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大桥及接线工程总体施工组织方案

某大桥及接线工程总体施工组织方案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8.86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某*桥及接线工程总体施工组织方案

XX市XX*桥(XX九桥)

江东*桥位于XX市区的东北角,是沟通XX“三纵五横”快速路之一的德胜路与江东工业园区的一条快速通道。

桥梁线位走向:江东*桥*岸桥台位于钱塘江850盘以北604m的第二个丁坝下游约40米处,东岸桥台处于钱塘江8号盘以北约700米(文伟村)。

GB50431-2020 带式输送机工程技术标准及条文说明.pdf江东*桥及接线工程的起迄桩号分别为K0+360和K4+692.5。

第II合同段工程起讫桩号K2+787.5~K4+692.5,长度1905m,主要包括主通航孔连续刚构、自锚式悬索桥、非通航孔连续箱梁、陆上段等截面连续箱梁及滨江二路互通WS、NW匝道等主要项

1.1.2主要技术标准

主线道路为城市快速路,双向8车道

江东*桥及其接线段:城市快速路,V=80km/h

地面辅道:城市次干路,V=40km/h

匝道:V=40km/h

人群荷载:3.5kN/m2

设计通航水位取20年一遇水位7.64m(黄海高程)

通航净宽单向≥120m

V10m=28.6m/s

主通航孔桥、辅通航孔桥

100年超越概率10%

(相当于重现期950年)

(相当于重现期475年)

(相当于重现期3283年)

(相当于重现期1642年)

设计基准期为100年。

1.1.3桥梁结构方案

1)、通航孔自锚式悬索桥方案

桥型:主跨260m双塔独柱自锚式悬索桥;

跨径组合:83m+260m+83m=426m;

主塔:普通钢筋混凝土独柱塔;

基础:钻孔灌注桩基础;

2)、通航孔刚构桥方案

桥型:预应力混凝土刚构桥;

跨径组合:91.5m+160m+91.5m=343m;

主梁:预应力混凝土单室箱梁;

基础:钻孔灌注桩基础;

桥型: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

跨径组合:江*侧非通航孔(含跨***)桥:

(44+10×80)m=844m;

(2×80+49)m=209m;

主梁:预应力混凝土单室箱梁;

基础:钻孔灌注桩基础;

桥型: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

跨径组合:跨横向道路32+50+32=114m;

一般路段5×(30~32)m=150~160m;

主梁:预应力混凝土箱梁;

基础:钻孔灌注桩基础;

§1.2水文与气象简况

1.1.1水文特征及河床演变

钱塘江发源于安徽省休宁县六股尖,在浙江省海盐县澉浦镇附近注入XX湾,干流全长668km,流域面积约55556km2。富春江电站以下为感潮河段,即钱塘江河口。其中,富春江电站至萧山市闻家堰镇段(长78km)主要受径流作用,潮汐影响较小,称“河流段”;闻家堰至澉浦段(长115km)受径流、潮汐共同作用,称“河口段”;澉浦以下为XX湾,主要受潮流动力作用,称为“潮流段”。拟建的江东*桥工程的位置处于动力条件较为复杂的河口段的中间,钱塘江河口纵剖面上存在一庞*沙坎。沙坎顶端在本桥址工程河段一带变动。河口段河床冲淤剧烈,自然条件下,主槽平面摆动频繁,摆幅较*。

江东*桥所在的七格~海宁盐官河段,因钱塘江流域径流量充沛,但年内季节性变化和年际间丰、平、枯变化很*,加之潮汐年内又有季节性强弱变化,以及江面较宽等原因,致使江道主槽摆动多变,幅度极*,是典型的游荡性河道。根据史料记载,钱塘江入海江道在赭山湾曾有过走南*门、中小门和北*门的变迁,现走北*门的江道*约始于1759年。1958年赭山河湾南岸(凹岸)滩面强烈的坍塌后退,主槽有重走南*门趋势。为此,拟定了赭山湾整治工程规划。该规划布置七下右顺坝、赭山湾1#坝,9#顺坝和美女坝等4座主力坝来控制主槽南摆的河势,依靠4座主力坝的促淤作用和江道主槽向北摆动的机遇,先后分三期实施治江围垦。该顺坝已于2001年完成,起到控制河势的作用。萧山仓前以下河段的治江围涂是1968年以后自上而下逐渐实施的。北岸下沙围涂和海宁盐仓围涂正是遇到1978年~1979年钱塘江流域出现持续特枯水文年于1979年围成。现萧山9#坝至~四工段之间江道面宽1.9~2.2km。最近几年南、北海塘已建成50年至100年一遇的标准海塘。今后桥址附近江道冲淤变化只限于现有*线之间,深槽的平面摆动相对较小。

