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T 692-2018 电力行业紧急救护技术规范

DL/T 692-2018 电力行业紧急救护技术规范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L/T 692-2018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4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222571
VIP资源

DL/T 692-2018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L/T 692-2018 电力行业紧急救护技术规范

于伤员心脏按压位置上。 以髋关节为支点,利用上身的重力,垂直将正常成人胸骨压陷5cm6cm。 以足够的速率和幅度进行按压,保证每次按压后胸廓充分回弹,按压间歇避免双手倚靠在伤员 胸壁,尽可能减少按压中断并避免过度通气。

a)胸外按压要以均匀速度进行,每分钟100次~120次,每次按压和放松的时间相等。 b)胸外按压与口对口(鼻)人工呼吸比例为:单人抢救时,每按压30次吹气2次(30:2),反复 进行,双人抢救时,每按压30次后由另一人吹气2次(30:2),反复进行。 A.3.5.4在按压时,避免发生肋骨、胸骨骨折,甚至引起气胸、血胸、肝脾损伤等并发症。 A.3.5.5双人或多人复苏应每2min(按压吹气5组循环)交换角色,以避免胸外按压者疲劳而致胸外 按压质量和频率削弱。在交换角色时,其抢救操作中断时间不应超过10s。 A.3.6开放气道。用仰头抬额手法开放气道:只手放在伤员前额,用手掌将额头用力向后推,另 只手的食指与中指置于额骨下方,向上抬起下额(对颈部损伤者不适用),两手协同将头部推向后仰 (图A.3),由舌后坠[图A.4a)】导致的气道梗阻即可通畅[图A.4b)]。怀疑有颈椎外伤者则双手托 下颌保持气道通畅,用双手将下颌骨向上方托起并用双拇指向下打开口腔(图A.5),严禁用枕头或其他 物品垫在伤员头下,以免影响气道通畅及大脑供血。如发现伤员口内有异物,要清除伤者口中的异物和

GB 50211-2014 工业炉砌筑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DL/T6922018

,可用指套或指缠纱布清除口腔中的液体分泌物。清除固体异物时,一手按压开下额,迅速用 食指将固体异物钩出或用两手指交叉从口角处插入,取出异物,操作中要注意防止将异物推到 部。

图A.3仰头抬频方法

图A.4气道开放示意图

图A.5双手托下领方法

图A6回对口人工呼吸方法

4.3.7开放气道后,立即进行2次人工呼吸,人工呼吸时应暂停实施胸外心脏按压。 A.3.8口对口(鼻)人工呼吸方法。 a)在保持伤员气道通畅的同时,救护人员用放在伤员额上的手捏住伤员鼻翼,救护人员平静吸气 后,与伤员口对口紧合,在不漏气的情况下,先连续以正常呼吸气量吹气2次。口对口人工呼 吸方法见图A.6。 b)每次吹气时间1s以上,方法正确,能够看见胸廓起伏,吹气时如有较大阻力,可能是头部后 仰不够,应及时纠正,在吹气时应避免过快、过强。 c)触电伤员牙关紧闭,可口对鼻人工呼吸,口对鼻人工呼吸吹气时,要将伤员嘴唇紧闭,防 止漏气。 d)如有条件,可用简易呼吸面罩、呼吸隔膜进行人工呼吸,以避免直接接触引起交叉感染。 A.3.9头部降温。经现场抢救,伤员呼吸心跳恢复后,应立即对头部进行降温,如用冰帽、冰袋等,

A.3.8口对口(鼻)人工呼吸方法。

紧急情况下也可用冰棍放在伤员头部或用冷毛巾

A.3.10抢救过程中的再判断:

a) 按压吹气2min后(相当于5组30:2按压吹气循环以上),观察伤员的意识、呼吸、肤色,在 5s~10s时间内完成对伤员呼吸心跳是否恢复的再判断。 b)若判定呼吸心跳未恢复,则继续坚持用心肺复苏技术抢救。 c) 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抢救前,现场抢救人员不要轻易放弃抢救。 A.3.11 伤员转运。 a) 心肺复苏尽量在现场就地进行,不要为方便而随意移动伤员,如确实需要移动,抢救中断不应 超过10s。 b) 移动伤员或将伤员转送医院时,除使伤员平躺在硬质担架上外,条件允许继续坚持心肺复苏, 注意保护颈椎,并做好保暖。 c) 在转送伤员去医院前,应充分利用通信手段,与有关医院取得联系,请求做好伤员接收的准 备,同时应对触电伤员的其他合并伤,如骨折、体表出血等做相应处理。

