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设施(火灾自动报警、自喷、消火栓等)维护保养流程,附安全标志图例!Word版可下载!.doc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截取文档部分内容,仅供参考
消防设施(火灾自动报警、自喷、消火栓等)维护保养流程,附安全标志图例!Word版可下载!.doc④属于消防用水挪作他用的,检查并消除消防用水不挪为他用的技术措施的存在问题。
⑤消防气压给水设备压力表读数低于设定压力值的,首先检查压力表的完好性和控制阀开启情况,属于压力表控制阀为开启或者开启不完全的,完全开启压力表控制阀;属于压力表损坏的,及时更换压力表;确定压力表正常后,对消防气压给水设备补压,并检查有无气体泄漏点。
(5)利用末端试水装置、楼层试水阀对水流指示器进场动作、报警检查试验时,首先检查消防联动控制设备和末端试水装置、楼层试水阀的完好性,符合试验条件的,开启末端试水装置或者试水阀,发现水流指示器在规定时间内不报警的,首先检查水流指示器的控制线路,存在断路、接线不实等情况的,重新接线至正常;之后,检查水流指示器,发现有异物、杂质等卡阻桨片的,及时清除异物、杂质;发现调整螺母与触头未到位的,重新调试到位。
(6)查看消防水泵接合器的接口及其附件,发现闷盖、接口等部件有缺失的,及时采购安装;发现有渗漏的,检查相应部件的密封垫完好性,查找管道、管件因锈蚀、损伤等出现的渗漏。属于密封垫密封不严的,调整密封垫位置或者更换密封垫;属于管件锈蚀、损伤的,更换管件,进行防锈、除锈处理。
城市地下人行通道施工组织设计下列项目至少每季度进行一次检查与维护:
(1)报警阀组的试水阀放水及其启动性能测试。
(2)室外阀门井中的控制阀门开启状况及其使用性能测试。
(1)分别利用系统末端试水装置、楼层试水阀和报警阀组旁的放水试验阀等测试装置进行放水试验,检查系统启动、报警功能以及出水情况:
①检查消防控制设备、消防水泵控制设备、测试装置的完好性和控制方式,确认设备(装置)完好,控制方式为“自动”状态后,分别进行功能性试验。
②经测试进场,发现报警阀组存在问题的,按照后述各类报警阀组“常见故障分析”,查找并及时消除故障。
下列项目至少每年进行一次检查与维护:
(1)水源供水能力测试。
(2)水泵接合器通水加压测试。
(3)储水设备结构材料检查。
(4)过滤器排渣、完好状态检查。
(1)结合消防部队的灭火救援演练,组织实施水源供水能力测试和水泵接合器通水加压试验,具体试验按照本书第三篇第二章第三节的检查步骤和要求组织实施。
(2)检查消防储水设备结构、材料,对于缺损、锈蚀等情况及时进行修补缺损和重新油漆。
(3)检查系统过滤器的使用性能,对滤网进行拆洗,并重新安装到位。
(4)系统联动试验按照验收、检测要求组织实施,可结合年度检测一并组织实施。
3.消火栓系统的维护管理
消火栓系统的维护管理是确保系统正常完好、有效使用的基本保障。维护管理人员经过消防专业培训后应熟悉消火栓系统的相关原理、性能和操作维护方法。
室外消火栓系统的维护管理:
室外消火栓包括地下消火栓和地上消火栓两种类型,应分别进行检查。
(一)、地下消火栓的维护管理:
地下消火栓应每季度进行一次检查保养,其内容主要包括:
1.用专用扳手转动消火栓启闭杆,观察其灵活性。必要时加注润滑油。
2.检查橡胶垫圈等密封件有无损坏、老化或丢失等情况。
3.检查栓体外表油漆有无脱落,有无锈蚀,如有应及时修补。
4.入冬前检查消火栓的防冻设施是否完好。
5.重点部位消火栓,每年应逐一进行一次出水试验,出水应满足压力要求,我们在检查中可使用压力表测试管网压力,或者连接水带作射水试验,检查管网压力是否正常。
6.随时消除消火栓井周围及井内可能积存杂物。
7.地下消火栓应有明显标志,要保持室外消火栓配套器材和标志的完整有效。
(二)、地上消火栓的维护管理:
1.用专用扳手转动消火栓启动杆,检查其灵活性,必要时加注润滑油。
2.检查出水口闷盖是否密封,有无缺损。
3.检查栓体外表油漆有无剥落,有无锈蚀,如有应及时修补。
4.每年开春后入冬前对地上消火栓逐一进行出水试验。出水应满足压力要求,我们在检查中可
使用压力表测试管网压力,或者连接水带作射水试验,检查管网压力是否正常。5.定期检查消火栓前端阀门井。
6.保持配套器材的完备有效,无遮挡。室外消火栓系统的检查除上述内容外,还应包括与有关单位联合进行的消防水泵、消防水池的一般性检查,如经常检查消防水泵各种闸阀是否处于正常状态,消防水池水位是否符合要求。
二、室内消火栓系统的维护管理:
