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溪乡松合居民点道路施工组织设计

双溪乡松合居民点道路施工组织设计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179.20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双溪乡松合居民点道路施工组织设计

汉源县双溪乡松合集中居民点道路及挡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一、编制依据、采用的规范规程

1、汉源县万里工业迁建区环境污染区移民安置双溪乡松合集中居民安置点道路及挡墙施工图

2、道路施工的相关技术规范及验收标准

编制住宅施工组织设计3、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4J008(挡土墙)

4、其他有关的国家及地方强制性规范和标准有关本项目的技术会议纪要。

5、我公司现阶段施工能力、管理水平及历年来承担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

安置点位于汉源县松合村(108道松合村上山1km左右)。根据汉源县万

工业迁建区环境污染区移民安置双溪乡松合集中居民点市政公用设施场地附属设施平面图,该场地为不规则长方形地形,从下至上为梯台形,场地内地势高低不平。

场地内设建筑物(移民安置房)59户,纵向从上至下顺山势、从河沟1、2

5、6段,在横向至下而上设有6道挡土墙,场内设有主要道路、人蓄道路,在横向挡土墙上设有栏杆,路面有方块砖,绿化场地,电水卫设施等。进场道路从108道松合村路口至施工场地约1km,由于现有道路,路面狭窄,弯道小坡度大,施工机具及运料车达到施工现场非常困难。根据现场勘察进场车道路不

能满足施工车辆运输需要,所有弯道都需要加宽处理,否则影响工程进度,发生二次转运,增加工程费用,更主要是不能满足施工进度,影响工期完成。

路的整改是本次工程项目施工工期的关键项目之一,对整个工期的实施妨碍很大,加之施工场地狭小,地形复杂,过往行人,车辆进出的干扰,严重影响工期进度。

道路分主干道、铺装地面及人蓄便道,全长约663.07m。该路主干道宽度为4.5m,铺装地面宽度为:2.00m,人蓄便道宽度为2.00m

本项目工程起点1#路(桩号0+000.00),终点(桩号为0+417.84),全长为417.85m,2#路(桩号0+000.00,终点(桩号为+064.982),全长为64.982m,3#路(桩号0+000.00),终点(桩号为+069.144),全长为55.55m,4#路(桩号0+000.00,终点(桩号为+055.55),5#路(桩号0+000.00,终点(桩号为+055.55),全长为55.55m

双溪乡松合集中居民道路由四川同济京奥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设计,武汉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由汉源县移民监理有限公司进行全程监理。该安置点道路设计功能齐全,设施完善,道路、排水、挡墙、绿化等设施一应俱全。

主干道路面采用C30砼浇筑,其结构为:表面层为180mm厚,砼,基层为5%水泥砂砾石层200mm厚,下面层素土夯实碾压厚300mm

C25预制砼嵌边石(10x20x50),部分人行道铺彩砖。

2、工程特点a、地质条件:工程地段原为农田菜地、水田和山地,山地的树木及杂草未清除,部分坟墓未迁出,表层有毛石田坎墙、填土和耕植土,与工程质量、进度造价相关较大,地段土层呈台阶式起伏,地层结构较简单,分布较均匀。

b、工期紧,总工期为168天,2014年1月20日必须完工。施工中受雨季、拆迁等因素影响,同时受各管线施工影响,出现中期交叉工作复杂,后期任务大等不利情况,必须合理安排、调整工序,确保工程如质如期完成。

a、施工顺序安排:临时便道→清表清淤→路基土石方填筑→排水施工→支排水管施工→管线施工→基层→路面

b、工程由公司总承包,项目部具体实施,其组织机构见下表:

对工程质量、安全、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负全责;负责经理部内部的人员配制、资源调配和内部承包合同签定;保证项目部各项工作有效运行;定期组织召开工程例会,处理施工中出现的重大决策问题。

d、项目总工程师主要职责

机械设备先进、配套齐全,能够高效、优质完成本合同工程的任务。

1、布置好临时工棚作为设备、材料堆放场地。

2、搭设外电及布置供电线路。

3、接入水源,布置供水线路。

4、对现场的地质、地形进行调整核实。

6、混凝土搅拌站、料场的场地处理及设备安装。

7、校核测量仪器,对全线进行导线点、水准点进行复核并根据需要进行加密、放线

8、复核纵、横面,计算土方量,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土方调配。

9、绘制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施工图,编制实施施工组织设计。

10、对技术人员及操作工人进行岗前培训及技术交底。

11、对借土区按规范要求进行取土样试验,测定其最大干容量,最佳含水量等。

12、对所使用的砂、石进行试验。

13、对水泥、钢材等原材料进行试验。

14、对混凝土、砂浆配合比进行试配。

三、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

由项目部抽调有经验的高级测量人员组成精干的测量队,用全站仪对本段道路进行高精度的中线及标高复测,确认无误并达到测量规定精度后,设置满足施工需要的控制网及控制桩,编写测量成果报请工程师审批。对控制桩要固定牢固并做好保护工作。

(2)若出现软基,按设计或监理要求进行处理,如开挖换填、抛石等。清淤验收后迅速进行回填施工,回填用土采用渗水性较好的填料,同时路基两侧做好地下水渗透排水沟,防止地下水反渗入路基而造成碾压时的翻浆现象产生。压实完成后即进行压实质量的检验,测定压实,达到规范要求时,再进行下一层填料的回填施工。若不合格,则重新翻松再充分压实,在施工过程严格控制填料的含水量及地下水准的变化。

采用推土机、挖掘机清除施工范围内的松散土及杂物。特别是回填土、腐植土要用挖掘机全部清除,以保证基底土的密实不小于96%。

(4)、路基开挖:在路基开挖前做好场地清理及排水工作,并做好测量放样工作,路基开挖采用分段纵挖法为主,分层纵挖法为辅的方法施工,挖掘机挖装,自卸汽车运输,运距在3km以外。

(5)、路基填方施工方案

采用分段分层填筑,挖掘机或装载机装料,自卸汽车运料,推土机摊铺,平地机整平,压路机碾压,核子密度法检测密实度。回填路基用地范围内的坑穴认真清理并夯实,有水部分将水排除,并将松软及泥湿部分全部清除。所需填方材料均需要从场外运进,运距约2公里

为保证施工质量,最大限度的减少占地,特采取如下措施:

1、、将挖方段的可利用的土方全部纵向调配,以减少弃方。

2、、按确定的取土场,采取集中取土的方案,不乱取乱挖。

(7)、基层、底基层施工方案

本标段车行道最底层为土基层,10cm厚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人工配合机械摊铺,XS261压路机压实。

1、面层采用18cm厚C30混凝土。

1、本标段工程的施工方法采用全幅明挖顺筑法施工。

2、纵向坡度依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而定,保证排水坡度按2%放坡。

3、部分施工段需要增加及修复排污管、排水沟(明沟、暗沟)的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

4、部分施工段增加及修复挡墙、护坡的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

四、水泥稳定砂砾(碎石)施工

密实度:≥98%(重型压实)

1、对水泥稳定砂砾(碎石)的材料要求

a、砂砾(碎石):集料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0mm,集料的压碎值不应大于20%,硅酸盐含量不宜超过0.25%。

b、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水泥强度42.5MPa。

a、水泥稳定砂砾(碎石)混合料的组成设计包括:根据水泥稳定碎石的强度标准,确定必须的水泥剂量和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在需要改善土的颗粒组成时,还包括掺加料的比例。

b、水泥稳定砂砾(碎石)的各项试验,应按JTJ057-94的有关规定进行。

施工放样→准备下承层→拌和→运输→摊铺→初压→标高复测→补整→终压→养生

4、测量放样:按20m一个断面恢复道路中心桩、边桩,并在桩上标出基层的松铺高程和设计高程。

5、拌和:稳定料的拌和场设在现场内,拌和设备采用6台500L的单轴式强制搅拌机和一台基层料集中厂拌机。料场内的砂、石分区堆放,在每天开始拌和前,按配合比要求对水泥、集料的用量准确调试,告别特别是根据天气变化情况,测定集料的自然含水量,以调整拌和用水量。拌和时确保足够的拌和时间,使稳定料拌和均匀。

