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 630-2013 水面蒸发观测规范.pdf

SL 630-2013 水面蒸发观测规范.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SL 630-2013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6.4 M
标准类别:水利标准
资源ID:273427
VIP资源

SL 630-201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SL 630-2013 水面蒸发观测规范.pdf

4.1.1观测时间和程序应符合下列要求:

1观测时间和次数应符合下列要求

4.1非冰期水面蒸发的观测

1)水面蒸发量每日8时观测一次。铺助项目应于每日8 时、14时、20时、2时观测,条件限制的可不测2时 或按8时、20时观测。炎热干燥的天气,应在降水停 正后立即进行观测。 2)在每次观测前,应巡视观测场,检查仪器设备。如发 现不正常情况,应在观测之前予以解决。若某一仪器 不能在观测前恢复正常状态,则必须立即更换仪器 并将情况记在观测记载薄内。在没有备用仪器更换时 除应采取临时补救措施外,还应尽快报告上级机关。 观测应按下列程序进行: 1)没有辅助项目的陆上水面蒸发场的观测程序:在正点 前10min到达蒸发场,检查仪器设备是否正常,正点 测记蒸发量,然后测记降水量和溢流水量。 2)有辅助项目的陆上水面蒸发场的观测程序:在正点前 20min,巡视观测场,检查所用仪器,发现问题及时 处理,以保证正常观测。正点测记蒸发量,然后测记 降水量和溢流水量。辅助项目观测按照气象的有关规 范执行。 有下列情况的应进行加测或改变观测时间,并同时观测 量。 1)预计要降暴雨时,应在降暴雨前加测蒸发量,并检查 溢流装置是否正常。如无溢流设施,则应从蒸发器内 波出一定水量,并测记出水量和波水后的水面高度

如加测后2h内仍未降雨,则应在实际开始降雨时再加 测一次水面高度。如未预计到降暴雨,降雨前未加测, 则应在降雨开始时立即加测一次水面高度。降雨停止 或转为小雨时,应立即加测器内水面高度,并测记降 水量和溢流水量。 2)遇大暴雨时,估计降水量已接近充满溢流桶时,应加 测溢流水量。 3)若观测正点时正在降暴雨,蒸发量的测记可推迟到雨 止或转为小雨时进行,但辅助项目仍应按时进行观测, .2观测方法应符合下列要求: 1标准水面蒸发器的观测应符合下列要求: 1)将测针插到测针座的插孔内,使测针底盘紧靠测针座 表面,将音响器的极片放人蒸发器的水中。先把针尖 调离水面,如遇较大的风,应将静水器上的盖板盖上。 待静水器内水面平静后即可旋转测针顶部的刻度圆 盘,使测针向下移动。当听到讯号后将刻度圆盘向 反向慢慢转动,直至音响停正后再向正向缓慢旋转刻 度盘,第二次听到讯号后立即停止转动并读数,每次 观测应测读两次,读至0.1mm。两次读数差不大于 0.2mm时即可取其平均值。 2)在测记水面高度后,应目测静水器顶缘高出或底缘没 人水面是否小于1.0cm。小于时应向桶内汲水或加水, 使水面介于静水器中间位置。每次调整水面后,都应 按上述要求测读调整后的水面高度两次,并记入记载 簿中。如器内有污物或小动物时,应在测记蒸发量后 捞出,然后再进行加水或汲水,加水或水后应随即 测记水面高度,并将情况记于附注栏。 3)风沙严重地区,风沙量对蒸发量影响明显时,可设置 与蒸发器同口径、同高度的集沙器,收集沙量GB/T 26645.1-2011 粒度分析 液体重力沉降法 第1部分:通则,然后 进行订正。

如加测后2h内仍未降雨,则应在实际开始降雨时再加 测一次水面高度。如未预计到降暴雨,降雨前未加测, 则应在降雨开始时立即加测一次水面高度。降雨停止 或转为小雨时,应立即加测器内水面高度,并测记降 水量和溢流水量。 2)遇大暴雨时,估计降水量已接近充满溢流桶时,应加 测溢流水量。 3)若观测正点时正在降暴雨,蒸发量的测记可推迟到雨 止或转为小雨时进行,但辅助项目仍应按时进行观测

