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2/T 5129-2022 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附条文说明).pdf

DB22/T 5129-2022 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附条文说明).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7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78818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B22/T 5129-2022 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附条文说明).pdf

在设定计算条件下,设计建筑不包括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建筑 综合能耗值与基准建筑能耗综合值的差值,与基准建筑的建筑能耗 综合值的比值。

2.0.16建筑气密性 air tightness of building envelope

建筑在封闭状态下阻止空气渗透的能力。用于表征建筑或房间 在正常密闭情况下的无组织空气渗透量。通常采用压差实验检测建 筑气密性,以换气次数N50,即室内外50Pa压差下换气次数来表 征建筑气密性。

.0.17热岛强度heat islnad intensi

城市内一个区域的气温与郊区气温的差别,用二者代表性沙 气温的差值表示DZ/T 0374-2021 绿色地质勘查工作规范,是城市热岛效应的表征参数。

对建筑物外围护结构室外侧的缝隙进行密封并兼具防水及 许水蒸气透出功能的材料

对建筑物外围护结构室外侧进行密封,具有抗氧化、防水、 透汽性能的膜材。

2.0.21暖边间隔条thermally improved spacel

以导热系数较低的材料复合而成的用于均匀支撑两侧玻璃并 形成干燥气体空间的间隔条。

2.0.22建筑体型系数transparentcurtainwal

建筑物与室外空气直接接触的外表面积与其所包围的体积的 比值,外表面积中,不包括地面和不供暖楼梯间等公共空间内门的 面积。

透过透明材料的可见光光通量与投射在其表面上的可见光光 通量之比。

2.0.24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权衡判断building envelope trade

当建筑设计不能完全满足围护结构热工设计规定指标要求时,

计算并比较参照建筑和设计建筑的全年供暖和空气调节能耗,判定 围护结构的总体热工性能是否符合节能设计要求的方法,简称权衡 判断。

2.0.25参照建筑 referencebuilding

进行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权衡判断时,作为计算满足标准要求的 全年供暖和空气调节能耗用的基准建筑

2.0.26显热交换效率(温度交换效率)sensible heat excha

在对应风量下,新风进口、送风出口温差与新风进口、回风进 口温差之比,以百分数表示。

2.0.27 新风热回收 fresh air heat recovery

新风系统运行过程中,从排风中回收热量或冷量,以减少新风 的能耗。热回收装置利用空气一空气热交换器来回收排风中的冷 (热)能对新风进行预处理。

3.0.1超低能耗居住建筑的设计应根据气候特征和场地条件,通过 被动式设计降低建筑能耗和提升主动式能源系统的能效达到超低 能耗,在此基础上宜利用可再生能源使建筑物能源消耗进一步降 低,实现更低的能源消耗。 3.0.2应采用性能化设计方法,以室内环境参数、供暖(冷)年耗 热(冷)量指标,一次性能源消耗量为控制性指标,能源设备和系 统等性能参数应为推荐性指标,

表3.0.3主要城市气候区属、采暖度日数

3.0.4超低能耗居住建筑应进行全装修。并应采用建筑与装修一体 化设计。室内装修应简洁,严禁损坏围护结构气密层、保温层和影 响气流组织。

化设计。室内装修应简洁,严禁损坏围护结构气密层、保温层和影 响气流组织。 3.0.5超低能耗居住建筑室内装饰装修设计应采用环保无污染的 材料和工艺,室内空气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环境通用规 范》GB55016和《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标准》GB50325 的规定。

