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山中桥吊车架梁专项施工方案

张山中桥吊车架梁专项施工方案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775.17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张山中桥吊车架梁专项施工方案

致(监理工程师)张继翔先生:

现报上箱梁架设施工方案工艺方案见附件,

附件:《箱梁架设施工方案》

工程管理监理工程师审查意见:

某旅游公路改扩建与景观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doc总监理工程师审定意见:

附注:特殊技术、工艺方案要经总监理工程师批准,一般由工程管理监理工程师审批。

承包商呈报两份,审核批复后驻地监理工程师办公室留档一份,退承包商一份。

桃花峪黄河大桥土建七标

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

桃花峪黄河大桥土建七标项目经理部

此施工方案适用于桃花峪黄河大桥土建七标K38+920张山中桥箱梁架设施工。

⑴武西高速公路桃花峪黄河大桥土建七标施工合同、补充说明及相关招、投标等规范性文件

⑵桃花峪黄河大桥土建七标两阶段施工图

⑸我项目部技术装备、设备能力、资金等综合施工能力及现场调查取得的各种资料

⑹交通部颁发的现行公路工程施工规范、规程、验收标准及相关文件

本合同段内张山中桥上部结构形式为4×20m装配式组合预制箱梁,中心里程桩号K38+920,下部采用三柱式墩,三柱式台,钻孔灌注桩基础,上部采用装配式预应力砼连续箱梁。边跨边梁8片,边跨中梁12片,中跨边梁8片,中跨中梁12片。采用两台汽车吊架设箱梁。

该桥的箱梁在郑州市政工程有限公司康辉预制场预制。

架设顺序由第四跨向第一跨方向架设,先左幅后右幅。

项目部决定配备70t、50t吊车各一辆,拖车三辆。

采用长江重型起重机厂生产的LT1070/1(70T级)、LT1050(50T级)各一台进行吊装。

6×37+1-170-¢52的钢丝绳2根(单根长度8m)

(2)吊装工况及验算:

总则:采用2台起重机抬吊吊装。负荷平均分配,即单机承担28T的箱梁荷载。

考虑捆绑钢丝绳和吊钩待索具重量共1t,所以单机实际承担的理论载荷为29t。

由于采用了双机抬吊,考虑动载系数1.2,安全吊装箱梁的全重(单机承担的)=29×1.2=34.8T

LT1070/1(70T)作业工况:

主吊臂臂杆长度11.6m,最大回转半径(幅度)6m,支腿全伸。查LT1070/1性能表知:该工况的最大额定吊装负荷为39T。

LT1050(50T)作业工况:

主吊臂臂杆长度11m,最大回转半径(幅度)5m,支腿全伸。查LT1050性能表知:该工况的最大额定吊装负荷为36T。

该值均大于了34.8T,作业在安全范围内,符合吊装规范。

(3)吊装捆绑用钢丝绳的选择:

(4)吊装捆绑用钢丝绳的校核:

查《实用五金手册》得知:该型号的钢丝绳的纲丝破断拉力总和为:170.5t。

单机采用2股绳吊装,双机2个吊点,钢丝绳夹角不大于60°。

所以:单机总的钢丝绳破断拉力总和为2×170.5t=341t。

理论安全倍数K=341÷55.4=6.15(倍)。

符合安全吊装规范的要求,钢丝绳选择正确。(《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表8.8.1,用于捆绑吊装钢丝绳安全倍数不小于6)

根据现场道路条件,对架梁道路修整压实,防止由于道路问题影响箱梁正常架设或者出现安全质量事故。

梁场设起梁架梁指挥人员一名,技术员、安全员以及施工员各一名,各设备、车辆配备相应操作人员,吊车司机两名、民工若干名。人员配置如下:

设备与人员的组织、安排

梁场指挥人员事先拟定起梁顺序,并将箱梁编号。箱梁起吊过程中龙门吊及相关人员必须听从指挥人员指挥,严格按照箱梁编号进行起梁,最后将梁稳稳的放在运梁车上,再进行下一片梁的起吊准备工作。

