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边坡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高边坡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758.57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高边坡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XXXX新城一期高边坡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拟建工程位于南川区XX新城,为高边坡治理工程,分为AB、CD两段,AB段边坡长约230m,最高约35m,平均约20m;CD段边坡长约120 m,最高约15m,平均约9m。

某楼复建工程施工组织方案设计采用削坡+喷锚支护(坡率1:0.75)+截排水沟加固方式综合治理。

受业主委托,我单位参与投标,一旦中标,我司立即组织进场施工。

第一部分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

本工程主要工程量为边坡土石方量约11014m3,边坡锚钉挂网喷射约8156m2,截、排水沟约800m,护栏网400m。

具体详见附表1(重庆新红阳.永隆新城一期边坡治理工程施工平面布置图)。

拟定工期安排:2012年2月8日~2012年4月28日,工期80天,详见附表2(重庆新红阳.永隆新城一期边坡治理工程施工进度网络图)。

本工程主要工程为锚喷混凝土支护,本边坡治理工程分为两个施工区,AB段边坡为Ⅰ施工区,CD段边坡为Ⅱ施工区,组织进行流水施工。其间穿插截排水沟。

1、人员、设备配备:根据本段实际情况,配置以下的人员、设备配置。

1)、项目班子人员配备

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施工设备表

3)拟配备本工程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

1、组织技术人员认真阅读设计图纸和技术资料,熟悉合同文件和技术规范。

2、组织有关人员对路线走向,取土场及弃土场的位置、地形地貌、道路交通位置、地质水文状况、水准点及控制桩等进行全面的调查、核对。

3、做好现场布置及临时设施的施工、维护、修建施工便道。

4、放样坡顶、坡脚、边沟、红线位置,打桩标明后报监理工程师检查。

5、在施工范围内进行场地清理,清除表土、杂草、树根、淤泥、拆除障碍物,满足《技术规范》的要求,报工程师审批。

测量仪器的检测、校定→校测起始依据→场地控制网测设→定位放线→校核→各区段细部放线。

组建测量小组,配置专业测量技术人员,研究设计测量成果资料和坐标点、高程点的分布情况,编制出测量方案,做好测量内业准备和仪器校检工作。

根据业主工程师所交坐标点、边线点,做好记录,保存测量成果资料,经复核无误后,对全线坐标点、水准点进行加密布设,并由技术负责人复核无误后,才进行加固及保护。

a、用极坐标法作边线桩的定位放样。

c、施工测量中,采用全站仪、水准仪和皮尺或钢卷尺放出锚杆或锚索位置,树立永久性标志,并认真加以保护。

a、根据检测后的坐标点,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放样后,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对主要桩点按其精度要求复核。

b、经技术负责人签字复核无误后,提供现场施工段测量资料,报业主工程师校对,并由业主工程师书面下达调整或实施通知书后,该段工程才能动工。

c、如果业主工程师要求对现场某段(项)的标高进行复查时,应积极配合业主工程师的工作。

锚钉支护应按设计规定分层、分段开挖,做到随时开挖,随时支护,随时喷混凝土,在完成上层作业面的喷射混凝土以前,不得进行下一层土的开挖。本工程采用人工配合风镐凿打,严禁边壁出现超挖或造成边壁土体松动或挡土结构的破坏。为防止边坡土体发生塌陷,对于易塌的土体可采用以下措施:

1)对修整后的边壁立即喷上一层薄的砂浆或混凝土,待凝结后再进行钻孔;

2)在作业面上先安装钢筋网片喷射混凝土面层后,再进行钻孔并设置土钉;

3)在水平方向分小段间隔开挖;

4)先将开挖的边壁作成斜坡,待钻孔并设置土钉后再清坡;

5)开挖时沿开挖面垂直击入钢筋和钢管或注浆加固土体。

1、脚手架搭设前,应明确脚手架的设计及使用标准,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作业指导书。

2、脚手架应按照国家颁布的有关安全技术规范及规定进行设计、施工;严格履行方案的设计审批、验收程序;使用过程中,加强维护和管理。不准随意修改和变动其结构。

3、脚手架宜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其设计施工应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的规定,还应编写设计计算书,对脚手架结构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等进行计算,并按规定审批。

4、脚手架搭设人员必须是《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GB5036)考核合格的架子工,施工前应对现场搭设人员进行技术、安全交底,没有参加交底的人员不得上架作业。

5、对进场的材料、构配件等进行质量检查验收,严禁使用不符合设计要求的材料、构配件。严禁不同材质和不同规格的材料、配件在同一脚手架上混用。严禁使用变形或校正过的材料作为立杆,严禁使用滑丝扣件。

