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澜安居商品房项目测量施工方案

观澜安居商品房项目测量施工方案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1.10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观澜安居商品房项目测量施工方案

三、平面控制网的布置 2

四、高程控制网的测设 4

五、基础平面轴线投测 5

六、桩基定位和复核 7

GB/T 39264-2020 智能水电厂一体化管控平台技术规范.pdf七、±0.00以下标高控制 7

八、(0.00以上轴线投测 9

九、(0.00以上标高传递 12

十、质量保证措施 14

十一、工程重点部位的测量控制方法 15

十二、建筑物沉降观测 16

十三、测量管理及资料编制 17

十四、测量设备配置一览表 18

十五、测量专业人员配备 18

十六、施测安全及仪器管理 19

2.1观澜安居商品房项目施工图。

2.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2.3《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2.5长安观澜安居商品房项目施工控制点测量技术报告。

3.1对已知点进行复核。

根据《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要求,对于场区面积小于1km2的一般性建筑区布设二级平面控制网即可,场区平面控制网相对于勘察阶段控制点的定位精度不应大于5cm,为复核甲方提供的控制点,并且满足后期施工的要求,本方案布置了控制点共1个,为S6,控制点联测点(甲方提供的控制点)为S1、S4和S5。S1、S4、S5作为附和导线已知点.所布置的1个控制点点位误差满足二级控制网精度要求。控制点位布置图详见附件(控制点布置图)。控制点坐标、高程表:

3.2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

3.2.1.针对整个场区较大,所以后期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对该控制网进行加密,加密时采取附合导线法对控制点进行加密。

3.2.2.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

3.2.3.布设平面控制网根据设计总平面图,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和施工时段的具体情况作具体布设,既要满足方便施工测量,又要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

3.2.4控制桩位采用混凝土保护,并用红油漆作好测量警示标识。

3.3主轴线控制网的测设

3.3.1.中铁二局观澜安居商品房项目工程主轴线控制网使用尼康DTM—402C全站仪进行测设。按照GBGB5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要求,控制网的精度要符合二级下表的规定。

3.4轴线控制网的加密

经校测精度指标符合要求后,根据施工方案中流水段的划分,对各个楼座主轴线进行加密,以满足施工的需要。

3.5土方开挖施工控制网测设

由于本工程占地面积比较大,施工现场在开挖前不利于定位点的保留,只能在开挖后利用布设的控制点位S1、S4、S5、S6重新引测到基坑内。土方开挖时,根据基坑开挖平面图和控制网测设出开挖上口线,并用白石灰撒出开挖上口线。根据土方工程分层分阶段施工、分阶段交付的特点,每层施工完后进入下一层施工时,必须根据控制网和基底标高和边坡坡度重新施测开挖线,直到开挖到设计标高为止。上口控制桩位允许误差为±50mm,下口控制桩位允许误差为±20mm。

4.1.高程控制网的布设原则

4.1.1.为保证建筑物竖向施工的精度要求,在场区内建立高程控制网,以此作为保证施工竖向精度控制的首要条件。

4.1.2.根据场区内甲方提供的水准点布设场区高程控制网,高程控制网沿用平面控制网的点位,高程控制点位分别为BM01、BM04、BM05、BM06。

4.2.高程控制网的等级及技术要求

高程控制网的等级布设为四等水准网,水准测量技术要求见下表

注:L为水准路线长度(km)

4.3.水准点的埋设及观测技术要求

4.3.1.水准点的埋设

4.3.2.水准观测的技术要求见下表

前后视距累积差(mm)

视线离地面最低高度(m)

基辅分划读数差(mm)

基辅分划所测高差之差(mm)

5.1.1.根据S1、S4、S5、S6点用全站仪将点引测到开挖后的基槽内,引测的4个控制桩分别为K1、K2、K3、K4,这4个控制桩相互通视,以便于复核。将全站仪架设在控制桩位上,经对中、整平后、后视同一方向桩(轴线标志),将所需的轴线投测到施工的平面层上、在同一层上投测的纵、横线各不得少于二条,以此作角度、距离的校核。一经校核无误后,方可在该平面上放出其它相应的设计轴线及细部线。在各楼层的轴线投测过程中,每层的轴线竖向垂直偏移不得超过3mm,轴线投测方法详见下图。

基础平面轴线投测示意图

5.1.2.在施工过程中,每当施工平面测量工作完成后,进入竖向施工。在施工中,每当墙、柱拆模后,应在墙体立面抄测测出建筑1米线。(1米线相对于每层设计标高而定),以供下道工序的使用。

5.1.3.当每一层平面或每段轴线测设完后,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向监理报验。

5.1.4.自检时,要重点检查轴线间距、纵横轴线交角,保证几何关系正确。

5.1.5.验线时,允许偏差如下:

轴线的对角线尺寸,允许误差为边长误差的(2倍;外廓轴线夹角的允许误差为1(。

依据场内平面控制网(点),用全站仪定出各纵、横向轴线,用墨线弹在硬化的地面上,再按设计的桩位图所示尺寸由纵横轴线引测每个桩位样桩,用钢钉或红油漆做好标记,自检、监理两级复核。桩基轴线和桩位样桩的定位点,设置在不受施工直接影响的地点。

