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G/T 3350-03-2020 排水沥青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JTG/T 3350-03-2020 排水沥青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6M
标准类别:交通标准
资源ID:238900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JTG/T 3350-03-2020 排水沥青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我国高速公路沥青面层通常由上面层、中面层、下面层三层构成。与密级配 沥历青路面结构不同的是,排水沥青路面的上面层是由多空隙沥青混合料组成的排 水功能层,而上面层和中面层之间要设置防水黏结层。

2.1.3排水沥青混合

SJ 21451-2018 集成电路陶瓷封装 圆片划片工艺技术要求2.1.3排水沥青混合料porousasphaltmixtur

压实后空隙率在18%以上,能够在混合料内部形成排水通道的沥青混合料。 它是一种以单一粒径碎石为主、按照嵌挤机理形成的具有骨架一空隙结构的开级 配沥青混合料,文称多空隙沥青混合料

排水能层由上、下两层排水沥 混合料铺筑而成的路面。通常上层较薄, 公称最大粒径较小:下层较厚,公称最大粒径较大。

荷兰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研究双层排水沥青路面,双层排水沥青路面最初 的研发目的是针对空隙堵塞问题,上层采用细粒径排水沥青混合料,具有过滤大 颗粒杂质的作用,进入孔隙内的细粒尘土,由于下层空隙体积较大,能够被水自 然冲出。双层排水沥青路面具有更好的降噪效果,与密级配路面相比,一般能降 低轮胎/路面噪声4~6dB。但要注意细粒径排水沥青层更容易发生飞散等病害, 需要加强耐久性设计。荷兰Heijmans建筑工程公司在1990年修筑了第一条双层 排水降噪路面试验段。在荷兰等欧洲国家,双层排水沥青路面目前主要应用于对 降噪有特殊要求的路段。本规范主编单位与其他单位共同研究,在我国四川省遂 资高速公路和江苏省宁宿徐高速公路修筑了双层排水沥青路面试验段,

采用空隙率为12%~15%的开级配沥青混合料铺筑而成,厚度为19~25mm的 沥青路面罩面薄层,简称OGFC。

2.1.6高黏度添加剂highviscosityadditive

以高分子聚合物为主要成分,以增强沥青绝对黏度、增强沥青与集料之间的 黏结性能为目的,经过一定工艺合成并制备成为均匀颗粒状的改性材料

排水沥青混合料生产工艺王要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预混式改性,即将成品 高黏度改性沥青直接注入到集料中拌和生产排水沥青混合料,也称为“湿法”工 艺;另一种是直投式改性,是指先将高黏度添加剂与集料干拌,后注入沥青湿拌 生产排水沥青混合料,也称为“干法”工艺

2.1.7高黏度改性沥青highviscosityas

通过掺加高分子材料制备,具有较高动力黏度,满足排水沥青混合料强度、 抗飞散、抗水损害等性能技术要求的改性沥青。

日本的《排水性铺装技术指针(案)》(1996)中要求高黏度改性沥青的60℃ 动力黏度不小于20000Pa·S。我国近年来排水沥青路面工程要求的60℃动力黏 度一般为不小于50000Pa·S,同时也根据工程情况和耐久性的要求做出相应的 调整或提高。

为防止雨水从排水功能层下渗到其他结构层造成路面破坏,以及提高排水 功能层和下承层之间的黏结强度而设的材料层

2. 1. 9 飞散 raveling

排水沥青混合料在荷载作用下,表面集料脱落、掉粒损失的病害,通常用 集料脱落、掉粒的质量与沥青混合料总质量的比值表示

排水沥青路面由于采用多空隙沥青混合料,空隙率能达18%以上,最直接体 现为集料颗粒间的接触面积比较小,在同等荷载条件下,集料颗粒间的接触力显 著增大,容易导致集料松散,发生飞散等病害。因此,飞散是排水沥青路面的主 要病害。

1.10析漏draindov

高温状态下沥青或沥青砂浆从排水沥青混合料中析出的现象,通常以析出的 质量与混合料总质量的比值表示

2.1.11透水系数permeationcoefficient

在常水头压力下,单位时间内透过规定面积的水流的速度,以cm/s计。

2.1.12渗水系数permeabilitycoefficien

在规定的初始水头压力下,单位时间内渗入排水沥青路面规定面积的水的体 积, 以mL/min 计。

PAC—沥青路面排水功能层; PA排水沥青混合料; AC——密级配沥青混凝土: OGFC——开级配沥青磨耗层; Crw 透水系数; 渗水系数。

3.1.1排水沥青路面结构的设计流程、厚度计算、结构验算及模量和强度等设计 参数的确定应符合现行《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的规定

