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大郊亭1#楼、2#楼及2#地下车库施工组织设计

北京市朝阳区大郊亭1#楼、2#楼及2#地下车库施工组织设计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x
资源大小:1.07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北京市朝阳区大郊亭1#楼、2#楼及2#地下车库施工组织设计

1)鉴于泵送管道振动较大,故垂直输送泵管布置时不得支承在基坑护坡桩、外脚手架上,应做独立支架固定。

2)管道经过的路线应比较安全,不得使用损伤裂纹或壁厚太薄的输送管,泵及附近及操作人员附近的输送管要加相应防护。

3)为了不使管路支设在新浇注的混凝土上面,进行管路布置时,要使混凝土浇注移动方向与泵送方向相反。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只需拆除管段而不需增设管段。

4)布管应尽可能平直,并根据混凝土的浇注方案尽量缩短管线长度,少用弯管和软管以减小输送阻力,同时便于混凝土浇注和管段装拆。

北京某俱乐部公寓康乐中心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5)输送路线内应设置固定管墩、支架等牢固固定泵管避免泵送时泵管产生较大振动和滑移。

6)泵管应用木料等较软物件与管壁接触支承,每根泵管至少设置一个固定点,固定点不得与混凝土面、铁件等直接摩擦。

1) 泵管布置应尽可能缩短管线长度,为减少压力损失,应少用弯管,泵管接头应严密,有足够的强度。输送管的铺设应保证安全施工,便于管道清洗、故障的排除和装拆维修的方便。

2)同时采用新旧管时,应将新管布置在泵送压力较大处。

3) 泵管的固定要求不得直接支撑在钢筋、模板及预埋件上。水平管要求每隔左右用支架固定,以便于排除堵管、装拆和清洗管道;垂直管要求用脚手架固定,固定方法见下图。顶板浇筑时预留孔洞,墙上预埋铁件焊接抱箍固定泵管。

4 )泵管应定期检查,特别是弯管和锥形管等部位的磨损情况,以防爆管。

(4)地上结构地泵及输送管布置

图3:地泵及输送管布置图

2)最复杂工况泵管用量估算

3)竖向输送管穿洞位置

图4: 1#楼竖向输送管穿洞位置图

图5: 2#楼竖向输送管穿洞位置图

5.3.3 泵送能力验算

(1)每米水平输送管压力损失

混凝土在水平输送管内流动每米产生的压力损失按偏于安全的S•Morinaga公式计算。

式中:ΔPH—混凝土在水平输送管内流动每米产生的压力损失(Pa/m);

r—混凝土输送管半径(m),φ无缝输送管半径;

K1—粘着系数(Pa),取120Pa;

K2—速度系数(Pa•s/m),取220 Pa•s/m;

S1—混凝土坍落度(mm),取;

t2/t1 —混凝土泵分配阀切换时间与活塞推压混凝土时间之比,取0.3;

V2—混凝土拌合物在输送管内的平均流速(m/s),按泵送量/h计算平均流速为/s;

α2—径向压力与轴向压力之比,取0.9。

代入计算得: ΔPH≈13071.4 Pa/m≈0.013MPa/m

(2)输送管水平长度换算

1)混凝土输送管水平换算规则

2)地下结构①号地泵输送管长度换算

泵管用量估算表中①号地泵在地下结构施工中泵管用量最大,以该泵核算地下结构混凝土输送压力损失。①号地泵输送管水平换算长度见下表。

3)地上结构1号地泵输送管长度换算

泵管用量估算表中1号地泵在地上结构施工中泵管用量最大,以该泵核算地上结构混凝土输送压力损失。1号地泵输送管水平换算长度见下表。

(3)混凝土最大泵送阻力计算

本工程中地下及地上结构施工拟采用相同型号地泵,对比1号及2号混凝土地泵输送管水平换算长度,以1号地泵输送管计算泵送阻力。

最大泵送阻力计算公式:

式中:Pmax —混凝土最大泵送阻力(Mpa);

L—各类布置状态下混凝土输送管路累计水平换算距离(m),取;

ΔPH—混凝土在水平输送管内流动每米产生的压a力损失(Pa/m),取13071.4 Pa/m;

