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电气化提速改造工程安全保证措施

线电气化提速改造工程安全保证措施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137.93 KB
标准类别:项目管理
资源属性:
VIP资源

线电气化提速改造工程安全保证措施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截取文档部分内容,仅供参考

线电气化提速改造工程安全保证措施

电气化提速改造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铁路线路、供电设备、通信信号等多个方面。为确保工程顺利实施并保障施工与运营安全,必须采取全面且有效的安全保证措施。

一、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明确各方职责。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应急预案,严格执行国家及行业相关规范标准,强化施工现场管理,杜绝违章操作。

二、加强技术保障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优化施工工艺流程。对接触网、变电所等关键设施进行科学设计与精确安装,确保其满足高速列车运行需求。同时,运用信息化手段实时监控工程进度与质量,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三、强化人员培训组织所有参与人员参加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与安全意识。特别针对新设备、新技术的操作使用开展专项学习装饰工程水电施工工艺,确保每位工作人员都能熟练掌握相关知识。

四、严格质量控制从材料采购到最终验收的每一个环节都应严格把关,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对发现的问题立即整改,防止隐患积累。

五、注重环境保护在施工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噪音、粉尘等污染,保护沿线生态环境。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尽量避免对周边居民生活造成干扰。

通过上述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实现电气化提速改造工程的安全高效完成。

7.2.2在邻近既有线的工程线卸料的安全措施

1)工程线在区间或站内与正线、到发线衔接铺设安全线。工程线 进车前,认真检查线路状态不低于《铁路工务安全规则》第2.1.7条 规定的最低标准,与既有线的线间距大于等于4米。 2)施工队长为卸料负责人,每辆车设专职组长,负责指挥卸车、 开关车门、组织检查限界、清理轨道及做好未卸完余料时的整理工作。 3路料卸车时,确保靠既有线一侧路料堆放稳固和不侵线,轨枕 钢轨等长大路料、机具放在远离既有线一侧,笨重材料不得边走边卸 列车通过时,停止作业并关闭靠既有线一侧车门,线路两侧堆放河砂 石碴、炉碴等松散料上不再堆卸其它较笨重的料具。

在靠既有线一侧距钢轨外侧2米外设置限界桩和防护员,限界桩高 地面不小于1米,每10米设一根,先择地形较宽阔的地点作会车 转头地点,防止机械转头或交会时侵限。 2)施工机械在既有线路堑边坡上推土作业时,在靠既有线一侧留 出不少于2米厚的隔墙,防止施工机械滑向既有线。 3)自卸车在既有线旁施工时,不得将翻斗升起;挖掘机、推土机 不得在电缆、管线径路2米内使用。

7.2.4要点拨接安全措施

施工中要加强要点拨接的组织管理。坚持以”安全第一、预防为

术员、监理工程师以及运营单位的有关监督配合人员检查达到放行列 车条件后才能向车站登记消点、开通。 要点施工完毕,项目部派人加强线路养护,并24小时派人在现场 巡查,确保行车安全。在规定的时间内必须做到线路达标,其它行车 设备达标,尽早同工务等有关部门办理交接手续。

7.2.5轨道施工安全措施

7.2.5.1施工安全措施

1)上道作业人员,佩戴安全帽,穿戴规定的防护服和防护用品。

入员、设备撤至钢轨头部外侧2m以外,施工机械、物料堆码放置空 固。 曲线地段和视线不良地段,邻线来车时下道避车,设中间防护员, 注意双线地段列车改反向运行时危及施工人员安全。 在自动闭塞和有轨道电路区段施工时,使用的施工机具有绝缘装 置,防止联电。

