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JG 56-2019 深圳市建筑隔震和消能减震技术规程

SJG 56-2019 深圳市建筑隔震和消能减震技术规程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SJG 56-2019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74.2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22270
VIP资源

SJG 56-2019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SJG 56-2019 深圳市建筑隔震和消能减震技术规程

2.1.25消能子结构energydissipationsubs

2.1.26抗震支吊架seismicbracing

与建筑结构体牢固连接GB/T 17737.325-2018 同轴通信电缆 第1-325部分:机械试验方法 风激振动试验,以地震力为主要荷载的抗震支撑设施。由锚固体、加固 杆、抗震连接构件及抗震斜撑组成,

C 消能器的线性阻尼系数: K 隔震层水平等效刚度; Kioo 隔震支座在水平剪切应变100%时的水平等效刚度; R结构构件承载力标准值; Sk——罕遇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效应; S——橡胶隔震支座第一形状系数; S——橡胶隔震支座第二形状系数; t——隔震支座内部橡胶总厚度; T一一消能减震建筑的基本自振周期: u;一一罕遇地震作用下,第i个隔震支座考虑扭转的水平位移; [u]——第i个隔震支座的水平位移限值; uc——罕遇地震下隔震层质心处水平位移或不考虑扭转的水平位移 Auor 消能部件在水平方向的屈服位移或起滑位移:

3.1.1所有隔震建筑和消能减震建筑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 准》GB50223确定其抗震设防类别及其抗震设防标准。 3.1.2 建筑结构的隔震设计和消能减震设计方案,应根据建筑抗震设防类别、设计地

3.1.1所有隔震建筑和消能减震建筑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 准》GB50223确定其抗震设防类别及其抗震设防标准

准》GB50223确定其抗震设防类别及其抗震设防标准。 3.1.2建筑结构的隔震设计和消能减震设计方案,应根据建筑抗震设防类别、设计地 震动参数、场地条件、建筑结构方案和使用要求,综合考虑技术、经济和使用条件来 确定。

准》GB50223确定其抗震设防类别及其抗震设防标准。

震动参数、场地条件、建筑结构方案和使用要求,综合考虑技术、经济和使用条件来 确定。

3.1.3隔震建筑应符合下列要求

1风荷载和其他非地震作用的水平荷载标准值产生的总水平力不宜超过结构总 重力荷载代表值的10%; 2隔震层应提供必要的竖向承载力、侧向刚度和阻尼; 3穿过隔震层的设备配管、配线,应采用柔性接或其他有效措施以适应隔震层 的罕遇地震水平位移,

3.1.4消能减震建筑应符合下列要求:

1消能部件宜根据需要沿结构主轴方向设置,形成均匀合理的结构体系; 2消能部件宜设置在层间相对变形或速度较大的位置; 3消能部件的设置,应便于检查、维护和替换,设计文件中应注明消能器使用的 环境。

3.2.1 宜选择对抗震有利地段作为隔震建筑和消能减震建筑的场地,避开不利地段, 当无法避开时应采取有效的措施。不应选择危险地段。 3.2.2 隔震建筑场地宜为I、I、IⅢI类,当场地为IV类时,应作详细分析论证。 3.2.3 隔震建筑的地基应稳定可靠,并应选用稳定性较好的基础类型,对不满足要求 的地基,应进行详细的结构分析并采取可靠的措施进行地基处理。

3.2.4隔震建筑的地基基础设计,应满足相应非隔震建筑的设计要求

3.1对甲类建筑,体型复杂或有特殊要求的隔震建筑,应采用结构模型的模拟地晨 动台试验对隔震方案进行验证。 对较重要及有特殊要求的隔震建筑以及大型消能减震公共建筑,应设置地震反 观测系统。

3.3.1对中类建巩,体型复杂或有特殊要求的隔晨建巩,应采用结构模型的模拟地晨 振动台试验对隔震方案进行验证。 3.3.2 对较重要及有特殊要求的隔震建筑以及大型消能减震公共建筑,应设置地震反 应观测系统。