Pf —混凝土泵送系统附件及泵体内部压力损失,按JGJ/T10—2011附录B取值累加计算,附表如下。

代入计算得:Pmax≈8.6Mpa

根据工程平面长、宽尺寸和现场的施工环境,地上结构施工时采用作业半径14m手动布料机。

1、布料机应安放稳固。浇注墙柱时将布料机安放在脚手架平台上,平台每边比布料机底座宽出,满铺脚手板并按构造要求设水平、竖向剪刀撑;浇注楼板时布料机放置在钢筋上,布料机底座处铺板并将下部钢筋马凳及垫块加密。

(1)摆好下支撑,将四个支腿分别安装到固定位置,然后用销子销住。

(2)将支撑节吊起,对准下支撑座连接螺栓孔,然后用螺栓紧固,此连接无方向性,要求吊装平稳以便连接。

(3)将垂直泵管穿入支撑节内,并用固定卡临时卡住。

(4)拼装配重梁与主梁,安装水平泵管,装完两拉杆后调平紧固,将主体垫高左右。

(5)连接悬臂泵管及出口弯头,将斜拉钢丝绳调好长度后用绳卡住,调节布料高度,悬臂泵管出口端应较后部有少量的翘起为好,然后将悬臂泵管旋至梁侧下部,用绳旋至梁侧下部,并用绳索临时栓住。

(6)将已拼装完的主梁吊起,将主梁下部的回转支撑对准支撑节上部连接孔,然后用螺栓紧固,此连接无方向性。

(7)将配重箱吊装上,此时悬臂泵管可以展开;将支撑节内的垂直泵管与主梁进料弯管连接,接口处必须采用橡胶垫圈,混凝土泵管接好后应当再检查螺栓紧固情况是否拧紧,必要是采用力矩扳手进行复检。

(8)试车,用大绳控制混凝土出料口及杆臂中间弯拆处,在其最大作用范围运行一周,布料机稳定性、安全性、布料范围等符合要求。

(9)上述工作完成后,即完成了布料机的安装工作,然后与混凝土泵送管路连接,组装完成后组织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布料作业。

3、吊整机身,必须用钢索从四面吊装,吊装前应进行加固,就位后要检查架体的完好性。

4、布料机吊落到工作面前,先将伸缩支腿拉出至最大位置,并将锁销插好。

5、布料机有4个伸缩支腿,为防止布料机倾翻和压偏楼板钢筋,每个支座必需安放在支撑架上。

6、布料机吊上楼层前每个布料机放置区域必须先按要求加固好模板及支撑架.

1、 检查模板、钢筋和预埋件

(1)水电隐蔽工程验收完成。

(2)钢筋隐蔽工程验收后,不应有在支模或其他作业过程中碰撞、损坏、变形的现象,如果有应进行调整。

(3)模板的预检合格,并着重检查模板及支撑的强度和刚度,检查模板拼缝严密、平整度,表面干燥的模板应洒水润湿,现场环境高于35℃时,宜对钢模板进行洒水降温,洒水后模板不得留有积水。

(4)再次抽样复查预埋件、箱盒、孔洞位置、保护层厚度及其他定位措施的可靠性。

(5)严防浇筑振捣混凝土时踩压钢筋骨架,板类钢筋骨架应是铁马凳,铺搭跳板。

(6) 检查钢筋与预埋件的规格、数量、安装位置及构件接点连接焊缝是否与设计相符

(8)木模板应浇水加以湿润,但不许留有积水。湿润后,木模板中尚未胀密的缝隙应贴严,以防漏浆。金属模板中的缝隙和孔洞也应给予封闭。

(9)检查安全设施、劳动配备是否妥当,能否满足浇筑速度的要求。

2、混凝土浇筑前要做好充分的技术、物质和组织准备工作,浇筑前对作业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同时检查机具、材料准备,保证水电的供应,要掌握天气季节的变化情况,检查模板、钢筋、预留洞等的预检和隐蔽项目。检查安全设施、劳动力配备是否妥当,能否满足浇筑速度的要求。

3、浇筑过程中,各专业需派专人负责各自项目的质量保证,应经常观察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和预留洞的稳定情况,当发现有变形、移位时,应立即停止浇筑,采取措施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完好。

4、混凝土浇筑前,应根据不同部位混凝土的浇筑量,确定混凝土供应速度和初凝时间,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

