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区行人和非机动车交通系统设计导则(市规发[2010]1073号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2010年6月29日).pdf

北京城区行人和非机动车交通系统设计导则(市规发[2010]1073号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2010年6月29日).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32.3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56572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北京城区行人和非机动车交通系统设计导则(市规发[2010]1073号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2010年6月29日).pdf

1人行横道长度大于30m,或双向机动车彩道数大于或等于6 条时,宜设路中行人安全岛。 市规 2)交叉口行人安全岛的宽度不宜小于2m,受条件限制时宽度 不应小于1m,长度不宜向侧人行道的宽度。 3)交叉口专用车道时,应设置行人导流岛。 4转经间 宽度应适当加宽,便于组织行人过街。 2)交叉口转角处行人驻足面积不宜小于25m人流量较大的 区域应不宜小于40m。 5转弯半径、坡度要求 市规划自 1)交叉口转角处的*石宜做成圆曲线或复曲线,三幅路、四幅 路交叉口的*石转弯小车径应满足非机动车行车要求。 2)交叉口转角处坡度应遵循人行道坡度设计基本要求,纵坡 般应小减等于2%,特殊困难情况下应小于或等于3%。 X6 信号设施 委 1)平面交叉口无*体过街设施时应设置行人过街信行。 2)信号设置应避免干道左转车辆与行人过街向时行,右转车 转专用相位。 3)信号时长的设置应根据道路宽度和行人组成及步速来控制。 4)当行人流较且行人步行时间受机动车运行时间限制的情 况下建议便人感应信号控制。

4.4.4*体过街设施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的规定。 n 4.8.3无障碍环境设计应保障行人通行的连续性,应重点考虑人行 设施与公共区或非公共区之间的衔接,以及设施设计与使用问的完 整性。要具有可达性、安性、便利性与舒适性。 4.8.4无障碍环没随应符合乘轮椅者、挂言杖者及使用助行器者 的通行与使用要求,设施在设计上应强调直接性、简单性及便利性。 的一部分。 4.8.6交叉口、街坊路口、单位出口、广场入口的道、人行横 4.8.7城市中心区道路、广场、步行街商业街、桥梁、隧道、* 体交叉及主要建筑物地段的人行道应设盲道。人行天桥、人行地道、 人行横道及主要公交站位设提示言道,公交站牌应配置盲文标识。 4.8.8人行天桥夕大行地道及轨道交通车站出入口应设置无障碍设 城市主要道路的人行横道宜设置过街音响信号:设有安全岛 的路段,安全岛的尺寸应能满足轮椅使用者通行。 各源安 4.8.10无障碍设施的标志系统应采用国际通用配障碍标志牌DB34T 2976-2017 高压蓄能器定期检验规程,城市 市规我 划自然资源委 27

小区内部路以及单独设置的非机动车专用路共同组成,保证非机动 车连续通行。 2城市道路两侧应设置非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宜布置在右转 机动车道外侧,车道设罩应与沿线土地使用情况紧密结合。 3非机动道在公交车站附近设置时宜采取外绕模式,避免进 出站公交辆对自行车的干扰与威胁。 取消原有道路两侧与土地使用关系密切的非机动车道,增丽非机 动车交通绕行距离。 5.4.2非机动车道宽度 1非机动车道宽度应根据非机动车高峰小时交通量及非机动车 单车道设计通行能力确定同时应考虑道路沿线的交通及用地状况。 *带宽度,非机动车单车道宽度宜为1m;在除自行车之外的其他类 3城市道路两侧的非机动车道宽度应综合考虑非机车流量 和道路等级要求,并且应具有一定的服务水平,没附可以参考表

小区内部路以及单独设置的非机动车专用路共尚组成,保证非机动 车连续通行。 市规 2城市道路两侧应设置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宜布置在右转 机动车道外侧,车道设罩与沿线土地使用情况紧密结合。 1 3非机动道在公交车站附近设置时宜采取外绕模式,避免进 出站公交辆对自行车的干扰与威胁。 取消原有道路两侧与土地使用关系密切的非机动车道,增丽机 动车交通绕行距离。 然

