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高层住宅项目落地式脚手架施工方案

某高层住宅项目落地式脚手架施工方案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380.93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某高层住宅项目落地式脚手架施工方案

三、脚手架搭设方案的选择 2

四、落地式脚手架设计 3

五、脚手架施工要求 26

成都市下穿隧道完整的施工组织设计六、脚手架的检查与验收要求 31

七、安全管理措施 34

**(2007)35号地块H区G区地块(**二期工程),位于杭州市下沙经济开发区20号大街以南、22号大街以东。有四栋34层高层住宅楼和18栋三层排屋工程组成。其中高层区住宅楼由四栋,总建筑面积为95819.5平方米(其中地上91655.5平方米,地下4164平方米),另有一层独立地下车库建筑面积为38868平方米。其中11#楼主体高度94.1m,建筑层数33层,其中地上32层,地下一层,建筑面积30061.31m2,地上28580.01m2,地下1481.30m2,架空层694.96m2,主楼标准层层高2.9。12#,13#楼主体建筑高度为99.8m,建筑层数35层,其中地上34层,地下一层,地上建筑面积19610m2,地下2240m2;14#楼99.8m,地上34层,地下一层,排屋区由18栋地上3层地下一层架空层,总建筑面积39090.49平方米(其中地上26564.21平方米,地下12526.28平方米)。高层区11#~14#高层住宅楼基础采用直径为700~800的钻孔灌注桩,地下车库采用直径为400—600的预应力管桩。预应力管桩采用锤击式和静压式施工。

±0.000相当于绝对高程9.1米。

排屋区建筑层数为3层(其中地下1层,地上3层),建筑高度均为11.438米,±0.000相当于绝对高程11.400米(11.200米)。

3、设计施工图纸、会审纪要

9、**二期施工组织设计

10、中天集团建筑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三、脚手架搭设方案的选择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高层1~3及排屋决定采用落地架式脚手架,脚手架布置见平面布置图(见附图1)。脚手架最高搭设高度16米。

(1)、脚手架用ф48×3.2钢管和扣件搭设成双排架,其立杆横距为1.05m,纵距为1.5m,步距为1.8m。

(2)连墙件采用2步2跨连接。采用刚性连接的连接方式,具体做法详见附图。

(3)脚手架立杆下部支承在木板及150厚砼垫层基础上。

(4)里立杆离墙面0.30。

(5)脚手架外立杆里侧挂密目安全网封闭施工,层层满铺800×1000脚手片。

(6)剪刀支撑应在外侧立面整个长度与高度上连续设置,每道剪刀撑宽度5跨,7.5m,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宜在45O—60O之间。

(7)脚手架底部设置纵横扫地杆。

(8)本工程设计施工荷载3KN/m2,同时施工不得超过二层。

计算的脚手架为双排脚手架,搭设高度为16米,立杆采用单立管。

搭设尺寸为:立杆的纵距1.50米,立杆的横距1.05米,立杆的步距1.80米。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3.2,连墙件采用2步3跨,竖向间距3.60米,水平间距4.50米。

施工均布荷载为3.0kN/m2,同时施工2层,脚手板共铺设9层。

计算的脚手架为双排脚手架,搭设高度为16.0米,立杆采用单立管。

搭设尺寸为:立杆的纵距1.50米,立杆的横距1.05米,立杆的步距1.80米。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3.2,连墙件采用2步2跨,竖向间距3.60米,水平间距3.00米。

施工均布荷载为2.0kN/m2,同时施工2层,脚手板共铺设9层。

大横杆按照三跨连续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大横杆在小横杆的上面。

按照大横杆上面的脚手板和活荷载作为均布荷载计算大横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

大横杆的自重标准值P1=0.038kN/m

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P2=0.150×1.050/3=0.052kN/m

活荷载标准值Q=2.000×1.050/3=0.700kN/m

静荷载的计算值q1=1.2×0.038+1.2×0.052=0.109kN/m

活荷载的计算值q2=1.4×0.700=0.980kN/m

大横杆计算荷载组合简图(跨中最大弯矩和跨中最大挠度)