5、混凝土自由下落高度不超过,浇筑高度如超过时必须采取加串筒的措施,出料管口至浇筑层的倾落自由高度不应大于。

6、浇筑混凝土时应分段分层连续进行,浇筑高度应根据结构特点、钢筋疏密决定,一般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常规φ50棒作用部分长度400。

7、 混凝土的浇筑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凝结前,将下层混凝土浇筑完毕。超过初凝时间应按施工缝处理。

8、在施工中及时做好标养及同条件抗压试块。在混凝土具备拆模条件时方可进行拆模,严格执行混凝土拆模申请制度。

施工缝的留置及处理方法

施工缝的留设部位应在混凝土浇筑前确定,宜留设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位置。特殊部位的施工缝留设位置应经设计单位确认,一般构件施工缝留设遵循以下原则。

墙体混凝土浇筑时应将混凝土浇筑至板底标高以上30mm,混凝土终凝硬化后,在板底标高以上5mm处线,用无齿锯切割,切割深度,将上部水泥灰浆和松动的石子以及软弱层剔除,露出石子,剔凿厚度为25mm。

顶板混凝土浇筑时应将墙体边线外侧10cm范围内的混凝土全部找平压光,目的是为了保证模板支设时下口的严密性。混凝土终凝后,弹出墙体边线,墙体边线以内5mm处切割、剔凿,剔去表面的浮浆层,露出坚硬石子。外墙外侧根部剔凿时,应在板顶标高下10mm处弹线切割,保证边线整齐。

(2)楼板施工缝的处理

根据楼层水平施工段划分,楼板在跨中1/3范围内留设施工缝,混凝土终凝后,施工缝以外20mm弹线切割,切割深度10mm,将梳形板剔除,剔除松动石子及松散混凝土,直至露出坚固的石子。

(3)阳台板、飘窗板、空调板、悬挑梁等悬挑构件

墙体拆模后将贴模筋剔出,并在墙体表面弹出悬挑构件边线,边线5mm以内进行切割、剔凿,切割深度10mm,剔去表面的浮浆层,露出坚硬石子,并清理干净,剔凿后冲洗干净。

剪力墙混凝土施工重点是分层浇筑、加强振捣。

(1)在浇筑混凝土前,应对模内刨花、浮渣、废弃钢筋料头等杂物进行清理,并用清水进行冲洗,润湿模板,墙体模板内不得出现积水。

(2)浇筑混凝土前,先向墙体模板内铺设厚与混凝土内成分相同的减石子水泥砂浆或1:2水泥砂浆。水泥砂浆铺放要掌握水泥的初凝时间,做到随铺浆随下混凝土。

(3)墙、柱浇筑时出料管口至浇筑层的倾落自由高度不应大于1.5m。

(4)墙体混凝土应按先外墙,后内墙的顺序进行浇筑,门窗洞口两侧同时浇筑。剪力墙浇筑顺序如下图(以一个单元为例):

图6:剪力墙混凝土浇筑标顺序示意图

浇筑时应分层进行,每层厚度不得超过,可用长标尺逐层进行检查,标尺用直径20的钢筋制成,间距250mm涂红蓝油漆,标尺制作方式如下图所示。

图7:混凝土浇筑标高控制尺示意图

(5)由于剪力墙体面积较大、高度高,分层较多。因此在施工时应加强分层振捣和二次振捣,振捣使用插入式振捣器,钢筋密集区域用小直径振捣棒进行振捣。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振到该层混凝土表面浆以出齐,不冒泡,不下沉为止,达到均匀振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为~,振捣一层时应插入下层不小于,以使两层接缝处混凝土均匀融合。

(6)墙上口找平控制:混凝土浇筑振捣完毕,将上口甩出的钢筋加以整理,用木抹子按50控制线下返尺寸进行控制,将表面混凝土压实、抹平。墙体混凝土浇筑高度控制在高出楼板底面厚度加30mm。

(7)混凝土的浇筑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凝土凝结前,将下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8)严格控制墙体最后一步混凝土浇筑的振捣工作,尤其是门洞口过梁预留钢筋加密位置,防止出现混凝土疏松现象。

