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方案

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方案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7.28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方案

根据《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规定,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是指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高度超过8m,或搭设跨度超过18m,或施工总荷载大于15kN/㎡,或集中线荷载大于20kN/m的模板支撑系统。本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主要编制依据如下:

7、《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建质[2009]254号

JGJ/T 454-2019标准下载11、《施工技术》(2002)

12、《扣件式钢管模板高支撑架设计和使用安全》

13、《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

14、《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15、《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著

17、我公司相关规定及作业指导书

工程名称:XX地块7#楼

建设单位:XX有限公司

勘探单位:XX市勘探院

监理单位:XX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XX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3.1、高支模施工前,由项目部技术负责人组织木工专业工长、木工班组、脚手架班组以及其他技术人员认真熟悉图纸,并根据图纸编制切实可行的高支模施工方案,该方案在公司和监理单位审批后方可用于施工。高支模方案审批完成后,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对相关班组进行技术交底,作业班组熟悉交底后方可进行高支模工程施工。

3.2、梁侧模板角部用夹木加固,铁钉钉紧,防止梁底模胀模漏浆。

3.3、用于梁模板支撑的钢管架,采用平行和垂直于梁轴线的布置方式,垂直于梁轴线布置的,剪刀撑采用纵横搭设,其宽度宜为4~6m布设一道,纵向在梁两侧满布,在外侧四周设置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剪刀撑。剪刀撑应采用搭接,且搭接长度不得小于500mm,剪刀撑杆件的底端应与地面顶紧,夹角宜为450~600。同时增加水平拉杆,遇柱的地方,采用抱柱的方式增加架体稳定性。

3.4、搭设时采用逐列逐排和逐层搭设的方法,并应随搭随设横向、纵向剪刀撑、水平拉杆及扫天、地杆,同时采用水平拉杆抱柱的形式确保架体的稳定性。

3.5、支梁底模板时要校核起拱高度(2‰),随时检查梁底平整度。侧模组装时要在梁两端拉线,以保证梁侧面的平整度。

3.6、梁宽300~400mm的梁底板中心部位加一道钢管顶撑。梁宽400以上采用两道钢管顶撑。

3.7、施工过程中随时观测支撑杆的变形,实测支撑杆最大变形必须满足要求。

3.8、钢管的规格、间距、扣件应符合设计要求,立杆底部必须应设置底座及垫块,垫板厚度不得小于200*200*50mm;

3.9、钢管支架的扫地杆离地面不大于20公分;

3.10、可调支托的螺杆伸出钢管顶部的距离不得大于30公分。

3.11、吊二层和负一层的立杆不能拆除。

模板施工前,根据现场需用量备置木模板、50mm×100mm木方(根据市场情况选材)、钢管(Φ48×3.0)及扣件、脱模剂、对拉螺杆等。柱、梁模板采用木模板,顶板模板采用木模板。模板采用尺寸为1220mm×2440mm×15mm模板。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应采用可锻铸铁制作的扣件,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规定。扣件不应有裂纹、气孔,也不应有疏松、砂眼或其他影响使用性能的铸造缺陷。扣件与钢管的贴合面要接触良好,扣件夹紧钢管时,开口处的最小距离要不小于5mm;扣件的活动部位应使其转动灵活,旋转扣两旋转面间隙要小于1mm。扣件表面应除锈并刷红色防锈漆。

进场的材料及时进行检验,合理堆放并进行挂牌标识,确保合格的材料用于工程。

结合工程的工程特点及工程量,以经济实用的原则,对主要的周转材料作如下选择,具体详见下表:

用于脚手架板、安全通道等

模板作业主要的设备机具仪器有:水准仪、经纬仪、平刨、压刨、圆锯、手持电锯、塔吊、钢卷尺、小锤、扳手若干等。一台塔吊作为水平和垂直运输。

中小型机械需用计划一览表

扣件:使用前应进行质量检查,有裂缝、变形的严禁使用,出现滑丝的螺栓必须更换。

钢管: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道。钢管外径、壁厚、端面的等的偏差,应在允许偏差内。