3.0.6超低能耗居住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应与主体结构

构可靠连接,主体结构或围护结构和其与保温系统的连接应能承担 外墙保温系统的荷载和作用,在主体结构正常使用状态下,不应产 生裂缝和空鼓。外墙保温系统在正常使用中不应发生脱落。并应符 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建筑抗震设计 规范》GB50011、《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和《钢结 构设计标准》GB50017的规定。 3.0.7超低能耗居住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的使用年限不应低于25 年。 3.0.8超低能耗居住建筑的外墙外保温系统应采取防水措施,应具 有阻止雨水、雪水侵入墙体的基本功能,并应具有抗冻融,耐低温、 承受风荷载等性能。 3.0.9外挑楼板、阳台、悬挑造型构件等部位的外保温系统应采取 加强措施,实现可靠连接 3.0.10外墙存在外装吊挂荷载时,支吊架应设置在结构墙体上。 支吊架与结构墙之间采取隔热措施,支吊架的规格应根据荷载计算 确定。

4.1.1建筑物的总平面布置应充分利用冬季日照并考虑冬季主导 风向的影响,充分考虑场地的风环境,设计布局应有利于夏季的自 然通风。

4.1.1建筑物的总平面布置应充分利用冬季日照并考虑冬季主导

4.1.2建筑的主朝向宜选择南向或接近南向,且宜避开冬季主导风

4.1.2建筑的主朝向宜选择南向或接近南向,且宜避开冬李主导风 向。

4.2.1建筑体形应规整紧凑,避免过多的凹凸变化,减少装饰性构 件,超低能耗居住建筑体形系数应符合表4.2.1规定的限值

表4.2.1超低能耗居住建筑体形系数限值

4.2.2建筑外围护结构不宜采用玻璃幕墙。如采用建筑幕墙时,建 筑幕墙的气密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幕墙》GB/T21086中 的规定,且其气密性等级不应低于4级。当居住建筑的入口大堂 采用全玻幕墙时,全玻幕墙中非中空玻璃的面积不应超过同一立面 透光围护结构面积的10%,且应按照同一朝向立面透光面积(含 全玻幕墙面积)加权计算平均传热系数。

墙面积比大于表4.2.3的规定的限值时,应进行能耗复核计算,并 应满足本标准中能耗指标及节能率的要求。

表4.2.3窗墙面积比限值

注:1开式阳台门上部(透明部分)计入窗户面积,门芯板(不透明部分) 不计入窗户面积; 之 表中的窗墙面积比应按开间计算,表中的“北”代表从北偏东小于60° 至北偏西小于60°的范围;“东、西”代表从东或西偏北小于等于30° 至偏南小于60°的范围;“南”代表从南偏东小于等于30°至偏西小于 等于30°范围

4.2.4建筑的主要出入口外门应设置门斗等防风设施:建筑的其他 外门宜设置阳光房等缓冲区以减少冷风的渗透。居住建筑不应设置 开敬式楼梯间及外廊,不宜设置开敬式阳台。 4.2.5建筑进深设计应考虑天然采光效果。进深较大的建筑,宜设 置采光中庭、采光竖井、光导管等设施,改善天然采光效果。 4.2.6建筑空间组织和门窗洞口设计应满足自然通风要求,并符合 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50352的规定 4.2.7超低能耗居住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安全性应根据所选用结 构形式进行重点设计或专项计算,并满足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 定。 4.2.8外围护结构不同材料交接处宜设置防水隔汽膜和防水透汽 膜;对于木结构、轻型钢结构和采用夹心保温构造的外围护结构 宜在靠近室内一侧设置防水隔汽膜 4.2.9非透明外围护结构宜采用热情性大、技术先进、性能优越

外门宜设置阳光房等缓冲区以减少冷风的渗透。居住建筑不应设置 开敞式楼梯间及外廊,不宜设置开散式阳台。

外门宜设置阳光房等缓冲区以减少冷风的渗透。居住建筑不应诊

4.2.5建筑进深设计应考虑天然采光效果。进深较大的建筑,宜设 置采光中庭、采光竖井、光导管等设施,改善天然采光效果。 4.2.6建筑空间组织和门窗洞口设计应满足自然通风要求,并符合 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50352的规定。 4.2.7超低能耗居住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安全性应根据所选用结 构形式进行重点设计或专项计算,并满足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 定。

