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结构抗震设计规范[GB/T 51336-2018]

地下结构抗震设计规范[GB/T 51336-2018]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4.6M
标准类别:其他标准
资源ID:237899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地下结构抗震设计规范[GB/T 51336-2018]

2.2.1作用和作用效应

anaxll Ⅱ类场地地表水平向峰值加速度: E 中性状态时的地震土压力合力; F 地下结构所受上浮荷载设计值; FAX 作用于A点水平向的节点力 FAY 作用于A点竖直向的节点力 FEhk 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FEvk 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 FGE 重力荷载代表值:之 结构讠单元上作用的惯性力; F. 超静孔压引起上浮力标准值的效应: F 静力条件下的浮力设计值: X Gso 结构所在空间对应的白由场的上的重量; Gs 文结构重量; R 地下结构壁和桩侧摩阻力设计值 作用组合的效应函数: 地下结构构件作用效应设计值; SEhk 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效应; SErk 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效应: SGE 重力荷载代表值的效应; TA 圆形结构上任意点A处的剪应力: t 结构底板剪切力; ts 结构侧壁剪力; T 结构顶板剪切力

2.2.2材料性能和抗力

fa 深觉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aE 调整后的地基抗震承载力; Lak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Z/T 50052-2020 酸性染料易染氨纶 上色率试验方法IL 液性指数; 管 hE 液化指数; Ip 塑性指数; Iw 结构底面所在土层震动弱化指数; R 地下结构构件承载力设计值: RF 地下结构抗浮力设计值; R 地下结构自重设计值; R 上覆地层有效自重设计值: △ue 基本地震作用标准值产生的地下结构层内最大的 弹性层间位移; Aup 弹塑性层间位移: Ao 震陷变形标准; [] 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 [o, 弹塑性层间位移角限值

RF 地下结构抗浮力设计值: R 地下结构自重设计值; R 上覆地层有效自重设计值: △ue 基本地震作用标准值产生的地下结构层内最大 弹性层间位移; Aup 弹塑性层间位移: Ao 震陷变形标准: [] 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 LO. 弹塑性层间位移角限值。 2.2.3几何参数 Ai 结构宽度; 地层沿地下结构纵向的计算长度; 结构上覆地层厚度; 自由场液化深度; ds 饱和土标准费入点深度: D 存在地下结构时的液化深度; 地下水位深度; h 地下结构层高:计算点到自由水面的竖向距离: H 结构高度:地表至地震作用基准面的距离; L 地基的集中弹簧间距; Lux 网格单元竖向最天尺寸: u() 地震时深度处地层相对设计基准面的水平位移 U() 深度之处相对于结构底部的自由地层相对位移; u() 结构底部深度处相对设计基准面的自由地层

震反应位移; uA(r,z) 坐标(,)处地震时的地层纵向位移: umax 场地地表最大位移: ur(r,z) 坐标(,之)处地震时的地层横向位移 W 隧道横向平均宽度或直径; 2 深度; 结构底板埋深; ZU 结构顶板埋深; 入 地层变形的波长; 部信息公开 入1 表面地层的剪切波波长 入2 计算基准面地层的剪切波波长

uA(.t,2) 坐标(,之)处地震时的地层纵向位移 umax 场地地表最大位移: ur(t,z) 坐标({,之)处地震时的地层横向位移; W 隧道横向平均宽度或直径; 2 深度; B 结构底板埋深; 2U 结构顶板埋深; 入 地层变形的波长; 入1 入2 计算基准面地层的剪切波波长。 2.2.4计算系数 Ke 中性状态时的地震土压力系数 W;—i地层单位地层厚度的层位影响权函数值; 水平地震作用分项系数; YEy 文竖向地震作用分项系数; 重力荷载分项系数: 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地震抗浮安全系数: 地基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 亚 峰值加速度调整系数; 地震弱化修正系数: 亚一峰值位移调整系数。 2. 2.5 其他 e 自然对数底数; g 重力加速度: G一地层动剪切模量; k一—压缩、剪切地基弹簧刚度: K 基床系数; mi 结构i单元的质量:

