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51264-2017 双向拉伸薄膜工厂设计标准.pdf

GBT51264-2017 双向拉伸薄膜工厂设计标准.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4.8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40786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GBT51264-2017 双向拉伸薄膜工厂设计标准.pdf

将塑料薄膜的原料处于玻璃化温度以上、熔融温度以下的温 度范围内进行分子取向的工艺过程,称为拉伸工艺;在纵、横两个 方向拉伸制成的薄膜为双向拉伸薄膜

2. 1.3 结晶干燥

通过高温气流对聚合物粒子间的传热、传质CECA GC2-2015 建设项目设计概算编审规程,使其内部 化、含水率降低的工艺过程。

extrusion system

挤出机在加热升温状态,通过螺杆旋转产生压力及剪切 得切片原料充分熔融塑化、均匀混合,形成塑料熔体的加工过

用于过滤熔体中的杂质或大分子聚合物的过滤装置,本标补 滤器为碟片式过滤器或烛台式过滤器

挤出熔体的成型部件,熔体通过内部流道均匀分布,通过模唇 以匀速流出成型;通过手动或自动调节模唇开度,生产不同厚度的 薄膜。

铸片辊接受模头流出的熔体,经冷却形成膜片的过程

auxiliary winder

生产开机或工艺调整过程中,将膜片卷取到卷芯上的设备和

生产开机或工艺调整过程中,将膜片卷取到卷芯上的设备

machine direction orienter

简称纵拉;指对铸片后的膜片进行纵问拉伸:膜片通过数个按 定要求排列、温度受控制的辑筒简,设定各辊简间不同的速比,通 过预热、拉伸、冷却,可以得到需要的纵向拉伸比的薄膜,

inline coating

在生产过程中的薄膜表面涂覆液体,用以改善或赋予薄膜特 殊性能的工艺过程。

transverse direction orienter

简称横拉;指对纵向拉伸后的膜片进行横向拉伸:纵向拉伸后 的薄膜在链夹的夹持下进入循环热风的箱体,经预热、拉伸、定型, 冷却等不同加工区,薄膜在链夹的夹持下逐步沿横向按一定拉伸 比拉伸到需要的宽度

pull roll system

将经过横向拉伸的薄膜牵引出横拉箱体,对薄膜表面进行处 理,检测薄膜厚度,切除边膜,调整薄膜温度及张力

2. 1. 13 电晕处理

通过高频高压发生器在被处理的薄膜表面电晕放电,提高薄 膜的表面张力,改善薄膜的印刷性能和粘合性能的工艺过程。

2. 1. 14 收卷

将经过拉伸及表面处理的薄膜卷取到金属卷芯上,形成 卷的过程。

2. 1. 15 时效处理

aging treatmen

收卷成形的大膜卷在一定温度下自然存放,消除薄膜的 力的过程。

2. 1. 16 分切

将大膜卷展开,切成需要的尺寸并重新卷取的加工过程。

2. 1. 17 再造粒

regranulating

粉碎后的薄膜碎片喂入造粒机通过熔融挤出、丝条状固化、

燥后,形成规定尺寸的粒状料

BOPP(biaxially orientation polypropylene) 双向拉伸聚 丙烯 BOPET(biaxially orientation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双向拉伸聚酯 BOPA(biaxially orientation polyamide) 双向拉伸聚酰 按,又称双向拉伸尼龙 MDO(machine drection orienter) 纵向拉伸 TDO(transversedirectionorienter) 横向拉伸

3.1.1双向拉伸薄膜工厂的单线设计产能宜选用现行经济规模 的生产装置。

.1.4工艺设计应包含原料输送及原料处理、制膜、分切包

1从原料到分切的工艺设计可从原料卸料升始,经过输送、 缓存、原料处理、称重、混合、挤出、过滤、模头、铸片、测厚、辅助收 卷、纵向拉伸、在线涂布、辅助收卷、横向拉伸、牵引、收卷、膜卷储 存、大分切、小分切、检验、包装等工序; 2采用切片为原料,主挤出机不是双螺杆的BOPET丁厂的 原料切片应包括结晶燥工序:采用聚酯熔体直接拉膜工广的工 艺设计应从模头开始: 3再造粒系统工艺设计应包含边膜粉碎、废膜粉碎、粉碎膜 片的输送、再造粒机、再生料的输送及储存。 助工 纠法法闸横斗维修问过滤翌洼