外围护结构不同材料交接处宜设置防水隔汽膜和防水透汽

4.2.8外围护结构不同材料

膜;对于木结构、轻型钢结构和采用夹心保温构造的外围护结构, 宜在靠近室内一侧设置防水隔汽膜

4.2.9非透明外围护结构宜采用热情性大、技术先进、性能优越、 耐久性强、工业化程度高、构造安全可靠的复合墙体。

4.2.9非透明外围护结构宜采用热情性大、技术先进、性

4.2.10非透明外围护结构可采用外墙外保温系统、内置保温理

混凝土复合剪力墙等体系。当采用钢结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时, 应优先采用与其相配套的工业化生产的材料和部品。

混凝土复合剪力墙等体系。当采用钢结构、装配式混凝土

4.2.11非透明围护结构保温层宜连续完整,保温材料的达

合下列要求: 1优先选用高性能保温材料,减小保温层厚度: 2屋面保温材料应具有吸水率低、抗压性能好、抗温度变形 性能好的特点; 3外墙保温系统应满足耐久性、耐冻融性等要求; 4内置保温现浇混凝土复合剪力墙的保温材料性能指标应符 合现行行业标准《内置保温现浇混凝土复合剪力墙技术标准》JGJ/I 451的有关规定。 4.2.12建筑主要功能房间的隔声性能应满足以下要求: 1建筑物外部噪声源传播至主要房间的室内噪声限值应符合 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环境通用规范》GB55016中的标准限值: 2主要功能房间的室内乙振级限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 筑环境通用规范》GB.55016中的标准限值

4.3.1超低能耗居住建筑主要房间室内环境参数应符合表4.3.1

4.3.1超低能耗居住建筑主要房间室内环境参数应符合表4.3.1 的规定,

表4.3.1超低能耗居住建筑室内环境参数

4.3.2超低能耗居住建筑供暖(冷)年耗热(冷)指标,一次能源 消耗量,建筑气密性指标及相对节能率应符合表4.3.2的规定

表4.3.2超低能耗居住建筑供暖(冷)年耗热(冷)指标,一次能源消耗量,

表4.3.2超低能耗居住建筑供暖(冷)年耗热(冷)指标,一次能源消耗量,

建筑气密性指标及相对节能率

4.3.3非透明外围护部分的平均传热系数应符合表4.3.3的规定:

表4.3.3非透光外围护结构平均传热系数

4.3.4超低能耗建筑内分隔供暖与非供暖空间的隔墙、楼板的传热 系数应符合表4.3.4的规定,

能耗建筑内分隔供暖与非供暖空间的隔

4.3.5非透明外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应按平均传热系数计算:

Km K1F1+K2F2+..·+KnFn F1+ F2+...+ Fn

4.3.6当非透明外围护结构由不同构造组成时,应按现行

2外门窗的框型材传热系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K≤1.2 W/(m²K)

3玻璃的太阳光总透射比,应根据现行行业标准《建筑门窗 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JGJ/T151规定的方法测定,并符合下式 规定:

4玻璃的选择性系数宜符合下式规定:

LSG=≥1.25 g

LSG一透明材料的选择性系数; ——透明材料的可见光透射比; 透明材料的太阳能总透射比

4.3.8外门窗的玻璃间隔条应使用耐久性良好的暖边间隔

外门窗的玻璃间隔条应使用耐久性良好的暖边间隔条,并符

式中: d—玻璃间隔条材料的厚度,m; ^——玻璃间隔条材料的导热系数,W/(m·K)。

Z(d × a) ≤0.007 W/K

4.3.9外门窗的气密、水密和抗风压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

筑幕墙、门窗通用技术条件》GB/T31433的要求,其气密性等级 不应低于8级,水密性等级不应低于4级,抗风压性能应按现行 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计算确定, 4.3.10外窗及采光顶的传热系数应符合表4.3.10规定,当居住建 筑外门不直接与室内起居区域被楼梯间完成阻断时,外门传热系数 不应大于 1 2 WI(m2.K)

