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5145-2019 复合土钉基坑支护技术标准

DB37/T 5145-2019 复合土钉基坑支护技术标准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837.7K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38764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B37/T 5145-2019 复合土钉基坑支护技术标准

3.0.9施工单位应按照审核通过的基坑工程设计方案,根据工程地质与水文地 质条件、施工工艺、作业条件和基坑周边环境限制条件,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3.0.10基坑工程应实施监测。设计单位应对监测项目、监测点布置、监测频率, 监测报警值提出要求。监测单位应编制监测方案,并依据监测方案实施监测。设 计和施工单位应及时掌握监测情况,并实施动态设计和信息化施工。 3.0.11复合土钉墙基坑支护工程的使用期不得超过设计规定,否则应重新对基 坑进行安全评估

4.1.1复合土钉墙基坑支护设计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支护体系选型及布置。 2支护构件设计。 3基坑稳定性分析验算。 4地下水及地表水控制。 5土方开挖要求。 6变形控制标准及周边环境保护要求。 7施工检验要求。 8现场监测要求。 9安全风险及应急措施要求。 4.1.2支护设计单元应按照各区段开挖深度、地质条件、周边环境条件等因素 进行划分,同一支护设计单元应选取最不利条件进行计算。 4.1.3设计荷载应包括土压力、水压力以及邻近建筑、车辆运行、材料、机具 堆场等附加荷载。地面上的附加荷载应按实际作用最大值计取,实际值小于 20kPa时,宜按20kPa的均布荷载计取。 4.1.4设计计算时对邻近基坑侧壁的承台、地梁、集水坑、电梯井等坑中坑, 应根据坑中坑的开挖深度确定基坑设计深度。 4.1.5对缺乏类似工程经验的地区及安全等级为一级的基坑,土钉及预应力锚 杆应先进行基本试验,并根据试验结果对初步设计参数及施工工艺进行调整。 4.1.6预应力锚杆应进行锚杆抗拔承载力验算和锚杆筋体抗拉承载力验算,验 算方法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的有关规定执行。 4.1.7可回收压力型锚杆除应进行锚固段抗拨承载力验算和筋体抗拉承载力验 算外,尚应进行锚固注浆体横截面受压承载力验算,验算方法及要求宜按照现行 国家标准《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GB50086的有关规定执行 4.1.8设计和验算采用的岩土物理力学指标应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基坑降水、

DB22T 2050-2014 动物源性饲料中猪源性成分测定实时荧光PCR方法4.1.1复合土钉墙基坑支护设计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4.1.5对缺乏类似工程经验的地区及安全等级为一级的基坑,土钉及预应力锚 杆应先进行基本试验,并根据试验结果对初步设计参数及施工工艺进行调整。 4.1.6预应力锚杆应进行锚杆抗拨承载力验算和锚杆筋体抗拉承载力验算,验 算方法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的有关规定执行。 4.1.7可回收压力型锚杆除应进行锚固段抗拨承载力验算和筋体抗拉承载力验 算外,尚应进行锚固注浆体横截面受压承载力验算,验算方法及要求宜按照现行 国家标准《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GB50086的有关规定执行

土体固结的情况,按照相关参数试验方法并结合现场试验、当地经验做出分析判

4.1.9土钉与土体界面粘结强度qsk宜按照附录A的方法通过抗拔基本试 定:无试验资料或无类似经验时,可按表4.1.9初步取值,

表 4. 1. 9 土钉与土体之间粘结强度标准值qa(kPa)

(1)钻孔注浆土钉采用压力注浆或二次注浆时,表中数值可适当提高。 (2)钢管注浆土钉在保证注浆质量及倒刺排距0.25m~1.0m时,外径48mm的钢管,土钉外径可按 60mm~100mm计算。倒刺较密时可取较大值。 (3)对于粉土,密实度相同,湿度越高,取值越低。 (4)对于砂土,密实度相同,粉细砂宜取较低值,中砂宜取中值,粗砾砂宜取较高值。 (5)十缸位于水位以下时宣取较低估

(1)钻孔注浆土钉采用压力注浆或二次注浆时,表中数值可适当提高。

1.1.10土钉和锚杆的设置不应对既有建筑、地下管线造成损害,也不应对邻近 的后续工程产生不利影响。 1.1.11季节性冻土地区应根据冻胀及冻融对复合土钉墙的不利影响采取相应 的防护措施。

