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T 3406-2021 辽宁省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建设运维标准.pdf

DB21T 3406-2021 辽宁省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建设运维标准.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B21T 3406-2021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6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56874
VIP资源

DB21T 3406-2021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B21T 3406-2021 辽宁省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建设运维标准.pdf

3.2.1CIM基础平台总体架构

CIM基础平台总体架构宜采用《信息技术云计算参考架构》GB/T32399和《信息技术 计算平台即服务(PaaS)参考架构》GB/T35301标准,宜符合PaaS功能视图的相关规定。

DB37T 1220-2009 地理标志产品 黄河口大闸蟹I基础平台总体架构及

3.2.2CIM基础平台总体架构应包括三个层次和三大体系,包括设施层、数据层、服务层, 以及标准规范体系、信息安全体系、运维保障体系。横向层次的上层对其下层具有依赖 系,纵向体系对于相关层次具有约束关系。 1设施层:应包括信息基础设施和物联感知设备: 2数据层:应建设至少包括时空基础、资源调查、规划管控、公共专题、工程建设项目 物联感知等类别的CIM数据资源体系; 3服务层:提供数据汇聚与管理、浏览展示、查询统计、三维可视化表达、分析与模拟、 系统管理、服务引擎和开发接口等基本功能; 4技术规范体系:应建立统一的标准规范,指导城市级CIM基础平台的建设和管理

应与城市、国家和行业数据标准与技术规范衔接; 5信息安全体系:应按照国家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相关政策和标准要求建立运行、维护、 更新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保障CIM基础平台网络、数据、应用及服务的稳定运行; 6运维保障体系:应建立运行、维护、更新与安全保障体系,保障CIM基础平台网络、 数据、应用及服务的稳定运行。

3.3.1CIM基础平台的基础性

台,为相关应用提供丰富的信息模型服务和开发接口,支撑智慧城市应用的建设与运行, 3.3.2CIM基础平台的专业性 CIM基础平台应具备二三维一体的城市信息模型汇聚、轻量化、模型单体化、模型特 正提取、服务引擎与三维可视化表达、查询统计、物联监测和模拟仿真等基本功能,应支持 工程建设项目各阶段信息模型汇聚管理、审查与分析等应用功能 3.3.3CIM基础平台的集成性 CIM基础平台应实现与相关平台(系统)对接或集成整合,实现多维信息模型资源共 享汇聚,构建并持续完善城市信息模型(CIM)。 1CIM基础平台宜对接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集成整合规划管控、资源调查等相关 言息资源; 2CIM基础平台应对接或整合已有工程建设项目业务协同平台(即“多规合一”业务协 同平台)功能,未建相关功能可基于CIM基础平台开发; 3CIM基础平台应对接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和城市 信息共享交换平台等系统,并支撑智慧城市其它应用的建设与运行

3.3.3CIM基础平台的集

分析与模拟、系统管理、服务引擎和开发接口等。 4.1.2CIM数据汇聚与管理应具备以下功能: 1平台应提供二维GIS数据、三维模型及BIM数据汇聚的能力,实现模型检查入库、碰 检测、多版本管理、模型轻量化、模型抽取、模型比对与差异分析等功能: 2平台应提供资源目录管理、元数据管理、清洗、数据转换、数据导入导出、数据更新, 据备份与恢复、专题图制作等功能; 3平台数据交换宜采用前置交换或在线共享方式进行,前置交换应提供CIM数据的交换 数设置、数据检查、交换监控、数据上传下载等功能。在线共享应提供服务浏览、服务查 J、服务订阅、消息通知等功能。 4.1.3城市信息模型浏览展示应提供CIM资源加载、集成展示、图文关联展示、分级缩放 平移、旋转、飞行、定位、批注、剖切、几何量算、卷帘比对、多屏比对、透明度设置、 模型细度设置等功能。 4.1.4城市信息模型查询统计应提供地名地址查询、空间查询、关键字查询、模糊查询、组 合条件查询、要素查询、模型查询、模型元素查询、关联信息查询、多维度多指标统计、 查询统计结果输出等功能。 4.1.5城市信息模型三维可视化表达应具备模型数据加载、模型渣染、图形变换、场景管理、 相机设置、灯光设置、特效处理、交互操作等能力。 4.1.6CIM基础平台分析与模拟应具备二三维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空间拓扑分析、通视 分析、视廊分析、日照分析等功能,应具备从建筑单体、社区到城市级别的模拟仿真能力, 支撑面向智慧城市的CIM+应用。 4.1.7CIM基础平台系统管理应提供组织机构管理、角色管理、用户管理、统一认证、功能 注册与授权、服务注册与授权、接口注册与授权、CIM数据资源授权、平台监控、日志管 理等功能。 4.1.8平台应提供丰富的开发接口或开发工具包,并应提供开发指南或示例DEMO等说明文

