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八座农道桥施工组织设计.doc

【吉林】八座农道桥施工组织设计.doc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doc
资源大小:1.4 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吉林】八座农道桥施工组织设计.doc

我单位从组织投标该工程之日起,就开始筹备施工队伍和机械设备,中标后,我单位将根据建设单位的有关要求,迅速组织施工队伍和机械设备有计划有步骤地进场,尽早形成施工能力。机械和人员于2015年12月20日进场。

我单位将提前进行施工技术设计文件的复核及技术资料的准备,认真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和各项工程的具体施工方案,报请建设单位和监理工程师审批,同时搞好交接桩和复测工作。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招标文件、《技术规范》和设计图纸,熟悉规范、标准。

当工程中标后,施工人员首先到现场进行勘察,摸清工程场地情况,收集施工需要的各项资料,包括施工场地、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河流、气象、运输道路道桥施工组织设计,邻近建筑物,地面上施工范围的障碍物和堆积物状况,供水、供电、通讯情况,防洪排水系统等,以便为施工规划和准备提供可靠的资料和数据。

根据查勘施工现场,研究制定现场的详细施工方案,绘制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安排施工顺序,提出需用施工机具、劳动力计划。

各个施工队分别配有专业人员和设备,项目部实施整体项目施工总协调、调度和技术管理,减少各施工区及施工队之间相互影响。保证各工序达到连续施工、工序间形成流水作业。

第二节 主要单元工程施工方案

(一)土方开挖施工方案

本工程土方开挖采用1m3液压挖掘机开挖,可利用土料采用74KW推土机推土就近堆放,以利于土方回填,弃料直接装10T自卸汽车运输至监理指定部位。

(二)土方回填施工方案

为保证土方回填质量,必须清除结合部位的各种杂物,分层填筑。土方回填采用土方开挖合格土料直接填筑,土方回填采用人工配合74KW推土机平料,拖拉机分层压实,边角部位采用2.8KW蛙式夯实机分层夯实。

(三)模板制安施工方案

为保证混凝土外观质量,混凝土外露表面均采用新模板。围檩和支撑使用钢管;模板接缝采用海绵密封条,确保模板不漏浆;模板内侧涂脱模剂。

本工程混凝土,采用0.4m3搅拌机拌合,混凝土水平运输主要采用机动翻斗车运输混凝土,底板砼重直运输主要采用溜槽,主要采用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振捣,混凝土浇筑后及时进行覆盖养护。

第一节 施工测量及测量控制重点

本工程测量重点主要有:施工平面控制网、高程控制网的布设;建筑物尺寸控制、竣工测量等工作。

本工程施工测量的任务就是通过布设一定精度的施工控制网点和选择实用方便的施工放样方法,使得施工的工程项目满足国家有关规范要求。

本着“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测量原则,围绕着工程施工的整体部署,按照施工控制网的加密、各级控制点的引测、原始地貌测绘、细部的测量放样、施工完成面貌的检查、重要部位的安全监测这样一个程序,按预先编定的措施,精心组织和配置人员、设备,严格遵守各种测量规范进行实际工作,同时制定详细的规章制度来加强管理,作到测量工作机构合理,层次清晰、责任明确,确保测量工作的及时、准确。

二、主要的测量技术标准及规范

以及设计图纸、修改通知、监理部门的其它技术要求。

三、施工测量应包括下列内容

(一) 根据本施工总体布置图和有关资料,按施工需要布设施工控制网。

(二)针对本工程施工各阶段的不同要求,进行施工放样及检查工作。

(三)提供本工程施工布置所需要的测绘资料。

第二节 施工控制网布设

一、施工测量控制网及高程点布设

(一) 根据业主和监理工程师提供的测量基准点、基准线和水准点及测量的基本数据和资料 ,我方和监理工程师共同进行复核,以检验这些资料和数据的准确性,发现问题后,及时向业主和监理工程师反映,共同予以解决。

(二)根据控制点坐标,测设轴线控制点,其相邻坐标点位置的中误差应符合规范的规定。

主要轴线点点位中误差限值(mm)

(三)平面控制点,应选埋于通视良好,有利于扩展,方便放样,地基稳定且能较长期保存的地方。平面控制网建立后,应定期进行复测,若发现控制点有位移迹象时,应进行检测,其精度应不低于测设的精度,

(四)施工水准网的布设,应按由高到低逐等级控制的原则进行。接测国家水准点时,必须接测两点以上,检测高差符合要求后,方能正式布网。

(五)工地水准基点,应设置明标与暗标。基点位置应设在不受施工影响、地基坚实、便于保存的地点,埋没深度应在冰冻层以下0.5m,并浇灌混凝土基础。

(六)临时水准点应设在稳定及不易碰撞的地点,其间距宜不大于200m,宜经常校核,雨期及季节变化时应进行校测。应以两个临时水准点为一环进行施工高程点测设。施工高程点每次使用前都应进行校测。

