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基坑支护(含降水,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案-secret

某基坑支护(含降水,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案-secret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
资源大小:189.95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某基坑支护(含降水,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案-secret

1.2场地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成都平原北起安县,南至名山,西抵龙门山前,东达龙泉山。在大地构造体系上处于西部龙门山构造带和东部龙泉山构造带之间。区内断裂构造和地震活动较微弱,历史上从未发生过强烈地震,地壳稳定。

拟建场地位于成都市二环路西三段,地形较平坦,地面标高为507.46~508.34m,最大高差0.88m。地貌单元属岷江Ⅰ级阶地。

在本次钻探年揭露的深度内,地层由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和冲洪积层(Q4al+pl)构成覆盖层,基岩本次勘探未揭露。按地层沉积韵律从上至下分述为:

DB64/T 1751-2020 宁夏非金属矿绿色矿山建设规范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

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

(3)卵石:灰~灰黄色,湿~饱和,卵石主要成分为花岗岩和变质岩,呈圆形~亚图形,磨圆度较好,中等风化,卵石粒径多为2~8㎝,少数达15㎝以上,卵石含量50~80%,充填中砂。

根据其N120击数的变化规律,将其分为稍密卵石层、中密卵石层和密实卵石层四个亚层:

以上各岩土层的分布详见《工程地质部面图》。

根据本次勘察期间在5#、20#钻孔中采地下水试样2件作水质分析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场地内地下水对混凝土不具腐蚀性,对混凝土中的钢筋及钢结构具有弱腐蚀性。

本工程降水、护壁编制依据。

(1)《成都市西区医院门急诊住院楼(一期)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总院2007.6)

(2)《成都市西区医院门急诊住院楼(一期)基础平面布置图》

(5)《土层锚杆设计与施工规范》 (CECS22:90);

(7)《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8)《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9)《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300-2001);

(10)《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

(1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GBJ46-88);

(1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JGJ59-99);

降水工程是指利用水文地质学原理,通过降水设计和降水施工,排除地表水体或降低地层中的滞水、潜水、承压水、基岩水、岩溶水等地下水的水位,满足建设工程的降水深度和时间要求,并对工程环境无危害性要求。建设工程降水的技术方法有明排、真空点井、管井等。

根据多年来降水设计、施工的经验证明,在该地区采用管井法降水,是比较科学、经济、合理、安全的。因此,本工程拟采用管井法降水。

1、总涌水量(Q涌)计算:

式中:Q涌——降水基坑(含挖孔桩)总涌水量(m3/d)

   K ——含水层渗透系数(K=25m/d)

ro ——降水基坑等效半径(ro=)=

F为基坑面积约3000㎡

Ro ——降水基坑影响半径(Ro=R+ro=2Sw+ro=1007.1+30.9

2、单井涌水量(q)计算:

q=120πrl=/d

式中:q——单井出水量(m3/d)

L——滤水管长度(m)

r——降水井管半径(r=)

3、降水井管数量(n)

    n=1.1=10(口)

4、井管渗透速度及井深确定

(1) 最大允许渗透速度:Vc=60· =175.40(m/d)

(2) 最小滤水井管长度;Lmin= Q单/2π·r·Vc=5.30米

(3) 井点深度确定:

井点深度=地下水位+井中降低水位+滤水管长度+沉砂段

=2.0+21.0+5.0+2.5=。

由于每节滤水管长2.5米,取井点深为30.0米。

  根据以上计算,在开挖基坑周边3m左右按水源方向不同布设10口降水井,以满足基坑开挖、挖孔桩和电梯井施工需要。井距20~30m,井深30.0m。

井管结构:孔径600~650mm,采用砼井管,管径外径360mm,内径300mm,上部护壁管15.0m,下部缠丝过滤井15.0m。用回填砾厚度不得小于100mm左右。

拟建物场地总布井数为10口井,井深30.0米,井距20.0~30.0米。宜选用φ150mm口径流量30~50m3/h,扬程20~30m电动潜水泵,开挖段适作群井共同抽水降水。

根据《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YB9258—97)中提供的最终沉降量计算公式:

式中 S∞——固结沉降量,mm;

e0i——第i层土的初始孔隙比;

△pi——第i层土的因降水产生的附加应力,KPa;