4.1.13基坑内设置车道时,应验算车道边坡的稳定性,并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

4.1.14复合土钉墙除应满足基坑稳定性和承载力的要求外,尚应满足

安全等级按照表4.1.14确定复合土钉墙变形控制指标。

4.1.14复合士钉墙变形控制指标(基坑最大侧向位移累计值)

当基坑周边环境对变形控制有特殊要求时,复合土钊墙变形控制指标应同时 满足周边环境对基坑变形的控制要求,

4.2土钉长度及截面的确定

4.2.1土钉长度及间距可按表4.2.1列出的经验值作初步选择,也可按本规范第 4.2.2条~4.2.5条的规定通过计算初步确定,再根据基坑整体稳定性验算结果最 终确定。

表4.2.1 土钉长度与间距经验值

4.2.2单根土钉长度1,(图4.2.2)可按下列公式初步确定

4.2.2单根土钉长度1,(图4.2.2)可按下列公式初步确定

图4.2.2 土钉长度计算

式中, 第i根土钉长度: 第j根土钉在假定破裂面内长度; 第i根土钉在假定破裂面外长度: 第j根土钉与基坑底面的距离; 土钉墙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 Pa 基坑底面以上各层土的内摩擦角标准值,可按不同土层厚度取加 权平均值; α一一第j根土钉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 lmij——第j根土钉在假定破裂面外第i层土体中的长度; d.一 第j根土钉直径;

T,一一计算土钉长度时第j根土钉的轴向荷载标准值;可按本规范第 4.2.3条确定; H一一基坑开挖深度: q一一地表均布附加荷载。 2.3计算单根土钉长度时,土钉轴向荷载标准值T(图4.2.2、图4.2.3) 丁按下列公式计算:

图4.2.3土钉轴向荷载标准值计算

SpS,S. cosα D= Pm+ Pa

式中S一一第j根土钉与相邻土钉的平均水平间距: S一一第j根土钉与相邻土钉的平均竖向间距; S一一坡面倾斜时荷载折减系数,可按本规范第4.2.5条确定; P一一土钉长度中点所处深度位置的土体侧压力; P一一土钉长度中点所处深度位置由土体自重引起的侧压力,可按图4.2.3 (b)求出; P一一土钉长度中点所处深度位置由地面及土体中附加荷载引起的侧压力, 计算方法按现行《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的有关规定执行:

8E. Pm,max = 7H k. E. = Pak ka=tan? 2

武中(坡面倾斜时荷载折减系数

4.2.6土钉杆体截面面积A,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A,≥1.15Tyj/fy Ty,, =yd, Zqskll.i

式中A一一第j根土钉杆体(钢筋、钢管)截面面积; Jy,一一第j根土钉杆体材料抗拉强度设计值; T.第j根土钉验收抗拔力; lij一一第j根土钉在第i层土体中的长度; 土钉的工作系数,取0.8~1.0。

4. 3基坑稳定性验算

4.3.1复合土钉墙应进行基坑整体稳定性验算;可回收复合土钉墙应按照基坑

开挖及使用期、回收期两个阶段分别进行基坑整体稳定性验算,整体稳定性验算 可考虑截水惟幕、微型桩、预应力锚杆等构件的作用。 4.3.2基坑整体稳定性分析(图4.3.2)可采用简化圆弧滑移面条分法,按下 列公式进行验算。最危险滑裂面通过试算搜索求得。验算时应考虑开挖过程中各 工况,验算公式宜采用分项系数极限状态表达法

Kso+nK,+nK2 +nK3 +nKs4 ≥K

Zc,L, + w, cosd, tang Kso = Zw,sine. SsZw, sine, $2yEw,sine, T.A. K.3 Zw, sin e, T,A K4 S4yZWsine

1一土钉;2一预应力锚杆;3一截水惟幕;4一微型桩 图4.3.2复合土钉墙稳定性分析计

式中K,一整体稳定性安全系数,对应于基坑安全等级一、二、三级 分别取 1.4、1.3、1.2:开挖过程中最不利工况下可乘 0.9 的系数;

