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线公路总体施工组织设计

214线公路总体施工组织设计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251.39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214线公路总体施工组织设计

国道214线滇藏公路芒康至隔界河段

本项目属于既有线改建工程,起讫芒康,终止隔界河.其中本标段(G标)为路面标段,起止桩号K1828+000~K1889+227.95,路线全长58.99476KM.该工程具有工程量大,路线长,地势险要、材料堆放场地小、无施工便道、交通运输条件极为困难、雨水较多、气候较差、施工工期短、施工组织难度大等特点。

第一章编制依据范围及原则

例38-云南省火电公司-电厂五期扩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鲁班奖50例)1.1国道214线滇藏公路芒康至隔界河段改建工程施工图,参

考资料和补遗书等资料。

1.2国家和交通部现行的施工技术规范,验收标准及质量,安全

1.3通过阅读图纸及现场考察所得到的工地自然条件,地区资源

1.4依据我单位综合施工能力,机械装备实力,技术力量和多年

来参加类似工程项目施工所积累的施工管理经验。

国道214线滇藏公路芒康至隔界河G合同段K1828+000~K1889+277.95段全长58.99476KM范围内的所有路面的碎石土底基层、水稳基层、沥青面层、硬化路肩、浆砌工程及其它附属工程。

3.1满足业主工期要求并适当留有余地。我们立足于施工的专

业化、机械化、标准化、重点工程重点安排,尽量做到方案切实可行、经济合理,满足于高标准建设公路需要,确保优质高效的完成施工任务。

3.2本标段在施工中底基层、硬化路肩、水泥稳定层、路面面层

和排水工程平行作业,全面规划。

3.3严格遵循合同协议书,招标文件,参考资料,补遗书规定的

内容和施工图纸要求编制。

3.4在仔细考察工程实地,充分考虑本标段的特点和场地、设备、

人员及气候条件等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组织施工。

3.5严格按照项目要求,进行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建立健全质

量保证体系,强化环保和安全措施,使各项工作落实到实处。为本合同段施工顺利、高效的进行创造良好的条件。

3.6在施工组织机构的建立上立足专业化,选经验丰富,有专业

特长的管理技术人员组成强有力的施工组织机构,形成施工组织管理的核心层。全面负责施工进度、工程质量及人力、物力、财力的分配,施工进度以及安全保证等。直接对业主和监理工程师负责。

3.7在机械及检测仪器配置方面立足高效的机械化作业,为保证

质量,确保工期提供有力的机械保障。

3.8在工期安排上,充分考虑各分项工程及单位工程的施工工

期,立足于合理化,实用化,依据图纸及工程量清单的工程量仔细分析,精心安排。

3.9我们的目标是通过科学组织、精心施工、保优质、创荣誉、

向业主交一条质量优良,用户满意的优质公路。

国道214线芒康至隔界河(滇藏界)公路改建工程项目位于西藏自治区东部昌都地区芒康县境内,位于东经98º35´~98º42´、北纬28º58´~29º42´之间,是藏、川、滇三省的交通枢纽要道,是国道214线及国道318线交汇重合处。第G合同段起讫桩号为:K1828+000~K1889+227.95,全长58.99476KM,平均海拔高度3126.06M,G合同段为路面施工合同段。

1、本公路等级为三级公路,路面类型为沥青混凝土高级路面,标准轴载BZZ—100,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的累计轴次为102.07万次。路面设计弯沉值为0.48mm。

2、设计行车速度:为30KM/h;

3、路基宽度7.5m,桥涵宽度与路基同宽(其中,曲孜卡乡3.37261公里连接线为四级公路)。路面宽度为6.5M

4、两侧硬化路肩为0.5M

合同段工作内容包括G合同段的所有路面工程及附属工程施工主要工程数量有:26cm级配碎石土底基层421763.78㎡,24cm,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410532.76㎡,中粒式沥青混凝土450755.08㎡,透层油450755.08㎡,C15和C20片石混凝土硬化路肩18479.21m3,浆砌片石边沟52479.66m3,

(三)地形、地质、气象、水文特征

本段公路地处青藏高原余脉的横断山系北段,由一系列南北走向的高山与河流相间组成,从西向东依次为伯舒拉岭、怒江、他念他翁山、澜沧江、芒康山、金沙江,地理上形成三江并流。沿线除红拉山垭口前后为原始森林外,其余地段植被稀少、环境恶劣。横坡陡峭,峡谷高山纵横交错,地质风化严重,土壤松散,雨季极易因雨水冲刷引发泥石流及滑坡。沿线主要地形为山间河谷地貌和多峡谷的高原地形,总体地势大起大落。本段公路基本沿老线改建,相对高差较大,最高点红拉山垭口设计标高为4227.50m,最低点隔界河设计标高为2263.99m。