△hi——第i层土的厚度,mm

  根据该工程的地质勘察报告提供的相关参数经计算分析:该降水沉降量均符合规范要求,且不会对周边建筑造成影响。

5.降水井结构与技术要求

(1)降水井采用内径为300mm,外径360mm的钢筋砼井管,其中包括滤水管(光花管,可很好控制抽水时出水的含砂率)和井壁管(每根井管长度均为2.5m)。

(2)井结构为:降水井上部15.0米井壁管,下部15.0米滤水管。

(3)成井时要求井孔应圆整垂直,井管焊接牢固,安装垂直。

(4)填砾规格8~15mm砾石,填砾厚度12cm。

(5)洗井采用活塞和空压机联合洗井,确保成井质量,达到出水含砂率小于1:10000,以保证抽水设备正常运行。

可选择QJ型潜水泵,根据计算结果和设计降深选择合适流量和扬程的潜水泵,拟采用30~80m3/h,扬程20~30m的潜水泵。

(1)测量放线:根据基础轴线并按我院《降水井平面图》测放出各井位。

(2)成孔:钻机就位安装好后,核对井位,确认无误后,埋好护壁管,管径700mm,护壁管埋设完毕后开始钻进成孔,采用泥浆护壁,保持孔内泥浆高度,防止垮孔。孔深达到设计深度后终孔。

(3)吊装井管:经现场技术负责人验收合格后,用抽筒清孔,吊装井管。做到井管之间焊接牢固、安装垂直。

(4)填砾:在井管外填入规格8~15mm砾石滤料,填至距地面2m左右,洗井完毕后填入砾石封井。

(5)洗井:采用空压机、活塞联合洗井,每井活塞洗井不少于两次,每次提拉活塞不少于2小时,空压机洗井不少于2个台班,以确保洗井质量,达到出水含砂率少于1/10000要求。

1、修筑1200×1500×沉砂池4个,排水用水沟管引至指定的排水系统(沉砂池及排水沟由甲方修建)。水泵排水量32~80T/h,扬程(电机3.5~5.0千瓦)。

2、降水期间应对抽水设备和运行状况进行维护检查,每天检查不少于3次,观测和记录水泵的工作压力,电动机、水泵温度、电流、出水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使抽水设备始终处于正常运转状态。

3、为防止停电时水位回升对基坑造成不安全隐患或危害,降水期间甲方应备用一台120KW的发电机以供降水使用。

每台钻机施工由工程技术人员、技工、普工组成质量管理小组,从施工各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成孔钻进时,由工程技术人员及当班技工随时检查孔的斜度及钻头尺寸,以保证控制孔斜在0.5%以内。降水井施工安装井管时由工程技术人员用吊线法检测井管安装的垂直度;洗井时,每班技工应作洗井记录,工程技术人员随时抽查监督,保证洗井时间,满足含砂量不大于1/10000,满足出水量不低于邻近井的出水量,以保证抽水设备正常运行及井的正常使用时间最终满足基坑开挖的需要。

根据深井凿井工艺流程及成都地区的降水井凿井特点,采用的机械应效率高、易转运的特点:

凿井均应使用专业凿井人员,随时注意凿井过程中的地层变化,确保凿井质量

7.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1、现场配备安全员、质检员、施工员,负责工地安全、质量、进度,确保顺利进行;

2、严格按安全规范用水、用电、机械操作等;

3、所有人员进场后均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组织安全教育。

4、降水过程中配设相应的仪器随时检查降水井孔中的动水位及出水的含砂率,以保证降水质量。其中,对周围建筑的沉降观测可与基坑沉降观测一起进行。

5、认真学习建筑施工建筑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掌握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基本技能和常识。

6、进入现场的一切人员必须配戴安全帽,不得穿拖鞋。

7、安全教育:对现场作业人员进行三级安全教育,使施工人员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并按要求填写“三级安全教育记录卡”每个受教育必须亲自签字,使每个受教育者都能记清所收教育的内容。

