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建铁路黔桂线扩能改造工程某人行天桥(实施)施工组织设计

改建铁路黔桂线扩能改造工程某人行天桥(实施)施工组织设计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814.08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改建铁路黔桂线扩能改造工程某人行天桥(实施)施工组织设计

改建铁路黔桂线扩能改造工程站前第x标段

D1K384+700人行天桥施工组织设计

1.1、编制依据和原则

1.1.1.1、根据铁道xxxx设计院黔桂线扩能改造工程:D1Kxxx

NB/T 34006-2020 清洁采暖炉具技术条件.pdf1×7+1×10+16+20+16+4×10m人行天桥更正设计图及相关图表资料。

1.1.1.2、国家及铁道部颁发的现行有关“设计规范、施工规范、验收标准和有关规定”等。

1.1.1.3、铁路工程桥涵施工规范

1.1.1.4、我单位对施工现场了解情况和对周围环境实地调查资料。

1.1.1.5、我单位现行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和相关工法、作业指导书、科技成果等以及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

1.1.1.6、黔桂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站前x标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1.1.2.1、根据改建铁路黔桂线扩能改造工程建设管理文件汇编《成都铁路局黔桂铁路扩能改造建设指挥部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审批办法》的有关要求进行编制。

1.1.2.2、根据D1K384+7001×7+1×10+16+20+16+4×10m人行天桥施工图内容进行编制。

1.1.2.3、实施“精品工程”战略,确定工程的创优规划,并以此来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1.1.2.5、加强质量管理,狠抓安全生产。

1.1.2.6、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保证沿线既有铁路、公路的畅通,做到文明施工。按照国家、铁道部、贵州省关于水土保持、环境保护、防治噪声污染的法律法规,切实做好施工中的环保、水保工作。

1.1.2.7、为保证工程质量、工期提供强有力的设备和检测保证。

1.1.2.8、工期安排上,充分考虑各分项工序的施工工期,科学管理,精心安排各项工程的施工顺序,避免不合理的安排造成工期延误。

编制范围为改建铁路黔桂线扩能改造工程站前x标段D1K384+7001×7+1×10+16+20+16+4×10m人行天桥,其中心里程为D1K384+700=GK0+100。

1.2.2、地形、地质

D1K384+7001×7+1×10+16+20+16+4×10m人行天桥横跨既有铁路、预留二线及省道公路,周边为农田和土坡。基础表层为人工弃填粉质黏土、碎石土,下层为灰岩及弱风化。桥位两边存在一定高差。

1.2.3、施工作业点的分布

在人行天桥附近修建临舍,在临舍处设置钢筋加工房、木工房、水泥库房、职工宿舍、混凝土拌和站、砂石料场等(见附图35页)。并在施工现场设置砂石料、水泥的临时堆积点等,以方便施工。

1.2.4、施工管理机构的组成:见施工管理机构图:

1.2.5、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数量

D1K384+700人行天桥位于黔桂线扩能改造工程第x合同标段,其中心里程为D1K384+700=GK0+100,横跨既有铁路、预留二线及省道公路;该桥全长110.82m,桥面不设纵坡;上部结构采用一片Lp=20m、两片Lp=16m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梁和五片Lp=10m、一片Lp=7m的钢筋混凝土梯步梁,下部为立柱,基础类型为孔桩和明挖扩大基础,共计8柱两台。设计桥下净空为轨顶至梁底不小于7.5m。

主要工程数量(见主要工程数量表)

Lp=20m空心板梁(一片)

Lp=16m空心板梁(两片)

Lp=10m梯步梁(五片)

C20混凝土踏步及自行车道

Lp=7m梯步梁(一片)

C20混凝土踏步及自行车道

10×10×1.5cm钢板

GJZ150×300×14

GJZ120×300×14

GJZ100×200×14

GJZ100×150×14

钢垫板100×3×3000mm

沥青木板伸缩缝(厚3cm)

土方/石方(0~3m)无水

C20混凝土自行车道/Q235钢筋

C20砼护壁/C25砼桩身

Q235钢筋/HRB335钢筋

480.5/3660.1

D1K384+7001×7+1×10+16+20+16+4×10m人行天桥位于贵州省黔南州的独山县境内,该桥横跨既有铁路、预留二线及省道公路,线路两边为农田和土坡。基础表层为人工弃填粉质黏土、碎石土,下层为灰岩及弱风化。桥位两端存在一定高差。

