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溪花都地下室施工方案

姜溪花都地下室施工方案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248.83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姜溪花都地下室施工方案

时丰·姜溪花都望溪17#楼位于,该区位于东仪路延伸段,南三环南侧各楼具体情况如下:17#楼建筑总面积26938.04㎡(地上:26024.52㎡,地下:913.52㎡);17#楼建筑层数均为:地上30层,地下1层;结构形式均为:剪力墙结构。

17#楼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基础为C35;剪力墙、柱:基础顶面~标高11.480m以下为C40,标高11.480~54.980均为C35,标高54.980以上均为C30;梁、板:基础顶面~标高11.480m以下为C40,标高11.480~54.980均为C35,标高54.980以上均为C30,构造柱、现浇过梁、栏板为C25。结构混凝土全部采用商品混凝土,泵送运输。

JGJT208-2010 后锚固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pdf素填土、湿陷性黄土、粉质粘土

填充墙材料与砂浆强度等级

MU10标准砖,M7.5水泥砂浆

Ⅰ级钢(HPB235)

HPB235,主要用于地下剪力墙、暗柱、人防门洞口

Ⅲ级钢(HRB400)

HRB400,主要用于基础筏板、暗柱

300、250(单位:mm)

250、200、300(单位:mm)

地下室顶板:200mm、

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自然地面平均标高为427.42m,自然地坪以下18.6m左右见地下水。基础砂石褥垫层在地下水位以上,施工时不考虑降水问题。

施工现场的三通一平工作已经完成,基坑土方开挖、边坡支护及灰土垫层方案已经编制,现已专家认证。

钢筋加工场地布置在基坑北侧,二级电箱布置到加工场,利用塔吊施工安装钢筋。模板加工场及钢管堆场布置在在建工程的北面。已准备就绪。

为了保质保量完成地下室工程任务,结合本工程的具体特点,项目部准备作如下劳动力部署及机械配备:

单机功率KW(KVA)

合计功率KW(KVA)

三、地下室结构施工方案

人工清理基坑→验收基坑→砂石褥垫层→浇筑砼垫层→底板防水层→浇筑防水保护层→筏板施工放线→复核→绑扎筏板钢筋→立柱、剪力墙插筋→埋设止水钢板→验收→浇筑筏板砼→养护→地下室剪力墙施工放线→满堂架、外架搭设→地下室剪力墙钢筋绑扎→安装工程预埋、预留→暗柱、剪力墙钢筋隐蔽验收→地下室墙封模→剪力墙浇筑砼→地下室顶板梁底模搭设→顶板、梁钢筋绑扎、安装工程预埋、预留→顶板侧模、板底模架设→验收→浇筑梁板砼→养护→地下室外墙防水层、保护层施工→室内外回填土→室内外地沟

(1)、基础筏板部分:

b、砼浇捣顺序及走向:

根据现场状况,布设1台砼车泵由基坑北面东大门入口处通行,泵送商品砼。基础底板砼厚度为1300mm,采用整体分层按400㎜连续浇筑,由南向北方向依次浇筑。

(2)、地下室暗柱、剪力墙、顶板梁板部分:

地下室砼采用砼车泵输送商品砼。柱、墙按照400mm一层分层浇灌振实。在施工中必须始终保持外墙、现浇板浇筑的连续性,并在外墙一圈设置止水钢板,止水钢板为300mm高,以避免先浇砼时间过长,产生初凝后使砼产生冷缝而影响质量,从而避免地下室渗漏等情况的出现。

四、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案

(一)、主要施工方法:

1)、钢筋连接形式选用:

基础筏板、地下室剪力墙22以下

根据图纸设计要求及03G101结构要求,进行下料,下料前先做好钢筋翻样工作。对于筏板、柱钢筋,先决定连接方式。根据图纸要求,如果设计为通长筋时,一根钢筋不能满足长度要求时,需要采用其他连接方式连接,Φ12以上的筏板采用闪光对焊焊接,22以上钢筋机械连接,地下室剪力墙钢筋采用搭接连接方式。决定连接方式后,再根据图纸及规范锚固长度要求进行图纸翻样工作,翻样完成后,要一一校对,对有疑点或标注不明处,及时解决处理。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同意后方可按配料单下料操作。

