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洪山大桥(无背索斜塔斜拉桥)总体设计和关键技术研究

长沙市洪山大桥(无背索斜塔斜拉桥)总体设计和关键技术研究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189.38 KB
标准类别:交通标准
资源ID:407313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长沙市洪山大桥(无背索斜塔斜拉桥)总体设计和关键技术研究

长沙市洪山大桥是一座无背索斜塔斜拉桥,位于长沙市湘江之上,是城市交通网络中的重要节点。该桥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采用了多项创新技术和设计理念,展现了现代桥梁工程的先进水平。

总体设计:洪山大桥主桥采用单索面无背索斜塔斜拉桥结构形式,主塔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桥塔向一侧倾斜,形成独特的建筑美学效果。桥梁主跨布置合理,适应了湘江复杂的水文地质条件。桥面宽度满足双向六车道通行需求,并设置了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关键技术研究:1.无背索斜塔技术:通过优化斜塔受力体系,解决了传统斜拉桥中背索带来的复杂受力问题,简化了结构形式,提高了施工效率。2.有限元分析与风振控制:利用先进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桥梁进行静力和动力性能评估,确保结构安全可靠。同时,针对斜塔斜拉桥易受风荷载影响的特点,采取了有效的气动措施,降低风致振动风险。3.施工工艺创新:采用挂篮悬臂浇筑法完成主梁施工,结合智能张拉技术,保证了施工精度和质量。4.耐久性设计:通过对材料的选择和防护措施的改进,提升了桥梁在恶劣环境下的耐久性能。

洪山大桥不仅是一座功能完善的交通枢纽,更以其独特的造型成为长沙的城市地标之一,体现了工程技术与艺术美学的完美结合。

二、地质情况和其他自然条件

北岸主塔塔基地质情况简述如下: 桥址处基岩埋置较浅,大部分地段基岩棵露,岩性为中元古界冷家溪群板岩,板岩各层 特征自上而下分别为:①强风化板岩,褐黄色,岩性为粉砂质板岩和泥质板岩,岩质软,风化 强烈,节理、裂隙极为发育,岩石破碎,采芯率低,层厚为1.8~6.9m,层顶标高为27.46~ 31.83m,容许承载力[a]=500KPa。②弱风化板岩,黄灰色、灰黄色、灰色,岩性为粉砂岩质 板岩及泥质板岩,岩性脆,节理裂隙发育,钻进速度较慢,层厚为2.5~11.0m,层顶标高为 19.51~25.66mm,容许承载力[o。]=1200KPa。③微风化板岩,青灰色、灰色,岩性为粉砂 质板岩及泥质板岩,岩石较新鲜、竖硬,板理发育。钻进速度慢,岩芯多呈块状,柱状及碎块 状,层顶埋深为13.5~22.0m,顶板标高为12.8~19.93m,地质勘察该层未揭穿,容许承载 力[og]=2700KPa 桥址处百年一退20m高10min平均最大风速为28m/s,主导风向为西北向。长沙地震

三、主要技术标准和分跨

1.道路等级:城市快速路 2.设计荷载:六车道汽20级,挂车—120;人群荷载3.5kN/m²,并以一辆3000kN 特重车作验算荷载。 3.桥宽及路幅组成 全桥宽:33.2m 路幅组成:2×[0.5m防撞栏+0.5安全带+2×3.75+3.5行车道+0.5安全带+2.1 护栏和锚索区+4.0/2人行观光道]=33.2m 4.设计车速:60km/h 5.桥上纵坡:0.2464%,桥面横坡:1.5% 6.主桥分跨:227m(主跨和塔区)+30.305m(辅助孔)=257.305m 7.计算跨径:206m

1.索塔和基础 索塔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箱形结构。截面外轮廊尺寸为12m(顾桥向)×8.2m(横桥向) 塔的水平倾角为58*,塔高(桥面以上)135m。对于无背索斜塔斜拉桥,塔的自重设计是关键 问题之一,为了确保索塔处于良好的受力状态,我们按照以下原则确定塔的自重;即当梁上 作用全部恒载和一半活载时,塔处于轴心受压状态,如图2所示。 由几何及平衡关系(拉索平行布置情形),可以得到:

图1洪山桥总体布图(cm

1洪山桥总体布量图(cm

2.主 主梁为钢混叠合结构,桥中央设一条 4.4m(高)×7.0m(宽)的矩形闭口钢箱梁 (箱壁厚28mm),顺桥向每隔4m设一道 长12.9m的箱形钢挑梁,形成脊骨梁结 构体系。钢结构部分的母材为16Mng 钢,钢挑梁上布210mm厚混凝土桥面板, 桥面板与钢挑梁间用中22mm、间距为 120mm的大头剪力钉连接。 无背索斜拉桥相对于常规斜拉桥来 说,拉索吊点所能提供的刚度较小,因而 在活载作用下,主梁内力变幅相对较大, 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难以承受这种大的 内力变幅,易开裂,因而洪山桥的混凝土 桥面板置于主梁接近中和轴的位置,从总 体受力来看,桥面板只承受轴力,而钢箱 梁承担了轴力、弯矩和扭转。为防止钢箱 梁内出现过大的应力变幅而导致疲劳破

图2斜塔自重计算图示

图3塔根过人孔(mm

坏,洪山桥与西班牙Alamillo桥一样,梁高定为4.4m。 钢箱梁的截面尺寸由扭转控制设计,包括扭转第一类稳定和横桥向扭转刚度。对于钢 箱梁承压板的局部稳定问题,由于我国公路桥规未能作出计算规定,我们分别用《日本本州 四国连络桥上部结构设计标准及解说》(1989年)和《美国公路桥梁设计规范》(1994年)作了 计算,二者结果基本一致。 3.斜拉索 洪山桥为单索面结构,横桥向两排索间距为6m,顺桥向梁上索间跨为12m,共13对26 根索,索的水平倾角均为25,平行布置,索长65.9~289.8m,斜拉索采用7高强度低松驰 镀锌高强钢丝,抗拉标准强度1670MPa,斜拉索采用2417和28347两种规格,匹配相应冷

图4施【中的主塔基础

墩头锚锚具,斜拉索采用预制成品索,总用量约

图5 主梁横断面(mm

图6斜拉家在塔、梁上的锚固(cm)

洪山桥是斜塔单边索斜拉桥,与常规斜拉桥的受力特点明显不同,因而斜拉索在塔和梁 上的锚固方式(特别是塔上)值得认真斟酌。 经过多次分析计算,最后将拉索锚固在塔的中和轴上,这是与普通斜拉桥的区别之一, 如果将拉索锚固在前箱壁上,锚固点集中力在塔箱截面上产生一个很大的附加力偶,由此产 生的塔内弯矩可占总弯矩的30%以上,造成塔在长期荷载作用下受力不良。因而将锚固点 置于中和轴是十分必要的。 拉索的最大应力变幅4为90MPa.较小.因而拉索的疲劳不控制设计。

南宁-中国东盟国际商务区11号道路青秀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五、模态特性分析计算结果

llo桥与洪山桥的动力模态物

为确保洪山桥建设的安全,在大桥初步设计完成后,对下列三个问题作了专门的试验研 究: (1)全桥1:30相似模型试验。试验主要目的是考察大桥在施工和营运阶段整体受力 性能,包括应力、变形、稳定和桥面板有效分布宽度等。 (2)塔梁固结块1:6节段模型试验。试验的主要目的是考察拉索水平分力传至塔根部 后的分布规律,并考察钢箱的弯曲扭转受力特性是否与设计相符。 (3)节段和全桥模型风洞试验。确定各截面的气动参数,涡激共振风速,抖振最大振幅 顺振失稳临界风速,并给出最大风致内力结果

洪山大桥已于1999年12月30日破土动工,由铁道部大桥局五处负责施工。按计划大 桥将于2001年底建成,洪山大桥的建设将为我国的桥梁事业发展作出贡献。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