4.2.1立项用地规划审查

平台必须提供能汇聚共享立项用地规划许可阶段及项目前期的CIM数据的能力,应具备 项目策划生成、项目选址分析与立项用地规划审查等功能。各项功能应符合以下要求 1项目策划生成应提供“多规合一”一张蓝图共享、项目储备、项目合规性分析、项目协 调意见汇总、规划实施监督等功能,支撑工程建设项目规划统筹、前期策划、监督评估; 2项目选址分析应提供分析规则配置、辅助选址分析、多方案联动展示、分析报告生成 等功能; 3规划条件分析应提供规划条件智能提取、规划条件查询、规划条件共享等功能:

4多规冲突分析应提供指定范围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客专项规划空间上、 属性上的不一致进行分析,结果可视化展现与输出 5立项用地规划审查应提供项目立项用地规划的合规性审查、批注、生成合规性审查报 告。 4.2.2设计方案模型报建审查 平台必须提供能汇聚共享工程建设许可阶段项目CIM数据的能力,宜具备审查规则库管 理、合规审查、批注、设计方案比对、景观分析等功能,提升设计方案报建审查效率。各项 功能应符合以下要求: 1审查规则库管理可提供审查规则配置、审查规则管理等功能: 2合规审查应提供审查指标吻合性检查、图文联动展示吻合性情况、合规审查报告生成 等功能; 3设计方案比对应提供多方案比对、比对结果联动展示、比对报告生成等功能 4景观分析应提供视廊分析、天际线分析、绿地率分析、日照分析、分析结果图文联动 展示、分析报告生成等功能, 4.2.3施工图信息模型审查 平台必须提供能汇聚共享施工许可阶段项目CIM数据的能力,宜具备审查规则库管理 施工图模型审查、模型完整性检查等功能,提升施工图审查效率。各项功能应符合以下要求: 1审查规则库管理可提供审查条文解析、审查规则配置、审查规则管理等功能; 2施工图模型审查应提供批注、审查结果图文展示、审查报告生成等功能; 3模型完整性检查应结合施工图模型交付标准对汇交的BIM进行完整性检查,可标记和 图表联动方式展示不符合标准和缺漏的模型单元及信息。 4.2.4竣工信息模型备案 平台必须提供汇聚共享竣工验收阶段项目CIM数据的能力,宜具备合规性检测、与施工 图模型比对分析、联合验收备案、成果管理与共享等功能。各项功能应符合以下要求: 1合规性检测宜提供检测规则配置、竣工模型合规性检测、检测结果图文联动展示、报 告生成等功能; 2与施工图模型比对分析应提供模型比对、分析结果图文联动展示、分析报告生成等功 能; 3联合验收备案应提供信息资料与BIM关联、各部门联合验收备案、验收或备案报告生 我能

4多规冲突分析应提供指定范围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各专项规划空间上、 属性上的不一致进行分析,结果可视化展现与输出; 5立项用地规划审查应提供项目立项用地规划的合规性审查、批注、生成合规性审查报 告。

