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m梁支架现浇施工方案

32m梁支架现浇施工方案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2.67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32m梁支架现浇施工方案

32m梁支架现浇施工方案

第一节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说明

1、国家有关方针政策,以及国家和铁道部有关标准和规范。

游泳池防水施工方案2、铁道部《关于新建长沙至昆明铁路客运专线初步设计的批复》(铁鉴函〔2010〕769号)。

3、铁道部《客运专施工组织设计指南》(铁建设〔2009〕226号)。

5、铁道部与地方政府对铁路建设的商谈纪要及实施协议等。

6、沪昆客专湖南公司关于项目建设管理的文件。

7、长昆(湖南)段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

7、铁道部《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11、为完成本单位工程拟投入的施工管理、专业技术人员、机械设备等资源。

12、我单位拥有的科技成果、工法成果、机械设备状况、施工技术与管理水平。

1、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量

1)质量要求高:本标段设计时速350km/h,箱梁砼耐久性要求高。

2)本工程桥梁所采用的整孔箱梁体积大、重量大、质量要求高。

3)本工程位于怀化、溆浦县境内,施工场地为谷地、丘陵,设备及大型车辆进出场困难;同时有夸稻田、公路情况,施工临时防护设施搭设要求高,施工安全防护困难。

山区有霜冻和积雪现象,多年平均湿度80%;年最大降雨量为1352.8mm;丰水期从5月至7月,多有洪涝灾害发生,年平均降雨量为1360mm。累年平均风速1.74m/s,历年最大风速20.7m/s。

桥址区地层表覆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细角砾土、细圆砾土、卵石土、上更新统坡残积细角砾土、碎石土及下伏震旦系下统洪江组砂质板岩、江口组砂质板岩、构造带角砾岩承载力300Kpa。

在箱梁结构两侧腹板上设置直径为100mm的通风孔,通风孔距梁底距离为1.9m,间距2m。通风孔应保证与预应力钢筋的保护层大于1倍管道直径,在通风孔处增设直径为170mm的螺旋筋。

桥梁上设置泄水管,梁端设置防水伸缩装置。

在箱梁底板沿纵向设置间距不大于4m,外径90mm的泄水管,在灌注梁底混凝土时应在底板上表面根据泄水孔的位置设置一定的汇水坡,避免箱内的积水。

支架法施工简支箱梁施工工艺流程为:

支架现浇简支箱梁施工计划于2012年3月7日正式开工,到2013年3月16日完工。总工期共375天,支架安装和第一孔浇筑60天,其余各跨按30天每跨安排。32m简支梁从11#墩向0#台浇筑。

注:根据支架模板施工周期安排,首孔梁支架拼装时间及施工时间为20天,下一孔支架可先拼装,安装底模,箱梁外侧模及内模循环每孔梁周期为15天。

第四节、劳动力组织安排

现场管理总体组织机构见图。

设置架子队队长1人,副队长1人,技术负责1人。技术员2人,质量员1人,试验员3人。安全员2人;库管员2人,领工员2人,模板工25人,钢筋工40人,砼工35人,电工2人,电焊工5人,杂工35人,架子工20人,

第五、主要设备及材料计划

根据施工总体计划安排,按照合理安排,满足需要的原则,计划上场机械设备如表:

第六节现浇总体施工方案与支架设置

32m主梁采用支架法现浇施工,施工时先首先进行支架基础与支架结构的设计与施工,箱梁跨度为32.7m,所以拟在每跨设4排钢管支墩,钢管支墩基础采用条形基础结构尺寸(2.2m×1.1m×10.6m),基础设计形式见图。在承台上面对应钢管支墩位置预埋2cm厚钢板及高强螺栓(临时墩上预埋件),使钢管柱与底部基础连接稳固;钢管立柱顶部安装30cm落梁装置(砂箱)并在砂箱顶部设横向3根40b工字钢,上部设纵向贝雷架,贝雷架上铺设I20工字钢次梁间距0.75m作为底模系统。

根据施工图纸及地质资料,结合现场自然地貌情况,采用条形基础进行地基处理,条形基础结构尺寸(2.2m×1.1m×10.6m)在基础顶面埋设柱脚预埋件或植筋以固定立柱,混凝土标号C30。在基础处理现场要注意地表抽水、清淤,工程进行的同时,还应注意桥位的排水,以免对基础及桩的影响。

