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区间隧道盾构进出洞端头井加固施工方案24页(旋喷桩 双重管工艺)

[安徽]区间隧道盾构进出洞端头井加固施工方案24页(旋喷桩 双重管工艺)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285.70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安徽]区间隧道盾构进出洞端头井加固施工方案24页(旋喷桩 双重管工艺)

XX市轨道交通XX线一、二期工程

一、编制依据及原则 1

二、工程概况及水文、地质概况 2

2.2、工程地质概况 2

JC/T 908-2013标准下载2.3、水文地质概况 3

2.4、周围环境和地下障碍物情况 3

3.1、总体施工方法 4

4.1、加固的原则和要求 5

4.2、高压旋喷桩工艺流程 5

4.3、旋喷桩施工方法 6

4.4、旋喷桩施工技术标准 8

4.5、施工检查内容 9

4.6、成桩质量检查 10

4.7、质量控制要点 10

五、质量保证措施 12

六、安全保证措施 14

6.1、安全管理措施 14

6.2、机械操作安全技术要点 15

6.3、施工用电安全保证技术要点 16

6.4、消防及治安措施 16

七、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 17

7.1、文明施工 17

7.2、环境保护措施 18

(5)XX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二期工程土建XX段车站及区间施工图纸。

(6)本工程的地理、地质、水文条件和工程设计、施工组织设计等有关资料。

(7)类似工程的施工实践经验。

(1)确保技术方案针对性强、操作性强;施工方案经济、合理。坚持技术先进性、科学合理性、经济适用性与实事求是相结合。根据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周边环境及工期要求等条件选择最具实用性的施工方案和机具设备。

根据本标段工程特点,依据XX地区类似工程施工经验,选择可靠性高、可操作性强的施工技术方案进行施工。

针对工程的实际情况,本着可靠、经济、合理的原则比选施工方案,施工过程实施动态管理,从而使旋喷桩加固施工达到既经济又优质的目的。

施工前充分调查了解工程周边环境情况,紧密结合环境保护进行施工。施工中认真作好文明施工,减少空气、噪音污染,施工污水、废浆经沉淀并取得相关部门的批准后方可排放。施工过程实施ISO14000标准,进行环境管理。建设“绿色工地”,实施“环保施工”。

二、工程概况及水文、地质概况

XX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土建XX段共计3座车站、3个区间,车站为XX路站、XX路站、XX路站;区间为试验段终点~XX路站区间、XX路站~XX路站盾构区间、XX路站~XX路站盾构区间。

XX路站~XX路站区间里程K25+421.529~K25+738.600,场地地貌为XX河二级阶地,场地钻孔孔口自然地面标高为9.76~12.36m。区间隧道穿越结构土层为隧道拱顶埋深为2.67~4.7m,穿越土层主要为粘土②层,修筑后围岩分级为Ⅵ级;隧道拱底埋深为4.67~10.7m,穿越土层主要为粘土③层,修筑后围岩分级为Ⅵ级。

XX路站~XX路站区间里程K25+926.000~K26+508.911,场地地貌为XX河二级阶地,场地钻孔孔口自然地面标高为12.21~15.04m。区间隧道穿越结构土层为隧道拱顶埋深为7.8~10.2m,穿越土层主要为粘土③层,修筑后围岩分级为Ⅵ级;隧道拱底埋深为13.8~16.2m,穿越土层主要为粘土③层,修筑后围岩分级为Ⅵ级。

拟建场地地层概况如下:

粉质粘土填土①层:褐色~灰褐色,松散~稍密,湿,以粉质粘土为主,含灰渣、砖渣、碎石。

粘土②层:黄褐色~灰褐色,硬塑~可塑,中压缩性,含氧化铁、少量铁锰结核,切面光滑、有光泽,干强度高,该层连续分布。

粘土③层:灰黄色~黄褐色,硬塑~可塑,中压缩性,含铁锰结核,局部铁锰结核富集,切面光滑、有光泽,干强度高,该层连续分布。

粘土④层:棕黄~褐黄色,硬塑,中压缩性,含铁锰结核,局部铁锰结核富集,切面光滑、有光泽,干强度高,该层连续分布。

沿线分布的粘土②层、粘土③层、粘土④层具有弱膨胀潜势,膨胀土具有显著的吸水膨胀和失水收缩的变形性能,即使在荷重作用下仍能浸水膨胀,产生膨胀压力,同时膨胀土还具有胀缩变形的可逆性,在吸水膨胀、失水收缩后,有再吸水再膨胀、再失水再收缩的特性,在膨胀力及其反复收缩变形条件下,易造成地下结构发生开裂。

