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鱼腹式基坑钢支撑技术规程》

《预应力鱼腹式基坑钢支撑技术规程》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6.2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37641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预应力鱼腹式基坑钢支撑技术规程》

设置在挡土结构与腰梁之间的用于将挡土结构承受基坑侧壁的水土压力传 递到腰梁上的T形钢构件。

由多榻H型标准件或H型标准件与混凝土冠梁(或腰梁)经螺栓或锚栓装 配而成的水平构件,

2.2.1材料力学性能和抗力

f——钢材强度设计值; fpy 钢绞线抗拉强度设计值; N——单根螺栓的抗剪承载力设计值; Ns 单根锚栓的抗剪承载力设计值

CJ/T 404-2012 防气蚀大压差可调减压阀2.2.2作用、作用效应

zyi一单根支撑截面y方向长细比; u——考虑立柱对支撑侧向约束作用的计算长度系数; Px——对x轴的轴心受压构件稳定系数; Py对y轴的轴心受压构件稳定系数; —单根支撑对y轴的轴心受压构件稳定系数。

1 《合金结构钢》GB/T3077 2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 3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4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 5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 6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 7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 8 《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755 9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 10 《预应力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212

《合金结构钢》GB/T3077 2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 3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4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 6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 7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 8 《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755 9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 10 《预应力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212

3.0.1预应力鱼腹式基坑钢支撑结构宜用于平面形状较规则的基坑工程,且钢 支撑对撑长度不宜大于130m,鱼腹梁跨度不宜大于52m。 3.0.2预应力鱼腹式基坑钢支撑支护结构设计原则、荷载作用、承载力计算、 变形计算和稳定性验算,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 的有关规定。 3.0.3 预应力鱼腹式钢支撑体系宜采用标准件,必要时,可在局部位置采用非 标准件。钢支撑构件在运输、安装和使用过程中应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要 求。 3.0.4 预应力鱼腹式钢支撑对撑、角撑及鱼腹梁预应力的施加应遵循对称、分 级、均匀的原则。 3.0.5 预应力鱼腹式钢支撑体系的安装和拆除顺序,应根据支护结构的设计工 况确定。支撑拆除应在换撑的安装与使用达到设计规定的使用条件后进行。 3.0.6 支撑结构不应兼作施工平台或栈桥,不得在支撑结构上堆放施工材料和 运行施工机械。当需要设置施工平台或栈桥时,应采用与支撑结构脱离的独立 结构,且应进行专项设计。 3.0.7 预应力鱼腹式基坑钢支撑体系各工序的施工,应在前一道工序质量验收 合格后进行。检验可按原材料与构配件进场检验、支撑体系安装检验和预应力 施加施工检验三个阶段分别进行。 3.0.8 在基坑支护结构使用期间,应对预应力鱼腹式钢支撑的对撑、角撑及鱼 腹梁的钢绞线进行内力监测

4预应力鱼腹式钢支撑结构体系

4.0.1预应力鱼腹式钢支撑结构体系应由水平支撑结构和竖向支承结构组成 (图4.0.1)。水平支撑结构应包括对撑、角撑、预应力鱼腹梁、腰梁和连接件 等,主要标准件的名称、代号及规格和重量见附录G;竖向支承结构应包括立柱 (立柱桩)和连接件。