7.2.5.2改道和捣固作业时的安全措施

改道作业时撬棍应加装绝缘套管,以防止撬棍搭在两根钢轨上造 成轨道电路短接,影响信号止常显示。 安装绝缘轨距杆时,轨距杆的绝缘部分和道碴之间应保持30mm 的间隙,或将轨距杆的绝缘部位下面的道碴掏空,以防积水造成浸泡 绝缘件,致使绝缘电阻下降,破坏轨道电路的正常工作。在枕木盒内 装有跨轨的信号导线时,不得安装轨距杆或防爬器。 安装中间绝缘的轨距杆时,中间绝缘部分不要拆卸,应平整并使 螺帽向上,以减少渗水。使用两头绝缘的轨距杆时,两头内外卡口铁 必须扣紧轨底,螺栓无松动,以防止绝缘套管窜动。 捣固和扒道床时,不要损坏轨道连续线和车站股道间的跳线。钢 轨底部与道床之间应保持20~30mm的间隙以防漏电。道床的绝缘电 阻越大越好,在大雨过后等最不利的条件下,每公里的绝缘电阻不应 低于1Q 。

7.2.5.3铺设临时道岔、维修道岔的安全措施

1)在既有线及站内铺设临时道岔,提前两个月向路局申请并

工详图。根据路局公布的月度施工计划,施工前一天向所在车站提报 次日申请,经调度所的命令批准后进行施工,严格按已批准的施工方 案按时完工。 2)区间道岔铺设,按《技规》第48条、第78条规定管理;道岔 与有关信号机或闭塞设备有联锁,定位钉固加锁,钥匙交车站保管。 站内道岔铺设,按《技规》第50条规定设安全线或隔开设备;衔接

正线、到发线的道岔、安全线道岔与有关信号机联锁并加锁;与工程 线接轨道岔安装道岔表示器。施工完毕后认真检查线路设备状态,确 保达到《铁路工务安全规则》第2.1.7条规定的最低要求,材料、机 具不侵界,再行撤除防护,向车站办理手续开通线路。 3)在维修道岔时,要特别注意不要损坏或碰断道岔上所有的连接 线和跳线。尤其是并联道岔轨道电路的道岔连接线折断,会造成接发 列车时无法检查侧线是否有车占用。 LUU 尖轨连接杆、通长垫板和轨距杆都必须绝缘,检查支距用的支距 尺也应绝缘,以免造成轨道电流短路。 不能在道岔区段轨道电路上行驶单轨小车。因为车轮压在道岔绝 缘面上时,车轮的踏面要传输电流。同样,使用起道机也不要把底座 放在绝缘接头的底下。否则,就和绝缘破损失效一样,影响轨道电路 和的正常工作。 更换撤叉和翼轨时,要设临时连接线。

7.2.5.4利用列车运行间隔时间施工时的安全措施

7.2.6既有线旁爆破施工安全措施

7.2.7桥涵顶进施工安全措施

1)桥涵顶进施工前与工务段签订施工地段的安全责任协议,明确 施工点的长度及安全责仕、施工时间。 2)制定严密的施工组织设计,按照铁基(1988)706号文公布的 《铁路既有线桥涵顶进施工工艺的各项规定》办理,合理组织劳力 材料、机具等施工前,制订切实可靠的顶进施工方案和确保安全的措 施。在方案制订中,有关计算资料必须准确可靠,使用的参数有科字 依据,符合规范要求。计算条件以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最不利条件

1)桥涵顶进施工前与工务段签订施工地段的安全责任协议 施工点的长度及安全责任、施工时间。

2)制定严密的施工组织设计,按照铁基(1988)706号文

材料、机具等施工前,制订切实可靠的顶进施工方案和确保安全的措 施。在方案制订中,有关计算资料必须准确可靠,使用的参数有科学 依据湖南某市×××工程二次装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符合规范要求。计算条件以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最不利条件