Kso、Ks1、Ks2、Ks3、Ks4—整体稳定性分项抗力系数,分别为土、土 钉、预应力锚杆、截水惟幕及微型桩产生的抗滑力矩与土体下滑力矩比; Ci、一第i个土条在滑弧面上的粘聚力及内摩擦角; L一第i个土条在滑弧面上的弧长; W一一第i个土条重量,包括作用在该土条上的各种附加荷载: 9一第i个土条在滑弧面中点处的法线与垂直面的夹角; 1、2、3、4——土钉、预应力锚杆、截水惟幕及微型桩组合作用折 减系数,可按本规范第4.3.3条取值; S2xj、S4第j根预应力锚杆或微型桩的平均水平间距; Nui一第j根土钉在稳定区(即滑移面外)所提供的摩阻力,可按本规范第 4.3.4条取值; 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的有关规定计算; 一第j根土钉的倾角; αm一第j根预应力锚杆的倾角; 第j根土钉或预应力锚杆与滑弧面相交处,滑弧切线与水平面的夹角; 定; 准值; A3、A4一一单位计算长度内截水惟幕、单根微型桩的截面积。 4.3.3组合作用折减系数的取值应符合下列要求: 1Ⅱ宜取1.0; 2Pua,≤300kN时,Ⅱ2宜取0.5~0.7,随着锚杆抗力的增加而减小; 3截水惟幕与土钉墙复合作用时,3宜取0.3~0.5,水泥土抗剪强度取值 较高、水泥土墙厚度较大时,3宜取较小值。 4微型桩与土钉墙复合作用时,Ⅱ4宜取0.1~0.3,微型桩桩体材料抗剪强

为硬塑状粘性土等较硬土层时,Ⅱ4取值可提高0.1。 5预应力锚杆、截水惟幕、微型桩三类构件共同复合作用时,组合作用折 减系数不应同时取上限。 4.3.4第j根土钉在稳定区的摩阻力Nu.应符合下式的规定:

N.., = nd, Eqsk m..

4.3.5整体稳定性安全系数K,在满足第4.3.2条的同时,分项抗力系数Ks0.Ks1 K,2的组合应符合下式的规定:

Kso +K +0.5K² ≥1.0

4.3.6复合土钉墙底部存在软弱粘性土时,应按地基承载力模式进行坑底抗隆 起稳定性验算。

4.3.7坑底抗隆起稳定性(图4.3.7)可按下列公式进行验算:

图4.3.7坑底抗隆起稳定性验算

Y,tN, +cN. x(H+t)+q ≥K

度; t——微型桩或截水幕在基坑底面以下的长度; Ng、N—地基承载力系数;

C、一支护结构底部土体粘聚力及内摩擦角; K一一坑底抗隆起稳定安全系数,对应于基坑安全等级二、三级时分别取 1.4、1.2。 4.3.8有截水惟幕的复合土钉墙,基坑开挖面以下有砂土或粉土等透水性较强 土层且截水惟幕没有穿透该层土时,应进行抗渗流稳定性验算。 4.3.9抗渗流稳定性(图4.3.9)可按下列公式进行验算:

图4.3.9抗渗流稳定性验算

式中i一一基坑底面土体的临界水力梯度; i一渗流水力梯度: ds一坑底土颗粒的相对密度; e一坑底土的孔隙比; hw一基坑内外的水头差; t一截水惟幕在基坑底面以下的长度: Kwl一抗渗流稳定安全系数,对应基坑安全等级一、二、三级时宜分别取 1.50、1.35、1.20。 4.3.10基坑底面以下存在承压水时(图4.3.10),可按下式进行抗突涌稳定性计 算。当抗突涌稳定性验算不满足时,宜采取降低承压水等措施。

图4.3.10抗突涌稳定性验算

Ymh. / P, ≥K

式中m2一一不透水土层平均饱和重度; h一承压水层顶面至基坑底面的距离; Pw一承压水水头压力; Kw2一抗突涌稳定性安全系数,宜取1.1。 4.3.11回收期内,可回收复合土钉墙应按照“分层回填、分层回收;先回填、 后回收”的工序,验算各工况条件下的基坑整体稳定性。回收期基坑整体稳定性 分析时,应考虑基坑开挖及使用期内已发生的变形影响,采用工程类比与数值模 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验算

