层、浆砌石片、护坡、灰土、砼路面、标志杆

基础模板、基础砼、挡墙模板、挡墙砼、变形缝、基槽回填、碎石垫层、浆砌石片

2.1监理工作总程序(一、二)

2.2施工阶段监理工作流程图

2.3保修阶段监理工作流程图

2.4工程质量控制流程图

2.5工程进度控制流程图

2.6工程投资控制流程图

2.7施工组织设计签认程序图

2.9施工测量定位控制程序图

2.10原材料、构配件及设备质量签认流程

2.11工程隐检、预检及分部分项工程验收程序

2.12工程停工、复工程序

2.13单位工程竣工验收程序图

2.14工程变更控制程序图

2.15工程计量与支付程序图

2.16信息管理控制流程图

2.17HSE管理控制程序

2.1监理工作总程序图(一)

2.2施工阶段监理流程图

2.3工程质量控制工作流程

2.4工程进度控制流程图

2.5工程投资控制流程图

2.6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审批程序

2.7开工申请签认程序

2.8工程测量放线签认程序

2.9原材料、构配件及设备质量签认流程

原材料构配件、设备备不能进入现场

2.10工程隐检、预检及分部分项工程验收程序

2.11工程停工、复工程序

2.12单位工程竣工验收程序

2.13工程变更控制程序图

2.14工程计量与支付控制程序图

2.15信息管理控制流程图

2.16HSE管理控制程序

3.1.1.1一般规定

3.1.1.1.1土方开挖前检查定位放线。验线时,首先要检查定位依据的正确性和定位条件的几何尺寸;再检查建筑物控制网,建筑物尺寸以及轴线间距;最后要检查各轴线,特别是主轴线的控制桩(引桩)桩位是否准确和稳定。检验合格后,签证认可,方可破土动工。

3.1.1.1.2施工过程应检查平面位置,水平标高,边坡坡度等,并随时观察、观测周围的环境变化。

3.1.1.1.3根据施工现场的土的类别,挖方的放坡系数应符合国家关于“建筑工程预算工程量计算规则”的规定。

3.1.1.2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3.1.1.2.1基底超挖:开挖基坑或基槽不得超过基底标高;

3.1.1.2.2基底未做保护:基坑开挖后,应减少对基土的扰动。如基础不能及时施工时,应在基底标高以上留200mm厚土层,待做基础时再挖,并进行人工清槽。

3.1.1.2.3开挖尺寸不足:基坑底部的开挖宽度,除结构宽度处,应根据施工需要增加工作面的宽度;

3.1.1.2.4基坑边坡不平不直,基底不平:加强检查,随挖随修,并要认真验收。

3.1.2.1质量标准:

3.1.2.1.2填方土料应按设计要求验收后方可填入。

3.1.2.1.3填方施工过程中应检查排水措施、每层填筑厚度、含水量控制、压实程度。填筑厚度及压实遍数应根据土质、压实系数及所用机具确定。如无实验依据,应符合下列表列的规定:

3.1.2.1.4填方施工结束后,应检查标高、边坡坡度、压实程度等,检验应符合填土工程质量检验标准的规定(下表列):

3.1.2.2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3.1.2.2.1回填土下沉:因虚铺土超过规定厚度或夯实不够,甚至漏夯。坑底杂物或落土清理不干净,这些问题应在施工中认真执行规范规定,发现后及时纠正。

3.1.2.2.2回填土夯压不密实:应分析原因,换土重夯。

3.2.1.1一般规定:

3.2.1.1.1模板及其支架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别、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等条件进行设计。

3.2.1.1.2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对模板工程进行验收。模板安装及混凝土浇筑时,应对模板及观察和维护。发生异常情况时,应按施工技术方案及时进行处理。

3.2.1.2模板安装

3.2.1.2.1一般项目

模板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

(1)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应浇水润湿,但模内不应有积水。

(2)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隔离剂,但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能或妨碍装饰工程施工的隔离剂。

(3)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检验方法:观察

3.2.1.2.2用作模板的材料等应平整光洁,不得产生影响构件质量的下沉、裂缝、起砂或起鼓。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