5.4.2非机动车道宽度

1非机动车道路平面位置应按城市总体规划道路网布设,道路 两侧非机动车通房沿线机动车道走向保持总体一致。

表5.4.5非机动车车行道纵坡限制坡长(m)

5.4.7净空要求 5.4.8排水设施 源委 1非机动车道的排水设施需要结合道路整体进行设计,在需 要排水之处结合实际情况设置雨水口、边沟等适当的排水设施。 备源委 3非机动车路拱宜采用直线单面坡。横坡根据路面型宜采用 1%~2%单面坡。 划自然 4*交桥和下穿式道路低洼处等易积水路段,采用高水高排、 低水低排互不连通的系统,宜采角重力流排除雨水。当路面最低点 位于地下水位以下时应采取排水或控制地下水的措施。 5非机动杰道上的雨水井算子应采用具有防盗功能的、栅格方 向与自行车轮方向垂直的井算子,防止自行车轮被井算子整住。 划 规 路基路面 1非机动车道的道路结构应具有足够强度,路基骼菌结构组合 厚度应根据选用材料、水文情况、荷载要求等国爆综合确定。 2非机动车道基层材料应具有适劣强度和水稳定性。处于潮湿 3非机动车道路面应平整、抗滑、耐磨:路面材质应具耐久性、 经济性且易于继以确保非机动车行驶的舒适性为重点。 划自然 34

5.5非机动车过街设施

5.6非机动车停车设施

5.1为了保证非机动车交通通畅、安全以及防止发生交通事故,

5.8非机动车交通系统的照明

1.0.1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2004~2020年)》步行交通和自 行车交通在未来城市交通涨系中仍是主要交通方式之一,提倡步行 和自行车交通为和实行步行者优先,为包括交通弱势群体在内的 步行者和自行车使用者创造安全、便捷和舒适的交通环境。编制城 要求制定。 参照北京步行和自行车交通规划准则》(2008 “为北京步行 和自行车交通创造良好交通环境,完善城制灵通规划体系,促进城 市道路交通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通,指导北京城市道路以及步 行和自行车交通规划设特制定北京步行和自行车交通规划准 则,” 资源娄 1.0.2设谢导则与 《规划准则》针对不同的工作阶段,规划准则侧 重规切矫段,而设计导则侧重实施阶段,两者在适用范围方面应是 相同的。 本条参照《北京步行和自行车交通规划准则》(2008总则:“本 支路)的建设。涉及步行和自行车交内容的应按本准则执行,本 准则没有规定的应按最新的相关规范和标准执行”要求制定。 1.0.3、1.0.4参照北京步行和自行车交通规划准则(2008)总则: “北京城市道路规划建设,应坚持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精神, 服从悠北景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和《北京交通发展纲

2.0.1参照《北京步行和自衔车交通规划准则》(2008)关于步行交 通系统说明:“北京城市步行交通系统,主要由道路两侧的人行道、 胡同、小区内落、步行街、人行过街设施、空中连廊、地下街以 及交通场组成”制定。 自行车交通系统由行驶和停车两系统组成。行驶系统主鱼道路两 侧的自行车道、胡同、小区内道路、自行车专用道绳”要求制定 2.0.3《北京步行和自行车交通规划准则2008)的定义与实际情 况相符,便于操作,推荐使用准则忘义:“路侧带一般由行人通行带、 绿化设施带和行道树设靠组成:行人通行带是指可供行人安全、 正常行走的通行空同尔亦即人行道有效宽度。绿化设施带和行道树 设施带,是路侧带上安排道路绿化及公共设施的区域。” 侧带:街道外侧**石的内*与建筑线之间的范围绿化带:在道 路用地范国内,供*化的条形地带”。 参照《城市道路公共服务设施设规范》DB11/T5002007: “人行道:城市规划道路红线屋车行道边*的空间。通行带:人行 道上供行人通行的域。设施带:人行道上可设置公共服务设施的 区城”, 资源安