2.2、钢管桩立柱支架

2.2.2.支架通过承台预埋螺栓与柱脚连接。螺栓采用M24高强螺栓,埋深40d,临时墩上直接埋设预埋件。

2.2.3.钢管顶设桩帽,保证钢板平面高差不超过2mm,钢板上部并排安放两根横向的H型钢;并在钢管柱顶与H型钢间安装砂箱保证底模调平及拆除模板。

2.2.4.贝雷架在现场进行组拼,用吊车逐跨安装,安装时贝雷支架在地面上拼装成9m一节,然后再吊到支架上进行接长。

2.2.5.贝雷架安装完成后,由于箱梁有纵坡,工字钢与贝雷架连接处顺桥向会形成间隙,应在下面塞满钢板,焊接固定,保证贝雷架为面受力。

2.2.6.贝雷桁片沿纵桥向布设好后,横桥向安装I20工字钢,然后铺设底模系统。

2.2.7.底模系统包括面板、钢板加劲肋、槽钢加劲肋、丝杠千斤顶等结构。面板采用8mm钢板,钢板加劲肋采用10×80mm钢板,槽钢采用[14b型槽钢,千斤顶参数:工作状态高度为420mm、承载力20t、行程120mm、外径80mm、自重15kg。

2.2.8.千斤顶与上下构件连接方式,上部顶在底模槽钢上,下部与工字钢采用螺栓连接,螺栓为M16,在支撑底板四角布设。

2.3.1、支座预压目的

支架安装完成后,在箱梁施工前为确保支架施工使用安全需对支架进行压载试验,其目的如下:

为保证施工安全、提高现浇梁质量,在箱梁支架搭设完毕、箱梁底模铺好后,对支架进行预压。预压目的一是检验支架及基础承载力是否满足受力要求;二是是消除支架及地基的非弹性变形,三是得到支架的弹性变形值作为施工预留拱度的依据,同时测出地基沉降,为采用同类型的桥梁施工提供经验数据。

2.3.2支架预压方法:

预压重量为设计荷载(箱梁自重、内外模板重量及施工荷载之和)的120%。加载时按照设计荷载的30%、60%、100%、120%、分四级加载,测出各测点加载前后的高程。加载120%后所测数据与加载前所测数据支架日沉降量小于2.0mm(不含测量误差)时,表明地基及支架已基本沉降到位,可进行卸载,再分别按加载级别卸载,并分别测出每级荷载下各测点的高程值。

预压加载使用砂袋的方式、用吊车吊至拼装好的箱梁底模上,在中间部分及两边堆放砂袋,在加载的过程中要分层码放,均匀加载。加载中由技术人员现场控制加载重量和位置,避免出现大的误差。

2.3.2.1具体预压方案如下:

2.3.2.1.1、铺设箱梁底模板及外侧模板

铺设好箱梁底模板,将底模板顶面标高尽量调整到箱梁底设计标高,然后进行外侧模板的安装,同时加强对模板下各层支架的检查,确保支架底传递荷载的支架与支架之间、支架与贝雷之间、支架与模板之间各相邻面接触紧密,无明显缝隙。

2.3.2.1.2、布置测量标高点

为了解支架沉降情况,在加载预压之前测出各测量控制点标高,测量控制点按顺桥向底模底每排钢管柱布置一排,支架混凝土基础布置一排,每排4个点。在加载30%、60%、100%、120%后每天上下午均要复测各控制点标高一次,如果加载120%后所测数据与加载前所测数据支架日沉降量小于2.0mm(不含测量误差)时,表明地基及支架已基本沉降到位,可进行卸载,否则还须持荷进行预压,直到地基及支架沉降符合以上要求为止。

2.3.2.1.3、加载荷重计算及加载方法

本工程箱梁为等截面砂袋的方式加载的方法进行预压。

加载荷重计算,根据箱梁各部分受力的不同,因此要分块计算箱梁的荷载分布,箱梁分块如下:

由于底模、侧模安装完成后,不安装内模,即进行预压,所以箱梁加载荷载确定为梁体砼的重量×1.2。

箱梁各部分荷载计算如下:

端头处1.5m宽度段底板断面:

砼重量G下=3.944×1.5×2.6×1.2=18.458t;

G上=2.356×1.5×2.6×1.2=11.026t

混凝土重量为G上=1.881×2.6×23.6×1.2=138.502t;