多年平均降雨量1094.2~1478.8mm,最大日降雨量133.9~307.4mm,年平均风速1.5~2.62m/s,多年平均湿度76.9~82%。

D1K384+700人行天桥桥位在独山县城附近,横跨公路与铁路,交通、运输便利。施工作业点只要拓宽乡村部分既有便道或新修少量施工便道,即可对作业面进行全面施工。

2.4、当地建筑材料分布情况

石料:主要利用当地采石场生产的机制石料。沿线没有河砂,工程用砂则采用当地采石场生产的机制砂,我单位已对施工段附近采石场的砂、石料进行检测,合格的砂、石料准备进场用于施工。

2.5、施工现场水电等情况

由于施工现场紧临居民区,故施工采用发电机送电,生活用电由附近民用电接入;施工场地周围地下水源较为丰富,可以满足施工用水。

2.6、其它施工有关情况

施工作业点附近通讯条件较好,利用移动手机,完全可以满足同外界的正常联系。

三、总工期及形象进度安排

该中桥采用平行兼流水作业,计划于2006年9月15日开工,2006年11月30日完工,总工期共计76天。

3.2、施工进度横道图(见附图)

3.3、进场机械及设备计划表(见附图)

3.4、劳动力计划(见劳动力动态分布图)

3.5、主要材料需用计划表(见材料计划表):

4.1、进入人行天桥施工区的施工主便道以及场地的平整工作已经完成。

4.2、钢筋、水泥、水以及砂石料的取样试验工作已完成。

4.3、施工队伍、机械设备均已进场。施工队伍进场后已经过上岗前的培训和学习,各种机械设备经保养保修已处于工作状态。

4.4、人行天桥的施工放样工作已完成。

4.5、工地试验室已建成,各种试验仪器鉴定后经调整调试已处于工作状态。

五、施工方案及各项保证措施

总体施工方案:由于该桥横跨铁路及公路,且施工期间要求保证正常行车,同时为了施工方便,在参考K384+300~K386+700段便线施工方案基础上制定该桥施工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列车改道运营便线前,这个阶段主要进行部分桥墩、桥台的施工。首先对该桥进行定位测量,放出各个墩的墩位,并在施工前做好四周的安全防护,之后进行墩基的开挖、混凝土灌注以及立柱的灌注。第二阶段为列车改道运营便线后,这个阶段进行剩余工程量的施工。包括桥台施工、桥梁现浇、桥面铺装及附属工程施工等。施工时为保证正常行车安全,要做好对公路、铁路沿线的安全防护,以防发生安全事故。

施工工序:施工准备桥位测量定位挖孔桩、明挖基础施工桥墩、桥台施工托盘及顶帽施工桥梁现浇桥面铺装

5.1、人行天桥基础施工方案

本桥0#台、1#、7#、8#墩、9#台为明挖扩大基础;2#、3#、4#、5#、6#墩采用挖孔桩基础。

1、明挖基础施工工艺:

(1)明挖基础施工工艺流程图(见下页)

开挖之前先清除现场四周悬石、浮土等,排除一切不安全因素,作好基础四周临时围护和排水设备,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准备好搭建防雨材料。测量定出台的中线和高程的控制桩及基坑中心位置、方向和高程点。根据土质和现场情况,确定开挖坡度和支护方案。用白灰在地面上勾绘出基础的形状,考虑到将来浇筑基础砼的需要,勾绘出的基础尺寸按设计加宽作为施工间隙。

明挖基础施工工艺流程图

基坑土方采用机械、人力开挖相结合的方法。基坑边坡放坡坡度按设计要求,采用挖掘机开挖表层土,岩石采用浅眼松动爆破开挖,根据基坑断面尺寸地质岩石情况,先做爆破试验,选择合理参数,做好施工爆破设计,爆破中随时修正参数,以达到最佳爆破效果。接近边界的爆破,严格控制,避免超挖,保证开挖后边坡稳定。为了保证施工现场的整洁,挖出的土方除部分预留回填外,其他均及时运走或平整,避免造成弃土零乱。开挖时,要先中部后四边的方法.进行,其注意事项有:

在开挖至接近白灰界线时,用人工方法施工,保持边坡平整顺直。

挖至坑底(设计标高)时应保留不少于10厘米的厚度,再用人清至基底标高,验收后及时封底。

手风式钻机,钻孔直径φ40mm;