3.0.1行人和非机动车交通系统做为慢行交通,是城市交通的重要 组成部分。然而目前交通网络无论从规划还是从建设上讲,考虑较 多的是机动车网露,解决的是机动车行车难的问题:而对于最基本 的交通式 一步行和自行车,相对考虑较少。行人作为交通的翁 贝 的层面,与机动车路网规划同时进行,保证了征人非机动车交通 良好有序的城市交通、宽松高效的漫慢性交通,不仅对于缓解城市拥 堵有一定的作用,同时殊提升北京城市形象、改善环境等都具有十 3.0.2目前恶京市慢行交通环境逐渐恶化,“人车混行”较为普遍, 行和非机动车路权被侵害,交通事故时有发生,行人和非机动车 安全没有保障。因此,有必要保证所有交通参与者的安全,实人 车分流”原则,给行人和非机动车提供明确的路权保障行人和非 机动车安全和必须的通行空间。此外,附属设范、景观及环境设施 作为慢行交通系统的组成部分也应被出,形成一有机整体,为行 人和非机动车创造良好的外新环境 参照《北京步行和自行车交通规划准则》(2008):“道路(红线 内)空间分配考虑所有交通参与者,兼顾各方利益,实行安全

图1行人所需的前行空间

参照《HCM2000》手册(中文版)行人空需求:“在评价行 人设施时,每个行人用0.75m作为活动客间。前行空间:行人在步 行时需要一定的前行空间。这全前行空间分为步行空间和心理空间。 每个行人排队或站*时新需空间为0.75m.” 参照吉林太学主学位论文:《行人过街交通特性研究》“行人 过街的行为空间可分为行人静止空间、运动空间和心理空间三个范 瞬)行人静止空间:根据统计,我国成年男性平均肩宽0.426 平均肩厚度为0.201m,计算静止时垂直投影面积约等于0.2m (2)行人运动空间:单个行人的基本行走宽度为通。若两人并 排行走,则需要宽度约1.50至2.50m。HCM建仅,运动中行人所 做的人类缓冲区域的测量实验,已经确定了个人空间的最低要求范 国,约为0.22m²~026h,相当于人静止时的投影面积。” 盗游 人行设施的通行能力可分为基本通行能力、实际通行能力、 设计通行能力三类。基本通行能力是指在良好的气候与逆路件下 行人以某一速度均勾行走时,单位时间内可通过点或某一断面 的最大行人数,一般以1h、lm宽道路上通过的行人数(p/h)或1min 1m宽道路上通过的行人数(p/m系。其他通行能力根据基本通 行能力基础上乘以一定的折减系数。 根据实际观测我国人行道、人行横道、人行天桥、人行地道 等单位宽度内的基本通行能力可根据行走速度、纵向间距和占用宽 度过算如下式:

表4.2.1不同人行设施的参数选取 K

注:tgh为绿灯小时(h)

人行道和路侧步道平均人流服务水

参照《美国行人手册》:“城市干道由于两侧分布各类大体量建 筑,人/车流量均比较大,应根据情况提供赖为宽敬的行人步行空间。 对于道路单侧人行道的情况,由于此类情况可能造成行人的不必要 绕行,增加与车辆冲寒能性从而导致安全问题,通常不建议只 在道路一侧提火道,对于部分区域内部道路,如行人交通需求 很小或之前道路不包含人行道,可建*单侧人行道系统。” 空间,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私自占用。行人通行带是行人行的空 间,也是人行道基本的功能空间,应为行人提供安、畅通和舒适 的行走条件。现状中部分人行道被一些道路附属设施占用的情况较 为普遍,因此,作为人行道的主要功能空间,确保基本通行条件十 分重要。 参照北京步租首行车交通规划准则》(2008):“任何单位和 个人不得私自否用路侧带空间行人通行带内不得设置任何道路附 属设施绿化种植、停车位等妨碍行人通行的内容。” 用于行人疏散,不能占用行人通行空间。 4.3.2行人通行带宽度 1本《导则》沿用《准则》代相关说明。《准则》综合考虑了 人行道的交通需求、通行能众和服务水平,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因 此一律采用行人通宽度,并根据道路功能,规定行人通行带宽 度,城市快座路辅路、主干路不得小于3m,次干路不得小于2.5m 支路将小于1.5m。 剑自