8、照明和设备用电须分开架设,作到一机一闸,亲配漏电开关。

9、临建搭设做到正规化、标准化,场地周围临设和堆放的材料不得影响附近原有建筑和过往行人的安全。

10、禁止闲人进入施工现场,防止偷盗。

11、禁止现场施工人员斗殴,严禁随地大小便和随地到剩饭、剩菜,保持现场卫生。

12、技术不熟悉人员不能顶岗操作机具,严禁酒后作业。设备操作人员等特殊工种持证上岗。

13、夜间照明应有足够的亮度,确保安全施工。

 本次降水井工程施工工期预计为:12天(此工期为正常施工工期,遇不可抗

3.护壁方案及施工组织

由于场地上拟建建筑全面开建,整个现场布局局促,四周管道密集仅邻建筑物及交通干道施工场地极为狭小。本工程具有工作面狭窄、工期紧、基坑四面土壁均须承受极大的动、静荷载等特点,同时基坑暴露时间较长,为避免土方坍塌须做护壁,经过多项工程实践证明桩加喷锚护壁联合方式是一种造价较低、施工进度快,较安全,稳定性也较好的护壁方法。

通过以上分析,本工程基坑支护拟采用桩加喷锚护壁联合方式。

桩锚法即采用悬臂桩加锚杆的方法进行支护,这种方法造价较高但安全可靠。

根据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勘察报告,土体物理力学指标参数见表。

根据本基坑功能、性质及工程总进度计划,本基坑护壁设计使用期限为十个月。

桩加杆锚法即采用悬臂桩加锚杆的方法进行支护,这种方法造价较高但安全可靠。

人工挖孔悬臂桩设计计算

1、悬臂桩桩长 L=h+hd

式中:h—基坑开挖深度

(1)嵌固深度hd 按下式确定

∑Epj—桩、墙底以上基坑内侧各土层水平抗力标准值epjk的合力之和;

hp—合力∑Epj作用点至桩底的距离;

∑Eaj—桩、墙底以上基坑外侧各土层水平荷载标准值epjk的合力之和;

ha—合力∑Eaj作用点至桩、墙底的距离;

epjk=σpjkKpi+2Cik√Kpi

σpjk=rmj zj rmj 为深度zj以上土的加权平均天然重度。

Kpi=tg2(45°+φik/2)

q0为地面附加荷载取q0=180kN;

经计算:理论桩长为19.0米。以现场开挖的深度和地勘资料为准,悬臂桩桩端必须进入锚固段4.8米。

.桩间距、桩径、桩身强度设计

桩间距、桩径、桩身强度根据悬臂桩截面弯距设计值M及截面剪力设计值V来确定:

V=1.25 r0Vc

hmz—合力∑Emz作用点至计算截面的距离;

∑Eaz—计算截面以上的基坑外侧各土层水平荷载标准值eaikbs的合力之和;

桩数N=l∑Eai/M

经计算得:桩心间距取值2.50m,桩径取值1000mm。共计桩数101根。

沿截面受拉区和受压区周边配置,局部均匀,其中截面受弯承载力按下式计算:

选取的距离ysc、y’sc符合下列条件:

ysc≥rscosπαs , y’sc≥rscosπαs’

αs— 对应周边均匀受拉钢筋的圆心角与2π的比值;

αs’— 对应周边均匀受压钢筋的圆心角与2π的比值;

A— 悬臂桩截面面积;

fy— 普通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fcm— 混凝土弯曲抗压强度设计值;

经上述验算,配筋如下:

施工技术要求及技术措施

1)、挖孔桩施工技术要求

①桩身结构详见设计图,桩数101根。

②挖孔桩护壁采用钢筋砼支护,壁厚175mm。

③桩位施工允许偏差小于50mm,桩孔垂直度允许偏差小于0.5%。

④挖孔桩孔径允许偏差小于50mm。

⑤护壁砼拆模时间应大于12小时。

⑥护壁配筋、桩身钢筋笼结构详见设计。

⑦桩身主筋与主筋连接采用地面搭接焊,或对焊。

⑧钢筋笼制作容许偏差如下表。

⑨桩芯砼、护壁砼强度等级为C25、C20。

⑩如遇特殊情况(停电、下大雨、设备故障等)致使停顿时间超过3小时以上,灌注桩芯砼,必须按规范处理施工缝。

4、施工方法及质量保证措施

测量放线(确定桩位)→成孔(挖孔、布置钢筋网、支模、浇筑护壁砼、拆模、扩底)→绑扎钢筋笼(绑扎成型、定位加固)→浇筑桩芯砼(砼配制、灌注)