小窗及采光顶传热系数K和太阳得热系类

4.4.1外围护结构保温层应连续完整,热桥的部位应进行削弱或消 除热桥的专项设计。

除热桥的专项设计。 4.4.2外围护结构热桥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突出外墙的空调板、墙肢等构件和突出屋面的女儿墙、柱、 构架等构件,应进行削弱热桥的专项设计; 2悬挑的开敬阳台、雨蓬等挑板部位宜采取挑梁断板的形式 进行热桥处理,降低与主体的接触面积,且冬季挑梁部位外墙内表 面无结露:

3外墙保温为单层保温时,应采用锁扣或企口方式连接;为 双层保温时,应采用错缝粘贴方式: 4穿过外墙的管道与预留洞(套管)间应预留保温空间,确 保周边墙面温度无结露 5固定保温层的锚栓应采用断热桥锚栓: 6外墙上不宜固定导轨、龙骨、支架等可能导致热桥的构件; 必须固定时,应采取有效阻断或削弱热桥措施;构件穿透保温层时, 保温层与构件之间必须进行密封处理: 7外墙外保温系统中的穿透构件与保温层之间的间隙,应采 取有效保温密封措施: 8内置保温现浇混凝土复合剪力墙等建筑保温与结构一体化 外墙应考虑其拉结构造引起的传热损失,且应采取有效阻断或削弱 墙板、保温材料拼接缝热桥的措施: 9主体钢结构居住建筑,外墙保温应连续不间断,且钢构件 室内侧无结露风险;钢构件之间、钢构件与墙板、楼面板之间应有 可靠连接并采取热桥处理措施。 4.4.3屋面热桥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屋面保温层应与外墙的保温层连续,不宜出现结构性热桥: 当采用板材保温材料时,应分层错缝铺贴,各层应有粘结固定; 2对女儿墙等突出屋面的结构体,其保温层应与屋面、墙面 保温层连续,不宜出现结构性热桥;女儿墙、土建风道出风口等薄 弱环节,宜设置成品盖板,以提高其耐久性,成品盖板与结构莲接 部位,应采取避免热桥的措施; 3管道穿屋面部位应采取热桥处理措施,管道出屋面后宜设 置套管进行保护,套管与管道间应填充保温材料,确保周圈屋面板 内表面不结露: 4屋面结构板与保温层之间应设置隔汽层,保温层室外一侧 设置防水层;屋面隔汽层设计及排气构造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的规定。

4.4.3屋面热桥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4.4.3屋面热桥处理应付合下列规定: 1屋面保温层应与外墙的保温层连续,不宜出现结构性热桥: 当采用板材保温材料时,应分层错缝铺贴,各层应有粘结固定; 2对女儿墙等突出屋面的结构体,其保温层应与屋面、墙面 保温层连续,不宜出现结构性热桥;女儿墙、土建风道出风口等薄 弱环节,宜设置成品盖板,以提高其耐久性,成品盖板与结构莲接 部位,应采取避免热桥的措施; 3管道穿屋面部位应采取热桥处理措施,管道出屋面后宜设 置套管进行保护,套管与管道间应填充保温材料,确保周圈屋面板 内表面不结露; 4屋面结构板与保温层之间应设置隔汽层,保温层室外一侧 设置防水层;屋面隔汽层设计及排气构造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的规定