本段公路地处低纬度高原,属高原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在高原季内影响下,干、湿季节明显,每年10月~次年5月天气晴朗,少雨、雪,空气干燥、风力强;6月~9月则阴而多雨,雷暴、降水较频繁。由于该区域山岭高峻,河谷深切,形成独特的低纬度高原山地气候,立体气候明显,受地理环境条件控制,由南向北为暖热湿润至寒温半湿气候,地表植被则为亚热带森林至寒温带针叶林、高山草甸。

本段处于整治改建工程芒隔段标尾,受地理条件环境的影响,运输条件较差,施工的主要机械从拉萨运达工地。

(五)工程施工地区资源

本标段施工水泥从芒康高争水泥厂采购,沥青从青海西宁采购,经公路汽车运输到施工现场。

总工期为15个月,即从2007年9月开工至2008年11月交工。

为使本工期达到优质、高效、安全的预期目标,发挥我公司人才优势的资源优势,在本公司范围内抽调具有丰富经验和工作能力的专业人员组建精干、高效的现场指挥机构,在国道214线芒康至隔界河段公路整治改建工程G合同段组建项目部经理,全面负责本合同项目的组织、实施及管理。确保本工程按期、优质、安全的完成。

项目经理部设项目经理1人、项目副经理1人、项目技术负责人1人并下设:工程部、质安部、试验室、综合办公室、环保保通部、计划合约部、财务部、后勤保障部共计八个科室

本合同段根据施工需要,设置一个综合拌和站(沥青混凝土拌和站)和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拌和站,一个运输组,一个底基层施工队,一个基层施工队,一个面层施工队,硬化路肩和其它施工队,一个材料供应组,保通环保组,后勤保障组。其中拌和站负责全段沥青混合料与水稳级配碎石混合料的生产,运输组负责全段碎石土、水泥稳定碎石、沥青等原材料和混合料的运输,前场底基层施工队、基层施工队、面层施工队、硬化路肩和浆砌工程施工队负责全段现场摊铺、碾压成型、养护及透油层洒铺及其附属工程施工等工作,材料供应组负责全段原材料供应,后勤保障组负责员工生活、医疗、卫生防疫、保安等。保通环保组负责全段保通与环保工作。

(二)施工总体平面布置

2.1、施工总平面布置原则

(1)充分利用国道214线及既有乡村道路,少修便道。

(2)生活用房尽量租用民房,少占耕地及不损坏植被。

(3)水稳层拌合站尽量利用路基合同段的取土场地,少占耕地及不损坏植被。

(4)水稳层和沥青混凝土拌合场地远离村庄,避免施工干扰生活和环境污染。

经理部设在K1871+600右侧3.3KM处(曲孜卡乡民房)办公生活用房及试验室700㎡,沥青拌和站设于K1872+200右侧一公里处,受地理环境条件的限制,占地面积3000㎡,水稳拌和站设在K1871+700路基上,工地现场劳务人员临时用房采用帐篷。

因受地理环境条件的限制,沿主干道不能修建便道。全段交通和材料运输充分利用路基施工单位修建的贯通纵向主干道并修建碎石场连接便道。根据本合同段施工现场特点及现场施工需要。为确保在工程施工期间保持交通和材料运输畅通设一个保通环保组专门负责维护保修道路。

2.4水和电及通信布置

水:沿线水系较多,水源较丰富。可以直接取用山上泉水,因此全段生产生活用水采用经检验合格的水源。个别施工缺水地段,采用水车运输水源,但必须是经过检验合格的水才允许使用。

电:各生产生活点用电以自行发电作为主要供电方式。

在通信光缆等管线附近作业时,设置明显可辩认的管线保护标志设施。标明管线位置,在此位置前后5米范围内采用人工清挖至确认无管线时,并设置围拦等设施,才能采用机械施工。

2.7施工平面布置《施工平面布置图》

为了能使各项工程的施工顺利进行,进场后我项目部积极同业主及当地区、镇、村行政、治安、环保、气象等相关部门取得联系,主动征求各部门及当地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在业主的帮助下,取得社会各方面的更多支持,使得本项目各项工程能够在一个和谐、友好的氛围中顺利开展。