3.2.1.3模板拆除

3.2.1.3.1一般规定

(1)侧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

(2)模板拆除时,不应形成冲击荷载,拆除模板和支架宜散堆放并及时清运。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

3.2.2.1.1主控项目

水泥进场时对其品种、级别、包装、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它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的规定。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一个月)时,应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结果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水泥。

检查数量: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等级、同一品种、同一批号且连续出场的水泥,袋装不超过200吨,每批抽样不少于一次。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出厂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3.2.2.2.2一般项目

(1)混凝土中掺用矿物掺合料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等的规定,矿物掺合料的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出厂合格证和产品的进场复验报告。

(2)普通混凝土所用做粗、细骨料的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或检验方法》JGJ53、《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或检验方法》JGJ52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进场复验报告

注:①混凝土的粗骨料最大颗粒粒径不得超过构件截面最小尺寸的1/4,且不得超过钢筋最小净间距的3/4。②对混凝土实心板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板厚的1/3,且不得超过40mm。

(3)拌制混凝土宜采用饮用水,当采用其他水源时,水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拌和用水标准》JGJ63的规定。

检查数量:同一水泥检查不应少于一次

检验方法:检查水质试验报告

3.2.2.3配合比设计

3.2.2.3.1主控项目

混凝土应按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的有关规定,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耐久性和工作性等要求进行配合比设计,对各特殊要求的混凝土其配合比设计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专门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配合比设计资料

3.2.2.3.2一般项目

(1)首次使用的配合比应做开盘鉴定,其工作性应满足设计配合比要求。开始生产时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作为验证配合比的依据。

检验方法:检查开盘鉴定资料和试件强度试验报告

(2)混凝土搅拌前,应测定砂、石含水率,并根据测试结果调整材料用量,提出施工配合比。

检查数量:每工作班检查一次

检验方法:检查含水率测试结果和施工配合比通知单

3.2.2.4混凝土施工

3.2.2.4.1主控项目

(1)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用于检查结构构件的试件,应在浇筑混凝土的地点随机抽取,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A.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B.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C.每次取样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及试件强度试验报告

(2)混凝土原材料每盘称量的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3.2.2.5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同一施工段的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并应在底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上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当底层混凝土初凝后浇筑上一层混凝土时,应按施工技术方案中对施工缝的要求进行处理。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施工记录

3.2.2.5.1一般项目

(1)施工缝的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前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确定。施工缝的处理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施工记录。

(2)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按施工技术方案及时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A.应在浇筑完毕后的12h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

B.混凝土浇水养护的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天。

C.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混凝土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

D.采用塑料布履盖养护的混凝土,其敞露的全部表面应履盖严密,并应保持塑料布内有结凝水。

E.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2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施工记录

3.2.3现浇结构分项工程

3.2.3.1一般规定

(1)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缺陷应由监理(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等各方根据其对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影响的严重程度,按下表确定。

混凝土表面缺少水泥砂浆石子外露

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蜂窝

混凝土中孔穴深度和长度均超过保护层厚度

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孔洞

混凝土中夹有杂物深度超过保护层厚度

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夹渣

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疏松

缝隙从混凝土表面延伸至混凝土内部

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影响结构性能或使用功能的裂缝

其它部位有少量不影响结构性能或使用功能的裂缝

构件连结处混凝土缺陷及连结钢筋、构件松动

连接部位有影响结构传力性能的缺陷

连接部位有基本不影响传力性能的缺陷

缺棱掉角、棱角不直、翘曲不平,飞边凸筋等

清水混凝土构件有影响使用功能可装饰效果的外形缺陷

其他混凝土构件有不影响使用功能或装饰效果的外形缺陷

构件表面麻面、掉皮、起砂、沾污等

具有重要装饰效果的清水混凝土构件有外表缺陷

其他混凝土构件有不影响使用功能的外形缺陷

(2)现浇结构拆模后,应由监理(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对外观质量和尺寸偏差进行检查,作出记录,并应及时按施工技术方案对缺陷进行处理。

3.2.3.2外观质量

3.2.3.2.1主控项目

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对已经出现严重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监理(建设)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技术处理方案