6、脚手架搭设过程中严禁交叉作业。

7、因施工需要,增设临时悬挑式平台(如悬挑式操作平台等)时,应对脚手架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重新进行复核计算,在确保安全并经批准后执行。

8、脚手板铺设应遵守下列规定:

1)、在人员经过的地方脚手板应满铺、铺稳,不得有空隙和探头板;

2)、脚手板搭接长度不得小于20cm;

3)、对头搭接时,应架设双排小横杆,其间距不大于20cm,不得在跨度间搭接;

4)、在架子的拐弯处,脚手板应交叉搭接;

5)、脚手板的铺设应平稳,绑牢或钉牢,脚手板垫木应用木块,并且钉牢。

9、脚手架在投入使用前,应由技术、质量和安全部门联合验收,合格后办理签证手续(必要时可通过承载试验来检验)。搭设高度大于50m(含50m)或有特殊要求的脚手架,还应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技术论证。满足搭建结构、安全防护和承载要求,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10、施工脚手架的验收以设计和相关规范为依据,逐层、逐段进行,验收的主要内容有:

1)、脚手架的材料、构配件等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的要求。

2)、脚手架的立杆、横杆、剪刀撑、斜撑、间距、走道、爬梯、栏杆是否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3)、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采用扭力扳手检测各杆件连接和结构固定部分是否牢固。

4)、大型脚手架的避雷、接地等安全防护、保险装置是否有效。

5)、脚手架的基础处理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的要求。

11、脚手架的使用及维护

1)、脚手架搭设完成后,未经检查验收、或在检查验收中发现的问题没有整改完成的、或安全防护设施不完善的,严禁投入使用。

2)、应在脚手架醒目的位置悬挂警示牌,注明脚手架通过验收的时间、使用期限、一次允许在脚手架上的作业人数、最大承受荷载等。

3)、脚手架在使用过程中,应进行定期检查和班前检查。如遇大风、大雨、撞击等特殊情况时,应对脚手架的强度、稳定性、基础等进行专项检查,若发现问题必须立即处理,未经处理、验收合格,严禁人员上架作业。

4)、作业层上的施工载荷应符合设计要求,严禁超载。

5)、雨、雪天气施工,应采取必要的防雨、防雪、防滑措施,遇6级以上大风、强雾天气、能见度很低时应暂停在脚手架上作业。

6)、在脚手架上进行电、气焊或从事吊装作业时,应采取防火和防撞击脚手架的措施,并派专人监护。

7)、脚手架在使用期间,严禁拆除主节点处的纵、横向水平杆,纵、横向扫地杆,固定连接件,不准任意改变脚手架的结构、用途,如必须改变排架结构,应征得原设计同意,重新设计。

8)、在施工中,若发现脚手架有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设计部门和安全部门,由设计部门和安全部门对脚手架进行检查鉴定,确认脚手架的安全稳定性后方可使用。

9)、脚手架拆除前,应编写拆除作业指导书,按该脚手架的设计报批程序进行报批。无作业指导书或安全措施不落实的,严禁拆除作业。

10)、拆除作业前,应将经批准的作业指导书、拆除施工方案向现场施工作业人员进行交底。并检查落实现场安全防护措施。

11)、脚手架拆除前,应先将脚手架上留存的材料、杂物等清除干净,并将受拆除影响的机械设备及其他设施移开或加以保护。

12)、脚手架拆除按批准的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要求,统一指挥,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不得上、下层同时拆除。

13)、拆下的材料、构配件等,严禁抛掷。应用绳索捆绑牢固缓慢下放,或用吊运方法运送到地面。

14)、脚手架拆除后,应做到工完场清。所有材料、构配件应堆放整齐、安全稳定,并及时转运。

15)、脚手架应连续拆除完毕,若因故中途停顿,除作必要的加固外,还应在醒目位置挂警示牌,划定警戒区域,严禁无关人员进入。

16)、施工现场架设临时边坡栈桥应符合以下要求:

A、基础稳固、平坦畅通。

B、人行坡栈桥宽度不得小于1.2m。

C、手推车便桥宽度不得小于1.5m。

D、临边、临空处应按规定设有挡脚板、防护栏杆等。

坡脚水沟为“凹”型,壁厚底厚均为300mm,长约350m;坡顶排水沟为倒“梯形”,长约400m。

利用建设单位提供的测量控制网,定出截水沟的中心线,在该位置打上标有桩号的木桩并测出桩顶标高,作为截水沟施工时的轴线。

采用人工开挖,组织工人按测量人员的放线开挖水沟,每6个工人一组,每15~20m一段。每段所开挖的土石方统一堆积在一处,当天开挖的土石方当天应运走,严禁积压堆放。

片石经施工入口运至片石堆料场,由人工搬运至排水沟各施工段。施工技术人员应作好供料计划,既要避免材料供应不足,而造成工人怠工,也要注意施工场地狭窄,材料堆积过多,而造成施工不便,同时也增加不安全因素。