4.2.2设计方案模型报建审查

平台必须提供能汇聚共享工程建设许可阶段项目CIM数据的能力,宜具备审查规则库管 理、合规审查、批注、设计方案比对、景观分析等功能,提升设计方案报建审查效率。各项 功能应符合以下要求: 1审查规则库管理可提供审查规则配置、审查规则管理等功能; 2合规审查应提供审查指标吻合性检查、图文联动展示吻合性情况、合规审查报告生成 等功能; 3设计方案比对应提供多方案比对、比对结果联动展示、比对报告生成等功能; 4景观分析应提供视廊分析、天际线分析、绿地率分析、日照分析、分析结果图文联动 展示、分析报告生成等功能

4.2.3施工图信息模型审查

平台必须提供能汇聚共享施工许可阶段项目CIM数据的能力,宜具备审查规则库管理、 施工图模型审查、模型完整性检查等功能,提升施工图审查效率。各项功能应符合以下要求: 1审查规则库管理可提供审查条文解析、审查规则配置、审查规则管理等功能 2施工图模型审查应提供批注、审查结果图文展示、审查报告生成等功能; 3模型完整性检查应结合施工图模型交付标准对汇交的BIM进行完整性检查,可标记和 图表联动方式展示不符合标准和缺漏的模型单元及信息。 4.2.4竣工信息模型备案 平台必须提供汇聚共享竣工验收阶段项目CIM数据的能力,宜具备合规性检测、与施工 图模型比对分析、联合验收备案、成果管理与共享等功能。各项功能应符合以下要求: 1合规性检测宜提供检测规则配置、竣工模型合规性检测、检测结果图文联动展示、报 告生成等功能; 2与施工图模型比对分析应提供模型比对、分析结果图文联动展示、分析报告生成等功 能; 3联合验收备案应提供信息资料与BIM关联、客部门联合验收备案、验收或备案报告生 代动能

4.2.4竣工信息模型备

4成果管理与共享应提供竣工验收模型完整性检查、批注、检查报告生成、成果管理、 果共享服务等功能

4.3.1CIM基础平台宜参照《CJ/T296工程建设项目业务协同平台技术标准》等标准的相关 规定,并发用户数应符合如下要求: 1常住人口<300万,允许每分钟最小并发用户数不宜低于1000个。 2300万≤常住人口<500万,允许每分钟最小并发用户数不宜低于3000个。 3常住人口≥500万,允许每分钟最小并发用户数不宜低于5000个。 4.3.2CIM基础平台宜参照《CJJ/T296工程建设项目业务协同平台技术标准》等技术标准的 相关规定,确保服务资源和统计分析的快速访问。数据服务响应时间应符合如下要求: 1二维瓦片服务加载及响应时间不超过2秒。 2二维动态矢量服务初始加载时间不应超过10秒,后续响应时间不应超过3秒, 3基于二维动态矢量服务动态生成三维要素初始加载时间不应超过10秒,后续响应时间 下应超过5秒。 4三维瓦片服务初始加载时间不应超过5秒,高精度显示等待时间不应超过5秒。 查询统计服务响应时间应符合如下要求 1简单统计分析查询响应时间不超过5秒。 2千万级数据量下单项统计的响应时间不超过10秒。 3大数据统计分析报表的响应时间不超过50秒。

.1.1CIM基础平台运维应由运维主管机构、运维管理机构和运维服务机构分工负责组成 立满足以下要求: 1运维主管机构应由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CIM工作小组担任,负责运维工作的整体 协调; 2运维管理机构应由辽宁省各市大数据管理局(或相关单位)担任,负责运维工作的组织 管理、监督、检查,负责运维经费的申请、管理; 3运维服务机构应依照运维模式选定,负责承担具体运维工作。 .1.2CIM基础平台运维应依照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运维模式,运维模式包括自行运维、 外包运维、混合运维: 1自行维护是运维管理机构作为运维服务机构承担CIM基础平台的运维服务工作; 2外包维护是由运维管理机构以外的专业信息技术服务单位作为运维服务机构承担CIM 基础平台的运维服务工作; 3混合维护是CIM基础平台部分要素采用自行运维,部分要素采用外包运维 .1.3CIM平台应符合《GB/T36626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运维管理指南》以及相关 国家政策的规定保障系统连续无故障运行

