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新坐标投标文件(1).doc

银河新坐标投标文件(1).doc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doc
资源大小:1.4 M
标准类别:项目管理
资源属性:
VIP资源

银河新坐标投标文件(1).doc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截取文档部分内容,仅供参考

银河新坐标投标文件(1).doc

(2)、物资供应计划。

(3)、施工准备计划。

DB51/T 2471-2018 草原火险监测地面调查技术规程.pdf(4)、施工技术措施。

(5)、安全生产防火措施。

(6)、质量保证措施。

(7)、降低成本措施。

(8)、成品保护措施。

5、搞好平行作业、交叉作业、流水作业。

6、严格按图施工,如发现有困难,报监理公司与设计单位协商解决。

7、明确质量责任,将质量责任落实到人头,做到有奖有罚,提高管理人员及工人责任心。

1、本工程计划编制3个班组,责任分班到组。

2、本计划为实际有效人力计划。

3、工器具及机械设备计划

依据施工图纸统计此工程的设备、主材数量,编制采购计划。材料的采购过程、采购周期将按如下程序执行:

1、本工程所选设备、材料均遵照图纸要求,并备有检验报告、合格证、准销证;

2、本工程的主、辅材设立台帐,由材料员统一负责管理;

3、对进入施工现场的主材料、成品,项目质检员应按照《进货检验作业指导书》进行检验、试验。发现不合格品应及时对其标识、隔离,并保存不合格记录;

4、设备经检验或试用发现不能达到质量标准,由质检员对其标识、记录、隔离;

5、对主要材料(包括自购、甲供),半加工品中出现不合格品,由质检员负责评审和处置,严重不合格品由质量部评审,由采购员实施处置;

6、设备的不合格由项目质检员填写不合格品通知单,报质量部评审,由计划部实施处置。

7、设备、材料的采购计划、周期应与施工计划安排相适应。

8、设备、材料采购的资金应由财务部作准备。

资金 探头/模块等

主机/控制柜等

主材

8 12

六、产品进场计划及周期

产品进场的时机应在总线穿线完成后以及工地施工环境基本许可的条件下进行,工程施工的产品进场计划如下:

1、探头、模块及吸顶、墙壁安装的设备计划在进场后8天后安装。

2、各种控制柜/报警主机等设备在进场后10天到位安装。

3、产品的进场周期为15—20天。

施工顺序:整个施工过程是在与土建及其它各专业之间密切配合下进行的,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3)、系统调试及竣工验收阶段。

2、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A、敷设在多尘或潮湿场所的电线保护管,管口及其连接处均应封闭。

B、当线路暗配管时,线路保护管宜沿最近的线路敷设,并应减少弯曲,埋入建筑物、构筑物内的电线保护管,与建筑物、构筑物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30mm。

D、电线保护管不宜穿过设备或建筑物、构筑物的基础,当必须穿过时,应采取保护措施。

E、电线保护管的弯曲处,不应有折皱、凹陷和裂缝,且弯扁程度不应大于管外径的10% 。

F、当线路保护管遇下列情况之一时,中间应增设接线盒或拉线盒,且接线盒或拉线盒的位置应便于穿线,严格按下列标准执行:

a、管长度每超过30m,无弯曲;

b、管长度每超过20m,有一个弯曲;

c、管长度每超过15m,有二个弯曲;

d、管长度每超过8m,有三个弯曲。

G、 垂直敷设的电线保护管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增设固定导线用的接线盒:

a、管内导线截面为50mm2及以下,长度超过30m;

b、管内导线截面为70—95mm2,长度超过20m。

a、潮湿场所和直埋于地下电线保护管,应采用厚壁钢管或防

液型可挠金属电线保护管;

b、采用镀锌钢管时,镀锌剥落处应涂防腐漆;采用SC焊接管

时,应按规范刷防腐漆;

c、钢管不应有折扁和裂缝,管内应无铁屑和毛刺,切段口应

d、电线保护管暗配时宜沿最近的路线敷设,并应减少弯曲,

且与构筑物、建筑物表面的距离不小于15mm。

a、消防电气管路敷设采用焊接镀锌钢管螺纹连接下来。管子

螺纹应规整、光洁、无毛刺、不变形、不乱丝,断丝或缺丝,管端螺纹长度不应小于管接头长度的1/2,管进盒应带锁紧螺母,连接后其螺纹宜外露2—3扣,在进盒时应弯成鸭脖弯;