(9)浇筑墙体混凝土时应安排专人在施工作业面看护钢筋,并在墙体混凝土初凝前完成墙体竖向插筋等工作。

本工程框架结构梁和顶板同时浇筑,浇筑顺序为先浇筑框架梁再浇筑顶板。

(1)浇筑梁、顶板混凝土前,应清理梁、板模板内杂物,用水冲洗润湿模板。

(2)浇筑框架梁应由一端开始向另一端推进,根据梁高分层浇筑成梯形,连续向前进行。

(3)浇筑与振捣紧密配合,第一层下料慢些,梁底充分振捣后再下第二层料,用赶浆法保持水泥浆沿梁底包裹石子向前推进,每层均应振捣密实后再下料,梁底及梁侧部位要注意振实,振捣时不得触动钢筋和模板。

(4)梁柱节点钢筋较密时,此处用小粒径石子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浇筑,并使用小直径振捣棒振捣。

(5)顶板浇筑前,结合浇筑顺序铺设脚手板作为临时施工通道,以供浇筑时操作工人使用,避免浇筑混凝土时踩踏顶板钢筋网片,浇筑顺序以南北方向折回,依次向前推进。顶板混凝土浇筑顺如下图(以一个单元为例)。

图8:板混凝土浇筑标顺序示意图

(6)顶板混凝土浇筑,在混凝土下灰口配一根振捣棒,在布料端头配一根振捣棒。

(7)浇筑顶板时,混凝土的虚铺厚度应略大于板厚。振捣时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点间距为,梅花形布置,振捣时逐点移动,有序振捣,不得漏振。振捣棒应尽量避免碰撞钢筋、预埋件。振捣完后先用长铝合金杠尺刮平,待表面收浆后,用木抹子搓压表面,在终凝前再进行搓压,要求搓压二遍,最后一遍抹压要掌握好时间,以终凝前为准,终凝时间可用手压法把握。

(8)楼梯砼与顶板砼同时浇筑,浇筑时遵循由低到高原则,将低处砼振实后再浇筑高处砼,严禁反振。

(9)板混凝土标高的控制: 在柱子或墙钢筋上弹出线,然后在各柱子或墙之间拉通线形成控网,用钢卷尺测量控制线到混凝土表面的距离来控制板混凝土表面的标高。

根据施工图纸要求,楼座墙和梁、板、楼梯等构件按楼层、部位分别使用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浇注成型,构件节点混凝土应符合设计要求。

(1)墙、梁板节点:墙混凝土设计强度高于板混凝土设计强度两个等级以上时,应在交界区域采取分隔措施,分隔应在低强度等级的构件中,且距高强度等级构件边缘不应小于500mm。分隔做法见下图。

图9: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隔离做法

图10:C45和C50相交部位混凝土隔离做法

5.4.4.1混凝土的要求

(1)混凝土振捣应能使模板内各个部位混凝土密实、均匀,不能漏振、欠振、过振。

(2)应按分层浇筑厚度分别进行振捣,振动棒的前端应插入前一层混凝土中插入深度不小于50mm。

(3)振动棒要垂直于混凝土表面并快插慢拔均匀振捣;当混凝土表面无明显塌陷、有水泥浆出现、不再冒气泡时,结束该部位振捣。

(4)振动棒与模板的距离不应大于振动棒作用半径的50%;振捣插点间距不应大于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4倍。

(5)平板振动器振捣移动间距应覆盖已振实部分混凝土边缘。

5.4.4.2特殊部位混凝土加强振捣措施

(1)宽度大于0.3m的预留洞底部区域,应在洞口两侧进行振捣,并应适当延长振捣时间;宽度大于0.8m的洞口底部,应采取特殊的技术措施。

(2)施工缝边角处应加密振捣点,并应适当延长振捣时间。

(3)钢筋密集区域,应选择小型振动棒辅助振捣、加密振捣点,并应适当延长振捣时间。

3)振动器插点要均匀排列。每次移动位置的距离应不大于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振动器使用时,振动器距模板不应大于振动器作用半径的0.5倍,也不能紧靠模板,且尽量避开钢筋、预埋件等。