4.3.2行人通行带宽度

步行街,步行街宽度应根据人流量设置,确保服水平不低于C级, 规 8道路交叉口通过压缩自行车道或行人通行带宽度的方式来 增加机动车道的做法在切不少见,这种做法虽然增加了机动车 道的通行空间归助手提高机动车道的通行能力,但却造成非机动 车道和步行道的有效宽度不足,进而造成非机动车和行人通行效率 道路交叉口处行人交通流量往往比路段上要大。因路交 叉口处的行人通行带宽度至少应与路段上的步行道突度一致,条件 允许时,应尽量加大道路交叉口处行人通行带宽度。 贝 参照《北京步行和自行车交通规准则》(2008):“道路交叉口 处的行人通行带宽度一般应大于相应路段的行人通行带宽度,条件 困难情况下也不得相应路段的行人通行带宽度”,“道路交叉口 处增加进出道时,不得缩减行人通行带宽度,” 量行人拥挤至人行步道,影响了行人的正常通行,甚至造成拥堵, 因此地铁出入口处人行道宽度应大于连接处步道宽度,证行人有 一定的集散空间,不至于拥挤。 然资 口数量有关,出入口多应取上限值,出入口少时可取下限值,” 依据分报告道路交叉口步行和非机动车交通问题及解决模式》 “地铁出人白作为人流聚集区域,应当设计集散空间,避免对人行 道的影响。而现状有些地铁出入口设置在交叉口范围内,占用行人

通行空间,缺乏集散空间,造成拥堵,” 10本条款直接来源于《城市人行天家写人行地道技术规范》 CJ69一95:“规划天桥与地应以规划人流量及其主要流向为依 据,在考虑自行车过天桥时,还应依据自行车流量和流向,因 地制宜采取交通管理施,保障行人交通安全和交通连续性,并做 座根据设计年限内高峰小时人流量及设计通行能力计算”,“天桥桥 面净宽不宜小于3m,地道通道净宽不宜小于3.75m,“香桥施道 每端梯道或坡道的净宽之和应大于桥面(地道)的净魔12倍以上。 梯(坡)道的最小净宽为1.8m”,“考虑兼顾自行车推车通过时,一 条推车带宽按1m计,天桥或地遵净宽接自行车流量计算增加通道 净宽,梯(坡)道的最小净宽为2m”,“考虑推自行车的梯道,应采 城 视方便推车流向设置。” 正常步行交通。北京城市道路上设置的公交车站、人行天桥人行 地道、地铁出入口附属设施,普遍占用了部分人行道,本来宽 度就不足的人行道设置了这类设施后,导致步空间不足,给行人 造成极大不便,一些行人还被迫借道车行道、极不安全。另外,排 队等候公交,也需要一些空间吨,本条款强调这种情况,上述 地方的人行道须相应加宽,使人行道的服务水平不低于三级,防止 出现拥挤,确保的通畅和方便。 参題能京步行和自行车交通规划准则》(2008):“地面公交车 站设施不得占用行人通行带空间(候车亭顶棚除外)人行天桥、人

4.3.6人行道铺装设计

工最小厚度”,“人行道铺装面层应平整、抗滑心时磨、美观。基层 材料应具有适当强度。处于潮湿地带及冰滚地区时,应采用水稳定 性好的材料”,“大型商店、大型公共文化机构、名胜古迹、公园、 广场等附近和游览区道跨人行道面层应与周围环境协调并注意美 定”。 划自然 提供安全、防滑、坚硬、耐磨的路面外,并透过铺砌图案达秀向 感及景观性,” 自然资 人行道表面应平 行人营造一个类似于在公园行走的围,人行道上的娱乐设施不需 要精心设计,也不需要太第贵”,“新西兰:人行道的铺装要平整、 耐磨、防滑心通采用沥青、混凝土等耐磨材料,也可以使用无釉 人 整、耐磨、防滑,一般采用整齐的沥青混凝土砖块材料铺装若 人行道旁有行道树,则应在人行道树坑上安装炉算,以定树木因