根据甲方给定现场基准线放出桩位轴线,并放出各桩孔位中心。

破土前先以桩位中心为圆心,以设计开挖孔径为开挖直径开孔。成孔采用分段开挖支护法,开挖一节支护一节,每节高度1000mm。挖孔由人工自上而下逐层进行,弃土装入吊桶通过滑车提升,孔口搭设脚架。孔壁采用现浇钢筋砼支护,方法为:第一步,支模。采用木模。第二步,布筋。护壁配筋见设计图。第三步,浇筑砼。第四步,拆模。

护壁布筋及桩身钢筋笼均采用在地面备料,孔内绑扎成型。钢筋笼主筋先在地面按设计长度搭接好,等终孔后一一放入孔内,并按设计主筋位置及标高固定,然后缠绕并绑扎螺旋箍筋。钢筋笼成型后,用钢筋头将其固定在桩孔中心。

桩芯及连系梁砼采用商品混凝土,砼浇注过程中要分层捣实,灌砼须连续作业,一次成桩。

当护壁成桩后,开始进行连系梁施工,第一步:支模;第二步:布筋、钢筋在槽内绑扎成型;第三步:浇筑砼,砼养护。

对甲方交付使用的建筑轴线,我方测量人员必须严格复核,并对轴线控制标志严加保护,以保证桩位准确性。

第一节护壁高出自然地坪200mm,以防地表水或弃土进入孔内。

第一节孔壁支护后,将桩位“+”字控制标志投放到孔口护壁圈上,用红“”标定。

每节桩孔开挖结束后,用线锤检查该孔位、孔径、孔斜,合格后方能支护。支模后应用同样的方法对成型孔径、中心度、圆整度及垂直度进行检查。

浇筑护壁松砼时,必须对称均匀布料,用捣棒分层插捣密实,并振打模板,以防出现峰窝麻面。

终孔后,将砼灌筑标高投放到护壁圈上,用红“”标定。

在终孔后以及钢筋笼成型加固后,必须由质检人员配合甲方现场监理对成孔质量及钢筋笼成型质量进行验收,合格后方能进行下道工序。

浇筑桩身砼时,井口设专人把关,严格按要求振捣密实。

在浇筑砼时随时对砼坍落度进行检测,每班不得不少于两次。

(10)现场设置必要的安全标志及标语。

桩间采用喷锚法进行支护,喷锚法即混凝土法,本方法随挖方交叉作业,土层分层开挖,分层为3~4层开挖。上部土层采用网喷,,加固筋主筋与预埋筋焊接;下部卵石层采用素喷。详见《人工挖孔桩护壁圈及桩间护壁详图》。具体如下:

该施工工艺采用的是干喷法,混凝土干料采用人工现场搅和。水泥(Po.32.5)与砂、石重量比宜为1:4.0~4.5。施工前应现场抽取混凝土原材料,并送试验室做喷射混凝土C20强度等级的配合比报告。现场根据该报告进行原材料的称重计量拌和。一般采取随拌随用的方式施工,以避免拌和混凝土干料中水泥超过初凝时间,影响混凝土质量。

干喷混凝土设备要求水流在喷头前混合干料,水量以喷出面层平整光洁为宜。喷射混凝土的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宜大于8mm,水灰比宜为0.40~0.45,不宜大于0.45。喷头与被喷面尽量垂直,距离保持在0.6~1.0m,喷射顺序应由下至上,分段进行。

喷射混凝土厚度一般为4~6cm,回弹率控制在15%范围内,回弹下落混凝土料及时清理利用。

泄水孔间距为2.5m布置在土层部分。泄水孔必须击穿混凝土护壁达到原土层。有明显渗水的地方,可设置塑料排水管,以便更好的排出积水渗水。

1) 土方与喷锚配合应密切,土方应做到不超挖、多挖,给喷锚施工创造良好的工作面;

2) 人工挖孔桩施工前应降水低地下水,以确保孔内无地下水;

3) 混凝土原材料应送试验室复检,合格后方可使用。混凝土干料应严格按配合比计量拌全,喷射时应保持混凝土面的光洁、平整。

4) 基坑顶部地面应及时硬化,作成散水面,防止雨水等直接渗入支护土体中,使土体含水率发生较大变化,影响支护体系安全。

5) 施工中实行施工监理制度,加强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实行信息化施工。

施工现场用电可分为施工机械用电和照明用电两大类。根据选用设备情况,施工现场高峰期最大用电容量为100千瓦,现场已具备施工用电和施工用水条件,但为了在停电的情况下保证抽水正常进行,现场配备1台75kw发电机组备用。