A.4杆塔上或高处触电急救

A.4.1发现杆塔上或高处有人触电,应争取时间及早在杆塔上或高处开始抢救,救护人员登高时应随 身携带必要的绝缘工具及牢固的绳索等,并紧急呼救。 4.4.2救护人员应在确认触电伤员已脱离电源,且救护人员本身所涉环境安全距离内无危险电源时, 方能接触伤员进行抢救,并注意防止发生高处坠落。 A.4.3触电伤员脱离电源后,应迅速将伤员扶卧在救护人的安全带上(或在适当地方躺平),并注意保 特伤员气道通畅,然后根据伤员的意识、呼吸及颈动脉搏动情况进行急救。 A.4.4如伤员呼吸已停止,立即口对口(鼻)吹气2次。 A.4.5为使抢救更为有效,应立即设法将伤员营救至地面,具体操作方法见图A.7、图A.8。

图A.7杆塔上或高处触电伤员营救方法

图A.8铁塔触电伤员营救方法

a)单人营救法。首先在杆上安装绳索,将绳子的一端固定在杆上,固定时绳子要绕2圈~3圈, 绳子的另一端放在伤员的腋下,绑的方法要先用柔软的物品垫在腋下,然后用绳子绕1圈,打 3个靠结,绳头塞进伤员腋旁的圈内并压紧,绳子的长度应为杆的1.2倍~1.5倍,最后将伤员 的脚扣和安全带松开,再解开固定在电杆上的绳子,缓缓将伤员放下。 b) 双人营救法。该方法基本与单人营救方法相同,只是绳子的另一端由杆下人员握住缓缓下放, 此时绳子要长一些,应为杆高的2.2倍~2.5倍,营救人员要协调一致,防止杆上人员突然松 手,杆下人员没有准备而发生意外。 C 多人铁塔营救法。首先在铁塔下铺设充气床垫,然后3名营救人员登至铁塔伤员处,在伤员上 方约1.5m铁塔钢架上固定2个滑轮,将安全绳穿过滑轮后由高空抛下,地上营救人员将吊索 端4条安全带与空中救援担架固定,同时在空中救援担架外侧固定2条安全绳作为牵引绳,4 人协作,2人负责牵拉空中安全绳,2人负责牵拉担架安全绳,将担架缓慢升空至伤员处,在

a)单人营救法。首先在杆上安装绳索,将绳子的一端固定在杆上,固定时绳子要绕2圈~3圈, 绳子的另一端放在伤员的腋下,绑的方法要先用柔软的物品垫在腋下,然后用绳子绕1圈,打 3个靠结,绳头塞进伤员腋旁的圈内并压紧,绳子的长度应为杆的1.2倍~1.5倍,最后将伤员 的脚扣和安全带松开,再解开固定在电杆上的绳子,缓缓将伤员放下。 b) 双人营救法。该方法基本与单人营救方法相同,只是绳子的另一端由杆下人员握住缓缓下放, 此时绳子要长一些,应为杆高的2.2倍~2.5倍,营救人员要协调一致,防止杆上人员突然松 手,杆下人员没有准备而发生意外。 C 多人铁塔营救法。首先在铁塔下铺设充气床垫,然后3名营救人员登至铁塔伤员处,在伤员上 方约1.5m铁塔钢架上固定2个滑轮,将安全绳穿过滑轮后由高空抛下,地上营救人员将吊索 端4条安全带与空中救援担架固定,同时在空中救援担架外侧固定2条安全绳作为牵引绳,4 人协作,2人负责牵拉空中安全绳,2人负责牵拉担架安全绳,将担架缓慢升空至伤员处,在

