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截取文档部分内容,仅供参考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是为了规范建筑施工中机械设备的使用与管理,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而制定的技术标准。该规程旨在通过科学管理和严格操作,减少机械事故的发生,保障施工现场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主要内容
1.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各类建筑施工中使用的机械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塔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混凝土搅拌机、挖掘机、推土机等。
2.安全管理要求:施工单位必须建立健全机械设备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所有机械设备在使用前需经过严格的检查和验收综合出入口桁架撑拆除安全技术交底,确保设备性能完好。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维护保养,防止因设备老化或故障引发事故。
3.操作人员要求: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接受专业培训,熟悉设备性能及操作规程。在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手册,不得违规操作或超负荷作业。
4.现场安全措施: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划定危险区域。大型机械设备的安装与拆卸需由专业队伍完成,并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遇到恶劣天气或其他特殊情况时,应及时停止机械设备作业。
5.应急处理: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发生事故后,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保护现场并配合相关部门调查。
重要意义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是建筑行业安全生产的重要依据,它不仅规范了机械设备的使用流程,还强化了施工单位的安全意识。通过严格执行该规程,可以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率,提升施工效率,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磁调节装置的,可在功率因数为1的条件下运行,必要时可允许 短时间在迟相0.95~1的范围内运行。
3.3.10发电机运行中应经常检查并确认各仪表指示及各运转部 分正常,并应随时调整发电机的载荷。定子、转子电流不得超过 允许值。
3.3.10发电机运行中应经常检查并确认各仪表指示及各运转部
3.3.11停机前应先切断各供电分路主开关,逐步减少载荷
后切断发电机供电主开关,将励磁变阻器复回到电阻最大值位 置,使电压降至最低值,再切断励磁开关和中性点接地开关,最 后停止内燃机运转。
3.4.1长期停用或可能受潮的电动机,使用前应测量绝 其值不得小于0.5MQ
3.4.3电动机的熔丝额定电流应按下列条件选择:
1单台电动机的熔丝额定电流为电动机额定电流的150% ~250%; 2多台电动机合用的总熔丝额定电流为其中最大一台电动
机额定电流150%~250%再加上其余电动机额定电流的总和。常 用熔丝规格应按表3.4.3采用。
3.4.4采用热继电器作电动机过载保护时,其容量应选择电动 机额定电流的100%~125%。 3.4.5电动机的集电环与电刷的接触面不得小于满接触面的 75%。电刷高度磨损超过原标准2/3时应换新。 3.4.6自流电动机的换向器表面应光洁,当有机械损伤或火花 的你六收救
3.4.7当电动机额定电压变动在一5%~十10%的范围内
.4.8电动机运行中应无异响、 无漏电、轴承温度正常且电刷
与滑环接触良好。旋转中电动机的允许最高温度应按下列情况取 值:滑动轴承为80℃;滚动轴承为95℃。
3.4.10电动机械在工作中遇停电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将启动
3.4.10电动机械在工作中遇停电时,应立即切断电源, 开关置于停止位置
3.4.11电动机停止运行前,应首先将载荷卸去,或将转速降到
3.4.11电动机停止运行前,应首先将载荷卸去,或将转速降到 最低,然后切断电源,启动开关应置于停止位置。
3.5.1空气压缩机的内燃机和电动机的使用应符合本规程第3.2 节和第3.4节的规定。
3.5.5作业前重点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
1燃、润油料均添加充足; 2各连接部位紧固,各运动机构及各部阀门开闭灵活; 3各防护装置齐全良好,贮气罐内无存水; 4电动空气压缩机的电动机及启动器外壳接地良好,接地 电阻不大于4Q。
3.5.6空气压缩机应在无载状态下启动,启动后低速空运转,
3.5.7输气胶管应保持畅通,不得扭曲,开启送气阀前,应将 输气管道联接好,并通知现场有关人员后方可送气。在出气口前 方。不得有人工作或站立
3.5.8作业中贮气罐内压力不得超过铭牌额定压力,安全阀
3.5.9每工作2h,应将液气分离器、中间冷却器、
的油水排放一次。贮气罐内的油水每班应排放1~2次。
故障后,方可继续作业: 1漏水、漏气、漏电或冷却水突然中断; 2压力表、温度表、电流表指示值超过规定; 3排气压力突然升高,排气阀、安全阀失效; 4机械有异响或电动机电刷发生强烈火花。