钻孔深度:H=2m;排距b≤0.5H,取b=0.9m;

采用用等边三角梅花形布孔,则a=1.1b,取a=1.0m;

炮孔深度L=H+l,l为超钻深,取l=0.1H,则L=1.1H=2.2m。

根据《铁路路基施工规范》附表D,查得q=0.3kg/m3;

在正式实施前,在D1K384+166公跨铁桥进行数次模拟试验,根据试验结果,调整爆破参数,使其达到最佳效果,方可用到本桥基坑施工,并在根据现场情况(岩性、岩层走向、倾角等)再作调整。单孔装药量计算公式为Q=qabH,式中单位耗药量q值经试炮确定,炮孔装药为0.15~0.25kg/m3。

将b=0.9m、a=1.0m代入药量计算公式得:每孔装药量为270~450g。

装药之前重新量测排距、孔距、孔深,确定实际装药量并把规定的药量放在孔口旁边,然后按装药结构分间隔或连续装药。

炮口以下回填堵塞使用一定湿度并有一定含砂量的沙土,堵塞长度以不小于1m为宜,做到边回填边捣固密实。

基坑爆破后采用人工进行清除,清基至设计标高后,立即进行检验。若地基容许承载力小于设计应力时,采取换填碎石或其他处理措施。报检设计人员及现场监理验收合格后开始基础施工。

若基坑内有水时,在基坑底四周设计断面以外设置排水沟,汇集到集水井,用潜水泵及时排出,防止渗回基坑。及时做好排水引流工作,严禁基底被水浸泡。

爆破注意事项:爆破必须在封锁天窗时间内进行,在施工地点两头设置关门防护。每次爆破完毕后,由双方人员共同检查线路的水平、高低、方向,确定线路无异常后放行列车运行。

若基坑内有水时,在基坑底四周设计断面以外设置排水沟,汇集到集水井,用潜水泵及时排出,防止渗回基坑。

基坑开挖至设计高程后立即通知设计人员及监理工程师对基坑检查,经设计人员及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再进行基础混凝土施工。

基础模型采用定制的大块钢模,采用人工立模,混凝土由工地拌和机拌制,小推车运至墩台位,根据施工场地实际状况,搭设混凝土灌注工作平台,砼落差大于2米增设串筒,滑槽或小推车直接送混凝土入模,插入式捣固器振捣密实。

明挖扩大基础混凝土灌注,按照大体积砼灌注来控制,限制砼的入模温度,并采取降温措施。在灌注砼时分层施工,且下层基础与上层基础的连接在下层基础施工时按规范要求预埋连接钢筋,顶层基础与墩台身的连接在顶层基础上按设计和规范要求预埋连接钢筋。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待表面收浆后尽快对混凝土进行养生,养生方式根据环境具体情况,采用洒水、覆盖及塑料薄膜养生方式。

桥墩台基础拆模后,经监理工程师对基础混凝土检查确认,且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后,对基坑进行回填。基坑回填按设计要求进行,回填基坑用原土分层回填并压实。

(1)a.挖孔桩采用人工开挖,机械提升。

c.石质破碎或风化严重的岩层,采用风镐开挖,挖孔过程中应经常查桩的净空尺寸和平面位置。孔的中轴线偏斜不得大于孔深的0.5%。截面尺寸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孔口平面与设计桩位偏差不得大于5cm。

挖孔桩挖孔过程过程中,随时测量桩孔垂直度,防止挖偏。由于挖孔桩位于地下水位较多的地段,挖孔过程中极易造成塌孔等现象,孔形不易控制,施工时严禁超挖,及时做好砼护壁,并做好孔井的排水工作。当挖到设计标高后,根据设计要求对持力层地质情况进行检查,并报设计验基,若发现持力层地质与设计不符,及时报设计部门处理解决。

地面除在墩位置四周挖截水沟外,并应将孔内排出的水引流远离桩孔。孔内渗水量不大时,可用人工提升,水量较大时用水泵排水。采用爆破成孔的挖孔桩,孔内设专人经常检查有害气体浓度,浓度超标时,或孔深超过10m时,设置通风设备,孔内每次爆破后立即排烟,有毒气体消除后施工人员方可下井施工。