大横杆计算荷载组合简图(支座最大弯矩)

最大弯矩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弯矩

跨中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M1=(0.08×0.109+0.10×0.980)×1.5002=0.240kN.m

支座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我们选择支座弯矩和跨中弯矩的最大值进行强度验算:

=0.283×106/4729.0=59.744N/mm2

大横杆的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

最大挠度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挠度

静荷载标准值q1=0.038+0.052=0.091kN/m

活荷载标准值q2=0.700kN/m

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最大挠度

V=(0.677×0.091+0.990×0.700)×1500.04/(100×2.06×105×113510.0)=1.634mm

大横杆的最大挠度小于1500.0/150与10mm,满足要求!

小横杆按照简支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大横杆在小横杆的上面。

用大横杆支座的最大反力计算值,在最不利荷载布置下计算小横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

大横杆的自重标准值P1=0.038×1.500=0.058kN

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P2=0.150×1.050×1.500/3=0.079kN

活荷载标准值Q=2.000×1.050×1.500/3=1.050kN

荷载的计算值P=1.2×0.058+1.2×0.079+1.4×1.050=1.634kN

最大弯矩考虑为小横杆自重均布荷载与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

均布荷载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集中荷载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M=(1.2×0.038)×1.0502/8+1.634×1.050/3=0.578kN.m

=0.578×106/4729.0=122.249N/mm2

小横杆的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

最大挠度考虑为小横杆自重均布荷载与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挠度和

均布荷载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

集中荷载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

小横杆自重均布荷载引起的最大挠度

V1=5.0×0.038×1050.004/(384×2.060×105×113510.000)=0.03mm

集中荷载标准值P=0.058+0.079+1.050=1.186kN

集中荷载标准值最不利分配引起的最大挠度

V=V1+V2=2.111mm

小横杆的最大挠度小于1050.0/150与10mm,满足要求!

三、扣件抗滑力的计算: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规范5.2.5):

其中Rc——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8.0kN;

R——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横杆的自重标准值P1=0.038×1.050=0.040kN

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P2=0.150×1.050×1.500/2=0.118kN

活荷载标准值Q=2.000×1.050×1.500/2=1.575kN

荷载的计算值R=1.2×0.040+1.2×0.118+1.4×1.575=2.395kN

单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

双扣件在20kN的荷载下会滑动,其抗滑承载力可取12.0kN。

四、脚手架荷载标准值:

作用于脚手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

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

(1)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kN/m);本例为0.1141

NG1=0.114×16.000=1.826kN

(2)脚手板的自重标准值(kN/m2);本例采用竹笆片脚手板,标准值为0.15

NG2=0.150×9×1.500×(1.050+0.300)/2=1.367kN

(3)栏杆与挡脚手板自重标准值(kN/m);本例采用栏杆、竹笆片脚手板挡板,标准值为0.15

NG3=0.150×1.500×9/2=1.013kN

(4)吊挂的安全设施荷载,包括安全网(kN/m2);0.005

NG4=0.005×1.500×16.000=0.120kN

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NG=NG1+NG2+NG3+NG4=4.325kN。

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总和,内、外立杆按一纵距内施工荷载总和的1/2取值。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NQ=2.000×2×1.500×1.050/2=3.150kN

风荷载标准值应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Us——风荷载体型系数:Us=0.600

经计算得到,风荷载标准值Wk=0.7×0.450×1.250×0.600=0.236kN/m2。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