G下=1.534×2.6×23.6×1.2=112.952t。

变坡段底板厚度为0.7~0.28m

砼重量为G上=2.119×2.6×3=16.528t;

G下=2.739×2.6×3=21.364t。

标准断面处腹板单侧断面图

标准断面腹板处的砼重量为:1.751×2.6×23.6×1.2=128.856t。

腹板处仅考虑砼的重量,用钢筋加载30%,其余用砂袋加载。

1.5m段处的腹板砼重量

端头腹板处的砼重量为:3.451×1×2.6×1.5×1.2=16.151t;

腹板处仅考虑砼的重量,用钢筋加载30%,其余用砂袋加载。

渐变段,取端头和标准断的平均值,即(3.451+1.75)/2×1.15×2.6×1.2×3=27.992t。

翼板处的砼重量为:0.313×1.2×2.6×32.6=31.836t;0.702×1.2×2.6×32.6=74.402t。

箱梁总重为:324×2.6=843t,预压时取1.2的系数,

即1.2×843=1017t,预压荷载按1017t控制。

荷载用砂袋加载,即1017t,需要砂的断面S2为:

S2=1100/(1.4×32)=25.14m2

需要1000kg的砂袋数量

n2=1017/1=1017(个)

支架预拱度理论计算与设置

支架卸载后由上部构造自重及活载一半产生的竖向挠度

支架在荷载作用下的弹性压缩

通过计算纵梁挠度和立柱压缩值得出

支架在荷载作用下的非弹性压缩

主要据底模测量情况得出

支架基底在荷载作用下的非弹性沉陷

以桥位地质及地基受力情况计算

f=f1+f2+f3+f4

2.3.3测量方法:在底模和基础顶面设置测点,测出加载前的高程值,然后在每次加载、卸载时测量各测点的高程,根据测得数据进行计算,得出各对应情况下的数值并和计算值进行对照、分析,并据之对立模标高进行调整。

为了解支架沉降情况,在加载预压之前测出各测量控制点标高,测量控制点按顺桥向底模底每排钢管柱布置一排,支架混凝土基础布置一排,每排4个点。在加载30%、60%、100%、120%后每天上下午均要复测各控制点标高一次,如果加载120%后所测数据与加载前所测数据支架日沉降量小于2.0mm(不含测量误差)时,表明地基及支架已基本沉降到位,可进行卸载,否则还须持荷进行预压,直到地基及支架沉降符合以上要求为止。

预压完成后要根据预压成果重新调整底模及侧模并设置预拱度,准备绑扎箱梁钢筋。

2.4、模板和支架的拆除

拆除时梁体的强度须达到梁体设计强度的80%以上,进行张拉完成后方可实施。施工中留有专门试件,由试压值来确定拆模时间。

脱模时,先脱跨中内模,再脱侧、底模,然后脱两边侧、底模即先跨中后支座;先侧模,后底模。支架拆除时在高度上尽量同步进行,即将工作面安排在同一高度面上,支架拆除设专人指挥,施工人员统一有序进行,施工前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并配好相应的安全防护用品。

侧模拆除后利用滑道前移至下一跨,底模拆除后分节横移出箱梁底部,然后用吊机吊出,汽车运至第三跨现浇支架上。内模拆后仅在箱梁内收拢,下一跨模腹板钢筋绑扎完成之后再移至下一跨拼装。

模板拆除吊至存放地点后,用铲刀、湿布进行清理。支模前刷脱模剂。模板有损坏的地方及时进行修理,以保证使用质量。

模板拆除后,及时进行板面清理,涂刷隔离剂,防止粘结灰浆。

计算见附件《现浇支架计算单》

第七节箱梁模板工程施工

为保证现浇箱梁的外观质量光洁度、表面平整度和线形,本工程投入的模板根据桥梁图纸制作相应的形式,箱梁外侧模、底模采用整体定型钢模,内模、端头初步考虑采用拼装钢模。由于采用现浇支架施工的桥梁一般墩高都在6m以上,故使用吊车进行模板吊装和拆除作业。模板采用大块钢模板,采用汽车吊提升到支架上,人工配合安装。

表13模型加工、安装工艺标准

底模板中心线与设计位置偏差

桥面板中心线与设计位置偏差

腹板中心线与设计位置偏差

底模按梁底面形状分块设计,以方便吊装与拆除、便于定位和控制线形为标准。拟定标准长度以3m左右为宜。底模构造如图:

现浇梁底模在支架分配横梁上拼装,在拼装模板前对垫石高程进行测量,对于不符合设计和规范的垫石先处理合格,然后安装支座。在墩台顶面上标出梁体的中心线和端线,把底模按中心线和端线固定在横梁上。根据预压后确定的立模标高,通过调节钢管排架顶部的承托将底模的高程误差控制在2mm以内。

外侧模设计同样既要考虑方便吊装与拆除,还要考虑便于定位和控制线形,也要考虑减少接缝提高表面质量。分块长度除梁端部分根据梁体外侧线形做适当调整外,其余部分统一成一种长度,以方便操作。外侧模结构如图:

外侧模吊装就位时,由于模板较大不易对位。根据经验,采取先使用千斤顶和倒链调整其纵横向位置,然后用倒链、模板支撑杆件和底部螺栓调整其高度和垂直度。

模板位置和垂直度调整好后,将各片外模之间用螺栓连成整体,使各模板接缝紧固密贴。所有模板接缝均设特制密封耐油橡胶条,防止浇筑混凝土时漏浆。在模板接缝的不平整度超过1mm时,用腻子找平后进行磨光处理,使其光滑平整,保证混凝土外观质量。

内模由钢模板与型钢框架组合而成。内模钢模板与框架间用螺栓相连,钢模板间用螺栓联接。为保证内模拼装尺寸准确、连接紧密,各分节的钢模板与单片型钢框架加工好后,依照内模安装图将内模的各片框架摆放在硬化的地面上,将每分节的两片型钢框架相连形成一个整体,调整各片型钢框架的高度和垂直度,使型钢框架在水平和竖直方向位置正确,使安装钢模板时钢模板与型钢框架之间的螺栓孔、各节钢模板之间的螺栓孔能准确对位。

内模各节组装调整好后,用吊车将其吊入已绑好的底腹板钢筋笼内,用锥形钢支撑将内模型钢框架支撑在底模上。内外模之间用φ18拉筋连接固定。为方便灌注混凝土时下料至底板,在内模顶板中间处留出30×30cm的窗口,窗口间距2.5m左右。

端头模预应力锚垫板的位置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张拉力能否准确建立,因此,为保证质量,端头模在工厂加工。

为控制端头模的变形、提高端头模的周转使用率,端头采用在型钢框架上焊6mm钢板的设计方法。为方便装拆作业,尽量减少分块数量。

端头处的内外模固定前,将端头模与端头处的内外模一起固定,以便调整相互之间的位置,使彼此之间互相密贴。端头模与内外模之间由螺栓连接。安装端头模前,先将预应力锚垫板牢固安装在端头模上。

当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60%以上时,可拆除端模,

对于承受梁体大部分重量的底模安徽省安庆市某静力压入沉桩法打桩施工组织设计,须待梁体混凝土达到设

计规定的80%强度和弹性模量后并进行初张拉后,才能拆除。

拆模时间除符合以上要求外,还应考虑拆模时混凝土的温

度不能过高,以免混凝土接触空气时降温过快而开裂,更不能在此时浇注凉水养护,混凝土内部开始降温以前以及混凝土内部温度最高时不得拆模。当梁体或其内部混凝土与表层混凝土之间的温差、表层混凝土与环境之间的温差大于15℃时不能拆模。大风或气温急剧变化时不能拆模。在寒冷季节,环境温度低于0℃不能拆模。在炎热和大风干燥季节,应逐段拆模、边拆边遮盖。

2.2.1、拆外侧模步骤

逐段松开内外模拉筋,连接好外模保险绳和起吊钢丝绳,逐段解开外模拼接螺栓,调整外模升降螺栓降低外模,取出外模背楞楔块,将外模逐节吊离支架。

拆除外模时从两端向中间拆,一次拆除一节外模,以保证安全。拆除时由专人负责指挥协调,严格执行起重操作规程,在拆模前先装安全绳,除要拆的模板外严禁拆除不拆模板上的各种螺栓和安全绳。

2.2.2、拆内模步骤

松开内外模拉筋,卸下内模横撑,拆除内模框架,从下向上顺序拆除内模腹板、顶板的模板。拆除时亦从两端向中间拆。拆除的模板按顺序连接成待用状态,以备下一片梁使用。拆除时DB34/T 2291-2015 小型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施工人员站在要拆模板的外侧,严禁站在内侧,以保证安全。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