第三节 施工放样方法及控制措施

施工测量放样贯穿整个施工过程,在施工程序上,可以直接由等级控制点(首级及加密控制点)施放,也可以由细部临时加密的等级较低的轴线、测站点来施放。根据不同精度要求以及是否方便操作来选择,重要部位尽量直接采用首级控制点进行放样。

具体的施工测量放样准备根据现场情况采用如下办法:测角前方交会法,轴线交会法,边角前方交会法以及光电测距极坐标法。在测距过程中,还要适时的考虑气象等参数的改正。对相对精度要求较高的部位,考虑使用鉴定钢尺量距或采用“差分法”光电测距。

放样前应根据设计图纸和有关资料及使用的控制点成果,准备好放样资料,绘制出放样草图,所有资料及草图均应经两人独立校核。所有放样点线均应有检核条件。现场取得的放样及检查验收资料,必须进行复核,确认无误后方能交付使用。

(一)土方开挖放样方法

1、对于土方开挖,施工前应先按规程要求复测原始地面线,供后期工程计量及竣工资料整理时使用。

2、放样采取如下顺序:按照施工方案,分层控制,先放轮廓线,放坡点,随着开挖进程控制坡度、坡角位置,及时检查,保证边坡的正确开挖,及时测绘开挖断面。

3、测绘资料制作按照竣工要求考虑,最后资料汇总成为竣工断面图。

(二)土方填筑测量放样方法

1、开工前,根据监理人提供的平面控制点、高程控制点及相关地形图等有关测量资料对原设控制点进行复查和校测。

2、开工前,应施测清基横断面图,放样定出坝脚(考虑富余宽度)及坝体填筑起坡桩。

3、测量放样用高精度的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等仪器,以使施测结果符合设计要求。

4、施工放样应以预加沉降量的坝体断面为标准。

5、施工期间所有施工定线、进度、工程量、竣工等测量原始记录、计算成果和绘制的图幅等资料均应及时整理、校核、分类、整编成册,妥善保存。

为保证测量工作的高效、准确,在本标段中,我单位在人力、设备及组织制度上提供了积极的保障。

(二)组建一只具有经验丰富、良好职业素质的测量队伍

(三)配备精良的设备,满足工程精度要求

我单位将为本项目配备种类齐全、能满足各种精度要求的仪器设备,保证及时提供各项工程的施工工作。

(四)建立完整的测量组织机构,明确的职责

项目部下设测量队,测量队下设测量组;测量队长负责组织编写施测措施,并对施测措施的正确性负全责;测量队在控制方面负责整个工程的控制测量任务,施工控制网的施测,基本导线的施测,提供基本控制点成果,对成果的可靠性负全责;在内业方面负责内业资料的汇总,对上报资料审核、上报、归档,整理竣工资料;在外业方面负责本工程的开挖、填筑及其它施工的放样、收方、工程量计算等,对所提供成果的正确性负全责。

(五)制定各种测量管理制度、编定测量措施、严格控制测量过程。

1、测量措施编写、审批制度;

2、测量仪器管理办法;

3、测量成果审核、使用制度;

4、测量班组岗位责任制。

(六)分阶段编制、上报有针对性的测量措施,如:加密控制网布设、施测措施等措施,主要内容包括:平面高程控制点布置,控制点大地坐标以及工程坐标,施测办法,精度要求,人员、仪器配置情况等。各项测量措施均报送监理工程师,经审核批准后实施。

第五章 主体工程和重要临时工程施工方法和措施

我单位从组织投标该工程之日起,就开始筹备施工队伍和机械设备,中标后,我单位将根据建设单位的有关要求,迅速组织施工队伍和机械设备有计划有步骤地进场,尽早形成施工能力。机械和人员于2015年12月20日前进场。

我单位将提前进行施工技术设计文件的复核及技术资料的准备,认真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和各项工程的具体施工方案,报请建设单位和监理工程师审批,同时搞好交接桩和复测工作。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招标文件、《施工技术规范》和设计图纸,熟悉规范、标准。

进场后立即针对拟使用的各种原材料进行原材料复检,试验合格后,立即委托权威的质量检测部门进行各种试验工作,保证整体施工进度的要求。

本工程设一个施工队,八个施工组,即:每个农道桥工程的施工由一个施工组来实施具体的施工与管理工作。

各施工组负责各项工程包括的全部施工任务。各施工组分别配有专业人员和设备,项目部实施整体项目施工总协调、调度和技术管理,减少各施工队之间相互影响。保证各工序达到连续施工、工序间形成流水作业。