3.2.3.2.2一般项目

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宜有一般缺陷,对已经出现的一般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按技术处理方案进行正理,并重新检查验收。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技术处理方案

3.2.3.3尺寸偏差

3.2.3.3.1主控项目

现浇结构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和使用的尺寸偏差,混凝土设备基础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和设备安装的尺寸偏差。对超过尺寸允许偏差且影响结构性能和安装、使用功能的部位,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监理(建设)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技术处理方案

3.2.3.3.2一般项目

现浇结构的尺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3.2.4混凝土外观质量问题

3.2.4.1蜂窝:(1)配合比计量不准,砂石级配不好;(2)搅拌不匀;(3)模板漏浆;(4)振捣有够或漏振;(5)一次浇捣混凝土太厚,分层不清,混凝土交接不清,振捣质量无法掌握;(6)自由倾落高度超过规定,混凝土离析,石子赶堆;(7)振捣器损坏或临时断电造成漏振;(8)振捣手少、振点少、振捣不到位。

3.2.4.2麻面:(1)同“蜂窝”原因;(2)模板清理不净或拆模过早,模板粘连;(3)脱膜剂涂刷不匀或漏刷;(4)木模未浇水润湿,混凝土表面脱水、超粘;(5)浇筑时间过长,模板上抹灰过多不及时清理,造成面层不密实;(6)振捣时间不充分,气泡未排除。

3.2.4.3孔洞:(1)同“蜂窝”原因;(2)钢筋太密,混凝土骨料太粗,不易下灰,不易振捣;(3)洞口中、坑底模板无排气口,混凝土内有气囊。

3.2.4.4露筋:(1)同“蜂窝”原因;(2)钢筋骨架加工不准,顶贴模板;(3)缺保护层垫块;(4)钢筋过密;(5)无钢筋定位措施,钢筋位移贴模。

3.2.4.5烂板:(1)模板板部缝隙堵塞不严,漏浆;(2)浇筑有未下同混凝土成份相同的无石子砂浆;(3)混凝土和易性差,水灰比过大石子沉底;(4)浇筑高度过高,混凝土集中一处下料,混凝土离析或石子赶堆;(5)振捣不实;

3.2.4.6模内清理不干净,湿润不好。

3.2.4.6缺棱掉角:(1)模板设计未考虑防止拆模掉角因素;(2)木模未提前润湿,浇筑后木模膨胀造成混凝土角拉裂;(3)模板缝不严,漏浆;(4)模板未涂刷隔离剂或涂刷不佳,造成拆模粘连;(5)拆模过猛,拆模方法及程序不当;(6)养护不好。

3.2.4.7洞口变形:(1)模内顶撑间距太大,断面太小;(2)模内无斜撑,刚度不足,不能保持方正;(3)混凝土不对称浇筑将模挤偏;(4)洞口模板与主体模板固定不好,造成相对位移。

3.2.4.8错台:(1)放线误差过大;(2)模板位移变型,支模时无顺直找正措施。

3.2.4.9裂缝:(1)水灰比过大,表面产生气孔、龟裂;(2)水泥用量过大,收缩裂纹;(3)养护不好或不及时,表面脱水,干缩裂缝;(4)坍落度太大,浇筑过高过厚,素浆上浮表面龟裂;(5)拆模过早,用力不当将混凝土撬裂;(6)混凝土表面抹压不实;(7)钢筋保护层太薄,顺筋而裂;(8)缺箍筋、温度筋使混凝土开裂;(9)洞口拐角等应力集中处无加强钢筋;(10)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及裂缝特征见表。

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及特征

酒店 施工方案1.水泥凝结(时间)不正常

面积较大混凝土凝结初期出现不规则裂缝、放射形网状裂纹。

3.混凝土凝结时浮浆及下沉

混凝土表面出现不规则网状干裂

浇筑两三个月后逐渐出现及发展,在窗口及梁柱端角出现裂纹,在细长梁、楼板、墙等处出现等距离垂直裂缝。

从混凝土内部爆裂GB/T 39793.1-2020 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指南 基础方法 第1部分:大气污染虚拟治理成本法.pdf,潮湿地方较多。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