根据工程需要,我公司抽调施工经验丰富的高级工程师2名,工程师6名,助理工程师2名,担负本合同项目的专业技术工作,组成一支与本项目技术工作相适应的技术队伍。根据各施工队工程任务的划分情况,本合同段组织安排设置一个综合拌和站及六个专业组作业来实施完成施工任务。其劳动力配置情况如下:

经理部定员33名,拌和站30人,六个专业组860人,施工高峰期的不足劳动力由公司劳务基地负责调配提供。为帮助当地农民创收,部分劳务工使用当地农民,并对其进行施工技能培训。

根据全段工程特点及其施工需要,并依据环保要求,全段按设计指定料场取料。其料场具体方位详见《国道214线芒康至隔界河公路整治改建工程第G合同段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其它材料:如水泥、矿粉、木材由当地供应,沥青由青海西宁供应。

3、3机械设备与检测仪器准备

本合同段按其施工需要配置的主要机械设备与检测仪器详见《主要施工机械表》和《主要材料试验测量仪器设备表》。

(四)材料采购及进场计划

1、改性沥青材料在青海西宁采购。

2、水泥、矿粉等材料在西藏芒康高争水泥厂采购。

3、燃油、木材、火工在西藏芒康就地采购。碎石、片石、砂、砂砾选定经批准并检验合格的料场自行开采和购买。

4、工程施工所需的各类辅助材料如:铁件、防护用品、工具等在附近进行选购。

1、工程所用水泥、砂、砂砾、沥青、矿粉、油料在2007年9月至2008年11月根据工程进度状况分期分批组织进场。

2、凡自采材料均开工后抓紧备料,确保不影响现场施工。

3、所有外购材料均在工程开工后即动员大量设备,运力、财力抓紧采购备料。确保施工生产顺利进行。

开工前的定线复测是各项工程开工的前提,它对工程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进场后在业主技术部门、设计和监理单位的支持下,在现场交接主要控制桩点和获得相关的测量资料后,经理部施工技术部门已迅速组织测量人员对全合同段线路进行测量,主动处理好同相邻合同段的衔接。

项目部测量班完成对设计单位提供的导线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进行复测,达到规定的测量精度。上述工作完成后,项目部施工技术人员及时编制详细的施工控制测量方案,并征得监理工程师的认可,为各项工程开工打下良好的基础。

工程试验是对工程进行科学管理,确保工程质量的有效手段。为保证试验工作的全面、顺利进行,针对本工程的实际我们将建立工地实验室,配备满足本工程试验及检验所需要的试验及量测设备。选派2名具有多年公路工程现场试验工作经验的专职试验工程师,全面负责本合同工程的试验作业。

试验技术人员进场后,立即着手工地实验室的设备安装调试,并报请工程所在地质量监督站进行检验,测试、取得临时试验资质认证。所有试验检测设备在开工前由工程所在地有资质或业主指定的计量部门标定,并获得证书,才能用于本工程的试验工作。所有试验设备每年需标定一次。并必须保证在标定的有效期内使用。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在监理工程师的支持下,配合物资部门对即将进场的各种材料进行质量检验。做好各种标号混凝土配合比及填筛材料的各项指标试验。

(六)总工期安排及初步施工进度计划

6.1.1根据本合同工程的特点和现场实际情况,合理配置,科学组织、精心安排,在确保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满足业主对工期的需求。

6.1.2充分发挥企业优势,配备足够的施工力量和实用的机械设备,优化施工方案,采用先进的技术和工艺尽量缩短工期。

6.1.3充分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对施工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预测,采取合理的防护措施。

6.2.1经过仔细分析图纸和工程量,结合招标文件、业主对本合同工程总工期的要求,以及我公司计划投入到本合同工程中的人员、机械等综合情况,初步确定我们的施工总工期为14个月。即从2007年10月20日至2008年11月30日全部完工。其中2008年1月至2008年3月为冬休期。

6.2.2根据本合同段工程特点,依照我单位的施工经验和管理要求,为确保工程顺利完成,做到积极稳妥、合理安排、结合本工程特点、气候影响以及机械合理调用。我们拟订于2007年10月1日开工,2008年11月30日完工。根据工程所在地气候特点,冬季较为寒冷,对工程影响较大。为确保工程质量,决定从本年度2008年1月10日至2008年3月20日为冬休期,停止工程施工。