(4)、安全生产措施:

a.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措施。

b.建立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度,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c.提升装置用的挂钩必须是封闭的卡口,并设有安全挂钩。

e.桩身开挖采用提升架提升,所有的提升装置必须要有制动装置且制动灵活,吊绳必须用钢丝绳且安全系数不小于5。

f.桩身每开挖一节做一节护壁,待护壁砼强度大于2.5MPa后拆模再开挖下一循环。桩身开挖施工每工作2小时应换班工作,作业人员不得在孔底抽烟、休息。

g.桩身开挖8米深以后,桩底应设置通风措施保证连续通风。

h.挖孔时照明电采用不高于36V安全电源。

i.钢筋笼吊装前需检查吊车的状态和钢丝绳的质量。吊装时,严格执行起重作业的有关规定,当桩位位于高压线下时,采用分短节吊装。

j.施工人员必须戴安全帽和系安全带,杜绝穿拖鞋施工。

k.孔口必须钢板覆盖和设置栏杆围护与警示牌,设专人防护,防止落入孔中。

l.提升物体进必须双入失摇动摇把。检查人员不得将身体侵入摇把转动范围内。

m.经常检查孔内的有害气体含量,孔内要经常通风。

n.孔内爆破采用松动爆破,不得放大炮,严格控制炮眼装药量,上覆双层炮被防止飞石,每次爆破后,下孔操作人员在孔口光观察上部护壁状况,确定孔内护壁完好后方可在孔底作业,如护壁被震裂或局部掉块,须修补完整,确认无安全隐患后方可下孔作业。爆破时孔口要覆盖,不能使用火雷管,必须用电雷管。

5.2、D1K384+700人行天桥桥墩、台身施工方案、技术措施、施工工艺和方法

5.2.1、墩、台身技术措施

该桥桥墩采用圆柱墩,其中1#墩直径0.6m,高3m;2#墩直径0.8m,高5m;3#墩直径1m,高6.5m;4#墩直径1m,高8.5m;5#墩直径0.8m,高9m;6#墩直径0.6m,高5.5m;7#墩直径0.6m,高5m;8#墩直径0.6m,高3.5m。墩身模板采用定型圆钢模,在现场先拼装,检查调整接缝,然后用吊车整体套入钢筋骨架内,桥台采用大块拼装式钢模板。做到模板接缝微小,线条顺直确保外观质量。

采用强制式搅拌机集中拌制混凝土,采用优良的外加剂使混凝土初期缓凝、后期早强,便于运输和振捣

5.2.1.1、墩身施工工艺和方法

本桥的墩身为圆柱形墩,采用碗扣式脚手架搭设作业平台,拼装定型圆钢模,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施工工艺流程详见图。

5.2.1.2、墩身脚手架的安装

墩身施工脚手架采用碗扣式支架,支架搭设在处理压实后的地面上,根据墩身高度设置支架搭设间距、步距、水平杆及剪刀支撑,保证脚手架稳固并有抵抗偶然外力撞击能力。

5.2.1.3、模板安装

为保证墩身的外观质量,墩身模板采用圆形定型钢模板。墩身面板选用5毫米厚优质钢板,边肋采用10毫米厚钢板,加劲肋采用L75角钢,圆模每节高2米,每节模板在地面拼装,海绵塞缝,拼装精度符合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吊车安装。模板间采用法兰盘连接,外部设斜拉杆调正垂直度,以保证墩身外观质量,模板四周用钢丝绳拉紧固定,保证浇筑砼时不发生倾斜。

5.2.1.4、墩身砼的灌注

用强制式搅拌机拌制砼,为使砼的颜色一致,保证砼外观质量,使用同一厂家生产的统一品牌的水泥,并严格控制施工配合比,人工配合装入料斗,吊车起吊料斗灌注施工,灌筑时,采用串筒控制混凝土的下落高度(2米以内),避免砼产生离析。混凝土分层进行灌注,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分层厚度不大于30厘米。施工时加强把关,严防漏振、过振,做到内实外光。混凝土灌注完毕后,用塑料布包裹养生,达到拆模强度后,拆除模板。

5.2.2、D1K384+700人行天桥台身施工工艺和方法

5.2.2.1、D1K384+700人行天桥台身施工工艺

本桥桥台为实体矩形台,施工工艺详见图施工工艺流程:

5.2.2.2、施工方法:

对台身进行测量放样,复核中线和跨径,定出台身模板的支立边线。桥台模板采用大块钢模,用钢管脚手架和拉杆进行加固。钢筋在加工场加工,现场绑扎,插入式振捣器分层振捣密实,每层浇注厚度不得超过30厘米。砼浇注完毕后用麻袋覆盖洒水养生。本桥台身属于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中采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的方法。