判别深度范围内每一个钻孔标准贯入试验点的总 数:横截面螺栓的个数; N 液化判别标准贯人锤击数基准值: Ner 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 Neri 2点标准贯入锤击数的临界值; Ni 标准贯入锤击数的实测值: T 结构i单元的加速度; VsD 表面地层的平均剪切波速: VsDB 计算基准面地层的平均剪切波速; WL 液限含水率;一 Ws 天然含水率 墙后填土表面与水平面的夹角 β 墙后填土的重度; 60 一中性状态时的墙背摩擦角: 结构等效比重; 挡土墙的地震角;土与结构的界面A点处的法向 与水平向的夹角; 一 结构表层单元1外表面外法向与竖直向下方向的 夹角; 入in 输人地震波在该地层中向上传播的最小波长: S 结构影响因子; Pe 黏粒含量百分率; 0 采用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时相应深度处竖向有效 应力为最小值m品时刻的竖向总应力值; Omin 采用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时相应深度处竖向有效 应力的最小值; 墙后填士土的有效内摩擦角

3.1.1地下结构的抗震设防类别应按表3.1.1

3.1抗震设防分类和目标

表3.1.1抗震设防类别划分

表3.1.2地下结构的抗震性能要求等级划分

.1.3地下结构的抗晨设防应分为多适地震动、基本地震动、 罕遇地震动和极罕遇地震动4个设防水准。设计地震动参数的取

罕遇地震动和极室遇地震动4个设防水准。设计地震动参数的取

值可按现行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的规 定执行。

3.1.4地下结构抗震设防目标应符合表3.1.4的规定。

表3.1.4地下结构抗震设防目标

3.2.1地下结构的地震作用应符合下列

1甲类地下结构,除有特殊规定外,应按高于本地区设防 烈度的要求确定其地震作用; X 2乙类和丙类地下结构,除有特殊规定外,应按本地区抗 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震作用。 3.2.2地下结构所在地区遭受的地震影响,应采用相应于抗震 设防烈度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表征。抗震设防烈度与设计基本 地震加速度取值的对应关系应符合表3.2.2的规定。场地地表水 平向设计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可按现行国家标准《城市轨道交通 结构抗震设计规范》GB50909的规定执行

亢震设防烈度与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

3.3.1地下结构可分为地下单体结构、地下多体结构、隧道纟

3.3.1地下结构可分为地下单体结构、地下多体结构、隧道结

构、下沉式挡土结构、复建式地下结构5类,其中隧道结构可分 为盾构隧道结构、矿山法隧道结构、明挖隧道结构。各类地下结 构的结构体系应根据地下结构的抗震设防类别、抗震设防烈度 结构尺寸、场地条件、地基、结构材料和施工等因素,经技术 经济和使用条件综合比较确定

3.3.2结构体系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具有明确的计算简图和合理的地震作用传递途径; 2不宜因部分结构或构件破坏而导致整个结构丧失抗震能 力或承载能力: 3应具备必要的抗震承载能力良好的变形能力和消耗地 震能量的能力; 4对可能出现的薄弱部位,应采取措施提高其抗震能力; 5不应影响近旁既有建筑、构筑物或地下结构的抗震安 全性。 3.3.3 结构体系尚宜符合下列规定: 1 宜具有多道抗震防线; 2 3.3.4结构构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X混凝土结构构件应控制截面尺寸和受力钢筋、箍筋的设 置,剪切破环不宜先于弯曲破环、混凝士的压溃不宜先于钢筋的 屈服、钢筋的锚固粘结破坏不宜先于钢筋破坏; 2钢结构构件的尺寸应合理控制,不应出现局部失稳或整 个构件失稳。 生格发

3.3.5结构各构件之间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4.1地下结构地震反应计算方法宜依据地层条件和地下结构