4.4.1土钉墙的设计及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

1土钉墙坑壁宜适当放坡,坡度系数宜取0.2~0.4。 2竖向布置时土钉宜采用中部长上下短或上长下短布置形式, 3平面布置时应减少阳角,阳角处土钉在相邻两个侧面宜上下错开或角度 错开布置。 4面层应沿坡顶向外延伸形成不少于0.5m的护肩,在不设置截水惟幕或微 型桩时,面层宜在坡脚处向坑内延伸0.3m~0.5m形成护脚。 5土钉排数不宜少于2排。 4.4.2土钉的设计及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优先选用成孔注浆土钉。填土、软弱土及砂土等孔壁不易稳定的土层 中可选用打入式钢花管注浆土钉。 2土钉与水平面夹角宜为5~20°。 3成孔注浆土钉的孔径宜为70mm~130mm;杆体宜选用HRB400钢筋,钢 筋直径宜为16mm~25mm;全长每隔1m~2m应设置定位支架。 4钢管土钉杆体宜采用外径不小于48mm、壁厚不小于3mm的热轧钢管制 作。钢管上应沿杆长每隔0.25m~1.0m设置倒刺和出浆孔,孔径宜为5mm~8mm 管口2m范围内不宜设出浆孔。杆体底端头宜制成锥形,杆体接长宜采用帮条焊 接,接头承载力不应低于杆体材料承载力。 5注浆材料宜选用早强水泥或水泥浆中掺入早强剂,注浆体强度不宜低于 20MPa。

1采用钢筋网喷射混凝土面层时,面层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终 凝时间不宜超过4小时,厚度宜为80mm~120mm。面层中应配置钢筋网。钢筋 网可采用HPB300钢筋,直径宜为6mm~10mm,间距宜为150mm~250mm,搭 接长度不宜小于30倍钢筋直径。 2采用新型材料制作的预制面层板应满足面层抗剪和抗弯的要求,预制面 板之间、预制面层板与土钉应连接牢固。 4.4.4连接件的构造(图4.4.4)应符合下列要求: 1土钉之间应设置通长水平加强筋,加强筋宜采用2根直径不小于12mm 的HRB400钢筋。 2喷射混凝土面层与土钉应连接牢固。可在土钉杆端两侧焊接钉头筋,并 与面层内连接相邻土钉的加强筋焊接

4.4.4连接件的构造(图4.4.4)应符合

1土钉之间应设置通长水平加强筋,加强筋宜采用2根直径不小于12mm 的HRB400钢筋, 2喷射混凝土面层与土钉应连接牢固。可在土钉杆端两侧焊接钉头筋,并 与面层内连接相邻土钉的加强筋焊接,

图4.4.4土钉与面层连接构造示意

1锚杆杆体材料可采用钢绞线、HRB400或HRB500钢筋、精轧螺纹钢及 无缝钢管等材料。 2竖向布置上预应力锚杆宜布设在基坑的中上部;锚杆间距不宜小于 1.5m。 3钻孔直径宜为110mm~150mm,与水平。面夹角宜为10~25°。可回收压 力型锚杆的钻孔直径尚应满足承载体尺寸的要求。 4锚杆自由段长度宜为4m~6m,并应设置隔离套管;钻孔注浆预应力锚杆 长度方向每隔1m~2m设一组定位支架。 5锚杆杆体外露长度应满足锚杆张拉锁定的需要;锚具型号及尺寸、垫板 载面刚度应能满足预应力值稳定的要求。 6锚孔注浆宜采用二次高压注浆工艺,注浆体强度不宜低于20MPa。 7锚杆最大张拉荷载宜为锚杆拉力设计值的1.1倍,且不应大于杆体抗拉 强度标准值的80%。锚杆锁定值应根据锚固地层及支护结构变形控制要求确定 宜取锚杆拉力设计值的60%~85%,并应与锚杆预加轴向拉力值一致。

1腰梁应通长、连续设置。 2腰梁宜采用混凝土结构和型钢结构。腰梁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混 疑土腰梁的截面和配筋应通过设计计算确定,宽度不宜小于400mm,高度不宜小 于25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25。 3腰梁应与面层可靠、紧密连接,腰梁与面层之间不得留有空隙。 4.4.7截水惟幕的设计及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 1水泥土桩宜选用早强水泥或在水泥浆中掺入早强剂;单位水泥用量水泥 土搅拌桩不宜小于原状土重量的13%,高压喷射注浆不宜小于20%;水泥土龄 期28天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应不小于0.6MPa。 2截水惟幕应满足自防渗要求,渗透系数应小于0.01m/d。坑底以下插入深

