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3/T 2563-2023 滑坡崩塌泥石流治理工程勘查规范.pdf

DB43/T 2563-2023 滑坡崩塌泥石流治理工程勘查规范.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 M
标准类别:其他标准
资源ID:384170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B43/T 2563-2023 滑坡崩塌泥石流治理工程勘查规范.pdf

a)地面排水工程的测绘沿排水工程轴线追索进行,以纵剖面图测绘为主,大断面排水工程以及 地质条件复杂处测绘横断面图,比例尺为1:500~1:100; b)地下排水工程的测绘沿廊道工程轴线追索进行,结合钻探、井探等,测绘纵剖面图,比例尺 为1:500~1:100; c)抗滑桩、锚固工程和挡墙工程的测绘沿工程布置轴线进行,结合钻探、井探、物探等,提交 沿工程布置方向的地质剖面图,比例尺为1:500~1:100; d)削方减载和回填压脚工程的测绘应提供工程布置区纵、横剖面图,比例尺为1:500~1:100, 剖面间距符合治理工程设计开挖、回填和土方计算的需要,剖面间距为20m~100m。 7.2.6工程地质测绘的精度应与所选比例尺相适应。实测地质体在图上尺寸不小于2mm时应精确测绘 上图。对于重要的边界条件、裂缝、软弱夹层等对滑坡边界的确定及稳定性评价具有重要意义的地质现 象,在图上宽度不足2mm时,可扩大比例尺表示,并注明其实际数据。地质点位、地质界线的实际误差, 应不超过相应比例尺图上2mm换算的实际距离。 7.2.7对能够观察到的滑坡要素和异常地质现象,以及能反映滑坡基本特征的地质现象,应有足够的 地质观测点控制。受表土覆盖影响的重要地质观测点宜采用剥土、槽探等手段进行人工揭露。 7.2.8滑坡工程地质测绘应从如下方面对成因、类型、性质、稳定性、发展趋势等作出分析判断: a)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震、地下水等基本条件; b)降雨、地表水等自然因素及边坡开挖、堆填加载、采矿、水库渠道渗漏等人为因素方面; c)滑坡体上的微地貌特征、植物生长情况、建构筑物变形破坏情况、地面开裂位移情况及井泉 动态变化等方面。

a) 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震、地下水等基本条件; b)降雨、地表水等自然因素及边坡开挖、堆填加载、采矿、水库渠道渗漏等人为因素方面; c)滑坡体上的微地貌特征、植物生长情况、建构筑物变形破坏情况、地面开裂位移情况及井泉 动态变化等方面。

7.3.1滑坡勘探应查明滑坡的岩(土)体结构、空间几何特征、水文地质条件、拟设治理工程位置的 工程地质条件。 7.3.2滑坡主要勘探方法宜根据需要参照表5进行选择。采用地球物理勘探作为辅助勘探方法时, 宜 符合7.3.11的规定。

水平注浆加固施工方案表5滑坡主要勘探方法适用条件

滑坡勘探工作应遵循先勘探主剖面后勘探辅助剖面的原则,并宜符合下列规定: 勘探点线间距根据滑坡治理工程勘查等级、勘查阶段和滑坡规模布置,按表6、表7确定,

DB 43/T2563—2023

b )每个滑坡布置不少于1条纵向控制性主勘探剖面,其方向与滑坡滑动方向一致。纵向勘探线 布设纵贯整个滑坡体,其起点在滑坡后缘以上稳定岩(土)体范围内20m~50m,其终点达到 威胁区边界外20m~50m; C) 1 初步勘查阶段平行主滑方向布置纵向主、辅勘探线,垂直主滑方向布置查明滑体厚度横向变 化的横勘探线;当同一滑坡有多个次级滑体时,对各次级滑体均平行其主滑方向布置勘探线; d) 1 详细勘查阶段在初步勘查的基础上增设勘探线、点,勘探工作的布置满足滑坡治理工程设计 的需要。当需进行支挡时沿拟设支挡部位布置横勘探线;需采取地下排水措施时,在拟设排 水构筑物位置增布勘探线; e) )每条纵勘探线上的勘探点不少于3个,纵勘探线上勘探点布置考虑构成横勘探线的需要,剪 出口难以确定或横勘探线可能作为支挡线时,横勘探线适当加密勘探点; ? 1 滑坡治理工程等级为二级及以上,且地质条件复杂时,沿主剖面采取钻探与井探相结合的方 法进行勘探; g) 1 探井数量根据滑坡基本特征及勘查等级确定。滑坡体前缘、后缘、侧缘部位及勘探线上地质 露头不清时,布置必要的槽探。