几何形体条件按下列规定确定: 1地下结构抗震计算方法宜按表3. 4. 1采用

何形体条件按下列规定确定

表3.4.1地下结构抗震计算方法

2复建式地下结构宜对地下结构与地面建、构筑物进行整 3岩质隧道地震反应计算方法宜按表3.4.1采用,亦可按 现行国家标准《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111的规定 选取。 3.4.2地下结构抗震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简化计算模型应反映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实际工作状态: 简化结构体系应与原工程结构体系的传力路径相符、节点功能相 同、构件受力相似,构件的简化计算模型应符合本标准附录A 的规定; 2计算分析时应考虑地下结构体形及地震输入方向等最不 利工况的影响; 3计算结果应经分析判断,确认其合理且有效后方可用于 工程设计。

3.5.1地下结构应根据抗震设防类别、烈度和结构类型采用不 同的抗震等级,并应符合相应的构造措施要求。 3.5.2、地下结构体系复杂、结构平面不规则或者施工工法、结 构形式、地基基础、荷载发生较大变化处的不同结构单元之间, 宜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变形缝。

T变形缝应贯通地下结构的整个横断面: 2当结构布置、基础、地层或荷载发生变化:变形缝两侧 可能产生较大的差异沉降时,宜通过地基处理、结构措施等方 法,将差异沉降控制在地下结构及其功能允许的范围内; 3变形缝的设置位置宜避开地下结构公共区及出人口、风 道结构范围,同时宜避开不能跨缝设置的设备:人 4变形缝的宽度宜采用20mm~30mml,同时应采取措施满 足地下结构的防水要求。 3.5.4地下结构刚度突变、结构开洞处等薄弱部分应加强抗震 构造措施。 3.5.5X地下结构内部构件的抗震构造措施可按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有关规定执行。

结构材料性能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 混凝土结构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框支梁、框支柱及抗震等级为一级的框架梁、柱、节 点核心区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构造柱 芯柱、圈梁及其他各类构件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应 低于C20;

1)钢材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抗拉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 大于0.85; 2)钢材应有明显的屈服台阶,且伸长率不应小于20%: 3)钢材应有良好的焊接性和合格的冲击韧性

3.6.5混凝土墙体、框架柱的水平施工缝,应采取措

3.7.1地下结构可采用减震和隔震设计。 3.7.2采用减震和隔震设计的地下结构,其抗震设防性能目标

地下结构可采用减震和隔震设

3.7.2采用减震和隔震设计的地下结构,其抗震设防性能目标

3.7.2采用减震和隔震设计的地下结构,其抗震设防性能目标

低于本标准第 3. 1. 4 条的规定

3.8.1抗震设防烈度为7、8、9度的甲类和乙类地下结构:宜

3.8.1抗震设防烈度为7、8、9度的甲类和乙类地下结构.宜 设置结构的地震反应观测系统,结构设计宜留有观测设备的 位置。 3.8.2对于甲类和有特殊要求的乙类地下结构宜进行试验验证

3.8.2对于甲类和有特殊要求的乙类地下结构宜进行试验验证

4.1.1选择地下结构场地时,对抗震有利一般√不利和危阝 地段的划分应符合表4.1.1的规定。

4.1.1选择地下结构场地时:对抗震有利

表 4. 1. 1 有利、一般、不利和危险地段的划分

地段类别 地质,地形、地貌 有利地段 稳定基岩,坚硬土开阔,平坦、密实,均匀的中硬土等 般地段 不属于有利、不利和危险的地段 软弱土,液化土,条状突出的山嘴,高笃孤立的山丘,陡坡:陡 坎,河岸和边坡的边缘,平面分布上成因、岩性,状态明显不均匀 不利地段 的土层(含古河道、疏松的断层破碎带、暗埋的塘浜沟谷和半填半 挖地基,高含水率的可塑黄土,地表存在结构性裂缝等 地震时可能发生滑坡、崩塌,地陷、地裂、泥石流等及发震断裂 危险地段 带上可能发生地层错位的地段 4.1.2选择地下结构场地时,应根据工程需要,综合判定其场 地的地段类别属于抗震有利、一般、不利、危险地段。对不利地 段、危险地段应提出避开要求。 4.1.3场地类别的划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 范》GB50011的相关规定。 4.1:4场地为Ⅲ、NV类时,对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和 0.30g的地区,除本标准另有规定外:宜分别按抗震设防烈度8 度和9度时各抗震设防类别地下结构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4.1.5含有饱和砂土或粉王、软弱黏性王、新近堆积和晚更新 世饱和砂黄土及砂质粉黄土土层的场地,应估计其不利影响并采 取相应措施。