5.2.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

5.2.1施工组织机构

施工组织机构图 图5.2.1

本工程严格按“项目法”进行施工项目管理,由项目经理负责组建本工程项目经理部,负责本工程的具体施工管理。我们将严格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按《项目管理规范》进行各项管理,项目经理将对质量、工期、安全、成本及文明施工全面负责。各施工管理职能部门在项目经理的直接指导下做到有计划的组织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工期、安全等方面达到目标要求。

6.1 施工准备工作计划

施工准备工作是整个施工生产的前提,根据本工程的工作内容和实际情况,院和项目部共同制定施工的准备工作,为工程顺利进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以上各项准备工作可分为技术准备、物质条件生产准备、施工组织准备、现场施工准备、场外组织与管理准备等几个部分同时进行。

6.2.1收集完善基坑支护所必须的资料:基坑护壁所需的正式的基础图、土方开挖图,地下管网图,相邻建筑物的基础图等。

6.2.2组织各专业人员认真熟悉图纸,组织好图纸的会审工作,熟悉和掌握施工图纸的全部内容和设计意图,制定施工工艺卡,编制施工技术实施方法和实施程序。

6.2.3做好技术交底工作。本工程每一道工序开工前,均需进行技术交底,技术交底是施工企业技术管理的一个重要制度,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其目的是通过技术交底使参加施工的所有人员对工程技术要求做到心中有数,以便科学地组织施工和按合理的工序、工艺进行施工。

技术交底采用三级制,即项目部技术负责人→专业工长→各班班长。技术交底均有书面文字及图表,级级交底签字,技术负责人向专业工长进行交底要求细致、齐全、完善,并要结合具体操作部位、关键部位的质量要求,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等进行详细的讲述交代,工长接受后,应反复详细地向作业班组进行交代,班组长在接受交底后,应组织工人进行认真讨论,全面理解施工意图,确保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6.4.1本工程工程量较大,工期紧,投入的人员较多,应作好充分准备。

6.4.2本工程涉及材料数量大,应根据工期作好材料使用计划,保证现场不出现断料。

为了尽可能地减少噪音和扬尘污染,拟在本工程中投入最先进的机具设备,空压机采用电动空压机,锚杆机和喷射机采用性能好,最新购置的机具。

本基坑降水和喷锚护壁拟投入的机具详见表7.1。

拟用设备一览表 表7.1

凿井施工需要12天工期,人工挖孔桩、桩间喷锚护壁与土方开挖同时进行,不单独占用工期。

8.1施工前,应将施工组织方案报有关技术部门审核、审定。

8.2开工前,根据施工各环节的质量要求,对参加施工的全体管理人员和施工工人进行技术交底、质量教育,以加强质量意识。

8.3在施工过程中,对整个工程的各个工序进行全面质量管理,保证各工序的施工质量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对不合格的工序,下道工序必须拒绝接收,并向工程负责人和施工负责人汇报,直到上道工序满足设计要求为止。

8.4各工序的负责人必须作好本工序的记录,记录必须真实可靠,不得随意涂改原始记录,

8.5工程技术负责人及时作好原始记录的整理工作,出现问题立即会同有关人员组织处理。

8.6作好材质检查和验收工作,各种原材料必须具有质保书方能使用,地方建材必须具有质检报告并符合要求才能使用。同时把好现场进料质量验收关,对不合格材料坚决退回。

9.安全生产措施及文明施工措施

9.1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严格贯彻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政策、法规,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设专人负责安全生产,杜绝重大人身、机具事故。

9.2施工时设专职安全员,严格执行有关安全法规和安全操作规程。

9.3对基坑运行情况实施动态检查,以便在出现险情时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

9.4所有作业人员必须按各自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作业。

9.5自觉接受甲方及监理单位的安全检查。

9.6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均须配戴安全帽,不准穿拖鞋。

9.7建筑材料按指定地点分类集中堆放。

9.8临建搭设做到正规化、标准化,场地周围临设或堆放的材料不得影响附近原有建筑物和过往行人的安全。

9.9禁止现场施工人员打架斗殴,严禁随地大小便,保持现场卫生。

9.10禁止私接电源和使用电炉,禁止在民工宿舍吸烟和使用明火。

9.11收集气象资料,如遇有大雨、大风的预报,应会同有关单位及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10.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0.1现场一切人员(施工、管理人员)必须配戴生产标示的安全帽,不准穿拖鞋和赤脚。