将伤员安全搬运至担架后,1名救援人员将自身安全扣与担架连接,随担架护送伤员转运至地 面,在担架下降过程中,营救人员要协调一致,负责牵拉担架升空的救援人员匀速放松安全 绳,使空中救援担架安全缓慢下降,负责空中担架位置牵拉的救援人员配合确保担架与铁塔保 持安全距离,顺利完成铁塔营救任务。 d)伤员送至地面后,应立即按照“A.3伤员脱离电源后的处理”进行紧急抢救,直至专业医护 人员接替救护为止。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创伤急救技术规范

B.1创伤急救的基本要求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创伤急救技术规范

B.1.1急救目的是挽救伤员生命和稳定伤情。其原则是先抢救、后固定、再搬运,用最短的时间将伤 员安全转运到医院救治。 B.1.2尽快使伤员脱离事故现场,让伤员安静平躺,判断全身情况和检查受伤部位及程度。常用的急 救技术包括心肺复苏、止血、包扎、固定及搬运等。 B.1.3急救时,应先解除和处理危及伤员生命的情况,包括心跳和呼吸骤停、室息、大出血、休克 等。现场发现伤员心跳、呼吸骤停,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B.1.4开放性损伤,伤口用无菌或清洁的敷料包扎,预防伤口二次污染;严重软组织损伤或大血管损 伤,应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止血,防止失血性休克。发生或疑似骨折的伤员,应对骨折部位进行固 定,防止骨折端对神经、血管等组织的损伤。 B.1.5通常采用担架或徒手搬运伤员(伤员搬运技术要求参见附录H)。正确的搬运可减少伤员痛苦 避免继发或加重损伤。平地搬运时头部在后,上下楼梯时头部在上。昏迷的伤员,应将头偏向一侧, 以保持呼吸道畅通。

大出血可使伤员迅速陷入休克,甚至致死,须及时止血。常用的止血方法有指压法、加压包扎 法、填塞法和止血带法等。 B.2.1指压止血法。救护人员首先通过直接压迫出血部位进行止血,如压迫后仍有出血,可根据 动脉的体表投影,用手指压迫伤口近心端的供血动脉阻止动脉血运,达到临时快速止血的目的 (图B.1)。 a)头面部出血:可用食指或拇指压迫同侧耳屏前方搏动点止血。 b)颜面部出血:可用食指或拇指压迫同侧下颌角下缘,下颌角前方3cm处止血。 c)头颈部出血:用拇指或其他四指触及同侧甲状软骨、环状软骨外侧与胸锁乳突肌前缘之间 沟内搏动处,向颈椎方向压迫止血(注意非紧急情况勿用此方法)。须注意,不能两侧同时 压迫。 d)“肩腋部出血:可用拇指压迫同侧锁骨上窝中部的搏动点正血。 e)前臂出血:可用拇指或其他四指压迫上臂内侧肱二头肌内侧沟处的搏动点止血。 f)手部出血:可用两手拇指分别压迫手腕横纹稍上方内外侧各一搏动点止血。 g)大腿以下出血:自救时可屈起大腿,使肌肉放松,用拇指压追大腿根部腹股沟中点稍下方的搏 动点止血,为增强压力另一手拇指可以重叠压迫,互救时可用手掌压迫,另一手压在其上进行 止血。 h)足部出血:可用两手食指或拇指分别压迫足背中间近脚腕处和足跟内侧与内踝之间止血。 B.2.2加压包扎止血法。一般小动脉和静脉损伤出血宜用此法。将无菌或干净敷料覆盖伤口,外加敷 料垫,再以绷带加压包扎。包扎后将伤肢抬高,以减少出血。 B.2.3填塞止血法。用于肌肉、骨端的渗血。方法:用无菌或干净敷料(如果现场缺乏,宜用干净的 布料替代)填塞在伤口内,再加压包扎。此法止血不彻底,且能增加感染机会