难度大的品种可按7200h计,

3.1.7 双向拉伸薄膜工厂的设计生产能力,应以产品方案中各典

3.1.7双向拉伸薄膜工厂的设计生产能力,应以产品方案中各典

型产品在收卷机上平均重量为计算依据,并应以“t/a”作为单位 表示;电池隔膜的设计生产能力以“m²/a”计。

型产品在收卷机上平均重量为计算依据,并应以“t/a”作为单位 表示;电池隔膜的设计生产能力以“m/a”计。 3.1.8双向拉伸薄膜工厂的主装置生产区宜采用密闭生产环境, 应维持主装置生产区为微正压。 3.1.9工艺辅助设施用房宜按需布置在主生产装置附近的附房 内,且与其所服务的对象对应就近布置。 3.1.10进人生产厂房的工艺物料管道、公用工程管道宜架空敷 设,外部沟道不宜进人生产车间内部。 3.1.11主生产装置的加热宜采用电、天然气等清洁能源。 3.1.12在线涂布工序应使用水溶性涂布液,不应使用易燃、易 爆、有毒、腐蚀性的涂布液。

3.1.9工艺辅助设施用房宜按需布置在主生产装置附近的 内,且与其所服务的对象对应就近布置。 3.1.10进人生产厂房的工艺物料管道、公用工程管道宜架 设,外部沟道不宜进入生产车间内部。

3.2.1双问拉伸薄膜工.厂的生产工艺流程可依据实际产品需要 确定,主要工艺流程宜符合下列规定: 1双问拉伸聚内烯薄膜的生产工艺流程按本标准第 A.1.1条执行,双向拉伸聚丙烯电容器薄膜的生产工艺流程可按 本标准第A.1.2条执行; 2双向拉伸尼龙薄膜的生产工艺流程可按本标准第A.2节 执行; 3 双向拉伸聚酯薄膜的生产工艺流程可按本标准第A.3节 执行。

3.2.2普通品种的聚丙烯薄膜、聚酯薄膜、尼龙薄膜工

切片和再造粒切片宜采用罗茨风机输送,添加剂切片宜采用 真空吸料方式输送;特殊品种聚酯薄膜工厂的原料切片和再 切片宜采用密相气流输送。

3.2.3工艺设备应按生产流程顺序布置,应避免往返交叉

3.2.4挤出机到模头之间的熔体管道应选用短捷的工艺路

3.3.1工艺设备配置应符合双向拉伸薄膜工厂的设计公称能力、 产品方案和工艺流程的要求.宜留有产品调整的余地。 3.3.2主I.艺设备和辅助工艺设备配置,应按产品方案、单台 (套)设备生产能力及效率、设备使用频率及周期,经过计算确定。 3.3.3工艺设备配置应选用经过鉴定的定型产品,或经过生产实 践证明是先进、可靠的设备。通用型设备应选择性能良好的节能 型产品

3.3.4聚丙烯薄膜和聚酯薄膜的储料仓宜按不小干72h的原料

3.3.5所有料仓、料斗、原料输送管线应采用0Cr18Ni9不锈钢 材质。

3.3.5所有料仓、料斗、原料输送管线应采用0Cr18Ni9不锈钢

3.3.6非双螺杆挤出工艺的双向拉伸聚酯薄膜工厂应头

3.3.7挤出机的驱动电机、齿轮箱应采用循环冷却水自

3.3.8熔体过滤器的配置应按产品品种、过滤等级、清洗更换周

3.3.9模头的配置应按产品品种、产品厚度范围等计算确定模头

3.3.9模头的配置应按产品品种、产品厚度范围等计算确定模头 参数,在线模头宜留有便于模头安装及拆卸的检修空间。 3.3.10模头支架、铸片辊支架、边膜贴附系统支架宜各自独立设 Y

3.3.11主要产品厚度天于50um的双间拉伸聚酯薄膜工,宜 在铸片1段设背风冷却系统,在铸片1段后应设铸片粉碎机。 3.3.12横拉箱体应有绝热性能良好的保温层,聚酯薄膜.工厂的 横拉通风系统宜配置热风回收系统。 3.3.13双向拉伸聚酯薄膜工厂宜在TD)出口区配置在线粉