(1)所有非模板面必须进行收面。不但要重视板面,更不能忽视墙顶面、柱顶面、梁顶面等。

(2)收面四大任务:保证达到标高要求,保证密实,保证浮浆不能太厚,保证达到光面或麻面要求。

(3)收面应分两次进行,各次不少于两遍。楼板收面非常重要:浇筑后至初凝前收面一次,用4 ~6m大杠初步找平一遍,再用大木抹子压实找平一遍;终凝前收面一次,先用木抹子压实一遍,再木抹子拍出浆,后用扫帚扫毛或用铁抹子压光。

(4)墙、柱根部模板边线10 cm范围内要仔细找平并压光。

(5)预埋套管周围、预留洞周圈需用铁抹子仔细收面压光。

(6)有接茬要求的混凝土面必须凿毛。顶面及楼板侧面应在混凝土终凝后凿毛,严禁在终凝前用钢筋扰动,凿毛后的结合面应吹扫干净,常温施工还要润湿,但不能有明水。

5.4.6质量保证措施

5.4.6.1防止离析

混凝土自高处倾落时,其自由倾落高度不宜超过,如高度超过,应使用串筒分层进行浇筑,在混凝土泵管出口处连接串筒,串筒伸至混凝土浇筑部位。并相应设置分层浇筑工具:尺杆、手把灯。

5.4.6.2控制浇灌厚度

墙、柱混凝土浇灌利用尺杆和手把灯进行控制。采用分层浇筑法,每层高度为50cm。入模时,要分层分步均匀下灰,由中间墙开始,然后对称向两侧进行,以免将洞口模板挤偏,造成门窗口位移,在洞口处浇筑时洞口两侧浇筑高度大体一致。

(1)每个放灰点至少配备5个振捣棒,其中两个振捣棒采用行列式或交错式(不可混用)站位于泵管两侧沿混凝土浇注方向同时行进振捣,距离放灰位置不超过;一台振捣棒距离前两台振捣棒距离,查漏补缺,着重进行模板边角位置的振捣;其余两台振捣棒备用。

(2)混凝土振捣时,在表面会出现泌水,量大时可采用小型水泵抽走。浇筑时每间隔半小时左右,在混凝土初凝时间内,对已浇筑的混凝土进行一次重复振捣,以排除混凝土因泌水在粗骨料、水平筋下部生成水分和空隙,提高混凝土与钢筋间的握裹力,增强密实度,提高抗裂性。混凝土浇筑成型后的混凝土表面水泥砂浆较厚,应按设计标高用标尺刮平,在初凝前用木抹子抹平、压实,以闭合收水裂缝。

(3)振动器插点要均匀排列。每次移动位置的距离应不大于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振动器使用时,振动器距模板不应大于振动器作用半径的0.5倍,也不能紧靠模板,且尽量避开钢筋、预埋件等。

5.4.6.4混凝土冷缝处理

在施工过程中,遇到堵车、停电等突发情况不可避免要出现施工冷缝时,如果这个部位允许有施工缝时,需要把接缝处的酥松混凝土凿掉(混凝土终凝后6小时才允许剔凿),清水冲洗干净,在接缝处浇一层结合砂浆,然后浇筑混凝土 如果冷缝出现在结构上不适宜留置施工缝的位置,需要与设计协商,由设计出具体方案后按照方案执行。

5.5.1墙、柱的养护方法

(1)剪力墙混凝土的养护采用带模养护方式进行养护,带模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3d,大模板螺栓松开后即进行洒水养护。在模板拆除之前,在混凝土竖向构件顶端浇水养护每天浇水应连续,上午与下午各三次,且使混凝土始终处于湿润状态。大模板拆除后由专职养护人员对混凝土表面采用洒水养护(部分浇水不到位的地方用喷雾器喷水养护),夏季每天不少于6次,秋季不少于3次。

(2)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配制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应少于7d,采用缓凝外加剂、大参量矿物掺合料配制的混凝土,不应少于14d。

5.5.2板、梁、楼梯的养护方法

顶板混凝土采用覆盖塑料薄膜与洒水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养护,当顶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分两次抹面,初凝前抹面一次,终凝前抹面一次,二次抹面后及时用塑料薄膜进行覆盖养护,且覆盖时间不小于24小时。塑料薄膜应紧贴严密覆盖全部混凝土裸露表面,塑料薄膜内应保持有凝结水。待塑料薄膜去除后且当日温度不低于5℃时每天安排专人定时洒水养护不少于三次,养护时间不少于于7d(夏季每天洒水不少于6次)。