6、运输:施工时配备足够的运输车辆,并保持道路畅通,使稳定料尽快运至摊铺现场。炎热天气运输时加彩条布遮盖,防止水份过度蒸发。半成品砼运输约300m

7、摊铺:机动车道基层采用摊铺机施工,非机动车道基层采用人工摊铺。摊铺时严格控制好松铺系数,人工实时对缺料区域进行补整和修边。

8、压实:摊铺一小段后(时间不超过3小时),用40T的振动压路机静压两遍、振压一遍后暂时停止碾压,测量人员立即进行高程测量复核,将标高比设计高超过1cm,或低0.5cm的部位立即进行找补,完毕后用压路机进行振动碾压。碾压时由边至中,由低至高,由弱至强、重叠1/3轮宽的原则碾压,在规定的时间内(不超过四小时)碾压到设计压实度,并无明显轮迹时为止。碾压时,严禁压路机在基层上调头或起步时速度过大,碾压时轮胎朝正在摊铺的方向。

9、养生:稳定料碾压后四小时内,用经水浸泡透的麻袋严密覆盖进行养护,八小时后再用自来水浇灌养护七天以上,并始终保持麻袋湿润。稳定料终凝之前,严禁用水直接冲刷基层表面,避免表面浮砂损坏。

10、试验:混合料送至现场半小时内,在监理的监督下,抽取一部分送到业主指定或认可的试验室,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和水泥剂量试验。压实度试验一般采用灌砂法,在碾压后12小时内进行,避免时间过长基层终凝后增大劳动强度,试验后的洞眼用C10砼进行补平。弯沉试验在施工七天后进行。

11、伸缩缝:为防止基层因伸缩开裂而影响路面结构,施工时按每6m设一条横向伸缩缝。

12、侧、平石半成品必须每块验收检查,不合格品严格使用。

13、安砌必须按规范要求施工,误差必须符合标准的规定。

1、施工时,必须作好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分段分幅施工,以确保交通运输、施工作业两不误。

2、水泥砼面层应进行机械刻槽处理。在混凝土表面泌水完毕20~30min内应及时拉槽;在满足混凝土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用较低的水泥用量(低水灰比),以延长水泥砂浆的抗磨光能力。面层应坐抗滑检测,其构造深度(TD)不应低于0.8mm。

3、本说明未尽事宜,应按有关设计图表和相关施工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进行施工。

道路断面按“一块板”布置如下:

路基应稳定、密实,采用重型击实标准,分层碾压填筑,路基压实度要求见下表:

本段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15cm水泥砼面层+15cm5%水泥碎石稳定基层

7、水泥砼路面分块及钢筋布置:

(1)、所有纵缝均设拉杆,胀缝一侧相邻三条缩逢设成假逢带传力杆型。

(2)、胀缝处设滑动传力杆,滑动端塑料套管应在胀缝两侧交错设置,塑料管留3cm空隙填充油纱,传力杆采用固定,固定后的传力杆必须平行于板面及路面中心线,其设置精确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4)、水泥混凝土的设计弯拉强度不小于4.5Mpa,弯拉回弹模量不小于29Gpa.

(5)、其它未尽事宜,按《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规定执行。

(6)、拉杆采用螺纹钢筋,设在板厚中央,并对拉杆中部10cm进行防锈处理;所有纵缝均设拉杆,胀缝一侧相邻三条缩缝设成假缝带传力杆型。

(7)、传力杆采用光面钢筋,其1/2长度加5cm应涂以沥青;胀缝处设滑动传力杆,滑动端塑料套管应在胀缝两侧交错设置,塑料管留3cm空隙填充油沙,传力杆采用支架固定,固定后传力杆必须平行于板面及路面中心线,其端部误差≮5mm。