1.1CIM基础平台运维应由运维主管机构、运维管理机构和运维服务机构分工负责组成 满足以下要求: 1运维主管机构应由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CIM工作小组担任,负责运维工作的整体 协调; 2运维管理机构应由辽宁省各市大数据管理局(或相关单位)担任,负责运维工作的组织 管理、监督、检查,负责运维经费的申请、管理; 3运维服务机构应依照运维模式选定,负责承担具体运维工作。 1.2CIM基础平台运维应依照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运维模式,运维模式包括自行运维、 包运维、混合运维: 1自行维护是运维管理机构作为运维服务机构承担CIM基础平台的运维服务工作; 2外包维护是由运维管理机构以外的专业信息技术服务单位作为运维服务机构承担CIM 基础平台的运维服务工作; 3混合维护是CIM基础平台部分要素采用自行运维,部分要素采用外包运维 1.3CIM平台应符合《GB/T36626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运维管理指南》以及相关 国家政策的规定保障系统连续无故障运行

5.2.1CIM基础平台运维服务对象应包括信息化基础设施、数据资源等。 5.2.2信息化基础设施(数据存储、计算、传输、服务等基础软硬件资源)包括物理环境、 网络、主机、存储备份、安全设施、基础软件等: 5.2.3数据资源是指支持CIM基础平台运行及平台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和信息。数据内容 主要包括时空基础数据、资源调查数据、规划管控数据、工程建设项目数据、公共专题数 据和物联感知数据等。CIM基础平台与相关平台(系统)间的数据交换与共享服务关系如 图5.2.3所示:

图5.2.3各平台间数据交换与共享服务关系

5.3.1运维工作应包括监控巡检、例行维护、响应式维护、故障处置、应急响应、安全运维、 分析总结、其它等。 5.3.2监控巡检 1运维服务机构应提供监控巡检服务,应实时或定期对CIM基础平台运行状态进行监控 并定期对物理环境、主机、用于存储备份的硬件设备、安全设施中的硬件设备等进行人工巡 检。网络、用于存储备份的管理软件、用于平台安全防护的软件系统和基础软件应进行实时 自动的监控,并定期进行人工监控; 2运维服务机构应根据服务要求制定监控及巡检服务计划,应做好监控巡检记录,对于 监控巡检中发现的问题应根据事先制定的工作流程进行通知、通告及处置。 5.3.3例行维护 1运维服务机构应提供例行维护服务,定期对CIM基础平台进行保养、健康检查、系统 更新等周期性维护; 2运维服务机构应

1运维服务机构应提供例行维护服务,定期对CIM基础平台进行保养、健康检查、系统 更新等周期性维护; 2运维服务机构应根据服务要求制定例行维护的服务计划,应做好例行维护工作记录, 发现问题可根据事先制定的工作流程进行通知、通告及处置

安全运维应包含数据传输安全、数据存储安全、数据共享安全、数据备份恢复安全和数 据安全隔离等。 1数据传输安全 应通过保障传输介质安全、传输通道安全等措施保障CIM基础平台的数据传输安全。 1)传输介质安全措施应满足以下要求: 应确保数据传输介质(如电缆、光纤等)的物理环境安全,有效防雷击、防鼠害、防盗, 防水、防人为破坏; 应选择电磁辐射低的数据传输介质,或者采用有效的措施防止数据传输介质的电磁泄漏 应确保信息设备接入可靠的无线网络或传感网络。 2)传输通道安全措施应满足以下要求: 应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敏感信息和重要数据的传输过程的机密性; 应对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敏感信息和重要数据传输过程的完整性。

