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州红十字会备灾救灾中心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楚雄州红十字会备灾救灾中心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478.72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楚雄州红十字会备灾救灾中心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一)、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

楚雄州红十字会备灾救灾中心建设工程施工图纸;

楚雄州红十字会备灾救灾中心建设工程施工招标文件;

3、根据建设、设计、施工投标各方进行的图纸答疑纪要。

YB/T 4769-2019 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新能源汽车用无取向电工钢.pdf4、根据国家现行规范、规程、标准(2001年验收标准)。

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遵循我公司“建精品工程,树质量丰碑”的质量方针。积极响应招标文件精神,体现设计思想及业主意图。结合本工程的性质、规模和各种客观条件,从经济和技术统一的全局出发,对各种问题通盘加以考虑,做出科学的、合理的全面部署。

针对本工程具体情况,合理安排施工进度,认真优选施工方案,降低成本、充分利用施工机械及设备装置,组织好劳动力、机具、材料、构件和半成品的供应;针对工程实际情况,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对现场道路、运输、水电供应、仓库和生产、生活临时设施作出规划和安排,使施工活动有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确保优质、低耗、高速度地完成本工程。

1、建设单位:楚雄彝族自治州红十字会。

2、建设地点:楚雄市万家坝马家坝村。

3、本工程建设内容:新建6层框架结构备灾救灾中心综合楼一幢;现浇混凝土挡墙工程;场地土石方回填平整工程;新建值班室工程;新建停车场工程;绿化工程;场内硬地工程。

(一)、项目组织结构及职责分工

本工程结构质量、装修标准高,总工期共210天,为了保证基础、主体、装修均尽可能有充裕的时间施工.保质如期完成施工任务,施工部署原则如下:

采用主体和安装、主体和装修、安装和装修的立体交叉施工。

2.施工顺序上部署原则

按照先地下,后地上,先主体,后装修,以土建为主,专业配合的总施工顺序原则进行部署。

场地周围设2m高围墙,在场地一侧设置大门,并硬化道路(采用100厚c15混凝土进行硬化)。

临时办公室设置在场地围墙处,分别为监理、甲方、项目部管理人员办公室、西侧围墙设置厕所,西南处设置食堂,清除地面障碍物,平整场地,设置测量控制网及水准基点,对工程进行定位放线。安排劳动力、施工机械及材料等进场。

设置建筑生产用水、生活用水,均采用消防供水,管径采用DN100镀锌钢管。支管采用DN75镀锌钢管,现场设一个消防栓,管径DN45。参照施工机械的选配数量及分阶段使用情况,施工时的最大用电量需要250kW,能满足施工用电要求。

新建备灾救灾中心综合楼一幢

1制定施工技术方案的原则

根据本工程的结构特点、质量、工期等方面的要求,只有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科技的应用,才能实现优质、快速的承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根据本工程的具体情况,我公司将采用以下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达到为业主降低工程造价,为施工单位降低工程成本的目的。

二、粗直径钢筋连接技术:水平钢筋闪光对焊或窄间隙焊,即可节约钢材,又可保证质量。

三、现代化管理与计算机:现场配备1台计算机,使用既懂微机又懂工程的技术人员操作,完全实现工程进度微机跟踪管理,在资料管理、预决算、竣工文件等方面全面实现微机化负责各种施工技术资料的汇总、整理、立案、建档工作和各种技术数据的分析工作,做到现场管理标准化、规范化。

四、楼面轴线传递采用激光铝垂仪精确控制轴线。

总体组织施工以土建为主,给排水、建筑电气、消防、通风设备安装配合施工。

整体工程分结构施工工期、设备安装和装饰施工工期;设备调试施工工期。按分部控制工期,通过平衡协调和调度,确保按计划工期组织施工。

本工程工期以土建为主要进度控制,中间插入其余分部、分项工程,确保施工总进度按计划完成。

根据本工程的地理位置、周边环境以及现场勘查资料,本着实现科学合理、经济适用的原则,对现场实行标准化管理。

具体布置详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3.1施工现场临时道路

场内道路:进入施工现场后,办公区与材料堆放区、机械放置区,用砼浇筑一条4.0m宽的运输道路。在运输前,应将施工用水、用电、排水等管线预先开挖,埋设到位。(具体详施工平面总布置图)