N=1.2NG+0.85×1.4NQ

经过计算得到,底部立杆的最大轴向压力N=1.2×4.325+0.85×1.4×3.150=8.939kN

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

N=1.2NG+1.4NQ

经过计算得到,底部立杆的最大轴向压力N=1.2×4.325+1.4×3.150=9.600kN

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立杆段弯矩MW计算公式

MW=0.85×1.4Wklah2/10

其中Wk——风荷载标准值(kN/m2);

la——立杆的纵距(m);

h——立杆的步距(m)。

经过计算得到风荷载产生的弯矩Mw=0.85×1.4×0.236×1.500×1.800×1.800/10=0.137kN.m

五、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1.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其中N——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N=9.600kN;

  i——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i=1.59cm;

  k——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取1.155;

  u——计算长度系数,由脚手架的高度确定,u=1.500;

  l0——计算长度(m),由公式l0=kuh确定,l0=1.155×1.500×1.800=3.118m;

  A——立杆净截面面积,A=4.501cm2;

  W——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矩),W=4.729cm3;

——由长细比,为3118/16=196;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l0/i的结果查表得到0.188;

  ——钢管立杆受压强度计算值(N/mm2);经计算得到=9600/(0.19×450)=113.652N/mm2;

  [f]——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00N/mm2;

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f],满足要求!

2.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其中N——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N=8.939kN;

  i——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i=1.59cm;

  k——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取1.155;

  u——计算长度系数,由脚手架的高度确定,u=1.500;

  l0——计算长度(m),由公式l0=kuh确定,l0=1.155×1.500×1.800=3.118m;

  A——立杆净截面面积,A=4.501cm2;

  W——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矩),W=4.729cm3;

——由长细比,为3118/16=196;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l0/i的结果查表得到0.188;

  MW——计算立杆段由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弯矩,MW=0.137kN.m;

  ——钢管立杆受压强度计算值(N/mm2);经计算得到=8939/(0.19×450)+137000/4729=134.713N/mm2;

  [f]——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00N/mm2;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f],满足要求!

六、最大搭设高度的计算:

不考虑风荷载时,采用单立管的敞开式、全封闭和半封闭的脚手架可搭设高度按照下式计算:

其中NG2K——构配件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NG2K=2.499kN;

  NQ——活荷载标准值,NQ=3.150kN;

  gk——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gk=0.114kN/m;

经计算得到,不考虑风荷载时,按照稳定性计算的搭设高度Hs=72.353米。

脚手架搭设高度Hs等于或大于26米,按照下式调整且不超过50米:

经计算得到,不考虑风荷载时,脚手架搭设高度限值[H]=50.000米。

考虑风荷载时,采用单立管的敞开式、全封闭和半封闭的脚手架可搭设高度按照下式计算:

其中NG2K——构配件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NG2K=2.499kN;

  NQ——活荷载标准值,NQ=3.150kN;

  gk——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gk=0.114kN/m;

  Mwk——计算立杆段由风荷载标准值产生的弯矩,Mwk=0.115kN.m;

经计算得到,考虑风荷载时,按照稳定性计算的搭设高度Hs=59.360米。

脚手架搭设高度Hs等于或大于26米,按照下式调整且不超过50米:

经计算得到,考虑风荷载时,脚手架搭设高度限值[H]=50.000米。

连墙件的轴向力计算值应按照下式计算:

其中Nlw——风荷载产生的连墙件轴向力设计值(kN),应按照下式计算:

Nlw=1.4×wk×Aw

wk——风荷载标准值,wk=0.236kN/m2;

Aw——每个连墙件的覆盖面积内脚手架外侧的迎风面积,Aw=3.60×3.00=10.800m2;

No——连墙件约束脚手架平面外变形所产生的轴向力(kN);No=5.000

经计算得到Nlw=3.572kN,连墙件轴向力计算值Nl=8.572kN

连墙件轴向力设计值Nf=A[f]

其中——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l/i=30.00/1.59的结果查表得到=0.95;

A=4.50cm2;[f]=205.00N/mm2。

经过计算得到Nf=87.821kN

Nf>Nl,连墙件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

连墙件采用普通螺栓连接,普通螺栓计算参见《施工计算手册》钢结构部分。

连墙件普通螺栓连接示意图

八、立杆的地基承载力计算:

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应满足下式的要求

其中p——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kN/m2),p=N/A;p=38.40

N——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轴向力设计值(kN);N=9.60

A——基础底面面积(m2);A=0.25

fg——地基承载力设计值(kN/m2);fg=180.00

地基承载力设计值应按下式计算

其中kc——脚手架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kc=1.00

fgk——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gk=180.00

地基承载力的计算满足要求!