XX路站~XX路站区间勘察深度范围内实测到一层地下水位,地下水类型为上层滞水(一),水位埋深2.50m,水位标高为9.41m。XX路站~XX路站区间勘察深度范围内实测到一层地下水位,地下水类型为上层滞水(一),水位埋深2.55~2.65m,水位标高为11.8~12.07m。该层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稻田灌溉补给,主要以蒸发飞方式排泄。

区间抗浮水位标高取6.00m,抗渗设防水位按自然地面考虑。

2.4、周围环境和地下障碍物情况

本工程位于XX市XX新区未开发地段,原始地貌为荒地,地面有起伏。在端头井加固前,将加固区域地面平整至车站冠梁顶标高,以利于施工作业。加固区域内无地下管线等任何障碍物。

本工程旋喷桩施工采用双重管工艺施工,为防止旋喷桩施工时由于相邻两桩施工距离太近或间隔时间太短,造成相邻高喷孔施工时串浆,采取分批跳孔施作,钻孔桩施工时按每间隔两孔施工,具体施工顺序依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

劳动力具体分工如下表所示。表中为每班组人员配置,工地施工采用2班制,在施工中应各司其职,认真负责,相互协作,互相监督。钻孔人员必须做好现场钻孔记录,取得第一手地质资料,以便注浆技术人员根据地质资料及时调整注浆参数。注浆记录人员必须把当班的记录及时整理。司泵人员应随时注意注浆泵压力变化,值班技术员及时记录并根据地质情况调整注浆压力及施工工艺参数。

做好施工管理工作,负责劳动力安排

负责排除机械故障和管路的清洗

负责旋喷机的操作及注浆施工记录

负责现场技术指导和管理

3.2.2主要施工机械设备

4.1、加固的原则和要求

4.1.1盾构进出洞端头土体加固的原则

(1)根据隧道埋深及盾构隧道穿越地层情况,确定加固方法和范围。

(2)在充分考虑洞门破除时间和方法,选择合适的加固方法和范围,确保洞门围护桩破除的安全和盾构机进、出洞的安全。

旋喷注浆的材料采用强度等级为32.5级矿渣硅酸盐水泥,根据需要可加入适量的外加剂。水泥浆液的水灰比宜取1:1~1:1.5,水泥浆液的比重取1.4~1.5t/m3。应根据本工程旋喷桩深度不等,可适当调整其工艺参数。

水泥掺量:采用32.5级矿渣硅酸盐水泥对端头井进行加固。高压旋喷桩水泥掺量25%~30%,水泥用量为130kg/m,单桩水泥用量1.56T。

4.2、高压旋喷桩工艺流程

主要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高压旋喷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4.3、旋喷桩施工方法

正式进场施工前,进行管线调查后,清除施工场地地面以下2米以内的障碍物,不能清除的做好保护措施,然后整平、夯实;同时合理布置施工机械、输送管路和电力线路位置,确保施工场地的“三通一平”。

施工前用全站仪测定旋喷桩施工的控制点,埋石标记,经过复测验线合格后,用钢尺和测线实地布设桩位,并用竹签钉紧,一桩一签,保证桩孔中心移位偏差小于50mm。

(3)修建排污和灰浆拌制系统

旋喷桩施工过程中将会产生10~20%的返浆量,将废浆液引入沉淀池中,沉淀后的清水根据场地条件可进行无公害排放。沉淀的泥土则在开挖基坑时一并运走。沉淀和排污统一纳入全场污水处理系统。

灰浆拌制系统主要设置在水泥附近,便于作业,主要由灰浆拌制设备、灰浆储存设备、灰浆输送设备组成。

钻机就位后,对桩机进行调平、对中,调整桩机的垂直度,保证钻杆应与桩位一致,钻孔的垂直偏差不超过1%,钻孔的位置与设计桩位偏差不得大于50mm。钻机与高压注浆泵的距离不宜过远,钻机钻杆必须采用钻杆导向架进行定位。钻孔前应调试空压机、泥浆泵,使设备运转正常;校验钻杆长度,并用红油漆在钻塔旁标注深度线,保证孔底标高满足设计深度。