3.5.11运转中,在缺水而使气缸过热停机时,应待气缸自然降
3.5.12当电动空气压缩机运转中突然停电时,应立即切断电
3.5.15在潮湿地区及隧道中施工时,对空气压缩机外露
应定期加注润滑油,对电动机和电气设备应作好防潮保护
3.610kV以下配电装置
3.6.1施工电源及高低压配电装置应设专职值班人员负责运行
3.6.1施工电源及高低压配电装置应设专职值班人员负责运行 与维护,高压巡视检查工作不得少于二人,每半年应进行一次停 电检修和清扫。
3.6.2高压油开关的瓷套管应保证完好,油箱无渗漏,油位
油质正常,合闸指示器位置正确,传动机构灵活可靠。并 对触头的接触情况、油质、三相合闸的同期性进行检查。
3.6.3停用或经修理后的高压油开关,在投入运行前应
查,在额定电压下作合闸、跳闸操作各三次,其动作应正确可 靠。
接线柱和螺栓应无松动;刀型开关应无变形、损伤,接触应严 密。三相隔离开关各相动触头与静触头应同时接触,前后相差不
3.6.5避雷装置在雷雨李节之前应进行一次预防性试验,并应
测量接地电阻。雷电后应检查阀型避雷器的瓷瓶、连接线和地线 均应完好无损。
测量接地电阻。雷电后应检查阀型避雷器的瓷瓶、连接线和地线
3.6.6低压电气设备和器材的绝缘电阻不得小于0.5MQ。
3.6.8施工现场低压供电线路的干线和分支线的终端,以及沿
线每1km处的保护零线应作重复接地;配电室或总配电箱的保 护零线以及塔式起重机的行走轨道均应作重复接地。重复接地的 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10Q。
即第一级的总电源(总配电箱)保护和第二级的分电源(分配电 箱或开关箱)保护,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和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 合理配合,并应具有分级分段保护的功能
3.6.10漏电保护器的选择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漏电电流动
保护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GB6829)的要求,并应按产 品使用说明书的规定安装、使用和定期检查,确保动作灵敏、运 行可靠、保护有效。
应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小于0.1s;使用于潮 腐蚀介质场所的漏电保护器应采用防溅型产品,其额定源 电流不应大于15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小于0.1s。
按其容量选用无接头的铜芯橡皮护套软电缆。其性能应符 国家标准《通用橡套软电缆》(GB1169)的要求。其中 色线在任何情况下只可用作保护零线或重复接地线。
3.6.13在易燃、易爆、有腐蚀性气体的场所应采用防爆
3.6.14各种熔断器的额定电流必须按规定合理选用。严禁在现
3.6.15施工现场的各种配电箱、开关箱必须有防雨设施,并应
固定式配电箱、开关箱的底部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应 1.5m;移动式配电箱、开关箱的底部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宜 ~1.5m。
3.6.16每台电动建筑机械应有各自专用的开关箱,必须实行 “一机一闸”制。开关箱应设在机械设备附近。
3.6.16每台电动建筑机械应有各自专用的开关箱,必须实行
3.6.17各种电源导线严禁直接绑扎在金属架上
3.6.18架空导线的截面应满足安全载流量的要求,且电压损失
3.6.18架空导线的截面应满足安全载流量的要求,且电压损失
不应大于5%。同时,导线的截面应满足架空强度要求,绝缘铝 线截面不得小于16mm²,绝缘铜线截面不得小于10mm²。施工现 场导线与地面直接距离应大于4m;导线与建筑物或脚手架的距 离应大于4m。
3.6.19配电箱电力容量在15kW以上的电源开关严禁采用瓷底 胶木刀型开关。4.5kW以上电动机不得用刀型开关直接启动, 各种刀型开关应采用静触头接电源,动触头接载荷,严禁倒接 线。
3.6.19配电箱电力容量在15kW以上的电源开关严禁采用瓷底
1一般场所为220V; 2隧道、人防工程、有高温、导电灰尘或灯具离地面高度 低于2.4m等场所不大于36V; 3在潮湿和易触及带电体场所不大于24V; 4在特别潮湿的场所、导电良好的地面、锅炉或金属容器 内不大于12V。
3.6.23电压400V/230V的自备发电机组电源应与外电线路电源 联锁,严禁并列运行供电。发电机组应设置短路保护和过载荷保 护。
3.7.1使用刃具的机具,应保持刃磨锋利,完好无损,安装正 确,牢固可靠。
固,螺帽不得过紧某广场七层框架结构培训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凡受潮、变形、裂纹、破碎、磕边缺口或接 触过油、碱类的砂轮均不得使用,并不得将受潮的砂轮片自行烘 干使用
3.7.4非金属壳体的电动机、电器,在存放和使用时不应受压、 受潮,并不得接触汽油等溶剂。
3.7.4非金属壳体的电动机、电器,在存放和使用时不应受压、
3.7.5作业前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
1外壳、手柄不出现裂缝、破损; 2电缆软线及插头等完好无损,开关动作正常,保护接零 连接正确牢固可靠; 3各部防护罩齐全牢固,电气保护装置可靠。 3.7.6机具起动后,应空载运转,应检查并确认机具联动灵活
无阻。作业时,加力应平稳,不得用力过猛
立即停机检查。在作业时间过长,机具温升超过60℃时省某机场场道土石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应停 机,自然冷却后再行作业
3.7.8作业中,不得用手触摸刃具、模具和砂轮,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