4.0.2预应力鱼腹梁应由上弦梁(腰梁)、直腹杆、斜腹杆、连杆、下弦钢 线和桥架等标准件拼接构成(图4.0.2),各构件规格和连接要求应符合本规程 附录A的规定

D.2预应力鱼腹梁平面布量

1一下弦钢绞线;2一桥架;3一直腹杆;4一连杆;5一连接件;6一上弦梁;7一斜腹杆;8一锚具

4.0.3对撑应包括对撑杆件和预应力装置。角撑应包括角撑杆件和预应力装 置。对撑杆件、角撑杆件的规格和连接要求,应符合本规程附录B的规定。对 撑和角撑的构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撑杆件、八字撑杆件和角撑杆件应采用H型钢标准件,并宜采用规格 为H300×300、H350x350、H400x400或H428×407的H型钢: 2当对撑杆件、八字撑杆件和角撑杆件采用多根杆件组合时,应设置盖板 和系杆,对组合支撑杆件的稳定性应进行验算,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 设计规范》GB50017的有关规定; 3对撑和角撑的预应力装置应设置加载横梁,采用千斤顶施加预应力后 应保留千斤顶或设置保力盒与垫板。 4.0.4预应力鱼腹式钢支撑结构的腰梁应采用H型钢标准件,标准件规格应符 合本规程附录C的规定。 4.0.5 预应力鱼腹式钢支撑结构构件之间应设置连接件。连接件应采用H型钢 标准件,标准件规格和连接要求应符合本规程附录D的规定。 4.0.6 托座、托梁和托架等竖向支承结构中的连接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连接件规格及连接要求,应符合本规程附录E的规定; 2立柱上应设置托座,托梁应安装在托座上,支撑杆件应架设在托梁上, 并通过U型卡及螺栓进行约束; 3 挡土结构上应设置托架,腰梁应放置在托架上; 4 采用双层支撑时,支撑层间应设置垫梁, 4.0.7 非标准件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非标准件的材料性能不应低于标准件的材料性能; 2非标准件的制作加工精度和验收标准不应低于标准件; 3非标准件与标准件的连接应满足受力和构造要求。

环境条件、场地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挡土构件类型等综合确定。 5.1.2 预应力鱼腹式钢支撑结构构件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撑、角撑及鱼腹梁H型钢构件应采用屈服强度不低于Q345B的钢 材,其余标准件和非标准件应采用屈服强不低于Q235B的钢材; 24 钢绞线应采用不低于1860级高强度低松弛无粘结钢绞线; 3预应力钢绞线宜采用夹片锚具,锚具材料应选用合金结构钢,其材料的 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合金结构钢》GB/T3077的规定; 4标准件的连接应采用高强度螺栓连接,螺栓性能等级应为10.9级。 5.1.3 预应力鱼腹式钢支撑结构的平面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支撑应在同一平面内形成整体,上下各道支撑杆件中心线宜在同一竖向 平面内; 2支撑杆件宜避开主体地下结构的墙、柱等竖向构件; 3 基坑阳角部位应设置双向约束支撑; 4支撑构件不得影响基坑土方开挖、运输以及地下结构的施工; 5当基坑形状不利于钢支撑布置时,可采用与钢筋混凝土支撑相组合的支 撑布置方式。 5.1.4 预应力鱼腹式钢支撑结构的竖向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支撑设置的高度应利于控制基坑周边挡土结构的内力与变形; 2 支撑至坑底的净高不宜小于3000mm; 采用多道支撑时,各道支撑层间净高不宜小于3000mm; 4 支撑与其下在拆撑前需要施工的底板或楼板净距不宜小于500mm。 5.1.5 预应力鱼腹式钢支撑结构体系的对撑、角撑及鱼腹梁应配置预应力装 置,预应力装置应具有多次施加预应力的功能。 5.1.6 预应力鱼腹式钢支撑构件及其连接的受压、受弯、受剪承载力计算及稳

5.2.1 预应力鱼腹式钢支撑结构体系的设计计算,应计入下列作用: 1 基坑周边挡土结构传至支撑结构的水平作用力; 支撑结构自重; ? 当温度改变引起的支撑结构内力不可忽略时,宜考虑温度作用; 4 立柱隆起或下沉产生的影响。 5.2.2 采用预应力鱼腹式钢支撑体系的基坑挡土结构宜采用平面杆系结构弹性 支点法进行计算,对弹性支点施加的预应力应根据基坑变形控制要求确定,计 算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的有关规定。 5.2.3采用预应力鱼腹式钢支撑体系的基坑挡土结构的弹性支点刚度系数,应 通过对预应力鱼腹式钢支撑结构整体进行线弹性结构分析得出的支点力和水平

5.2.4预应力鱼腹式钢支撑可按平面杆系结构整体建模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计 算,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5.2.4预应力鱼腹式钢支撑可按平面杆系结构整体建模采用有限元方法进

1挡土结构传至内支撑的荷载应取挡土结构分析时得出的支点力; 2计算模型应能对支撑施加预应力并能准确反映预应力施加的作用,模型 中钢支撑连接节点应根据实际连接方式确定节点约束条件; 3对于不同类型的构件应采用各自对应的计算单元,腰梁和直腹杆可按梁 单元、对撑和角撑可按杆单元、钢绞线可按拉杆单元、三角连接件可按平面板 单元采用; 4边界条件的设置应与整体计算模型协调,应能模拟施加预应力时坑外土 体抗力; 5整体计算工况应与预应力鱼腹式钢支撑设计工况一致,应按预应力施加 顺序分工况进行模拟,

5.2.5预应力鱼腹式钢支撑体系,应按下列工况中最不利作用效应进行结

钢支撑预应力施加; 2基坑开挖至各道支撑施工面:

钢支撑预应力施加; 2基坑开挖至各道支撑施工面:

3 基坑开挖至坑底时; 4 在主体地下结构施工过程中需要以主体结构构件替换支撑时; 5 基坑各边水平荷载不对等的各种状况。 5.2.6 对于连接件、钢绞线错固节点等受力复杂的结构构件,宜进行应力分析 和计算,并应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 5.2.7 预应力鱼腹式钢支撑体系的承载力计算和变形验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支撑构件应根据支撑体系整体计算结果进行受力复核; 2 对撑、角撑及腰梁宜按压弯构件计算; 3支撑构件承载力计算应考虑施工偏心误差的影响,偏心距不宜小于支撑 计算长度的1/1000,且不宜小于40mm; 4支撑构件在计算轴向承载力时应考虑螺栓孔对截面削弱的不利影响;在 计算稳定性和变形时可不考虑螺栓孔的影响。

5.3.1预应力鱼腹梁按跨度可分为FS型

3.1预应力鱼腹梁的常

S型笛腹梁下弦钢致丝 和固定:FA和SS型鱼腹梁 下弦钢绞线宜通过连接件上的锚具进行预应力的施加和固定

1FS型预应力鱼腹梁平

1一下弦钢绞线:2一连杆;3一直腹杆:4一桥架:5一锚固端:6一上弦梁

钢绞线:2一桥架:3一直腹杆:4一连杆:5一连接件:

下弦钢绞线:2一桥架:3一直腹杆:4一连杆:5一连接件:6一上弦梁:7一斜腹杆:

承载力计算的前提下,按附录A、C、F选择鱼腹梁型号及确定钢绞线的数量, 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鱼腹梁矢跨比及端跨钢绞线与上弦梁夹角应根据其对鱼腹梁刚度、承载 力、弯折锚固端摩擦损失、端部偏心矩及弯矩的影响综合确定; 2FS型、FA型鱼腹梁矢跨比宜为1/6~1/9,SS型鱼腹梁矢跨比宜为1/4~ 1/7; 3鱼腹梁端跨钢绞线与上弦梁夹角不宜大于40°。 5.3.3 预应力鱼腹梁的预应力装置应包括张拉端标准件和锚具。锚具的规格与 数量应根据设计钢绞线数量按表5.3.3选用

表5.3.3锚具规格与数量表

3.4 预应力鱼腹梁钢绞线的设计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鱼腹梁受力计算简图宜按图5.3.4采用:

(c)SS型鱼腹梁 图5.3.4鱼腹梁的受力计算简图 1一上弦烫(腰):2一钢绞线:3一直膜杆:4一连接件(上弦烫端头)

2钢绞线与上弦梁夹角应按下式计算:

代中: α一 一端部钢绞线与上弦梁夹角("):

(c)SS型鱼腹梁 图5.3.4鱼腹梁的受力计算简图

α=arctan h, L+L

L端部钢绞线与腰梁中心线交点到连接件端部的距离(m)

L,——连接件端部到端侧直腹杆的距离(m); h—端侧直腹杆高度(m)。 5 钢绞线轴力设计值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P一一钢绞线轴力设计值(kN): L鱼腹梁跨度(m); Ln一一鱼腹梁连接件端部净间距(m); Lo一端部钢绞线与腰梁中心线交点到鱼腹梁端部的距离(m); 结构弹性支点法计算所得已考虑预应力作用的支点力设计值。 4钢绞线数量应按下式计算,且应在计算结果上增加5%作为备用钢绞线 钢绞线数量应为偶数根。

承载力及变形计算时,应根据组合截面间的抗剪连接程度计算组合截面的模 抗弯刚度。

式中:Li一计算零弯矩点至弯矩绝对值最大点的间距(m); Q:一—计算剪跨区内的平均剪力设计值(kN); Mi,max一一计算段Li上的最大弯矩设计值(绝对值)(kNm) 3组合腰梁接合面处的平均剪应力应按下式计算