项目工长和质检员是混凝土养护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不单要对现场混凝土的养护次数进行监督,而且单发现混凝土表面干燥时,第一时间安排专职养护人员进行洒水养护。

5.6.1混凝土的测温

5.6.1.1测温点的布置方式

(1)测温范围以楼座顶板混凝土浇筑体平面图对称轴线的半条轴线为测温区,顶板、剪力墙每条测试轴线布置4个点

(2)混凝土中测温孔采用PVC管制作。PVC管绑扎固定在钢筋上端,PVC管端口透明胶带塞住封口,以防混凝土进入管内。为能精确体现混凝土内部温度,测温管上口宜用棉包塞严,测完温度继续塞好棉包。中止测温记录后,采用高强度等级无收缩防水砂浆注浆封闭测温管。

(3)测温孔要编号,测温元件测量位置应处于结构表面以下20mm处,留置在测温孔的时间不少于3min。

5.6.1.2测温点布置图

图11: 1#楼测温点布置图

图12: 2#楼测温点布置图

5.6.1.3测温要求

(1)宜根据每个测温点被混凝土初次覆盖时的温度确定个测温点部位混凝土的入模温度;

(2)浇筑体周边表面以内测温点、浇筑体表面测温点、环境测温点的测温,应与混凝土浇筑、养护过程同步进行;

应按测温频率要求及时提供测温报告,测温报告应包含测温点的温度数据、温差数据、带标点的温度变化曲线、温度变化趋势分析等内容;

(3)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以内40~100mm位置的问百度与环境温度差值小于20°时,可停止测温。

(4)混凝土测温频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第1–4d:每4h测记一次;

第5–7d:每8h测记一次,

第7d至测温结束为12h测记一次。

(5)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测温记录由试验员具体负责记录,并按照技术资料统一表格填好记录。及时做好信息的收集和反馈工作,遇有特殊情况(混凝土内外温差接近25℃时)要及时报告,采取增加保温厚度措施。

5.6.1.4保温方法

(1)本工程混凝土采用一层2cm厚阻燃保温毡及一层塑料薄膜进行保温、保湿养护,收面完成后及时覆盖保湿塑料薄膜及保温材料并用脚手管、木方等压紧。塑料布铺贴应搭接至少10cm,边角处用胶带粘贴牢固;插筋位置覆盖困难的用两层阻燃保温毡塞严;大模板外粘贴50mm后聚苯板进行保温。

(2)泵管采用包裹一层阻燃保温毡加一层塑料薄膜进行保温。

6.1 允许偏差和检查方法

6.1.1外观质量控制

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对已出现的严重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监理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对处理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

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应有一般缺陷。对已出现的一般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监理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对处理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

6.1.2外观质量控制

现浇结构不应由影响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的尺寸偏差。对超过尺寸允许偏差且影响结构性能和安装、使用功能的部位,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监理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对处理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现浇结构的尺寸偏差和检查方法应符合下表:

现浇结构拆模后,由监理、施工单位对外观质量和尺寸偏差进行核查,做出记录,并及时按施工技术方案对缺陷部位进行处理。

(1)混凝土自高处倾落时,其自由倾落高度不宜超过2米,如高度超过2米,应使用溜槽分层进行浇筑,并相应设置分层浇筑工具:尺杆、手把灯。

墙、柱混凝土浇灌利用尺杆和手把灯进行控制。采用分层浇筑法,每层高度为40cm左右。入模时,要分层分步均匀下灰,由中间墙开始,然后对称向两侧进行,以免将洞口模板挤偏,造成门窗口位移,在洞口处浇筑时洞口两侧浇筑高度大体一致。

混凝土泵送振捣时,振捣手负责混凝土流入下层钢筋底部,确保下层钢筋振捣密实。振捣方向为:采用垂直拖振,随浇随振,棒快速插至底部,稍做停留,慢慢向上拔上下略为抽动,至表面泛浆无气泡时移至下点间距约40cm,浇筑上层砼时要插入下层5cm。