4.3.7人行道结构组合设计

1参照台北《市区道路人行道设计手册》:“自前市区道路之人 行道使用最为普遍的这隔方式,适用于任何型式之道路。路*石的 (00opsi)。常用的*石收边材料分为混凝土、花岗石及金属等.” 贝 参照《北京市城市道路路*石技术指南》:“A4型路缘石逻于 人行道外侧时,外露高度宜为10cm,采用平缘石处外露高度为 0cm”,“城市快速路或主干路的辅路,靠近路一侧宜采用A2(L) 型路缘石,靠近人行道一侧宜采用3路缘石,外露高度分别为 20cm,15cm"。 市规 2参照《北京和自行车交通规划准则》(2008):“道路交 又口、道路线设车辆出入口、行人通行带设有切坡的,应设置 人行遵防止机动车辆进入行人通行带,路侧带设有临时机动车 创自 72

参照《城市道路公共服务设施设置规范》DB11/T5002007 “设施设置应符合城市规要求”,“应与北京的历史文化和城市风 力 貌相协调”,“庶保摩行人通行要求”,“应方便行人安全使用,易于 续流密度采取集中布置和均匀布置相结合的设置方式,减少壳 用公共空间”,“不得附设与设施功能无关的内容”,“设施的说置宜 满足视距要求和通透性要求,不应阻挡通行视线,应影响城市环 境景观”,“设置位置和密度应与所在街道动能相适应,根据使用人 2在布置各类设施时,除了要遵守前面相关条款以外,还应进 行视距三角形的验算花视距三角形范围内要确保视线通透,一些 实体较大、影呵驾驶员视线的植物、建筑物、交通市政等道路附属 设施不得进入视距三角形范围。 参照《北京步行和自行车交通规划准则》(2008):“(1)道路附 属设施主要布置在行道树设施带和绿化设施带。道路附场设施应节 价 省空间,尽可能减小对行人通行和道路景观的影,火2)行道树设 施带主要有行道树种植、公共设施设置两部分功能,其宽度一般为 1.5m~2m,远端边界距车行道距大于2m,道路空间有限的 不应大于1.5m。绿化设施带内容详见路侧绿地部分”。 参照《城市道路公共服务设施设置规范》DB11/T5002007: 综答协调,适当组合,结合人流密度采取集中布置和均匀布之

4.4.1行人过街设施的布局与形式

1一般只要有过街需求就应设置相应的过街设施,为了体现 “以人为本”的理念过设施尽量以平面方式,立体方式为辅。 北京城市地区购密集,机动车交通量饱和,行人流通量较大,按 照《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的相关规定,北京 的次干道应该建设大量的立体过街设施。 市 目前北京城市快速路的主路上设有公交车站的,一般都社附近 使不过主路而只过辅路的乘客也不得不走天桥,给广大乘客造 成不便。因此本导则规定,城市快速路生路设置有公交车站的,在 同侧辅路上应设置人行横道,并配备信号灯或者机动车让行标志, 提高乘客过辅路的有魔性。真正做到该让行人方便的地方就让行人 方便,而不该处处照顾机动车。 大型公交枢纽、市级商业中心等,建设空中或地连续步行系 置。 规划自 地铁车站因行人流量较友适建设地下过街设施。 参照《北京步行和自行车交通规划准则》(2008):“(1)城市快 速路必须设置味过街设施。其它城市道路以平面过街方式为主, 立体方分辅。(2)采用立体方式的须同时设置机械升降装置,方 70

站的,在辅路上应设置人行横道,并设机动车让行标志或信号灯, 八 为乘客过街提供方便”。 参照城市道路交通划设计规范》GB5022095:“属于下 列情况之一宜设置行天桥或地道:横过交叉口一个路口的步行人 形交叉口的当量小汽车流量达到2000辆/小时时”:“行人横恢速 路时”;“铁路与城市道路相交路口,列车一次阻塞流超过1000 人次或道口关闭时间超过15分钟时”, 划自 2007:“干道行人过街设施原则上首选平面过街形式,中小学校前 的基础上,本导则加大了次干路过街设施的密度,同时强调商业、 文化娱乐等服务业集中的路段应根据需要加密:强调过街设施应与 公交场站、公交车站、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筹人流量较大地点 顺畅衔接。另外由于目前北京居民生活区、商业区较多,过街设施 设置不够合理,导致许多居民不摩使用过街设施,违章穿越机动 车道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针对居住区和商业区,对过街设施的间 距设置也做出相应的规定 参照北京步行和自行车交通规划准则》(2008):“人行过街设 施设置间距应根据行人过街需求设置,一般情况下快速路宜为