1、优化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通过试验合理选用低水化热水泥及其用量,降低水泥水化热;控制混凝土浇注速度,推迟水泥水化热释放,从而降低混凝土的温度。

为减小混凝土结构内外温度梯度,在混凝土未初凝前进行二次抹压,覆盖一层塑料膜,在塑料膜上方加盖一层草垫,每天均匀洒水湿润。桥台施工时注意其混凝土结构物体积较大,外露面也较大,因此必须对模板加固引起充分重视,保证其拆模后,几何尺寸准确、不跑模、不漏浆、不出现蜂窝麻面。根据梁端线和梁缝准确确定胸墙位置,胸墙应加固牢靠,保证其竖直。

5.3、D1K384+700人行天桥梁体施工方案、技术措施、施工工艺和方法

施工工序:首先施工4#~5#墩间的第五孔梁,待改移3#~4#墩间的既有公路至4#~5#墩间后,再施工3#~4#墩间的第四孔梁,在施工第五孔梁时,可同时施工2#~3#墩间的第三孔梁,以利施工便线的顺利开通。最后施工其余孔梁。

主要施工方法:该桥梁体采用WDJ型满堂碗扣落地架后现浇钢筋混凝土梁体施工,其中,2#~3#墩间的第三孔梁因跨越既有线,故搭设满堂碗扣架时应充分考虑既有线的行车安全,满足列车通过的建筑限界。

支架地基处理→支架基础放样、摆放枕木→支架搭设→安装钢管束、安装底模、侧模→支架加载预压→底模放样→绑扎底板、腹板、顶板、肋板及预埋钢筋→安装室内侧模→浇筑混凝土→养护→拆内模及拆外模→落架、拆架→养生。

1、支架搭设方案(4#~5#墩间的第五孔梁16米梁跨的支架架设)

⑴支架受力荷载计算、组架方式及支架搭设

a、荷载分析:该梁跨16米,梁宽3.0米,梁重53.28T。根据施工设计图纸,计算荷载的最不利情况(梁中实心部分)如下:

S实=1.330m2G砼=1.330×1×2.5=3.330T

换算为单位面积上重量:3.330T/2.5×1=1.110T/m2

单位面积模板拖架重:0.075T

单位面积施工活载取:0.35T

全垂直荷载合计:0.35+0.075+1.110=1.535T/m2

采用碗扣式脚手架搭设连续支撑架,受力检算如下:

通过以上计算得单位面积上最不利垂直均布荷载为1.535T/m2。脚手架单元尺寸为单杆承重为0.9×0.9×1.20m,步距为1.20m,现最不利荷载处单杆承重1.535×0.9×0.9=1.243T。根据《公路施工手册》,横杆步距为1.2m时,每根立杆荷载设计为3.0T,此时安全系数为2.4。

采用12×15cm方木作横梁,方木挠度F计算如下:

5QL45×1.243×104×0.94

384EI384×1×1012×0.12×0.153/12

其中:E=1×106MpaQ=1.243×104N/M

综上所述,该支架搭设方案满足施工要求。

为防止支架沉陷,地基处理是关键,碗扣支架0.9×0.9×1.2m脚手架立杆最不利荷载处承重为1.535T,立杆支撑于20×15×250cm枕木上。单杆承重面积为:0.9×0.2m,因而要求地基承载力不小于1.535×104/0.9×0.2=0.085Mpa,取安全系数为:N=1.5,则要求地基承载力不小于0.128Mpa。

①在已处理好的地基上摆放枕木,其上交错安装3.0m和1.8m长立杆、调整立杆可调底座,使同一层立杆接头处于同一水平面内,以便于安装横杆。组架顺序:立杆、底座→横杆→斜杆→接头锁紧→上层立杆→立杆连接销→横杆。顶部用1.8m的立杆找齐,最后在顶端设顶杆,以便能插入顶部可调拖撑。

③整架拼装完后,在纵、横向连续面设剪刀撑,在立杆顶部和底座30cm处各设水平和扫地杆,以增强支架的稳定,然后在顶部拖撑上放纵、横方木,以备立模。脚手架靠近桥面的一侧设150cm宽斜坡人行道,上铺设木板,并安装钢管护栏,便于施工人员上下桥面施工作业。