图B.1常用指压止血法示意图

8.2.4止血带止血法。用止血带在出血 目的。适用于直接压迫止血无法控制出血以致危及生命,以及不能使用直接压迫止血(如多处损伤、 不易处理的伤口等)情况。 B.2.4.1用物。紧急情况下可用橡皮管、三角巾、宽布带、绷带或毛巾等代替。禁用细绳、电线、铁 丝当作止血带使用。 B.2.4.2上止血带部位。上臂上1/3处(约距胶窝一横掌处)及大腿上中1/3处。 B.2.4.3操作方法。

a)高惠肢,使静脉血回流一部分。 )在上止血带的部位用布币或纱布衬垫,以减少软组织损害。 c)绑扎止血带:以左手的拇指、食指、中指持止血带的头端,将长的尾端绕肢体一周后压住头 端,再绕肢体一圈,然后用左手食指和中指夹住尾端,将尾端从止血带下方拉过,由另一缘牵 出,使之成一个活结。如需放松止血带,只需将尾端拉出即可(图B.2)。

B.2.4.4注意事项。

图B.2止血带止血法

a)止血带缚扎不必过紧,以能止住出血为度。 b)每隔30min~40min放松止血带3min~5min,使用时间最长不超过4h。 c)止血带在放松过程中,如仍有活动性出血,可用手指压迫出血动脉进行临时止血,3min~ 5min后再在该平面上方或下方绑扎,禁止在同一部位反复绑扎。如已不出血,则需继续使 用,密切观察。停用止血带时,应缓慢放松,防止血压下降。 d)止血带上必须注明开始时间、部位、放松时间,并优先转送该类伤员。

DL/T692—2018

DL/T6922018

e)伤员转运途中应严密观察其伤肢情况、止血带是否脱落,如伤肢有剧痛、发紫、变黑,说明 血带绑扎过紧,应予以调整。 f)伤肢远端明显缺血或有严重挤压伤时,禁用此方法

B.2.5高处坠落、撞击、挤压等外伤可致胸腹内脏破裂出血,此时伤员外观检查可能无出血,但常表 现为精神紧张、烦躁不安、皮肤苍白、冷汗、四肢厥冷、脉搏细弱、呼吸加快,甚至出现神志不清等 休克表现。此时应迅速使伤员平卧,下肢抬高15°~20°(图B.3),注意保温,迅速送医院救治。若转 送医院路途较远可给伤员饮少量盐水或糖盐水。

B.3.1包扎的目的是保护伤口,减少污染,还有压迫止血、固定骨折、关节及敷料并止痛。 B.3.2包扎最常用的材料是绷带和三角巾,也可就地取材用干净毛巾、包狱布、手绢、衣服等替代。 B.3.3绷带包扎方法有环形包扎、螺旋包扎、8字包扎和帽式包扎等,适用不同部位的创伤包扎。 B.3.4包扎时应松紧适宜、牢固,既要保证敷料固定和压迫止血,又不影响血液循环。包扎敷料应超 过伤口边缘5cm~10cm。

处理。 B.4.2固定是骨折急救中的重要环节,可以防止搬运伤员过程中骨折端对血管、神经和内脏损伤,同 时减轻疼痛,便于运送。固定可用夹板或就地取材用木板、木棍、树枝、硬纸板等。肢体骨折时,可 用夹板或木棍、竹竿等将断骨上下方的两个关节一同固定(图B.4)。若无任何可利用的固定材料,上 肢骨折可将患肢固定于胸部,下肢骨折可将患肢与对侧健肢捆绑固定。

图B.4前臂、小腿骨折固定

3对升放性骨折,创口用无菌敷料或清洁布类包扎,以减少污染。伤口出血应先止血再固定, 出血时,可用止血带止血。若骨折端已戳出伤口,不应将其复位。 4发生肢(指)体离断时,应将离断肢(指)断面用无菌敷料包扎止血,减少污染。离断 )用无菌敷料或清洁布类包裹,置放塑料袋中密封,低温(4℃)干燥保存,随伤员一同送至