透水层1m~2m。 3相邻两根桩的地面搭接宽度不宜小于150mm,且应保证相邻两根桩在桩 底面处能够相互咬合。对桩间距、垂直度、桩径及桩位偏差等应提出控制要求。 4.4.8微型桩的设计及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 1微型桩宜采用钢管、型钢、小直径混凝土桩等,直径或等效直径宜取 100mm~300mm。 2钢管、型钢、小直径混凝土桩等微型桩间距宜为0.5m~2.0m,嵌固深度 不宜小于2m。桩顶上宜设置通长冠梁, 3 微型桩填充胶结物抗压强度不宜低于20MPa。 4.4.9 防排水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 1基坑应设置由排水沟、集水井等组成的排水系统。 2未设置截水惟幕的土钉墙应在坡面上设置泄水管,泄水管间距宜为 1.5m~2.5m,坡面渗水处应适当加密。 3泄水管可采用直径40mm~100mm、壁厚5mm~10mm的塑料管制作,插入土 体内长度不宜小于300mm,管身应设置透水孔,孔径宜为10mm~20mm,开孔率宜 为10%~20%,宜外裹1层~2层土工布并扎牢

5.1.1复合土钉墙施工前除应做好人员、技术、材料、设备、场地准备外,尚 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1对照设计图纸认真复核并妥善处理地下、地上管线、设施和障碍物等。 2明确用地红线、建筑物定位轴线,确定基坑开挖边线、位移观测控制点 监测点等,并妥善保护。 3掌握基坑工程设计对施工和监测的各项技术要求及有关规范要求,编制 专项施工方案,分析关键质量控制点和安全风险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4做好场区地面硬化和临时排水系统规划,临时排水不得破坏基坑边坡和 相邻建筑的地基。检查场区内既有给水、排水管道,发现渗漏和积水应及时处理 雨季作业应加强对施工现场排水系统的检查和维护,保证排水通畅。 5编制应急预案,做好抢险准备工作。 5.1.2基坑周围临时设施的搭设以及建筑材料、构件、机具、设备的布置、车 辆运行路线应符合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的要求,基坑周边地面荷载严禁超过设计 规定。 5.1.3土方开挖应与土钉、锚杆及降水施工密切结合,开挖顺序、方法应与设 计工况相一致;复合土钉墙施工必须符合“超前支护,分层分段,逐层施作,限 时封闭,严禁超挖”的要求。 5.1.4施工过程中发现地质条件、工程条件、场地条件与勘察、设计不符,周 边环境出现异常等情况时,应及时会同设计单位处理;出现危险征兆,应立即启 动应急预案,

5.1.4施工过程中发现地质条件、工程条件、场地条件与勘察、设计不符,周 边环境出现异常等情况时,应及时会同设计单位处理;出现危险征兆,应立即启 动应急预案。

5.2.1复合土钉墙施工宜按以下步骤进

复合土钉墙施工宜按以下步骤进行: 1 施作截水惟幕和微型桩; 2 截水惟幕、微型桩强度满足后,开挖工作面,修整坡面; 3施作土钉、预应力锚杆并养护:

4铺设、固定钢筋网; 5喷射混凝土面层并养护; 6施作腰梁,张拉和锁定预应力锚杆; 7进入下一层施工,重复以上步骤2~6直至完成。 2截水惟幕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1施工前,应进行成桩试验,工艺性试桩数量不应少于3根。应通过成桩 确定注浆流量、注浆压力、下沉和提升速度等技术参数。水泥浆液的水灰比 照试结果确定。 2水泥土桩应采取搭接法施工,相邻桩搭接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桩位偏差应小于30mm,桩机导向架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0.5%。 4水泥土搅拌桩施工要求: 1)宜采用喷浆法施工,桩径偏差不应大于设计桩径4%。 2)施工时应按照试桩确定的搅拌次数和提升速度提升搅拌头;输浆速度 宜用流量泵控制,并应与提升速度相协调,应确保喷浆量在桩身长度 范围内分布均匀。高塑性粘性土、含砂量较大及暗浜土层中,应增加 喷浆搅拌次数。 3)施工中如因故停浆,恢复供浆后,应从停浆点返回0.5m重新输浆搅 拌。 4)相邻水泥土搅拌桩施工间隔时间不应超过24h;当超过24h时,应采 取补强措施。 5)若桩身插筋,宜在搅拌桩完成后8h内进行。 5高压喷射注浆施工要求: 1)宜采用高压旋喷,高压旋喷可采用单管法、二重管法和三重管法,设 计桩径大于800mm时宜用三重管法。 2)高压喷射注浆的喷射压力、提升速度、旋转速度、注浆流量等工艺参 数应按照土层性状、水泥土固结体的设计有效半径等选择。 3)喷浆管分段提升时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00mm。 4)在高压喷射注浆过程中出现压力陡增或陡降、冒浆量过大或不冒浆等 情况时,应查明原因并及时采取措施。