300m~500m,主千路宜为250m~300m、次千路空为150m~300m。 商业、文化娱乐等设施密集的路段应根授雪要加密.过街设施应与 公交场站、公交车站、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等行人流量较大地点 顺畅衔接。学校、幼儿医院、养老院附近必须设置行人过街设 施,设置人行横道的必须设置信号灯,机动车交通量较少的支路可 的主于路和次千路的路段上,人行横道或过街通道的问跑危为 250m~300m," 然资 250m”,“在工业园等步行活动较少区城过街设施间距不宜大于 400m”。 条源委 3重要带的行人流量一般较大,行人考虑是否使用这些过街 设施主要是否方便,否则出现行人宁可违章横穿机动车道也不愿 意使用的现象,这也是目前交通事故多发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合 理的距离对于过街设施的使用效率是有益的,也能更好地行人服 务。借鉴《上海市道路人行道设计指南》,结合系的卖际需求,对 距重要节点的设施距离做了一定的限制要目的是使更多的行人 2007:“过街设施跑重要节点的最大距离:(1)过街设施距公交站 尔 及轨道站断家口不宜大于80m,最大不宜大于120m;(2)学校, 幼园、医院、养老院等门前应设置人行过街设施,过街设施距中

4一般设置信号灯的原则是根据行人流量始大小而定,但考虑 到北京目前机动车数量的增多,给行人过街带来了不便,因此推荐 人行横道设置过街信号灯,然面有些支路行人流量不大,机动车数 量不多的地段,根据实际族况可以采用无信号控制,但是需要设置 让行标志。国外究表明当机动车车速过高(大于50km/h)时必须 行流量较大,为保证学生和行人安全,推荐使用按钮式信号灯 参照《上海市城市干道行人过街设施规划设计导则》B03 一2007:“路段人行横道宜设置行人过街信号灯”,“免千道左转 车辆与行人过街同时放行,右转车与行人过同时放行时应增设车 贝X 辆让行标志,有条件时宜设置右转车奇闭相位”。 参照分报告《国外步行交通系统设计经验》:“美国:有关路段 人行横道设置行人信的行人最小流量规定:当路段或交叉口行 城 人流量为(每个小时100个人及以上(2)每小时190个人及 二 以上需影设置行人信号灯,行人信号的类型有显示为一个人或者手 的特号,或者是WALK/DON?TWALK的信息指示牌。行人按租式 信号灯的设置需要与街道指示标志相邻,且便于残疾人所英国: 在无信号控制人行横道处设置黄色闪光信号灯,提醒驾驶员降低车 速,注意过马路的行人。当道路上车速,村0km/h时WS 667-2019 机械臂放射治疗装置质量控制检测规范,行人过街 设施处必须安装信号灯.信号灯要消音,方便视力不好的人使用。 另外在安装了感应式路段人行横道的过街设施处,当探测器检测到 上游25m~150m范窗内小于5辆车行驶时,可允许行人通行。新 然 人安钮式信号灯需安装在人行横道外小于Im处。荷兰:当道路上

4.4.3交叉口型过街设施

(5)低流量的次干路与主干路相交,不龍为行人提供足够的过街 时间” 参照《城市道路交趣新划设计规范》GB5022095:“当道路 宽度超过四条机动车逍时,人行横道应在车行道的中央分隔带或机 动车道与非视动车道之间的分隔带上设置行人安全岛,” 等于6条或人行横道长度大于30m时宜设安全岛,安全岛的最小宽 度1m。” 参照分报告《道路交叉口步行和非机动交通问题及解决模式 于1.2m,能够容纳一个轮椅;(2)宽度至少2m,最小不小于1m 长不小于4m或人携道的宽度;(3)中央安全岛面积不小于 4.5m2,” 雨对排队区域的服务水平的要求,转角处人行道服务水平不应过低 一2007:街角空间要求“街角驻足面积不宜乐于25m²,人流量较大 20km/h,超过20km/h时应后移人行横道,” 参照《HCM2000%手册(中文版):“根据人均空间、个人舒适 度和内部机动性,界定排队区的服务水平。E级服务水平,人均空 间多(0.2~0.3)m人,只有在最拥挤的电梯和公共汽车上才会出