4.1.6对于可能产生滑坡、塌陷、崩塌和位于采空区影响范围

4.1.6对于可能产生滑玻、塌陷、崩塌和位于采空区影响范围 内等的场地,应进行地震作用下岩士体稳定性的评价。 4.1.7场地内存在发震断裂时,宜避开主断裂带,其避让距离 不宜小于表4.1.7的规定。不能避开主断裂带时,应对其影响进 行专门研究,并采取抗变形的结构、构造措施。

表4.1.7发震断裂的最小避让距离

4.1.8对处于抗震不利和危险地段的场地,地下结构的抗震验 算应包括土体与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分析。采用时程分析法进行场 地地震反应分析时,应根据设计要求,提供地层剖面、场地覆盖 层厚度和剪切波速、动剪切模量、动弹性模量、动泊松比、阻尼 比等动力参数。 4.1.9X下沉式挡土结构和复建式地下结构天然地基的抗震承载 力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f匙—i 调整后的地基抗震承载力(kPa): —地基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应按表 4.1.9采用; La——深宽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按现行国家 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采用

表4.1.9地基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

续表 4. 1. 9

1当抗震设防地震动分档为0.05g时,对内类地下结构可 不进行场地地震液化判别和处理:对甲类、乙类地下结构可按抗 震设防地震动分档为0.10g的要求进行场地地震液化判别和处理: 2当抗震设防地震动分档为0.10g及以上时,乙类、丙类 地下结构可按本地区的抗震设防地震动分档的要求进行场地地震 液化判别,甲类地下结构应进行专门的场地液化和处理措施 研究; 3对甲类,乙类地下结构,宜对遭遇罕遇或极罕遇地震作 用时的场地液化效应进行评价。 4.2.2地下结构场地的地震液化判别应采用四步判别法,按下 列步骤进行判别: 1先按本标准第4.2.3条进行初步判别; 2当初步判别认为有液化可能时,应按本标准第4.2.4条 的经验方法进行复判,当距结构物底部10m深度范围内的地层 存在饱和砂土、粉王或黄土时,尚应进行详判; 3当距结构物底部10m深度范围内的地层存在饱和砂土 粉土或黄土时,应按本标准第4.2.5条的方法进行详判

4.2.4当饱和砂土,粉土或黄士的初步判别认为要进一步进行

表.2.4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基准值N

4.2.5地下结构底部位于饱和砂土或粉土层时,应对场地液1

.2.5地下结构底部位于饱和砂土或粉土层时,应对场地液化 深度进行详判,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可按下列公式计算液化深度:

Dr按本标准第42.2条中复判得到的自由场液化深 度(m); H一 结构高度(m); 7 结构等效比重; 结构影响因子; 览专用 结构重量(N),对于复建式地下结构和地表存在 堆载的情况,宜考虑地上结构重量和堆载; 结构所在空间对应的自由场的土的重量(N); B 一结构宽度(m); D一结构上覆地层厚度,即埋深(m); e一自然对数底数。 2考虑液化影响的土层范围不应含经本标准第4.2.3条判 别为不液化或可不考虑液化影响的士层。 4.2.6对存在饱和砂土、粉土或黄土层的场地,应探明各饱和 砂土、粉土或黄土层的深度和厚度,应按下式计算每个钻孔的液 化指数,并按表4.2.6综合划分场地的液化等级:

式中: Lie 液化指数:

液化指数EE<6 618 4.2.7存在地震液化引起的地基侧向流动的影响时,应采取防 土体滑动措施或结构抗裂措施。当饱和砂土、粉土和黄土层比较 平坦且均匀时,宜按表4.2.7选用抗液化措施,