横拉通风系统宜配置热风回收系统。 3.3.13双向拉伸聚酯薄膜工厂宜在TD0出口区配置在线粉 碎机。

3.3.14收卷站下卷方式宜配置专用卸卷小军,也可用

3.3.15膜卷储存区的膜卷数量和周转卷芯数量应按产

3.3.16需要进行膜卷掉头的工厂,膜卷时效区或存放区与 之间宜设置膜卷掉头装置。

3.3.17分切机宜米用专用上卷小车上膜卷,采用自动滚筒输送 分切后的小卷。

3.3.18双向拉伸薄膜工厂应根据产品检测需要配置实验检测仪 器、检测设备。

3.3.18双向拉伸薄膜工厂应根据产品检测需要配置实验检测仪

备,起吊运输设备运行区间、起吊荷载、起吊高度、吊钩高度应根据 生产工艺、安装维护等要求经计算确定。

3.4.1工艺设备整体布置应结合工厂的建设条件,按节约用地、 经济合理的原则,选择合理的设备整体布置。 3.4.2工艺设备的布置应按照工.艺流程的顺序保证双问拉伸生 产线的连续性。

3工艺设备应根据厂房整体布局需要,设定生产线的操作 动侧。

3.4.3工艺设备应根据厂房整体布局需要,设定生产线的操作侧

作、安装维修、生产中废膜处理的要求,并应与架空管线、通风空调 管道、地下沟道、地下室等协调。

减少输送次数、缩短输送距离。噪声较大的输料风机应集中布置 在有隔音措施的风机房内,

3.4.6特殊净化要求的厂房或特殊多层共挤的厂房,挤出机可布 置在铸片辊上方。

3.4.7再造粒机宜布置在TDO出口附近的工艺附房内,可与离 线粉碎机共一个附房

3.4.11生产厂房应根据工艺需要合理布置起吊运输设备,起吊 运输设备与主工艺设备和建筑物之间的操作距离、安全距离应符 合安全规定。

3.5.1辅助生产设施应根据工艺需要设计,宜布置在生产厂房附 房内。

3.5.2实验室布置按照下列规定执行:

1宜靠近生产厂房外墙布置、邻近产品取样点,应避免布置 在阳光真直接照射的车间附房内,并应远离振动和噪声较大的区域 2应进行功能分区,天平间和烘箱间宜分开设置; 3实验台宜沿墙环状布置,薄膜检验台宜设在实验室中心位 置,其长度不应小于产品的幅宽,

3.5.5过滤器清洗间的设计应符

1根据需要,宜选用蒸汽清洗炉、三甘醇清洗炉、真空搬烧炉 等清洗装置; 2过滤器清洗间应单独布置,清洗间与过滤器预热站之间应

留有过滤器小车运行空间

1三甘醇废液应回收处理,不得直接排放; 2三甘醇清洗炉应靠近建筑外墙布置;以三甘醇清洗炉的炉 盖法兰为释放源,当机械通风等级为中级、有效性为一般时,在水 平方向距三甘醇清洗炉上盖法兰外沿2.0m、从释放源上方1.0m 到本层楼板下面范围内的区域,应划为爆炸性气体环境2区: 3当清洗间达不到机械通风等级为中级、有效性为一般的要 求时,吊装应采用防爆型电动葫芦、气动或手动葫芦; 4三甘醇清洗间宜配置水洗槽、碱洗槽、酸洗槽、超声波清洗 槽、烘箱等设施,并宜配置高压水冲洗设备; 5过滤器清洗间与模头清洗间应分室单独布置,且不宜相邻 布置。

.6.1管道设计应符合下列规

可规定: 1管道设计应符合带控制点工艺管道和仪表流程图(PID) 以及管道规格书的要求; 2管道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 GB50316的有关规定; 3原料切片和再造粒切片输送管道、废膜输送管道应采取防 静电的接地措施,法兰间应采取铜线跨接:其管道弯头的曲率半径 不应小于管径的5倍;靠自重下料的切片管道,其与垂真方向的夹 角不宜大于45°; 4高温或低温管道应采取绝热措施,管道的绝热层厚度应根 据介质温度计算确定,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设备及管道绝

程设计规范》GB50264的有

1生产车间内工艺管道和其他专业的管道、管线应统筹规 划,并合理安排其空间位置和走向,管道布置应整齐、美观、管线 短、组成件少,且不宜影响其他专业; 2进人生产车间管道上设置的计量仪表和阀门,安装位置应 相对集中.并应便于操作、维护; 3管道不应穿过配电室、控制室,在设备检修空间内不宜布 置管道; 4室内管道除排水管道外,宜架空布置; 5管道设计应满足自控和计量仪表的条件和需求; 6管道设计应满足支吊架安装的要求,管道支吊架设计应牢 固、合理。支吊架的布局和选型应满足管道的特殊要求以及管道 的柔性及稳定性。