在第一次振捣完毕后,间隔20~30分钟再进行二次振捣,有效排除混凝土中气体和多余水分,提高混凝土密实度,保证混凝土质量;用水平标尺控制振捣插入式振捣器间距。

6.2.2紧急施工缝的留置

施工中如遇暴雨、混凝土供应不足等特殊情况必须暂停施工时,需要留置紧急施工缝。紧急施工缝应留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的部位,留置位置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墙体浇筑时,墙体竖向施工缝留置在过梁中间1/3范围内。或留置在纵横墙的交界处。

(2)楼板竖向施工缝应留置在板中间1/3范围内。

(3)楼梯施工缝位置留在休息平台自踏步往外1/3的地方。

6.2.3 控制楼板上人作业时间

板类构件混凝土浇筑完毕后,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前,不得上人作业,不得堆载任何施工材料,避免产生混凝土强度不足承载力无法满足上部荷载产生的结构裂缝。为保证达到上人强度后进行作业,减少混凝土裂缝的出现几率,采取如下措施:

(1)若因特殊原因需要早于此时间上人作业的,需在该部位进行混凝土浇筑时留置同条件混凝土抗压试件。按上人时间要求进行试压,强度达到1.2MP后方可上人作业。

(2)顶板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后需要进行堆载时,材料下面必须垫脚手板或者方木,且材料需要即堆即用,避免局部压力过大和堆载时间过长,混凝土表面产生竖向结构裂缝。同时避免脚手管、卡扣、钢筋或者施工工具直接往顶板混凝土上扔,一次堆载重量过重。

在多工种多层次组织交叉流水作业的施工现场,做好成品保护工作有利于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并节约材料和人工。因此应采取如下措施:

(2)模板拆除时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

(3)工序交接全部采用书面形式并由双方签字认可,由下道工序作业人员和成品保护人员同时签字确认。下道工序作业人员对防止成品的污染、损坏或丢失负直接责任,成品保护人对成品保护负监督、检查责任。

(3)砼连续浇筑完毕后,要保持钢筋的正确位置及钢筋上砼清理。

(4)在砼强度达到要求前,不得上人及进行上部施工,应做好围护措施,派专人看守,防止上人踩踏。

(5)墙、柱模拆除时砼强度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坏;板模拆除需等砼强度达到75%。

6.4混凝土试验和资料管理

(1)混凝土试件制作要求:砼入模前,在现场随机取样制作砼试件,试件100%有见证取样,试件的留置应符合如下规定:

(2)强度试块:每100m3同一强度等级、同配合比、同班组砼取样不少于一次,同批同配合比砼少于100m3时,取样不少于一次。

(3)结构实体检验试块:按照标准养护试块30%留置,且不少于10组。

(4)同条件试块:墙、柱等竖向构件,按规范规定,对側模在砼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后,方可拆除。在本工程中,非承重结构模板拆除时,其结构强度不得低于1.2Mpa。浇筑砼时均留置2组试块,并准确记录砼强度达到1.2Mpa时的时间,在温差变化不大时可以两周制作一次。顶板承重结构,同条件试块供拆模参考,每次浇筑梁板砼时留置同条件试块二组。同条件试块上注明部位、留置时间(精确到分钟)。

(5)试块留置组数:试块留置组数按照《施工试验计划》要求留置。

(6)混凝土试件养护要求

1)同条件试块、结构实体检验试块,要放在钢筋笼子内置于取样的楼层上,标养试块要在现场标养室进行养护。

2)试件要养护好并及时送到试验室进行试验,同时要求试验室出据强度试验报告。一旦发现砼强度达不到要求,立即采取措施进行补救,情况严重的,需会同设计等有关单位进行研究解决。

6.4.2资料收集整理

(1)砼进场时供应商必须提供预拌砼的一套完整的技术资料,包括以下内容:

砼运输单,运输单内容填写齐全、真实,并及时分析整理10KV及以下电力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检查是否存在问题;

混凝土氯化物和碱总量计算书;

(以上为必须提供资料)

掺合料试验报告及出厂合格证。

混凝土坍落度测试记录;

原材料有害物含量检测报告;

外加剂资料(合格证、说明书、技术指标、厂方试验报告、现场复试报告),试验项目必须齐全。

青岛某地块改造项目(B1楼)消防工程施工方案.doc(以上资料必须保证可追溯性)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