表 4.2.7抗液化措施

4.2.8消除结构液化上浮或沉陷的措施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因土层液化而可能产生上浮或沉陷的结构,可采用桩 基,桩端伸入液化深度以下稳定土层中的长度,应按计算确定, 且对碎石土、砾砂、粗砂、中砂、坚硬黏性土和密实粉土尚不应 小于0.5m;对其他土类尚不宜小于1.5m; 2对饱和砂土,粉土和黄土层埋深较浅的情形,结构基础 底面可埋人液化深度以下的稳定土层中,其深度不应小于0.5m; 3采用加密法加固时:应处理至液化深度下界;振冲或挤 密碎石桩加固后,桩间土的标准贯人锤击数不宜小于本标准第 4.2.4条中的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 4采用加密法或换土法处理时,在结构边缘以外的处理宽 度,应超过结构底面下处理深度的1/2且不应小于结构宽度的 1/5; 5采用注浆、旋喷或深层搅拌等方法进行加固时,处理深 度应达到饱和砂士,粉士或黄土层的下界。 4.2.9可采用下列措施减轻场地地震液化的影响: 1 2加强地下结构单体的整体性和刚度; 3地下结构间的连接处采用柔性接头等; 合理设置沉降缝,不应采用对不均匀位移敏感的结构形 式等; 5将永久性围护结构嵌入非液化地层: 6对液化土层采取注浆加固和换土等消除或减轻液化的 措

4采用加密法或换主法处理时,在结构边缘以外的处理宽 度,应超过结构底面下处理深度的1/2且不应小于结构宽度的 1/5; 5采用注浆、旋喷或深层搅拌等方法进行加固时,处理深 度应达到饱和砂,粉士或黄土层的下界。

2 加强地下结构单体的整体性和刚度: X地下结构间的连接处采用柔性接头等; 合理设置沉降缝,不应采用对不均匀位移敏感的结构形 式等; 5将永久性围护结构嵌入非液化地层: 6对液化十层采取注浆加固和换士等消除或减轻液化的 措施。

4.3、场地震陷评价及处理措施

.3.1场地中含有非饱和结构性粉土、砂黄土及砂质粉黄土或 饱和粉质黏土时,应进行场地震陷变形评价和处理,并应符合下 列规定: 1当抗震设防地震动分档为0.05g时,对丙类地下结构可

表4.3.2地基震陷等级

适应场地土层不均匀下沉的能力。对震陷等级为中等和严重的地 区,应计入震陷引起的桩基的负摩阻力。 4.3.4消除非饱和结构性粉土、砂黄土及砂质粉黄土场地震陷 的措施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地基震陷等级为严重的结构,可采用桩基,桩端伸入 震陷土层深度以下稳定土层深度不应小于0.5m: 2对震陷王层理深较浅的场地,结构基础底面可理入震陷 土层深度以下的稳定土层中,其深度不应小于0.5m; 3采用加密法加固时,应处理至震陷王层深度下界; 4采用加密法或换土法处理时,在结构边缘以外的处理宽 度,应超过结构底面下处理深度的1/2且不应小于结构宽度的 1/5; 5采用注浆、旋喷或深层搅拌等方法进行加固时。处理深 度应达到震陷土层的下界。 4.3.5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存在震陷性软土时,应采用桩基 或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并采取下列结构措施

4.3.5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存在震陷性软土时,应采用桩基

5.1地下结构设计地震动参楼

5.1.1甲类地下结构抗震设计采用的地震动参数,应采用经审 定的工程场地地震安全评价结果或经专门研究论证的结果与本节 现定的地震动参数中的较大值。乙类或内类地下结构抗震设计采 用的地震动参数,应采用地震动参数区划的结果与本节规定的地 震动参数中的较大值。 5.1.2抗震设计采用的地震动参数应包括地表和基岩面水平向 峰值加速度,竖向峰值加速度、地表峰值位移以及峰值加速度与 峰值位移沿深度的分布。 5.1.3场地的地表水平向设计地震动参数取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场地的地表水平向峰值加速度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中 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中规定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分 区按表5.1.3取值并乘以场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调整系数T。 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城市轨道交通结构抗震设计规范》GB 50909的相关规定确定