梁板运输先用龙门吊吊运梁板横移至导梁前端,垂直落放在运输平车上,采用轮式运输车将梁板推运至起吊机位置,起吊机两端同时提升,下部平车移出,将梁板吊至安装位置。

运梁之前,先检查箱梁是否已固定牢固,待检查确认后再进行运梁。梁板吊运过程中,要注意起吊的平稳;在运输中构件要平衡放正,作用特制的固定架,防止倾覆,并采取防止构件产生过大负弯矩的措施,以免断裂。为了安全起见,门架移动,起吊大梁,横向就位等均需缓慢进行。

运梁车未到达现场之前,现场提前做相应准备工作:

(1)根据现场地基情况、架梁位置等因素将两台吊车安置稳定;

(2)检查钢丝绳是否有损伤,各紧固螺钉是否松动及皮带松紧程度;

(3)吊车手刹是否制动,吊车放下支架后,全部轮胎均需离开地面,工作半径有效高度以外5m内障碍物应予以清除;

(4)工作前空负荷运行5分钟以上,检查工作机构运行是否正常,安全装置是否可靠;

(5)待梁运至现场后,指挥人员指挥梁车停至指定位置,现场施工人员将吊绳固定在梁两端的吊装孔内,并在钢丝绳拐角处做好保护,防止绳索受到磨损,产生安全隐患。两桥最大起吊高度8m左右。

等准备工作一切就绪后,吊车在指挥人员的指挥下缓缓起梁,并慢慢移至架梁位置上方,在技术人员配合下缓缓落梁,保证梁头的纵横向位置准确,如果定位不准,必须重新进行调整,直至达到规定要求为止。

尺量:每孔抽查4~6个支座

吊垂线:每孔检查3片梁

梁(板)顶面纵向高程(mm)

水准仪:抽查每孔2片,每片3点

相邻梁(板)顶面高差(mm)

为了保证全员参与质量管理,全过程实施质量监控,保证质量目标的实现,根据ISO9002质量保证标准,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质量保证体系及运行方式。

1、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质量保证体系,确立以质量为主的管理方针,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按照ISO9002质量标准进行管理。建立由项目经理,项目总工和技术人员、测量、试验人员、施工人员组成的施工质量管理小组,并在项目部建立QC小组、强化过程控制,使工程质量在PDCA循环中不断提高,使每道工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2、开工前编制比较完善的施工方案,报监理审批后,认真组织实施。

3、加强质量的检查验收,建立质量否决权制度,把质量考核与职工利益挂钩,严格工序报验,分级把关,工序报验不合格,不得实施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具体为:

(1)由项目公司、监理、项目经理部质量部门共同完成对工程质量的控制,形成质量监督体系。

(3)设立质量管理部门,选派业务水平较高、实践经验丰富、工作作风踏实的质量管理人员充实质量管理岗位。

(4)质量部门主控,施工队专职质量员专管,各施工班组质保小组参与,实施施工全过程质量监控。

(5)严格质量管理制度,坚持“把六关”,“五不准”及“交底制”、“三检制”制度,使工程始终处于受控状态,确保工程质量。

“把六关”:把施工方案关;材料进场关;技术交底关;检测计量关;工序交接关;质量验收关。

“五不准”:无施工方案不准施工;不合格的原材料、半成品不准使用;技术交底不清不准施工;检测数据有怀疑不准施工;上道工序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不准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6)制定各专业、各层次的工作岗位责任制,公布上墙,使各级质检人员有章可循。

(7)强化质量意识,开展争创名优工程的全员质量意识教育,加强规范规程、质量验评标准的学习。

(8)建立质量例会制度,定期召开质量分析会。

(9)各班组开展群众性的质量攻关活动。

(10)对重点和难点工序施工前,应编写作业指导书,并实行旁站。

(1)贯彻国际标准ISO9002质量保证体系、编制切实可行的各专业质量保证计划,作为该项目施工过程中实施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纲领性文件。