排水沥青路面与密级配沥青路面最大的不同在于其功能性,而在路面结构设 计方面基本是相同的。日本的《排水性铺装技术指针(案)》(1996)规定,排水 沥青路面的结构设计按照《沥青铺装纲要》所示的TA法进行。排水功能层的当 量厚度系数取为1.0,即与通常的沥青路面结构具有同等的荷载扩散性及抗疲劳 性。排水沥青混合料的15℃回弹模量为700~1800MPa,20℃回弹模量为 600~1600MPa,加载频率10Hz条件下的20℃动态模量为6000~9000MPa。由于目 前测试数据较少,建议按照规定试验方法通过实测确定。

3.1.2对于新建与改建高速公路,排水沥青路面结构设计使用年限宜不低于15 年,其间可进行一次排水功能层修复。排水沥青路面结构设计宜进行全寿命周期 成本分析。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一2017)规定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设计使 用年限不宜低于15年,美国、西欧发达国家规定的设计年限普遍在20年以上。 近10年来,欧美发达国家加强了对长寿命沥青路面技术的研究,认为全寿命周 期成本是最合理的,我国也在积极研究。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路面结构设计 年限的要求需要提高。因此,本条建议排水沥青路面的结构设计使用年限宜适当

提高至不低于15年。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一2017)规定“在设计使用年限内,路 面应不发生由于疲劳导致的结构破坏,面层可进行表面功能修复。”从工程实践 来看,我国江苏盐通高速公路排水沥青路面已使用12年以上,广西南友高速公 路排水沥青路面等也使用了10年以上,排水功能层和路面结构性能基本保持完 好,预期的耐久性可以保证。因此,本规范规定排水沥青路面在结构设计使用年 限内可进行一次排水功能层修复。设计文件不仅要进行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比 较,同时要对设计使用年限末的路面病害和性能进行预估,并提出大中修建议方 案。

3.1.3排水沥青路面口 沥青路面宜用于对排水、降噪功能有较高要求的情况

3.1.4在冷接缝和其他易发生飞散病害的路段,应采取喷洒渗透性树脂等增强 抗飞散能力的技术措施

排水功能层、防水黏结层和下承层组成。下承层应密实防水,并具有较强的抗车 辙性能。

排水沥青路面结构层次与常规密级配沥青路面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表层 为多空隙沥青混合料排水功能层,在排水功能层与下承层之间设置了防水黏结 层,下承层指排水功能层以下的密级配沥青面层结构。另外,下承层具备较高的 抗车辙能力,一般要求排水功能层接触的下承层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大于3000 次/mm,并具有较强的防水效果。

3.2.2排水沥青路面采用半刚性基层时,宜采取减少基层横向裂缝的技术措施; 排水沥青路面也可采用级配碎石等柔性基层

欧洲的排水沥青路面表面层(即排水功能层)厚度多为40~50mm:日本的

3.2.5对于双层排水沥青路面,上层厚度宜为20~40mm,下层厚度宜为35~ 60mm。

双层排水沥青路面主要参考了荷兰、比利时、丹麦和法国的研究和工程经验。 国外双层排水沥青路面多采用双层摊铺机铺筑,也可以采用逐层施工,但层间黏 结技术措施要适当增强。

双层排水沥青路面主要参考了荷兰、比利时、丹麦和法国的研究和工程经验。 国外双层排水沥青路面多采用双层摊铺机铺筑,也可以采用逐层施工,但层间黏 吉技术措施要适当增强。

水沥青路面表面排水功能层和下承层之间厂

设置防水黏结层的作用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增强排水功能层与下承层之 间的黏结强度,因为排水沥青混合料与下承层表面的接触面积比减小,比密级配 沥历青混合料间接触面积减少15%~25%;第二,防止路表水渗透至中、下面层和 基层而发生水损坏。美国早期OGFC曾发生过较多的下承层混合料水损坏的问题。 此外,我国目前路面结构多为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目前许多减少基层横向开裂

的技术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再加上防水黏结层较好的延伸性,可以进一步防 上和控制裂缝处的渗水问题。从应用防水黏结层的目的和实现的功能来看,其技 术要求明显高于我国现行规范中有关黏层的技术规定。