室内消火栓箱内应经常保持清洁、干燥,防止锈蚀、碰伤或其它损坏。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维修。
1.检查消火栓和消防卷盘供水闸阀是否渗漏水,若渗漏水及时更换密封圈;
3.检查报警按钮、指示灯及控制线路,应功能正常、无故障;
4.消火栓箱及箱内装配的部件外观无破损、涂层无脱落,箱门玻璃完好无缺;
5.对消火栓、供水阀门及消防卷盘等所有转动部位应定期加注润滑油。
(二)供水管路的维护管理
室外阀门井中,进水管上的控制阀门应每个季度检查一次,核实其处于全开启状态。系统上所有的控制阀门均应采用铅封或锁链固定在开启或规定的状态。每月应对铅封、锁链进行一次检查,当有破坏或损坏时应及时修理更换。
1.对管路进行外观检查,若有腐蚀、机械损伤等及时修复;
2.检查阀门是否漏水及时修复;
3.室内消火栓设备管路上的阀门为常开阀,平时不得关闭,应检查其开启状态;
4.检查管路的固定是否牢固,若有松动及时加固。
4.气体灭火系统系统维护管理
气体灭火系统应由经过专门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合格的专职人员负责定期检查和维护,应按检查类别规定对气体灭火系统进行检查,并做好检查纪录,检查中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
系统巡查是对建筑消防设施直观属性的检查。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巡查主要是针对系统组件外观、
现场运行状态、系统检测装置工作状态、安装部位环境条件等的日常巡查。
1.气体灭火控制器工作状态,盘面紧急启动按钮保护措施有效,检查主电是否正常,指示灯、显示屏、按钮、标签正常,钥匙、开关等是否在平时正常位置,系统是否在通常设定的安全工作状态(自动或手动,手动是否容许等);
2.每日应对低压二氧化碳储存装置的运行情况、储存装置间的设备状态进行检查并记录;
3.选择阀、驱动装置上标明其工作防护区的永久性铭牌应明显可见,且妥善固定;
4.防护区外专用的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
5.防护区入口处灭火系统防护标志是否设置、完好;
6. 预制灭火系统、柜式气体灭火装置喷口前2.0m 内不得有阻碍气体释放的障碍物;
7. 灭火系统的手动控制与应急操作处有防止误操作的警示显示与措施。
采用目测观察的方法,检查系统及其组件外观、阀门启闭状态、用电设备及其控制装置工作状
态和压力监测装置(压力表、压力开关)工作情况。
建筑管理(使用单位)至少每日组织一次巡查。
二、系统周期性检查维护
系统周期性检查是指建筑使用、管理单位按照国家工程消防技术标准的要求,对已经投入使用
的气体灭火系统的组件、零部件等按照规定检查周期进行的检查、测试。
1.检查项目及其检查周期;下列项目至少每月进行一次维护检查:
(1)对灭火剂储存容器、选择阀、液流单向阀、高压软管、集流管、启动装置、管网与喷嘴、压力信号器、安全泄压阀及检漏报警装置等系统全部组成部件进行外观检查。系统的所有组件应无碰撞变形及其他机械损伤,表面应无锈蚀,保护层应完好,铭牌应清晰,手动操作装置的防护罩、铅封和安全标志应完整;
(2)气体灭火系统组件的安装位置不得有其他物件阻挡或妨碍其正常工作;
(3)驱动控制盘面板上的指示灯应正常,各开关位置应正确,各连线应无松动现象;
(4)火灾探测器表面应保持清洁,应无任何会干扰或影响火灾探测器探测性能的擦伤、油渍及油漆;
(5)气体灭火系统贮存容器内的压力,气动型驱动装置的气动源的压力均不得小于设计压力的90%。
(1)对低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储存装置的液位计进行检查,灭火剂损失10%时应及时补充。
(2)高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七氟丙烷管网灭火系统及IG541 灭火系统等系统的检查内容及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灭火剂储存容器及容器阀、单向阀、连接管、集流管、安全泄放装置、选择阀、阀驱动装置、喷嘴、信号反馈装置、检漏装置、减压装置等全部系统组件应无碰撞变形及其他机械性损伤,表面应无锈蚀,保护涂层应完好,铭牌和保护对象标志牌应清晰,手动操作装置的防护罩、铅封和安全标志应完整;
②灭火剂和驱动气体储存容器内的压力,不得小于设计储存压力的90%;
③预制灭火系统的设备状态和运行状况应正常。
1.可燃物的种类、分布情况,防护区的开口情况,应符合设计规定;
