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民居建筑特色设计导则.pdf

云南省民居建筑特色设计导则.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60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63131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云南省民居建筑特色设计导则.pdf

云南省民居建筑特色设计导则

云南省民居建筑特色设计导则

附录二:云南各市县传统民居建筑分布情况

QX/T 424-2018 气候可行性论证规范机场工程气象参数统计云南省民居建筑特色设计导则

云南省民居建筑特色设计导则

附录二云南传统民居建筑基本特征 一、合院式 (一)滇中紧凑生长合院式 1.地区特点 滇中紧凑生长合院式传统民居建筑地处中暖平坝地区, 主要分布地区包括昆明、曲靖、玉溪、普洱市思茅区及文山 部分地区。 滇中紧生长合院式传统民居建筑文化代表民族主要 有居住于此地区的汉族、彝族等。有列级代表的聚落,如通 海县兴蒙乡、禄丰县炼象关、宣威市可渡村、宁洱县磨黑镇 等。 2.主要特征 空间:滇中紧凑生长合院式传统民居建筑主要以“一颗 印”为代表的建筑形式。强调中轴对称,布局紧凑,这种形 式可被简化,只留一侧,为“半颗印”,也可复杂成为“三 间四耳倒八尺”。滇中紧凑生长合院式是外表紧凑封闭,内 部精致丰富的空间。 构架:滇中紧凑生长合院式传统民居建筑一般在入口门 头处设复杂砖木构架,梁柱等处设梁头、垂头等构件。内院 未构架,多设于二层,因出厦的方式不同,再有一级划分, 形成一个多样统一的构架序列。柱廊和檐部的搭接处理,使 得建筑空间既连接文延续。 墙体:滇中紧凑生长合院式传统民居建筑外墙壁封闭而 坚固,内墙通透而轻盈。山墙的山尖、勒脚、墙裙处用青砖 勾勒。 屋:滇中紧生长合院式传统民居建筑中,滇中地区 室面形制严谨,双坡瓦顶硬山式,坡度较陡,但较其它地区 稍显平缓。檐口砖叠涩处理,屋脊平直而深远,檐角高翘 装饰:装饰一般设置于檐口、花窗等位置,内容多为儒 家的“诗书礼乐”“福禄寿喜”等寓意吉祥的图案。

云南省民居建筑特色设计导则

云南省民居建筑特色设计导则

(二)滇西坊坊相接合院式 1.地区特点 滇西坊坊相接合院式传统民居建筑地处中暖平坝地区: 主要分布地区包括大理、保山、临沧及楚雄部分地区。 滇西坊坊相接合院式传统民居建筑文化代表民族主要 有居住于此地区的白族、汉族、回族等。有列级代表的聚落 如大理、剑川、洱源县凤羽镇、大理市双廊镇、龙云县诺邓 村、大理市周城村等。 2.主要特征 空间:滇西坊坊相接合院式传统民居建筑形式较多,主 要包括“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三间六耳下花 宁”、“六合同春”等建筑形式,多为东西朝向。入口空间 曲折多变,增强内部庭院空间私密性。东南角一般设卫生间 厨房设在西北角。每坊建筑一层都设围绕院落天井的廊道空 间。 构架:滇西坊坊相接合院式传统民居建筑人口门楼装饰 构件丰富,分为有厦和无厦两种。 屋顶:滇西坊坊相接合院式传统民居建筑屋顶曲线柔和 优美,坡度较陡。屋顶高低起伏、错落有致,不同的地区善 用的材料也不尽相同。 墙体:滇西坊坊相接合院式传统民居建筑墙面封闭厚 实、上下一体,横向扩展,高低错落。墙体颜色多为白色 常在山墙的山花部分及墙体的转角处贴很薄的灰色面砖,以 比做为点缀,砖与砖之间的缝隙,既保护墙体也增加墙面的 页感和色彩的对比。 装饰:滇西坊坊相接合院式传统民居建筑在合院内部装 饰及门窗装饰上都有鲜明的地方民族色彩。大理地区则在白 墙上常用儿何画框分割,并装饰彩绘及家训。