2新建公路防水黏结层可采用改性乳化沥青类材料或热酒改性沥青类材料。 交通和旧路改造工程的防水黏结层宜采用热洒改性沥青类材料。

日本的《排水性铺装技术指针(案)》(1996)中防水黏结层规定采用橡胶改性 乳化沥青,即SBR改性乳化沥青,洒布量一般以0.4~0.6kg/m²为标准。根据我 国经验,新建公路防水黏结层一般采用SBS或SBR改性乳化沥青;对于重载交通 和旧路改造工程的防水黏结层,采用橡胶改性沥青或SBS改性沥青,其技术性能 更好,工程实践中表现出很好的防水黏结效果。

B.3.3改性乳化沥青类防水黏结层洒布量宜控制在0.3~0.6kg/m²(以纯沥青 汁)。防水黏结层材料洒布量要求较大时,可通过多次洒布满足要求,

3.3.3改性乳化沥青类防水黏结层酒布量宜控制在0.3~0.6kg/m

3.3.4热洒改性沥青类防水黏结层洒布量宜控制在1.5~1.8kg/m²,并撒布一定 数量的碎石或预裹覆沥青碎石。撒布碎石规格宜为3~5mm或5~10mm,覆盖率 宜大于50%;也可使用预裹覆沥青碎石,预裹覆沥青用量宜为0.2%~0.6%。

3.4旧路改造的排水沥青路面设计

3.4.1旧路改造中采取排水沥青路面技术方案时,应开展旧路面病害调查、状

3.4.1旧路改造中采取排水沥青路面技术方案时,应开展旧路面病害调查、状 兄评估和原因分析,包括调查旧路面排水系统、路面裂缝和渗水性能,评估旧路 面承载能力和材料的抗永久变形性能。

旧路改造中,结构设计要充分考虑旧路面的各结构层损伤,并通过现场的检 则,分析承载能力是否满足后期运营要求。一般采用落锤式弯沉仪(FWD)检测 和预估各层混合料模量,计算排水沥青路面罩面是否满足现行设计规范相关要 求。另外,日本也采用旧路混合料芯样进行室内加速加载试验和动态变试验等, 检测和评价路面模量或预估旧路剩余使用寿命。目前,我国也开展了利用车辙试 验仪进行连续加载试验的应用。考虑到设计阶段不可能进行旧路的全面调查和测 试评价,对施工期间评价发现的整体强度不足路段要进行动态设计和调整,根据 路面破损程度确定挖除深度、范围以及加铺补强层的结构与厚度。

3.4.2应根据旧路面损坏类型和损坏程度进行处治方案的设计。对网裂、龟裂、 中度裂缝、重度裂缝等病害,必须铣刨并清除干净,然后重新铺筑路面;对轻度 裂缝,可进行灌缝。对于车辙病害严重的路面,宜采用铣刨旧路面的方式进行处 理,应根据车辙深度决定铣刨深度;对于轻度车辙路面,可直接加铺排水沥青路 面。

3.4.3旧路改造中,排水沥青路面的结构组合应按本规范新建排水沥青路面相关 规定进行设计。

3.4.4对于旧路改造工程不中断交通的情况,应结合施工期间的交通组织疏导措 施,开展排水沥青路面纵向冷接缝及表面处治等方案的设计

我国高速公路大中修和改建工程通常不能中断交通,应用排水沥青路面技术 方案时有许多要注意的问题和优化调整的技术措施,如快速开放交通、施工次序 优化、纵向冷接缝的处理、材料设计方案优化等。对于快速开放交通的情况,可 以采用表面强化材料进行处治,

我国高速公路大中修和改建工程通常不能中断交通,应用排水沥青路面技木 方案时有许多要注意的问题和优化调整的技术措施,如快速开放交通、施工次序 优化、纵向冷接缝的处理、材料设计方案优化等。对于快速开放交通的情况,可 以采用表面强化材料进行处治。

4.1.1排水沥青路面的路面排水系统应由排水功能层和边缘排水设施

1排水沥青路面的路面排水系统应由排水功能层和边缘排水设施组成。

排水沥青路面的路面排水系统与密级配沥青路面不同,在降雨条件下,雨水 先进入排水功能层,再沿防水黏结层横向进入路侧边缘排水设施。为防止水在排 水功能层中滞留,造成下承层水损害,要保证下承层的横坡平顺和防水黏结层的 防水效果。