4.地震作用与结构验算

4.1.1建筑结构进行隔震、消能减震设计时的地震作用计算,可采用下列方法:

4.1.1建巩结构进行隔宸、消能减辰设计时的地辰作用计算,可采用下列方法: 1底部剪力法:高度不超过24m、可近似于单质点体系的以及质量和刚度沿高度 分布均匀的隔震、消能减震建筑,可采用底部剪力法。 2振型分解反应谱法:除第1款之外的隔震、消能减震建筑,宜采用振型分解反 应谱法。 3时程分析法:对于特别不规则建筑、高于100m的高层建筑以及甲类建筑,还 应采用时程分析法进行多遇地震作用的补充计算;当取三组加速度时程曲线输入时, 计算结果宜取时程分析法的包络值和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较大值;当取七组及七组以 上的时程曲线输入时,计算结果可取时程分析法的平均值和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较大 值。计算罕遇地震下结构变形时,建议采用弹塑性时程分析法

4.1.2根据主体结构的工作状态,按照下列规定选择隔震与消能减震结

1隔震:一般情况下,宜采用时程分析法在设防烈度地震作用下计算隔震结构水 平向减震系数,隔震支座力学模型以试验所得滞回曲线作为计算依据;输入加速度时 程曲线的反应谱特性和数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 规定。 2消能减震:当主体结构基本处于弹性工作阶段时,可采用线性分析方法作简化 估算,并根据结构的变形特征和高度等,分别采用底部剪力法、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和 时程分析法。 3对隔震、消能减震主体结构进入弹塑性阶段的情况,应根据主体结构体系特征 采用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或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

筑结构隔震设计的地震作用计算及结构验

1对多层结构,水平地震作用可沿高度按重力荷载代表值分布。

作用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多层结构,水平地震作用可沿高度按重力荷载代表值分布 2隔震层以上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应根据水平向减震系数确定。

3隔震后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可按下式计算:

αmax1 = βαmax / y

K,=ZK eg=ZK5,/K

式中:K,一一隔震层水平等效刚度; K,一一第隔震支座(含消能器)由试验确定的水平等效刚度; 5eg一一隔震层等效黏滞阻尼比; 5,一一第j隔震支座由试验确定的等效黏滞阻尼比,隔震层设置阻尼装置时,应包 括相应的阻尼比。 2隔震支座由试验确定设计参数时,竖向荷载应保持与隔震支座的压应力限值 致;当采用时程分析时,应以试验所得滞回曲线作为计算依据。对水平向减震系数计 算,应取剪切变形100%时的等效刚度和等效黏滞阻尼比:对罕遇地震验算,宜采用剪

变形250%时的等效刚度和等效黏滞阻尼比。 2.3 隔震支座的水平剪力应根据隔震层在罕遇地震下的水平剪力按各隔震支座的 平等效刚度分配;当按扭转耦联计算时,尚应考虑隔震层的扭转刚度。隔震支座对 于罕遇地震水平剪力的水平位移,应符合下列要求

切变形250%时的等效刚度和等效黏滞阻

, ≤[u,] u,=nu.

式中:u一一罕遇地震作用下,第i个隔震支座考虑扭转的水平位移; [u,]一一第i个隔震支座的水平位移限值;对橡胶隔震支座,不应超过该支座有效 直径的0.55倍和支座内部橡胶总厚度3.0倍二者的较小值; u。——罕遇地震下隔震层质心处水平位移或不考虑扭转的水平位移; n:一—第i个隔震支座的扭转影响系数,应取考虑扭转和不考虑扭转时i支座计算 应移的比值;当隔震层以上结构的质心与隔震层刚度中心在两个主轴方向均无偏心时 边支座的扭转影响系数不应小于1.15。

4.2.4抗风装置应按下式要求进行验算:

式中:VRw——抗风装置的水平承载力设计值。当抗风装置是隔震支座的组成部分时, 取隔震支座的水平屈服荷载设计值;当抗风装置单独设置时,取抗风装置的水平承载 力,可按材料屈服强度设计值确定 一风荷载分项系数,采用1.4;

4.2.5隔震支座的弹性恢复力应符合下列

式中:K100 隔震支座在水平剪切应变100%时的水平等效刚度;

Kmt, ≥ 1. 40V

组合计算,也可考虑三向地震作用产生的最不利轴力。 最大压应力组合:1.0×恒载+0.5×活载士1.0×罕遇水平地震作用产生的最大轴压力

+0.4x竖向地震作用产生的轴压力

4.2.7隔震房屋抗倾覆验算应符合下列更

1弹塑性计算分析应以混凝土构件的实际配筋、型钢和钢构件的实际截面规格为 基础,不应以估算的配筋和钢构件替代: 2复杂结构应进行施工模拟分析,应以施工全过程完成后的内力为初始状态: 3弹塑性时程分析宜采用双向或三向地震输入,应使用不少于二组实际记录的地 震加速度时程曲线和一组人工模拟的加速度时程曲线作为输入;

上部结构的抗震变形验算应按下列要求

4.2.11隔震层以下的结构和基础应符合下

1隔震层支墩、支柱及相连构件,应采用罕遇地震下隔震支座底部的竖向力、水 平力和力矩进行承载力验算; 2隔震层以下的结构(包括地下室和隔震塔楼下的底盘)中直接支承隔震层以上 结构的相关构件,应满足嵌固的刚度比和隔震后设防烈度下的抗震承载力要求,并按 罕遇地震进行抗剪承载力验算。隔震层以下地面以上的结构在罕遇地震下的层间位移 角限值应满足表4.2.11的要求:

表4.2.11隔震层以下地面以上结构罕遇地震作用下层间弹塑性位移角限值

甲、乙类建筑的抗液化措施应按提高一个液化等级确定,直至全部消除液化沉陷。 4.2.12隔震层支墩、支柱及相连构件,应采用隔震结构罕遇地震下隔震支座底部的最 大剪力、最大轴力和力矩进行承载力验算(图4.2.12);其最大剪力、最大轴力可按以 下组合采用: 1.2×(1.0×恒载+0.5×活载)土1.3×水平罕遇地震作用+0.5×竖向地震作用

4.3.1消能器的恢复力模型宜按下列规负

图4.2.12隔震层支墩等承载力验算简图

筑结构消能减震设计的地震作用计算及结

月肥名 软钢消能器和屈曲约束支撑可采用双线性模型、三线性模型; 2摩擦型消能器、铅消能器可采用理想弹塑性模型; 3黏滞消能器可采用MAXWELL模型: 4黏弹性消能器可采用KELVIN模型 5其它类型消能器模型可根据组成消能器的元件是采用串联还是并联具体确定 6消能器的恢复力模型参数应通过足尺试验确定。

1采用位移相关型消能器时,各楼层的消能部件有效刚度与主体结构层间刚度比 宜接近,各楼层的消能部件水平剪力与主体结构的层间剪力和层间位移的乘积之比的 比值宜接近 2采用黏滞消能器时,各楼层的消能部件的最大阻尼力与主体结构的层间剪力和 层间位移的乘积之比的比值宜接近; 3采用黏弹性消能器时,各楼层的消能部件刚度与主体结构的层间刚度的比值宜 接近,各楼层的消能部件零位移时的阻尼力与主体结构的层间剪力和层间位移的乘积 之比的比值宜接近; 4消能减震结构布置消能部件的楼层中,消能器的最大阻尼力在水平方向的分量 之和不宜大于楼层层间屈服剪力的60%

4.3.3消能部件的设计参数,应符合下列

3.3消能部件的设计参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恢复力模型参数符合下列要求:

恢复力模型参数符合下列要求:

式中:△upy一一消能部件在水平方向的屈服位移或起滑位移 △usy一设置消能部件的主体结构层间屈服位移。 2黏弹性消能器的黏弹性材料总厚度应满足下列要求:

Aum≤2/3 Nusy

,≥Audmax /[y]

中:t,一一黏弹性消能器的黏弹性材料总厚度: Audmax一一沿消能方向消能器的最大可能的位移; ["】]一一黏弹性材料允许的最大剪切应变, 3速度线性相关型消能器与斜撑、墙体(支墩)或梁等支承构件组成消能部件时 承构件沿消能器消能方向的刚度应满足下式:

K, ≥ 6元CD T

式中:K,一一支撑构件沿消能器消能方向的刚度: CD一一消能器的线性阻尼系数; T一一消能减震建筑的基本自振周期。 4消能器的极限位移应不小于罕遇地震下消能器最大位移的1.2倍;对速度相关 型消能器,消能器的极限速度不应小于地震作用下消能器最大速度的1.2倍,且消能器 应满豆左此极限度下的承裁力要成

1位移相关型消能部件和非线性速度相关型消能部件附加给结构的有效刚度可 采用等价线性化方法确定: 位移相关型消能器:消能器两端的相对水平位移对应的阻尼力与相对位移之比 黏弹性消能器:消能器的最大阻尼力与相对位移之比; 2消能部件附加给结构的有效阻尼比可按下式估算:

式中:5。一消能减震建筑的附加有效阻尼比; W一消能减震建筑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总应变能。 注:当消能部件在结构上分布较均匀,且附加给结构的有效阻尼比小于20%时,消能部件附加给结构的有效阻尼比 也可采用强行解耦方法确定。 3不计及扭转影响时,消能减震结构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总应变能,可按下式估 算:

式中:F一一质点i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一般取相应于第一振型的水平地震作用即 可); 从一一质点i对应于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的位移。 4速度线性相关型消能器在水平地震作用下循环一周所消耗的能量,可按下式估 算:

C, cos (0,)Au)

式中:C,一一第j个消能器由试验确定的线性阻尼系数;,一一第j个消能器的 消能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 △u,一一第j个消能器两端的相对水平位移。 当消能器的阻尼系数和有效刚度与结构振动周期有关时,可取相应于消能减震结 构基本自振周期的值。 5非线性黏滞消能器在水平地震作用下往复循环一周所消耗的能量,可按下式估 算:

We, = aFa jmaxAu

注:其它阻尼指数对应的入值可线性插值。

6位移相关型和速度非线性相关型消能器在水平地震作用下往复循环一周所消 的能量,可按下式估算:

型和速度非线性相关型消能器在水平地震件 式估算:

武中:A,一一第j个消能器的恢复力滞回环在相对水平位移△u,时的面积。 当位移相关型消能部件的恢复力模型为双线性模型时,位移相关型消能部件在水 平地震作用下往复循环一周所消耗的能量可采用下式计算:

式中:fyj、xyj——分别为消能减震结构第j个位移相关型消能部件的屈服力和屈服位 移; αsj——为位移相关型消能部件恢复力模型的第二刚度系数; μ一一为消能部件的位移延性系数。

4.3.5采用底部剪力法进行消能减震结构的计算分析时,结构的周期、等效阻

消能器参数可按下述步骤计算: 1按照预期目标位移,计算消能减震结构的第一自振周期和阻尼比,采用《建筑 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计算出消能减震结构的地震作用,得到消能减震结构的地震 反应; 2按照计算得到的地震反应,再计算得到新的耗能减震结构的第一自振周期和阻 尼比,并根据新的结构第一自振周期和阻尼比按照第1步进行计算,得到消能减震结 构的地震作用,并进一步计算结构的地震反应,直至最后两次迭代计算的结果误差在 5%以内,从而确定消能减震结构的第一自振周期和阻尼比; 3根据迭代计算后的耗能减震结构的第一自振周期和阻尼比计算消能器部件参 数。 4.3.6 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分析时,结构有效阻尼比可采用附加阻尼比的迭代方法 计算。