云南省民居建筑特色设计导则

云南省民居建筑特色设计导则

(三)丽江地区坊坊相接合院式 1.地区特点 丽江地区坊坊相接合院式传统民居建筑地处中暖平坝 地区,主要分布地区包括丽江等地区。 丽江地区坊坊相接合院式传统民居建筑文化代表民族 主要有居住于此地区的纳西族等。有列级代表的聚落,如丽 江等。 2.主要特征 空间:丽江地区坊坊相接合院式传统民居建筑形成具有 羽江地区建筑特色的“纳西族合院”等建筑形式。空间上更 加注重坡地与水体局部环境的结合。院墙和湘房布局灵活 不同标高和不规则的形状巧妙结合,使院落空间组合更加自 由,以适应山地的建造。 构架:丽江地区坊坊相接合院式传统民居建筑中,纳西 族木构件后檐大多向外挑出一尺多宽形成吊脚柱。 墙体:丽江地区坊坊相接合院式传统民居建筑墙体开 敬、轻巧分上下两段处理。向上升,收分较大,底座高,山 墙设雀台。 屋顶:屋顶多采用双坡悬山式,坡度很陡。在封檐板中 间以一悬鱼来掩盖封檐板的接缝处。 装饰:丽江地区坊坊相接合院式传统民居建筑特有装饰 标志为“悬鱼”,其形式、大小、花样繁多,是丽江地区特 有的建筑装饰之一。丽江地区庭院多装饰,地面铺装常以不 司色彩小石,铺设成不同纹样的铺装

丽江地区坊坊相接合院式

云南省民居建筑特色设计导则

云南省民居建筑特色设计导则

(四)会泽地区紧凑生长合院式 1.地区特点 会泽地区紧凑生长合院式传统民居建筑地处中暖平坝 地区,主要分布地区包括会泽等地区。 会泽地区紧生长合院式传统民居建筑文化代表民族 主要有居住于此地区的汉族等。有列级代表的聚落,如会泽、 会泽白雾村等。 2.主要特征 空间:会泽地区紧生长合院式传统民居建筑形成四 水归堂”、“重堂式”等建筑形式。会泽地区空间形式以楼 梯展开变化多样的空间,形式更为丰富,但总体上呈现“向 心、对称”的共同特点。在平面布局中多用吉祥寓意,如“日” 字型,寓意“日丽中天,光耀门椭”;“白”字型,寓意“福 泽子孙,万事其昌”。 构架:会泽地区紧凑生长合院式传统民居建筑以穿斗式 建筑为主,依据房屋进深大小设三、五、七或九脚落地,框 架柱榻数为开间数加一,承重標为五、七、九或十一部,内 隔为木枋板隔断。 墙体:会泽地区紧凑生长合院式传统民居建筑最具特色 的是形态各异的“猫拱墙”和瓦屋面上的“猫眼窗”。按使 用材料分为筑土墙、土坏墙、砖墙、“金包银”(外砖内土 坏),山墙为一砖二瓦、一砖三瓦或二砖二瓦飞沿,砖瓦压 脊。 屋顶:会泽地区紧凑生长合院式传统民居建筑瓦屋面以 室脊分水形成前后两厦斜坡面,前厦进深略比后厦短,前厦 檐口比后厦檐口高,前厦扬后厦拖。屋面坡水按脊至檐標 的段数分设不同的水法,上部陡下部缓,垂向要求直、顺、 畅,形成排水通畅的抛物线,瓦沟分布均匀。边间外山墙比 中间山墙(柱)略高。

云南省民居建筑特色设计导则

装饰:会泽地区紧凑生长合院式传统民居建筑一般于檐 口、花窗等位置装饰砖木雕刻,内容有寓意吉祥的福禄寿喜、 花草动物等,

会泽地区紧泰生长合院式

云南省民居建筑特色设计导则

(五)腾冲地区索凑生长合院式 1.地区特点 腾冲地区紧生长合院式传统民居建筑地处中暖平坝 地区,主要分布地区包括腾冲、龙陵等地区。 腾冲地区紧凑生长合院式传统民居建筑文化代表民族 主要有居住于此地区的汉族、阿昌族等。有列级代表的聚落 如腾冲、腾冲县和顺镇、梁河县九保、囊宋和陇川县户撒阿 昌族乡等。 2.主要特征 空间:腾冲地区紧凑生长合院式传统民居建筑具有一定 干阑式建筑特点,形成三种主要建筑模式:“一正两厢”、 “四合院”、“一正两厢带花厅”等建筑形式。空间方正但 不呆板,紧但不局促,格局统一,但仍然富于变化。合院 天井小而长,天并莲接大门及建筑其它空间,是空间最积极 活跃的构成因素。 构架:腾冲地区紧生长合院式传统民居建筑构件十分 夏杂,无其入口门头。构架的搭接多为组合式,分为基本组 合、扩大组合和特殊组合。既是在基础组合体上进行纵向、 横向和纵横两向的扩展。构件尺度硕大,制作精美。 墙体:腾冲地区紧凑生长合院式传统民居建筑三段式墙 本处理。下端为青色石条、块石勒脚,中段为有粉刷面或不 粉刷的土坏墙,上段为灰瓦屋面和沿屋顶轮廓的装饰线脚。 相房山墙处理有圆弧形、多边形等多种处理。 屋顶:腾冲地区紧生长合院式传统民居建筑屋面绝大 部分运用直坡形式,坡度较陡。不同瓦片混合使用,增加屋 面纹理变化。屋面曲线柔和,檐角飞挑,檐口层层退叠。 装饰:腾冲地区紧凑生长合院式传统民居建筑装饰较丰 富,一般设置于檐口、花窗等位置,内容有山水诗画、人物 典故、花草动物,十分丰富。木构件雕刻十分精美。