3.6.3管道材质选择应符合下

3.6.3管道材质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原料、再生料输送管道,边膜、废膜的碎片输送管道材质宜 选用0Cr18Ni9的无缝不锈钢管; 2输送压力不大于1.6MPa,且设计温度在0℃~200℃的循 环冷却水、压缩空气、氮气、蒸汽的管道,宜选用材质为Q235的焊 接钢管; 3车间内仪表压缩空气管道宜选用材质为Q235的热镀锌 焊接钢管或现行国家标准《流体输送用不锈钢焊接钢管》GB/T 12771中材质为0Cr18Ni9的焊接不锈钢管; 4输送软水、除盐水和工艺废水的管道,宜选用现行国家标 催《流体输送用不锈钢焊接钢管》GB/T12771中材质为0Cr18Ni9 的焊接不锈钢管。

4.1.1厂址选择应满足当地城市总体规划或区域规划的要求,并 应满足抗震、防火、防洪、防涝、安全卫生、环保的要求。 4.1.2厂区总平面布置应注重生态环境,应节约用地、集约用地 因地制宜。工程分期建设时,总平面布置应将近、远期工程统一规 划,近期工程布置应集中、紧,并应与远期工程合理衔接

区应明确、合理,并应根据生产和运输需要,合理确定通道宽度。 功能相近的建筑物宜采用联合、多层布置。

范》GB50187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有关规定

4.2.1总平面布置应充分利用地形、地势、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4.2.1总平面布置应充分利用地形、地势、.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条件,合理地布置建筑物、构筑物和有关设施,并应减少土(石)方 工程量和基础工程费用

支,广区出人口不宜少于2个。地人口的位置宜分别设在广区不 同的方向,当只能设在同一方向时,2个出人口的间距不宜小于 50m

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洁净厂房设计规范》(B50073的有关规定。

4.2.5热媒站宜布置在,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4.2.6行政办公及生活设施宜集中布置,并宜靠近厂区人流出人 口。

.2.5热媒站宜布置在厂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4.2.7厂区绿化布置不应妨碍车辆通行及消防扑救。

应结合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适应工厂生产特点且抗污染、降噪性能 好的树种

4.2.8厂区通道宽度应根据建筑物防火间距、消防车道

俞及装卸、管线布置、挡士墙及护坡、绿化等要求合理确定,紧 置。

4.2.9,区道路宣为城市型、环状布置。道路路面结构、宽度、纵 坡玻及转弯半径应满足大、中型消防车通行及货物运输、货物装卸的 需要。

要灭火的区域。占地面积大于3000m²的生产广房或占地面积大 于1500m²的内类仓库应设置环形消防车道。确有困难时,应沿建 筑物的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当一座生产厂房的长边大于 150m,而设置穿过广房的消防车道确有困难时,可不设穿过厂房 的消防车道,但应在厂房周围设置环形消防车道,并应符合下列规 定: 1厂房的短边不应超过80m; 2厂房周围应具有满足消防扑救操作的场地。 4.2.11厂区建(构)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及与厂外建筑物或其 他设施的防火间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的有关规定

也设施的防火间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判 GB50016的有关规定。

4.3.1厂区竖向设计应结合地形和地质条件进行。厂区内场地 平整标高应根据生产、运输、防洪、排水、管线敷设、减少土(石)方 工程量及挖、填方基本平衡等因素进行经济技术比较后确定。 4.3.2厂区竖向设计宜采用平坡式,场地坡度较大时可采用台阶 式,生产联系密切的建筑物、构筑物宜布置在同一台阶上。 4.3.3厂区场地设计标高应与广区外现有和规划的运输道路、排 水系统、周围场地标高等相协调。厂区出入口处的路面标高应高 于附近的厂外道路的路面标高并不应小于100mm。建筑物室内 地坪标高应高出室外场地设计标高,室内外高差宜为150mm~ 300mm。

水系统、周围场地标高等相协调。厂区出入口处的路面标高 于附近的厂外道路的路面标高并不应小于100mm。建筑物 地坪标高应高出室外场地设计标高,室内外高差宜为150 300mm。