4.3.7采用时程分析法计算消能器附加给结构的有效阻尼比时,应按现

峰值也应按照建筑所在地区的设防烈度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相关规定选 用。

用。 4.3.8采用时程反应分析方法计算得到的消能减震结构时程反应,尚应按照现行国家 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相关规定,通过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比较 确定消能减震结构的最大地震反应。 4.3.9采用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时,计算模型中消能器宜采用4.3.1条给出的恢复力 模型,并由实际分析计算获得消能器的附加阻尼比,不可采用预估值。位移相关型消 能器可采用等刚度的杆单元代替,并依据消能器的力学特性于该杆单元上设置塑性铰 以模拟位移相关型消能器的力学特性。 4.3.10消能减震结构在多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总阻尼比应分别计算,消能部件附力 给结构的有效阻尼比超过25%时,宜按25%计算。 4.3.11金属位移型消能器在设计风荷载作用下应保持弹性,当结构所遭受的多遇地震 荷载小于设计风荷载时,不宜计入附加阻尼比的影响。 4.3.12当采用底部剪力法进行设计时,消能减震结构的层间剪力在消能部件与主体统 构之间按照刚度进行分配,可以采用下式计算:

式中:Vbdi一消能减震结构第j层消能部件分配的层间剪力; Vj—消能减震结构第j层主体结构分配的层间剪力; kbdi一一第j层消能部件的有效刚度; kwj一一第j层主体结构的侧向刚度; V消能减震结构第j层的层间总剪力。

bdj kbdj + kmj kni V kbdi +kn

k,结构第j层的层间抗侧移刚

k,结构第层的层间抗侧移刚度

计算;消能减震部件分配的阻尼力按照实际计算取值。 4.3.15主体结构的截面抗震验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主体结构的截面抗震验算,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 的规定执行; 2地震作用效应计算,宜按多遇地震作用下消能器的附加阻尼比取值。 4.3.16消能减震结构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 塑性层间位移角限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要求。

5.多层与高层建筑隔震和消能减震设计

5.1.1隔震设计时,应根据设防烈度地震下设定的减震系数及罕遇地震下的隔震结构 隔震层位移控制要求,设置适当的隔震装置。 5.1.2 消能减震设计时,应根据多遇地震下的预期减震要求及罕遇地震下的预期结构 位移控制要求,设置适当的消能部件,消能部件应对结构提供足够的附加阻尼,

位移控制要求,设置适当的消能部件,消能部件应对结构提供足够的附加阻尼。 5.1.3隔震或消能减震设计时,隔震装置或消能减震部件应符合下列要求: 1隔震装置或消能减震部件的耐久性和设计参数应由试验确定; 2设置隔震装置或消能减震部件的部位,除按计算确定外,应采取便于检查和替 换的措施; 3设计文件上应注明隔震装置或消能减震部件的安装位置及其性能要求,安装前 应对工程中所有各种类型和各种规格的原型部件进行抽检,检验要求应符合本规程相 关各章要求、以及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对隔震装置或消能减 震部件检验的要求。 5.1.4消能器在不同地震强度影响时应充分发挥其预期的作用,消能器连接部件应保 持弹性,且应具有足够的平面外刚度,防止出现平面外失稳。 5.1.5 消能减震结构楼面、屋盖宜满足平面内无限刚性的要求。当楼面、屋盖平面内

限刚性要求不满足时,应考虑楼面、屋盖平面内的弹性变形,并建立符合实际情况 力学分析模型。抗震计算分析模型应同时包括主体结构与消能部件

5.1.6 当在垂直相交的两个平面中布置消能器,分别按不同水平方向进行结构地震作 用分析时,应考虑相交处的柱在双向地震作用下的受力。 5.1.7 当对结构抗震和抗风性能有特殊要求时,可采用结构振动控制技术,以减小结 构的振动。