云南省民居建筑特色设计导则

腾冲地区紧涛生长合院式

云南省民居建筑特色设计导则

(六)建水地区紧凑生长合院式 1.地区特点 建水地区紧凑生长合院式传统民居建筑地处中暖平坝 地区,主要分布地区包括建水、石屏、蒙自等地区。 建水地区紧凑生长合院式传统民居建筑文化代表民族 主要有居住于此地区的汉族、彝族等。有列级代表的聚落 加建水、石屏、建水县新房村、石屏县郑营村、蒙自县新安 所镇等。 2.主要特征 空间:建水地区紧凑生长合院式传统民居建筑是在“一 印”的基础上扩大及组合,主要包括“四合五天并”、四 马推车”等布局建筑形式。通常有由“间”组成“坊”,由 “坊”组成“院落”,再由单个“院落”组合为“院落群” 杉成一个秩序化组合体,最后用围墙围合,形成一个封闭式 的院落整体。“花厅”是建水地区民居的特点,使得整个合 完相互独立文紧密联系。 构架:建水地区紧凑生长合院式传统民居建筑构架的搭 妾多为组合式,构件尺度硕大,梁似鼓形断面,梁端多用了 字拱,梁头、梁身的雕花粗豪放。 墙体:建水地区紧凑生长合院式传统民居建筑墙壁为三 段式墙体。下端青色石条、块石勒脚,中段为有粉刷面或不 粉刷的土坏墙,上段为灰瓦屋面和沿屋顶轮廓的装饰线脚。 以入口处特点最为明显,分为普通型、三段式和五段式。 屋顶:建水地区紧生长合院式传统民居建筑屋顶曲线 柔和优美,坡度较陡,丰富了建筑造型,使得建筑整体更加 优美动人。

云南省民居建筑特色设计导则

装饰:建水地区紧生长合院式传统民居建筑装饰精美, 形式多样,有明代之风,木构装饰无为突出,大门装饰最具 特点。

建水地区紧涛生长合院式

云南省民居建筑特色设计导则

(七)滇东北半穿斗合院式 1.地区特点 滇东北三川半穿斗合院式传统民居建筑地处中暖山地 主要分布地区包括永善、大关、彝良、绥江、水富、盐津、 威信、镇雄等地区。 滇东北三平穿斗合院式传统民居建筑文化代表民族 主要有居住于此地区的汉族、苗族等。有列级代表的聚落 加威信、盐津县豆沙关镇、彝良县牛街镇、威信县双河乡、 彝良县树林、柳溪、龙街、奎香苗族乡等。 2.主要特征 空间:滇东北三川半穿斗合院式传统民居建筑由于与四 Ⅱ比邻,因此形成具有川南特征的穿斗式合院建筑形式,空 间布局自由灵活,善于利用外部空间。 构架:滇东北三川半穿斗合院式传统民居建筑用穿枋把 排排的柱子穿连起来,多设外廊。室内构架,楼枕標子分 别为7和9根,习惯用单数。 墙体:滇东北三川半穿斗合院式传统民居建筑框架结 构,中间夹泥墙或木板墙。一般在外墙裸露结构形式。在黑 石一带,因木材丰富且取材方便,一般土墙内有用木板装饰 修成板壁房,而且将底层也做木地板,更加舒适。 屋顶:滇东北三川半穿斗合院式传统民居建筑屋顶多悬 山,坡度陡,出挑较大。 装饰:滇东北三川半穿斗合院式传统民居建筑一般在厂 楼、窗格及围护结构等部位加以装饰,精美的木雕工艺体现 其文化内涵

云南省民居建筑特色设计导则

云南省民居建筑特色设计导则

(一)滇南高散干阑式传统民居 1.地区特点 滇南高干阑式传统民居建筑地处温热地区,主要分布 也区包括景洪、勐腊、勐海、孟连等地区。 滇南高敬干阑式传统民居建筑文化代表民族主要有居 主于此地区的傣族、基诺族、布朗族、哈尼族等。有列级代 表的聚落主要有勐海县孟景来村、景洪市曼飞龙村、娜允镇、 勐海县章郎村等,

