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预应力梁板产生张拉裂缝的原因及预防措施预应力梁板在张拉过程中产生裂缝是一种常见的质量问题,其主要原因及预防措施如下:
一、产生裂缝的原因
1.混凝土强度不足在进行预应力张拉时,如果混凝土的实际强度未达到设计要求,可能导致混凝土受力不均,从而产生裂缝。通常,张拉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的75%以上时进行。
2.锚具或设备问题锚具质量不合格或张拉设备操作不当,可能使预应力筋受力分布不均匀,导致局部应力集中,从而引发裂缝。
3.施工工艺不当张拉过程中的加载速度过快或分级不合理,容易造成混凝土内部应力积累,超出其抗裂能力。此外,张拉顺序不当也可能引起结构变形和裂缝。
4.环境因素影响混凝土浇筑后养护不到位,导致表面失水过快,降低了混凝土的抗裂性能。特别是在高温、大风等恶劣环境下,混凝土早期强度发展受到限制,增加了裂缝风险。
5.设计缺陷设计阶段未充分考虑实际荷载情况或配筋不足,可能导致结构在张拉过程中出现应力过大现象,从而产生裂缝。
二、预防措施
1.严格控制混凝土强度确保混凝土配合比符合设计要求,并加强施工现场的质量检测。只有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标准时,才能进行张拉作业。
2.优化张拉工艺合理选择张拉顺序和加载速率,采用分级张拉的方法,避免一次性加载过快。同时,确保张拉力值与设计值一致,减少误差。
3.选用优质材料和设备使用合格的锚具、夹具以及张拉设备,并定期对设备进行校准和维护,保证其正常运行。
4.加强养护管理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采取覆盖洒水等措施进行保湿养护,防止因水分蒸发过快而导致干缩裂缝。
5.完善设计方案在设计阶段充分考虑各种工况下的应力变化,合理布置预应力筋的位置和数量,提高结构的整体抗裂性能。
通过上述措施,可以有效减少预应力梁板在张拉过程中产生裂缝的概率,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
预应力梁板产生张拉裂缝的
雨季防汛危大工程专项应急预案郑州市公路局中原监理公司、郑州市公路局 震志发 李林革常天冰
预应力梁板常在上表面或端头(包括横肋端头和 纵肋端头)出现裂缝。板面裂缝多为横向,在板角部位 呈45°;端横肋靠近纵肋部位的裂缝,基本平行于肋 高;纵肋端头裂缝呈斜向。此外,预应力构件的端头锚 固区,常出现沿预应力筋方向的纵向裂缝,并断断续续 延伸一定长度范围。桁架端头有时还出现垂直裂缝,其 中拱形桁架上弦往往产生横向裂缝。 这种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有: 1.后张法预应力构件,张拉后沿预应力筋孔道方 向出现纵向裂缝。主要因为施工中预应力孔道定位不 力或不准,孔道偏向一侧,当张拉时预应力筋会对孔壁 产生较大的侧向分力,如遇砼较薄时,就会沿孔道侧面 出现裂缝,严重时会产生局部崩裂。 2.预应力板类构件的板面出现裂缝,主要因为预 应力筋放张后,由于肋的刚度差,当控制力偏高时,受 压后产生反拱,使板面出现拉应力,加上板面与纵肋收 缩不一致,也使板面受拉,两种应力值叠加,当超过混 凝土抗拉强度,便会出现横向裂缝。 3.板面四角斜裂缝是由于端横肋对纵肋压缩变形 的牵制作用,而在四角区出现对角线方向拉应力,加上 收缩作用而引起裂缝。 4.预应力桁架、托架等端头沿预应力方向的纵向
水平裂缝。主要是构件端部节点尺寸不够和未配置足 够的横向钢筋网片或钢箍,当张拉时,由于垂直预应力 钢筋方向的劈裂拉应力”而引起裂缝出现。此外,砼 振捣不密实,张拉时砼强度偏低,以及张拉力超过规定 等,都会引起这种裂缝出现。 对于张拉裂缝的预防措施,有以下几点: 1.选择良好的砼配合比,加强砼振捣,保证砼的密 实性和强度。 2.预应力锚下的局部补强钢筋网片须保证其位置 数量;预应力锚下螺旋筋应按要求放置准确;预应力锚 垫板定位要准确,保证预应力孔道轴线在端部与锚垫 板承压面垂直,以防因砼局部偏心受压而破裂, 3.后张法施工时,张拉顺序应遵循全断面先受拉 区、后受压区,且由中心向两侧对称进行的原则进行 必要时要进行计算,以板面不出现拉应力为度,使纵肋 预应力钢筋引起的反拱减小,避免板面出现受拉裂缝 4.砼必须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再进行预应力张 拉或放张。操作时,控制应力应准确,并应缓慢放松预 应力钢筋。 5.模胎端部加弹性垫层或设置滑动面,或减缓模 胎端头角度,并选用有效隔离剂,以防止或减少卡模现 象
路基完成后,在路基上堆载超过路基计算压力值一定 量值的荷载对路基进行预压一段时间(此时间参数 般按超压值来确定),超压值p/与路基填土引起的压 力值p相比乘以超压时间t/加上路基本身预压时间 1,应为p/poXt/+t=1~1.5年(视沉陷稳定情况而定) 2.强夯处理。强夯处理应考虑噪声及振动污染,若 环境允许时,强夯是处理该种土层的最理想方案。 3.挤密处理。挤密桩处理适合于需处理地段不大 的场所或不适合强夯处治的场所,挤密桩可采用振动 碎石、打入粘土、打入灰土等形式。 4.化学加固。化学加固地基是一种效果明显的处 治办法,目前国外主要采用注入水玻璃的办法,效果 较为理想
河南科技2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