钻机施工前,应首先在地面进行试喷,在钻孔机械试运转正常后,开始引孔钻进。钻孔过程中要详细记录好钻杆节数,保证钻孔深度的准确。按设计孔深钻进,成孔底标高要比设计底标高低0.30~0.50m。要保证成孔垂直,孔斜率小于1%。成孔过程中应作好详细的钻进记录。

4.3.4拔出岩芯管、插入注浆管

引孔至设计深度后,拔出岩芯管,并换上喷射注浆管插入预定深度。在插管过程中,为防止泥砂堵塞喷嘴,要边射水边插管,水压不得超过1Mpa,以免压力过高,将孔壁射穿,高压水喷嘴要用塑料布包裹,以防泥土进入管内。

在旋喷桩贯入注浆管的同时,后台拌制固化剂浆液(水泥浆等),待压浆前将浆液倒入集料斗中。严格按设计要求配制浆液。

当喷射注浆管插入设计深度后,接通泥浆泵,然后由下向上旋喷,同时将泥浆清理排出。喷射时,先应达到预定的喷射压力、喷浆后再逐渐提升旋喷管,以防扭断旋喷管。为保证桩底端的质量,喷嘴下沉到设计深度时,在原位置旋转10秒钟左右,待孔口冒浆正常后再旋喷提升。钻杆的旋转和提升应连续进行,不得中断,钻机发生故障,应停止提升钻杆和旋转,以防断桩,并立即检修排除故障,为提高桩底端质量,在桩底部1.0m范围内应适当增加钻杆喷浆旋喷时间。在旋喷提升过程中,可根据不同的土层,调整旋喷参数。

注浆管分段提升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00mm。对需要扩大加固范围或提高强度的部分应采取复喷的措施,并使实际桩顶标高高于设计标高0.1~0.2m。在高压喷射注浆过程中出现压力骤减、加大或冒浆异常(冒浆量大于注浆量20%或不冒浆)等异常情况时,要查明产生的原因并及时采取措施。对冒出地面的浆液,应经过滤、沉淀,除去杂质和调整浓度后,方可回收使用。旋喷施工中应作好施工记录,记录压力、喷粉量、钻进速度、提升速度等有效参数,记录要详细准确。

旋喷提升到设计桩顶标高时停止旋喷,提升钻头出孔口,清洗注浆泵及输送管道,先关闭电机然后将钻机移至新的桩位。

4.4、旋喷桩施工技术标准

旋喷桩的施工技术要求见下表。

开挖桩顶下500mm处用尺量,D为设计桩径

注:钻芯取样做桩体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复合地基平板荷载试验和渗透系数试验应在成桩28天后进行,若设计有其他要求,按设计要求的时间进行检查。

在施工前对原材料、机械设备及喷射工艺等进行检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原材料(包括水泥、掺合料及速凝剂、悬浮剂等外加剂)的质量合格证及复验报告,拌和用水的鉴定结果。

(2)浆液配合比是否合适工程实际土质条件。

(3)机械设备是否正常,在施工前应对高压旋喷设备、地质钻机、高压泥浆泵、水泵等作试机运行,同时确保钻杆、钻头及导流器畅通无阻。

(4)检查喷射工艺是否适合地质条件,在施工前也应作工艺试喷,试喷在原桩位位置试喷,试喷桩孔数量不得少于2孔,必要时调整喷射工艺参数。

(5)施工前还应对地下障碍情况统一排查,以保证钻进及喷射达到设计要求。

(6)施工前检查桩位、压力表、流量表的精度和灵敏度。

施工中重点检查内容有:

(1)钻杆的垂直度及钻头定位。

(2)水泥浆液配合比及材料称量。

(3)钻机转速、沉钻速度、提钻速度及旋转速度等。

(4)喷射注浆时喷浆(喷水、喷气)的压力、注浆速度及注浆量。

(5)孔位处的冒浆状况。

(6)喷嘴下沉标高及注浆管分段提升时的搭接长度。

(7)施工记录是否完备,施工记录应在每提升1m或土层变化交界处记录一次压力流量数据。

施工后主要对加固土体进行检查,包括:

(1)固结土体的整体性及均匀性。

(2)固结土体的有效直径。

(3)固结土体的强度、平均直径、桩身中心位置。

(4)固结土体的抗渗性。

(1)施工对喷射施工质量的检验,应在高压喷射注浆结束后1周,检查内容主要为加固区域内取芯实验等。

(2)检验点的数量为施工注浆孔数的2%,不合格者应进行补喷。检验点应布置在下列部位:荷载较大的部位、桩中心线上、施工中出现异常情况的部位。

(3)旋喷桩的检验可采用钻孔取芯方法进行。在已施工好的固结体中钻取岩芯,并将其做成标准试件进行室内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检查内部桩体的均匀程度,及其抗渗能力。