云南省民居建筑特色设计导则

云南省民居建筑特色设计导则

(二)滇西高敬干阑式传统民居 1.地区特点 滇西高干阑式传统民居建筑地处温热地区,主要分布 地区包括芒市、瑞丽等地区。 滇西高敬干阑式传统民居建筑文化代表民族主要有居 住于此地区的傣族等。有列级代表的聚落主要有芒市、瑞丽 市、盈江县等。 2.主要特征 空间:滇西高敬干阑式民居的基本特征:屋分上、下两 会,上层根据民族自身的实际生活需求、家庭成员构成,围 合分隔为不同的居住空间,底层架空,堆放杂物或圈养家畜 并置单梯以达上层,满足在湿热地区防水、防雨、通风、散 热的居住需求,并适应不同地形坡度的建盖要求,在建筑主 体外部设置室外展台,作为日常生活活动的辅助平台。 滇西高干阑式传统民居主要的入口位于山墙面的一 端,立面造型鲜明独特,入口中间设立一根粗大的“栋持柱” 象征着家庭地位的高地和财富的多少。 构架:滇西高散干阑式传统民居构架简单,因地制宜, 架构形式一般先设立底层木桩支柱,并在木桩上交错搭接级 横两向的竹木梁架,然后再铺设木板或竹麓板形成架空的平 台,其中有一些支撑柱子可直接升到上层,以便顶部建盖屋 架、铺设屋面。纵向的承重结构与室内空间分隔相协调,柱 与柱之间无横向联系,承重柱与架空居住层相互独立,自成 一体。 墙体:滇西高敲干阑式传统民居建盖房屋所用的材料常 以竹、木、缅瓦、土坏为主,就地取材,经济适用。 墙体多用竹麓围合起来,竹麓编织形式多样,材料丰富

云南省民居建筑特色设计导则

多彩。 屋顶:滇西高敬干阑式传统民居的屋顶形式独树一帜,是 “长脊短檐”倒梯形双坡悬山屋面形式,

云南省民居建筑特色设计导则

(三)滇西低足干阑式传统民居 1.地区特点 滇西低足干阑式传统民居建筑地处温热地区,主要分布 地区包括盈江、陇川等地区。 滇西低足干阑式传统民居建筑文化代表民族主要有居 主于此地区的景颇族。有列级代表的聚落主要有陇川县、盈 江县等。

空间:滇西低足于阑式传统民居的基本特征是:屋分上、 下两层,上层根据各民族自身的实际生活需求、家庭成员构 戎,围合分隔为不同的居住空间;底层架空,堆放杂物或圈 养家畜,并置双梯以达上层,满足在湿热地区防水、防雨、 通风、散热的要求,并适应不同地形坡度的建盖需求和居 要求。 滇西低足十阑式传统民居主要的入口位于山墙面的一 瑞,立面造型鲜明独特,入口中间设立一根粗大的“栋持柱”, 象征着家庭地位的高地和财富的多少。 构架:滇西低足干阑式传统民居构架简单,因地制宜, 下层架空相对低矮,架空高度不超过1来,适应其所居住的 山地缓坡地段:其中架空部分是一般先设立底层木桩支柱, 并在木桩上交错搭接纵横两向的竹木梁架,然后再铺设木板 或竹板形成架空的平台,其中有一些支撑柱子可直接升到 上层,以便顶部建盖屋架、铺设屋面。 墙体:滇西低足阑式传统民居建盖房屋所用的材料常 以竹、木、缅瓦、土坏为主,就地取材,经济适用。 屋顶:滇西低足十阑式传统民居的屋顶形式独树一帜, 是独有的“长脊短檐”倒梯形双坡悬山屋面形式

云南省民居建筑特色设计导则

云南省民居建筑特色设计导则

(四)滇西北低足干阑式传统民居 1.地区特点 滇西北低足干阑式传统民居建筑地处温热地区,主要分 布地区包括福贡、泸水等地区。 滇西北低足十阑式传统民居建筑文化代表民族主要有 居住于此地区的独龙族、族等。 2.主要特征 空间:滇西北低足于式传统民居的基本特征是:屋分 上、下两层,上层根据各民族自身的实际生活需求、家庭成 员构成,围合分隔为不同的居住空间:底层架空,堆放杂物 或卷养家畜,并置双梯以达上层,满足在湿热地区防水、防 雨、通风、散热的要求,并适应不同地形坡度的建盖需求和 居住要求。 滇西北低足干阑式民居外围根据实际需要,沿地形的上 坡向,架空长短不一的狭窄连廊进入室内,连廊常从房屋的 上坡向或其中一端开设。 构架:滇西北低足干阑式传统民居构架简单,因地制宜 下层架空相对低矮,架空高度不超过1来,适应其所居住的 山地缓坡地段:其中架空部分主要采用打桩固定的建构方 法,先将数十根甚至上白根长短不等的细木桩逐一固定在坡 地上,以取得平整的居住层,使地板面与山坡地之间构成架 空的三角形,这种构架形式俗称“十脚落地”。 墙体:滇西北低足干阑式传统民居建盖房屋所用的材料 常以竹、木、缅瓦、土坏为主,就地取材,经济适用。 屋顶:滇西北低足干阑式传统民居的屋顶为简单的双坡 悬山屋顶,塑料茅草覆盖