院,切总用任何液体浸泡。 B.4.5脊柱损伤伤员一般伤情严重,特别是颈椎骨折伴有高位颈髓损伤,可致呼吸、心跳抑制或骤 停,应及时进行心肺复苏。对颈或腰部疼痛、肢体运动及感觉障碍、高处坠落者,应考虑脊柱损伤的 可能。对怀疑脊柱、脊髓损伤者一律按脊柱骨折处理。 B.4.6颈椎损伤时,人须始终固定保护伤员头颈部,使其平卧,可用沙土袋(或其他代替物)放置 头颈部两侧使颈部固定不动(图B.5)。如有条件可上颈托,保护效果更佳。需要人工呼吸时,应采用 托下颌法打开气道,清除呼吸道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不能将伤员头部后仰或转动,以免加重其损 伤导致高位截摊或死亡, B.4.7脊柱损伤时,先将伤员双下肢伸直,将担架或木板放在伤员一侧,数人合作,共同用手将伤员

图B.5颈椎骨折固定方法 B.6腰椎骨折固定 B.5颅脑损伤急救处理 B.5.1迅速了解受份原因受伤时头部位置、头部外伤的着力点及对侧伤情。 B.5.2病情判断:有无昏迷及昏迷时间长短;呼吸道有无异物阻塞及分泌物,若没有呼吸或呼吸缓慢 应立即开放气道;颈动脉触不到搏动时应立即给予胸外心脏按压。 B.5.3现场急救:将伤员平卧,解开衣领,清除口腔内异物、分泌物等保持呼吸道通畅。制止活动性 出血,局部创面采用无菌纱布加压包扎止血,对有头皮撕脱伤的伤员还要保护撕脱的头皮,在初步清 洁、消毒后置于无菌、无水及低温(4°)密封条件下保存,随伤员一同送至医院救治。耳鼻有液体流 出时,不可用纱布、棉球填塞,只可轻轻拭去。创口内有碎骨片或异物,切不可摇动或拔出,可用无 菌纱布覆盖,相应包扎固定。 B.5.4伤员颅脑外伤时,病情复杂多变,应禁止其饮食,观察瞳孔、意识变化,迅速送医院救治。 B.5.5伤员可能伴有颈椎、胸椎损伤时,不能轻易搬动头颈部,可将伤员驱体和头颈部同时转动,固 定后再行搬运,保持头高15°~30°。香迷伤者应侧卧或仰卧,头偏向一侧,以防呕吐误吸。

1烧烫伤遵循“冲、脱、泡、盖、送”五字原则,“冲”指冷水冲淋降温,“脱”指除去燃烧后 满热液的衣物,“泡”指冷疗,“盖”指创面的覆盖,“送”指妥善的转送医院。 2尽快脱离热源,对火焰烧伤或高温汽、水烫伤,用冷水局部降温,然后脱去已经灭火或热

渍的衣服。衣服着火时不要站立、奔跑、呼叫,以防增加头面部烧伤或吸入性损伤。 B.6.3中小面积烧烫伤,特别是四肢的烧烫伤,可将烧烫伤处在冷水下淋洗或浸入清洁冷水中(水温 以伤员能耐受为准,宜为15℃~20℃),或用清洁冷水浸湿的毛巾、纱垫等外敷。不宜长时间(不超过 10min)冰敷或冰水冷敷,尤其对烧烫伤范围超过半个肢体的伤员,极易造成冻伤或低体温危及生命。 B.6.4伤员烧烫伤处用无菌纱布或清洁织物覆盖,并及时送医院救治。未经专业医务人员许可,切忌 在烧烫伤处敷擦任何物品或药物。如送医时间大于2h,伤员可多次口服少量盐水或糖盐水。 B.6.5发生电烧伤时,立即切断电脱离电源,并按照附录A进行急救后,依上述五字原则处理送医。 B.6.6酸碱或有毒有害物品化学灼伤时,首先用干布或吸水性强的纸张清除残留化学品,迅速剪除被 侵蚀的衣物,然后立即用大量清水彻底冲洗,冲洗时间一般不少于10min。救护者最好佩戴防护手套或 其他防护用品进行操作,以免自身灼伤,