(8)、在临近其他道路相交处、填挖交界处、小半径平曲线和凹形竖曲线纵坡变换处均应设置胀缝。

(9)、接缝板选用浸沥青木板;填缝料采用聚氯乙烯胶泥。

(10)、当中断浇筑砼面板时,必须设置横向施工缝,其位置设在胀缝或缩缝处。设在胀缝处时采用胀缝结构,设在缩缝处时采用横向施工缝结构。

(11)、其它未尽事宜,按《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和《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标准》规定执行。

(12)、胀缝两侧板的角隅处发针形补强钢筋;另视施工中具体情况,当混凝土面板放纵、横向自由边边缘下的基础有可能产生较大的塑性变形时,应在板边缘加设补强钢筋,角隅处加设发针形补强钢筋。

(13)、在混凝土路面起终端处横向边缝、有特殊要求处亦要设置板边补强钢筋。

(14)、当构造物顶面至板顶距离小于120cm时,混凝土面板采用钢筋网补强,钢筋保护层厚度5cm。

(15)、交叉路口采用T字型、Y字型、十字型。

(16)、施工要求及注意事项

道路工程施工工艺、技术要求及验收标准应严格按照相关国家标准。施工时注意与其它相交道路路面的衔接事宜。

b、开挖中如发现土层性质有变化时,及时修改施工方案,并及时报请工程师批准。

c、土方地段的挖方路基施工标高,考虑因压实而产生的下沉量,该值由实验确定。路基顶面以下300mm的压实度,不小于96%,路基顶面以下换填土超过300mm的压实度,不小于96%,XS261压路机压实。

d、因气候条件使挖出的材料无法按照设计文件及技术规范要求用于填筑路基和压实时,停止开挖直至气候条件好转。

e、路基挖至设计标高后,立即进行雨水工程的施工。

a在地表过分潮湿,在路堤两侧护道外开挖纵向排水沟,在路基范围内开挖纵横向排水沟,排除积水。

b在护道外侧的排水沟,在沟的外侧填筑土埂,防止线外地表水流入。

c在路基范围内有大片低洼积水地段时,先作土埂排除积水,并将废弃物、淤泥以及不适宜的材料清除路堤以外,将此地面翻松,经处理后再进行压实。

d、填土路基按路基面平行线分层控制填土标高,填料分层平行摊铺,松铺厚度不大于300mm。每层、每侧填料铺设宽度超过填层设计宽度500mm,确保修整路基边后,路的边缘有足够的压实度。

e、对填土高度小的地方,地表清理与挖除之后,然后整平压实,压实度不小于96%。

f、在路基填土高度大地方,将路堤基底整平并在填筑前进行碾压,其压实度不小于94%。

g、在路堤范围内修筑便道时,该便道不做为路堤填筑的部分,拆除便道后,重新填筑成符合规定要求的新路基。

h、任何靠压实设备无法压碎的大块硬质材料,予以清除,以便达到要求的压实度。

i、填土路基分段施工时,两个相邻作业段交接处不在同一时间填筑,先填段按1∶1坡度分层留台阶,两段同时施工,则分层相互交叠衔接,搭接长度不小于2m。

a、检验项目及标准执行设计文件、技术规范相关标准。

b、外观鉴定:路基表面平整、密实、曲线圆滑,直线顺直。

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八、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质量管理工作从合同文件、质量目标抓起,从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入手,依据设计文件和有关规范、规程及验标,着眼于人员、物资、机械设备、工程试验、施工工艺,由始至终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提供优质产品和优质服务。根据体系的建立,各级管理人员及施工作业人员要提高质量意识,明确自己的职责,严把质量关,保证实现预期的质量目标。

我公司对本工程实行工程质量负责制。建立层层负责的质量岗位责任体系,项目经理、总工程师、主管工程师、工长、质检工程师、试验工程师等按相应职责和权限,签订质量责责任状,确保质量控制得到层层落实。

4、项目经理质量管理职责:

(1)、对本合同段工程质量负全面责任。根据项目质量目标,组织开展质量活动。主持全面质量管理工作,推进各项质量活动正常开展,确保产品质量,满足合同要求。

(2)、督促有关部门向建设单位驻地代表或监理工程师提供质量情况,落实建设单位或监理工程师提出的有关质量方面的要求

(3)、贯彻实施“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监督检查计划执行情况,确保项目创优规划的实施,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工程,责令其停工或返工,并审核督促检查处置方案和预防措施。

5、总工程师(主管工程师)质量管理职责:

(1)、对本合同段(或管辖)工程质量负全面技术责任,协助项目经理进行各项质量活动。

(2)、负责制定优质工程奖励办法并检查落实。具体组织技术、质检、物资、试验人员定期进行质量评比活动。

(3)、负责组织编制本项目工程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及质量计划、创优措施。对不合格产品的处置方案及其预防措施进行审核,督促检查各项质量计划的实施。

(4)、负责质量记录的检查和审核。

6、工长质量管理职责:

(1)、对工程质量负直接责任,负责落实职工的技术培训及质量教育,为工程队的质量体系配备必需的资源。

(2)、负责工序质量控制,督促技术人员落实施工规范和验标,对工序的交接和质量问题负责。

(3)、负责施工现场的材料等质量问题,督促技术、质检、材料人员组织验收材料、成品、半成品,并负责其管理和使用。

7、质检工程师质量管理职责:

(1)、负责质量计划的宣传落实工作;负责创优计划的策划和落实工作。

(2)、负责现场自检工作并配合监理工程师作好质量检验工作。

(3)、负责工程质量的检验和评比工作,参加不合格产品的处置方案及其纠正、预防措施的制定和落实工作。

9、确保工程质量的组织措施

(1)、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及工艺要求,配齐配足各类型机械设备,以满足机械化流水作业的需要。拌合设备、摊铺机、压路机、运输车辆、砼搅拌设备,均重点配备,用先进的机械装备,施工出高质量的工程。

(2)、加强与建设、监理、设计单位的密切配合,主动听取监理工程师的意见,执行监理工程师的指令,实现“四位一体”联合创优的质量工作格局。

(3)、接受政府监督,严格执行政府职能部门工程质量监督制度。

(4)、本合同段工程全部自行施工完成,决不转包,不分包,以高素质的施工队伍保证工程的高质量。

10、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

(1)、推行现代化的技术管理,运用统筹、网络技术编制切实可行的实施性施工设计与施工网络管理计划。在保证工期的前提下,提高资源配置,努力降低成本,严格按网络节点工期要求,分阶段控制,实现均衡生产,为保证工程质量创造条件。

(2)、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坚持技术复核制度。本合同段工程开工前请设计单位技术交底,由经理部组织测量队对中线、高程进行贯通测量,测设控制桩和重点工号的定位桩。对收到的设计文件,由总工程师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会审,技术人员进行认真复核,对存在的问题及时与设计部门联系解决,最后交付施工。技术人员对施工设计、技术交底书、施工测量数据,均严格执行复核签字制度。所有图纸、技术交底书、测量放样资料,由技术主管审核后再交付施工,做到及时、准确、无误,杜绝由于技术指导错误而影响工程质量。

(3)、严抓工程材料质量关,从选择料源到订货、采购进场、保管发放、施工过程都坚持检验制度,一切工程用料由工程试验中心取样检测试验合格后订贷,采购进场。进场材料分类存放、保管,在使用前进行抽检,检验合格后使用。

(5)、严格执行隐蔽工程检查的规定。所有隐蔽工程首先进行严格自检,并在检查证上签字后再继续施工。如遇与设计资料差异较大的隐蔽工程,自检合格后填写隐蔽工程检查证及附件。于隐蔽前24h报请监理工程师检查,在报监理工程师的同时,还要通知设计单位参加检查、签证。