4.4.4地面、非供暖地下室板处的热桥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4.4.4地面、非供暖地下 1高于室外地坪500mm以下部分的外墙外保温系统,宜采用 吸水率低、耐腐蚀、耐冻融性能较好的材料,且应从地上外墙连续 粘贴至地下室外墙,并向下延伸至当地冻土层以下;地下室外墙外 侧保温层内外两侧宜分别设置一道防水层,防水层延伸至地上 500mm处做收口处理; 2不供暖地下室顶板的保温层宜在结构楼板板上和板下分别 设置。保温层厚度应经过计算确定。板下保温层在梁底应莲续,外 墙、上下贯通的隔墙、柱等部位应进行保温下延等热桥处理措施: 热桥处理应从外墙、内隔墙与顶板交角处向下侧墙体延伸,延伸长 度及保温厚度应由计算确定,且延伸长度不宜小于1000mm; 3无地下室时,外墙外侧保温层与周边地面保温构造应连续 无热桥。 4.4.5外门窗与主体结构连接处应采取断热桥措施:外门窗左右两 侧及上部保温应覆盖部分门窗框,外露尺寸不宜大于20mm。当采 用内嵌或半内嵌安装方式时,应采取增加节能副框等热桥处理措 施,避免外窗安装热桥过大。并应做好交接处的保温和防水构造设 计,并校核窗墙洞口热桥部位的内表面温度。满足热工设计要求。 4.4.6外窗洞口宜设置成品窗台板对保温层进行保护,其安装应符 合下列规定: 1成品窗台板与窗框之间应有结构性连接,并采取密封措施: 2成品窗台板两端及底部与外墙保温层的接缝处应采用预压 膨胀密封带密封: 3成品窗台板及门窗洞口上侧应设滴水线, 4.4.7建筑应采用内排水。采用内排水时,雨水管应进行保温处理。 当不能采用内排水时,宜独立设置于建筑外保温外侧。室外雨水管 的安装应采取下列措施: 1雨水口组件与女儿墙或屋面板预留洞之间应设保温隔热 层,保温层厚度不宜低于50mm;

1高于室外地坪500mm以下部分的外墙外保温系统,宜采用 吸水率低、耐腐蚀、耐冻融性能较好的材料,且应从地上外墙连续 粘贴至地下室外墙,并向下延伸至当地冻土层以下;地下室外墙列外 则保温层内外两侧宜分别设置一道防水层,防水层延伸至地上 500mm处做收口处理; 2不供暖地下室顶板的保温层宜在结构楼板板上和板下分别 设置。保温层厚度应经过计算确定。板下保温层在梁底应连续,外 墙、上下贯通的隔墙、柱等部位应进行保温下延等热桥处理措施 热桥处理应从外墙、内隔墙与顶板交角处向下侧墙体延伸,延伸长 度及保温厚度应由计算确定,且延伸长度不宜小于1000mm; 3无地下室时,外墙外侧保温层与周边地面保温构造应连续 无热桥。

4.4.5外门窗与主体结构连接处应采取断热桥措施:外门

侧及上部保温应覆盖部分门窗框,外露尺寸不宜大于20mm。当采 用内嵌或半内嵌安装方式时,应采取增加节能副框等热桥处理措 施,避免外窗安装热桥过大。并应做好交接处的保温和防水构造设 计,并校核窗墙洞口热桥部位的内表面温度。满足热工设计要求

2雨水管与墙体之间的固定应采取隔热垫块等断热桥处理措 施。 4.4.8变形缝应做保温处理,应满塞A级憎水保温材料。保温材 料传热系数不应大于0.5W/(mK)。如遇门窗洞口,洞口周边应做 封堵处理

4.5.1建筑围护结构的气密层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建筑设计施工图中应明确标注气密层位置; 2气密层应连续完整,包围整个气密区域: 3由不同材料构成的气密层的连接处,应采取气密搭接等密 封措施; 4当采用装配式墙板时,有气密要求的墙板间及墙板与梁、 柱、结构板拼缝宜在室内一侧粘贴防水隔汽膜,室外一侧粘贴防水 透汽膜; 5主体钢结构工程,有气密要求的钢构件之间、钢构件与墙 板、楼面板的拼缝应采取耐久性密封措施,以保证气密层的连续。 4.5.2有气密要求的填充墙抹灰层应莲续完整,抹灰层厚度不应小 于15mm,且不同材料连接缝隙及墙体拐角等部位应采取防开裂措 施。 4.5.3外门窗安装时,外门窗与结构墙之间的缝隙应采用耐久性良 好的密封材料密封,室内一侧宜使用防水隔汽膜,室外一侧使用防 水透汽膜,隔汽膜(透汽膜)粘贴应满足下列要求: 1防水隔汽膜(透汽膜)与门窗框粘贴宽度不应小于15mm, 粘贴应紧密,无起鼓漏气现象; 2防水隔汽膜(透汽膜)与基层墙体粘贴宽度不应小于 50mm,粘贴密实,无起鼓漏气现象。 4.5.4开关、插座、接线盒、消火栓等在有气密要求的填充墙体设