(2)认真学习设计文件,严格按图纸施工。认真执行规范、规程、标准。精心编制施工方案。

(3)坚持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制度,最大限度地把可能出现的问题消除在施工前。

(4)强化计量管理和实验检验管理。

(5)坚持样板引路制度,样板验收合格后再进行大面积施工。

(6)作好各项质量记录工作,保证质量记录的完整性。

(1)建立、健全各级各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责任落实到人。各项经济承包有明确的安全指标和包括奖惩办法在内的保证措施。有劳务使用和机械租用安全生产协议书。

(2)工人应掌握本工种操作技能,熟悉本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3)施工组织设计应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经技术负责人审查批准。

(4)进行全面的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受交底者履行签字手续。

(5)安全检查要建立定期安全检查制度。有时间、有要求,明确重点部位、危险岗位。安全检查有记录对查出的隐患应及时整改,做到定人、定时间、定措施。

(6)班组在班前须进行上岗交底、上岗检查、上岗记录的三上岗和每周一次的一讲评安全活动。对班组的安全活动,要有考核措施。

(7)遵章守纪、佩戴标记。

(8)所有进入工地施工现场的人员(特别是桥梁施工现场)都必须配戴安全帽、安全带、安全手套,严格执行“三保”“三不放过”(安全隐患不放过,安全操作不放过,安全事故责任人不放过)。

(9)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严格相关操作规章制度,确保安全生产.

9.2施工人员安全措施

(1)凡参加吊装作业的人员持证上岗,挂牌作业,对高空作业人员进行体格检查,不宜高空作业的坚决不作安排。

(2)高空作业面、工作平台满铺脚手板,四周装好栏杆扶手,须挂安全网。

(4)铺设爬行防滑软梯,两端接头放工作平台,以利操作。

(5)高空作业挂好安全带,安全带有合格标记,并进行抽检负荷试验。

(6)上层作业面不得向下层作业面抛投物品或掉东西,以免伤人。

(7)箱梁安装时,注意对点准确、调正,严禁强拉硬顶,以免伤及结构。

(8)横纵梁起吊时,根据结构特点,可加设必要的临时支撑加固,防止变形。

(9)横纵梁运输时,捆绑安全可靠,运行平稳。

(1)移梁前召开全体施工人员工作会议,并进行全面安全技术交底。 

(2)移梁作业前,预制班必须认真检查龙门吊轨道地基、枕木、钢轨、夹板、轨距等,加固龙门吊杆件螺栓以及横梁贝雷片插销。并确认轨道地基无沉陷,轨道上无障碍物。行走时应确认两侧驱动同步,发现偏移,必须停车检查、调整。空车行驶时,吊钩应离地面2.5米以上。

(3)机电班必须全面检修平车底座、平车、减速机、发电机、钢丝绳等机械设备,认真检查电力电缆线路。

(4)加固处理存梁地基,备好枕木、方木、垫板、大头尖等材料。

(5)吊梁时穿钢丝绳时必须用土工布包裹,防止损坏梁体及磨伤钢丝绳。

(6)开始起吊前,运行线路的地面有人或落放吊装物时,应铃示警。严禁吊装物从人员上方越过。吊车行驶时,吊物离周围障碍物的距离必须大于50厘米。停歇作业时,必须将吊装物放至地面,不得将吊装物悬在空中。