施工队伍:按照开工日期和劳动力需用计划,选择素质高、技术好、经验丰富的施工人员,根据施工进度陆续进场,最高峰保证施工人员97人(其中架子工25人、模板工30人、钢筋工20人、混凝土工16人、普工6人),以确保施工任务的完成。

管理配置:技术负责人1名,工长1名,技术员1名,质检员1名,安全员2名,测量技术员2名;

垫实木垫板—支撑架搭设—梁模板支设—架体中间验收—板模板支设—支架预压—钢筋绑扎—架体验收—混凝土浇筑—支撑架检测—支撑架拆除

先根据图纸中梁板分布情况,合理搭设好支撑架,然后支设梁底模板,再支设梁侧模板,最后支设楼板模板。楼板模板是将多层板直接铺在搁置于支撑系统上的木方上,并用钉子与木方固定,模板的四周边缘应压在墙模和梁侧模之上,并用钉子相固定,这样既固定底板模板,又对梁侧模起到了固定作用。

模板的支撑系统,均在距地面200mm、H/2和H高度位置纵横向各设水平拉杆一道,且立杆间采用斜杆相互拉结。基底要求:支撑底部铺设通长木跳板,同时对立杆下部结构作支撑加固处理,以免造成下部结构性破坏。

起拱:当梁板跨度大于4m时,按3‰的坡度起拱。悬臂梁按5‰坡度起拱。

模板弹线时,除按图纸弹出工程结构外轮廊线外,还应弹出±500mm模板检查线。模板接缝处海棉条(20×5),以防漏浆。模板及支撑体系应联成整体,所有支撑在模板验收后,不得任意改动。模板施工中,应边施工边检查,作出自检、互检记录资料。

为保证承载力满足要求,该部位顶板结构浇筑完毕后模板支撑体系不拆除。

6.3.1模板及支撑体系组成

本工程顶板厚度均为160mm,楼板模板采用15厚九夹板,次龙骨采用50mm×100mm木方,间距100mm,主龙骨采用φ48×3.0钢管,间距900mm;支撑采用Ø48脚手钢管,间距800×800、900mm×900mm。扫地杆距地200mm,水平杆间距为1500mm。为确保顶板支撑安全,立杆顶部采用双扣件加固,梅花形布置双扣件。满堂支撑脚手架设置横向、竖向剪刀撑。满堂脚手架与框架柱拉结,形成稳定的支撑体系。楼板模板支撑体系均按此施工。

在高支模支撑体系中,若由于梁间距离限制,支撑立杆无法达到900mm×900mm间距布置,则可适当调整立杆间距,但调整的原则:原则不能大于900mm,出现大于900mm间距梁底设置双立杆独立支撑,梁底独立支撑与架体立杆等步距;必须基本满足水平杆件的搭设。

(具体详支架点位布置图)

根据不同位置结构构件的具体尺寸,在材料进场后即行制作加工,每块多层板在纵向方向上,考虑按间距为200mm布置木方。支撑基座要求:吊一层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在吊一层楼板上铺设通长50mm厚木跳板。

支撑形式:采用钢管支撑,沿梁方向布置50×100次龙骨,间距200mm,垂直于梁方向布置钢管主龙骨支撑上,设置于钢管支撑上。板模板起拱应与相应框架梁同步进行。顶部支撑点位于顶层横杆时,应靠近立杆,且不宜大于200mm。

四周边应满设剪刀撑,中部每隔4排支架立杆设一道,并由底到架体顶连续设置。支撑架较高时,或者高宽比≥6m时,为提高架体的整体刚度,必须在架体的顶部、底部设地杆处以及中部每隔4~6m处设置满堂水平剪刀撑,剪刀撑必须与立杆相连接。

6.4模板支撑构造要求

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相邻立杆接头不得设置在同步内,同一步高内错开距离>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3步距。在高支模区段砼浇筑前顶板加设顶撑,同时下层支模架立杆与高支模区段立杆弹线对齐。支架立杆应竖直设置,2m高度的垂直允许偏差为15mm。