4.5.3外门窗安装时,外门窗与结构墙之间的缝隙应采用耐久性良 好的密封材料密封,室内一侧宜使用防水隔汽膜,室外一侧使用防 水透汽膜,隔汽膜(透汽膜)粘贴应满足下列要求: 1防水隔汽膜(透汽膜)与门窗框粘贴宽度不应小于15mm, 粘贴应紧密,无起鼓漏气现象: 2防水隔汽膜(透汽膜)与基层墙体粘贴宽度不应小手 50mm,粘贴密实,无起鼓漏气现象。 4.5.4开关、插座、接线盒、消火栓等在有气密要求的填充墙体设

4.5.4开关、插座、接线盒、消火栓等在有气密要求的填

置时,应采取气密性加强措施。 4.5.5穿气密层的管线应采用耐久性良好的密封材料密封,室内 则使用防水隔汽膜,室外一侧采用防水透汽膜, 4.5.6进入超低能耗建筑的主线管(桥架)穿线完毕后应进行气密 性封堵。

4.5.7外墙保温宜优先选用外保温体系。在装配率要求高

4.5.7外墙保温宜优先选用外保温体系。在装配率要求高的地区 优先选用复合墙体、装配一体化墙体、免拆模体系等外墙体系,用 以提高建筑的总体装配率

外墙外保温层、装饰层及装饰性构件与主体结构之间的连接

4.5.8外墙外保温层、装饰层及装饰性构件与主体结构之

设计,应考虑温度应力、风压等影响因素,设置可靠的锚固措施 并应采取减少热桥措施。

4.5.9外门窗安装方式应根据墙体的构造方式进行优化设计。列

的安全性应进行受力计算,锚固件和连接件应采用不锈钢、热镀锌 材料,锚栓宜采用非金属锚栓。

4.5.11当建筑外门窗采用内嵌或半内嵌的安装方式时,应在

结构安全的前提下,对具体安装构造进行热桥计算、热桥处理和气 密性设计。

5.1.1超低能耗居住建筑应进行供暖年耗热量、供冷年耗冷量以及 年供暖、供冷和照明一次能源消耗量计算。各项指标应符合本标准 第4.3.1条和第4.3.2条的规定。 5.1.2施工图设计阶段,应对每个房间进行热负荷计算,对空调区 域进行夏季逐时冷负荷计算;计算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 建筑供暖通风及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的相关规定。 5.1.3超低能耗居住建筑的能耗指标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室外计算参数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节能气象参数 标准》JGJ/T346取值; 2室内环境计算参数应按本标准第4.3.1条取值: 3空气渗透换气次数应取0.042h: 4主要功能房间的室内新风量不应低于30m/(h·人); 5 新风热(冷)负荷计算时应扣除从排风中回收的热(冷) 量; 6所有指标涉及面积均应为住宅套内使用面积。 5.1.4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能耗指标计算应采用满足本标准要求的 软件计算确定。 5.1.5供暖年耗热量计算应从规定的供暖计算起始日期至供暖计