接头的末端距钢筋弯折处≥10d,且不得位于构件的最大弯矩处和箍筋加密区,基础梁上部接头位置:在支座范围内,下筋接头位置:跨中三分之一范围内,对梁类、板类构件受力钢筋接头面积不宜大于25%,对柱类不宜大于50%。

a.受力钢筋保护层:基础底板有垫层为40,无垫层者为70,构造柱35地下室外墙内侧为25,外侧为40。

不小于直径10倍,接头不宜大于最大弯折处

HRB235钢筋末端应做弯钩,HRB400钢筋末端可不做弯钩

大于Φ12的HRB335钢筋末端可不做弯钩,搭接长度为直径的37倍

纵向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规定lAe

环氧树脂涂层钢筋d≤25

注:1、当弯锚时,有些部位的锚固长度≥0.4lAe+15d,见各类构件的标准构造图。

2、在任何情况下,锚固长度不得小于250mm。

a、钢筋的弯钩或弯折,一级钢筋末端做180°弯沟,其圆弧弯曲直径2.5d平直部分长度为3d;Ⅲ级细筋末端需作90°或135°弯折,Ⅲ级钢筋的弯曲直径为5d。箍筋末端的弯曲各为直径的2.5倍,平直部分长度为10d;弯钩成型135°。

b、下料前应核对现场实物钢号、直径、形状、尺寸和数量是否与料单、料牌相符;所有钢筋保护层均采用塑料块来保证保护层厚度。

c、直径≤12mm钢筋采用24号铁丝绑扎,直径>12mm钢筋采用22号铁丝绑扎。

4)、钢筋摆放位置线的标定

在垫层上放出基础底板、基础梁和墙、柱、门洞位置线,并标出底板钢筋以及墙柱插筋的位置线,底板钢筋要弹线,柱插筋部分用红漆标点标识,底板及基础梁上筋绑扎完以后,在其上(用红漆标示)放出柱、墙、门洞位置线(控制插筋)。

板筋、梁主筋摆放线(位置线和标高线)分别在顶板四周和梁底模端部标出。

基础梁箍筋加密范围大于梁净跨的1/3支座处,

5)、钢筋绑扎、安装规定

相交点均应全部绑扎,上层弯钩朝下,下层弯钩朝上扎丝全部与弯钩一致,保护层垫块就位正确。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上筋布置:板筋在上,次梁筋在中层,主梁筋在下。相同箍筋接头交错布置在两根纵向架立筋上,纵向受力筋为多层时,层间垫短钢筋头保证其间距。挑板的上部负筋及构造筋不能漏放。双向板弯矩较大方向钢筋摆在弯矩较小方向钢筋外层

应与受力筋垂直、弯钩叠合处应沿受力筋方向错开设置绑扎,箍筋要平直,开口对角错开,规格间距依据图纸,扎丝尾部朝柱、梁心,同时梁箍筋伸入柱中不少于一个,梁两端距柱外筋的外皮50mm,顶层梁锚固部分全长加设箍筋,柱子箍筋开口呈螺旋绑扎墙体水平筋与柱子箍筋间须错开20mm。

角部箍筋的弯钩平面与模板面形成的角度(矩形柱)应为45O多边形柱应成平分角,圆形则与圆切边垂直,中间筋弯钩平面与模板垂直,小型截面柱弯钩与模板夹角成45O。

垫层上放线、基础标高放线→底层放置钢筋绑扎放垫块→放置墙、柱插筋→放置三道墙体水平筋→底板上层标高放线→放置马凳→底板上层钢筋绑扎→调整固定墙柱插筋

b、筏板底钢筋短向在下,长向筋在上,筏板上部钢筋短向在上,长向筋在下。

c、筏板钢筋的弯钩:下排朝上弯、上排朝下弯。

d、钢筋网的绑扎:所有钢筋交错点均绑扎,且必须牢固。同一水平直线相邻绑扣呈“八”字形,朝向砼体内部,同一直线上相邻绑扣露头部分朝向正反交错。

e、箍筋的接头(弯钩叠合处)沿受力方向错开设置,箍筋转角与受力钢筋交叉点均应扎牢,绑扎箍筋时绑扎扣相互间应成“八”字形。

搭设柱钢筋支撑脚手架→套柱箍筋→压力焊接柱竖向受力筋→画箍筋间距线→绑箍筋

搭架柱支撑用钢管架,操作面铺跳板,套暗柱箍筋:按图纸要求间距计算好每根暗柱箍筋数量,先将箍筋套在下层伸出的钢筋上。然后绑扎定位钢筋,立暗柱子钢筋,电渣压力焊连接受力筋,连接接头应符合设计及有关规范要求。