除执行上述规定处,还要接受监理工程师或甲方代表的随时检查和政府质量监督部门的重点检查,并为之提供必要的检查条件。

(6)、为保证质量检测的准确性,所有计量器具,按规定定期由计量部门检验标定,合格使用,不合格的计量器具不使用。

(7)、认真贯彻ISO9002系列标准,实行施工技术、测量、试验、计量、技术资料全过程的标准化管理,做到技术标准、质量标准和管理标准相统一。妥善保管有关进度、质量检验、隐蔽工程试验报告以及与本工程相关的原始记录和照片。

11、确保路基工程质量措施

(1)、路基工程施工前,先在选定好的试验段施工,取得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的技术参数及合理工艺流程后,再全面展开施工。施工中按照规定的频数、位置用规定的仪器设备进行质量检测。

(2)、路基填筑执行公路路基填筑压实施工工艺,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水平分层填筑施工。

摊铺过程中设专人检查,质检工程师抽查摊铺厚度,摊铺厚度不大于试验确定的虚铺厚度。经试验段确定的机械组合不随意变更。若土质及机械组合发生变化,重新进行试验段施工,检验确定各项施工技术参数,保证路基填筑质量。

(3)、严格施工过程中的土质鉴别、含水量检测及压实度检测,每填筑一层经检测合格后再进行下一层土方填筑。含水量小时洒水翻拌,含水量大时晾晒达标后再进行填筑。

12、确保路面工程质量措施

(1)、铺筑试验段。每一种基层结构铺筑长度为100M~200M的试验路段,以确定施工质量检查程序。

(2)、为确保工程质量,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采用搅拌机拌和,用重型压路机和振动压路机碾压,每层压实厚度为100mm。

(3)、施工底基层、基层时,依据沉降监测资料,对底基层、基层的铺筑标高、铺筑厚度进行适当调整。

(4)、当压实设备组合、碾压遍数、工艺流程、组成配合比,通过试验段确定后,未经监理工程师同意不得变更,确保碾压密实度和路面抗压强度符合设计要求。大型压实机械不能作业的部位,采用小型打夯机夯实,使之达到的要求。

(5)、采用施工现场取样的方法控制、检验工程质量,检测强度和铺筑厚度;压实度、平整度、标高等技术指标按照技术规范规定的实测项目、频度及质量标准进行检测。

(6)、加强施工测量的控制工作。做好中线、水平的贯通测量和施工过程中水平、中线、几何尺寸的测量,坚持测量人员跟班作业。

16、路基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路基施工的质量通病主要是基础不均匀沉降、摊铺厚度过大、含水量过大、填料粒径过大等。为防止质量通病的发生,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1)、填方路基地面自然横坡或纵坡陡于1:5时,将原地面挖成宽度不小于1m的台阶。台阶顶作成2~4%的内倾斜度,以保证新填路堤在坡面上的稳定性。

(2)、路基的填筑,必须按试验路段确定的摊铺厚度和最佳含水量,分层填筑、压实,才能保证压实度达到设计规定要求。施工中不得随意加大填土厚度,含水量必须控制在最佳含水量和其允许的幅度之内。否则予以洒水或晾晒。

(3)、路基的填筑,随填、随摊,当天填筑的土层当天完成压实。每一层的表面,做成2~4%的排水横坡,避免路基表面积水,形成局部“弹簧”路基,造成质量隐患。

(4)、为防止地基引起的不均匀沉降,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工。地基处理(包括深度、横向宽度),路基填筑时从低往高处分层摊铺碾压。对于填挖交界处,填、挖台阶搭接按规范施工,碾压密实无拼痕。

17、路面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水泥混凝土的质量通病有蜂窝、麻面、露筋,以及缺棱掉角、强度不够等,不加防治将会影响结构的安全。为防止质量通病的发生,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1)、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无结块,经试验合格方可使用;砂、石子粒径、级配、含泥量等应符合要求,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保证计量准确,集料应按顺序拌制,保证搅拌时间和拌匀;防止混凝土早期受冻,冬期施工用普通水泥配制的混凝土,强度达到30%以上,矿渣水泥配制的混凝土,强度达到40%以上,才可遭受冻结,按施工规范要求认真制作混凝上试块,并加强对试块的管理和养护。