DL/T6922018

伤员在转运过程中,搬运动作应轻柔,避免强使肢体弯曲活动,以免骨折,伤肢创面用无菌 料敷盖包扎,保持制动,以免加重损伤。

B.9动物咬伤急救处理

B.9.1毒蛇咬伤处理方

a)被咬伤后,不要惊慌、奔跑、大声呼叫、饮酒,以免加速蛇毒在人体内吸收和扩散。 b)绑扎伤肢,放低伤口,避免伤口高于心脏,用绷带或就地取用草绳、手帕、布带等由伤口的近 心端向远心端包扎,松紧度以通过一指尖为宜,如果伤者在1h内能送达医院,应立即用止血 带阻断静脉和淋巴回流,但还要保持动脉通畅。每30min放松一次,每次放松1min。如果伤 处肿胀迅速扩大,要检查是否绑得太紧,否则绑的时间应缩短,放松时间应增多,以免肢体缺 血坏死。 c)排出毒液,咬伤大多在四肢,应迅速从伤口上端向下方反复挤出毒液,用负压把停留在伤口内 的蛇毒尽量抽吸出来,如此反复进行多次。 d)常规消毒,以牙痕为中心或两牙痕之间用利器把伤口切开,用生理盐水或大量清水冲洗伤口, 直至0.5h以上,并注意应将伤肢固定,避免活动,以减少毒液的吸收。 e)在咬伤后应迅速转运至医院,边冲洗边转运。 f)尽可能记录蛇的形状、颜色或拍照,提示毒蛇种类,以利于医院后续抗蛇毒血清的选择使用。 B.9.2宠物及野生犬抓咬伤处理方法。 a)立即挤压伤口排出污血,同时用20%肥皂水冲洗至少15min,再用清水洗净,然后用2%~3% 碘酒或75%酒精涂擦伤口,切忌直接用碘酒、酒精消毒。 b)局部伤口原则上不包扎、不缝合,不用粉剂、软膏,少量出血时,不要急于止血。 c)伤员立即送往医院救治,注射狂犬疫苗和抗病毒血清。 d)被狗撕咬的衣物,应及时更换煮沸消毒,以防止再接触皮肤或粘膜发生“非咬伤性接触感染”。 B.9.3蜂垫伤处理方法。

B.9.3蜂势伤处理方法

)检查有无毒刺折断皮内,如有立即用镊 b)蜜蜂的毒汁为酸性,可用碳酸氢钠溶液或肥皂水涂抹;黄蜂毒汁为碱性,可用醋酸涂抹。 C)大面积蜂整伤的伤员尽快送医院处理。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溺水急救技术规范

附录D (规范性附录) 中暑急救技术规范

DL/T 692 2018

附录E (规范性附录) 有害气体中毒急救技术规范

E.1有害气体中毒是指员工在密闭空间或电缆沟等可能存在有毒有害气体的场所工作,出现头晕、头 痛、乏力、胸闷、昏迷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心跳、呼吸骤停。 E.2怀疑可能存在有害气体时,应设法利用一切通风设施排除有害气体,立即将有关人员迅速撤离现 场,转移到上风口空气新鲜处,安静休息。 E.3抢救人员应戴好防护工具,使用正压自给式呼吸器、化学安全防护眼镜、橡胶手套,才能执行施 救任务。 E.4对已昏迷中毒的伤员应保持气道通畅,不断清除口鼻腔内分泌物,解开领扣、松解裤带,注意保 温或防署,有条件时给予氧气吸入。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并联系医院抢救。 E.5迅速查明有害气体的名称,供医院及早对因治疗。 E.6护送中毒伤员要取平卧位,头稍低,并偏向一侧,避免呕吐物误入气管。

附录F (规范性附录) 伤员搬运急救技术规范

DL/T 692 2018

附录F (规范性附录) 伤员搬运急救技术规范

F.1.1经过现场必要的处理后,方能搬运伤员。 7.1.2密切观察伤员病情,监测其生命体征,若病情恶化,应立即停止搬运,就地抢救, .1.3动作轻柔、迅速,避免不必要的震动。