M i.max L

式中:S,一一计算剪应力处以上截面对中和轴的面积矩(m3); Ii一组合截面惯性矩(m+): b一一组合截面接合面宽度(m)。 4连接件以外区域组合腰梁接合面每米需要配置螺栓或锚栓数量应按下式 计算,且不宜少于6根M24。

nb≥nx t,b N 16

n≥nx t,b N

5连接件区域组合腰梁接合面应配置螺栓或锚栓,其数量应根据腰梁弯矩 以及钢绞线和角撑或八字撑传来的剪力通过计算确定,必要时可以增设抗剪键措 施。

5.3.8 预应力鱼腹梁的设置、拼装与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腰梁宜沿整个基坑周边连续设置,且形成完整的封闭体系: 2腹杆与腰梁交点之间的腰梁长度不宜大于4m; 3当鱼腹梁的直腹杆与斜腹杆相交节点与桥架中点的长度大于500mm时 直腹杆之间应设置连杆; 4腰梁宜减少拼接节点,拼接节点应避开弯矩较大处,组合型钢拼接节点 相互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1000mm。腰梁拼接节点的承载力不应小于杆件的承载 力; 5腰梁应设置加劲肋,加劲肋的间距不宜大于500mm。组合型钢腰梁加劲 肋宜对齐布置。鱼腹梁上弦梁与直腹杆和斜腹杆交接处也应设置加劲肋,加劲肋 宜在腹板两侧成对配置: 6腰梁H型标准件与混凝土冠梁(腰梁)之间锚栓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锚 直径的15倍; 7直腹杆和斜腹杆交接处,应在直腹杆上设置与斜腹杆翼缘对齐的加劲肋 8直腹杆两侧连杆与直腹杆交点宜重合,且宜在腹杆处设置加劲肋: 5.3.9 钢腰梁与挡土结构的间隙可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C30的细石混凝土填充 实,或者可设置T型传力件连接处理

式中:N 轴心压力设计值(kN),可由考虑预应力作用的基坑支护结构按弹 性支点法计算所得的支点力计算确定: 组合截面净截面面积(m²):

M、M,一同一截面处绕x轴和y轴的弯矩设计值(kN·m); Wax、Wny——对x轴和y轴的净截面模量(m²); f一钢材强度设计值(N/mm²)。 5.4.3采用组合截面的对撑或角撑的稳定性应按下式验算(图5.4.3):

中:A一组合截面毛截面面积(m); Nex——参数,Nex=元²EA/(1.122); Ney——参数,Ney=元"EA/(1.1a,); ,——组合截面y方向换算长细比,,= (y)2 + 2 ; iyi lo——相邻立柱的纵向间距(m); 型钢组合截面对x轴的计算长度(m),lox=l。;

图5.4.3对撑、角撑计算长度取值示意图

Py一一对y轴的轴心受压构件稳定系数,根据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 设计规范》GB50017中取用; W、W,—型钢组合构件对x轴和y轴的毛截面模量(m²); βmxβmy一—弯矩作用平面内稳定计算的等效弯矩系数,取1.0; βx、βy—弯矩作用平面外稳定计算的等效弯矩系数,取1.0; K.lo K。—一单榻排架的抗侧刚度(kN/m)。可通过对单榻排架结构进行线弹 性结构分析得出的沿托梁方向柱顶单位力和水平位移关系确 定。计算中应考虑剪刀撑、柱底嵌固程度、节点刚度的影响; 元?El N。一一支撑段的弹性临界力(kN),N。 Iy一组合对撑对y轴惯性矩(m*)。

Iy一组合对撑对y轴惯性矩(m+)。 对撑或角撑组合构件中单根支撑杆件的稳定性应按下式验算:

式中:N.一单根支撑的轴心压力设计值(kN);

式中:N一单根支撑的轴心压力设计值

Ney——参数,Ney =元"EA / (1.12); A,一 单根支撑的截面积; lyi— 单根支撑截面对y轴的计算长度,见图5.4.3: 单根支撑对y轴的轴心受压构件稳定系数,根据现行国家标准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中取用: MxiMyi 单根支撑绕x轴和y轴的弯矩设计值(kN·m); Wxi、Wyi 单根支撑对x轴和y轴毛截面模量(m3)。 5.4.5 对撑与角撑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对撑、角撑与鱼腹梁的截面中轴线应在同一平面上; 2 对撑、角撑组合构件宜减少拼接节点,并应在拼接节点上下位置设置盖 板; 3对撑、角撑组合构件中H型标准件之间的间距应按500mm为模数进行 设置。 5.4.6 对撑、角撑区域腰梁的计算与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对撑端部设置八字撑时,应根据整体计算对腰梁受力进行复核,当八 字撑之间的腰梁存在受拉工况时,应采取可靠连接措施; 2当八字撑之间跨度较大时,可根据受力和变形要求设置在八字撑之间设 置支撑杆件或FS型鱼腹梁; 3对撑、角撑区域腰梁的计算和构造除应符合上列规定外,尚应符合本规 程第5.3.6~5.3.8条的规定。 5.4.7 盖板、系杆的设计与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对撑、角撑的上翼缘和下翼缘均应设置盖板或系杆,且盖板或系杆的 位置宜上下对应; 2盖板或系杆沿支撑长度方向的间距应根据公式(5.4.4)计算确定,且不 宜大于5m; 3盖板、系杆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相关规定 进行验算; 4连接盖板与单根对撑或角撑杆件的螺栓数量应通过计算确定,且不应少 于4M24。 5.4.8 对撑和角撑的预应力装置中加载横梁、保力盒和垫板的结构形式与规格