二、施工电源由建设单位提供,直接引入施工临时配电房。

三、在临时配电房处设一组接地电阻小于4欧姆的发电机保护接地装置,专用接零保护线和发电机、配电柜外壳接地应与发电机保护接地连接在一起。在配电线路的中间处和末端处做重要接地,接地电阻≤10欧姆。

施工用水采用现场现有的DN50供水管,供水管道沿现场周边布置,以满足施工用水的需求。

采用先进的网络进度计划,微机跟踪管理工程进度,从而达到各分部分项工期控制点要求,在210天完成业主要求的整个施工任务。

(2)质量指标及奖惩:

采用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对施工质量进行系统控制,严格执行公司质量标准进行管理,全方位加强管理工作,保证工程质量,对暴露出的质量薄弱环节PDCA循环(见下图)。

中间验收合格率100%,并实行工程质量奖罚制度。

(3)劳动生产率指标:

提高劳动生产率,实行项目承包,层层签订承包合同,健全承包制度,以调动全体工作人员劳动积极性。

(4)安全指标及奖惩:

严格执行施工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生产教育,积极做好危险区域、危险工种的安全防护工作,做到无工伤死亡事故,年度工伤频率控制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并实行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本工程我们将成立由测量工程师和技术员等四人组成的测量小组,专门负责定位、轴线、标高的测设,保证建筑物的几何尺寸正确无误。

施工放线前,应提前复核建筑与周边红线的距离,经市规划部门现场验线及设计单位确认后方能正式施工。

5.1.1控制点的选取

土方开挖前,要作好工程测量控制,根据工程场地实际情况,采用主轴线控制法,测设和作好建筑位置控制桩。控制点设在已有建筑物墙上或作地面控制桩。

5.1.2控制点的定位

以城市规划或建设单位指定的红线桩和红线为基准,J2经纬仪测设轴线控制网,并据此测量出建筑物各轴线。各控制点测定后,在已有建筑物墙上的,应用红三角标记和注明轴线号;地面上的控制点用砼浇筑成300×300×1000mm桩,顶面覆以200×200×4mm钢板,板面上刻十字作为桩点标志,并砌筑窨井型式加以保护。

根据该工程的实际情况,至少要设三个现场水准点,以控制和引测建筑物标高,并构成闭合导线,以便闭合校核。根据现场情况设四个水准点桩。实际测设时,应用精度为S2级水准仪。±0.000以上标高引测,主要是沿结构外墙,边柱或楼梯间等向上竖直进行。水准标高应由四处同时向上引测,以便相互校核。四处用钢尺向上引测投点后,把水准仪架设到施工层上,核测四点误差在3mm以内,再以四点平均值为引测点在施工层上抄测标高。框架拆模后,在柱和墙壁上弹出每楼层500mm高水平线,砌块墙砌好后,同样弹出每个楼层500mm高水平线。

5.3沉降观测的保障措施

1、根据沉降观测点布置图,严肃认真的对各点进行埋设。

2、观测仪器采用DS1和DS3,测量的线路采用附合线路或环线闭合线路,闭合差≤1.0(n为测站数)

3、埋点后必须立即进行第一次观测。

5、装修至竣工阶段不少于每月观测一次。

6、若基础附近地面荷载变化较大、较突然,基础严重积水或连续降雨应增加观测频次;当建筑物突然发生大量沉降、不均匀沉降,并迅速将观测和结果及时通报甲方,监理、设计。

7、每次观测的数据及时整理上报到甲方,监理、设计。

8、努力提高观测精度,减少观测误差。

5.4施测中应注意的问题

1、观测时应做到前后视线等长,测水平线时,最好是用直接调整水平仪的仪器高度,使后视时的视线正对准水平线,前视时则可直接用铅笔标出视线标高的水平线。

2、由±0.000水平线向下或向上量高差时,所用钢尺应经过检定,测量高差时尺身应垂直和用规定的拉力,并要进行尺长和温度改正。

3、该工程±0.000以上部分施工时,首先应对±0.000以下部分的轴线、标高进行复线校核,如有误差则进行修正,修正后再采用直角或极坐标法将控制轴线重新测出,以此为准来控制以上的轴线、标高。

6沉降观测测量技术要求

根据设计给定位置设置沉降观测点,设置时间为±0.00以上第一层结构封模前埋设观测点钢筋,采用S1精密水准仪配合铟钢尺施测,精度为II等水准测量精度,观测采用为闭合水准路线并严格控制闭合差,结构施工每增加一层观测1次,结构完工每月观测一次,每观测完一次,及时将有关观测数据提交有关部门。