云南省民居建筑特色设计导则

云南省民居建筑特色设计导则

(五)滇西南低足干阑式传统民居 1.地区特点 滇西南低足干阑式传统民居建筑地处温热地区,主要分 布地区包括沧源、西盟、耿马、双江、澜沧等地区。 滇西南低足干阑式传统民居建筑文化代表民族主要有 居住于此地区的佤族、拉祜族、傣族等。有列级代表的聚落 主要有沧源翁丁村、澜沧县、孟连县、耿马县福荣、芒洪乡 等。 2.主要特征 空间:滇西南低足干阑式传统民居的基本特征是:屋分 上、下两层,上层根据各民族自身的实际生活需求、家庭成 员构成,围合分隔为不同的居住空间;底层架空,堆放杂物 或圈养家畜,并置双梯以达上层,满足在湿热地区防水、防 雨、通风、散热的要求,并适应不同地形坡度的建盖需求和 居住要求。 在建筑主体东部山墙处,经常设一个宽度1米左右的晒 台,作为从一层上到二层的过度空间,也是日常生活活动的 辅助平台。 构架:滇西南低足干阑式传统民居构架简单,因地制宜 下层架空相对低矮,架空高度不超过1来,适应其所居住的 山地缓坡地段;其中架空部分是一般先设立底层木桩支柱, 并在未桩上交错搭接纵横两向的竹未梁架,然后再铺设未板 或竹板形成架空的平台,其中有一些支撑柱子可直接升到 上层,以便顶部建盖屋架、铺设屋面。 墙体:滇西南低足干阑式传统民居建盖房屋所用的材料 常以竹、木、缅瓦、土坏为主,就地取材,经济适用。 屋顶:滇西南低足干阑式传统民居屋顶为塑料茅草顶

云南省民居建筑特色设计导则

坡度均较平缓,檐口较深,山墙两端的屋顶和檐口处理为向 上的圆弧形状。

云南省民居建筑特色设计导则

(六)滇东南混合十澜式传统民居 1.地区特点 滇东南混合干阑式传统民居建筑地处温热地区,主要分 布地区包括金平、河口、麻栗坡、广南、富宁等地区。 滇东南混合干阑式传统民居建筑文化代表民族主要有 居住于此地区的瑶族、苗族、壮族、金平傣族、彝族等。有 列级代表的聚落主要有广南、广南县旧莫乡、麻栗坡县城寨 村、金平县、河口县桥头村等。 2.主要特征 空间:滇东南混合干阑式传统民居的基本特征是:屋分 上、下两层,上层根据各民族自身的实际生活需求、家庭成 员构成,围合分隔为不同的居住空间:底层架空,周围用墙 本围合,用于堆放杂物或圈养家畜。在止面三开间居中入口 应置处常设石砌梯或木梯直接到达二层,满足在湿热地区防 水、防雨、通风、散热的居住需求,并适应不同地形坡度的 建盖需求和居住要求:在建筑主体外部总要设置一个室外展 台,作为日常生活活动的辅助平台。也有的建筑入口设于山 墙面,但并不多见。 构架:滇东南混合干式传统民居构架简单,因地制宜 架构形式为部分建筑直接落地,部分顺应地形局部架空,呈 “吊脚楼”的形式。架空部分先设立底层木桩支柱,并在木 桩上交错搭接纵横两向的竹木梁架,再铺设木板或竹麓板, 形成架空平台,其中部分支撑柱子可直接升到上层,以便顶 部建盖屋架、铺设屋面。 墙体:滇东南混合阑式传统民居建盖房屋所用的材料 常以竹、木、缅瓦、土坏为主,就地取材,经济适用。

云南省民居建筑特色设计导则

屋顶:滇东南混合干阑式传统民居屋顶坡度较平缓,屋 面形式简单,多为双坡悬山顶或四坡歇山顶,可在阁楼出设 披厦。屋面主要采用预制塑料茅草排和方形的缅瓦,铺设在 网格形的挂瓦条上,不易滑落