算终止日期,进行逐时计算并累加,即为建筑年供暖总需求,其 套内使用面积的比值为建筑的供暖年耗热量。

止日期,进行逐时计算并累加,即为建筑的年供冷总需求,其与套 内使用面积的比值为建筑的供冷年耗冷量

5.1.7吉林省主要城市的年供暖(冷)年耗热(冷)量计算起止日

5.1.7吉林省主要城市的年供暖(冷)年耗热(冷)量计算起止日 期,应按表5.1.7 确定。

期,应按表5.1.7确定

表5.1.7吉林省主要城市的年供暖(冷)年耗热(冷)量计算起止日期

1标准未列出的地区按照同纬度或气候相近地市进行计算 如各地区实行弹性供暖,需按实际发生天数进行计算。

1标准未列出的地区按照同纬度或气候相近地市进行计算 如各地区实行弹性供暖,需按实际发生天数进行计算。

供暖热负荷及供暖年耗热量计算

5.2.11 供暖能耗,应根据建筑物下列散失和获得的热量确定: 1 围护结构的耗热量: 2冷风渗透耗热量: 3 通风耗热量; 4太阳辐射得热量; 5建筑物的内部热源得热量,包括人体、照明和家用电器散 热。 5.2.2建筑物供暖需求的逐时耗热量应按下式计算:

Ahi = qhi +qhi + hi

hi 建筑物逐时热负荷,W; qa 计算时刻围护结构传热引起的热负荷,W; qi 计算时刻冷风渗入引起的热负荷,W: m 计算时刻通风引起的热负荷,W: 计算时刻透明围护结构通过太阳辐射引起的热负荷,W qint 计算时刻内部热源散热引起的热负荷,W。 5.2.3 围护结构传执引起的逐时热负荷应按下式计算,

5.2.3围护结构传热引起的逐时热负荷应按下式计算:

= q + qm Yhi

1对于非透明围护结构传热引起的逐时热负荷应按下式计 算:

2对于透明围护结构传热引起的逐时热负荷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 qmi 透明围护结构传热引起的逐时热负荷,W; 透明围护结构综合传热系数,W/(m²K); Fw 透明围护结构面积,m² t.i 计算时刻室外温度,℃。

5.2.4冷风渗透引起的逐时热负荷应按

当采用显热回收装置时:

当采用全热回收装置时:

Lv—计算时刻通风量,kg/h; nt——通风设备的温度交换效率; tw';——计算时刻室外空气温度,新风进行预热时应为预热后 的温度,℃。

n一通风设备的恰交换效率; hni一—计算时刻室内空气恰值,kJ/kg; hw’;一一计算时刻室外空气恰值,新风进行预热时应为预热 后的烩值,kJ/kg。 5.2.6计算时刻透明围护结构通过太阳辐射引起的热负荷应按下

后的熔值,kJ/kg。 5.2.6计算时刻透明围护结构通过太阳辐射引起的热负荷应按下 式计算:

9h = r× SHGC× Fw × Iwi

一综合遮阳系数,%; SHGC一一太阳得热系数: Iwi——计算时刻透明围护结构表面的太阳辐照度,W/m²。 527建筑物供暖年耗执量,应按规定的供腰计算起始日期至供暖

5.2.7建筑物供暖年耗热量QKML 0001S-2013 昆明麦联经贸有限公司 压片糖果,应按规定的供暖计算起始日期至供暖 计算终止日期确定,并按下式计算:

计算终止日期确定,并按下式计算:

Qh——建筑物供暖年耗热量,kWh/a; th1 供暖起始时刻; th2——供暖终止时刻; h一时间单位量纲。 建筑物单位面积供暖年耗热量应按下式计算

qh一 建筑物单位面积供暖年耗热量,kWh/(ma) 住宅套内使用面积,m。

GB/T 27665-2011 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棒激光性能测量方法fh2 qhi Qn 1000

5.3空调能耗及供冷年耗冷量计算

5.3.1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 范》GB50736的规定,对房屋的空气调节区进行逐项逐时的冷负 荷计算。 5.3.2计算人体、设备、照明灯具的散热量形成的冷负荷计算时 应按空调连续运行,考虑人员在室率与设备、照明使用率、节假日 因素等影响。 5.3.3空调区的夏季冷负荷,应按照空调区各项逐时冷负荷的综合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