6.2沉降观测技术措施

1、使用S1精密水准仪,观测前对仪器进行检查和校正,并设专人进行观测工作。

2、每次采用固定的观测路线,各测站前后视距尽可能相等,视距相差最大不超过2米。

3、使用一支固定水准尺,以避免标尺零点误差的影响。

4、对各观测点实施严格保护,防止破坏。

施工工艺流程框图如下所示:

1开挖前,应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将施工区域内的地下、地上障碍物清除和处理完毕。

2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位置或场地的定位控制线(桩)、标准水平桩及开槽的灰线尺寸,必须经过检验合格;并办完预检手续。

3夜间施工时,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标志,并要合理安排开挖顺序,防止错挖或超挖。

4开挖有地下水位的基础时,应根据当地工程地质资料,先开挖降水井,采取措施降低地下水位。一般要降至开挖面以下0.5m,然后才能开挖。

5施工机械进入现场所经过的道路、桥梁和卸车设施等,应事先经过检查,必要时要进行加固或加宽等准备工作。

6选择人工开挖,应根据施工区域的地形与作业条件、土的类别与厚度、总工程量和工期综合考虑,以能发挥施工机械的效率来确定,编好施工方案。

7施工区域运行路线的布置,应根据作业区域工程的大小、机械性能、运距和地形起伏等情况加以确定。

8在施工无法作业的部位修整边坡坡度、清理基底等,均应配备人工进行。

9熟悉图纸,做好技术交底。

确定开挖的顺序和坡度 → 分段分层平均下挖 → 修边和清底

三、制定专项施工方案。

1、开挖基坑(槽)或管沟时,应合理确定开挖顺序、路线及开挖深度。采用人工开挖时,应把土推向中部或顶端,暂时堆积,然后再横向将土推离基槽的两侧。

2、土方开挖宜从上到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随时作成一定坡势,以利泄水。

3、在开挖过程中,应随时检查井壁和边坡的状态。深度大于1.5m时,根据土质变化情况,应做好基坑(槽)或管沟的支撑准备,以防坍陷。

4、开挖基坑(槽)和管沟,不得挖至设计标高以下,如不能准确地挖至设计基底标高时,可在设计标高以上暂留一层土不挖,大约20cm,以便在抄平后,由人工挖出。

5、在施工挖不到的土方,应配合人工随时进行挖掘,并用手推车把土运到挖到的地方,以便及时用车运走。

6、基础挖好后,并请地勘、设计、质检、业主、监理进行质量检查验收。

7、人工开挖的土方,在场地有条件堆放时,一定留足回填需用的好土;多余的土方,应一次运走,避免二次搬运。

放线→设置定位基准→抹水泥砂浆支承面→支模→搭支撑→调直纠偏→安装柱模箍→全面检查校核→柱模群体固定→清除柱模内杂物→封闭清扫口

矩形柱模采用组合钢模拼散拆。

放线→搭设支模架→支梁底模→梁模起拱→绑扎钢筋、安垫块→支梁侧模→固定梁模夹→支梁、柱节点模板→检查校正→安梁口卡→相邻梁模固定

复核板底标高→搭设支模架→安放支模龙骨→安装底模板→安装柱、梁节点模板→安放预埋件及预留孔模等→检查校正→交付使用。

板模:采用18mm防水膜涂层胶合板,下支垫100×100木枋,通过计算间距400mm(中对中),胶合板缝钉铁皮盖缝。

楼梯底模采用18胶合板,踏面、踢面模采用木模。

四、模板支设的质量要求:

模板的搭设必须准确掌握构件的几何尺寸,保证轴线位置的准确。

模板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新浇砼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浇筑前应检查承重架及加固支撑扣件是否拧紧。

模板的安装误差应严格控制在允许范围内(详下表),超过允许值必须校正。

表面平整(2m长度以上)

五、模板支设的质量控制措施:

所有结构支模前均应由专人进行配板设计和画出配板放样图并编号,余留量由缝模调整。

模板及其支撑均应落在实处,不得有“虚”脚出现,安拆均设专人负责。

墙柱脚模板应加垫木和导模,防止砼浆流失造成烂根。

为防止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与模板粘结,影响脱模,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在清理过的模板表面上(包括第一次使用的模板)涂刷隔离剂,对隔离剂的基本要求是:不粘结、易脱落、不污染墙、易于操作、易清理、无害于人体,不腐蚀模板。