5.4.8对撑和角撑的预应力装置中加载横梁、

表5.4.8预应力装置的设置要求

3 加载横梁宽度不应小于对撑或角撑组合截面的宽度,加载横梁与支撑和 千斤顶相连接处应设置加劲肋: 4保力盒的截面尺寸不应小于对撑或角撑H型标准件截面尺寸,其数量与 位置宜与对撑或角撑H型标准件相对应

5.5.1支撑竖向支承系统可采用H型钢柱或矩形钢管混凝土柱;当竖向荷载较 大时或在软土地区大面积基坑工程中,立柱可采用格构式钢立柱,立柱桩宜采 用灌注桩。

5.5.2立柱和立柱桩的计算应符合下列

1立柱应按压弯构件进行强度和稳定性验算。计算时偏心距应根据立柱垂 直度并按双向偏心进行计算,偏心距取值不宜小于计算长度的1/100; 2单层支撑的立柱、多层支撑底层立柱的受压计算长度应取底层支撑至基 坑底面的净高度与立柱直径或边长的5倍之和,相邻两层水平支撑间的立柱受 压计算长度应取此两层水平支撑的中心距; 3立柱桩应进行单桩竖向承载力计算,竖向荷载应包括支撑与立柱的自 重、支撑构件上的施工荷载等,

1立柱和立柱桩宜避开主体结构框架梁、柱以及承重墙的位置; 2对撑、角撑区相邻立柱的横向间距宜取5m~8m,纵向间距宜取8m~ 2m,鱼腹梁的立柱间距宜取8m~12m,且应根据所承受的竖向荷载大小通过计 算确定; 3对撑、角撑区域横向成对设置的立柱之间应设置剪刀撑,剪刀撑杆件轴 力的计算和承载力的验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的 有关规定; 4在对撑和角撑的预应力装置位置,立柱、托梁和托座的设置应满足预应 力装置两侧支撑构件的竖向支承要求; 5立柱在穿越主体结构底板范围内应采取止水措施。 5.5.4 竖向支承连接件的设计和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立柱与鱼腹梁、立柱与对撑和角撑之间应设置可靠的托梁和托座进行连 接,托梁和托座应能对连接位置的支撑侧向和竖向位移进行有效约束; 2托梁宜按简支梁进行强度和挠度的验算,其最大计算挠度不应大于托梁 支点间最大距离的1/400; 3托梁与单根支撑、托梁与托座之间均宜采用螺栓连接,螺栓数量应通过 计算确定,且托梁与单根支撑构件之间的连接螺栓数量不应少于2个,托梁与 托座之间的连接螺栓数量不宜少于4个: 腰梁下应沿基坑周边设置托架,托架的平面间距不宜大于3m