(1)正式开工前应认真作好试桩工作,确定合理的施工技术参数和浆液配比。

(2)钻头钻至设计深度时,要有一定的滞留时间,以确信加固料到达桩底,滞留时间在开工前通过试验桩观察确定。

(3)水泥浆液搅拌后应在4小时内使用完,选用的水泥应检验及过筛,其细度应在4900孔/cm的标准筛上筛余,筛余量不大于15%,以保证浆液有良好的可喷性和稳定性。

(4)在插管过程中,要注意防止喷嘴被堵,水、气、浆压力和流量必须符合设计值,否则要进行清洗,再重新进行插管和旋喷。插管过程中,为防止泥砂堵塞,可边射水边插管,水压力控制在1MPa,高压水喷嘴要用塑料布包裹,以免泥土堵塞。

(5)旋喷管达到预定深度后,应进行高压射水试验,合格后方可喷射浆液,待达到预定压力排量后,再逐渐提升旋喷管。深层旋喷时应先喷浆后旋喷和提升,防止注浆管扭断。

(6)旋喷桩施工中,严格控制空压机(压力0.5~0.9MPa,流量0.7m3/min)、送浆泵的压力(≥20MPa,流量大于60L/min)和提升速度(15~30cm/min,旋转速度20~30r/min)。经常检查高压系统、管道系统,使压力、流量能够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以保证桩径达到设计要求。

(7)旋喷过程中,冒浆量小于注浆量的20%为正常现象,若超过20%或完全不冒浆时,应查明原因,调整旋喷参数或改变喷嘴直径。

(8)中间喷粉量不足,或因停电、机械故障等原因导致施工中断时,必须进行复打,复打长度不小于整桩长度。

(9)当高压旋喷桩桩顶接近设计标高时,为保证桩头的施工质量,搅拌机自桩顶一下1m喷浆搅拌提升时,采用慢喷,当喷浆口即将出桩顶时,停止提升,搅拌10~20s,保证桩头均匀密实。

(10)在高压喷射注浆过程中出现压力骤然下降、上升或大量冒浆(超过20%)或完全不冒浆等异常情况等故障时,应停止提升和喷浆注浆,以防桩体中断,同时立即查明原因并及时采取措施。

(11)钻杆旋转和提升必须连续不中断,拆卸接长钻杆或继续旋喷时要保持钻杆有10~20cm的搭接长度,避免出现断桩。

(12)在旋喷过程中,如因机械出现故障中断旋喷,应重新钻至桩底设计标高后,重新旋喷。

(13)制作浆液时,水灰比要按设计严格控制,不得随意改变。在旋喷过程中,应防止泥浆沉淀,浓度降低。不得使用受潮或过期的水泥。浆液搅拌完毕后送至吸浆桶时,应有筛网进行过滤,过滤筛孔要小于喷嘴直径1/2为宜。

(14)在旋喷过程中,若遇到孤石或大漂石,桩可适当移动位置(根据受力情况,必要时可加桩),避免畸形桩或断桩。

(15)在水泥浆液与土体搅拌混合后的凝固期,由于浆液的析水作用,凝结体有不同程度的收缩,出现凹陷,其深度随土质、浆液析出、固体直径等因素而异,通常出现在距桩顶0.3m~1m之间。当桩头凹陷较大时,应采取静压注浆补强。

(16)旋喷桩水泥掺量为25%~30%,具体值结合现场试验确定。上部孔钻部分采用低压力旋喷回填密实,其水泥掺量为8%~12%,应保证上部孔钻部分土体密实、稳定,避免出现空洞及软弱土体。

为保证旋喷桩的施工质量,根据施工条件、设计要求和相关行业规范,拟采取如下质量保证措施达到施工质量目标。

(1)强化质量意识,认真贯彻落实“质量第一”的方针,把创优工作贯彻到施工生产全过程,确保工程质量。建立健全各级全面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体系。

(3)放注浆管前,先在地表进行射水实验,待气、浆压正常后,才能下注浆管施工。

(4)高喷施工时隔两孔施工,防止相邻高喷孔施工时串浆。相邻的旋喷桩施工时间间隔不少于48小时。

(5)采用32.5R普通硅酸盐水泥作加固材料,每批水泥进场必须出具合格证明,并按每批次现场抽样外检,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施工中所有计量工具均应进行鉴定,水泥进场后,应垫高水泥台,覆防雨彩布,防止水泥受潮结块。