在立好的竖向钢筋上,按图纸要求用粉笔划箍筋间距线,画好线后,按线绑扎成型,绑扎应交错,布置在四角纵向筋上,暗柱角筋与箍筋间用双扣交错绑牢,绑扣相互间应成“八”字形。箍筋与主筋要垂直。

下层柱竖向钢筋露出楼面部分,用柱三道箍筋将其固定。

暗柱主筋封头处理严格按照003G101进行施工。

暗柱筋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对施工完的柱接头焊接质量取样检测。

对构造柱钢筋直接插筋,砼二次浇捣,后砌墙墙体拉接筋,用电钻在墙上打孔,埋入钢筋(进行植筋)

b、剪力墙钢筋绑扎及安装

绑扎横向筋、竖向筋在绑扎墙筋前,在已画好的线两侧各摆放并固定好墙筋脚手架。

地下室外墙体保护层为净保护层,所有墙体钢筋均为竖筋在外,水平筋在内。

内墙体所有墙体钢筋均为竖筋在内,水平筋在外,墙体主筋放置在暗柱主筋外,墙体连梁放置在墙体主筋内,钢筋弯钩朝向砼内。

c、地下室梁与板钢筋绑扎及安装

清理梁→梁筋绑扎采用模内绑扎→画主、次梁箍筋间距→放主、次梁箍筋→穿主、次梁主筋→穿次梁主筋并与箍筋固定→按箍筋间距绑扎成型。

板筋绑扎→清理模板→模板上弹线→绑扎底板受力筋→电工配管→绑扎马凳及上层钢筋→绑负弯矩筋→铺设马道(钢筋位置及预埋孔线)→支设垫块→安放预留孔模具→施工缝封挡

(二)、技术质量标准及验收

a、进场热轧光园钢筋必须符合《普通地碳钢热轧园盘条》(GB701)《钢筋砼用热轧光园钢筋》(GB13013)的规定;进场热轧带肋钢筋必须符合《钢筋砼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的规定。每次进厂钢筋必须有原材料质量证明书,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b、原材料复试符合有关规范要求,且见证取样数必须符合有关规定要求。热轧钢筋进场时,应按批进行检查和验收。每批由同炉号、同牌号、同规格、同交货状态,同冶炼方法的钢筋≤60t可作为一批,同牌号、同规格、同冶炼方法而不同炉号组成混合批的钢筋≤30t可作为一批,但每批供应≤6个炉号,原材料试验报告单下结论必须填上“根据××标准”等技术条件。

c、外观检验:进场钢筋表面必须清洁无损伤,不得带有颗粒或片状铁锈、裂纹、结疤、折叠、油渍和污渍等,直筋每1米弯曲度≤4mm。

d、力学性能试验:从每批钢筋中任选两根钢筋,每根取两个试样分别拉伸试验(包括屈服点、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和冷弯试验。如有一项试验结果不符合要求,则从同一批中另取双倍数量的试样重作各项试验。如仍有一个试样不合格,则该批钢筋为不合格。

a、本方案配料时满足设计及相关规范前提下,要有利于保证加工安装质量,要考虑附加筋,如基础梁的固定斜支撑筋,梁双层筋垫铁等。但配筋相关参数选择必须符合相关规范规定。

b、成型钢筋形状、尺寸准确、平面上没有翘曲不平,弯曲点处不得有裂纹和回弯现象。

c、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

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的净尺寸

3)、现场钢筋绑扎安装质量要求

b、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

钢筋品种、质量、机械性能必须符合设计、施工规范,有关标准规定;钢筋表面必须清洁,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经除锈后仍留有麻点的钢筋严禁按原规格使用;钢筋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间距、锚固长度接头位置,必须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规定;机械连接的接头性能,接头位置的留设必须符合有关技术规程的规定。

c、钢筋安装位置允许差项目

绑扎钢筋骨架宽度、高度

绑扎箍筋、横向钢筋间距

(三)、质量管理与措施

根据实际进度计划提出合理的钢筋进场计划,尽可能做到进场钢筋及时绑扎安装,减少现场钢筋堆放量,生锈量和占用场地量,加强钢筋的标识管理,按原材、加工成品堆放都必须按不同规格,级别分类堆放标识,现场设专人分类、发料。