(2)、当混凝土强度偏低,可用非破损方法(如回弹仪法,超声波法)来测定结构混凝土实际强度。如仍不能满足要求,可按实际强度校核结构的安全度,研究处理方案,采取相应加固或补强措施。

(3)、路基质量复查与缺陷处理

路面施工前,对路基质量进行复查,复查包括路基平整度、拱度、强度、外型组成尺寸等,只有在复查合格后才能进行路面施工。加果有缺陷,及时进行处理。常见的质量缺陷有路基表面松散、起皮、局部弹簧、边坡松散、强度不满足要求,以及平整度差等,必须先进行路基处理,然后再施工路面。路基与路面施工交验有记录、有签字、未作交验的路基工程不进行路面施工。

砼浇筑后,采用铺设草垫由洒水车或专人浇水养护,时间不少于七天,保证砼表面一直保持湿润状态。

1、浆砌挡土墙工程概况

(1)、安置点衡重式挡土墙分DQ1、DQ2、DQ3、DQ4、DQ5、DQ6、DQ7152-2019_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标准.pdf,挡土墙基础底面埋深必须满足D+hj+hn>1m,且黏土地基D>0.5m,岩石地基D>0.2m,如因实际地形影响未满足时,需将基础下放。并对墙体结构进行复核

(2)、砌体石料强度等级不低于MU30,水泥砂浆等级M10,要求石料规则,砌前冲洗干净,分层铺筑,并保证砌筑时湿润,铺浆厚4cm,不得无浆直接贴靠。

(3)、每10~15米设一伸缩沉降缝,在墙高突变处、地基持力层变化处(包括地基土处理与非处理处)以为与其他建(构)筑物连接处应另设伸缩沉降缝,缝宽2厘米,缝中填塞沥青麻筋、沥青木板或其它弹性防水材料,沿内外顶三方填塞深度不小于20厘米。

(5)、如基础承载力未达到设计要求,需用砂砾石换填,要求换填土内摩擦角≥30,换填土平均容重≥20kN/m3,应力扩散角45换填深度n1=1.0m砂砾石换填后承载力不小于300kPa,摩擦系数不小于0.4,换填时须每30分层碾压,压实后相对密度不小于0.8。

工具配备;按设计图纸检查和处理基底;放线;安放脚手架、跳板等施工设施;清除砌石上的尘土、混垢等。

(1)、砌筑顺序:放线—→机械开挖沟槽,人工检底300mm—→验槽——→砌筑±0.00以下毛石基础—→回填夯实—→砌阶梯形毛石挡墙—→预埋φ110PVC模板泄水孔—→毛石挡墙外侧勾皮带缝—→伸缩缝填塞沥青麻丝—→检查,清理。除分层外,还应分段砌筑,两相邻段的砌筑高差不应超过1.2m,分段处宜设置沉降缝或伸缩缝的位置。分层砌筑时,应先角石,后边石或面石,最后才填腹石。

(2)、通缝。指砌体的水平灰缝。这是砌体受力的薄弱环节,其承压能力较好,受剪、抗拉、受扭的能力极差,最容易在此被损坏。砌体对通缝要求较高,不仅要求砂浆饱满密实,成缝时还不允许有干缝、瞎缝和大缝,对通缝的宽度也有一定的要求。

(3)、勾缝平缝、凹缝。勾缝具有防止有害气体和风、雨雪等侵蚀砌体的内部,延长构筑物使用年限及装饰外形美观等作用。

(4)、浆砌片石。可用灌浆法、坐浆法和挤浆法,常以挤浆法为主。砌体外圈定位行列与转角石应选择表面较平、尺寸较大的石块,浆砌时,长短相间并与里层石块咬紧,上下层竖缝错开,缝宽不大于4cm,分层砌筑应将大块石料用于下层,每处石块形状及尺寸应合适。竖缝较宽者可塞以小石子,但不能在石下用高于砂浆层的小石块支垫。排列时,应将石块交错,坐实挤紧GB 39731-2020 电子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pdf,尘锐凸出部分应敲除。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