4)排水沟砂浆砌片石铺砌施工

自制一批尺寸与设计相符的截水沟钢筋骨架大样,土方开挖后,将大样的中心与截水沟轴线控制点对齐,下底放置在设计标高处,稳固后带上线,根据带线后的截水沟大样段面进行片石砌筑。砌筑用的砂浆必须严格按照试验室提供的配合比进行配制。砌筑时片石间距一般控制在1~2cm左右,使片石能被砂浆充分包裹。砌筑表面必须紧靠着所拉的线,以确保其表面平整。

浆砌块石采用挤浆法砌筑,先铺底层砂浆并打湿石块,安砌底层。分层平砌大面向下,先角石,再面石,后腹石,上下竖缝错开,错缝距离不应小于10cm,面层石的垂直缝应用砂浆填实饱满,不能用稀浆灌注。厚大砌体若不按石料厚度砌成水平时,可设法搭配成较平的水平层。块石镶面时,为使面石与腹石连接紧密,可采用丁顺相间,一丁一顺或两丁一顺的排列。

勾缝抹灰用7.5号砂浆,并嵌入砌缝内2cm。勾缝前,应先清理缝槽,用水冲洗湿润,勾缝应横平竖直,深浅一致,不应有瞎缝、丢缝、裂缝及粘接不牢的现象,抹灰应挂线压实收光。

A、砌体砂浆配合比准确,砌缝内砂浆均匀饱满,勾缝密实。

B、开挖后,要把基底夯实后再进行结构施工。

C、截水沟施工时,注意衔接顺畅,做到沟底平整并有一定的粗糙,以利于排水。

D、砌体内侧及沟底应平顺,沟底不得有杂物。

E、无论何种型式的截水沟以1m长度为渐变段,均匀过渡,并力求顺畅。

砂、石米及块石砌筑前应洗刷干净。

F、砌块石时,应注意纵横缝互相错开,每层横缝厚度保持均匀。未凝固的砌层,避免震动;

G、砌块石时1、,基础敷设50~80mm砂浆垫层,第一层宜选用较大块石,分层砌筑,每层厚约250~300mm,每层由外向里,先砌面石,再挤浆塞实,铺灰座浆要牢实;

H、抹灰应从上往下打底,底层砂浆抹完后,将架子升上去,再从上往下抹面层砂浆。应注意在抹面层灰以前,应先检查底层砂浆有无空、裂现象,如有空裂,应剔凿返修后再抹面层灰;另外应注意底层砂浆上尘土、污垢等应先清净,浇水湿润后,方可进行面层抹灰。

I、砌筑工艺总的要求为:平(砌筑层面大体平整)、稳(块石大面向下,安放稳实)、紧(块石间必须靠紧)、满(石缝要以砂浆填满捣实,不留空隙)。

J、截水沟迎水面应设置泄水孔。

K、当截水沟通过裂缝时,应设置成叠瓦式的沟槽,可用土工合成材料或钢筋混凝土预制板做成。

L、陡坡和缓坡段沟底及边墙,应设置伸缩缝,缝间距为10~15m。伸缩缝沟底应设齿前墙,伸缩缝内设止水或反滤盲沟。

M、遇到坡度较陡地段,需采用台阶式跌水,一般跌水高度不超过0.5m,此类跌水下游不带消措施,若落差大陡坡应采用一类台坎式跌水,此类跌水高度一般在3m左右,其下游设消能池,其进出口段与排水沟以流水型曲线连接,逐渐过度。具体施工时,我单位将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绘制切实可行的施工图,经设计、监理、建设单位同意后,再行实施。

作业面排水系统得设置是否恰当和合理直接关系到作业面植被的生长环境,对于长、大边坡,坡顶、坡脚以及平台均需要设置排水沟。并根据作业面水流量的大小考虑是否设置坡面排水沟。