(6)浆液水灰比、浆液比重、每米桩体掺入水泥重量等参数均以现场试桩情况为准。施工现场配备比重计,每天量测浆液比重,严格控制水泥用量。运灰小车及搅拌桶均做明显标记,以确保浆液配比的正确性.灰浆搅拌应均匀,并进行过滤。喷浆过程中浆液应连续搅动,防止水泥沉淀。

(7)施工前进行成桩试验,由设计、业主、监理、施工单位共同确定旋喷桩施工参数,保证成桩直径不小于设计桩径。

(8)严格控制喷浆提升速度,其提升速度应小于30cm/min。喷浆过程应连续均匀,若喷浆过程中出压力骤然上升或下降,大量冒浆、串浆等异常情况时,应及时提钻出地表排除故障后,复喷接桩时应加深0.4米重复喷射接桩,防止出现断桩。

(9)高喷孔喷射成桩结束后,应采用含水泥浆较多的孔口返浆回灌,防止因浆液凝固后体积收缩,桩顶面下降,以保证桩顶标高满足设计要求。

(10)因地下孔隙等原因造成返浆不正常,漏浆时,应停止提升,用水泥浆灌注,直至返浆正常后才能提升。

(11)引孔钻孔施工时应及时调整桩机水平,防止因机械振动或地面湿陷造成钻孔垂直度偏差过大。

(12)实行技术人员随班作业制,技术人员必须时刻注意检查浆液初凝时间,注浆流量,风量,压力,旋转提升速度等参数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及时发现和处理施工中的质量隐患。当实际孔位孔深和每个钻孔内的地下障碍物、洞穴、涌水、漏水及与工程地质报告不符等情况时,应详细记录,认真如实填写施工报表,客观反映施工实际情况。

(13)根据地质条件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施工工艺参数,以确保桩的施工质量。调整参数前应及时向业主、监理、设计部门报告,经同意后调整。

(14)配备一台备用发电机组。旋喷桩施工,进入旋喷作业则应连续施工。若施工过程中停电时间过长,则启用备用发电机,保证施工正常进行。

(15)施工现场配备常用机械设备配件,保证机械设备发生故障时,能够及时抢修。

(16)坚持各道工序三级验收制,即各道工序首先作业班长自检,再报桩机机长验收,最后由质检员复检,合格后,填相应中间检验申请,向监理申报验收。

(17)坚持各道工序验收合格,才能进行下道工序的原则。

(18)每天召开生产例会,分析研究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制定新一轮措施,提高工程质量。

(1)进行全面的针对性的技术交底。

(2)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3)新职工必须进行公司、施工队和班组三级教育。

(4)建立定期安全检查制度,查出隐患必须及时整改。

(5)进入施工现场,必须遵章守纪,佩带安全帽。

(6)加强对安全生产的管理,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工地设置专职安全检查员,及时发现、处理安全隐患。

(7)制定各工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严格施工程序,加强对桩机操作员的管理,施工机械由专人持证上岗,严禁串岗作业。

(8)严禁违规操作,不得违章指挥。

(9)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安全大检查,及时发现、整改安全隐患,对违章作业人员进行一定的处罚。

(10)施工材料堆放有序,不侵入运输通道道施工界限。

(11)施工机械的转动部分有安全罩。

(12)所有吊装装置必须有安全检验证书,并定期维修管理。

(13)配电箱开关有操作指示和安全警示。

(14)机械定期维修,确保作业安全。

(15)危险品必须严格管理,其存放、运输、使用均要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有关规定。

(16)临时设施及变压器等供电设施,应按《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采取防护措施,并增设屏障、遮栏、围栏、保护网。凡可能漏电伤人或易受雷击的电器设备,均设置接地装置或避雷装置,并派专业人员检查、维护、管理。