量杯量读或量尺测读。但应折算成与标准水面蒸发器 相应的毫米数,其精度应达到0.1mm 5)因降水或其他原因,致使蒸发量为负值时,记0.0。 220cm口径蒸发血的观测应符合下列要求: 1)测量前一天8时注人的20mm清水经24h蒸发剩余的 ,水量,记入观测簿余量栏。然后倒掉余量,重新量取 20mm(干燥地区和干燥季节应量取30mm)清水注 入蒸发器内,并记人次日注入水量栏。 2)有降水时,应取下金属丝网圈有强降水时,应从器 内汲出一定的水量,以防水溢出。取出的水量及时记 人观测簿观测前栏。 3)因降水或其他原因,致使蒸发量为负值时,记0.0。 蒸发器中的水量全部蒸发完时,按注入水量值记录, 并加 4)如在观测当时正遇降水,在取走蒸发器时,应同时取 走专用雨量器中储水瓶;放回蒸发器时,也同时放回 储水瓶。量取的降水量,记人观测簿蒸发量栏中的 “降水量”栏内。 3蒸发池的观测方法和要求应按标准水面蒸发器的观测方 法和要求执行。 4观测用水应符合下列要求: 1)蒸发器的用水应取用能代表当地自然水体的水。水质 宜为淡水。如当地的水源含有盐碱,为符合当地水体 的水质情况,亦可使用。在取用地表水有困难的地区, 可使用能供饮用的井水。当用水含有泥沙或其他杂质 时,应待沉淀后使用。 2)蒸发器中的水,应保持清洁,宜一个月换水一次,并 应随时捞取漂浮物。发现器内水体变色,有味或器壁

无风的早晨,换水时间应控制在1h内。换水后应按本 条规定测记水面高度,换入的水体水温应与换前的水 温相近。 3)水圈内的水,应保持清洁。

4.2冰期水面蒸发观测

.2.2泳期蒸发量观测的基本要求应符合下列要求: 1冰期较短地区,蒸发器内间歇地出现几次结有零星冰体 我冰盖的站,整个冰期仍用标准水面蒸发器,按非冰期的要求进 行观测。结有冰盖的几关可停正逐日观测,待冰盖融化后,观测 这几天的总量。停止观测期间应记合并符号,但不应跨月、跨 年。当月初或年初蒸发器内结有冰盖时,应沿着器壁将冰盖敲 离,使之呈自由漂浮状后,仍按非冰期的要求,测定自由水面 高度。 2稳定封冻期较长地区蒸发量的观测应符合下列要求: 1)当结冰初期和融冰后期,8时观测时,蒸发器的冰体 处于自由漂浮状态,则不论多少,均用标准水面蒸发 器,按非冰期的要求,用测针测读器内自由水面高度 的方法测定蒸发量。 2)当8时蒸发器内结有完整冰盖或部分冰层连接在器壁 上,在冰层融化或融至脱离蒸发器壁呈目由漂浮状态 时,可将观测时间推迟至14时,仍用标准水面蒸发 器,按非冰期的要求进行观测。当间歇地出现全日封 冻时,则可在封冻的日期不观测,待解冻日观测几天 的合并量,直至不再解冻进入稳定封冻期为止。 3)从进入稳定封冻期,一直到春季冰层融化脱离器壁的 期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根据不同的气候区:

发器,观测冰期蒸发总量,同时用20cm口径蒸发皿l 观测日(或旬)蒸发量,以便确定折算系数和时程分 配。其他测站在此期间则只用20cm口径蒸发皿观测, 其折算系数依据代表站资料确定。 4)标准水面蒸发器应在年底用称重法(或测针)观测一 次。称重时可用普通台秤进行。称重前,台秤应进行 检验,误差以不超过1.0mm为准(普通台秤的感量 为300g)。 5)20cm口径蒸发皿应提前于历年最早出现蒸发器封冻 月份的第1日就开始观测,并延至历年最晚解冻月份 的月未为止,以便于资料的衔接。在标准水面蒸发器 和20cm口径蒸发血同时观测期间,两者的观测时间 应一致。 6)当气温突变,在稳定封冻期标准水面蒸发器出现融冰 现象,并使冰层脱离器壁而漂浮时,则应立即用测针 测读自由水面高度的方法,加测蒸发量。 7)结冰期应记结冰符号,用“B”表示,以8时观测为 准,作为当日冰情。