(7)移梁作业时,必须统一指挥,起重机的起重量不得超过其额定起重量的80%。(8)运行时,不同层高轨道上的吊机错车时,上层吊机应主动避让。

(9)龙门吊机吊装的重物重量接近额定荷载时,应先吊离地面进行试吊,确认吊挂平衡时,制动良好、机构正常后,再缓慢提升、运行。严禁同时操作三个控制手柄。

(10)龙门吊机运行时,严禁人员上下和检修设备。

(11)龙门吊机运行中突然停电时,必须将开关手柄放置到“0”位。吊物未放至地面或索具未脱钩前,操作人员不得离开操作室。

(12)严禁擅自拆卸起重机的限位器等安全防护装置。

(13)当吊装的重物接近限位器,大、小车临近终端,大车临近其它起重机时,应减速慢行。严禁用反向操作代替制动、用限位开关代替停车操作。严禁用紧急开关代替普通开关。

(14)操作人员应在规定的安全通道、专用站台或扶梯上行走或上下。大车轨道两侧除检修外不得行走。严禁在小车轨道上行走。严禁从一台吊机跨越到另一台吊机上。

(15)龙门吊机的步道及机构上不得堆放物品和工具。

(16)停止作业后,必须切断电源,锁紧夹轨器,锁好门窗。

9.5梁体吊装安全措施

(1)吊车作业前,必须进行试吊,确认安全后方可正式吊装。进行试吊时,吊车要缓慢起吊,并由专人负责检查吊索、吊具及梁体情况,检查是否有变形、断丝等不利因素,发现问题及时停止起吊,待处理后继续作业。每次挂钩时,应确认其是否牢靠,避免脱钩。正式起吊时,先缓慢起吊,待吊起10—20厘米高以上时,再以正常速度起吊,梁降落时也必须缓慢下降。

(2)在梁两端各拴两根引导绳,起吊时设专人拉牵引绳,防止空心箱梁摆动,保证梁在空中稳定。

(3)用于吊装的设备,工具应进行严格的检查,确保其质量状态完好。

(4)参战指挥人员通讯工具配备齐全,保证沟通及时。

(5)参与施工的作业人员班前严禁饮酒。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保持旺盛的精力投入架梁工作。

(6)在吊装过程中,梁板上严禁浮搁料具。起吊过程中,梁上严禁站人。

(7)梁悬吊过程中,梁下及吊臂下方严禁过人、站人。

(8)梁吊装过程中,严格执行作业交接班制度,避免人员、机器疲劳。

(9)严禁夜间进行吊装作业,光线不好时设置充足的照明。

(10)雷雨天气禁止吊装作业,同时电器设备设防雨罩。

(11)吊装场地要平坦,确保吊车支撑平稳。

(12)作业现场严格防护,减少施工干扰,与施工无关的人严禁进入现场。

(13)风力大于5级时,应停止吊装作业。

9.6吊车操作安全措施

(1)驾驶员、起吊司机必须持证上岗,应熟练掌握起吊操作规程。

(2)起吊前应对吊车进行认真检查,确保吊装状态良好。

(3)作业中应有一名专职安全检查进行监督检查。

(5)起吊时,必须将吊车支腿支撑牢固,并由吊车负责人进行检查确认,确保架梁安全。

(6)吊装时吊钩必须处于在空心箱梁中心位置起吊,严禁斜吊。

(7)起吊物未放下时,司机不得离开驾驶室。

(8)起吊时吊梁钢丝绳、吊车钢丝绳必须松紧一致,质量良好。

(9)在吊装过程中,严禁吊梁磕碰高压线杆、桥墩以及其他建筑物,并与其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10)吊装作业中,无关人员严禁站在吊车旁,应远离吊车。

(11)认真执行“十不吊”原则,确保吊装安全。

9.7危险源分析及控制措施

主要危险源分析及控制措施

保证最小安全距离10m

变压器未设防护或防护损坏

按设计要求设防护SL 219-2013 水环境监测规范.pdf,定期检查维护

配电箱、开关箱漏电保护器失灵

电工每月进行漏电保护器试验,记录,如损坏或不动作,更换漏电保护器

配电箱无防雨措施、未上锁

电工每周检查,必须设有挡雨棚;必须上锁。

氧气、乙炔瓶达不到安全距离

存放安全距离不小5m,每天检查制度

JC/T 2124-2019 混凝土砌块(砖)生产用竹胶托板.pdf支腿调整未使吊车达到平衡

加强日常检查和现场教育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