5.2.2截水惟幕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5)应采取隔孔分序作业方式,相邻孔作业间隔时间不宜小于24h。

5.2.3微型桩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1插入前应检查微型桩平整度和接头焊缝质量;桩的接头承载力不应小于 母材承载力。 2对于可回收钢管或型钢,插入前应先对钢管或型钢除锈,并在其表面涂 刷减摩材料。 2成孔类微型桩孔内应充填密实,灌注过程中应防止钢管或钢筋笼上浮。 4桩位偏差不应大于50mm,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1.0% 5.2.4土钉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才承载力。 2对于可回收钢管或型钢,插入前应先对钢管或型钢除锈,并在其表面涂 摩材料。 2成孔类微型桩孔内应充填密实,灌注过程中应防止钢管或钢筋笼上浮。 4桩位偏差不应大于50mm,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1.0% 4土钉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1注浆用水泥浆的水灰比宜为0.45~0.55,注浆应饱满,注浆量应满足设 要求。 2土钉施工中应做好施工记录。 3钻孔注浆法施工要求: 1)成孔机具的选择要适应施工现场的岩土特点和环境条件,保证钻进 和成孔过程中不引起塌孔;在易塌孔土层中,宜采用套管跟进成孔。 2)土钉应设置对中架,对中架间距1000mm~2000mm,支架的构造不 应妨碍注浆。 3)钻孔后应进行清孔,清孔后方应及时置入土钉并进行注浆和孔口封 闭。 4)注浆宜采用压力注浆。压力注浆时应设置止浆塞,注满后保持压力 1 min ~2min。 4击入法施工要求: 1)击入法施工宜选用气动冲击机械,在易液化土层中宜采用静力压入 法或自钻式土钉施工工艺。 2)钢管注浆土钉应采用压力注浆,注浆压力不宜小于0.6MPa,并应在 管口设置止浆塞,注满后保持压力1min~2min。若不出现返浆时, 在排除窜入地下管道或冒出地表等情况外,可采用间歇注浆的措施。

2.5预应力锚杆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计要求,成孔应保证孔壁的稳定性。当无可靠工程经验时,可按下列要求选择成 孔方法: 1)不易塌孔的地层,宜采用长螺旋干作业钻进和清水钻进工艺,不宜采 用冲洗液钻进工艺。 2)地下水位以上的含有石块的较坚硬土层及风化岩地层,宜采用气动潜 孔锤钻进或气动冲击回转钻进工艺。 3)松散的可塑粘性土地层,宜采用回转挤密钻进工艺。 4)易塌孔的砂土、卵石、粉土、软黏土等地层及地下水丰富的地层,宜 采用跟管钻进工艺或采用自钻式锚杆。 2杆体应按设计要求安放套管、对中架、注浆管和排气管等构件,腰梁应 平整,垫板承压面应与锚杆轴线垂直。 3锚固段注浆宜采用二次高压注浆法。第一次宜采用水泥砂浆低压注浆或 重力注浆,灰砂比宜为1:0.5~1:1、水灰比不宜大于0.6;第二次宜采用水泥浆 高压注浆,水灰比宜为0.45~0.55,注浆时间应在第一次灌注的水泥砂浆初凝后 即刻进行,注浆压力宜为2.5MPa5.0MPa。注浆管应与锚杆杆体一起插入孔底, 管底距离孔底宜为100mm200mm。 4锚杆张拉与锁定应符合下列要求: 1)锚固段注浆体及混凝土腰梁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75%且大于15MPa 后,再进行锚杆张拉。 2)锚杆宜采用间隔张拉。正式张拉前,应取10%~20%的设计张拉荷载 预张拉1~2次。 3)锚杆锁定时,宜先张拉至锚杆承载力设计值的1.1倍,卸荷后按设计 锁定值进行锁定。 4)变形控制严格的一级基坑,锚杆锁定后48h内,锚杆拉力值低于设计 锁定值的80%时,应进行预应力补偿。

5.2.6混凝土面层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筋网应随土钉分层施工、逐层设置,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20mm。 2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30倍钢筋直径;焊接连接可采用单面焊,焊缝 长度不应小于10倍钢筋直径。