1、纵向水平杆(大横杆)、横向水平杆(小横杆)、脚手板

1.1纵向水平杆(大横杆)置于小横杆之上,在立柱的内侧,用直角扣件与立柱扣紧,其长度大于3跨,不小于6m,同一步大横杆四周要交圈。

1.2纵向水平杆(大横杆)接长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也可采用搭接。纵向水平杆(大横杆)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其接头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500mm。

1.3纵向水平杆(大横杆)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

1.4小横杆伸出外排大横杆边缘距离不小于10cm,伸出里排大横杆距结构外边缘15cm,且长度不大于44cm。上、下层小横杆应在立杆处错开布置,同层的相临小横杆在立柱处相向布置。

1.5横向水平杆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主节点处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不应大于150mm。靠墙一端的外伸长度不应大于300mm。作业层上非主节点的横向水平杆根据支撑脚手架的需要等间距设置。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横向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在同一根立杆上设置的上下两步横向水平杆宜左右交错设置。

1.6脚手板(脚手片):脚手板(片)必须垂直于墙体铺设,24m以下建筑物的外脚手架除操作层以及操作层的上下层、底层、顶层必须满铺外,还应在中间至少满铺一层。

24m以上建筑物的外脚手架应层层铺设脚手片。

装饰阶段必须层层满铺脚手片。

脚手片须用不细于18号铅丝双股并联绑扎不少于4点,要求绑扎牢固,交接处平整,无探头板。不能满铺处必须采取有效防护措施。

2.1每根立杆底部应设置底座或垫板。(说明具体做法)

2.2立杆顶端高出女儿墙上皮1m,高出结构檐口上皮1.5m。

2.3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亦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

2.4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接头交错布置,两个相邻立柱接头避免出现在同步同跨内,并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小于50c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60cm。

2.5立杆必须采用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

2.6双管立杆中的副杆的高度不应低于3步,钢管长度不应小于6m。

3.1连墙件的布置宜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当大于300mm时必须增加斜拉杆。(具体做法见详图)

3.2连墙件应从底层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当该处设置有困难时,应采用其他可靠措施固定。

3.3连墙件布置应优先采用菱形布置,也可采用方形布置、矩形布置。拉结点在转角和顶部部位加密。水平方向间距××m,垂直方向间距××m。

3.424m以下的脚手架宜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亦可采用拉筋和顶撑配合使用的附墙连接方式。严禁使用仅有拉筋的柔性连墙件。

3.5高度24m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必须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

3.6连墙件中的连墙杆或拉筋宜呈水平布置,当不能水平布置时,与脚手架的一端应下斜连接,不能采用上斜连接。

3.7当脚手架下部暂时不能设连墙件时可搭设抛撑.抛撑应采用通长杆件与脚手架可靠连接,与地面的倾角应在45°~60°之间。连接点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抛撑应在连墙件搭设后方可拆除。

3.8连墙件伸出扣件距离应大于10cm。底部第一根大横杆就开始布置连墙杆。

3.9架高超过40m且有风涡流作用时,应采用抗上升翻流作用的连墙措施。

4.1脚手架门洞宜采用上升斜杆、平等弦杆桁架结构型式(具体做法见详图三),斜杆与地面的倾角a应在45°~60°之间。门洞桁架的型式宜按下列要求确定:

1当步距(h)小于纵距(la)时,应采用A型;

