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地质勘察规程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地质勘察规程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zip
资源大小: 1.62MB
标准类别:其他标准
资源ID:421160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地质勘察规程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地质勘察规程是指导水利水电工程在施工阶段进行地质勘察工作的技术规范和标准。该规程旨在通过科学、系统的地质勘察,查明工程区域的地质条件,为施工设计、优化施工方案以及确保工程安全提供可靠依据。其主要内容包括勘察的基本原则、工作程序、勘察方法和技术要求等。

首先,规程明确了施工地质勘察的任务,即通过对工程区地质条件的详细调查,识别潜在的地质问题,如岩土体稳定性、地下水活动、不良地质现象等,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其次,规程规定了勘察的工作流程,通常分为初步勘察、详细勘察和补充勘察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目标和深度要求。

在勘察方法上,规程提倡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包括工程地质测绘、钻探、物探、试验和监测等,以获取全面准确的地质资料。同时,规程强调了对特殊地质条件(如滑坡、溶洞、断层破碎带等)的重点勘察,以及对地下水动态变化的监测与分析。

勘探线可实测1~3条地质横韵面,每坝(闸)块实测1条地质纵 剖面,且宜与前期勘探剖面线位置一致;电站厂房可实测通过机 组中心的地质纵、横剖面;渠道(人工河道)宜按工程地质分段 实测代表性地质横剖面,较复杂地段宜实测地质纵剖面。 中国产第大

组中心的地质纵、横韵面;渠道(人工河道)宜按工程地质分段 实测代表性地质横剖面,较复杂地段宜实测地质纵剖面。 4.4.7地质编录与测绘比例尺应符合表4.4.7的规定。

4.4.7地质编录与测绘比例尺应符合表4.4.7的规定。

4.4.7地质编录与测绘比例尺应符合表4.4.7的规定。

4.4.8地质编录与测绘时,宜对下列地质现象和地段进行摄影或 录像: 1对工程有影响的各类不利地质体和地质现象。 2各种地质问题及施工缺陷的处理实况。 3建筑物区地貌形态、开挖形态、编录块的全貌

断深化地基工程地质评价。

4.5.2建筑物总体或分块(段)地基的工程地质评价宜包

1地基岩(土)体的工程地质类别、物理力学参数、渗透性 与渗透稳定性。 2地基岩(土)体的性状是否满足所规定的承载与变形的要求。

3地基可能的整体和局部滑移型式及其相应的边界条件,滑 移面(体)力学参数,抗力体范围及完整性。 4不良地质问题的处理建议及工程处理是否满足要求。 5需进行后续处理的地质问题和运行期的监测项目。 4.5.3验收块建基面验收时应检查下列内容: 1建基面的形态、高程,超(欠)挖情况,光面凿毛程度, 岩体爆破损伤、松动情况,易风化、膨胀,崩解岩(土)体的保 护情况,建基面冲洗情况。 2建基岩(土)体性状。 3不良地质问题的处理情况。 4 1 地下水的引、排、封、堵情况及勘探洞(井、孔)封堵回填情况。 5 1 周边地段施工对验收块岩(土)体的影响情况。 6 1 地基变形、渗透等项目观测仪器的埋设情况。 4.5.4 验收块建基面验收前应准备下列资料: 1 2 验收块建基面工程地质图、地质剖面图等。 2 2 验收块地基岩(土)体质量检测资料。 3 验收块施工地质说明。 4.5.5 验收块施工地质说明应包括下列内容: 1 验收块编号、桩号、高程及建基面形态。 2 岩(土)体特性、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特征。 3 岩体风化、卸荷及岩体质量类型。 4土基中的软土、粉土、细砂土、膨胀土、湿陷性土、分散性土、 盐渍土、冻土、填土以及断层、裂隙、土洞等不良地基的处理情况。 5岩基中的风化带、卸荷带、软弱岩层、夹层、断层破碎带、 层间剪切带、节理裂隙密集带、蚀变带及喀斯特洞穴等不良地基 的处理情况。 6建基面清理整修、地下水引排封堵及勘探洞(井、孔)封 堵情况。 7建基面及浅部岩体工程地质评价与结论

5.1.1岩质洞室围岩地质巡视内容应包括基本地质条件,并应侧 重以下方面: 1施工开挖进度,施工程序、方法、工艺及其对围岩的彩响, 爆破半孔率。 2层面、断层、软弱层带、长大裂隙等结构面的位置、产状、 性状、延伸情况及其与洞室的交切关系,结构面的组合情况,初 步分析判断洞室可能失稳的部位。 3软岩、极软岩、膨胀岩、盐渍岩等的分布、性状、十湿变 化、自稳情况等。 4岩体透水性,地下水出露位置及其出露条件,出露形式 (潮湿、渗水、滴水、线状流水、涌水),流量变化与降雨、融雪 或地表径流的关系,地下水与地表水的水力联系。 5喀斯特洞穴的位置、高程、大小、形态、延伸情况,充填 物质组成和密实程度及可能塌陷的部位。 6进出口洞段风化、卸荷与喀斯特发育情况。 7围岩变形、失稳的位置、形态、规模、机制及其危害。 8围岩工程地质类型及分界线桩号。 9在深埋洞段或高地应力区,收集地应力测试资料,调查片 帮、岩爆、内鼓、弯折变形地段的地质条件,观察记录片帮、岩 爆的规模、延续时间、岩块大小、形状及岩爆发生时间与施工掘 进的关系。 10在地温异常区,收集地温和洞温资料。 11河谷松弛区岩体的张裂、松动、架空、裂隙充填情况,地 下水活动特别是雨季的活动情况。 12在有害气体赋存区的洞段,收集有害气体监测资料。