管的对口处应位于套管的中心。套管采用焊接连接时,焊缝应牢固严密;

c、镀锌钢管应采用螺纹连接或套管紧定螺钉连接,不应采用

对焊连接。钢管连接处的管内表面应平整、光滑。

J、钢管与盒(箱)或设备的连接

a、当钢管与设备直接连接时,应将钢管敷设到设备的接线盒

b、接线盒安装牢固,预埋时应封堵管口及接线盒。

a、镀锌钢管或可挠金属电线保护管的跨接接地线宜采用专用

接地卡跨接,不应采用熔焊连接;

b、暗配管采用在接管或接盒处焊接接地跨接线,接地跨接接

线长度不应小于6倍管径,焊接后采用双面焊接,焊后刷两遍防腐漆。

L、金属管子入盒时,盒外侧应套锁母,内侧应装护口,在吊顶内敷设时,盒的内外侧均应套锁母。

M、金属管子入盒时,盒外侧应套锁母,内侧应装护口,在吊顶内敷设时,盒的内外侧均应套锁母。

N、管线经过建筑物的变形缝(包括沉降缝、伸缩缝、抗震缝等)处,应采取补偿措施,导线跨越变形缝的两侧应固定,并留有适当余量。

线槽敷设时,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设置吊点或支点,一般应在下列部位设置:

A、线槽始端、终端及接头处,直线段不大于3m处。

B、距接线盒0.2m处。

C、线槽转角或分支处。

D、线槽接口应平直、严密、槽盖应齐全、平整、无翘角。并列安装时,槽盖应便于开启。

E、明敷设各类管路和线槽时,应采用单独的卡具吊装或支撑物固定。吊装线槽或管路的吊杆直径不应小于6mm。

金属软管安装长度不大于1m并用管固定,固定间距不大于0.5m,与接线盒连接处用铁接头连接且加接跨接线,明设时应刷防火漆二道。

A、配线所采用的导线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规定,配线的布置应符合设计的规定。

B、压板或其他专用夹具,应与导线线芯规格相匹配;紧固件应拧紧到位,防松装置应齐全。

C、剖开导线绝缘层时,不应损伤芯线;芯线连接后,绝缘带应包缠均匀紧密,其绝缘长度不应低于导线原绝缘层的绝缘强度。

D、配线工程施工后,应进行各回路的绝缘检查,绝缘电阻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的有关规定,并应做好记录。

E、配线工程结束后,保护地线连接应可靠。

a、管内穿线宜在建筑物抹灰、粉刷及地面工程结束后进行,

穿线前应将电线保护管内的积水及杂物清除干净。

b、先将钢引线穿入管内带布将管扫净,然后用引线将导线引

入管内,导线在管内不应有接头和扭结。接头应设在接线盒(箱)内。

c、管内导线包括绝缘层在内的总截面积不应大于管子内空截

d、导线的接头应在接线盒内压接或直接会头,直接会头时需

(5)、基础槽钢与支吊架的安装

A、型钢安装前必须除锈刷防锈漆,设备安装前,必须清除表面

B、施工期间,凡是管路的敞口处必须采取可靠措施进行临时封

堵、安装中断又继续安装时,要认真检查管道确无异物方可继续施工,严禁在安装完的管路内存放工具、材料、手套、工作服等。

C、管路支吊架安装应位置正确、埋设平整牢固,与管道紧密、

型钢螺栓孔眼不能用电气焊切割,孔眼直径不得大于栓杆直径2mm,管道严禁与支架焊成一体。

D、管路支架、吊架的安装应符合规范要求,直管固定支架不超

过1.5m, 进盒或弯管20cm处需加固定支架。

A、探测器周围50cm内不应有遮挡物。

B、探测器至空调送风口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m;至多孔

送风口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

C、在宽度小于3m的内走道顶棚设置探测器时,宜居中布置。感

温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0m;感烟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5m。探测器距端墙的距离,不应大于探测器安装间距的一半。

D、探测器水平安装,当必须倾斜安装时,倾斜角不应大于45○;

E、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应安装在墙上距地面1.5m处。

F、火灾报警控制器在墙上安装时,其底边距地面高度不应小于

1.5m;落地安装时,其底宜高出地坪0.1~0.2m。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导线敷设后,应对每回路的导线用500V的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其对地绝缘电阻值不应小于20MΩ。