4.2.3观测方法应符合以下要

1标准水面蒸发器观测方法应符合下列要求: 1)进入冰期后,应将标准水面蒸发器布设于套桶内进行 观测。当春季进入融冰期后,可将套桶去掉,按非冰 期的布设方法和观测要求进行观测。 2)不稳定封冻期用测针测读蒸发量时,蒸发器内的冰体 应全部处于自由漂浮状。如有部分冰体黏结在器壁上, 则应轻轻敲离器壁后方可测读。 3)封冻期一次总量系用封冻前最后一次和解冻后第一次 蒸发器自由水面高度相减而得。整个封冻期,只要不 出现冰层融化脱离器壁的情况,可不再进行蒸发量测 读,但应做好蒸发器的防冻。防冻裂可采取钻孔抽水

减压的方法。结冰初期钻孔时,可适量抽水。每次钻 孔和抽水的时间及抽出水量,应记入记载簿。如在钻 孔时发生水喷出器外的情况,应在附注栏内详细说明, 并应估计喷出的水量。 20cm口径蒸发血的观测方法应符合下列要求: 1)20cm口径蒸发皿的蒸发量应用专用台秤测定,其感 量应满足测至0.1mm的要求。台秤应在使用前进行 一次检验,以后宜每月检验一次 2)蒸发血的原状水量为20mm, 每次观测后应补足 20mm,补入的水温应接近0℃ 3)如器内冰面有沙尘,应用于毛刷扫净后再称重。如有 沙尘冻人冰层,应在称重后用水将沙尘洗去后再补足 20mm水量。 4)每旬应换水一次。换水前一天应用备用蒸发血加上 20mm清水加盖后置于观测场内。待第二天原蒸发皿 观测后,将备用蒸发血补足20mm清水替换原蒸 发血。 各类蒸发器在封冻期降雪时,只要器内干燥,应在降雪 后立即扫净器内积雪。以后再有吹雪落入,也应随时扫除, 寸不做订正;如冰面潮湿或降雨夹雪时,应防止器内积雪过 至与器外积雪连成片的情况出现。应及时取出积雪,记 时间和雪量,并适当清除场内积雪防止周围积雪刮入器 行雪量订正时,应把取出雪量减去。不论是扫雪还是取出 均应在记载薄附注中说明

5.1.1全自动观测方式

5.2.4数据采集(控制)器可设置每天的监测次数,数据存储

5.3安装与观测的要求

5.3.1自动测量装置和仪器位置布设应符合蒸发场设置要求。 5.3.2蒸发桶水面必须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5.3.3电器连接线应现场隐蔽敷设;电缆敷设应使用金属管可 PWC管保拍盟盗冬应有防重接地装翼

6.1.1原始记录的填写应符合下列要求:

原始记求的填与应付合下别要求: 1从原始记录到各项统计、分析图表,均应保证数据、符 号正确,内容完整。凡在观测中因特殊原因造成数据不准和在整 理分析中发现有问题、而又无法改正的数据,应加可疑符号,并 在附注栏说明。各项计算和统计均应按有关规定进行。应坚持 算二校制度,保证成果无误。 2各原始记载及统计表(簿)的有关项目(包括封面、封 里)应填全。 3原始记载应使用硬质铅笔,保持清洁,书写工整清晰。 已错时,应划去重写,不应涂、擦、刮、贴或重新抄录。因某种 原因(如落水、污损)造成资料难以长期保存而必须抄录时,除 应认真做好二校外,还应保存原件。