13收集拱顶下沉、边墙位移、围岩内部位移、围岩弹性波 测试、锚杆锚索应力检测等原位观测资料。 14隧洞掘进机法(含盾构法)施工时,及时收集与分析掘 进速度、压力与平稳性的异常变化资料,了解岩渣状态、掘进中 的声响或出渣物严重异常、严重卡钻、围岩挤压、围岩涌水和较 大喀斯特洞穴等情况,了解地表、地下水的异常变化。 15围岩支护等处理措施的实施情况。 5.1.2土质洞室围岩地质巡视内容应包括基本地质条件,并应侧 重以下方面: 1施工进度,施工程序、方法、工艺及其对围岩的影响,围 岩支护,处理措施的实施情况。 2软土、粉土、细砂土、膨胀土、湿陷性土、分散性土、盐 渍土、冻土、填土等的性状、分布情况及变化,卵石、漂石和块 石层的架空、密实情况,土体含水量变化。 3地下水的出露位置、流量和水质,管涌、流土等情况。 4进出口洞段的稳定状况。 5洞壁及顶拱新生裂缝及其发展情况,围岩的变形、塌方的 位置、形态、规模及其成因和破坏程度。 6对围岩稳定有影响的空洞分布位置、规模。 7收集围岩现场监测资料。 8盾构法施工时,宜了解地表隆陷、构筑物变形、地表水与 地下水异常变化,收集分层土体变形、孔隙水压力监测资料。 5.1.3施工期间宜进行下列地质观测,必要时应编制专门的观测 技术要求: 1地下水集中出露点的流量、水温,地下水位或水压力,土 体含水量及变化。 2软弱层带和含水溶盐地层的渗水恶化现象。 3围岩松动,结构面扩展、错动,软弱围岩变形。 4围岩破碎洞段塌落的发展。 5片帮、岩爆、内鼓、弯折变形的变化情况

5.2.1开挖期间宜采集下列岩土标本存档备查: 1各洞段代表性岩土标本。 2断层构造岩、软弱层带、喀斯特洞穴充填堆积物等。 5.2.2在洞室开挖过程中,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围岩弹性波 检测。 5.2.3当喀斯特管道系统在勘测期未能查清且影响洞室施工时 宜进行连通试验等试验。

5.2.4在洞室开挖过程中,根据需要可进行或配合进行下列 性试验:

性试验: 1岩(土)体的物理力学试验。 2地应力测试。 3地下水的化学分析。 4喷锚试验和围岩松动范围测试。 5.2.5施工期间,对未开挖洞段可能遇到的影响洞室施工安全或

施工期间遇下列情况时,应提出进行专项勘察的建议: 大型洞室围岩中规模较大不利块体的边界条件需要查明。 对洞室稳定、防渗、排水有影响的喀斯特管道系统需要查明。 围岩支护方案需要重新核定。 施工时新发现的不良地质条件需要查明。 由施工引发的较严重环境地质问题需要查明。

5.3.1遇下列情况时,应进行超前地质预报: 1深埋隧洞和长隧洞。 2开挖揭露的地质情况与前期工程地质勘察资料有较大 出入。 3预计开挖前进方向可能遇到重大不良地质现象(断层破碎 带、喀斯特、软弱层带、含有害气体的地层、突泥、突水等)。 5.3.2遇下列现象时,应对其产生原因、性质和可能的危害作出 分析判断,并及时进行预报: 1围岩不断掉块,洞室内灰尘突然增多,支撑变形或连续发 出响声。 2围岩顺裂缝错位、裂缝加宽、位移速率加大。 3出现片帮、岩爆或严重鼓胀变形。 4出现涌水、涌沙、涌水量增大、涌水突然变浑浊现象,地 下水化学成分产生明显变化。 5下燥岩质洞段突然出现地下水流,渗水点位置突然变化, 破碎带水流活动加剧,土质洞段含水量明显增大。 6地温突然发生变化,洞内突然出现冷空气对流。 7钻孔时,纯钻进速度加快且钻孔回水消失、经常发生卡钻。 5.3.3施工地质预报应包括下列内容: 1未开挖洞段的地质情况和可能出现的工程地质问题。 2可能山现坍塌、崩落、岩爆、膨胀、涌沙、突泥、突水的 位暨、规模及发展趋势,含有害气体地层的位置。

3.4围岩处理措施建议应包括下列内容: 1开挖处理的位置、范围、深度和体积。 2置换、回填处理的位置、范围和深度。 3固结灌浆的范围和深度。 4支护的类型、范围和时机。 5防渗帷幕、排水孔(洞)的位置、深度和方向。 6地下水的排、截、堵、引。

5.4.7地质编录比例尺应符合表5.4.7的规定。

4.7地下开挖工程地质编录比例尺

5.4.8地质编录时db13_t5618-2022标准下载,宜对下列地质现象和洞段进行摄影或录像: 1主要断层破碎带、节理裂隙密集带、软弱层带。 2喀斯特洞穴。 围岩松动、掉块、塌方、临时支护处理位置。

4围岩鼓胀、弯折、片帮、岩爆现象。 5地下水集中涌水点,并注明流量。 6现场取样、测试、观测断面(点)及测试装置位置。 7围岩处理(喷锚、灌浆、排水、衬砌等)措施实施情况 6.4.9对地质条件复杂洞段,可摄制洞段的洞壁影像图。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