第三节 料场规划及土石方平衡

本工程土方填筑可利用土方开挖的合格土料,回填用料要符合设计要求及质量指标,各段多余土料可弃至监理工程师指定的弃料场。砌筑砂浆用骨料储量满足设计需用量,粗、细骨料采购的商品料场与公路连接,运输条件较为方便。本工程弃料场根据现场要求进行布置,为防止水流冲刷,需将弃渣场的边坡防护做好。料场及弃料场现场规划临时道路均设排水系统,确保水土流失及道路通畅。

工程使用的水泥、砂石等材料等应根据设计要求的型号、规格、数量选购,并应有相应的技术参数资料、产品合格证和质量检测报告。采集或选购的石料,其岩性、强度等性能指标应满足要求。

第四节 施工导流与施工排水工程

施工准备→测量放线→围堰填筑→草袋土护坡

(二) 施工方案与施工技术要求

施工围堰顶宽采用3m宽,内外边坡均采用1:1.5,迎水侧采用草袋土护坡。围堰填筑采用进占法施工,运合格土料直接填筑,人工压实,人工在围堰表面铺设草袋土护坡。

(一)施工期基坑排水措施

本工程初期排水采用固定式抽水泵站,泵站按照扬程低、管路短、少迁移、施工干扰小的原则于围堰内坡适当位置设置。

2、经常性排水系统布置

按照“高水高走”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截断基坑周边地表水源,防止其流入基坑。

靠近围堰内坡坡脚处设置一排水沟,尺寸为1.0×1.5m,将水直接排至相应泵坑内。

进行基坑开挖施工时,排水沟根据开挖分层高度,于开挖坡脚处层层领先设置,将水引至相应高程临时泵坑内,降低地下水位,以保证基坑开挖的顺利进行。最后一层(开挖建基面)排水沟后期回填混凝土,混凝土标号与相应部位混凝土标号相同。

排水泵站布置尽量做到扬程低、基础牢固、不防碍基坑开挖、混凝土浇筑及其它工序施工。基坑内上、下游各布置一座固定式抽水泵站,分别布置在上、下游横向围堰内坡坡脚外侧适当位置,通过管线将水排到围堰之外。

排水泵坑随开挖、混凝土浇筑施工进度,结合基坑高程情况,分别于相应部位设置。泵坑尺寸按排水强度设计,水泵停机15分钟水不至于溢出泵坑,泵坑底部高程低于排水沟底1.0m。

表层杂物、杂草、树根、表层腐植土、泥炭土、洞穴、沟、槽等清除工作采用人工配合推土机铲推成堆;表层是耕地或松土,清除表面后,先平整,再压实。将堤基清除的弃土、杂物、废渣等挖掘机装车运至指定的弃碴场堆放或堆至河道开挖面随后随河道开挖一并运至弃土场。部分大树根拟采用挖掘机深挖取出,所留坑塘在堤防填筑前根据碾压实验方案进行回填碾压填平处理。

表土清挖根据堤围地形情况,分阶段分层进行。划分层次以后,挖掘机进行表土浅挖,浅挖标准为现状标高以下20~30cm,推土机集料,挖掘机装车,自卸汽车运土到弃渣场堆放。在清挖过程中修筑截水沟,设置必要的排水设施。为达到压实度要求,在清除表层浮土后拟采用压路机将清理痕迹碾压至平整。

高低结合处先用推土机沿堤轴线推成台阶状,交接宽度不小于50cm,地表先进行压实及基础处理,测量出地面标高,断面尺寸。

原地面横坡度不陡于1:5时,清除植被;横坡度陡于1:5时,原地面挖成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1m;每级台阶高度不大于30cm。

基面清理平整后,报监理验收。基面验收后抓紧施工;若不能立即施工时,做好基面保护DB11∕512-2017北京建筑装饰工程石材应用技术规程.pdf,复工前再检验,必要时须重新清理。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二、工程概况:本工程基坑土方开挖主要是指8座农道桥的土方开挖施工,总工程量为:4389m3。

由于本工程基础为桩基承台基础草皮护坡施工组织设计,基础埋深较大。拟采用反铲式挖土机进行整体开挖,开挖时由东向西进行施工开挖,开挖长度及宽度为基础承台边向外1m,坡比为1:0.6M,以便做排水明沟和埋设轴线龙门桩。基坑排水采用明沟排水、集水坑积水、潜水泵抽水,保证基坑底部无明水,以防基坑被水浸泡。

挖土机开挖至桩顶面设计标高,向上20cm处后,人工开挖余土,开挖的土方就近堆放于基坑内的空地,以便于以后的基坑回填。公建部位采用人工开挖。

机械开挖时,人工跟进清理基坑底及边坡、开挖排水沟。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