2当步距(h)大于纵距(la)时,应采用B型;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h=1.8m时,纵距不应大于1.5m;

2)h=2.0m时,纵距不应大于1.2m。

脚手架门洞桁架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4.2.3斜腹杆宜采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当斜腹杆在1跨内跨越2个步距(图6.5.1A型)时,宜在相交的纵向水平杆处,增设一根横向水平杆,将斜腹杆固定在其伸出端上;

4.2.4斜腹杆宜采用通长杆件,当必须接长使用时,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也可采用搭接,搭接构造应符合本规范第6.3.5条的规定。

4.2.5门洞桁架下的两侧立杆应为双管立杆,副立杆高度应高于门洞口1~2步。

门洞桁架中伸出上下弦杆的杆件端头,均应增设一个防滑扣件(下图),该扣件宜紧靠方节点处的扣件。

5.1脚手架应设剪刀撑与横向斜撑。

剪刀撑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5.2.1每道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根数宜下表的规定确定。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4跨,且不应小于6m,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宜在45°~60°之间(图6.6.2)。

表一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最多根数

剪刀撑斜杆与地面的倾角a

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最多根数n

5.2.2高度在24m以下的脚手架,均必须在外侧立面的两端各设置一道剪刀撑,并应由底至顶连续设置;中间各道剪刀撑之间的净距不应大于15m

5.2.3高度在24m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应在外侧立面整个长度和高度上连续设置剪刀撑;

5.2.4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宜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米,应采用3个扣件固定;剪刀撑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

横向斜撑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5.3.1横向斜撑应在同一节间,由底至顶层呈之字型连续布置,斜撑的固定应符合本规范第6.5.2条第2款的规定;

5.3.2一字型、开口型双排脚手架的两端均必须设置横向斜撑;

5.3.3高度在24m以下的封闭型双排脚手架可不设横向斜撑,高度在24m以上的封闭型脚手架,除拐角应设置横向斜撑外,中间应每隔6跨设置一道。

6.1外脚手架应设置上下走人斜道,附着搭设在脚手架外侧,不得悬挑.高度不大于6米的脚手架宜采用一字型斜道,高度大于6米的脚手架宜采用之字型斜道.

6.2人行斜道宽度应不少于1米,坡度不大于1:3;运输斜道宽度不少于1.5米,坡度不大于1:6.拐弯处应设置平台,其宽度不应少于斜道宽度且面积不少于3M².

6.3斜道立杆应单独设置,不得借用脚手架立杆,并应在垂直和水平方向每隔一步或一个纵距设一连接.剪刀撑和横向斜撑设置同外架要求.

6.4斜道两侧及平台外围均应设置1.2米高防护栏杆和30CM高踢脚杆(或18CM高挡脚板),并用合格的密目式安全网封闭.斜道脚手板铺设要求同外脚手架,同时在脚手板上每隔25~30CM设置一道防滑条,木条厚度宜为20~30MM.

6.5外架与各楼层通道之间应设置进出通道,坡度不大于1:3,宽度不应于斜道宽度,通道宜采用木板铺设,两边防护设置同斜道.

排涝河桥(桩基)专项施工方案6.6人行并兼作材料运输的斜道的型式宜按下列要求确定:

6.6.1高度不大于6m的脚手架,宜采用一字型斜道;

6.6.2高度大于6m的脚手架,宜采用之字型斜道。

6.7斜道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6.7.1斜道宜附在外脚手架或建筑物设置;

6.7.2运料斜道宽度不宜小于1.5m,坡道宜采用1:6;人行斜道宽度不宜小于1m长浏高速公路第三合同段 河坎上隧道施工组织设计,坡道宜采用1:3;

6.7.3拐弯处应设置平台,其宽度不应小于斜道宽度;

6.7.4斜道两侧及平台外围均应设置栏杆及挡脚板。栏杆高度应为1.2m,挡脚板高度不应小于180mm;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