6.1.2资料整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1蒸发量应在现场观测后及时计算,并与前儿天的蒸发量 对照。发现不合理或异常情况时,应分析其原因,并在加(波) 水前立即重测或加注说明。 2辅助观测项目的观测资料应在当天完成计算,并将数据 点绘在逐月综合过程线上,检查各要素与蒸发量的变化规律是否 合理,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 3全月资料应于下月上旬完成计算、填表、绘图及合理性 检查和订正插补工作,并编写该月的资料说明。 4全年资料应于次年一月份完成全部整理任务。 6.1.3蒸发量的自动观测资料应按资料整编相关规定进行整编 计算,可编制软件进行。

5.1.4大型蒸发池蒸发资料的计算与整理应按标准水面蒸发

6.2.1蒸发量和辅助气象项目均以8时为日分界。前一日8时

6.2.1·蒸发量和辅助气象项目均以8时为日分界。前一日8时 至当日8时观测的蒸发量,为前一日的蒸发量。因特殊情况,延 至14时观测的日蒸发量,取前后两日两次观测值的差值,作为 日蒸发量。

6.2.2日蒸发量应按下列方法

·工口双性成 1综合过程线每月一张,按月绘制。图中应绘制蒸发量、 降水量、水汽压差、气温、风速等日量或平均值。如果有几种蒸 发器同时观测,应合绘于一张图中。没有辅助项目的站,可绘制 蒸发量、降水量过程,有岸上气温和自估风力的站,将岸上气 温、目估风力绘制上。 2过程线纵坐标为各要素,横坐标为时间。蒸发量和降水 量以同一坐标为零点,柱状表示;蒸发向上,降水向下。不同类 型蒸发器的蒸发量和降水量用同一零点、同一比例尺,不同图例 绘制。

通过有关图表,检查发现问题,并符合下列要求: 1)用本站综合过程线,对照检查其变化是否合理,有否 突大突小现象,各要素起伏是否正常,检查不同蒸发 器、雨量器的观测值是否合理。 2)绘蒸发量和水汽压差的比值与风速相关图或气温与蒸 发量相关图。检查其点据分布是否合理

3)条件充许时,可利用邻站的有关图表进行合理性检查。 4)各种图表应结合运用,检查各种图表所暴露的问题是 否一致,有无矛盾,初步确定有问题的数据。检查时 还应利用历年的有关图表。 2对不合理的观测值,原因确切的应予订正或利用上述图 表进行插补,并加注说明。原因不明的,不作订正,在资料中 说明。 3资料残缺时,可用上述图表进行分析后插补,应采用多 种方法互相校对,使插补值合理。 6.3.3蒸发量旬、月值统计及说明应符合下列要求: 1经合理性检查、资料订正和插补后,可进行蒸发量旬、 月值统计。缺测不能插补的,旬月值均应加括号。如能判定所缺 的资料确实不影响最大、最小值时,其最大、最小值不加括号。 2全月资料整理完成后,应编制本月的资料说明,宜包括 下列内容: 1)观测中存在的问题及情况(包括有关仪器、观测方法 及场地状况等)。 2)通过资料整理分析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情况。 3)整理后的成果及精确度的说明。 6.3.4冰期资料的整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1冰期用标准水面蒸发器观测一次总量的站,其资料的整 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1)确定折算系数:检查降雪量的订正是否正确,蒸发器 是否冻裂渗水。封冻前和解冻后读数是否用同一测针, 测针座是否变动等。确定无差错后,根据标准水面蒸 发器一次总量的起止时间计算出20cm口径蒸发Ⅲ同 期的蒸发总量,用两者的总量计算出20cm口径蒸发 Ⅲ的折算系数,进一步与历年或相邻站的折算系数对 照,看其是否合理。

6.3.3蒸发量旬、月值统计及说明应符合下列要求:

1经合理性检查、资料订正和插补后,可进行蒸发量旬 月值统计。缺测不能插补的,旬月值均应加括号。如能判定所缺 的资料确实不影响最大、最小值时,其最大、最小值不加括号。 2全月资料整理完成后,应编制本月的资料说明,宜包括 下列内容: 1)观测中存在的问题及情况(包括有关仪器、观测方法 及场地状况等)。 2)通过资料整理分析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情况。 3)整理后的成果及精确度的说明

6.3.4冰期资料的整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1冰期用标准水面蒸发器观测一次总量的站,其资料的整 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1)确定折算系数:检查降雪量的订正是否正确,蒸发器 是否冻裂渗水。封冻前和解冻后读数是否用同一测针, 测针座是否变动等。确定无差错后,根据标准水面蒸 发器一次总量的起止时间计算出20cm口径蒸发Ⅲ同 期的蒸发总量,用两者的总量计算出20cm口径蒸发 Ⅲ的折算系数,进一步与历年或相邻站的折算系数对 照,看其是否合理。

2)计算标准水面蒸发器逐月蒸发量:标准水面蒸发器逐

月蒸发量,用20cm口径蒸发血的月总量,乘以上述 折算系数插补。标准水面蒸发器一次总量的开始和结 束不在月初、月末时,开始和结束月份,可先插补时 段量,加上标准水面蒸发器实测的逐日值,即为月量: 其月量均不加插补符号,在附注中予以说明,不作月 最大最小统计。年统计照常进行,不加插补符号和括 号,但最小日蒸发量应加括号。标准水面蒸发器一次 总量及起止时间,填入解冻年份的标准水面蒸发器逐 日蒸发量表的附注栏内。 2冰期只用20cm口径蒸发血观测的站,其资料的整理应 符合下列要求: 1)根据代表站标准水面蒸发器的资料,确定20cm口径 蒸发血资料的折算系数 2)将折算成的标准水面蒸发器逐月资料刊人年鉴,其具 体计算、插补、统计方法同上

附录A蒸发站考证薄编制说明

A.0.1蒸发站考证簿格式见表A.0.1,内容包括封面

A.0.2封面应包括下列内容

A.0.3委托观测员说明填写应符合下列规定: 1委托观测员应将接受委托的观测员的姓名、性别等基 本情况及担任观测工作的时间分别填人表中各栏。如果不是委托 观测员,应将“委托”两字划去,填负责人姓名。 2,通信和交通:应根据观测员和测站所在地的通信和交通 条件填写表中各栏。其中“赴站交通”可以蒸发站附近交通较为 方便的城市作起点,将乘车(船)至该站的交通路线填人,使能 按照所填路线顺利到达该站。 A。0.4测站沿革填写应符合下列规定: z

A。0.4测站沿革填写应符合下列规定:

0.4测站沿革填写应符合下列

1观测场地勘选:蒸发站设立后,应将负责设站或迁移机 关的名称、人员、日期、设站目的、观测时间和坐标等填人。观 则场地如有变动应填人下一行,并说明变动距离及变动原因。 :2场地设置:应根据观测场地设置结果填列表中各栏。其 中疏密度栏应填观测场周围栏栅板条宽度之和与观测场周长之比

值,或栽种灌木的疏密度(估计)。如未用栏栅或灌木防护场 地,则填人“其他”栏。 3观测场地面高程来源:应填引据水准点的编号、基面、 位置各栏。如附近无水准点,应填所查场地高程的地形图比 例尺。

A.0.5观测场地环境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地貌特征和水体分布。根据有关图件和查勘收集的资 料,填写查勘设站范围内的地貌形态(如山地、高原、 盆地、丘陵、平原等)和水体(如河流、湖泊、水库、 渠道等)的分布,并填写估计的不同地貌形态之间的 高差和平均高程。 2)岩土性质和森林、植被分布。根据查设站和查勘工 作中收集的资料,填写查勘范围内的岩石、土壤性质 和森林、植被分布。 3)气候特征。填写降水量、年平均和最高及最低气温 年平均水汽压力差或湿度、各种风向频率及平均风速 结冰情况等。 4)水源及水质情况。填写蒸发器(池)内用水的来源及 水质情况。 5)测站代表性。根据查勘设站结果,判断该站对设站地 区的代表性。 观测场地平面图应符合下列规定: 1)平面图应实测,绘制内容包括观测场内仪器布置、围 栅、场地周围障碍物的分布位置、常年盛行风向等。 2)采用SL460规定的图例绘图,图的上方为正北方向。 图中各仪器及障碍物的右侧注上编号,在图的空白处 说明各编号的名称和高度。图的比例尺为1:500。 3)当观测场周围空旷,无固定地物标志显示观测场位置 的蒸发站,则将平面图的比例尺缩小扩大其绘制范围:

HiB,Ci + +HB.C,= HBC L L?