桥址附近北岸临江海塘原为乔司3号**,因下沙围垦和盐仓围垦形成目前现有的一线海塘。该段海塘*顶高程按百年一遇标准设计,高程为10.15m,挡浪墙顶高程为10.95m。

桥址南岸防洪*即为萧围*线海塘,*顶高程按50年一遇标准设计,高程为10.45m,挡浪墙顶高程为11.45m。

钱塘江径流具有明显的年内和年际变化。年内存在洪、枯季之分,3~6月或4~7月为丰水期(或称梅汛期),径流量占全年的70%左右,*洪水主要出现在5~7月,8月~次年2月或3月为枯水期;径流量年际间变幅也较*,最*与最小年径流量之比达4.15,且多年连续丰、枯水文年交替出现,六十年代和八十年代(除1983年外)径流偏估,五十年代、七十年代及九十年代则较*。

由于桥址处于洪潮共同作用的河口段中间,桥址断面最*流量和最*洪水流速出现在特*潮落急时刻。

断面平均流速(m/s)

1955年12月25日

钱塘江河口为强潮河口,其潮汐为非正规半日潮,一日两涨两落。XX湾呈喇叭型,潮波在向上游传播的过程中,潮差逐渐增*,湾口南汇咀多年平均潮差3.17m,至湾顶澉浦增*76%,达5.57m,实测最*达9.00m,澉浦以上河段潮差沿程逐渐减小,至闸口减小到0.49m,*潮期潮汐的影响一直可上溯到富春江电站。本河段潮汐除了随天文条件而变化外,还明显地受河床纵横向变形的影响。河床变形则受径流左右,丰水年水量充沛,河口段沙坎刷低,江道主槽顺直,则仓前低潮位降低,潮差增*。枯水年沙坎高程高,主槽弯曲,低潮位抬高,潮差减小。

钱塘江河口,每年7~10月台风期间常受风暴潮影响,如果风暴潮与天文*潮相遭遇,则会形成异常高潮位,据仓前水文站记载,历史高水位中有85%由台风暴潮遭遇天文*潮所致,只有15%由上游洪水引起。

钱塘江流域来沙很少,富春江电站建成前年平均输沙量约为900万吨,干流潮区界芦茨埠站最*含沙量1.76kg/m3,平均含沙量0.2kg/m3。但海域来沙丰富,澉浦平均含沙量3.5kg/m3。每潮往复输沙量1000万吨。澉浦以上河段,悬沙由均匀的粉沙组成,本河段,床沙粒径与悬沙基本相同,其中值粒径在0.0252mm~0.0300mm之间。

江东*桥断面各点位最高含沙量为28.830㎏/m3,各层含沙量不等。底质分析结果表明本河段底质土样级配主要以粉砂类为主,占97.6%~99.0%,并含有极其少量的砂、粘土。

涌潮是钱塘江河口一种特殊的水力现象,由于河口段河宽急剧收缩,河床迅速抬高,潮波从外海向河口上游传播过程中产生剧烈变形,遂使涨潮波前形成明显锋面,陡度达1:2.9~1:9.4,近岸滩地较浅处潮波锋面往往破碎,此即涌潮。涌潮行进速度一般约4~7m/s,同一地点水位涨率可达1m/s。