CIM基础平台应采取增进物理安全、实施密码及策略、正确分配备份人员的权限等措施 进行数据库备份; 应强化本地与异地的物理安全与制度管理,减少人员与备份设备和介质接触的机会,对 操作维护人员的操作过程进行审核; 备份内容的安全应采用密码保护,应包括备份前的数据加密与备份时对备份集的加密两 种。密码应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密码必须为大写学母、小写字母、数字、特殊字符的组合, 而且不能少于8位; 备份工作应由三人完成:高层管理人员,备份操纵员和备份日志管理员。备份密码分为 两部分,由高层管理人员和备份日志管理人员分别保管其中的一部分;高层管理人员负责保 存密码的前一部分,并审核数据恢复的日志。备份操作员完成每日的备份工作,完成介质异 地存储,查看备份日志,不保存备份密码,与其他人完成备份策略的设定。备份日志管理员 审核与管理每日的备份与恢复操作日志,保存后一部分的备份密码; 应依据GB/T20988的要求制定灾难恢复策略,建立灾备中心; 应设计数据备份与恢复方案,确定数据备份的范围、策略、方法和流程,确定数据恢复 的目标、流程; 应依据业务安全目标要求,制定数据备份措施,并及时根据业务需求更新备份措施; 应定期组织数据恢复测试 异地备份中心建设选址,应符合国家政策要求和业务安全要求。 5数据安全隔离 采用有效措施隔离CIM基础平台不同用户的数据和备份数据: 应依据终端、物理主机和虚拟主机的业务类别、地理位置、部门属性和安全级别划分不 同的安全域; 应规划合理的虚拟化网络安全控制措施,划分虚拟化网络子网,对CIM基础平台流入数 锯据和流出数据设置访问控制策略; 应对不同安全级别的业务数据进行物理隔离或强逻辑隔离,即必须部署在不同的物理主 机、不同子网、不同集群或者不同虚拟机上; 相同安全级别的业务数据之间,管理终端与业务系统之间的不同安全域需要实现逻辑隔 离,需要采用物理防火墙技术、划分子网等方式进行隔离、虚拟化系统实现集群隔离、多租 户隔离、资源池隔离、操作系统隔离和数据隔离。 6平台安

CIM基础平台应对所有数据进行严格的控制,应根据用户身份和现实工作申的角色和职 货,确定访问数据资源的权限,对用户对业务数据的访问权限进行配置。数据分类分范围(行 区)进行授权控制; 应对系统的所有用户进行分级管理,设置不同的角色,对每个角色分配不同的数据权限; 用户管理应包括标识和鉴别,应对授权用户进行识别。 7网络安全 运维服务机构应采用防火墙、入侵检测、漏洞扫描、病毒防治、运营商4G的VPN/APN 等网络安全技术,实现对各种不同的安全防御设备的统一管理、配置、监控、分析等,提供 全面的、基于统一安全策略的网络安全防御,避免来自各个不同目的的攻击、干扰和非法访 同等。 5.3.8分析总结 1运维服务机构应定期进行分析总结; 2分析总结应包括CIM平台运行状况的分析总结、运维工作的分析总结及安全状况分析总 吉,提出优化完善建议,并优化改进运维工作。 5.3.9其它 1应做好相关技术文档的收集、整理及保管,宜明确文档的使用范围并严格控制。应做好 运维工作过程的记录; 2应制定运维操作规程,规范各项维护工作。应定期对运维对象、备品备件进行盘点。

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1GB17859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 2GB/T20269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要求 3GB/T20270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基础安全技术要求 4GB/T20271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通用安全技术要求 5GB/T28827.1信息技术服务运行维护第1部分:通用要求 6GB/T30318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基本规定 7GB/T30998信息技术软件安全保障规范 8GB/T32399信息技术云计算参考架构 9GB/T31916.1信息技术云数据存储和管理第1部分:总则 10GB28181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 11GB/T35301信息技术云计算平台即服务(PaaS)参考架构 12GB/T35273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 13GB/T36626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运维管理指南 14GB37300公共安全重点区域视频图像信息采集规范 15GB/T37025信息安全技术物联网数据传输安全技术要求 16GB/T36092信息技术备份存储备份技术应用要求 17GB/T22239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18GB/T36478.1物联网信息交换和共享第1部分:总体架构 19GB/T36478.2物联网信息交换和共享第2部分:通用技术要求 20GB/T36478.3物联网信息交换和共享第3部分:元数据 21GB/T36478.4物联网信息交换和共享第4部分:数据接口 22GA/T1347信息安全技术云存储系统安全技术要求 23CJJ/T296工程建设项目业务协同平台技术标准 24T/CSPSTC21建筑信息模型(BIM)与物联网(IOT)技术应用规程