2.储存装置间的设备、灭火剂输送管道和支、吊架的固定,应无松动;
3.连接管应无变形、裂纹及老化。必要时,送法定质量检验机构进行检测或更换;
4.各喷嘴孔口应无堵塞;
5.对高压二氧化碳储存容器逐个进行称重检查,灭火剂净重不得小于设计储存量的90%;
6.灭火剂输送管道有损伤与堵塞现象时,应按相关规范规定的管道强度试验和气密性试验方法的规定进行严密性试验和吹扫;
1.撤下1 个区启动装置的启动线,进行电控部分的联动试验,应启动正常;
2.对每个防护区进行一次模拟自动喷气试验。通过报警联动,检验气体灭火控制盘功能,并进行自动启动方式模拟喷气试验,检查比例为20%(最少一个分区)。此项检查每年进行一次;
3.对高压二氧化碳、三氟甲烷储存容器逐个进行称重检查,灭火剂净重不得小于设计储存量的90%;
4.预制气溶胶灭火装置、自动干粉灭火装置有效期限检查;
5.泄漏报警装置报警定量功能试验,检查的钢瓶比例100%;
6.主用量灭火剂储存容器切换为备用量灭火剂储存容器的模拟切换操作试验,检查比例为20%(最少一个分区)。
7.灭火剂输送管道有损伤与堵塞现象时,应按有关规范的规定进行严密性试验和吹扫。
(四)五年后的维护保养工作(由专业维修人员进行)
1.五年后,每三年应对金属软管(连接管)进行水压强度试验和气密性试验,性能合格方能继续使用,如发现老化现象,应进行更换;
2.五年后,对释放过灭火剂的储瓶、相关阀门等部件进行一次水压强度和气体密封性试验,试验合格方可继续使用。
1.低压二氧化碳灭火剂储存容器的维护管理应按国家现行《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规定执行;
2.钢瓶的维护管理应按国家现行《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的规定执行;
3.灭火剂输送管道耐压试验周期应按《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的规定执行。
年度检测是建筑使用、管理单位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消防技术标准,每年度开展的定期功能性检查和测试;建筑使用、管理单位的年度检测可以委托具有资质的消防技术服务单位实施。
年度检测内容和要求:
1)撤下1 个区启动装置的启动线,进行电控部分的联动试验,应启动正常。
2)对每个防护区进行一次模拟自动喷气试验。通过报警联动,检验气体灭火控制盘功能,并进行自动启动方式模拟喷气试验,检查比例为20%(最少一个分区)。
3)对高压二氧化碳、三氟甲烷储存容器逐个进行称重检查,灭火剂净重不得小于设计储存量的90%。
4)进行预制气溶胶灭火装置、自动干粉灭火装置的有效期限检查。
5)进行泄漏报警装置报警定量功能试验,检查钢瓶的比例为100%。
6)进行主用量灭火剂储存容器切换为备用量灭火剂储存容器的模拟切换操作试验,检查比例为20~h,(最少一个分区)。
7)在灭火剂输送管道有损伤与堵塞现象时,按有关规范进行严密性试验和吹扫。
5.建筑灭火器的维护管理
建筑灭火器的维护管理包括日常管理、维修与报废、保养、建档等工作。灭火器日常巡查、检查、保养、建档工作由建筑(场所)使用管理单位的消防安保人员负责,灭火器维修与报废由具有资质的专业单位组织实施。建筑灭火器购置或者安装时,建筑使用管理单位或者安装单位要对生产企业提供的质量保证文件进行查验,生产企业对于每具灭火器均需提供一份使用说明书;对于每类灭火器,生产企业需要提供一本维修手册。
建筑(场所)使用管理单位确定专门人员,对灭火器进行日常检查,并根据生产企业提供的灭火器使用说明书,对员工进行灭火器操作使用培训。
建筑灭火器日常检查分为巡查和检查(测)2 种情形。巡查是在规定周期内对灭火器直观属性的检查,检查(测)是在规定期限内根据消防技术标准对灭火器配置和外观进行的全面检查。
钢结构通用规范.pdf1.巡查内容:灭火器配置点状况、灭火器数量、外观、维修标示以及灭火器压力指示器等。
2.巡查周期:重点单位每天至少巡查1 次,其他单位每周至少巡查1 次。
①灭火器配置点符合安装配置图表要求,配置点及其灭火器箱上有符合规定要求的发光指示标识。
②灭火器数量符合配置安装要求,灭火器压力指示器指向绿区。
③灭火器外观无明显损伤和缺陷,保险装置的铅封(塑料带、线封)完好无损。
④经维修的灭火器,维修标识符合规定。
桥梁支座安装技术交底 2. 灭火器基本配置要求:
灭火器类型、规格、灭火级别和数量符合配置要求;灭火器放置,铭牌朝外,
3. 灭火器配置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