1.8消能减震建筑的高度超过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规定时 专门研究。

2.1当处于发震断层10km以内时,输入加速度时程曲线应考虑近场影响系数,5kn 内宜取 1.5,5km 以外可取不小于 1.25。

5.2.2隔震层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隔震层可由隔震支座、阻尼装置、抗风装置和抗拉装置组成。阻尼装置和抗风 装置可与隔震支座合为一体,亦可单独设置,必要时可设置限位装置和抗拉装置; 2隔震层宜设置在结构的底部或下部,其橡胶隔震支座应设置在受力较大的位 置,其规格、数量和分布应根据竖向承载力、侧向刚度和阻尼的要求通过计算确定; 3隔震层所有隔震支座的刚心与上部结构的质心偏心率不应大于3%; 4隔震支座的平面布置宜与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中竖向受力构件的平面位置相 对应。隔震支座底面宜布置在相同标高位置上,必要时也可布置在不同的标高位置上 5同一房屋选用多种规格的隔震支座时,应注意充分发挥每个隔震支座的承载力 和水平变形能力; 6同一支承处选用多个隔震支座时,隔震支座之间的净距应大于安装和更换所需 的空间尺寸; 7设置在隔震层的抗风装置宜对称、分散地布置在建筑物的周边,

5.2.3隔震层的橡胶隔震支座应符合下列

1隔震支座在表5.2.3所列的压应力下的极限水平变位,应大于其有效直径的0.55 倍和支座内部橡胶总厚度3倍二者的较大值; 2在经历相应设计基准期的耐久试验后,隔震支座刚度、阻尼特性变化不超过初 期值的±20%;徐变量不超过支座内部橡胶总厚度的5%: 3橡胶隔震支座在重力荷载代表值的竖向压应力设计值不应超过表5.2.3的规定。

表5.2.3橡胶隔震支座压应力限值

注:1压应力设计值应按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的组合计算;其中,楼面活荷载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 范》GB50009的规定乘以折减系数; 2结构倾覆验算时应包括水平地震作用效应组合;对需进行竖向地震作用计算的结构,尚应包括竖向地震作用效应 组合; 3当橡胶支座的第二形状系数(有效直径与橡胶层总厚度之比)小于5时应降低平均压应力限值:小于5不小于4 时降低20%,小于4不小于3时降低40%。 4外径小于300mm的橡胶支座,丙类建筑的压应力限值为10MPa

2.4弹性滑板隔震支座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的竖向压应力设计值不应超过表 2.4所规定限值

5.2.4所规定限值。

表5.2.4弹性滑板隔震支座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下的压应力限值

2橡胶支座部外径不宜小于300mm

5.2.6 上部结构的截面抗震验算可依据水平同减震系数,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拉 震设计规范》GB50011及现行相关规范对抗震房屋的规定进行。 5.2.7隔震层以上结构的抗震措施,当水平向减震系数大于0.40时(设置阻尼器时为 0.38)不应降低非隔震时的有关要求;水平向减震系数不大于0.40时(设置阻尼器时 为0.38),可适当降低,但烈度降低不得超过一度,与抵抗竖向地震作用有关的抗震构 造措施不应降低。

1隔震层顶板,应有足够的平面内水平刚度,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应保持弹性。当 采用混凝土结构时,板厚不应小于180mm; 2隔震层上部首层楼面梁板体系的刚度和承载力宜大于一般楼面的刚度和承载 力; 3隔震支座附近的梁、柱应计算冲切和局部承压,加密箍筋并根据需要配置网状 钢筋。

5.2.9隔震层部件的技术性能和试验要习

1隔震支座产品的技术性能、试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橡胶支座第三 部分:建筑隔震橡胶支座》GB20688.3的规定; 2隔震支座的产品性能型式检验和产品性能出厂检验不能互相代替。每项工程采 用的隔震支座产品性能必须经出厂检验合格,并符合设计要求; 3检验不合格的产品及检验后性能发生变化不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的产品,不能 在工程中使用