考虑,同时考虑施工八字墙挖基时营业线路基的稳定。 3)施工方案编制后报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审核、批准后再行实施 顶进施工采用钢制便梁,一经开始,按规定设置防护,严格按批准的 慢行计划组织施工,昼夜安排防护员值班,并配备必要的养护人员、 工具和手持信号器材。 4)开挖工作坑顶进边缘距铁路外侧钢轨不少于2.5米,靠路基一 侧的边坡不陡于1:1.5,对选用的施工便梁,进行材质检查,并认 真检算,保存计算依据。 5)扣轨梁和施工便梁的架设作业,按路局公布的施工计划通过车 站值班员向路局调度所要点,根据调度命令进行封锁施工,向就近车 站派驻站联络员,按”技规”第291条、292条设置防护。 6)顶进施工时,边顶边挖,轴向超挖不超过30cm,上部不超过 15cm,底部不得超挖,防止挖神仙土,防止拉槽挖土;顶进过程中 检测列车通过速度,发现超速及时向两端车站报告,指派专人在每起 列车通过后检查路基、轨面变化和便梁与支墩的技术状态,发现不良 情况时停止顶进,进行加固处理,在无缝线路地段施工时,事先与维 修部门取得联系,根据李节和施工方向,采用相应措施。 7)严格控制顶进涵的水平和方向,顶进时设专人及时测量顶时方 向及高程,随时采取纠偏措施;顶进到位后,尽快做好两端挡土设施

恢复线路,达到列车正常运行速度,和工务段办理顶进施工地段安全 协议的结束手续。

7.2.8既有线路基加宽、桥涵接长、线上作业安全措施

既有线路基加宽施工时,与既有线接触面每层必须挖台阶,且不 得超前开挖,草皮等边坡植被采用移植措施加以保护。加宽部分高程 接近既有线高程时,必须设置限界绳。 桥涵接长的安全防护重点在于基坑开挖,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钢轨 桩或钢板桩等加固措施,防止既有线路基坍塌。线上进行道碴和轨道 作业时,在既有线旁设置限界绳,在作业区和作业区两端设防护员 列车通过时停止作业。

1)因施工需要,施工材料、机具跨既有线运输时,原则上从既有 道口或既有桥涵通过,重型、超高、履带式运输车辆或施工机械通过 既有道口,提前向工务段,电务段联系,对既有设备采取安全和保护 措施。

4)项目经理担任封锁和慢行施工负责人,驻车站的联络员和担负 防护工作的人员考试合格后上岗。 5)在每次列车通过后,安排专人对施工地段经路两端各20米范 围内和扣轨及便梁结构进行一次检查,随时向路局调度所报告。使用 完毕,拆除后尽快恢复线路,达到正常行车要求,与维修单位办理安 全与养护责任移按手续。

4)项自经理担任封锁和慢行施工负责人,驻车站的联络贡和担页 防护工作的人员考试合格后上岗。 5)在每次列车通过后,安排专人对施工地段经路两端各20米范 围内和扣轨及便梁结构进行一次检查,随时向路局调度所报告。使用 完毕,拆除后尽快恢复线路,达到正常行车要求,与维修单位办理安 全与养护责任移按手续 8、维护既有线通信信号电力设备安全措施 既有线施工时,严格按照《技规》、《工程技术规范》、《行车 组织规则》、《通信、信号、电力、维修规则》的规定施工。并遵守 以下安全措施: 1)根据设计文件和现场交桩详细调查、核实地下管线理设情况, 并在地面做出明确的标记。如无明确标识地段,向电务、通讯、水电 有关单位咨询,并采用管线探测或人力挖探,查明径路,设立标志 并向施工人员交底,在产权单位确认不妨害既有地下管线的安全和正 常使用的前提下方准施工。 2)因施工须迁移的管线、电杆,会同有关产权单位现场确认迁移 方案,并签订安全责任协议,待迁移完毕后进行施工。 3)挖掘机、堆土机、履带式拖拉机不得在地下管线径路2m内动 土及运行1172.管沟土方对下认质、认价单,人工作业时做到逐层轻插浅挖,并请维修单位派人进行安 全监督,协助处置暴露的管线。 水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