(如图6所示)。 参照《北京步行和自行车交通规划则》(2008):“(2)横过交 叉口的一个路口的行人流量3000人次/小时,且同时进入该路 口的当量小汽车交通量大于1200辆/小时的,宜设置立体过街设施 (3)大型商业办公街区、大型交通枢纽等人车交通量集中的地区,

口的当量小汽车流量达到2000辆/小时:3)行横过快速路时:4) 关闭时间超过15分钟时”,“人行天桥、人行地道的设置应按规划永 久横断面考虑,并注意近期结合”。 参照分报告外步行交通系统设计经验》:“美国:立体过街 设施的设则:1)当有大量的行人要求通过快速路时;2)当有 3)当街道上车流量较大且行人流量较高行人过街有一定的情 况(如车速较高很宽的街道且视距不好);4)行人阅量高峰期连续 四个小时大于300人,车速大于40mph,在载行人流量高峰期连 续四个小时大于100人,5)车流量选国个小时大于10000,日交 通量大于35000,车速大于40mph。如果两种情况不能满足的话, 车流量连续四个小牙7500,或日交通量25000。立体过街设 施的设置应距离近的可选择的平面安全过街地点至少600英尺, 在过微稳出入口设置物理隔离来止行人不使用过街设施而违章 面过街,英国:立体过街设施在大型购物中心、学校、娱乐设施、 停车库等地使用率较高,为了保证行人的安全,提高行立体过 街设施的使用率,需要考虑如下因素:1)在地随运为行人提供良 好的视距。2)地下通道内提供良好的通风照明条件,3)保证行 人通行带的宽度可供双向行人通在立体过街设施处设置障碍 过街天桥设置扶手和栏杆,保障行人安全,同时减少过街天桥 和通道台阶的坡度以及不必要的绕行。”

4.5.2站台布置 现划自 北京市目前许多城市道路上设置的公举站站台宽度不足,无 法满足现有客流高峰时的需求,导致在高峰时行人候车不得不拥挤 机动车道或者自行车车道极易与进站的公交车发生冲突,对行人 的安全造成极大的隐鬼。公交站台的宽度应依据高峰小时候车人数 4.6行人引导措施 市规划 4.6.1 设置原则 然资源委 全和顺畅地运行而设置的设施,是给邀上的交通用一定形式的标 示方法给予各种指示或限制的设施。其形式、种类、安设地点及其 他注意事项,要根据相我规范处理。 空间不受,保证行人通行的连续,为行人提供便利的交通服务。 关政策和措施“措施1一一步行系统与车行系统同步规划同步建 设,对现有未达到标准的道路,需实施改造”,“措弱4 一因市政 管线和设施改建、维修而施工,需进行路施工的,应建立许可证 制,加强管理,确保及时修复,旅期间,要安排行人临时通行空 间,同时须设置隔离设施和景、警示标志”

4.6.2标识系统系/9

参照《构建以人为本的城市空间导向信息服系统》:“对于行 服务系统。大致可以理解为如下几个功能: 1)引导:通过特定味的整体图示(地图、图表等)让公众把 握欲知领域与现缺位之间的关系, 办距离。 香 注解,” 划自多 和儿童识别带来了困难,为了方便各种人群使用,标志系统安装应 便各种人群使用,尤其是儿童和老年人,理解起举容易。 5大型活动期间(广场)往往行人范较大,必要的行人导向 6公共交通和轨道交通检纽站行人流量较大GA/T 1578-2019 城市轨道交通公安通信网络建设规范,尤其换乘站在高 源 是很有必,必要时配备语音系统告诉行人走向。 然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