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90 某铁路总体施工组织设计

0090 某铁路总体施工组织设计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1.23 MB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0090 某铁路总体施工组织设计

严格执行国家、铁道部、地方政府及建设单位有关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的规定,建立健全环保、水保措施,贯彻环保、水保本着“三同时”原则与工程主体同步实施的总原则,确保工程所处环境不受污染和破坏。

规章制度健全、场地整洁有序、施工管理规范、企业形象统一、争创“文明施工”工地。

施工人员进场某校区综合大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范本,进行交接桩、协助业主进行征地拆迁、进行材料调查、作材料试验、签订协议、进行四通一平工作。

林桥头大桥、温州南站需在2007年1月1日前完成,以便于下一步铺轨基地的建设,故需最先施工。与此同时,将同步进行马岙隧道和底湾大桥的施工,然后根据具体情况施工其它工程。

路基工程施工时,将先做好临时排水设施,再进行软基处理,后进行垫层施工,路堤填筑,路堑开挖等。路基工程前期以温州南站站场施工为主线,根据站场工程量大、集中分布、软基处理工艺种类多且交错施工的特点,以及作为焊轨基地提前完成该段站前工程的要求,采用分区段、多工作面、平行异步流水机械化施工,以确保优质高速地完成温州南站全部站前工程;路基附属及排水道路工程根据路基主体工程进度分段接续施工。

涵洞、通道、小桥等将先期开工,尽早完工,以便于其两端的路基填筑。

为确保桥涵承重结构能满足100年使用期的要求,将采取有效措施,对混凝土、钢筋进行防腐处理,以提高结构的耐久性。

隧道工程施工时,采用一端掘进,隧道应尽早开工,尽早完工。

根据本管段施工范围、工期、工程数量和结构特点,各主要施工项目总体施工方案分别概述如下:

6.1路基工程施工方案

本管段路基主要以填方为主,有软土路基,软土地基为海冲积淤泥质粘土,具有压

缩性高,透水性差和强度低的特点;软基处理应尽早开工,为后续路基填筑创造条件,

确保有足够的沉降固结期。

软土路基主要分布在温州南站。

土源情况:土石方来源考虑取土场取土。

级配碎石:主要来源于隧道弃碴场碎石加工场,不足部分来源于采石场。

①施工任务划分及施工队伍布置

根据桥隧工程分布以及考虑路基土石方调配和取弃土场位置等情况,我项目部土石方工程安排如下:安排三个路基施工组。第一路基施工组施工DK257+428~DK258+936段路基工程,第二路基施工组施工DK271+000~DK272+500:第三路基施工组施工DK272+500~DK274+300。每个土石方工程作业队负责上述工区的基底加固处理、路基土石方、基床底层、过渡段、及附属工程的施工。

施工组织上,充分利用土石方工程施工的最佳季节,组织施工力量,统筹安排土石方调配,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工序进度和关键工序的作业循环,做到爆、挖、装、运、卸、压等工序紧密衔接连续作业,尽量避免施工干扰。做到既保证质量和工期又经济合理。

改移道路、改移水沟,基底处理和加固及涵洞优先安排施工,为路基土石方的填筑创造条件。路基填筑在桥台、涵洞等构筑物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和基底处理完成后开始施工,路基过渡段的施工与路基本体同步进行填筑。隧道口的路堑尽量提前施工,为隧道施工创造条件。

路基排水沟等排水设施超前施工,尽早配套完善,尤其是天沟要先做,尽早排除施工场区的地表水,方便施工。

路基及站场排水沟与相应段路基一同考虑施工。在设有脚墙或排除地下水设施地段,先作好脚墙、排水设施,

路堑边坡防护与路基土石方同步施工,同步完成;路堤边坡防护待路堤成型稳定后及时安排施工路基主体工程施工以机械化作业为主,优选性能可靠的大型碾压及运输设备;路基附属工程以人工作业为主。

路基填筑施工以“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作业方式组织施工,试验段先行。

本管段路基填挖的土石方调配将按设计调配要求,本着“就近移挖作填,减少运距”的原则,采取合理的运输方法,并按照“不同填料不得在同一层混填”的规定来进行调配,做到平衡、经济、合理。

路堤取土:尽量利用移挖作填、隧道弃碴不足地段从取土场外购土。

路堑弃土:保证路堑边坡稳定和地面排水,不堵塞渠道,路堑挖方应尽量移挖作填合理利用,本管段路堑弃土场选址与隧道弃碴场一并考虑。

对站场及附属工程等的取土要合理利用,避免由于施工不当而发生取土多占农田的现象。

④软基处理及沉降观测方案

本管段软土及松软地基主要分布在站场,施工前期优先安排进行软基处理,以尽可能地留足路基沉降稳定的时间。软基处理具体方案如下:

温州南站、温州南货场的软土路基:主要采用换填、插塑板及土工合成材料加固等处理。

II软土路基填筑观测方案

为确保路堤施工的安全和稳定,控制施工填土速率,修正完善设计,预测沉降趋势及工后沉降量,确定放置或预压卸载时间,提供路基竣工验收的依据,必须对软土路基进行动态观测。