相匹配,鱼腹梁钢绞线预加拉力宜取钢绞线轴力设计值的60%~75%,对撑、角 撑的预加轴力宜取支撑轴向压力设计值的60%~70%

5.6.2 H付日定 1 挡土结构及混凝土冠梁(腰梁)施加预应力时的强度应大于设计强度的 80%; 2 应按“先对撑、角撑,后鱼腹梁”的顺序分级循环施加预应力; 3 应在预应力施加完毕后锁紧鱼腹梁与两端腰梁间的螺栓和托梁与支撑间 的螺栓。

5.6.3对撑、角撑及钢绞线在预应力施加过程中应对钢支撑和钢绞线的轴力进 行监测,并应根据预应力损失情况予以补偿,且应在达到预应力设计值并保持稳 定后进行锁定

层主方。在基坑工程实施过程中应根据预 应力的变化情况和基坑变形控制的需要复加预应力

6.1.1预应力鱼腹式钢支撑施工前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专项施工方案应包括 下列内容: 1 施工平面布置图,图中应标明吊装设备及土方运输等施工机械停放位 置、行驶路线及构件堆放位置; 2 钢支撑节点加工图; 3 支撑安装流程; 4 预应力施加技术要求与控制措施; 5 水平支撑及竖向支承系统技术要求; 6 土方开挖的分层分块情况、挖土流程、开挖方法; 7 换撑与支撑拆除技术要求; 8 施工机械、设备规格、数量、工效分析及劳动力配备; 9 基坑施工监测; 10 应急预案。 6.1.2 预应力鱼腹式钢支撑应在立柱、托座、托梁和托架等竖向支承构件设置 完成后,按照“先预应力鱼腹梁,后对撑、角撑”的顺序进行水平支撑系统的 拼装。预应力鱼腹式钢支撑施工宜按以下流程进行: 1 测量定位; 2 立柱施工; 3 安装托架、托座及托梁; 4 安装腰梁、鱼腹梁; 5 安装对撑、角撑; 6 安装传力件; 7 施加预应力; 8 安装质量检验; 9 基坑开挖过程中根据基坑变形控制要求复加钢支撑的预应力

10换撑或传力带完成后,释放钢支撑的预应力; 11钢支撑拆除与回收, 6.1.3 预应力鱼腹式钢支撑体系的钢支撑、钢绞线内力以及立柱位移应进行施 工监测。 预应力鱼腹式钢支撑的预应力施加流程及数值宜根据监测数据按设计要 求进行调整。 6.1.5 预应力鱼腹式钢支撑体系构件的制作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 施工规范》GB50755的规定, 6.1.6 预应力鱼腹式钢支撑体系构件进场前应按本规程表7.2.2进行检查,合格 后方可进场施工

6.1.5 预应力鱼腹式钢支撑体系构件的制作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 施工规范》GB50755的规定, 6.1.6 预应力鱼腹式钢支撑体系构件进场前应按本规程表7.2.2进行检查,合格 后方可进场施工

6.2.1立柱起吊前应对其截面尺寸、长度进行检查;安装时应对其垂直度、顶 标高、平面位置、平面转角进行检查,并均应符合本规程表7.3.2规定的质量检 验标准的要求, 6.2.2 立柱安装前应检查并调整托架、托座与托梁的标高,其允许偏差应为

6.2.2立柱安装前应检查并调整托架、托座与托梁的标高QYWG 0006S-2015 济南药王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柠檬胡萝卜汁(果蔬汁饮料),其允许偏差应为 +5mm

6.2.3支撑施加预应力前,托梁一

1 跨度不大于15m的鱼腹梁宜整体拼装后吊装至腰梁托架上; 2 跨度大于15m的鱼腹梁宜在原位拼装: 3 鱼腹梁安装前应按本规程表7.3.1进行检查,其构件和安装质量均应符 合该表的各项要求: 4鱼腹梁与托梁之间宜采用U型卡连接。 5.2.5钢绞线下料应采用机械切割,不得使用气割或火焰切割;钢绞线的下料长

式中:L一 钢绞线单根下料长度(m); L一一钢绞线附加长度(m),取3m; n一直腹杆数。 6.2.6 钢绞线与锚盘孔应先编号后安装,鱼腹梁预应力施加时,应先张拉桥架 底部和锚具顶部的钢绞线,后张拉桥架顶部和锚具底部的钢绞线。 6.2.7 腰梁、角撑、对撑和连接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对于H型钢标准件与混凝土冠梁(或腰梁)的组合腰梁,在混凝土冠梁 (或腰梁)施工时,应按设计要求埋设与钢腰梁连接的预埋件; 2当钢腰梁与挡土结构采用T型传力件连接时,T型传力件两端应与钢腰 梁及挡土结构焊接,焊接传力件时不得在标准件上打火引弧; 3T型传力件翼缘板与腰梁的型钢腹板中心连接位置的水平允许偏差应为 ±3mm; 4H型标准件拼接时,其接头中心线的允许偏心应为土3mm; 5支撑拼接后两端高度的允许偏差应为土20mm 6支撑与支撑的水平轴线的允许偏差应为土20mm,其与腰梁、连接件和 预应力装置之间的夹角的允许偏差应为1°; 钢支撑构件之间的连接螺栓的紧固扭矩不应小于105N·m

6.3预应力施加与控制

6.3.1 预应力鱼腹式钢支撑的预应力分级循环施加流程应符合下列规定(图

应力鱼腹式钢支撑的预应力分级循环施加流程应符合下列规定(图

6.3.2预应力施加和控制应符合下列规

YY/T 1694-2020 放射治疗用体表光学摆位设备 性能和试验方法6.3.1预应力施加流程图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