辽宁省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建设运维标准

本标准编制过程中,编制组对“多规合一”信息平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等有关政务 软件成果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总结了我国工程建设项目信息化领域的经验,同时参考了 国内外先进技术规范、技术标准。 为了便于工程建设项目立项用地规划审查、设计方案模型报建审查、施工图模型审查、 峻工验收模型备案、运行维护等全周期管理,以及相关单位和人员在使用本标准时能正确理 解和执行条文规定,《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技术标准》编制组按章、节、条顺序 编制了本标准的条文说明,对条文规定的目的、依据以及执行中需要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了 说明。但是本条文说明不具备与标准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仅供使用者作为理解和把握标准 规定的参考。

1总则 25 2术语和缩略词. 25 2.1术语 25 2.2缩略词 25 3基本规定, 25 3.1一般规定, 25 3.2平台构成 26 3.3平台特性 26 4平台功能和性能 26 4.1基本功能 26 4.2应用功能. 28 4.3平台性能. 29 5平台运维, 29 5.1一般规定, 29 5.2运维服务对象 29 5.3运维工作组成 29

火 2术语和缩略词. 25 2.1术语 25 2.2缩略词 25 3基本规定, 25 3.1一般规定, 25 3.2平台构成 26 3.3平台特性 26 4平台功能和性能 26 4.1基本功能 26 4.2应用功能. 28 4.3平台性能. 29 5平台运维 29 5.1一般规定. 29 5.2运维服务对象. 29 5.3运维工作组成. 29

1 GeneralProvisions. 25 2 Term and Acronyms 25 2. 1 Term. 25 2.2Acronyms. 25 3Basic Requirement 25 3.1 General Provisions 25 3.2PlatformComposition. 26 3.3PlatformFeatures. 26 4Platform Function and Performance 26 4.1BasicFunction. 26 4.2ApplicationFunction. 28 4.3PlatformPerformance. 29 5PlatformMaintenance. 29 5.1 GeneralProvisions 29 5.2 Maintenance ServiceObject. 29 5.3MaintenanceWork. 29

1.0.1本条阐明了标准编制的目的,为规范辽宁省各地市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总 体架构、功能和运行维护。 1.0.2本条说明了标准适用范围。 1.0.3本条强调了CIM基础平台的建设和管理,不仅要遵循本标准的规定,还应遵守工程建 设项目业务协同平台技术标准、城市信息模型(CIM)数据标准、CIM平台汇聚BIM数据标 准等工程建设项目相关标准,以及国家法律法规和其它专业技术标准的要求,

本标准规定了本标准使用的术语,定义文中所涉及的一些重要概念。

换关系,便于共享应用。高程要统一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计算。城市若采用其它高程 系统,应根据与1985国家高程基准的关系进行换算 32平台构成

3.2.1本条款参照《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技术导则》3.2.1条制定。总体架构图中 应用层CIM+应用结合辽宁省实际进行定制,优先推进CIM基础平台在城市体检、城市更新、 房屋安全等城市建设管理领域的示范应用。

CIM基础平合是城币信息模型(CIM)应用的基础,CIM基础平合应与国主空间基础信 息平台、工程建设项目业务协同平台(“多规合一”业务协同平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 理系统等相关政务系统实时对接,以支撑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提质增效和跨部门的共享应用。 基于CIM基础平台可支持N个CIM+应用(立项用地规划审查、设计方案模型报建审查、施 工图信息模型审查、竣工验收模型备案、房屋安全、城市体检、智慧供热、智慧园林、地下 管线、智慧水务、城市更新等),进而支撑住房惠民服务类、生态宜居类和精准治理类等智 慧城市应用。