6.3初步总体施工计划安排如下

施工准备包括施工队伍及设备进场,生活、生产设施建设、工程测量控制网复测加密,技术图纸复核,机械安装调试等内容。计划从2007年6月1日至2007年8月30日完成沥青拌和站,水稳层拌和站的机械调试工作。

总体计划4个月完成。即:2007年10月1日至2008年5月1日完成,每月计划完成16公里,每天完成700m。机械保养,天气变化等除7天时间。

总体计划5个月完成即:2007年10月30日至2008年7月30日。冬休期2007年12月10日至2008年4月10日。每月完成13km计划每日650m,除机械保养维修、天气变化等因素10天。

总体计划5个月完成即:2007年10月15日至2008年7月20日。冬休期2007年12月15日至2008年4月15日。计划每月完成12km,每天完成600m。除去天气变化机械等因素

总体计划7个月完成即:2007年11月20日2008年10月20日。冬休期2008年1月10日至2008年5月10日。按拌和站的机械功能计划每月完成9km,每天完成500m。除去机械保养、气候变化等因素12天。

计划从2007年10月1日至2008年7月10日完成。

计划从2007年10月1日至2008年11月10日

计划从2007年10月1日至2008年11月30日完成。

(七)施工总体计划详见《G标施工进度横道图》

我公司对本合同段工程施工管理采用最新的工程网络管理系统,配备相应的设备和程序。在施工中严格按照该管理系统程序对施工质量、安全、进度、成本等进行规范控制,并通过该系统对工程施工状况的分析评价,及时寻找出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调整和改进,使工程施工管理更加科学合理。确保实现预期的质量、安全、进度和效益目标。把本工程建设成令业主满意,使顾客放心,让社会信赖的优质工程。

第四章主要工程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4.1级配碎石土底基层施工方案

本合同段级配碎石土底基层设计为:26cm厚级配碎石土,级配碎石土底基层采用的施工方案是:自卸车将符合设计规范要求的碎石土从碎石土料场运至摊铺现场,平地机进行摊铺,重型压路机碾压成型的铺筑方案。即在经试验合格的碎石土料场集中取料。

采用级配碎石土或筛分级配碎石土,但均符合下表要求。级配碎石土的压碎值不大于35%,其级配应符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要求,施工前应按规范和设计文件要求的砂、碎石土进行检测。

碎石土垫层颗粒组成范围

通过下列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

底基层在施工前,首先对路基进行下列质量检查。对路基宽度

平整度、横坡、高程、压实度、弯沉值进行检查是否符合设计规范

求。对不符合设计规范的地段进行整修处理,使之达到设计规范要求。

在铺筑底基层前,将路基面上的浮土、杂物全部清除干净,

其表面洁净,并洒水润湿。

按规范要求在底基层大面积施工前,应铺筑200m左右的底基

层试验路段,并做好总结,对今后垫层大面积施工提供下列各项技

a确定碎石料的松铺系数。

b确定标准的施工方法。

c确定每一作业段的适合长度。

d确定合理的机械组合方案。

e确定压路机碾压遍数、速度。

在直线段每10~20m设一中线桩,平曲线每5~10m设一中线桩

并在两侧路基边缘外打好指示桩,计算出碎石底基层的松铺厚度,标

出高程,在两侧边缘挂线施工。

4.4.2碎石料运输、摊铺整平。

a根据各路基宽度和级配碎石的最大干密度计算出单位面积的

用量,并根据用料量用石灰画出用料框图。

b用自卸汽车将碎石料运至现场,在现场指挥人员安排下按已画

好的布料框图卸料,用挖掘机摊平,确保松铺系数。

C实际左中右三条线控制标高,用平地机粗平两遍,使表面大致

平整。碾压前检测含水量。

d用振动压路机静压1~2遍。

e再用平地机由外侧起向内侧进行精平,直至标高和平整度满足

要求为止。对于施工接头,桥头边沿处平地机无法作业的地方,应由

人工配合夯机完成清理,整平。

f碾压经过整平成型后用18t以上重型压路机由路两侧向中心逐

次碾压,边缘处先碾压2~3遍后,碾压过程均随碾压随洒水,保持最

佳含水量正负1%的情况下碾压,静压两遍后及时进行检测,如发现

高低不平的地方用人工进行添补或铲除,有砂窝或离析的现象应挖

出,掺入适量的碎石或细集料嵌缝,彻底翻拌均匀。并补充碾压,碾

压中局部出现“软弹”翻浆现象,待翻松晒干或进行更换合格材料后

4.5施工工艺见《碎石土底基层施工工艺流程图》

4.6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a所用材料必须经过试验,并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后方可使用