填筑速率的控制:采用复合地基加固地段,路基中心沉降每昼夜不得大于10mm,边桩水平位移不超过5mm。采用排水固结加固地段,路基中心沉降每昼夜不得大于20mm,边桩水平位移不超过10mm。根据观测结果严格控制填筑速率,如超过以上任一限值时,应停止填筑,必要时应卸载,待稳定后方可继续填筑。

填筑前按设计要求,具体部署填土速率、预压时间、固结程度、沉降变形、稳定情况的预计,在施工中再根据动态观测的具体情况加以调整,做到在施工过程中心中有数,确保路堤的稳定安全,在填筑后能满足工后沉降的要求,并能按期完成。

软土地区大面积地基处理开工前,选择一个或几个有代表性的试验区,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进行试验施工,根据试验区获得的资料,分析地基处理效果,填筑中应掌握的各项技术参数,与原设计预估值进行比较,对原设计作必要的修正,并指导全线的设计和施工。

根据设计及补勘的地质情况按照设计或变更规定进行严格的基底处理。基底处理完成后,对地基进行检测,在其符合客运专线对地基一般要求及设计要求后,才可进行改良土的填筑。

根据温州南站场施工图,改良土采用路拌方式施工。我项目部拟选用后置式路拌机及铧犁进行拌和。

每层填筑须按规定的方法和频度进行检测,达到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层的填筑施工。采取必要的路基加固措施控制工后沉降,同时根据各种土类压实试验所取得参数,设置填层厚度控制杆,严格控制碾压厚度和填土速率,加强碾压以确保施工质量。

本管段范围内基床表层分别采用0.6m厚的级配碎石或0.5m厚的级配碎石+0.1m厚的中粗砂,级配碎石采用机械施工。级配碎石材料取自经试验合格的采石场和隧道,隧道弃碴中硬质岩块,运至沿线的级配碎石拌合站,经破碎筛选后,通过现场试验最佳级配拌合后,运至工地分层摊铺、分层碾压。

级配碎石实行工厂化作业,采用稳定土拌合机拌制。各种规格矿料采用电脑控制电子计量,拌合站由专业技术人员分别对设备进行保养、调试,原材料和混合料进行跟踪控制和检测。整个进料、拌合、出料过程为连续作业,通过电脑进行操控,基本为机械化操作。级配碎石成品经成品料仓放料门出来后,直接卸入运输车车斗内。

根据工程数量、工期要求、机械配备情况和地质条件合理安排施工季节、开挖长度、开挖方式,充分准备,精心组织,集中力量进行机械化快速施工,做到“快开挖、早防护”,确保路堑工程质量。

路堑施工先做好堑顶截、排水,并随时注意检查,截、排水设施绘出详图,放线施工;堑顶为土质或含有软弱夹层岩石时,天沟及时铺砌或采取其它防渗措施,保证边坡稳定。

深路堑段施工分级开挖,分级防护。在开挖路堑弃土地段前,提出弃土的施工方案,报有关单位批准后实施(该方案包括弃土的方式、调运方案、弃土的位置、弃土形式、坡脚加固处理方案、排水系统的布置及计划安排等)。方案改变时,报批准单位复查。

用于种植的草皮,开挖前必须根据施工安排,将开挖区地表原有草皮铲取,移植保存,以便回植利用。

⑧路堤与桥台、横向结构物、路堤与路堑过渡段施工方案

过渡段是路基工程与其它工程的衔接过渡部位,作为与过渡段衔接的桥台、涵洞等结构物均提前安排施工。当桥台、涵洞施工完成并到达强度,地基处理完成后,立即进行过渡段的填筑,以便加长过渡段静置自稳的时间,进一步减小工后沉降量。

为了保证过渡段填筑质量,原则上过渡段与相邻路堤应按水平分层同时填筑。但确有困难不能同时施工的,为保证路基施工进度,采取在桥台后预留一定长度的路堤填筑段并做出台阶,待过渡段施工条件成熟后与过渡段一起施工。

本管段范围内过渡段填筑材料所选用的级配碎石、水泥、砂和土工合成材料等材料的品种、规格、质量要符合设计要求,进场时应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⑨路基附属工程以及改移道路、改移沟渠施工方案

路基防护工程主要采用挡土墙、护坡、挂网喷混凝土、预应力锚索等挡护。进度上服从于路基施工需要,尽量安排在旱季施工。其他绿色防护安排在适宜季节施工。

道路改移在完成前期工作后,尽早安排施工,特别是沟渠改移利用冬季枯水期施工完毕。

6.2桥涵工程施工方案

底湾大桥梁部采用移动模架造桥机施工。墩台身采用整体钢模板一次浇注完成,承台采用直接放坡开挖法施工,钻孔桩采用就地平整场地法钻孔、垂直导管法灌注混凝土施工。

林桥头大桥、陈庄大桥由于桥基础下流塑淤泥较厚,拟采用U型18m钢板桩围堰。由于河面较宽,可先施工一半,后施工另一半。水下管桩基础拟采用打桩船打桩,管桩施工完后在围堰内抽水、清淤,进行承台施工。框架主体采用间隔施工法,满堂支架、现浇混凝土法施工。混凝土泵车运输混凝土,地泵输送混凝土至灌注地点。

