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1/T 1185-2018 岩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DB61/T 1185-2018 岩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82.1K
标准类别:交通标准
资源ID:226640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B61/T 1185-2018 岩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P一一各种矿料(含岩沥青)占沥青混合料总质量的百分率之和,%; P一一沥青用量(占混合料总量的百分数),%; P一一岩沥青与其他矿料总质量的比例(外掺),%; C 岩沥青中的灰分含量,%。

x100.. 100

JB/T 11465-2013 印刷机械 瓦楞纸板印刷开槽模切机VMA= P 11 x100.. Z. 100

100+P, ×c P/+P./2+..+P./.+P×c.

矿料的合成毛体积相对密度: P一一岩沥青与其他矿料总质量的比例(外掺),%; 一一岩沥青中的灰分含量,%; P、P,、….P一一各种矿料成分的配合比,其和为100; 一岩沥青灰分密度,测试方法应按GB/T208的要求执行

5.5湿法工艺配合比设计

配合比设计方法和流程应符合现行JTGF40的有

岩改性沥青路面在施工前应铺筑试验段,试验段的试验内容和要求执行JTGF40相关规定。

6.2.1对下承层提前检查、验收

DB61/T11852018

2.3对设备进行调试和标定。 2.4岩沥青颜色,外观等在施工中应随时目测,每批次岩沥青应进行一次含水量和灰分含量试 2.5每批次灰分含量波动偏差应不超过该批次灰分含量的土10%。

SN/T 3099-2012 硅钢环境性能评价方法6.3.1千法工艺拌和方法

岩沥青宜采用专业投放设备并准确计量。 将集料和岩沥青投入拌缸内一起拌和,干拌时间应较普通沥青混合料多拌和一个周期。 集料和岩沥青初次拌和后,喷入基质沥青进行拌和,湿拌时间宜多拌和一个周期。 d 拌和后的混合料,以沥青裹覆均匀,无花白料、无结团成块或严重的粗细料分离现象为原则 根据现场拌和效果对初定的拌和时间进行优化调整。 5.3.2 湿法工艺拌和方法: a 使用岩沥青制作岩改性沥青时,应在固定工厂或在现场设厂集中加工。 制备岩改性沥青时,发育和剪切温度不宜超过170℃;搅拌时间宜控制在0.5h~1.0h内,发 育时间在0.5h~1.5h内,剪切时间在0.5h~1.0h内。应用申可根据岩沥青种类、掺量及基质 沥青标号等因素的不同进行优化调整。 C 第一次储存岩改性沥青前,沥青储存罐应清理干净,储存罐内不得存留原有的沥青或其它杂质, 空罐体未泵入沥青前,应对罐体进行预先加热。岩改性沥青储存设备应设有随机采集样品的取 样口。采集的试样应立即在现场灌模制备试件,技术指标应符合本标准4.3的有关规定。 d 现场制作的岩改性沥青应随配随用,贮存时间不得超过24h,宜每2h搅拌一次,每次搅拌30min。 岩改性沥青混合料拌和时间根据具体情况经试拌确定,以沥青均匀裹覆集料为度。间歇式拌和 机每盘的生产周期不宜少于40s。 5.3.3岩改性沥青混合料温度控制应符合表4的规定

6.3.3岩改性沥青混合料温度控制应符合表4

表4岩改性沥青混合料生产温度控制

输和摊铺应执行ITGF40的有关规定。

5.1碾压时应遵循“紧跟、慢压、匀速、连续”的原则。 5.2初压温度应不低于155℃,终压温度应不低于95℃。 5.3对于密级配沥青混凝土的复压宜优先采用总质量不少于25t的重型轮胎压路机进行搓揉碾 加密水性;对于粗集料为主的大粒径沥青稳定碎石基层和SMA路面,宜采用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 振动频率、振幅大小应与路面层铺筑厚度相协调

DB61/T11852018

NY/T 2733-2015 梨小食心虫监测性诱芯应用技术规范6.5.4未列出的其它要求应符合JTGF40的有关规定

质量检查与验收项目应符合ITGF40相关规定。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