式中H 障碍物高度,m; L一 障碍物与蒸发器的水平距离,障碍物各点与蒸发器 的距离是不等的,应取平均值,m; B一障碍物两侧方位角之差占整个圆(360°)的百 分数; C— 折实系数,以小数计,取小数点后两位。可根据障 碍物的空隙率来估算。

场地四周各障碍物遮挡率之和,即为场地总的遮挡率。当场 地四周全部被高度与距离之比为1的密实障碍物所包围时,其遮 挡率为100%。 A.0.6观测仪器说明:应填写仪器使用年月、仪器型号和器口 离地面高度(记至cm)。 A.0.7如考证资料有变化,应及时补充修正考证簿。如有关表 内无空格,可续纸填列,并按补充填制的时间顺序,装订在考证 簿内。

附录B水面蒸发观测记载薄的

附录B水面蒸发观测记载薄的 格式及填制说明

B.2蒸发观测记载簿填制说明

则填写加水前后的称重果。 4加(汲)水量:宜填记降雨前后临时加(汲)水量,加 水在数字前填“十”号,汲水在数字前填“一”号。 5溢流量:填写从蒸发器中溢出流人溢流桶中的水量。封 东期从蒸发器中取出雪量时,也记入此栏。积雪全部扫净时,在 附注栏说明,不测量雪量。 6 降水量:填记自记(普通)雨量器测得的降水量。 7一日累计降水量:填记次日8时的日总降水量。 8日蒸发量:填记按6.2节规定算得的日蒸发量。 9月统计:按6.3节规定填记。 10附注:填记与蒸发观测精度有关事项。风沙地区测定风 少量的结果、冰期结冰情况也填入此栏。

则填写加水前后的称重结果。 4加(汲)水量:宜填记降雨前后临时加(汲)水量,加 水在数字前填“十”号,汲水在数字前填“一”号。 5溢流量:填写从蒸发器中溢出流人溢流桶中的水量。封 东期从蒸发器中取出雪量时,也记入此栏。积雪全部扫净时,在 附注栏说明,不测量雪量。 6 降水量:填记自记(普通)雨量器测得的降水量。 7一日累计降水量:填记次日8时的日总降水量。 8日蒸发量:填记按6.2节规定算得的日蒸发量。 9月统计:按6.3节规定填记。 10附注:填记与蒸发观测精度有关事项。风沙地区测定风 沙量的结果、冰期结冰情况也填入此栏。

C.1.1标准水面蒸发器每年应至少进行一次渗漏检验。不冻地 区可在年底蒸发量较小时进行。封冻地区可在解冻后进行。在平 时(特别是结冰期)也应注意观察有无渗漏现象。如发现某一时 段蒸发量明显偏大,而又没有其他原因时,应挖出检查。如有渗 漏现象,应立即更换备用蒸发器,并查明或分析开始渗漏日期。 应根据渗漏强度决定资料的修正或取舍,并在记载簿中注明。

C.2.1应经常检查蒸发血是否完好,有无裂痕或口缘变形。发 现问题应及时修理。 C.2.2应经常保持皿体洁净,每月用洗涤剂彻底洗刷一次,以 保持血体原有色泽。

C.3自动蒸发器的维护

C.3.1无人值守自动观测站,应定期派技术人员到现场对仪器 设备检查并下载数据。 C.3.2每年应至少一次对传感器、数据采集(控制)器等进行 现场检查、校验,对避雷系统接地电阻进行复测。 C.3.3定期检查、维护的情况应记入值班日志中。 C.3.4冬季结冰期较长的地区停止观测,应将蒸发器内的水汲 净,以免冻坏;整个结冰期应改用20cm荠 发器观测冰面菜发

附录D水面蒸发量观测误差

AE=AE,+AE.+AE+AE,+AE,+AE.

