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T1439-2015 镇村户配电技术导则

DLT1439-2015 镇村户配电技术导则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950.6K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233609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LT1439-2015 镇村户配电技术导则

备,开关设备应具备“五防功能”

D/T 1439 2015

6.4.1低压配电网坚持分区供电原则,低压线路应有明确的供电范围。低压配电网应结构简单、安全可 靠,宜采用单电源辐射接线。 6.4.2低压主干线路导线截面应考虑负荷发展需要,按经济电流密度、电压损耗、机械强度等综合选取。 I、II类供电区低压主干线路导线截面不宜小于100(95)mm²,II、IV类供电区低压主干线路导线截 面不宜小于50mm。 6.4.3低压线路电压损耗应符合DL/T5118第7.7.3条的规定。 6.4.4低压线路供电半径根据配电变压器的安装方式并依据负荷水平(电量密度或负荷密度)参照附录 A确定。、II类供电区不宜超过400m,III、IV类供电区不宜超过500m。用户特别分散地区,供电半 径可适当延长,但应采取适当措施,满足电压质量要求。 6.4.5空旷地区的低压架空线路导线宜采用钢芯铝导线。I类供电区和人口密集地区、穿越林区的低压 架空线路应采用绝缘导线。线路通道紧张、绿化矛盾大的集镇及村庄内的线路可采用低压平行集束电缆 或绝缘导线。农村低压电缆的选用应符合DL/T499第8条的规定。 6.4.6低压线路可与同一电源10kV配电线路同杆架设。当10kV配电线路有分段时,同杆架设的低压 线路不应跨越分段区

7接户、进户与计量装置

DB21T 1788-2010 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运营气象指标7.1农村居民住户负荷计算

7.1.1农村住宝每户用电负荷可参照表2确定

表2不同建筑面积的住户负荷

7.1.2住宅区低压配电干线或接户线的计算负荷为所供各住户用电负荷之和再乘以同 可参照表3确定

压配电干线或接户线的计算负荷为所供各住户用电负荷之和再乘以同时系数。同时系数

表3 住宅负荷同时系数

1接户线应使用绝缘导线。导线截面应根据用户负荷确定,单个农户住宅铝芯绝缘导线截面不, m²,铜芯绝缘导线截面不小于4mm²。对多户供电的接户线,其截面必须满足接户线所供户数 求。

DL/T 1439 2015

2.2接户线第一支持物离地面高度应符合DL/T499第9.3.7条的规定。但在多层住宅区,可装 ~6.3m处,若底层层高增加时,可根据土建的具体情况确定。 .3接户线架设应符合DL/T499第9.3条的规定

7.3.1进户点应在接户线支持点或沿墙支持点的下方0.2m处,进户点离地高度不宜低于2.5m。 7.3.2进户线路不应与通信线、有线电视线、广播线、互联网线在同一进户点进户。 7.3.3镇村集中居住小区的多层建筑的进户点,应避开阳台、露台、走廊,否则与建筑物有关部分的距 离应符合DL/T499第9.3.9条的规定。 7.3.4进户线的截面选择应符合DL/T499第9.3.3条的规定。 7.3.5进户线的架设要求应符合DL/T499的规定

7.4.1农村用户应实行“一户一表”的计量方式。电能表应按农户用电负荷合理配置。 7.4.2电能表应安装在计量表箱内。多户集中布置的居民用户,应采用多户集表箱,集表箱内采用截面 不小于4mm²单芯铜线和母排布线,应预留远程抄表、智能化电表安装位置,并敷设RS485接线,同 居住区内各电能计量装置安装方式和安装位置应尽量统一。 7.4.3有条件的地区可安装集中抄表装置,可逐步开展智能化电表应用。 7.4.4低压计量表箱应符合DL/T5131第8.0.4条的规定。 7.4.5工厂、企业电力用户计量装置应符合GB/T16934的规定。

8中性点接地方式与供电安全

9.1.1供电电压偏差限值应符合GB/T12325第4.2~4.4条的规定。 9.1.2为减小用户供电电压偏差,应采取下列技术措施: a)优化网络结构,降低线路电压损耗; b)采取适当的调压措施。 9.1.3电压质量监测点的设置应符合以下要求