GY/T 303.6-2018 智能电视操作系统 第6部分:可信执行环境接口5.2.10隔震层部件的构造要求:

1隔震支座(隔震支座和阻尼器)与上、下部结构应有可靠的连接,连接件应能 传递罕遇地震下支座的最大水平剪力和弯矩,连接板应进行相关计算; 2支墩(或支柱)顶面预理件厚度不宜小于10mm;为避免上支墩底、下支墩(或 支柱)顶面由于竖向钢筋水平弯折造成无筋区并造成支座安装困难的弊端,其竖向钢 筋可不必水平弯折,伸至底或顶面即可,当确有锚固需要时,可采用竖向钢筋端部设 锚固件的做法; 3隔震层部件(如隔震支座或抗风装置的上、下连接件,连接用预理件等)以及 与隔震支座连接的梁、柱、墩等应考虑水平受剪和竖向局部承压及偏心距的影响,并 采取可靠的构造措施。荷载取值应取隔震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最不利荷载效应的标 准值; 4穿过隔震层的竖向管线应符合下列要求: 1)柔性管线在隔震层处预留的伸展长度,不应小于隔震层在罕遇地震下最大水斗 位移的1.5倍,且不小于300mm; 2)重要管道,可能泄露有害介质或可燃介质的管道,隔震层处应采用柔性接头或 柔性连接段,其预留的伸展长度应大于罕遇地震下连接部位水平位移的1.5倍; 3)利用构件钢筋作避雷针时,应采用柔性导线连接隔震层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的

钢筋。其预留的伸展长度应大于罕遇地震下连接部位水平位移的1.5倍; 5隔震层设置在有耐火要求的使用空间中时,隔震支座和其他部件应根据使用空 间的耐火等级采取相应的防火措施; 6隔震层所形成的缝隙可根据使用功能的要求,采用柔性材料封堵、填塞; 7隔震层宜留有便于观测和更换隔震支座的空间; 8隔震结构应采取不阻碍隔震层在罕遇地震下发生大变形的下列措施: 1)上部结构及隔震层部件应设置竖向隔离缝与周围固定物隔开,与水平方向固定 物的脱开距离不应小于隔震层在罕遇地震下最大水平位移的1.2倍,且不小于300mm; 对两相邻的隔震结构,其隔离缝宽取最大水平位移之和的1.2倍,且不小于600mm 隔离缝(或隔离沟)顶部宜设置滑动盖板; 2)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之间,应设置完全贯通的水平隔离缝,缝高可取20mm 并用柔性材料填充;当设置水平隔离缝确有困难时,应设置可靠的水平滑移垫层; 3)穿越隔震层的门廊、楼梯、电梯、车道等部位,应防止可能的碰撞; 9隔震房屋仅在上部结构首层以上设置伸缩缝时,缝的宽度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对不同房屋防震缝的宽度要求

5.310外露的预埋件应有可靠的防锈措施。预埋件的锚固钢筋应与钢板牢固连接,锚

5.310外露的预埋件应有可靠的防锈措施。预埋件的锚固钢筋应与钢板牢固连接,锚 固钢筋的锚固长度宜大于20倍锚固钢筋的直径,且不应小于250mm。预埋件的受拉 钢筋锚固长度应满足GB50010受拉钢筋锚固长度的要求。建筑消能减震设计

5.3.1消能部件可根据需要沿结构的两个主轴方向分别对称设置。消能部件宜设置在

3.1消能部件可根据需要沿结构的两个主轴方向分别对称设置。消能部件宜设置在 形或速度较大的位置GB/T 6458-1986 金属覆盖层 中性盐雾试验(NSS试验),其数量和分布应通过综合分析合理确定,并有利于提高整个 构的消能减震能力,形成均匀合理的受力体系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