风力大小成增函数关系,具体数据可通过实验确定。 4仪器误差:观测场布设、仪器安装及变形等造成的误差。 仪器误差是仪器作为工厂的合格产品本身具有的误差,包括仪器 现场安装调试不合格、器口安装不水平等人为原因产生的误差 属于人为误差,应力求避免。可通过选用合格仪器,精心安装调 试,经常校正仪器,减少△E。值。 5仪器计量误差:观测仪器(测针、量杯、台称等)刻划 造成的误差。即蒸发量测量、降水量测量、溢流量测量分辨力带 来的误差,其大小取决于该仪器的测量精度,不同的仪器其计量 误差可能是系统误差,也可能是随机误差。 6估读误差:在没有人为或仪器产生粗差的条件下,因正 常观测数值估读产生的合理误差。误差估算方法如下: 1)各种情况下的观读标准差可按式(D.0.2二1)计算:

式中t——学生氏t分布改正系数。

E.1.1在拟设置漂浮蒸发场的地点,应对水体水深、水质、水 底土质、风浪、水位变幅、冰情、岸边水草生长和岸情况进行 详尽的香斯

E.1.2场址应符合下列要求

1漂浮水面蒸发场应设在地形开阔,附近无岛屿及突出伸 人水体的岸角和沙滩嘴,水底土质适宜抛锚,浮筏受风浪影响较 小的水面上。浮筏与岸边的距离应不小于50m,如受条件限制, 最小不应小于20m,并保证浮筏在任何情况下不会碰撞岸壁或 搁浅。浮筱处的最小水深在最低水位时应大于1.0m,并应大于 浮筏最大吃水深,以保证浮伐能随风自由转动。 2严禁将浮筏设置在港口、渡口水库溢洪道口、输水洞 口、渔场等作业区、航线和不安全或受于扰较大的水域。在有过 多地下水出口污水排水口、草术丛生处及塌岸严重的河段,不 应设置漂浮蒸发场 3为了比较陆土水面蒸发场和漂浮水面蒸发场的变化规律, 凡设置漂浮水面蒸发场的蒸发站,均应按本标准的要求,在漂浮 蒸发场附近的岸上设置陆上水面蒸发场。又见测项目应与漂浮蒸发 场相同。在最高洪水位时,陆上水面蒸发场与岸边的距离应大于 100m,两场间不应有高大建筑物、森林等阻隔和影响气象条件 的其他地物。

E。2浮筏的制作和设置

2浮筏的基本尺寸应符合下列

图E.2.2吹程示意图

表 E.2. 2 波长、波高改正系数表

E.2.3浮筏的制作应符合下列

E.2.3浮伐的制作应符合下列要求: 1制作浮筏的材料应坚固、耐用、经济,可就地取材。宜 采用钢木结构。如图E.2.3所示为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双层钢木 结构浮筱。三角形高30m,底边长18m,上下层间距1.5m。这 种尺寸浮筱适用于波高不超过1.3m的较大湖泊或水库。各站应 按实际波长、波高,参照附图设计和制作。 2为消除波浪对蒸发观测的影响,应采取如下防浪措施: 1)在上层纵梁、支撑的底面,用木板铺设平面防浪板 两块木板间应留有宽度小于1cm的缝隙,缝隙的总面 积应不大于浮筏总面积的5%。 2)在两侧纵梁上应设置高约50cm的垂直防浪板,以防 波浪涌上浮。 3)在浮筏两侧应设置能随波浪上下浮动的活动防浪架 防浪架可用方木或圆木制成骨架。骨架底面和外侧均 应设置铁丝网,以增加其阻水力。骨架可用绞索与筱 体上层腰纵梁联结,使防浪架随风起伏而绕腰梁上下 浮动消浪。 3为保证浮筏不因长期浸泡而减少浮力,可在筏体的适当 位置设置浮桶。浮桶可用2~3mm厚钢板焊制成直径约1.0m, 长约2.0m的圆桶,中间设隔仓板(防止个别渗漏而整体失效),