4.3.4分期建设时,场地标高、运输线路坡度、排水系统,应使近 期与远期工程相协调。改建、扩建工程竖向设计应与现有场地相 协调,

4.3.4分期建设时,场地标高、运输线路坡度、排水系统,应使近

4.4.1综合管线布置应与总平面布置、竖向设计和绿化布置统 进行。管线之间、管线与建筑物和构筑物之闻平面及竖向应协调、 紧凑合理。

4.4.1综合管线布置应与总平面布置、竖向设计和绿化布置统 进行。管线之间、管线与建筑物和构筑物之闻平面及竖向应协调、 紧凑合理。

4.4.2管线敷设方式应根据管线介质、厂区地形、生产安全管理、

置时,应减少管线与道路及管线间的交叉。当管线与道路交叉时 应为正交,在困难情况下,其交叉角不宜小于45°

流及其他不良地质的危害。

改建、扩建工程中的管线综合布置不应妨碍现有管线的

4.4.6地下管线、管沟不得布置在建筑物、构筑物的基

响范围内,并不宜平行敷设在道路下面。直埋式的地下管线不应 平行重叠敷设。

。4.7厂区系统的原料管线、公用丁程管线布置应符合下

1原料输送管道宜架空敷设: 2 导热油管道应架空敷设; 3蒸汽、冷冻水、冷却水、软水、压缩空气管道宜架空敷设

3蒸汽、冷冻水、冷却水、软水、压缩空气管道宜架空敷设。 4.4.8地下管线、管沟的敷设及地上管道的敷设应符合现行国家 标准《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的有关规定。

4.4.8地下管线、管沟的敷设及地上管道的敷设应符合现行国家

5.1.1生产厂房和辅助生产设施建筑设计应遵循健康、简约的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并应满足生产工艺、操作、检修、安全卫生、 采光、通风、保温、隔热、防结露、防腐蚀、防火、防水、抗震、节能 等要求。

筑全寿命期的技术经济性、当地的施工技术条件,采用先进、成熟 可靠的新结构形式、新技术和新材料

5.2.1生产厂房的体型宜简约,平面设计宜规则、紧、合理布 置,宜避免高大空间和无功能空间。立面设计宜与周围的城市设 计相协调。

5.2.2采用联合广房形式时,应满足生产工艺要求,并应符防

5.2.3厂房的围护结构应满足建筑热工设计要求。严寒地

冷地区及夏热冬冷地区,室内相对湿度较高的车间:应对厂房建筑 围护结构进行防结露验算,并应采取有效的防结露措施

5.2.4生产厂房在满足生产工艺及生产环境要求的条件下,宜充 分利用天然光。

房门的设置应与运输工具相适应。

5.2.6生产车间地面设计应采用易于清洁、耐压、耐磨及防滑材 料,并应采取防尘措施。在满足生产要求的前提下,生产车间内应 减少沟道的布置,沟道应避让设备基础。沟道及设备地坑应根据 使用要求和地下水位情况,采取防水、防渗措施。

5.2.6生产车间地面设计应采用易于清洁、耐压、耐磨

5.3.1生产厂房内的车间办公、班组会议室、车间餐厅、卫生间、 饮水室等生产,生活辅助设施应结合各生产工段的要求,根据国家 职业卫生标准的相关要求合理布置。 5.3.2生产厂房内人员洁净设施宜靠近厂房主人口,并应靠近主 生产车间人流较多的工段。 5.3.3过滤器清洗间、在线涂布工段的涂布液配制间应靠厂房列 墙布置,并应设有排水及良好的通风设施。 5.3.4实验空外窗应采用无色玻璃,检测台应避免阳光直射

5.4.1生产厂房生产的火灾危险性为丙类,耐火等级应为一级、 二级。生产及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举例见表5.4.1。

5.4.1生产厂房生产的火灾危险性为丙类WB/T 1077-2018 搁板式货架,耐火等级应

续表 5. 4. 1

5.4.2生产厂房最多允许层数及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充

5.4.2生产房最多允许层数及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天允许建筑 面积应符合表5.4.2的规定,

的耐火等级、层数和防火分区的最大

FZ/T 60048-2022 覆膜非织造布表面针孔的测定及评价方法注:1当广房内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充许面积可按 表5.4.2的规定增加1.0倍:

2厂房内局部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其防火分区的增加面积可按该局部面 的0倍计算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