表6 初步勘查阶段勘探点线间距布置

表7 详细勘查阶段勘探点线间距布置

7.3.4滑坡勘探深度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勘探孔深度穿过最下一层滑面,并进入滑床3m~5m,当滑坡深层滑面难以判断或滑体为碎裂 岩时,控制性勘探点予以加深; b)拟布设抗滑桩或锚索部位的控制性钻孔进入滑床的深度大于滑体厚度的1/2,且不小于5m; 对于可溶岩区的钻孔,其深度满足抗滑桩嵌固段或锚索锚固端的深度要求; c)探井深度满足揭穿最低滑面,但不宜超过地下水位线。槽探长度、深度满足揭露裂缝变形走 向、滑面倾角、地质露头等情况。 7.3.5滑坡勘探工程施工需要符合下列规定: a) 钻探应采用单动双管、双动双管或无泵反循环技术等对滑坡岩土扰动较小的钻进技术,取样 钻孔终孔直径不宜小于110mm; b)在遇到裂缝,软弱夹层、滑带、溶洞、断层、涌水处、漏浆处、换径处、下管前和终孔时应 校正孔深;终孔后孔深最大允许误差不宜大于1%o。每钻进50m后、换径后3m~5m、出现 孔斜征兆或终孔时应测量孔斜,终孔时顶角最大允许弯曲度应小于2%; c)滑体、滑床和滑带的岩心采取率应分别大于80%、85%和90%;

d)钻进过程中应观测记录钻进的难易程度及速度的变化,测量记录缩径、掉块、塌孔、卡钻、 涌水、漏水、回水颜色及套管变形的位置;观测记录起、下钻水位和地下水的初见水位、静 止水位; e) )钻探严格应控制钻进回次。至预估的滑动面(带)时以上5m或发现滑动面(带)迹象(软弱 夹层、地下水)时,应增大钻压、降低转速,提高岩心采取率,且回次进尺不得大于0.3m; 同时应及时检查岩心,确定滑动面(带)位置; f)对钻孔或探井中滑带土的物质组成、滑动面应进行鉴定,测量滑面产状或倾角和擦痕方向; g)应按JGJ/T87中相关要求采集相关样品或作相应试验; h )钻孔、探井、探槽等勘探工作完成后,除用于监测及其它利用外,均应按要求选用适宜的材 料封填。探井、探槽宜采用无污染原土回填,并分层夯实,回填土的密实度不小于天然土层。 钻孔宜采用水泥砂浆全孔封堵。

7.3.6滑坡勘探编录应符合下列要求:

a)按工程进度及时做地质编录; b)编录记录滑带、滑动面的位置、特征、产状,并拍摄岩心照片; c)编录图以基线为准量测、现场绘制,探槽至少包括三壁一底,探井展示图至少包括一壁一底: 探响展示图至少包括两壁一顶,对钻孔作柱状图; d)编录图比例尺的确定以能反映滑带特征为原则,钻孔柱状图及探井、探槽展示图比例尺为1: 100~1:50。 7.3.7滑坡土样采集应符合下列要求: a)土样采集位置主要布置在滑坡滑动范围内。滑带土和滑体土数量均不少于6组; b)钻孔中采集土样使用薄壁取土器,采用静力压入法,土样样品直径不小于110mm,高度不应小 于200mm,所采样品及时蜡封; c)采用并探、槽探、确探揭露的滑带取原状土样进行试验,原状土样尺寸不小于200mm×200mm ×200m; d)无法采取原状土样时,采取保持天然含水量的扰动土样,作重塑土样试验。 7.3.8对滑坡体宜分类进行不同岩(土)体的室内剪切试验与压缩试验,确定c值、中值、压缩模量 及其他强度与变形指标,且每项岩(土)体的试验不得少于6组。 7.3.9滑坡治理工程采用抗滑桩、锚索等支挡工程时,应在支挡工程位置对滑床基岩不同岩组取样进 行常规物理力学试验。钻孔岩心样样品直径不小于85mm,高度不小于150mm。每种岩性的岩样不应少于 3组,每组岩样不应少于3件。 7.3.10对滑坡及周围分布有煤层、膏盐等富含侵蚀性强的岩(土)体,应进行不少于3组地下水及地 表水化学简分析及混凝土侵蚀性试验。当无法准确判定勘查区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腐蚀性时,应采集水样 进行腐蚀性评价,水样数量不少于3件。采样规格应为简分析样500ml~1000ml,材料腐蚀分析样 250ml~500ml。

7.3.11地球物理技术在滑坡勘探中宜符合下列

a) 1 地球物理方法采用直流电法、浅层地震法、电磁法和井中探测法等。勘探内容一般包括滑坡 体的分布范围、厚度、滑动面和滑床的起伏形态; b 1 被探测对象的长、宽、高具有一定规模,产生的地球物理异常场可被观测; C) 测区具备足够的空间条件,满足现场探测工作的要求; d) 1 物探测线主要沿滑动方向布置,与勘探线重合,少量测线沿垂直滑动方向布置; e) 15 物探资料解释时,结合已有的先验信息,提出不同物探方法地质分层的依据,综合推断地质 结论; f) 地球物理方法的选择见附录C。

DB43/T2563—20237.4测试与参数统计7.4.1滑坡的原位测试宜在详细勘查阶段进行,且应以满足稳定性评价及治理工程设计需要为目的。7.4.2滑坡勘查过程涉及的原位测试主要包括现场大重度试验、现场直接剪切试验、标准贯入试验、动力触探试验等,可根据实际需要予以选择。7.4.3滑体规模为中型及以上的土质滑坡应进行滑坡体各土层的大重度试验(各岩土层试验数量不宜少于3组),小型滑坡可根据实际情况考虑。7.4.4滑坡治理工程等级为一级且规模为大型及以上的滑坡,应按要求对滑动面(带)进行不少于2组的现场直接剪切试验。现场直接剪切试验的推力方向应与滑体的滑动方向一致,着力点与剪切面的距离不宜大于剪切方向试体长度的5%。7.4.5花岗岩地区的滑坡应采取标准贯入试验进行风化带划分,锤击数N≥50为强风化带,50>N≥30为全风化带,N<30为残积土,其它岩性残坡积土的划分可参照执行。7.4.6在滑坡勘探过程中发现钻孔内有地下水时宜进行现场水文地质试验(抽、提水试验),测定各钻孔的涌水量、彼此间的水力联系及含水层的渗透系数。当滑坡区内地下水量不能满足抽水要求时,宜采用提水试验,试验结果可结合室内渗透试验结果进行修正。7.4.7岩土的室内试验应符合GB/T50123、GB/T50266的规定。7.4.8滑体土、滑带土和滑床岩土体测试需要符合下列规定:a)滑体土、滑带土测试指标应包括天然重度、饱和重度、含水量、压缩系数、液限、塑限、天然及饱和状态的黏聚力和内摩擦角。b)滑体土、滑带土的剪切试验应以原状土的天然快剪和饱和快剪为主(试验结果应包括峰值强度指标和残余强度指标),当无法采得原状土样时,可作重塑土的剪切试验。c)滑体土宜采用原状土三轴压缩试验。d)滑床岩土体应作常规土工试验或岩石物理力学性质、强度及变形试验。e)滑坡岩土体的室内试验项目和不同情况下的剪切试验方法参照表8和表9。7.4.9治理工程位置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的推荐应以满足治理工程设计为目的。7.4.10滑坡勘查应提供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和变形指标平均值、岩土体和结构面强度指标标准值。表8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室内试验项目一览表试验项目符号单位滑带土滑床滑体备注天然含水量%密度 (天然、饱和)pg/cm物比重deg/cm²一理重度kN/m3一性孔隙比e质塑限%一O液限%一土石比一—颗粒成分一一一矿物成分和微结构一一一一抗天然快剪C、ΦkPa,(°)一一1、滑带土宜按表9的剪饱和快剪C、ΦkPa,(°)一一要求选择相应的试强固结快剪C、ΦkPa,(°)二一验:度饱和固结快剪C、ΦkPa,(°)一一11