云南省民居建筑特色设计导则

(一)滇中、滇南平顶土掌房 1.地区特点 滇中、滇南平顶土掌房传统民居建筑地处干热气候区, 主要分布地区包括双柏、新平、元江、元阳等地区。 滇中、滇南平顶土掌房传统民居建筑文化代表民族主要 有居住于此地区的彝族、傣族的土掌房式传统民居建筑中。 有列级代表的聚落,如新平县、元江县、红河县勐龙乡、元 阳县南沙镇、建水县苍台村等。 2.主要特征 空间:滇中、滇南平顶土掌房传统民居建筑平面呈方形 布置紧凑,节约用地,适应性强,能适应不同坡度的地形, 平面和空间接近止方形,外露的受热面积较少,且由于土质 本身吸热和散热较慢,故能保持室内冬暖夏凉、昼凉夜暖。 构架:滇中、滇南平顶土掌房传统民居建筑在密楞上铺 柴草抹泥,属于生土建筑。结合坡地灵活退台处理为两层或 三层。先设立基础,后夯实墙体,再立屋架,铺设木楞柴草 最后夯筑屋顶、抹平。 墙壁:墙壁多为纯粹夯土墙体或用土坏垒砌成的墙体, 土墙一般为两层高,底部厚达一米。 屋顶:屋顶晒台采用粗细不等的横未分层覆盖,用树枝、 柴草铺平后,再以泥土分层夯实,面层涂抹平滑,整个屋顶 保证不漏雨,局部设置有孔洞,方便将晾晒的谷物直接从屋 置入下部粮仓。 装饰:多采用传统材料,如木材、树叶、泥土、石灰等, 墙体为纯粹夯土。建筑外形敦厚朴实,统一中有变化,与坡 地环境融为一体

滇中、滇南平顶士掌房

滇中、滇南平顶士掌房

云南省民居建筑特色设计导则

云南省民居建筑特色设计导则

(二)滇南“磨姑房 1.地区特点 滇南“蘑菇房”式传统民居建筑地处干热气候区,主要 分布地区包括元阳的传统哈尼族居住地区。 滇南“磨菇房”式传统民居建筑文化代表民族主要有居 住于此地区的哈尼族的土掌房式传统民居建筑中。有列级代 表的聚落,如红河县作夫村等。 2.主要特征 空间:滇南“磨菇房”式传统民居建筑大多由四坡屋面 的草顶与土掌房组合而成。为适应崇山峻岭的陡坡地形,房 屋占地小,且正房、耳房不在同一地形标高上,院落中出现 较多的踏步。 构架:滇南“蘑菇房”式传统民居建筑的坡顶部分,其 构造为竹未构架承重,个别房屋也有部分土墙承重。平顶部 分则是由木梁承重,用土坏墙或夯土墙作为外墙。 墙壁:滇南“蘑菇房”式传统民居建筑外墙多为夯土墙 木板或土坏墙作内隔断。 屋顶:“蘑菇房”大多有四坡屋面的草顶与土掌房组合 而成。草顶部分为止房,二层,两坡或四坡,脊短坡陡,列 形近似蘑菇。“蘑菇房”草顶部分坡度略大于45度的四坡 。平顶部分的檐口为砖砌或泥土堆略高于平顶的边沿以利 于屋面排水。 装饰:为适应当地气候变化而增设的坡屋顶全为草顶 墙体为纯粹夯土,

云南省民居建筑特色设计导则

云南省民居建筑特色设计导则

(三)滇西北土库房 1.地区特点 滇西北土库房传统民居建筑地处于冷气候区,主要分布 地区包括德钦等地区。 滇西北土库房传统民居建筑文化代表民族主要有居住 于此地区的藏族的滇西北土库房传统民居建筑中。有列级代 表的聚落,如香格里拉县汤堆村、德钦县茨中村等。 2.主要特征 空间:滇西北土库房传统民居建筑,一般高三层,通常 站靠高坎,前后错一层布置。 构架:滇西北土库房传统民居建筑为土木结构,砌石为 基,夯土为墙,每层架大梁,搭楼楞,垫细圆木,铺荆棘树 什,夯土掌,然后铺地板。木梁柱承重,土墙维护。结构上 的特点是室内分层设柱,各层自成体系,上一层的柱子直接 对位在下一层的地板之上。 墙壁:滇西北土库房传统民居建筑土墙为夯筑,靠外 侧有明显收分。 屋顶:滇西北土库房传统民居建筑屋顶采用一种黏性极 强的泥土夯实抹平为土掌,主要为脱粒、晾晒粮食的场所。 装饰:滇西北土库房传统民居建筑外墙涂刷为素雅的白