桥面及附属工程施工方案本管段桥梁附属工程主要是桥台台背填土及锥体护坡、垫层,软土路基处理。桥台完工后,台后基坑按设计要求夯填碎石或规定的填料,锥体填土选用合格渗水土,用小型压实机械分层填筑、夯实。软土路基加固采用φ50cm管桩、φ50cm粉喷桩等处理。

施工准备→定位放样→桩机就位→吊桩喂桩→桩身对中调直→沉桩→接桩→再沉桩→送桩→终止打桩→桩机移位→桩质量检验。

混凝土采用就近搅拌站集中拌合,由混凝土运输车运输,混凝土输送泵入模,机械捣固。

涵洞主要施工工艺流程为:定位放样→调查、复核→场地准备→地基处理(换填、打桩)→基坑开挖→浇筑涵洞基础→框架施工(涵身)→出入口施工→防水层施工→涵洞质量检验→填筑路基土。

6.3隧道工程施工方案

马岙隧道出口场地开阔,并与国道相临,同时考虑顺坡施工有利于自然排水,选择出口单工作面施工全部隧道。隧道弃碴127747m3,其中路基和圬工料石利用53680m3,剩余弃碴弃于隧道出口右侧500m山凹处,占地19.43亩。

隧道围岩级别有Ⅱ级、Ⅲ级、Ⅳ级。施工方法主要采用全断面法开挖施工;CD法分部开挖法施工;三台阶法开挖法施工;明挖法施工。

全部隧道采用光面爆破施工,自制多功能工作台架配风动凿眼机进行人工钻眼。

支护采用湿喷混凝土施工工艺,按照设计支护参数进行施工。

出碴运输:隧道采用洞内无轨装碴,洞内、洞外无轨运输。

二次衬砌:隧道衬砌均采用液压式全断面衬砌台车进行模注混凝土。混凝土采用自

动计量搅拌站集中搅拌,运输罐车水平运输,混凝土输送泵泵送入模。

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法

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检3组

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检3组

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检5处

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检5个断面

堆载预压按设计要求进行,采用自卸汽车与推土机联合作业。对超软地基的堆载预压,第一级荷载宜用轻型机械或人工作业。

当堆载预压时间达到设计要求后,应根据观测资料和工后沉降推算结果,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共同研究确定卸载时间。

挖除预压土时应分两层进行施工,顶层厚度较大,采用机械完成,剩余的底层厚度小(20~30cm),由机械配合人工进行,这主要是为了减少机械施工时对原基床底层顶面的扰动。

在填土过程中,边桩用来观测土的侧向位移值及其发展趋势,从而判断地基的稳定性。

在路堤坡脚外侧2m、10m处各设一排观测桩,桩与桩间距:排水固结法:20~40m,复合地基:50~100m。

位移观测采用精度较高的经纬仪、水平仪进行。观测精度应准确到±1mm。填土低于临界高度时,每两天观测一次即可;接近或超过临界高度时,每天观测并绘制“填土高一时间一位移量”关系曲线图,随时分析填筑期间的稳定情况,以指导施工。通常每上、下班时各观测一次,两次观测值之差除以观测时间(h)再乘以24(h)即可作为日平均沉降量、位移量。采用复合地基加固地段,边桩水平位移不超过5mm。采用排水固结加固地段,边桩水平位移不超过10mm。根据观测结果严格控制填筑速率,如超过以上任一限值时,应停止填筑,必要时应卸载,待稳定后方可继续填筑。

在填土过程中,地面沉降观测用来掌握地层表面的总沉降量及沉降量随填土增高和时间的变化情况,以便判断地基在填筑中的稳定性。

在路堤中心设沉降板观测,纵向间距根据软土工程地质条件确定晋14G08 建筑消能减震设计构造,一般为100~500m。每个工点不少于2个监测断面。

沉降的观测采用水平观测仪进行。路堤填土低于临界高度时每两天观测一次;在接近或超过临界时,每天观测一次。在沉降量急剧加大的情况下,每天观测次数不应少于2~3次。观测精度应准确到±1mm。观测后整理绘制“填土高—时间—沉降量”关系曲线图。

采用复合地基加固地段,路基中心沉降每昼夜不得大于10mm。采用排水固结加固地段,路基中心沉降每昼夜不得大于20mm。若超过上述数值,停止填筑,加强观测。

师范学院抗滑桩施工组织设计采用“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作业程序组织施工。

三阶段: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阶段。

四区段:填筑区→平整区→碾压区→检验区。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