10.2做好防噪措施,避免夜间施工扰民。

10.3材料按指定位置分类集中堆放,并标示品名、规格和用途等。

10.4临时设施搭设应正规化、标准化,场地周围临时设施或堆放材料不得影响附近原有建筑和过路行人的安全。

10.5做好现场安全保卫工作,闲杂人员严禁进入施工现场,作好防火防盗工作,防止意外伤害。

10.6进出现场的车辆需清洗干净后才能驶出施工现场,不带尘土进入城市干道。

11.人工挖孔桩施工预警和紧急情况处理程序

11.1施工期间,当施工人员发现桩内有危险征兆(如流砂、沼气、瓦斯等)时,应立即报告项目经理及技术负责人,及时进行处理。

11.2施工期间,若发现紧急情况(如桩内发生坍塌等),项目经理应立即组织现场施工人员进行救援并向119求救。

11.3施工期间,若遇停电,现场电工必须立即启动发电机发电保证降水的正常进行,从而确保人员施工安全。

11.4现场配备交通车辆,设置医疗小组。一旦出现人身事故,现场医务人员立即进行现场救治,并以最快的速度将伤员运送至距离施工现场最近的医院救治。

12.2变形监测目的和内容

本次基坑监测主要是在基坑开挖后及时发现基坑的变形情况,并通知甲方以便采取相应措施,以免对周边建筑物造成不良影响。

12.2.2.1支护结构和被支护土体的侧向位移:深基坑开挖期间,应加强观测密度。土方施工完毕,基础及地下室施工期间,定期监测。本工程共设置7个变形观测点。基坑周围土体基坑位移观测工作从支护结构施工开始直至结构施工至基坑回填结束。

12.2.2.2基坑附近建筑物的位移观测:基坑开挖之前,在被观测临近建筑物临基坑面设置变形观测点。预计共设置7个位移观测点。位移观测工作从降水井开始抽水直至基础结构施工至基坑回填且降水井停止抽水结束。

12.2.2.3基坑渗、漏水和地下水变化;随时观察基坑周壁的渗漏情况。降水井抽水前期应每天观测地下水位,做好地下水位变化曲线,抽水后一个月,每隔3天观测一次地下水位。

12.2.2.4降水井出水含砂率(含砂率≤1/10000):

监测的同时,观察降水井出水的含砂率,并对含砂率较大的降水井周围建筑物加强沉降观测密度。

12.2.2.5特别加强雨天和雨后的检测,并对各种可能危及支护安全的因素予以充分考虑。

12.3变形监测控制点及变形监测点布设

根据现场情况,基坑监测控制点布设在远离基坑且不易破坏的地方,共计3点;沿基坑四周且在基坑变形量最明显且不易破坏处布设6个监测点;在临近建筑物位置共布置3个监测点。点位布设图见附图《基坑支护平面布置图》。

本次基坑监测时间预计约4个月,第一个月观测8次(一周两次),第二、三、四个月每月观测4次(一周一次),共计20次,若施工期间有变形异常,需增加观测次数时由甲方确定是否增加观测次数及观测周期,费用则相应增加。

12.6变形监测观测方法

12.6.1使用仪器:采用瑞士徕卡TC405全站仪(测角中误差5″,测距2mm+2ppm)。

12.6.2观测方法:采用极坐标法,控制按平面一级导线,基坑监测按二级导线精度观测。主要技术要求如下:

水平角方向观测法的技术要求

注:(a+Bd)为仪器标称精度。

13.信息化施工及预警指标出现后的措施

对监测所得数据,必须立即整理分析,以图表的方式将结果汇总,交由专业技术负责人审查。

基坑开挖过程中,应用监测信息指导施工,以保证基坑开挖能安全地进行。本工程采用分层开挖,每一层土开挖,监测系统都能测到支护边的位移,观测是连续进行的。因此,一般来说,在险情出现以前,监测数据早有反映,完全可以避免险情出现时再来采取措施。在基坑开挖过程中,一旦某一部位出现监测数据急据变化,应放慢基坑开挖速度或停止施工。如果监测信息反映出变形,向预警指标发展,则停止施工,加密监测频度,并立即分析原因,采取以下措施:在基坑底部用槽钢或工字钢进行内支撑,内支撑支在相对的坑壁或坑底地面支点上。这样,坑壁在内支撑作用下,向内的位移可以控制住。同时对出现问题的一侧采取机械作业挖土方回填坡脚,直至观测数据趋于稳定为止,观测数据趋于稳定后,及时对支护结构采取加固措施。