当支架立杆根部设可调底座,当其伸出长度超过300mm时,应采用可靠措施固定。

当梁模板支架立杆采用单根立杆时,立杆应设在梁模板中心线处,其偏心距不应大于25mm。

立杆在支模顶层杆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000mm,应采用不小于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

6.4.2扫地杆的设置

在楼板面200mm处设置纵、横向扫地杆一道。扫地杆必须采用直角扣件连接,主节点处也应用直角扣件连接。

6.4.3水平杆的设置

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300mm。高支模立杆步距不得大于1.5m,并应设置纵横水平拉杆。立杆接长必须按有关规定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在立杆错位连接处增加一道水平杆,加强错位处的连接,增加满堂支架的整体性。

搭接部分的结扎应不少于2道,且结扎点间距应≯0.6m。杆件在结扎处的端头伸出长度应不小于0.1m。

支模架体连墙杆与相应楼层的框架柱拉结起来。在框架柱的四角设置立杆,使立杆与连墙杆接结,立杆与梁下水平杆接结,使之成为一个整体。框架柱四角的立杆的间距以梁下水平杆的宽度为准,当立杆与框架柱之间有空隙时,采用木方或大头楔楔紧。脚手架上部未设置连墙点的自由高度不得大于6m。

6.4.5剪刀撑的设置

满堂脚手架支架四边与中间每隔四排支架应设置一道纵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斜杆与地面的倾角控制在45°~60°之间,。高于4m的模板支架,其两端与中间每隔四排立杆从顶层开始向下每隔2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

水平加强层:支撑架顶部和底部(扫地杆的设置层)均设水平加强层,另每二层纵横向水平杆的平面位置设置一道水平加强层,且须与立杆连接。

(2)当层高在小于8m、8~20m时,在最顶步距两水平拉杆中间应加设一道水平拉杆。如下图示意:

(各区域立杆的点位布置图详附图)

放置纵横向扫地杆→自里向外依次立底杆(固定立杆底端前,应吊线确保立杆垂直)→绑扎第一步纵横向水平杆,校正立杆垂直和平杆水平使其符合要求,形成构架的起始段,确保符合设计要求和构架质量→设置连墙件→按第一步架的要求作业程序搭设第二步、第三步→随搭设进程及时加设连墙件和剪刀撑→铺设作业层小横杆和竹笆。

模板支撑系统应为独立的系统,禁止与物料提升机、施工升降机、塔吊等起重设备钢结构架体机身及其附着设施相连接;禁止与施工脚手架、物料周转料平台等架体相连接。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搭设和浇灌前,有吊一层楼板、梁的混凝土同条件强度报告,必须满足设计的强度要求,并通知监理单位,向监理单位进行报验,通过验收后才能进行施工,并留存相关验收记录。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结构材料按要求进行验收、抽检和检测,并留存记录、资料。

附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见下表(单位:mm);

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

表面平整(2m长度上)

高支模架体在搭设过程中应对杆件的设置、连接件、构造措施跟踪检查。架体搭设完毕在支设模板前对架体进行验收,必须满足本方案的设计,构造及规范要求。在浇筑混凝土前,对模板系统、模板支架系统进行验收;在浇捣砼过程中,检查是否超载,观察模板及支架变形情况并及时酌情处理。

模板拆除具体时间,应根据砼的实际强度和有关规范要求,且必须经技术人员签发拆模通知后方可进行,具体要求:

顶板梁板跨度在8M以下,在砼强度大于75%时方可拆除。跨度大于8M或悬挑梁,必须在砼强度达到100%时再进行拆除。

后浇带处必须在后浇砼浇筑完毕,且砼强度达到100%后方可拆除。梁、柱、应在混凝土浇筑后高温季节不少于12小时。需要提前拆除时应进行试拆模,在监理单位确认不影响混凝土外观质量的前提下,方可拆除。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拆除前,项目技术负责人、项目总监应核查混凝土同条件试块强度报告,浇筑混凝土达到拆模强度后方可拆除,并履行拆模审批签字手续。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拆除作业必须自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层同时拆除作业,分段拆除的高度不应大于两层。设有附墙连接的模板支撑系统,附墙连接必须随支撑架体逐层拆除,严禁先将附墙连接全部或数层拆除后再拆支撑架体。