由测量第二组人员依据场内平面控制网(点),用全站仪复核每一个桩位样桩,并做好记录。检测由轴线放样的桩位在规范允许偏差范围内,才为合格桩位。桩基成孔过程中,用线锤复核其垂直度。

七、±0.00以下标高控制

7.1.高程控制点的联测

在向基坑内引测标高时,首先联测高程控制网点,以判断场区内水准点是否被碰动,经联测确认无误后,方可向基坑内引测所需的标高,引测方法可用全站仪进行三角高程测量,也可用水准仪进行如下图所示的方法引测。

±0.00以下部分标高引测

7.2.±0.00以下标高的施测

为保证竖向控制的精度要求,对每层所需的标高基准点,必须正确测设,在同一平面层上所引测的高程点,不得少于三个。并作相互校核,校核后三点的较差不得超过3mm,取平均值作为该平面施工中标高的基准点,基准点应标在便于使用和保存的位置,根据基坑情况,在基坑内埋置固定的标桩或在相应的塔吊基础上埋设钢筋,将高程引测到标桩上。标明绝对高程或相对标高,便于施工中使用。并以书面的形式下发到各施工班组。

八、(0.00以上轴线投测

为了保证轴线投测的精度,满足结构、安装的精度要求,平面控制采用内控法。

8.1.1.由于车库只有两层,所以就没有采取内控法布控制网。对于主楼的内控网布设按照控制点间距离尽量长、通视条件尽量好、各点均能架设仪器的原则选好点,并内控网布设图上标明各内控点与轴线间的关系及各点的坐标。

8.1.2.在±0.000平面施测前,采用尼康DTM—402C全站仪对原有地面控制桩位进行一次校测,以此确保轴线控制点的正确性。

8.1.3.校测合格后,将控制主轴线投测到首层平面上,并对边、角值进行校测,边角的各项精度必须符合下表中的规定。

8.1.4.内控点基准点埋设根据现场材料和条件决定。如果条件允许则可采用15cm×15cm×8mm钢板制作,用钢针刻划出十字线,钢板通过锚筋与顶板钢筋焊牢,钢板片下用砼灌实抹平,但不能覆盖钢板面;或采用¢20的平头钢筋,刻有十字线的一头朝上锚固好,露头1cm即可,严禁在控制桩1m2范围内堆放钢筋、模板、钢管等杂物,严禁任何人员用任何物体砸、撬钢板或钢筋头。

8.1.5.±0.000以上各层(一般在二层以上,含二层)底板面在各控制点的正上方相应位置预留一个200mm×200mm孔洞(激光束通孔)。预留洞口严禁覆盖,并严防杂物从预留洞口坠落。内控点具体做法详见下图

8.2.1.2将南方ML401型激光垂准仪架设在首层平面控制点上,接收靶放在投测楼层面的相应预留洞口,架设好南方ML401型激光垂准仪,打开发光电源,将光线投测到所需楼层面上,调整激光束得到最小光斑,适当挪动接收靶,将接收靶的“十”字交点移至激光斑点上,轻轻转动南方ML401型激光垂准仪90。、180。、270。、360。,激光斑在接收靶上形成一个激光圆,激光圆中心即为控制的接收点。依次投测下一点,直到所需控制点投测完毕。对接收点组成的控制网进行角度、距离闭和测量,满足精度要求后即作为该楼层的平面控制网,并以此作为本楼层方线和墙柱校正的依据。投测方法详见图。

(0.00以上部分轴线投测示意图

8.2.1.3将检定合格的全站仪架设在接收靶上,后视较长边,依次投测出主轴线;然后,再校核主轴线轴跨及夹角,各边角需符合施工精度规范要求后测定其它各轴线。

8.2.2.激光光斑圆的直径允许偏差(指接收靶上的允许偏差)见下表

8.3.投测面内轴线允许偏差见下表(L为总长)

九、(0.00以上标高传递

9.1.对水准点的检测及要求

9.1.1.对场内测设的水准点DB42/T 1497-2019标准下载,每间隔一定的时间联测一次(施工期间每年春秋各定期复测一次),以作相互检校。

9.1.2.检测后的数据成果必须作一分析,以保证水准点使用准确。

9.2.结构施工中楼层标高传递方法

9.2.1.在首层平面易于向上传递标高的位置作为布设高程的基准点,用DS3水准仪进行往返测,测设合格后,用红色油漆标记“(”,并在旁边标注建筑标高,以红“(”上顶线为标高基准,同一平面层的红“(”不得少于三个,间距分布均匀并要满足结构施工的需要,且红“(”需设在同一水平高度,其误差控制在±3mm以内则认为合格,在施工各层标高时,应后视其中的一个红“(”上顶线以作校核

9.2.2.±0.000以上各层的标高传递均利用首层红“(”上顶线为标高基准,用检定合格的钢尺向上传递,并用红“(”作好标记,检测合格后,方可在该层引测。

9.3.标高校测与精度要求

每次引测标高需要作自身闭合外,对于同一层分几次引测的标高,应该联测校核,精度要求如下:

陕西省建筑防火设计、审查、验收疑难问题技术指南(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2021年4月1日起实施)层高标高测量偏差不应超过±3mm(H表示建筑物高度)

10.1.质量保证流程图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