14.突发灾害的抢险措施

本工程为处于成都市郊区的深基坑工程,如果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地震、洪水等因素导致基坑垮塌时,拟采取以下抢险措施:

(2)临时设立警戒线,禁止非相关人员和财产进入灾害危险区域。

(3)成立临时治安纠察队,维护社会治安和公共财务安全,防止有人乘机偷盗、哄抢公共财物,避免发生社会不稳定因素。

(4)根据实际情况,加强临时排危措施,如疏导地表水,卸坡减载、坡脚反压、临时支撑等排危措施。

15.1防止对大气污染

a施工阶段,设置喷淋防尘设施,定时对道路进行淋水降尘,控制粉尘污染。

b水泥和其他易飞扬、细颗粒散体材料,安排在库内存放或严密遮盖,运输时要防止遗洒、飞扬,卸运时采取措施,减少污染。

a确保雨水管网与污水管网分开使用,严禁将非雨水类的其它水体排进雨水管网。

b施工现场设沉淀池,将废水经过沉淀后排指定污水管线。尤其是压浆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必须沉淀后才能放入污水管中。

15.3防止施工噪音污染

a除特殊情况外,在每天晚22时至次日早6时,严格控制噪声作业,对混凝土搅拌机、空压机等强噪音设备,以隔音棚遮挡,实现降噪。

b 加强环保意识的宣传。采用有力措施控制人为的施工噪声,严格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噪音扰民

c钢管、钢筋等材料在搬运过程中尽量做到轻拿轻放,严格控制噪音。

d使用电锯切割时,应及时锯片刷油,且锯片转速不能过快。

e设专人负责扰民协调工作,现场设置居民接待室,负责接待和解决周边居民的投诉。

a、在施工过程中加强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方面的“三级预防”工作。第一级预防,从根本上消除或最大可能地减少对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第二级预防,当第一级预防未能完全达到要求,职业性有害因素开始损及劳动者的健康时,将尽早发现,采取补救措施;第三级预防,对已发展成职业性疾病或工伤的患者,作出正确诊断,及时处理。

b、对于进场施工人员特别是特殊工种作业人员,我们将查验其是否持有上岗证,同时也将对其进行安全教育,经考试合格后才安排上岗。

c、施工期间实行各班组每日上岗前的安全喊话制度。每日上班前,各班组长必须召集当日上岗人员集中讲解安全注意事项,所讲述内容必须结合当日作业实际环境,所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必须切实可行、有效。

d、对于存在职业健康安全隐患的工种如电焊工、搅拌机操作工、后台上料工等我们将免费向他们提供手套、口罩、防护罩等劳动保护用品。

e、在施工过程中,我们还将指派专人担任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监督员,对整个施工现场的工作进行监控。

16.1做好安全、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工作,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防止因为噪音扰民、扬尘污染环境等原因被强制性停工。

16.2做好沉降观测、信息化施工,确保工程质量,防止因为施工引起相邻建筑居民反对而停工导致工期延误。

16.3 积极与建设单位配合,主动办理相关应由我方办理的手续,使施工能够按期进行。

16.4凿井施工组织足够的施工机具。

16.5做好与土方施工的配合工作,防止因为配合不好而延误工期。

17.1在冠梁外1.0m范围内设置排水系统QB/B 5001-2013标准下载,以防止地表水影响基坑安全。排水沟设置详见附图《排水沟布置图》。

17.2 连接二期地下室的部分悬壁桩的拆除工作由甲方自行拆除。

成都市西区医院门急诊、住院楼(一期)坑降水、喷锚支护施工组织方案设计

中国冶金建设集团成都勘察研究总院

成都市西区医院门急诊、住院楼(一期)

【河南地标】12YD14 安全防范工程基坑、降水喷锚支护施工组织方案设计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