DB 43/T 2563—2023表8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室内试验项目一览表(续)试验项目符号单位滑带土滑床滑体备注2、滑带土峰值抗剪重复剪c、ΦkPa,(°)强度及残余抗剪强度取值应结合试验C、Φ方法和滑坡稳定状三轴压缩kPa,(°)一一态综合考虑直剪C、ΦkPa,(°)一O确定抗剪强度参数三轴压缩C、ΦkPa,(°)一√(c、Φ)和压缩系压缩一MPa、MPa一√数、压缩模量等抗压强度(干、湿)R、RcMPa一√针对岩体水平渗透系数Kcm/s、cm/d一一垂直渗透系数Kcm/s、cm/d一化学成分一一易溶盐一一一膨胀性一一有机性一一一其他(酸碱度等)注:“√”表示应做的试验,“O”表示可以视情况选作的试验。表9不同情况下选择剪切试验方法建议滑坡运动状态或滑带土的岩性结构采用剪切试验的方法备注目前正处于运动阶段的滑坡,滑带为黏」宜采用多次快剪求滑带土的残余抗剪性土或残积土强度滑带土为流动状的滑坡泥宜采用浸水饱和快剪滑带土潮湿度不大,但具有明显的滑动可以采取重复剪试验方法的选择以真实模拟滑坡滑带面(面)的力学性质为原则滑带土为角砾土或岩层接触面宜采用野外现场直接剪切试验还未产生滑动的自然斜坡,其潜在滑带(面)为不透水且有较高饱和度的黏土宜采用固结快剪或三轴剪切试验层7.4.11滑带抗剪强度参数可采用测试结果、工程类比、地区经验与反演计算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反演分析时,稳定性系数取值应与滑坡稳定状态吻合,滑坡稳定状态根据滑坡稳定系数进行划分,按表10确定。滑带参数反演应符合GB/T32864的规定。表10滑坡稳定状态划分滑坡稳定系数FsFs<1. 001. 00≤Fs<1. 051. 05≤Fs<1. 15Fs≥1. 15滑坡稳定状态不稳定欠稳定基本稳定稳定12

DB 43/T2563—2023

7.4.12滑带位置明显且结构简单的小型滑坡厦漳高速公路漳州段扩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说明,其滑带抗剪强度参数可采用工程类比、地区经验与反演 计算确定。

表11 滑带抗剪强度参数测试取值表

7.4.14岩质滑坡结构面抗剪强度指标的试验应符合GB/T50266的规定。当无条件进行试验时,结构 面的抗剪强度指标标准值可按表12并结合反演分析和地区经验确定。结构面结合程度可按表13判别, 7.4.15当无试验资料时,岩体内摩擦角标准值、黏聚力标准值可根据岩块的内摩擦角标准值、黏聚力 标准值结合岩体完整程度按表14中系数折减并结合临近类似工程经验综合确定。 7.4.16岩(土)体抗剪强度指标标准值取值时应根据滑坡所处变形滑动阶段及含水状态分别选用峰值 强度指标、残余强度指标,或两者之间的强度指标;以及天然强度指标、饱和强度指标,或两者之间的 强度指标。

表12 结构面抗剪强度指标标准值

表13结构面结合程度判定方法

阳光板雨蓬施工方案表13结构面结合程度判定方法(续)

表14岩体内摩擦角和黏聚力折减系数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