梁侧模板:拆除时,先将与支撑相连的斜顶杆拆除,再将模板钢管外楞拆除,并抽出对拉螺杆(止水拉杆用电焊机在紧靠墙位置割断后,用1:2防水砂浆填平、压光)然后逐块地将模板拆下。

梁底模板:先将立柱连接的纵横向水平拉杆卸下,然后降下梁底立柱支撑,并清理出拆模部位,最后拆除底模。

项目管理层:编制方案并报公司、业主、监理及相关部门审批,并严格按方案对班组进行交底,跟踪检查方案落实情况。

1、严格按照审批过的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编制技术交底,对操作班组进行全员技术安全交底,并严格按照交底操作、验收。

2、所有钢管、连接件、木方等支撑材料使用前均进行全面检查,不得使用不合格材料。

3、模板支架搭设场地必须平整坚实,排水良好,具有足够承载力。

4、现场搭设模板支架时,对模板支撑体系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等有影响的承载构件、连接件的尺寸、间距必须进行严格控制。

5、高支模支架立杆的纵向水平拉杆应顶贴到已浇筑好的混凝土柱上,主梁模板下两侧支架立杆的纵向水平杆在与砼柱交接处成井字型箍牢“抱柱”,以增强支架系统的整体稳定性。

6、施工期间不得拆除剪刀撑、纵横向水平杆、纵横向扫地杆等杆件。

组员:尹海龙张灵军吴鹏刘浩丁董杰郑涛孟德福李永富刘建明马东高永坤

应急预案小组分工如下:

负责现场统一指挥协调、调度

负责事故现场统一指挥及应急机构人员和紧急救护队的调动,负责控制事故现,场防止事态扩大。

向上级公司报告请外部支援

负责向上级公司应急小组报告;对现场危险源进行确认,请求地方应急机构救援。

到就进路口,接应外援车辆、人员迅速达到事故现场。

组织人员对伤员进行转移临时急救处理,不能处理的及时组织人员、应急车辆送往地方急救中心。

负责保护事故现场,协助事故调查,防止事态扩大。

组织人员疏散、转移并进行现场隔离。

组织抢险急救资金,保证用于救护和应急资金及时到位。

准备应急车辆用于急救和应急物资的运输。

(2)根据高支模的施工特点,确定以下为可能发生的施工类别:

1)模板及支架坍塌事故;2)高出坠落事故;3)物体打击伤害事故。

1)发生模板及支架坍塌事故的应急救援措施。

当施工现场的监控人员发现异常时,应立即报告给现场应急救援小组,组长立即下令停止作业,并组织施工人员快速撤离到安全地点。将人员疏散到安全的地方,并做好安全警戒工作。

发生坍塌事故,应急救援小组全员上岗,启动应急预案。

当发生施工人员被埋、被压或受困的情况下,应先对支架进行观察,如需局部加固的立即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加固,确认安全后方可组织人员进行抢救。