4.1.2CIM资源庞杂,为了方便使用者聚焦特定CIM资源,应提供CIM资源目录管理,支持 用户按照不同的应用需求进行定制;专题图制作功能是指通过数据选取、叠加展现和在线标 注等方式,实现基于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的二维制图功能,可以利用二维图纸方 便、占用信息资源少的特点,更好地支持工程建设项目的交流、宣传和协作。 4.1.3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作为智慧城市的基础平台,接入的资源和数据量大且 庞杂,为了平台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应支持对CIM资源及 其轻量化数据的高效无缝集成浏览,支持二三维切换、缩放、拖拽、定位、资源加载、分屏 比对和透明度设置等功能;为精细管理模型内部构成,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应支 持三维模型或BIM的纵向、横向、任意角度及方向的剖切,可通过动态剖切面实现BIM模 型内空间的显示操作;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是GIS和BIM的继承和发展,通过空 间漫游、缩略图、卷帘比对和双屏比对等方式,既能二维宏观表达城市整体也能三维微观表 达建筑细节,利用二三维联动功能可充分发挥各自的特色。几何量算功能是指在常规的几值

量算功能基础上,对BIM模型的建筑面积进行计算统计。支持距离、长度、面积、体积等儿 何测量功能,可支持建筑物占地面积、建筑总面积、室内面积和容积率等指标的量算 4.1.6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应具备从建筑单体、社区到城市级别的模拟仿真能力, 支撑城市体检、智慧水务、智慧供热等面向智慧城市的CIM+应用。 1平台可支撑城市体检场景的城市运行态势模拟仿真、开发强度模拟仿真、人口拥挤模 拟仿真、交通拥堵模拟仿真、环境污染模拟仿真、住房困难模拟仿真等应用。 2平台可支撑智慧水务的淹没模拟分析、水流模拟、管网缺陷模拟仿真、管网运行动态 模拟仿真、下水道通畅模拟仿真等应用。 3平台可支撑智慧供热场景的分层分户模拟仿真、城市供热热力图模拟仿真、爆管应急 响应模拟仿真等应用

支撑城市体检、智慧水务、智慧供热等面向智慧城市的CIM+应用。 1平台可支撑城市体检场景的城市运行态势模拟仿真、开发强度模拟仿真、人口拥挤模 拟仿真、交通拥堵模拟仿真、环境污染模拟仿真、住房困难模拟仿真等应用。 2平台可支撑智慧水务的灌没模拟分析、水流模拟、管网缺陷模拟仿真、管网运行动态 模拟仿真、下水道通畅模拟仿真等应用。 3平台可支撑智慧供热场景的分层分户模拟仿真、城市供热热力图模拟仿真、爆管应急 响应模拟仿真等应用。 4.1.7CIM基础平台涉及工程建设项目立项用地规划审查、设计方案模型报建审查、施工图 信息模型审查和竣工信息模型备案等全过程以及政府管理相关应用,参与的单位多,为了保 证业务的协同以及数据的安全,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应提供系统管理功能。应支 持组织、角色和用户管理,可支持多系统间的用户认证和单点登录;应支持功能权限管理, 支持用户对系统功能点的授权管理;应支持设置城市信息模型(CIM)数据和资源目录权限: 支持配置授权的用户、范围及时限等。

4.1.7CIM基础平台涉及工程建设项

信息模型审查和竣工信息模型备案等全过程以及政府管理相关应用,参与的单位多,为了保 正业务的协同以及数据的安全,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应提供系统管理功能。应支 寺组织、角色和用户管理,可支持多系统间的用户认证和单点登录;应支持功能权限管理, 支持用户对系统功能点的授权管理;应支持设置城市信息模型(CIM)数据和资源目录权限, 支持配置授权的用户、范围及时限等

数据交换类:实现CIM数据的授权、上传、下载、转换、更新、版本控制等功能; 9实时感知类:用于开发各场景物联监测等应用; 10数据分析类:如数据可视化组件、常用统计分析方法和大数据分析工具; 11模拟推演类:用于开发各场景的模拟仿真等应用; 12平台管理类:平台管理如用户认证、资源检索、申请审核等