5.1.2抗震设计采用的地震动参数应包括地表和基岩面水平向 峰值加速度,竖向峰值加速度、地表峰值位移以及峰值加速度与 峰值位移沿深度的分布。

5.1.3场地的地表水平向设计地震动参数取值应符合下列

1场地的地表水平向峰值加速度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中 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中规定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分 区按表5.1.3取值并乘以场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调整系数T 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城市轨道交通结构抗震设计规范》GI 50909的相关规定确定

表5.1:3Ⅱ类场地地表水平向峰值加速度amxl(g)

使用反应位移法I进行计算时,场地地表水平向峰值位

移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城市轨道交通结构抗震设计规范》CB 50909的相关规定确定并乘以场地地震动峰值位移调整系数T [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城市轨道交通结构抗震设计规范》GB 50909的相关规定确定。对极罕遇地震作用情形应采用时程分析 法计算。 5.1.4当考虑竖向地震动时,场地地表竖向设计地震动峰值加 速度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城市轨道交通结构抗震设计规范》GB 50909的相关规定确案

5.1.4当考虑竖向地震动时,场地地表竖向设计地震动峰值加 速度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城市轨道交通结构抗震设计规范》GB 50909的相关规定确定

5.1.5地震动参数沿深度的变化应符合下列规定

1使用反应位移法I和反应位移法Ⅲ进行计算时,地表以 下的峰值加速度应随深度的增加比地表相应减少。基岩处的地震 作用可取地表的1/2,地表至基岩的不同深度处可按插值法 确定。 2使用反应位移法Ⅱ、整体式反应位移法或时程分析法进 行计算时:地表以下一定深度的峰值加速度应根据地表峰值加速 度进行反演。 5.2设计地震动加速度时程 5.2.1X设计地震动加速度时程可人上生成,其加速度反应谱曲 线与设计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曲线的误差应小于5%: 5.2.2工程场地的设计地震动时间过程合成宜利用地震和场地 环境相近的实际强震记录作为初始时间过程。 5.2.3当采用时程分析法进行结构动力分析时,应采用不少于 3组设计地震动时程。当设计地震动时程少于7组时,宜取时程

3组设计地震动时程。当设计地震动时程少于7组时,宜取时程 去计算结果和反应位移法计算结果中的较大值;当设计地震动时 程为7组及以上时,可采用计算结果的平均值。

6.2. 1 当地下结构断面无

6.2.3地基弹簧刚度宜按静力有限元方法计算,也可按下式 计算:

式中: k 压缩、剪切地基弹簧刚度(N/m); K基床系数(N/m"),可按现行国家标准《城市轨道 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307取值: L地基的集中弹簧间距(m); d一地层沿地下结构纵向的计算长度(m)。

对地层均匀、结构断面形状规则无突变,且未进行工程场地地震

安全性评价工作的,地层位移和施加在弹簧非结构端的地层相对 位移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fi=m;u (6.2.5) 式中: 结构单元上作用的惯性力(N); 结构i单元的质量(kg); 结构i单元的加速度,取峰值加速度(m/s),应 按本标准第5.1.3条确定。 6.2.6矩形结构顶底板剪力作用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 tu 结构顶板剪切力(N): TB 结构底板剪切力(N); 2U 结构顶板埋深(m): ZB 结构底板埋深(m):

元ZU TU 4H'max sin 2H 元G 元B ZB 2H

G 地层动剪切模量(Pa)。

一地层动剪切模量(Pa)。 6.2.7矩形结构侧壁剪力作用可按下式计算

6.2.7矩形结构侧壁剪力作用可按下式计算:

6.2.7矩形结构侧壁剪力作用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 、 结构侧壁剪力(N

6.2.8 圆形结构周围剪力作用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6.2.8圆形结构周围剪力作用可按下列公式i

t, = (tt+ tb)/2

FAx = ta Ldsind Far = t, Ld cosd

6.3.3采用反应位移法Ⅱ进行地下结构地震反应计算时,地下

地震时程反应分析确定,惯性力可按下式计算:

77;u 式中:f一结构i单元上作用的惯性力(N); mi一结构i单元的质量(kg); ü:一一结构i单元的加速度(m/s)。 6.3.5矩形结构顶底板剪力、侧壁剪力作用宜按一维地层地震 反应分析或自由场地地震时程反应分析确定,侧壁剪力作用也可 按本标准第6.2.7条计算。圆形地下结构周围剪力宜按自由场地 地震时程反应分析确定

ü;一结构i单元的加速度(m/s)。 6.3.5矩形结构顶底板剪力、侧壁剪力作用宜按一维地层地震 反应分析或自由场地地震时程反应分析确定,侧壁剪力作用也可 按本标准第6.2.7条计算。圆形地下结构周围剪力宜按自由场地 地震时程反应分析确定。 6.3.6对场地进行自由场动力分析时,宜根据场地地层情况按 表6.3.6选用分析方法。表6.3.6中饱和砂性土土层震动弱化指 数Iw应按下式计算: (6.3.6) N 式中:Ni一一标准贯人锤击数的实测值; N——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按本标准第 42.4条计算。 表6.3.6场地自由场分析方法 分析方法 一地层条件

.3.5矩形结构顶底板力、 侧剪力作用直按 维地层地震 反应分析或自由场地地震时程反应分析确定NY/T 2427-2013 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菜豆,侧壁剪力作用也可 按本标准第6.2.7条计算。圆形地下结构周围剪力宜按自由场地 地震时程反应分析确定

6.3.6对场地进行自由场动力分析时宜根据场地地层情

表6.3.6选用分析方法。表6.3.6中饱和砂性土土层震动弱化指 数Iw应按下式计算: (6.3.6) N 式中:Ni一一标准贯人锤击数的实测值; Ne—一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按本标准第 42.4条计算。

表6.3.6选用分析方法。表6.3.6中饱和砂性土土层震动弱化指 数I应按下式计算:

表6.3.6场地自由场分析方法

6.3.7对于非液化的水平成层地层,可采用剪切层法

6.3.7对于非液化的水平成层地层,可采用剪切层法确定地层

.3.7对于非液化的水平成层地层,可采用剪切层法确定地层 不同深度处的位移过程、加速度过程等动力反应。使用剪切层法 时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假定各地层的剪切模量和阻尼比,利用动力平衡方程和 各层的连续性条件计算出各地层水平位移: 2由各地层水平位移计算出各地层的剪应变,利用模量比 与剪应变的关系和阻尼比与剪应变的关系计算出各地层的剪切模 量和阻尼比; 3计算出的各地层的剪切模量和阻尼比与假定值相差在给 定误差范围内时DL/T 502.29-2019 火力发电厂水汽分析方法 第29部分:氢电导率的测定,则得到的各地层位移为所需结果:否则,以计 算出的各地层的剪切模量和阻尼比作为第步中假定的各地层的 剪切模量和阻尼比,重复1步~3步,直到计算出的各地层的剪 切模量和阻尼比与假定值相差在给定误差范围内:得到所需 结果。 6.3.8对于复杂成层、含软土、软硬交错层或含饱和砂土或粉 土层的场地,应采用有限元法确定地层中位移、加速度、剪应力 等动力时程反应,且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合理截取地层范围并细分算网格,网格单元竖向最 大尺寸应符合下式规定: LmaxAninn (6.3.8) 式中: 网格单元竖向最大尺寸(m); 输入地震波在该地层中向上传播的最小波长 (m): n取10。 2对于除1大于0.75的饱和砂土或粉土之外的土体,其 本构模型应采用黏弹性本构模型或弹塑性本构模型。当采用黏弹 性本构模型时:本构模型应能反映士体滞回特性,软土的本构模 型还应能反映软土的高压缩性;当采用弹塑性本构模型时,本构 模型应能反映土体硬化特性和强度特性。并根据实际地勘与室内 试验数据标定材料参数。 3对于1w大于0.75的饱和砂土或粉土:其本构模型应采 用能反映其硬化特性、强度特性、循环剪切特性、液化变形特性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