发现坍塌、倒塌事故立即报告应急总指挥,由其启动紧急预案。

挖掘被掩埋伤员及时脱离危险区。

清除伤员口、鼻内泥块、凝血块、呕吐物等,将昏迷伤员舌头拉出,以防窒息。

进行简易包扎、止血或简易骨折固定。

对呼吸、心跳停止的伤员进行人工呼吸,确保在医院救护人员来之前稳定伤员伤势。

立即联系120急救中心,详细说明事故地点、严重程度,并派人到路口接应。

组织人员尽快解除重物压迫,减少伤员挤压综合症的发生,并将其转移至安全地方。

若有骨折时应及时用夹板等简易固定后立即送医院。

在没有人员受伤的情况下,现场负责人应根据实际情况研究补救措施,在确保人员生命安全的前提下,组织恢复正常施工秩序。

保护现场。当事故发生时和扑救完毕后,指挥小组要派人保护好现场,维护好现场秩序,等待对事故原因及责任人的调查。同时应立即采取善后工作,及时清理。

应急救援备用器材要存放在单独的库房内,其中使用频率比较频繁而体积不大的存放在HSE部的应急救援柜和急救箱内。

常备药品:消毒用品(如碘酒等)、急救物品(纱布、绷带、无菌敷料、创可贴)及各种常用小夹板、担架(或木板)、止血袋、氧气袋、灭火器等救火物资。

应立即停止施工。人工胸外心脏挤压、人工呼吸不能轻易放弃,必须坚持到底。冷静很重要。伤员尽量保持原位,不要移动。

2)当发生高出坠落事故或物体打击事故的应急救援措施

发生事故后,立即响应高空坠物应急预案或物体打击应急预案。

后附应急救援线路图(详附图)

8.4模板支撑体系控制点

(1)掌握好立杆间距,水平杆的步距。扫地杆与拉接点的设置。

(2)立杆的接头方式、位置。严格按照设计尺寸搭设,立杆和水平杆的接头均应错开在不同的框格层中设置。

(3)垂直纵、横向及水平剪刀撑的设置。确保立杆的垂直偏差和横杆的水平偏差小于《扣件架规范》的要求。

(5)钢管扣件与结构的连接,特别是加强架体与框架柱的连接。

在此基础上实施质量预控。按照质量控制点的要求,每道工序完成后,经自检报监理验收,验收合格后方能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支架和模板搭设完成后,选取受力最大的梁进行预压,经过计算700*1700的梁受力最大,钢筋荷载为1.5kN/m2,混凝土荷载为37.2KN/m2,施工活荷载为2.5KN/m2,选取1.2倍计算荷载的重量为76.84t对此梁进行预压,监测12h的沉降。

后附预压方案措施及预压沉降观测表(详附录1)

8.6.1混凝土浇筑前,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项目总监确认具备混凝土浇筑的安全生产条件后,签署混凝土浇筑令,方可浇筑混凝土。

8.6.3砼浇筑顺序:由于本层的高度均超过6m,根据相关规定,柱子的最大浇筑高度为6m,所以制定以下浇筑顺序。

(混凝土浇灌顺序详附图)

浇筑柱子到6m部位—浇筑柱子剩余部分—浇筑梁板。

在浇筑柱子之前,应先把满堂架搭设,在大约6m的位置铺设竹跳板,在竹跳板上铺设15mm的木板,并采取防滑措施,浇筑完柱子(6m处)后,搭设梁模板和板模板,搭设完成后,在主梁位置做预压,合格后浇筑剩余的梁板柱混凝土。

在浇捣过程中,安排专职人员观察模板支撑有无异常变化,不要超负荷施工,如发现支架沉陷、松动、变形等情况应及时汇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严格控制泵管布料高度不超过板面200mm。合理安排浇捣顺序,控制模板层上的施工荷载不得超载,进行分层浇捣。

8.6.4高支模施工中,对于柱和梁板的混凝土浇筑顺序,应按先浇筑柱混凝土,本高支模方案采取先进行柱混凝土的浇灌,柱浇筑到6米的高度后,待柱混凝土强度1.2MPa后,再进行楼板、梁钢筋的绑扎和安装南裕新村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待安装完成经验收合格后进行上部柱混凝土和梁柱的混凝土浇筑的顺序进行。

浇筑过程应符合专项施工方案要求,并确保支撑系统受力均匀,避免引起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失稳倾斜。

8.8.1成立监测小组

组员:李永富、高永昆、马东、尹海龙、吴鹏

8.8.1班组日常进行安全检查,监测小组每周进行安全检查,所有安全检查记录必须形成书面材料。

8.8.3高支模日常检查,检测的重点部位:

泵站土建及机电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secret杆件的设置和连接、连墙件、支撑、剪刀撑等构件是否符合要求。

地基是否积水,底座是否松动,立杆是否悬空。

架体是否有不均匀的沉降、垂直度。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