安装模板时需有保护措施:模板由井字吊车吊装就位时,因钢筋绑扎好,钢筋很容易损伤模板面板,这时需有施工工人在现场扶住模板,轻轻就位,避免损伤模板。

在靠近电焊钢筋、钢管时,在施焊处的模板面应用铁皮垫隔,防止焊火烧坏模板板面。

在安装模板之前,应将各种电管、水管等按图就位,避免模板安装好后二次开洞,模板自身就位时也应严格按照配模图纸进行安装。

浇捣混凝土时振动器不能直接碰到板面上,避免磨损撞坏面板,同时振捣时间要按规范规定,要适时,以防模板变形。

六、模板的拆除及混凝土的养护

及时拆除模板,将有利于模板的周转和加快工程进度。拆模要掌握时机,应使砼达到必要的强度,拆模施工要点如下:

1、通砼侧模拆除时的砼强度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坏为原则,后张拉预应力砼构件侧模宜在预应力张拉前拆除。

2、及其支架拆除时砼强度应符合下表要求:

按设计的砼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

3、拆模时不要用力过猛过急、拆下来的模板应及时运走、整理。

4、程序一般应是后支的先拆,先支的后拆,先拆除非承重部分,后拆除承重部分。复杂模板的拆除,事前应制定拆除方案。

5、拆除跨度较大的梁下支柱时,应先从跨中开始,分别拆向两端。

6、多层楼板模板支柱的拆除,应按下列要求进行:上层楼板正在浇灌混凝土时,下一层楼板的模板支柱不得拆除,再下一层楼板模板的支柱,仅可拆除一部分,跨度4m及4m以上的梁下均应保留支柱,其间距不得大于3m。

7、定型模板,特别是组合式钢模板,要加强保护,拆除后逐块传递下来,不得抛掷,拆下后,即时清理干净,板面涂油,按规格分类,堆放整齐,以利再用。倘背面油漆脱落,应补刷防锈漆。

(二)、混凝土的养护:

为保证已浇灌好的砼在规定期内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并防止产生收缩裂缝,必须认真做好养护工作,已浇灌的砼强度达到1.2N/mm2以后,方可以在其上行走和安装模板及支架。

本工程钢筋均在现场加工制作。

大于或等于Φ16柱竖向钢筋均采用电渣压力焊接接长,小于Φ16的柱竖向钢筋采用绑扎焊接长。大于或等于Φ16的梁受力钢筋均采用闪光对焊接长,小于Φ16的梁水平钢筋采用绑扎接长。

梁底部钢筋在支座处,上部钢筋在跨中1/3范围内,接头钢筋同一断面不得超过50%(焊接)或25%(绑扎搭接),位置错开45d。

柱竖向钢筋每层楼板面处错开45d接头。

楼板受力通长钢筋接长:底筋在支座处,负钢筋在跨中1/3范围内,其它短钢筋则按设计长度配料制作。

楼面施工缝处钢筋处理:一般楼面不留施工缝,如遇特殊情况需留施工缝时,断面处应增加设置施工插铁,数量为主钢筋面积的30%,长度取3.0m,两端各伸入缝内1.5m。板插铁采用Φ12钢筋,放置于板中部,梁插铁用Φ20的钢筋放于上、下受力钢筋位置。

三、竖向电渣压力焊焊接工艺:

电渣压力焊焊接工艺如下:

焊前准备(试焊、检验合格、调整焊接参数)→钢筋扶正对位→夹钳紧夹钢筋→安放焊条芯或铅丝圈→填石棉垫→焊剂入盒→通电引弧电渣过程→断电顶压→拆夹钳→拆焊剂盒→去渣壳

不同直径钢筋焊接时,应按较小直径钢筋选择参数。焊接通电时间可延长。

电渣压力焊接头应逐个进行外观检查,进行力学性能试验时,应从每批接头中随机抽取3个试件做拉伸试验,本工程以每一楼层(标准层)或施工段中300个同级别钢筋接头作为一批,不足300个接头仍按一批执行。

1、电渣压力焊接头外观检查结果应满足如下要求:

四周焊包出钢筋表面的高度应大于或等于4mm。

钢筋与电焊接触处,应无烧伤缺陷。

接头处的弯折角不得大于4°。

接头处的轴线偏移不得大于钢筋直径的0.1倍,且不得大于2mm。

2、电渣压力焊接头拉伸试验结果要求3个试件的抗拉强度均不能小于该级别钢筋规定的抗拉强度。当试验结果有1个试件的抗拉强度低于规定值时,应再取6个试件进行复验。复验后仍有1个试件的抗拉强度小于规定值则该批接头不合格。

五、水平窄间隙焊焊接工艺要求:

焊接时,钢筋应置于铜模中,并应留出一定间隙,用设计规定的焊条连续焊接,熔化钢筋端面使熔敷金属填充间隙形成接头,其焊接工艺要求如下:

选用低氢型碱性焊条,其型号满足:对Ⅰ、Ⅱ、Ⅲ级钢筋之间焊接选E43型,对Ⅱ级钢筋之间焊接选E50型,不能交错使用。

从焊缝根部引弧后应连接进行焊接,左右来回运弧,在钢筋端面处电弧应少许停留,并使熔合。

焊至端面间隙的4/5高度后,焊缝应逐渐扩宽,当熔池过大时,应改连续焊为断续焊,避免过热。

焊缝余高不得大于3mm,且应平稳过渡至钢筋表面。

从每批接头中随机切取3个试件做拉伸试验,试验结果出来后,如有1个试件的抗拉强度小于规定值,或有1个试件断于焊缝,或有2个试件发生脆性断裂时,应再取6个试件进行复验。复验结果当有1个试件抗拉强度小于规定值,或有1个试件断于焊缝或有3个试件呈脆性断裂时,该批接头则为不合格品。

如果3个接头试件均断于焊缝之处(熔合区或热影响区),并至少有2个试件呈延性断裂,该批接头则为合格品。

六、钢筋制作绑扎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预见性的提出和处理钢筋有关钢筋设计的矛盾问题或施工难处,需核定的要及时与设计院、建设单位联系核定,做到准确认真翻样。所有钢筋下料单及翻样处理均由现场综合技术组、质安组负责校审批准。

钢筋制成的半成品进行挂牌验收,专人负责清料,质安组负责抽查。

梁、柱节头的钢筋均很密,核心箍不允许遗漏,绑扎确实困难的部位,将箍筋制成两个型,待绑扎就位后,按搭接10d焊接成封闭箍。

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按下执行:

柱的竖筋在楼面的位置加焊一层相同规格的定位箍和定位筋,以预防钢筋偏移。

楼层负筋等安装配管完毕,再进行绑扎,楼板负筋绑扎应加Φ10钢筋马凳(见下图所示),间距纵横1.0m;负筋绑扎好后,严禁在上面踩踏,以保证负筋位置的正确。板钢筋除靠近外围两行相交点全部扎牢外,中间部分的相交点可间隔交错扎牢,但必须保证受力钢筋不移位,双向受力的钢筋须全部扎牢。

当次梁支承在主梁上或次梁相互交叉时,除按设计加梁吊筋外,凡未特殊注明者,一律在梁侧将箍筋各加密四道,直径同主梁箍筋。

本工程砼采用自拌混凝土用人工运至浇筑地点。

采用独立式砼布料杆,方法是:先将它安放在支撑稳固的待浇筑楼板的模板平面上,一端与泵送砼输送管道接通,另一端接软管,由人力推动作水平布料。

每层楼砼按两次浇筑,第一次浇筑柱砼,第二次浇筑柱与梁板交界部位节点区砼和梁、板砼,楼梯随柱错半层浇筑。

柱浇筑高度大于3.0m的,在一侧或两侧模板开设门子板,砼从门子板处的斜槽或平台灌入模内,振捣器采用高频振捣棒从顶部插入振捣。

GBT 2893.5-2020 图形符号 安全色和安全标志 第5部分:安全标志使用原则与要求浇筑时应重点控制浇筑高度和振捣棒插入间距、深度、顺序。

砼的养护采用人工自然养护法。在砼浇筑完毕后的12h以内对砼加以覆盖和浇水养护,保养时间规定当砼中无外加剂掺入时,不得少于7昼夜,当砼中有外加剂掺入时,不得少于14昼夜。

砼的拆模:侧模在砼强度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方可拆除,底模的拆除根据早拆体系中的规定执行。

1、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的砼,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某绿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2、每工作班拌制的同配合比的砼不足100盘时,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3、每一现浇楼层段同配合比的砼,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以上每次取样至少留置一组标准试件,每组三个试件应在同盘砼中取样制作。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