并设有露出水面的加水排水管,以利于浮桶的安装和随时调整 浮力。 4为便于观测和养护浮筏,在浮筏中间和通向仪器的地点 应铺设木板小路。

E.2.4浮筏的设置应符合下列

E.3.2为避免波浪影响,全部仪器均应布设在浮筏的后半部。

1)漂浮水面蒸发场应设置标准水面蒸发器、雨量器、干 湿球温度表(或通风干湿球温度表)、轻便风速仪、漂 浮和框式水温表等观测仪器。仪器的安装位置可参照 图E.2.3。 2)各仪器的安置要求可参照陆上水面蒸发场,仪器的安 装高度均应以水面为基准。标准水面蒸发器的蒸发桶 放在平面防浪板预留的孔径为101.8cm的孔内,桶外 再套一个无底圆柱桶,其直径等于水圈外径,与蒸发 桶壁的间距恰为水圈宽度20cm,在蒸发桶四周形成天 然水圈。蒸发桶口高出水体水面7.5cm,保持器口水

平。蒸发桶和套桶均应牢固地固定在浮筏上。溢流桶 安装在蒸发器旁边的溢流套桶内

C.4.1浮筏的维护应符合下列

HJ 803-2016 土壤和沉积物 12种金属元素的测定 王水提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E。4漂浮水面蒸发场的维护

1无关船只不应靠近浮筱,无关人员不应上筏。 2保持浮筏清洁,随时扫除防浪板及整个筏体上的淤泥 水草及其他杂物。 3经常检查锚链与筏体连接处是否牢固可靠。如发现裂痕 或磨损,应立即修理。严防发生滑锚,脱钩事故。 4经常检查浮桶是否完好,发现有渗漏现象立即检修。浮 筱应保持正常吃水深,发现过深或过浅,可采取从浮桶中排水或 加水的方法来调整浮吃水深 5防浪架和防浪板是防浪、消浪的重要设备,应经常检修, 保持完整。 6北方地区的结冰期,应根据结冰的程度,因地、因时地 采取防冻措施,以防受冰冻挤压或冰块撞击而损坏浮筏。 E.4.2漂浮蒸发场上仪器设备的维扩,必须特别注意风浪的影 响。在每次较大风浪后,应 应对各仪器设备进行检查,检查其有无 倾斜、位移、固定部位是否松动。如发现问题应及时修整。应保 持干燥的仪器设备(如百叶箱及箱中仪器),应经常检查是否有 凝结的水汽或水滴,发现后应及时擦干。

E。5.1漂浮蒸发场上的蒸发量及气象辅助项目观测方法和要 求,可按本标准陆上水面蒸发场的有关要求执行。 E.5.2应注意下列事项: 1加强观测前的巡视检查:正点前20min左右观测人员就 应提前来到木筏上,检查各项仪器设备装置是否良好。尤其当大 风浪过后 应特制注音兼发器内的水有否泼出或溅进的情况

确定有此种情况,则不记该日蒸发量,只在附注栏说明GB/T 28856-2012 硅压阻式压力敏感芯片,如不能 确定,仍记该日蒸发量,并在附注栏加注,便于资料整理时作进 一步分析。 2观测用水:漂浮蒸发场的蒸发器用水,应用水体中的水。 其配套的陆上蒸发场也应用同样的水。 3水体水温观测:水体0.1m深处的水温可用框式水温表 观测,测次要求与蒸发器中水面温度观测的要求相同。 4观测人员上筏时应按有关水上作业要求穿着救生衣。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

总则· 53 蒸发站布设与观测场地…· 54 蒸发仪器与安装 55 .. 水面蒸发观测 56 蒸发自动观测 57 水面蒸发盗料的计算与整理 58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