F.2.1单人徒手搬运法

1.1扶持搬运法。伤员一只手放在救护者肩上,救护者扶持伤员行走。宜用于病情较轻、能 斤走的伤员(图F.1)。

立行走的伤员(图F.1)

图F.1扶持搬运示意图

F.2.1.2抱持搬运法。伤员双手环抱救护者颈部、双肩部,救护者手抱住伤员腰背部,另 大腿。不宜用于怀疑脊柱损伤、骨盆骨折的伤员(图F2)。

图F.2抱持搬运示意图

F.2.1.3背负搬运法。伤员前胸紧贴救护者后背,将双上肢放在救护者胸前,救护者用双前臂托住伤 员大腿。不宜用于怀疑脊柱或肋骨有损伤的伤员(图F.3)

图F.3背负搬运示意图

DL/T6922018

.1.4肩负搬运法。将伤员扛在肩上, 救护者单手抱住伤员腿部并牵住伤员同侧上肢。不宜用 困难、胸部创伤或者怀疑脊柱、肋骨有损伤的伤员(图F.4)。

图F.4肩负搬运示意图

图F.5拖拉搬运示意图

F.2.2双人徒手搬运法。 F.2.2.1拉车搬运法。一名救护者抱住伤员双腿,另一名救护者从胶下抱住伤员。不宜用于怀疑脊柱 损伤、骨盆骨折或双下肢骨折的伤员(图E6)。

图F.6拉车搬运示意图

奇托式搬运法。两名救护者面对面,一名救护者的左手抓住另一名救护者的右手手腕,置于 侧,另一手抱住伤员的腋下,呈坐椅状,伤员双手搭在两名救护者的双肩上。不宜用于怀疑 骨盆骨折或四肢骨折的伤员(图F7)。

图F.7椅托式搬运示意图

2.3平抬搬运法。两名救护者站在伤员同侧,双手平抱伤员颈部、背部、臀部及大腿,动作一 备伤员托起。宜用于胸部创伤的伤员(图E8)。

图F.9扶持搬运示意图

F.2.4器械搬运法。

图E.11绳子简易担架示意图

图F.12自制衣服担架示意图

DL/T 6922018

DL/T 6922018

2.4.2毯式搬运法。将伤员置于毛毯、 床单等中间,两侧向内卷曲,至少由四名救护者搬运。 于胸部创伤、四肢骨折、脊柱损伤及呼吸困难的伤员(图F.13)。

图F.13毯式搬运示意图

2.4.3椅式搬运法。伤员在椅子上坐稳并固定后,两名救护者分别抬椅子的前、后侧。宜用于 伤的伤员(图E14)

图F.14椅式搬运示意图

F.3.1伤势较重,有昏迷、内脏损伤、骨盆骨折、双下肢骨折、腹部内脏脱出的伤员应使用担架器材 搬运。 F.3.2# 搬运呼吸困难的伤员,应采取坐位,宜用椅式搬运法。 F.3.3 昏迷或有呕吐室息危险的伤员,使伤员侧卧或俯卧于担架上,头偏向一侧,在保证呼吸道通畅 的前提下搬运转送。 F.3.4搬运休克伤员,应半卧位,双下肢抬高。 F.3.5颈椎损伤、颁脑损伤的伤员在搬运时,应固定头颈部。 F.3.6脊柱损伤或疑似损伤的伤员,采取“轴向”搬运方式平放于硬质担架或硬板上,不可背负或届 曲位搬运

附录G (资料性附录) 推荐的简易急救箱配置物品

DL/T6922018

YY/T 1225-2014 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试剂盒表G.1推荐的简易急救箱配置物品

DL/T6922018

附录H (资料性附录) 紧急救护现场记录表

GB/T 28460-2012 马尾衬布紧急救护现场记录表见表H.1。

附录H (资料性附录) 紧急救护现场记录表

表H.1紧急救护现场记录表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