2)、设置定位钢筋的安装与绑扎。

3)、底板内柱插筋放置三道Ф10柱箍筋。

4)、板绑上筋时,500mm底板用Φ16钢筋焊成“”型每2m间方焊牢,再开始铺绑板面筋。

5)、基础底梁上口墙体,剪力墙插筋直接插于底板内,柱插筋在梁上口与柱箍筋焊牢(与梁在同一水平面)在用同号箍筋在;梁顶以上500mm处绑三道箍筋。

6)、钢筋保护层:地板砼保护层用砼垫块,梁、墙、柱用塑料垫块,垫块厚度等于保护层后用塑料卡卡在横筋上。按每1m梅花形摆放。钢筋绑扎完后进行自检,确保钢筋排放无误,无偏位端头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7)、地下室工程钢筋用量较大,且由于受场地的限制,故在地下室施工过程中必须确保地下室施工时期钢筋制作跟上进度的需要。

8)、钢筋的制作根据事先确定的绑扎顺序、尺寸、搭接部位,以便精确配料、断料,对每批加工钢筋按顺序编号。在筏板钢筋绑扎前采用闪光对焊接长,在就位绑扎时采用搭接连接。

9)、钢筋施工采取专人翻样、料单报施工员审核的管理方法,做到料单与设计、技术规范相一致,现场严格按料单配料。

10)、钢筋的闪光对焊、直螺纹机械连接、竖向压力焊等的操作工人,必须是经过严格培训,具有一定的经验,并有上岗证的人员,以确保钢筋连接及焊接的质量。

11)、严格对成品的保护,在钢筋绑扎完成后,由于一些不可避免的因素的影响(如人员走动、材料堆放等),必须做到对已成品的不破坏。对于浇灌砼时的砼输送泵管,必须搭设马道,做架空处理。

12)、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严格按设计要求及规范规定,用设计要求厚度的塑料垫块进行控制。塑料垫块的放置,梅花形布置,间距不大于1500mm。

13)、钢筋绑扎完成并在自检自查工作完成后,通知监理工程师验收,并在监理工程师书面认可后,才能进入下一工序的施工。

14)、在浇捣砼时,钢筋班必须派专人看护钢筋,凡受到破坏之部位应立即给予补救。

主桥台上现浇空心板梁及人行道梁施工方案a、模板材料:基础底板面以上至地下室顶板的梁、暗柱、剪力墙、顶板等均采用钢管支撑体系的木模板,木模板为15mm厚的镜面竹胶板,木方采用60*80mm木方。

b、筏板侧模板全部采用砖模,沿底板边线外延50㎜,砌筑240厚砖墙,积水坑、电梯井模板采用15㎜厚多层板按坑大小加工成定型模板。

c、暗柱、墙模必须在钢筋、预埋及预留予以验收,并由监理工程师书面指示后进行。模板使用前必须清理干净并校正、刷隔离剂。制模完毕须经技术复核,不当之处及时改正,在浇筑砼前须测定砼控制标高点,以控制砼浇筑高度。

d、木模板所有接缝处均采用海绵胶带进行胶结,防止产生砼漏浆。

地下室顶板厚度为250mm厚,厚度较大。现浇板模板支撑体系采用Φ48*3.5的钢管满堂架支撑,800*1000mm布置。

立杆高度用螺旋调节托进行调整,立杆长度为板底下50mm处,水平杆为Φ48*3.5钢管,每1200mm高设置一道。立杆直接在基础筏板上支撑。

DB61/T 912-2014 沥青玛蹄脂碎石路面施工技术规范梁底起拱控制在0.3%。

地下室砼剪力墙厚度有300mm、250mm、200㎜厚三种。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