3面层喷射混凝土配合比宜通过试验确定。 4湿法喷射时,水泥与砂石的质量比宜为1:3.51:4,水灰比宜为0.42~ 0.50,砂率宜为0.5~0.6,粗骨料的粒径不宜大于15mm。 5干法喷射时,水泥与砂石的质量比宜为1:4~1:4.5,水灰比宜为0.4~ 0.45,砂率宜为0.4~0.5,粗骨料的粒径不宜大于25mm。 湿法喷射的混合料落度宜为80mm~120mm。干混合料宜随拌随用,存放 时间不应超过2h,掺入速凝剂后不应超过20min。 6喷射混凝土作业应与挖土协调,分段进行,同一段内喷射顺序应自下而 上。 7当面层厚度超过100mm时,混凝土应分层喷射,第一层厚度不宜小于 40mm,前一层混凝土终凝后方可喷射后一层混凝土 8喷射混凝土施工缝结合面应清除浮浆层和松散石屑。 9喷射混凝土施工24h后,应喷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应少于7d;气温低于 +5℃时,不得喷水养护。 10喷射混凝土冬期施工的临界强度,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的混凝土不得小 于设计强度的30%;矿渣水泥配制的混凝土不得小于设计强度的40%。 52.7可回收复合土钉墙回收期施工宜按以下流程进行: 1巡视检查,分析基坑监测数据,确定回收方案; 2基坑分层分段回填至可回收土钉、锚杆下部500mm处; 3安装土钉、锚杆回收设备: 4可回收土钉、锚杆解锁,回收土钉、锚杆; 5清除微型桩上的腰梁限位件、电焊疤等: 6进入上一层施工,重复步骤2)~5)直至完成土钉、锚杆回收 7基坑回填至可回收微型桩顶部; 8安装微型桩回收设备; 9回收微型桩; 10注浆填充微型桩拔出后留下的空隙

可回收复合土钉墙回收应符合下列要求:

以下500mm,必要时应采取临时支撑等措施。 2钢管或型钢拔除应在基坑回填完成后进行,拔除宜采用专用液压起拔机 3土钉、锚杆或钢管、型钢拔除后,应及时注浆填充拔出后留下的空隙。

5.3.1降水并深度、水泵安放位置应与设计要求一致。设有截水幕的基坑工 程,应待截水幕施工完成后方可坑内降水。 5.3.2基坑降水应遵循“按需降水”的原则;水位应降至设计要求深度 5.3.3当设计采用降水方法提高坑底土体承载力时,应提前降水,提前时间应 符合设计要求

5.3.4降水井停止使用后应及时进行封堵。

1宜在基坑场地外侧设置排水沟、集水井等地表水排水系统,有截水惟幕 时,排水系统应设置在截水惟幕外侧;排水系统距离基坑或截水惟幕外侧不宜小 于0.5m;排水沟、集水井应具有防渗措施。 2对基坑周边汇水面积较大或位于山地时,尚应考虑地表水的截排措施, 3基坑内宜随开挖过程逐层设置临时排水系统。开挖至坑底后,宜在坑内 没置排水沟、盲沟和集水坑,排水沟、盲沟和集水坑与基坑边距离不宜小于0.5m 4基坑内、外的排水系统设计应能满足排水流量要求,保证排水畅通

5.4.1截水惟幕及微型桩应达到养护龄期和设计规定强度后,再进行基坑开挖, 5.4.2基坑土方开挖分层厚度应与设计要求相一致,分段长度软土中不宜大于 15m,其他一般性土不宜大于30m。基坑面积较大时,土方开挖宜分块分区、对 称进行。

5.4.2基坑土方开挖分层厚度应与设计要求相一致,分段长度软土中不宜大于 15m,其他一般性土不宜大于30m。基坑面积较大时,土方开挖宜分块分区、对 称进行。 5.4.3上一层土钉注浆完成后的养护时间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未提出具体 要求时,应至少养护48h后,再进行下层土方开挖。预应力锚杆应在张拉锁定后 再进行下层土方开挖

5.4.3上一层土钉注浆完成后的养护时间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未提出具体 要求时,应至少养护48h后,再进行下层土方开挖。预应力锚杆应在张拉锁定后, 再进行下层土方开挖。