影响涌潮强弱的因素较多,其中澉浦潮差、江道地形及低潮位水深最为重要。涌潮强弱直接决定于水位的最*涨率,澉浦每月朔望后二、三天,潮差*,涨潮历时短,沿江涌潮较强;上、下弦后的几天,涌潮则较弱。涌潮强弱还决定于当时的江道地形,尤其是尖山河段河槽曲直及钱塘江沙坎顶端高程。尖山河段主槽弯曲走南,涌潮较弱;顺直走北,则涌潮较强。近年来,尖山河湾主槽顺直走北后,盐官以上江道高潮位抬高,低潮位下降,潮差增*,涌潮相应增强。

涌潮强度习惯上采用涌潮潮头高度表征。长期以来,已对钱塘江河口上、下多个地段的涌潮高度进行过多次现场观测。观测结果,认为涌潮高度与潮差存在一定的关系,潮差越*,涌潮高度越高。

本工程位于强潮河段,其涌潮高度可根据上游3km的仓前水文站实测资料分析。桥址附近河段涌潮可能最*高度约为3.0m。根据野外观测及*范围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涌潮高度达到3.0m时,测点瞬时流速可达9~12m/s。

江东*桥所在河段位于赭山湾弯道和老盐仓弯道之间的顺直过渡段,受赭山湾弯道凸岸边滩和涨落潮双向水流的影响,工程河段的河床变化具有主槽摆幅小,但冲淤变化剧烈的特点。在桥位断面上下游1km河段内河势变化特点没有*的差异。

XX市地处亚热带湿润地区的北缘,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交替显著,有一些明显的特殊现象:如寒潮、雾、梅雨、春秋季低温、干旱等。

日照:平均日照时数为1800~2100小时,年平均日照率为41~48%。每年最高的7、8月份日照时数在220小时以上,冬季在120~150小时以下。

湿度:年相对湿度80%左右。月平均相对湿度以夏季最*,冬季最小,总的来说相对湿度变化不太*。

降雨:平均年降雨量1100~1600mm。

风:7~8月受台风影响,台风每年2~3次,历年实测最*风速28m/s,风向ESE,春季及冬季多北风,汛期多东南风,最*台风达12级,风速34m/s,风压0.35kN/m2。

§1.3地形与地质简况

XX市地处杭嘉湖平原的*南部,位于钱塘江*北岸,处于低山丘陵与平原交接地带,其*南部为低山丘陵区,北、东、南三面为堆积平原区。江东*桥位于XX市区的东北角,桥址处两岸地形平坦,地面高程一般为4~8m。桥址处江面宽约2.0公里,河槽宽浅,勘察期间水深一般0.5~6.0m,且*岸至东岸渐深。河床底面高程在水流冲刷,尤其是洪水的冲刷作用下处于动态变化之中。

桥址区第四系地层总厚度达50余米,按地质时代、成因类型及其工程特性,可分为①、②、③、⑥、⑧和⑨等6个*层,下伏基岩(⑿层)为白垩系下统朝川组下段(K1C1)岩层,岩性为砂砾岩及泥质粉砂岩。

湿、松散,成份以砂质粉土为主,含植物根系。南、北两岸均有分布。

松散,分布于钱塘江底。

DB37/T 4209-2020标准下载全新统上中段Q42+3

稍松~中密,很湿~饱和,局部夹淤泥质粉质粘土,中等偏高压缩性。全区分布。

中密,很湿~饱和,局部夹淤泥质粉质粘土及细砂、砂质粉土,中等压缩性。全区分布。

稍松~中密,很湿~饱和,具水平层理,局部夹淤泥质粉质粘土,中等偏高压缩性。全区分布。

硬塑,含铁锰质氧化斑点,局部为粉质粘土,中等压缩性。全区分布。

软塑,湿,局部为粉质粘土,厚薄不均DB63/T 1904-2021 青海省农牧区装配式轻钢结构住宅技术标准.pdf,中等偏高压缩性。局部缺失。

饱和,中密~密实,夹粘土,局部为粉砂,中等压缩性。局部缺失。

软塑,湿,厚薄不均,局部为粘土,中等偏高压缩性。局部分布。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