(17)调制水泥浆时,应戴好防尘口罩。

(18)做好管路的调查保护工作,联系相关部门,做好应急准备。

6.2、机械操作安全技术要点

①泵体内不得留有残渣和铁屑,各类密封圈套必须完整良好,无泄漏现象。

②安全阀中的安全销要进行试压检验,必须确保在规定达到最高压力时,能断销卸压,决不可安装未经试压检验的或自制的安全销。

③指定专人司泵,压力表应定期检修,保证正常使用。

④高压泵、钻机、浆液搅拌机等要密切联系配合协作,一旦某部发生故障,应及时停泵停机,及时排除故障。

⑤现场配置的压力表必须有效,配置的高压泵、高压气罐必须安全。

①司钻人员应具有熟练的操作技能并了解旋喷注浆的全过程和钻机在旋喷注浆的作用。

②钻孔的位置需经现场技术负责人确认,确认无误后方可开钻。

③人与喷嘴距离应不小于600mm,防止喷出浆液伤人。

①高压胶管:在使用时不得超过容许压力范围。

②胶管:弯曲使用时不应小于规定的最小弯曲半径。

①喷射注浆施工结束后,应立即将钻杆、泵及胶管等用清水清洗干净,防止浆液凝结后堵塞管道,造成再次喷射时管道内压力骤增而发生意外。

②施工中途发生故障,必须卸压后方可拆除连接接口,不得高压下拆除连接接口。

6.3、施工用电安全保证技术要点

(1)严格执行《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相关规定。

(2)电缆接头不许埋设和架空,必须接入线盒,并固定在开关箱上,接线盒内应能防水、防尘、防机械损伤,并远离易燃、易爆、易腐蚀场所。

(4)开关箱的电源线长度不得大于30m,并与其控制固定式用电设备的水平距离不超过3m。

(5)所有的配电箱、开关箱必须编号,箱内电气完好匹配。

(6)所有电机、电器、照明器具,手持电动工具的电源线应装置二级漏电保护器。

(7)施工现场的电器设备设施必须有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现场电线电气设备设施必须有专业电工经常检查整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6.4、消防及治安措施

(1)项目部设置由各施工队长参加的专门消防治安保卫机构。

(2)加强施工现场的治安管理,严格出入措施,组织夜班沿线巡逻。

(3)对施工现场的物资、器材和大型设备,加强管理,设置必要的防护设施和报警装置。

(4)广泛开展法制宣传和“四防教育”,提高广大职工、群众保卫工程建设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5)经常开展以防火、防盗为中心的安全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对整改不利的队伍,采取处罚措施。

(6)严格执行明火审批制度,凡动用明火时,一定要有防火监护人在场,方可动用,施工区域内严禁使用电炉,禁止乱拉电线和乱接灯头。

(7)严格执行施工现场防火的有关规定,配备灭火机,定期检查,有关人员必须学会正确使用。

(8)加强施工队伍管理,对参加施工的民工进行审查,造册登记,报临时户口,发工作证,方可上岗作业。

DB37/T 3223-2018标准下载七、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

(1)严格按XX市文明施工管理规定及建设管理方的有关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将施工区域和非施工区域明显分割开来。

(2)实行施工现场平面管理制度,各类临时施工设施,生活设施均按经审定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总平面布置图实施;如因情况发生变化,调整平面图,画出总平面布置调整图报上级部门审批,未经上级部门批准,不擅自改变总平面布置或搭建其他设施。

(3)工程材料、制品构件分门别类、有条理地堆放整齐;机具设备定机定人保养,保持运行整洁,机容正常。

(4)在施工工地安排专人定期对施工场地洒水以控制扬尘的飞扬。运输车辆进出的主干道定期洒水清扫,以减少由于车辆行驶引起的地面扬尘污染。

(5)施工区域或危险区域有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设置安全通道,并定期组织专人检查。施工现场合理设置出入口,用混凝土进行硬化,出入口设置符合标准和规范的运输车辆冲洗和排水设备,施工道路出入口和交叉口设置交通指令标志,夜间设置示警灯及照明灯DZ/T 0347-2020 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pdf,保证车辆和行人安全。

(6)施工现场设置以排水沟、集水池和污水处理场为主的临时排水系统,施工费水经排水沟引流、集水池沉淀和污水处理场处理后,方可排到市政污水处理系统。加强土方施工管理,挖出的湿土先卸在场内哲堆,滤干后再转运外弃,如湿土直接外运,则使用经专门改装的带密封车斗的自卸卡车装运湿土。运输车辆驶出施工现场前,冲洗干净,不带泥出渣。处理施工渣土,办理有关审批手续,按照规定的数量、运输线路、时间、倾倒地点进行处置。

(8)施工现场人员挂牌,持证上岗;施工人员穿戴统一的工作服。做到两个“同步”,实行“三个结合”。即文明施工方案同步设计,同步审查。工程质量、安全检查和文明施工检查相结合;监督检查与奖罚制度相结合;项目部自查与抽查、班组互检相结合。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