4.1.2边缘排水形式可根据排水需要、路侧安全与景观协调、施工条件等因素选 定,横断面尺寸宜根据工程经验或经水力水文计算确定,水文与水力计算可参考 现行《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G/TD33)的规定。 4.1.3在旧路改造中采用排水沥青路面结构时,应处理好与旧路排水系统的衔 接,包括桥面铺装厚度、伸缩缝高度、泄水孔位置及孔口高程

4.1.2边缘排水形式可根据排水需要、路侧安全与景观协调、施工条件等因 定,横断面尺寸宜根据工程经验或经水力水文计算确定,水文与水力计算可 现行《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G/TD33)的规定。

4.2.1排水沥青路面边缘排水系统可采用散排、明沟排水、暗沟排水和盲沟排水 等形式。

4.2.2明沟排水的断面可选用矩形、三角形、梯形、浅碟形、U形、L形等形式, 常用断面典型结构如图4.2.2所示

排水系统及附属设施设讯

b)明沟排水的典型结构2(矩形

图4.2.2边缘排水系统明沟排水常用断面典型结构

4.2.3暗沟排水断面宜采用矩形,常用断面典型结构如图4.2.3所示。

图4.2.3边缘排水系统暗沟排水常用断面典型结构

4.2.4暗沟透水盖板宜采用钢筋混凝土盖板,盖板厚度、配筋及混凝土材料强度 指标应符合现行《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3362) 的规定。

4.2.5在降雨量较小地区可选用盲沟排水,采用盲沟排水的常用断面典型结构如 图4.2.5所示,

图4.2.5边缘排水系统盲沟排水常用断面典型结格

1一排水功能层;2一下承层;3一基层;4一透水导水管;5一碎石;6一防水黏结层;7一水泥砂浆;8一沥 主

青表面处治:9一防水土工布

4.2.6导水管宜选用带孔聚氯乙烯(PVC)、聚乙烯(PE)塑料管或混凝土管等。 盲沟排水结构中的碎石也可采用透水水泥混凝土等透水材料取代。

4.3超高路段排水设计

4.3.1超高路段的路面排水,宜在靠近中央分隔带路侧设置集水沟,每隔一定间 距设置一处集水井,并通过横向排水管将水排出

4.3.2纵向集水沟可采用有盖板的预制整体式混凝土沟、缝隙式集水沟或浅碟形 沟等形式。

4.3.3集水井的形式、数量和间距应根据超高路段的外侧半幅路面汇水面积、流 量及出水口的泄流能力确定,集水井的间距宜为20~50m。

4.4多车道、陡坡等大径流路面排水设计

4.4.1多车道排水沥青路面的设计横坡可较双向四车道排水沥青路面横坡增大 0.5个百分点,

排水系统及附属设施设讯

nGrw Ji2+i? W想 = 100L

排水系统及附属设施设讯

4.5.1桥面应设置边缘纵向排水侧沟,如图4.5.1所示。桥面位于超高段时DB14T 2003-2020 卫生医疗机构能耗定额,在 内侧车道边缘处应设置纵向排水侧沟,最小宽度不宜小于10cm。

图4.5.1桥面纵向排水侧沟典型结构

1一排水功能层:2一下承层或桥面:3一排水侧沟;4一防水黏结层

为了提高桥面的排水能力,需要设置排水侧沟。桥面未设置完善的排水系统 降雨渗入后无法及时排除,会对行车安全造成影响,在季冻区还会产生冻害。因 此,对桥面排水设计做出要求。在设置的排水侧沟内也可以添加碎石,保证桥面 边缘的整体性

4.5.2桥面采用排水功能层时,桥面泄水孔孔口高程应与排水功能层下承层顶 面高程一致。

4.6排水沥青路面标线设计

4.6.1排水沥青路面标线结构可分为点状透水标线、絮状透水标线和普通热熔标 线WS/T 462-2015 冠状动脉疾病和心力衰竭时心脏标志物检测与临床应用

塑水,导致路面的溅水和滑溜问题,还会使标线附近产生反光,不利于标线的可 视性。透水标线通常在划标线范围内并不满铺标线材料,留有裸露的路面,水能 够通过标线内部间隙流过,加强路面整体排水效果。根据透水标线施划在路面的 外观形状,分为点状透水标线和絮状透水标线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