待地基处理完毕,测量队根据控制桩在所处理的地基上放出梁的纵轴线、边线,每隔6m打一木桩,以此线为准放出脚手架搭设的范围,然后测出地基标高,根据梁底标高计算所搭设支架高度。安装模板前,在支架上测出梁纵轴边线的标高,以便于立模、检查和调整。

5、安装模板前必须进行整架检验和验收,检验主要内容:

①基础是否有不均匀沉降。

②立杆垫层与基础面是否接触良好,有无松动或脱离情况。

③检验全部接点的上碗扣是否锁紧。

④整架垂直度和横杆水平度是否达到相应要求。

⑤复合荷载是否超过规定

底模、侧模采用厚度为15mm的优质覆膜竹胶板。安装时,严格控制其平整度、拼缝及错台现象,并检查两块模板间拼缝是否紧密,底模接缝处及侧模支架是否落到横向方木上,为防止漏浆,模板接缝处用双面胶粘帖。

①预压材料:采用机制砂作为预压材料

②预压顺序:根据现浇梁的单孔施工先后计划,进行单孔预压。

在考虑梁体自重和施工活载的情况下,为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预压荷载数值取梁体自重的1.2倍。

a、静荷载计算(梁体自重、模板体系)

标准断面处梁体自重,每延米梁体混凝土体积为:V1=1.33m3

悬臂部分混凝土体积为:V2=2×0.25×0.1+0.25×0.05=0.06m3

单位长度上的混凝土重量:

G1=1.27×2.5×1.0=3.175T

模板体系自重荷载取值:G2=0.075T

预压砂袋高度:H=3.25×1.2/2.5×1.0×1.5=1.04m

式中:机制砂的密度取1.5t/m3

钢筋混凝土的密度取2.5t/m3

为准确侧出整跨的沉降情况,每跨布置观测点数不少于9个,分别布设于L/4、L/2、3L/4截面处,每个截面布设3个(L为跨度)。

9、沉降观测并画出沉降曲线

按上述要求布好点后,进行编号,并定期进行观测。

①预压前,对支架进行全面检查,对所有点进行观测。

②加载分三次进行,每次加载重量为总重量的1/3,每次加载完成后,均观测各点下沉量,在最后一次加载完成后观测一次。

③以后每两小时观测一次,一直观测到各点在24小时内均不再沉降为止。

④以时间为横轴,以沉降量为纵轴,画出每一点的沉降曲线。

沉降量稳定后,即可测出所有点的标高,然后分层卸载。全部卸载完成后,测量各点的标高,支架的非弹性变形已经消除,计算出支架和地基的弹性变形量,以便确定模板准确的立模高度。

在预压结束,模板调整完成后,再次检查支架和模板的扣件和螺丝是否牢固。地基是否下陷,脚手架是否有明显变形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根据预压得出的单性变形量,调出底模的预拱度。

11、底板、肋板钢筋施工

将模板上的杂物彻底清理干净,然后绑扎钢筋。

a、钢筋预先在钢筋加工厂弯制成型,运至现场绑扎,制作钢筋骨架时,须焊扎牢固,不能及时浇筑砼时钢筋骨架应搭设雨蓬,防止钢筋锈蚀。

b、钢筋整个骨架要保证牢固、尺寸准确,施工过程中要防止因受外力而产生变形。

c、钢筋绑扎时,注意支座、护栏和伸缩缝等预埋件的预埋。

d、为保证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在钢筋骨架与模板间交错放置适当数量的塑料垫块,骨架侧面的垫块应绑扎牢固,防止垫块脱落或旋转保护层厚度无法保证。

e、钢筋骨架的尺寸必须准确,整体牢固。

底板钢筋定位完成,并经自检和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安装内模,内模采用薄篱板和方木相结合的方式,用φ48钢管及10×10cm方木作内模骨架,钢管下部插入固定于底板主筋的支撑筋上,该筋顶部以下5cm用ф12钢筋焊一十型字筋。梁底顶面不安装模板,内模立好后,检查其拼缝、平整度和错台。

13、安装内模顶板、绑扎顶板钢筋及预埋筋

绑扎顶板钢筋时注意护栏钢筋、伸缩缝等预埋件的预埋,并注意为下道工序的施工预埋钢筋、构件,并确保其位置的准确。钢筋绑扎完毕,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准备混凝土的浇筑。