4.2.1立项用地规划审查

在工程建设项目立项用地规划许可阶段,通过自定义项目选址要求和自动化分析功能, 为项目选址提供方案。支持项目选址分析规则配置,支持自定义选取空间范围、用地面积和 用地类型等项目选址要求进行智能选址。支持图文联动展示各选址方案的优劣,支持项目选 证分析报告的生成和导出。支持对规划条件的智能提取与分析,规划条件包括用地性质、用 地面积、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限高、退线和绿地率等。应用场景配合“多审合一、多证合 ”改革,包括在项目立项用地规划许可阶段对规划条件进行计算机智能辅助提取,节省人工 提取时间,从源头实现便民利民、优化营商环境、减少制度性交易成本,同时切实减少行政 资源浪费的效果。

4.2.2设计方案模型报建审查

对各专业相关标准规则的管理和维护,保证规则支撑施工阶段各应用的审查。在规划报 建阶段,对指定区域与指定规划成果的空间范围、规划用途等约束进行吻合性检查。对多个 方案BIM模型,从规划指标和建筑指标等方面进行比对。支持比对指标配置,项目多个设计 方案可视化对比、报告生成和导出。可对不同方案模型进行控高分析、退线分析、贴线率分 析、定点观察、天际线分析等。支持对不同方案的综合技术经济指标、用地平衡指标、建筑 物汇总指标、停车场统计指标等进行定量分析比对。

GB 1886.287-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异戊酸乙酯4.2.3施工图信息模型审查

条文和规则的解析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把各专业相关的条文进行审查对象识别抽象及相 互逻辑关系建立推演等一系列处理,将自然语言描述的国家标准规范过渡到计算机易处理的 吉构化数据和算法语言,形成计算机能识别和处理的审查规则。对照审查规则库,实现对施 工图信息模型的自动化定性或定量审查;支持图文联动展示不符合规则的模型元素及属性指 标:支持施工图模型审查报告的生成与导出。

4.2.4工信息模型备

峻工验收时,分析峻工信息模型场地和建筑等指标是否符合规划条件,即与合规审查确 定的各项指标是否相符。通过自动化分析功能,分析竣工信息模型与施工图信息模型几何参 数与属性的吻合程度。通过对竣工验收分部分项资料的分类、整理、入库以及关联信息模型 等功能,实现对竣工联合验收备案。 4.3平台性能 本条明确了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的性能要求,包括并发用户数、资源服务响 应时间和统计分析服务响应时间。并发用户数性能如因特殊原因无法满足要求的,其性能指 标可根据实际需求确定,但平台必须采用可持续性设计,满足未来性能升级的需求

本条明确了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的性能要求,包括并发用户数、资源服务响 应时间和统计分析服务响应时间。并发用户数性能如因特殊原因无法满足要求的GB/T 2998-2015 定形隔热耐火制品体积密度和真气孔率试验方法,其性能指 标可根据实际需求确定,但平台必须采用可持续性设计,满足未来性能升级的需求。

为保障运行维护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应制定相对完善、切实可行的运维组织体系,以高 素质的运维服务队伍为保障,不断提高运维服务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本章通过对人员组织, 工作模式、岗位职责、技能要求及绩效考核进行规范,明确了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 台运维组织体系,保障了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的稳定运行。 5.2运维服务对象 本条明确了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运维的服务对象,包括物理环境、网络、主 机、存储备份、安全设备、软件系统、数据资源和服务资源。 5.3运维工作组成 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因各种各样的原因有可能会导致服务的暂停,如数据库 表空间满等问题。为预防这些问题的发生需要通过日常运维来解决,基于此,本章规定了监 控巡检、例行维护、响应式维护、故障处置、应急响应、安全运维、其它等运维工作组成内 容。本章5.3.6条参照《GB/T28827.3信息技术服务运行维护第1部分:应急响应规范》制 定。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