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D/T 2435.5-2017 通信电源和机房环境节能技术指南 第5部分:气流组织

YD/T 2435.5-2017 通信电源和机房环境节能技术指南 第5部分:气流组织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YD/T 2435.5-2017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633.2K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227284
VIP资源

YD/T 2435.5-2017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YD/T 2435.5-2017 通信电源和机房环境节能技术指南 第5部分:气流组织

4.7制冷设备出风与回风避免短路循环

5机房机柜功率密度分类

YD/T2435.52017

避免出现制冷设备出风与回风短路循环JB/T 10236-2014 滚动轴承 圆锥滚子轴承振动(速度) 技术条件,提高冷

根据机房的单机柜功率密度划分为超高密度机房、高密度机房、中密度机房及低密度机房四 机柜功率密度指标见表1

表1机房机柜功率密度分类

同一机房有不同功率密度的机柜时,应按照最大功率密度的机柜进行划分。

6.1.1气流组织形式

机房内气流组织形式应结合建筑条件、通信设备自身的冷却方式、通信设备布置方式、散热量,以 及室内风速、防尘、噪声等要求进行选择。

流分配应遵从热量与风量匹配的原则

气流通道应畅通,通道截面积应满足要求。

空调系统应采用大风量、小恰差、高显热比的空调系统末端。

6.1.5 空调送风温度

空调系统送风温度应高于机房露点温度!

YD/T2435.5—2017 6.2机房级气流组织形式 6.2.1下送、上回风方式 6.2.1.1下送风通道应满足送风量要求。 6.2.1.2 送风路径中有结露可能的部分,应做保温处理。 6.2.1.3地板下送风截面尺寸应满足静压箱要求,静压箱不得与任何洞孔相通。地板高度见GB50174 6.2.1.4地板送风下单侧空调向前送风距离不宜超过15m。下送风机柜机房冷热通道示意图如图2所 示

YD/T2435.5—2017

6.2机房级气流组织形式

2.1 下送、上回风方式

6.2.2 上送、下回风方式

图2下送风机柜机房冷热通道示意

6.2.2.1高密度机房不宜采用上送、下回式送风方式 6.2.2.2上送风风帽送风、自然回风的最大送风距离不宜超过10m,上送风风道送风、自然回风的空 调系统最大送风距离不宜超过15m。上送风机柜机房冷热通道示意图如图3所示

6.2.2.1高密度机房不宜采用上送、下回式送风方式

6.2.2.1高密度机房不宜采用上送、下回式送

6.3机柜排级送风方式

6.3.1列间空调送风方式

图3上送风机柜机房冷热通道示意

6.3.1.1高热密度机房宜采用列间送风方式。列间空调室内机宜摆放在机柜间,向两侧或一侧送风, 同时封闭冷通道或热通道, 6.3.1.2列间送风应采用冷热通道隔离方式。机房内机柜应按照面对面、背靠背方式排列,即相邻两 列机柜的正面板相对或者背面板相对排列,使得相邻两列设备的进风口(正面)安装在冷通道上,排风 口(背面)安装在热通道上,实现冷热通道分离。列间送风机柜排列如图4所示。

图4采用列间送风机柜机房冷热通道示意

3.1.3机架间空隙和机柜内预留安装设备位置应安装盲板或挡板,防止冷热气流直接混合

6.4.1超高热密度机房机柜散热方式

宜采用架式空调直接向机柜内送风,或机柜进风侧或出风侧采用背板制冷方式。超高热密度机房 机柜散热方式示意图如图5所示。

GB/T 33647-2017 车用汽油中硅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6.4.2中、低密度机房机柜散热方式

6.4.3机柜内设备正面板平面

图5超高热密度机房机柜散热方式示意

配置必要的密封组件, 史含风全音进 和顶部或底部的密封挡板(视机柜进风方式而定),以及上下设备之间的密封面板(也称假面板 )等。机柜进、出风方式示意图如图6所示。

a)前进风、后出风方式b)顶进风、后出风方式

6.4.4机柜内部电源线和数据线

应避免阻碍气流流通DB33T 899-2013 山区高速公路勘察设计规范

机柜进、出风方式示意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