14、混凝土的运送、浇筑

⑴箱梁砼标号C30,水泥为P.O32.5普通硅酸盐水泥,用量严格按施工配合比控制。浇筑砼前,再次对模板支架全面检查木楔如有松动现象必须全部打紧,特别当采用过预压措施后,支架将有回弹现象,应特别注意各预埋件位置准确和定位要牢固性,同时要注意预埋件、预埋筋的埋设,尤其是伸缩缝锚固筋支座钢板、栏杆底座钢筋等。

⑵砼在现场用强制拌和机集中拌和,砼拌制时严格按施工配合比进行,砼升降架运输顶面,人工小推车浇筑。砼浇筑采用两次浇筑,先浇筑底板和腹板(注意埋顶板倒角处的钢筋),后浇筑顶板。第一次混凝土浇筑时要对称均匀浇筑,防止内模因受力不均匀而偏移,待底板浇筑完成后,再浇筑腹板和顶板的混凝土。浇筑完成,在初凝后凿毛。顶板混凝土时要控制好顶面标高,标高控制时采用钢筋沿纵桥向设置三道桥面标高线,顶板要横桥向拉毛,以便于桥面铺装混凝土的结合质量。

⑷混凝土浇筑时注意以下几点:

a、浇筑前,要对所有操作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并对支架的稳定性以及混凝土的拌和、运输、浇筑系统所需的机械设备是否齐全,运转是否正常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后,方可开始浇筑混凝土。

⑸浇筑过程中,下料应均匀连续,不可集中或猛投。

⑹施工中随时注意检查模板、支架、钢筋及各种预埋件的位置和稳固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⑺浇筑过程中随时检查砼的坍落度,严格控制水灰比,不得随意增加用水量,前后台密切配合,以保证砼的浇筑质量。

⑻砼的浇筑顺序和振捣方式实行统一要求和检查,浇筑区域责任到人,严防漏振、过振现象。

(9)顶板浇筑完毕后选派有经验、责任心强的职工及时整平、抹面,控制好标高,并进行拉毛处理;每片梁除留足标准养护件外,还应制作随梁同条件养护的试件2组,作为拆模强度控制依据。

a、砼浇筑完成后,应在收浆后尽快予以覆盖和洒水养护,但覆盖时不得损伤或污染桥面砼;

b、砼养护用水与拌和用水相同。

c、砼的洒水养护期间一般为7天,每天洒水次数以能保持砼表面处于湿润状态为准。

d、当气温低于5℃时,应覆盖保温,不得向混凝土表面上洒水。

3、其余各孔参照第5孔方案布置实施。

实现单位工程一次验交合格率100%,施工过程多创“样板工程”的战略。

5.3.2、建立质量保证体系(见质量保证体系组织机构图)

质量保证体系组织机构图

5.3.3、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措施

5.3.3.1、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a.针对本工程施工特点,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对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进行专业强化培训;对各种操作人员进行岗前培训。

b.持证上岗:对新工人,上岗前必须进行“三级教育”;对涉及“四新”技术队的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针对各自技术特点进行专项培训。

c.熟悉、审核施工图,做好技术交底,使施工管理和作业人员了解掌握施工方案、工艺要求、工程内容、技术标准、施工程序、质量标准、工期要求、安全措施等,做到心中有数,施工有据。

d.施工技术交底安全文明专项施工方案2015-9-23,以书面交底为主,包括结构图、表和文字说明。交底资料必须详细、直观、符合施工规范和工艺要求,并经第二人复核确

认无误后,方可交付使用,交底资料应妥善保存备查。

e.编制材料和机械设备需求计划,对原材料进行材质试验,做好设备的维修与保养。

5.3.3.2、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a.按《采购程序》选定合格供货商,采购施工所需的物资材料,并依据《试验和检验程序》进行质量控制,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

b.按《检验和试验程序》设置试验检测机构,配置试验检测设备,依据有关规范,对施工过程进行监控。

c.对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编制详细的工艺细则,并做好技术交底,检查不合格或检查证及附件与实际不符,监理工程师、设计代表、业主代表不予签证,作业队必须认真改正后报请重新检查签证。

d.按《不合格产品控制程序规定》苏J9802 外墙外保温构造图(挤塑聚苯乙烯保温隔热板),做到对不合格原材料和半成品不投入使用,不合格工序不转序。

e.加强对文件资料的管理,所有技术文件按质量管理标准要求设专人负责,分门别类建立台帐,收发登记注册,受控文件必须加盖受控印章,才能使用。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