A、隐蔽线管、导线的安装须符合设计规范规定。

B、报警系统竣工后或交付使用前必须进行联动试验。

C、材料设备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要求。

主要施工方法及措施根据甲方提供的施工图纸组织人员及设计单位进行技术交底,施工人员进入工地后,首先要积极配合装饰施工工作,及时检查电管是否穿上钢丝,电管对接时要使内部口光滑无毛刺,同时积极与其他兄弟单位密切配合,尽量减少打墙洞,严禁打过梁洞及剪力墙洞,加强工人的思想教育,提高工人的成品和半成品保护意识。

钢管进入各楼层,不应长度过长,应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加过路盒,位置走向合理,管线在建筑物伸缩缝处加补偿箱,管内穿铁丝。

在穿线前对各层各点所配钢管进行局部检查处理,从主机引至烟感、温感探测器及模块信号总线采用RVS2×1.5,防火阀、消防泵联动控制。布线时以不同的导线区分其线的使用性能,尽量减少接头,连接时用焊锡外缠绝缘胶带,线路排列整齐,接线应正确,标志清晰,包扎牢固。与排烟防火阀联动,当有火警信号,防火阀动作关闭,手动复位,新风机停止运转,防火阀也可机械控制,即:管内温度超过70度防火阀自动关闭,手动复位。

该消防工程中烟感探测器模块消防火灾报警器等安装应符合下列规范,注意施工工艺要求。

a、探测器至墙壁梁边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米。

b、探测器至送风口边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米。

c、探测器至多叶回风口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米。

d、探测器底座,安装完毕后探测器底座采取妥善保护措施,探

测器确认灯应面向人员观察的主要方向。

a、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应安装在墙面距地面高度1.5米,消火栓箱手动按钮应放在箱内。

b、手动按钮安装应牢固,外接导线留有十毫米余量。

a、设备安装水平、垂直均偏差不超过五毫米,安装时请查阅设

备厂家产品说明书及公司下发的技术交底记录。引至控制器的电缆或导线应配线整齐,避免交叉作业,导线两端头均应标明编号,已备日后检修。

b、主要设备在安装前应与厂家一起进行功能检查,不合格者不

对设备进行自检定位,自动报警系统单独调试,对探测器手动报警器的检测报警部分进行分路逐个检查,并调试与集中报警器的联网调试,做好详细的调试记录和各项检查资料。

A、火灾报警控制器的调试

a 、切断火灾报警控制器的所有外部控制连线,先将任一个总线回路的火灾探测器以及该总线回路上的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等部件相连接后,接通电源。

b、按现行的国家标准《火灾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4717的有关要求对控制器进行下列功能检查并记录:

1) 检查自检功能和操作级别。

2) 使控制器与探测器之间连线的断路和短路,控制器应在100s内发出故障信号(短路时发出火灾报警信号除外);在故障状态下,使任一探测器发出火灾报警信号,控制器应在lmin内发出火灾报警信号,并应记录火灾报警时间;再使其它控器发出火灾报警信号,检查控制器的再次报警功能。

3) 检查消音和复位功能。

4) 使控制器与备用电源之间连线的断路和短路,控制器应在100s内发出故障信号。

5) 检查隔离(屏蔽)功能。

6) 使总线隔离器保护范围内的任一点短路,检查总线隔离器的隔离保护功能。

7) 使任一总线回路上不少于10只的火灾探测器同时处于火灾报警状态,检查控制器的最大负载功能。

8) 主备电源的自动转换功能,并在备电工作状态下重复第7)项检查。

9) 检查控制器特有的其它功能。

依次将其他回路与火灾报警控制器相连接,重复第2)、6)、7)项检查。

B、点型火灾探测器的调试

a、采用专用的检测仪器或模拟火灾的方法,逐个检查每只火灾检测器的报警功能GB/T 36159-2018标准下载,探测器应能正确响应。

b、对于不可恢复的火灾探测器应采取模拟报警方法逐个检查它们的报警功能。当有备品时,可抽样检查它们的报警功能。

C、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调试

a、对可恢复的手动火灾报警按钮,施加适当的推力使每只报警按钮都动作。

b、对不可恢复的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应采用模拟动作的方法使每只报警按钮发出火灾报警信号,当有备用启动零件时,可抽样进行动作试验。

c、联动部分的调试,须在被联动设备能单独正常工作的情况下进行调试,由于外控设备由其他公司安装施工楚州区书香门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须于我公司相互协调配合,最终才能进行联动总调试,自检调试过程中,必须详细做好调试的各项记录。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