体宜采用二次喷射,初喷应随挖随喷。 5.4.5基坑侧壁应采用小型机具或铲嵌进行切削清坡,挖土机械不得碰撞支护 结构、坑壁土体及降排水设施。基坑侧壁的坡率应符合设计规定。 5.4.6开挖后发现土层特征与提供地质报告不符或有重大地质隐患时,应立即 停止施工并通知有关各方。 5.4.7基坑开挖至坑底后应尽快浇筑基础垫层,地下结构完成后,应及时回填 土方

6.0.1复合土钉墙基坑支护施工前应对钢筋、水泥、钢管、砂石等原材料及机 械设备工作性能、计量设备等进行检验,

6.0.2截水惟幕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

1施工过程中应检查桩机垂直度、提升和下沉速度、注浆压力和速度、注 浆量、桩长、桩顶标高、桩的搭接长度等。 2水泥土桩应检验桩直径、搭接长度。检查数量为总桩数的2%,且不小于 5根。 3水泥土桩应检验桩体强度和墙身完整性。检查数量不宜少于总桩数的 1%,且不应少于3根。 4检验点宜布置在以下部位: 1)施工中出现异常情况的桩: 2)地层情况复杂,可能对截水惟幕质量产生影响的桩; 3)其他有代表性的桩。 6.0.3微型桩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施工过程中应检查桩机垂直度、桩截面尺寸、桩长、桩距等。 2微型桩应检验桩身完整性,检验数量为总数的10%,且不少于3根。 6.0.4土钉墙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施工过程中应检查土钉位置,成孔直径、深度及角度,土钉长度,注浆 配比、压力及注浆量,墙面厚度及强度,土钉与面板的连接情况、钢筋网的保护 层厚度等。 2土钉应通过抗拨试验检验抗拨承载力。检验数量不宜少于土钉总数的 1%,且不应少于3根; 3喷射混凝土面层应采用钻孔法检验面层厚度。钻孔数宜每500m²墙面积 组,每组不应少于3点。 6.0.5预应力锚杆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施工过程中应检查预应力锚杆位置,钻孔直径、长度及倾角,自由段与 锚固段长度,浆液配合比、注浆压力及注浆量,锚座几何尺寸,锚杆张拉值和锁

施工过程中应检查预应力锚杆位置: 钻孔直径、长度及倾角,自由段与 锚固段长度,浆液配合比、注浆压力及注浆量,锚座几何尺寸,锚杆张拉值和锁

定值等。 2锚杆应采用抗拨验收试验检验抗拔承载力。检验数量不宜少于锚杆总数 的5%GB/T 28434-2012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单频网适配器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且不应少于3根。 6.0.6降排水工程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降水系统施工应检查井点(管)的位置、数量、深度、滤料的填灌情况 及排水沟(管)的坡度、抽水状况等。 2降水系统安装完毕后应进行试抽,检查管路连接质量、泵组的工作状态 井点的出水状况等。

2降水系统安装完毕后应进行试抽,检查管路连接质量、泵组的工作状态 井点的出水状况等。 6.0.7土方开挖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土方开挖过程中应检查开挖的分层厚度、分段长度、边坡坡度和平整度 2土方开挖完成后,应对基坑坑底标高、基坑平面尺寸、边坡坡度、表面 平整度、基底土性进行检验。 信人甘

1土方开挖过程中应检查开挖的分层厚度、分段长度、边坡坡度和平整度。 2土方开挖完成后,应对基坑坑底标高、基坑平面尺寸、边坡坡度、表面 平整度、基底土性进行检验

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2的相关规定执行。

JG/T 426-2013 抹灰砂浆增塑剂7.0.1复合土钉墙基坑工程监测厂

内应有专人进行巡视检查。 7.0.3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立即进行危险报警。 1监测项目的内力及变形监测累计值达到报警值; 2复合土钉墙或周边土体的位移值突然明显增大或基坑出现流土、管涌、 隆起、陷落或较严重的渗漏等: 3土钉、锚杆体系出现断裂、松弛或拨出的迹象; 4周边地面出现突发裂缝并持续扩展; 5周边建筑的结构部位出现危害结构的变形裂缝 6周边管线变形突然明显增长或出现裂缝、泄漏等; 7根据当地工程经验判断,出现其他必须进行危险报警的情况。 7.0.4监测技术成果应包括当日报表、阶段性报告和总结报告。技术成果提供 的内容应真实、准确、完整。当日报表应有施工工况描述。技术成果应按时报送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