云南省民居建筑特色设计导则

云南省民居建筑特色设计导则

四、井十式 (一)滇西北井干式 1.地区特点 滇西北井干式传统民居建筑地处高寒山区,主要分布地 区包括贡山、维西、宁等地区。 滇西北井干式传统民居建筑文化代表民族主要有居住 于此地区的纳西族、普来族、怒族、独龙族、藏族和部分彝 族、白族、族的并于式传统民居建筑中。有列级代表的 聚落,如贡山县独龙江乡、怒江州、维西县、兰坪县、永胜 县、贡山县、福贡县、丽江、德钦、香格里拉、宁浪、维西 县叶枝镇、香格单拉县白地村等。 2.主要特征 空间:滇西北井十式传统民居建筑用圆形或方形料层 会堆砌而成,在重叠木料的每端各挖出一个能上托另一木料 的沟槽,纵横交错堆叠成井框状的空间。 构架:以垒木为室的井干式民居,木壁体既是房屋围护 结构也是承重结构。同时并十结构的未墙体与屋面支撑构架 彼此独立,其简洁的建筑形体与构造,适用于在不同坡地上 建造,并且并干结构主体还可以和局部的底层架空的干栏、 “平座”或土墙处理相结合,调整与缓坡地形的关系。 墙体:基于传统木构架搭接形式,墙体多为十字交义木 墙搭接及堆叠形成,部分为夯土墙及石材。基座多为木材堆 叠,部分有实木吊脚、夯土或石材堆叠以适应山体地形。墙 面材料主要有圆木或木板,墙壁用木材层层交错相压,至角 十字相交。 屋顶:屋顶形式多为“悬山”式屋顶,常采用坡度平缓 且相互搭接的双坡木板覆盖(又称“闪片”或“滑板”)。 为防止木板滑落、脱落,又在木板上压上石块。

云南省民居建筑特色设计导则

其他:在建筑内外空间上形成较为封闭的空间,多不升 窗或开小窗,内部多设置火塘使室内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

云南省民居建筑特色设计导则

(二)滇西北井十分土墙混合式 1.地区特点 滇西北井干夯土墙混合式传统民居建筑地处高寒山区, 主要分布地区位于香格里拉等地区 滇西北井干夯土墙传统民居建筑文化代表民族主要有 居住于此地区的藏族的并十式传统民居建筑中。有列级代表 的聚落,如香格单拉、香格单拉县尼汝村等。 2.主要特征 空间:滇西北井干夯土墙混合式传统民居建筑属于井 结构与夯土墙结合的混合形式。在空间上充分体现了汉、藏 两种建筑文化的嫁接与融合。多为三开间两层楼房,平面近 以方形,双坡屋面覆盖的三角形空间可做存放杂物之用。 构架:滇西北井干夯土墙混合式传统民居建筑外形是在 比较厚实的夯土墙体上,再覆盖平缓而出檐深远的木板屋 贞,墙体向上收分明显。 墙体:墙壁收分明显,同时还在墙体端部设未夹板,在 墙角堆置石块和木桩护角以保护墙体。外墙均粉刷为白色, 墙面仅仅升设少量小窗利于防寒保暖。 屋顶:屋顶覆以坡度平缓的木板瓦面,木板上再压白石 以防自然滑动和被大风吹翻。 装饰:山墙屋面出檐深远,梯形点窗或局部裸露的井干 仓房处理,形成线形木质、面状土墙和点状窗洞的视觉变化 丰富而文统一

滇西北井王秀士墙混合式

云南省民居建筑特色设计导则

云南省民居建筑特色设计导则

GB 30000.3-2013 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 第3部分易燃气体附录四:传统民居名词解释

合院式:以止房以及倒座(或围墙)、东西房围绕中 旬庭院所形成的内院式住宅。在云南地区的典型合院有滇中 “一颗印”、“三间两耳”、“三间四耳”、“三间四耳倒 八尺”和“前三后三中四耳”;滇西大理地区“三坊一照壁” “四合五天井”、“六合同春”;滇南建水、石屏地区“四 马推车”、“三间四耳下花厅”。 土掌式:墙体以土为骨料,修建时用夹板固定,填土夯 买逐层加高后形成土墙(即所谓“十打垒”),夯土墙上搭木 楞,木楞上盖柴草,柴草上铺一层泥土,捶实抹平,构成平 坦光滑的屋顶。土掌式建筑分布在滇中及滇东南一带。土掌 式建筑冬暖夏凉,防火性能好,非常实用。 井干式:将木材层层相叠,既是围护结构,又是承重结 构。并干式建筑是采用原木经过粗加工建造而成的,较干栏 式木屋更加原始,粗,方法也更为简单。 干阑式:采用底层架空,具有通风、防潮、防兽等优点 对于气候炎热、潮湿多雨的中国西南部业热带地区非常适 用,这类民居规模不大,一般三至五间,无院落,日常生活 及生产活动皆在一幢房子内解决,对于平坎少,地形复杂的 地区,尤能显露出其优越性。 照壁:照壁也称为“风水壁”。照壁脚下常砌花坛,白 族建筑的照壁比较高大,主房、厢房和厅房一般是层高均等, 不分主次,充分起到互为屏障的作用。其形式主要有独脚照 壁和“三滴水”照壁两种。独脚照壁又称一字平照壁,壁面 高度一致,不分段,壁顶为民殿式,为任宦人家选用。“三