b碎石最大粒径不大于53mm

c两端作业衔接处,第一段留下5~8m不进行碾压。第二段施

工时将前段留下来未压部分与第二段一起碾压,注意此部分含水必要

时给予人工洒水,使其含水量达到最佳。

d压路机不能作业的地方,采用强夯机进行压实,达到规定的压

e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碾压的路段上“调头”和“急刹车”。

f压实度达到96%以上。

4.7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方案

本标段路面水泥稳定层设计为:24cm厚含水泥5%的级配碎石

水泥稳定基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方案采用“厂拌、机摊”连

续作业的方法。即由水泥稳定层拌和站集中拌制混合料,通过自卸车

将混合料运至施工现场,徐徐卸入摊铺机料斗内,摊铺机均匀地进行

连续全断面摊铺作业,重型压路机碾压成型后,再用双钢轮压路机碾

A、水泥:每批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抽检合格后经监理工程师

批准方可使用。采用普通硅酸盐32.5级水泥,终凝时间较长的水泥,

不得使用早强快硬或受潮变质水泥。

B、碎石:碎石的级配必须符合设计图纸和技术规范要求。

碎石压碎值应不大于35%,液限小于28%,塑性指数小于9。

碎石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7.5mm,碎石粒径中细长及扁平颗粒的含量

不应超过20%,混合料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C、水:施工中所用的水应洁净,不能含有害物质。凡人畜饮用

水及其它清洁无化学物质,无污染的水均可使用。遇到有可疑水源应

按照《公路工程水质分析操作规程》(JTJ056—84)要求进行试验,经

监理工程师同意后方可使用。

4.7.2混合料组成设计

A选定所定料场中有代表性的试样按《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TJ085—2000)和《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进行

筛分含泥量、针片状、压碎值、有机物等试验。

B对水泥安定性、初、终凝时间和强度进行试验。

C在各种原材料均合格的基础上,进行混合料配合比试验设计。

混合料设计要充分考虑气候、水文条件等因素。

D混合料配合比试验必须得出以下技术指标。

a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

b各种原材料的掺配比例

工地实际采用的水泥剂量可比室内试验确定的剂量适当增加,根

据拌和方法不同,最多不超过0.5%~1%,并应取得监理工程师同意。

按规范要求在大面积施工前应铺筑200m左右的基层试验路段,并作好总结,确定下列各项技术数据。

a.用于施工混合料的配合比

c.确定标准的施工方法

d.确定每一个作业段的合适长度

e.确定合理的机械组合方案,压实的顺序、速度和遍数。

f.拌和、运输、摊铺和碾压机械的协调配合。

碎石稳定基层拌和采用厂拌、机铺、自卸车运输的连续作业的方法。

a建立水泥稳定材料拌和场及修建水泥库房。水泥堆放应离

地面30cm高。做好完善的排水措施,避免被雨水淋湿受潮。

b安装及调试好拌和设备,使拌和的混合料的颗粒组成和含水量

c在下承层(级配碎石土底基层)上施工水稳层时,必须对下承

层的标高、宽度、平整度、横坡、弯沉、压实度等进行检测,且确保

d清理下承层的杂物及浮土等,使其保持表面洁净,洒水湿润。

a在底基层上恢复中线,直线段每10m~20m设一中桩,曲线段

上每5m~10m设一中桩。

b在两侧路基边缘外设置指示桩。

c进行水平测量,在硬化路肩上或桩上用明显标记标出设计

a采用连续强制式稳定土拌和楼拌和。

b采取措施保证水电的正常使用,注意环境保护,防止污染。

c按规范和设计文件规定的频率抽检原材料的各项指标GB/T 24982-2020 白光LED用石榴石结构铝酸盐系列荧光粉.pdf,水泥

含量。使混合料的质量处于受控状态。

d拌好的混合料采用大吨位自卸汽车运输,应尽量快速运到摊铺

现场,运距较远时,防止雨淋,车上的混合料应覆盖,防止水分过分

混合料用自卸汽车运至现场后,摊铺机在技术员的指挥下对混

合料进行全幅连续均匀地摊铺作业,在摊铺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好摊铺

厚度、含水量、平整度等。

a混合料摊铺时DB4105/T 146-2020标准下载,在摊铺机后面设专人负责消除粗细集料、离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