9.1.3电压质量监测点的设置应符合以下

3电压质量监测点的设置应符合以下要求:

10(20)kV供电的用户端电压,每10MW负荷至少应设1个电压质量监测点。电压监测点 安装在用户侧: 380/220V低压网络和用户端的电压,每百台配电变压器至少应设2个电压监测点,不足百台 按百台计算。监测点应设在有代表性的低压配电网首末两端和部分重要用户处。

9.2无功补偿与优化配置

9.2.1无功补偿应坚持“分级补偿、就地平衡”的原则。按照集中补偿与分散补偿相结合,高压补偿与 低压补偿相结合,调压与降损相结合的补偿策略,确定最佳补偿方案。 9.2.2中压配电网以配电变压器低压侧集中补偿为重点,低压配电网以用户侧分散补偿为重点 9.2.3无功补偿应积极应用信息和自动化技术,实现电压无功综合治理和优化控制。 9.2.4谐波污染较为严重的配电台区,宜选用无功补偿与滤波相结合的无功补偿装置。 9.2.5100kVA及以上配电变压器无功补偿装置宜采用具有电压、无功功率、功率因数等综合控制功能 的自动装置。 9.2.6配电变压器低压侧的无功补偿容量宜按变压器最大负载率为75%、负荷自然功率因数为0.85、补 偿后变压器最大负荷时其高压侧功率因数不低于0.95的条件算确定,或按配电变压器容量的10%~ 30%进行配置

9.2.7补偿后的功率因数应达到以下规定

a)容量为100kVA及以上的公用配电变压器,其低压侧功率因数应达到0.9,其他公用配电变压器 低压侧功率因数宜达到0.9; b) 容量为100kVA及以上的10kV电力用户,其低压侧功率因数不低于0.95,其他电力用户低压 侧功率因数不低于0.9; c)农业用户配电变压器低压侧功率因数不低0.8

10.1.1镇村户配网自动化系统建设应统筹多种自动化系统的雷求,统一规划设计数据采集平台。 10.1.2镇村户配网自动化系统应在配电网规划的基.1,统筹规划、分步实施,以配电网监视与控制 SCADA)、馈线自动化(FA)基本功能为主,具备扩展配电变压器监测功能、配电设备管理(DMS)、 地理信息系统(GIS)接口能力

10.2.1镇村户配网通信系统应满足电网自动化系统数据、语音、图像等综合信息传输的需要。通信骨 网的规划建设应以光缆通信为主,接入网可采用载波、无线专网、无线公网及卫星等通信方式。 10.2.2自动化及通信系统的安全性应能满足国家有关规定。

GB 39669-2020 牙刷及口腔器具安全通用技术要求表A.110kV中压线路合理供电半径推荐值

表A.220kV中压线路合理供电半径推荐值

表A.3低压线路合理供电半径推荐值

DL/T1439—2015附录B(规范性附录)优化负载率推荐值表B.1安装一台配电变压器时优化负载率的推荐值最大负荷利用小时 T..<500060008000h优化负载率10.90.7表B.2安装两台配电变压器时优化负载率的推荐值最大负荷利用小时 T.x2000300040005000h停电损失当量β<2530>33<2026>31<1222>29<2.016>27元/kWh优化负载率0.750.50.750.50.750.50.750.5表B.3安装三台配电变压器时优化负载率的推荐值最大负荷利用小时Tm2000300040005000h停电损失当量β<1214>16<1012>14<69>12<1.06>10元/kWh优化负载率10.850.660.850.660.850.660.850.66注1:应用表B.2和表B.3时,查表所用的停电损失当量,是指缺供单位电量对用户造成的经济、社会等全部损失,按照其影响程度换算成等价货币的总和,如果限于条件不能获得准确值,可用当地产电比近似,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和经验估算。注2:优化负载率的意义是对于已知最大负荷利用小时和停电损失当量值的用户负荷,按表中推荐的优化负载率确定变压器容量,可使变压器投资、电能损耗及停电损失综合费用最小。

DL/T 1439 2015

GB 51110-2015 洗净厂房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附录C (规范性附录) 低压电力网接地方式

图 C.5 IT 系统

网 P 置开瓷阀 155123.2695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