锚钉水平间距2.5m,竖向间距2.5m,锚钉孔深2.0m,孔径Φ=50mm,11Φ20钢筋,M30砂浆灌注。

喷射面板钢筋网为Φ8间距200*200mm的单层双向钢筋网,喷射砼厚100mm。

锚钉施工平台采用钢管脚手架搭设,根据勘察设计剖面图,该工程地质情况主要为泥岩,局部夹砂岩,可采用岩电钻成孔,局部砂岩采用空压机带动风钻成孔,施工工艺简单。

1)锚钉施工工艺流程:土方开挖→修整边壁→测量、放线→调整岩电钻角度→成孔验收→插锚筋→压力灌浆养护

2)喷射混凝土面层施工工艺流程:立面子整→焊接钢筋网片→干配混凝土料→依次打开电、风、水开关→进行喷射混凝土作业→混凝土面层养护。

1)锚孔水平方向孔距误差不应大于20mm,垂直方向孔距误差不应大于20mm;

2)锚孔偏斜度不应大于5%;

3)锚孔孔深应超过设计长度0.5m;

4)锚孔宜一次性钻至设计长度;

1)锚钉组装前,应除油污、除锈,严格按设计尺寸下料,长度误差不大于50mm;

2)应按一定规律平直排列,沿钉体轴线方向每1.5~2.0m设一个隔离支架,钉体的保护层厚度不小于25mm,排气管应捆扎牢固,捆扎材料不得使用镀锌材料;

3)锚固段采用全长粘结型锚钉;

4)安放锚钉时应防止钉体扭曲,注浆管应随锚钉一同放入钻孔,注浆管头部距孔底宜为100mm,钉体放入角度应与钻孔角度保持一致;

5)钉体插入孔内深度不应小于锚钉设计长度,钉体安放后不得随意敲击、悬挂重物;

1)注浆浆液应搅拌均匀,随搅随用,在初凝前用完。严防石块、杂物混入浆液;

2)注浆作业开始和中途停止较长时间再作业时宜用水或稀水泥浆润滑注浆泵及注浆管路;

3)孔口溢出浆液时,可停止注浆;

4)浆体硬化后,不能充满锚固体时应进行补浆;

5)一次常压注浆作业应从孔底开始,直至孔口溢出浆液;

6)注浆管在使用前应检查有无破裂和堵塞,接口处要牢固,防止注浆压力加大时开裂跑浆;注浆管应随锚钉同时插入,在灌浆过程中看见孔口出浆时再封闭孔口。

7)注浆前要用水引路、润湿输浆管道;灌浆后要及时清洗输浆管道、灌浆设备;灌浆后自然养护不少于7d。

边坡清面→埋置喷射厚度标记→一次喷射→肋、板钢筋制安→一次喷射→二次喷射→三次喷射→养护验收

针对上部土层条件宜采用“先喷后锚”,下部岩层采用“先锚后喷”的“干式”喷射砼施工方法。同样根据不同的岩土特性,施工环境条件及结构受力特点,面板喷射砼可一次成型或多次成型,加快施工进度。

1)钢筋网宜在喷射第一层混凝土后铺设,钢筋与第一层喷射混凝土的间隙不宜大于30mm;

2)边坡钢筋网,靠近外围两行钢筋的相交点及双向受力钢筋全部绑扎牢固、中间部分交叉点间隔交错扎牢,但必须保证受力钢筋不产生位置偏移;

3)绑扎钢筋网和绑扎骨架,外形尺寸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绑扎网和绑扎骨架的允许偏差(mm)

4)钢筋的绑扎接头应符合下列规定:

搭接钢筋的末端距钢筋弯折处,应大于钢筋直径的10倍,搭接头不应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

钢筋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用铁丝绑扎。

1)一般水泥用量不小于400kg∕m3,并建议每100设置一个控制“格”或“盒”,以控制现场混凝土的浇制质量。

2)喷射作业应分段进行,同一分段内喷射顺序应自下而上,一次喷射厚度不宜小于50mm。喷射混凝土时,喷头与受喷面应保持垂直,距离宜为0.6~1.0m。

3)喷射混凝土终凝2h后,应喷水养护,养护时间宜根据气温确定,本工程要求不少于7d。

4)喷射混凝土应在每分段开挖的底部预留300mm,这样有利于下步开挖后安装钢筋网杭州未来新型建材有限公司1#厂房钢结构施工组织设计,并与喷射混凝土层施工搭接。

5、喷射混凝土的质量验收

1)喷混凝土表面应平整,不应出现夹层、砂包、脱空、蜂窝、露筋等缺陷。如出现上述情况,应采取补救措施。

2)结构接缝、转角等部位,喷工层应有良好的搭接。

3)不存在贯穿性裂缝。

4)出现过的渗水点已作了妥善处理。

每喷50m3混凝土,应取一组试件公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标,当材料或配合比改变时,应增取一组,每组三个试块,取样要均匀。

平均抗压强度不低于设计标号,任意一组试件的平均值不得低于设计标号的85%。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