云南省民居建筑特色设计导则

商水”照壁系将横长而平整的壁画直分成三段,左右两段大 小对称,形似牌坊,中段较高宽。 筒板瓦:筒瓦和板瓦是中国古代常见的两种建筑用瓦。 筒瓦的弧度较大,接近半圆;板瓦则弧度较小,保护屋檐不 受风雨寝室,同时又起到装饰的效果。 粉墙画壁:白族建筑装饰的特色之一。墙体的砖柱和贴 传都刷灰勾缝,墙心粉白,檐口彩画宽窄不同,饰有色彩相 间的装饰带。以各种几何图形布置“花空”作花鸟、山水, 书法等文人字画,表现出一种清新雅致的情趣。 悬山:悬山左右后三方用土基墙围护,前面及中间用木 板为隔,山墙到顶,屋面挑出的部分建筑上叫“悬山”。 硬山:较山墙直出屋面的那部分,建筑上叫“硬山”。 “硬山”构造有防止居火灾波及的作用。 穿枋:在“排架”间和楼板照面枋的下面、前后均有 根通穿的木头,当地叫做穿枋,它把整所房子的“排架”联 成一个整体,与照面、檐口挂枋和落地柱相互作用,增强 厂白族民居的抗震能力。 题字:云南白族合院建筑上盛行的一种装饰表达。内容 并随户主的声望和姓氏而有区别,如赵姓一般题书“琴鹤家 风”,杨姓题书“清白传家”等等。有的人家根据照壁方位 题字,如院落之东的照壁题书“紫气东来”,南边的照壁题 书“彩云南现”,背山靠海者题书“谷洱毓秀”等。 三合土:云南传统建筑中常用的一种建筑材料。用石灰 桐油、瓷粉混合而成,这样的铺成的地面平整光亮而不滑, 京爽而不潮湿。 抱厦:顾名思义,在形式上如同楼抱着正屋、厅堂。抱 夏是一种建筑模式,围绕厅堂、正屋后面的房屋。

云南省民居建筑特色设计导则

倒八尺:一颗印式民居的基本规则为“三间两耳倒八 尺”。平面近乎正方形,正房三间两层,较高一些,两厢为 耳房,耳房就矮楼一些,这样就组成四合院,中间为一小天井 门廊又称倒座,进深为八尺,所以叫“倒八尺”。 天井:合院中间区域为天井。多打有水井,铺石板,作 为洗菜洗衣休闲的场所,为安全起见,传统的房屋四周外墙 上是不升窗户的,都从天井采光。 雀替:位于梁枋下与柱相交处莲接体之间的短木,减少 梁枋净跨,增加挤压面,减小净距,艺术上的过渡。 柱础:指置于基础之上承托柱子的石构件,下部理在地 面以下,露明部常做各种造型和雕饰,有加大柱脚承重面积 和防腐、防潮功能。云南合院民居的柱础有鼓形、瓶形、多 面体等多种样式,雕饰图。 匾额:指悬于古建筑屏上撰文的牌扁,表达经义、感 情类的属于扁,表达建筑名称和性质类的属于额。也有一种 说法认为,横着的叫匾,竖着的叫额。 门窗装饰:云南民居讲究内部装饰,大型民居的格子门 要根据堂屋的高矮宽窄专门制作,为镂空精制木雕。雕花内 容有“西湘故事”、“八仙过海”、“珍禽异兽”、“博古 陈设”等。 猫拱墙:出山与硬山大致相同,不同点在于其墙高高出 室面,如猫伸腰疏松关节形成的“弓状”,俗称“猫拱墙” 多见于云南会泽地区。 猫眼窗:设于瓦屋面预留孔上,用板瓦逢盖,上加筒板 瓦翘脊。既是传统房屋室内采光通风孔,又是居家饲养宠物 猫室内外捕鼠活动进出的自由通道。既为房屋使用提供了完 善的功能,又为宅院建筑景观丰富了内容。多见于云南会泽

QLDS 0002S-2015 莱芜东兴源食品有限公司 姜汤云南省民居建筑特色设计导则

地区。 干脚落地:流行于云南怒江、贡山等地的一种建筑形式。 通常在斜坡或靠山处竖立几十根木桩,上铺木板或竹笛, 双斜面屋顶上盖木板或茅草。呈长方形,一般分为两层,上 会住人,下层饲养牲畜或堆杂物。 悬鱼:悬鱼是位于悬山或者歇山建筑两端的博风板下, 垂于止脊。悬鱼是一种建筑装饰,大多用木板雕刻而成,因 为最初为鱼形,并从山面顶端悬垂,所以称为“悬鱼”。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